自由社會主義

精品汉奸卖国作品,文章,艺术
Post Reply
左翼反共人士
Posts: 322
Joined: Sat Oct 16, 2021 4:14 pm

自由社會主義

Post by 左翼反共人士 »

作者 王佩欽 寫於不同歷史時期 整理於二零二四年

  一、比高稅收高福利更合理的社會保障設計:

  通過建立社保企業體系提供充足工作崗位。

  我們所說的自由,是以不妨礙他人的自由為前提的。人類的哲學家們早就自由競爭的限度做了規範和定義:

  “個人的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為自由”

  ——穆勒

  “真正的自由不是你想做什麽就做什麽,而是你不想做什麽就不做什麽。”

  ——康德

  說起來確實很可笑,你努力地研究技術和發展實業,對社會提供了新的技術和新的產品等新的選擇,對社會是有益的,到底侵犯了誰的自由了。可是你的做法的目的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別人如果沒有等值可以交換的產品,是無法從你的成果中獲益的,有些不理智的人會用自己和後代子孫賴以生存的生產資料來換取一時的享受或者生命的茍延殘喘,而不是理智面對死亡,這就造成了財富資源的集中。這也是“無產階級”作為被勞役的階級出現,和周期性的大多數人的無產階級沒有購買力,而造成周期性的經濟危機的原因。

  更何況,即使人們都是理智的,不用自己和後代賴以生存的資源去換取你的新產品。可是社會產業競爭優勝劣汰,破產的商人和下崗的工人都等於生計被剝奪。斷人財路等於殺人父母。這種你的自由行為對他人的影響可就大了。人們失去生活來源,連不想做什麽就不做什麽的自由都沒了,只能被勞役。

  以上兩段話分別從侵犯他人自由和消極的自由方面解釋了自由的競爭中,自由必須是有底線的。但是這種底線何在,還需要我們的去研究和找出一種正義的方式來成為社會的共識。

  以高稅收為手段,以慈善為目的的這種歐洲高福利保障模式的說服力不夠,所以我們要有新的理論出現。

  自由交換是有局限性的:

  “自由“交換,存在於國家之間,但國土能交換嗎?關系國家生存的行業是否要保護也不能“自由”地交換?要求以市場換取技術這也是自由的談判,怎麽就成了強迫而不自由了呢?這就是自由交換的限制條件。自由交換行為是兩個獨立的,或者說敵對的單位之間進行的謹慎互惠行為。在家庭內部,只有統籌生產和分配。在一個國家內部,人民無底線的“自由交換“,仍然將通向土地兼並或經濟危機的奴役屬性。

  崇尚完全市場經濟市場自發調節和自由競爭的社會精英們,經常會錯誤理解自由的含義,甚至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不顧他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和死活,並造成社會合作的破裂。他們並且認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所以科學家霍金很擔心,當智能機器進一步發展,更多的人會被剝奪勞動機會,那麽是不是最終大部分人會被淘汰甚至剝奪作為人的權利,只有富翁才能真正生存呢。但是這種思想只是不斷地淘汰社會弱者,富翁也保證不了他們的後代優秀無法被淘汰,只能通過財富讓他們在競爭中占有有限的優勢,通過財富進行教育資源的不平等,逆向淘汰掉新一代真正的社會精英,所以說這種淘汰文化在人類文明中是矛盾的,永遠無法成為公開宣揚支持的真正文明。

  高稅收,使得富人們覺得被剝奪了勞動成果,使得他們反對通過高稅收來提供高福利,質疑其正義性,但是富人們無法反對同業競爭。對於人們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購買並非最物美價廉,而是企業文化更加優秀的企業所生產的產品。甚至人們自願出錢出體力和智力支持這樣企業的發展,富人們同樣無話可說。民眾自發願意購買國貨和支持國有品牌,向來要求自由的富人們是無法批駁的。

  富人們可以反對政府對企業產品的補貼和稅率不同的貿易保護,但是對於產品的個人的自由選擇權,富人們是無話可說的:不是你的產品最物美價廉,就是別人非得選購你的理由。否則很多奢侈品牌受歡迎的理由就不存在了。人們選擇什麽樣的品牌,同樣表示他支持什麽樣的企業文化。如果一家企業不以盈利為目的,從資金來源到企業管理都是民主眾籌,以博愛和造福他人為自己的企業文化,選擇購買該企業產品人群以擁護這樣的文化為榮。

  獲得民眾支持的企業,尤其是智力和財力支持的企業在技術研究發展和參與社會競爭的過程中未必會失敗。即使有時稍微落後,同樣可以通過競爭進一步改良自己的產品,而且在擁有眾多民眾支持的同時就是擁有了廣大的市場。發明創造未必全部發生在一家企業,別的企業發展出先進的技術,我們同樣可以購買其技術。光有技術而沒有市場的企業他們是生存不下去的。更何況即使技術被壟斷,我們在堅守自己的產業的同時,難道花幾年幾十年的時間也無法學習和模仿甚至超越嗎?這里的難點就是民心,就是人們對一個品牌的粘度,如果企業是真正的資金眾籌,管理民主,目標非盈利而是造福社會,它有什麽理由得不到廣泛的支持?所以,在前文的合理性論證之後,最後提出建設性的方案:

  以公民自組織眾籌建立非盈利的,任何人任何時候都可以自願以體力、智力甚至自有企業來參加或者退出的社會保障性企業體系,包括農業、工業、服務業、教育和醫療等廣泛生活必須行業。任何人任何時候都可以參加也可以退出,在退出後也可以重新加入,這種方式保障了所有人都不會失業,並且這種工作的性質不會是勞役的。在此體系內,每個公民都可以獲得所有需求的基本滿足。這種組織方式可以是普通公民提出自行組織,也可以是一個政黨的施政綱領,或者作為當選的政黨通過民主討論制定下的經濟法規。

  此外,在沒有了失業恐懼的情況下,市場提供給的一些不恰當的工作內容和不恰當收入的工作崗位將被抵制,這些崗位要吸收到雇員,就必須提高工資比如搬磚和掃馬路,或者因為沒有願意從業的人員而不再畸形存在,比如出賣肉體或者詐騙等等。

  二、社會責任資本主義

  ——共產繼承人類遺產提供社會保障,私產獎勵創新發展。

  人的創造力是最寶貴的資源,我們的社會制度應該為所有人的學習成長提供保障,為成熟的個人研究創造提供公平的競爭平台和物質回報。

  我們的目標是設計一種制度,達到避免權力和財富的惡性競爭的目的,避免惡性競爭造成的腐敗,壟斷和勞役。權力的惡性競爭造成的腐敗和經濟發展中的贏者通吃的惡性競爭,讓我們的社會分配制度遠低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在生產力大發展的時代依然存在大量貧困人口和過度勞動等各種不平等不合理。

  國家與國家間的貿易,科技競爭是惡性的,沒有安全感,所以有種族歧視,貿易保護主義和各種原教旨主義,這些都是惡性競爭的合理選擇,而對一個和諧的世界是荒唐的,甚至是引發核戰爭的的禍根。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是惡性,每個人不得不賭博式地參與社會合作,對社會生產,對社會文化,對每個人自己的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

  我們要把社會的競爭都良性化。沒有保障的競爭,會陷入無窮的市場與計劃,貿易保護,種族地位,意識形態的爭論中去。

  我們可以把社會生產分社會保障體系和自由市場競爭體系,一方面保障社會精英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創新的動力,另一方面讓所有人共享社會發展成果。我們要拒絕大鍋飯,幹多幹少都一樣的歷史錯誤,充分保障每個人對更好的生活的追求,這樣才不會使人失去幹勁和鬥志。但是也不能贏者通吃,每一項社會技術進步,總會帶來對原有舊技術體系下經濟相關人群的沖擊。我們要用社會保障體系,使得每個被沖擊到的人可以受到救助,這樣就放心大膽第充分運用技術進步。

  我們的社會保障體系,要包所有的行業的成熟生產技術,在這個體系內,可以生產出保障全社會人口體面生活的各個方面的產品和服務,並且,這個體系可以接納所有的願意參加勞動的公民,保障他們最低的勞動崗位。並且,在這種體制下,完全不會發生過度勞動,五天八小時工作制度甚至更低的勞動時間都可以實現。

  我們的社會保障體系,要做到充分利用現有生產技術,恰當利用資源,給任何願意勞動的人以勞動和學習勞動技能的機會。人的所有的基本需求都能從社會保障體系中獲得。不是大鍋飯,而是一種真正的市場經濟:以每個人基本的需求出發而總結出市場需求,而不是以沒錢人和富翁的購買力來總結市場需求。不用考慮是否有錢購買,願意參加合理勞動的人都有勞動機會自然有錢購買,願意參加勞動的人有獲得相應勞動技能培訓的機會。

  我們的自由市場競爭體系,在有基本保障的社會保障體系的前提下,是智慧發揮和責任擔當的競技場,弄潮兒們不僅獲得財富,還獲得聲望,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

  我們不鼓吹完全完全市場化的惡性競爭,但還是要求建立民主的政治制度。只有真正的民主的制度下,才有為人民利益著想而不是為了社會精英自身利益最大化經濟制度,才可以建立起和諧,健康,幸福的社會。

  如果可以作為一種綱領,將來在任一國家參與到選舉和立法中去,以現有的生產力水平,我們的未來每個人的必要勞動時間可能僅僅需要每天兩個小時,每個人安全感滿滿,充滿幸福感地安排自己的時間進行學習與教學,科學研究,文化創作,文化欣賞,體育鍛煉。這不是夢想,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未來。

  如果您認為可能,請一起思考和行動,讓宣言變成一個操作性綱領。

  如果您認為人性不可能達到此高度,歡迎批評指正。

  三、關於人類合作基礎的討論

  合作對於人類有著很重要的意義,但是如果這種合作關系中,對某些個體而言,這種合作是沒有生存保障的,是受壓抑和欺辱的,那麽這種合作的基礎對於合作關系來說是具有破壞性的,只能是暫時性的合作。這種合作關系如果不能得到調解,對於受害者帶來的是直接的傷害,對於受益者帶來的是合作破裂後帶來的傷害。這種傷害是無法避免的,合作破裂的傷害大規模爆發的情況下是社會革命,小規模爆發則是犯罪和恐怖。

  所以我們需要談自由,無論是誰,無論是出於什麽樣的利益考慮。解放他人的同時,我們也在解放著自己。之所以這麽做,前提或許是我們對社會合作的珍視。

  目前社會的實際規則是什麽?除了可以使我們免於餓斃的社會施舍救濟,每個人都不得不將所有生活保障資料投入“自由市場”的大賭盤。一旦失敗,住房、醫療、以及下一代的教育都成為問題。

  這種失敗體現的就是我們目前實際的社會契約:

  不得不賭,願賭服輸的賭場規則!

  古典自由主義者哈耶克(F.A.Hayek)在他的《自由秩序原理》第 19 章中開篇這樣寫到:

  “社會安全網絡之說,雖足以攝取命運多舛者之心,但對於我們當中那些能自強自立者而言,公平分享之說才具有真實意義。”

  自由主義者更關注自由原則,他們的有力的武器是自由市場對經濟快速發展,這已經是經過實踐論證的,並且社會主義也逐漸發展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但這種觀點支持的似乎是“手段公平下的起點不公平和殘酷的自由賭場原則”。雖然他不反對最低限度的生活保障,但是不知道哈耶克如何理解起點公平與手段不公平前提下制造的結果公平。社會公平僅體現結果或者說分配手段上的公平,從理路上絕對不是實現正義的充分條件。

  這種以社會成員之間的死亡競賽,在大多數時間已經比自然界的競爭更為迫切。在來自同伴的死亡威脅面前,任何“共同敵人”的倡議都顯得虛假;任何倫理道德和神聖法律都只能被當成廢紙,毫不遲疑地被踐踏!這種規則在政治和哲學上絕無任何“正義”可言!雖然它可能是每個人都痛恨的,希望在制度上回避的:一邊是煤和牛奶賣不出去,另一邊是冬天無錢取暖和買食品.制度性的不合理造成社會財富的兩極分化,從而造成生產資料的霸占和壟斷.賣不出去的老板不敢再生產,難道不是對生產力的約束嗎?

  雖然它的根源是制度性的,並且老板本人可能也想不到,並且也不希望這種情況出現。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或許遠比自由主義更關注全民保障,但這種保障的經濟來源如何獲得?一定程度的市場經濟能促進經濟發展,但是自由市場能開放到何種程度?又如何保證國家幹預的正當性而非國家權力被異化為小集團牟利的工具?

  西方國家普遍采取社會保障制度,但是社會救濟和社會福利式的保障實質上是什麽?體現的是統籌者的仁慈,而絕非人類之所以組成社會的自願合作契約的體現。“政府調控”這種方法自古以有,采用這種“保守”的過時方法是提供必要的緩沖時間,以進行反思的需要。

  “人們業已恰當地指出,在過去,我們是因社會弊病而蒙受諸多痛苦,但是在今天, 我們卻是因對這些社會弊病的矯正或救濟而蒙受著同樣的痛苦。這兩者間的不同之處在於,先前的社會弊病會伴隨著財富的增長而逐漸消失,而如今我們所采用的矯正方案卻正在威脅著未來各項改進措施所賴以為基礎的財富的持續增長。

  ——F.A.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第 19 章社會保障最後一段”而真正想解決自由市場經濟的問題,還必須從對“社會契約”解構,對人類社會的合作意圖進行重新的認識。

  四、“經濟民主”

  “經濟民主“”的意思,就是社會經濟生產是按照每個人提出的具體需求,分類統計,進行生產和研發。“經濟民主“這四個字無論是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都很少提及,它不是西式政治民主下的叢林式經濟自由,更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非民主的獨裁計劃經濟方式。

  經濟民主是政治民主初步實現後需要邁出的第二步,全民共享社會福利,讓勞動失去勞役的屬性,社會保障每個人學習和工作的機會,社會拒絕生產力的獨裁式浪費:因為社會基礎生產的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中,需要由他們揮霍才有創造工作機會讓貧民獲得購買生存所需的收入。經濟民主以福利方式保障個人尊嚴,經濟民主杜絕了經濟寡頭和政治寡頭們霸占社會生產力和社會資源。沒有權力和金錢驅動,沒有人會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經力去滿足統治階層變態的永不滿足的欲望,不會浪費人力資源進行武器研發和戰爭準備以及豢養暴力軍警進行階級統治。有社會經濟民主的保障,不再存在違法犯罪的男盜女娼,每個人可以體面工作養活自己,而且還有富余的時間進行學習、娛樂和科研探索。

  這需要徹底的社會分配制度改革,不是修修改改,而是徹底的顛覆:政府每個月發放給每個公民足以有尊嚴生存的貨幣,在社會保障方面取消了私有制,民選政府根據社會需求統計數據進行生產,每個人都有權利參與到社會生產中,不存在被剝奪工作機會;每個人也有義務參與社會生產,但是有權拒絕不合理的勞動要求。

  除了社會保障的經濟民主方面,對於社會的發展,同樣要發揚經濟民主的優越性,每個人可以在政府組織的平台上發布自己的超現實需求,或者提出發展項目,由網站上獲得支持的人數政府撥款和組織人員進行研發和生產,直到能把這個項目的生產低成本實現後,把這個需求轉移到社會保障生產體系中去。

  我們要敢於去想象人類的未來,不僅僅是科幻,科學技術是一方面,它同樣需要與其匹配的社會分配制度。想象中的未來,我們每個人都樂於工作,因為這樣的工作是適度的,是必要的,是不存在壓迫的。我們有時間都可以學習音樂,學習天文物理生物,展現自己的獨特能力為社會做出不平凡的貢獻。

  人類擺脫人為的制度性剝削勞役,需要對分配制度進行改革,但這觸及很多既得利益者利益,會很艱難,需要很多的有正義感,博愛的理想主義者共同不斷宣傳和爭取民眾支持。需要公共知識分子(已經被誣為公痔)引導民眾起來抗議,甚至支持這樣理念的政黨上台立法。希望這些不僅在歐洲看得到,在我們中國也能看到,畢竟我們是有共產主義,按需生產,各取所需理念的國家。

  五、關於大幅提高社會保障,建立社會保障企業的建議

無論是第三國際的共產主義國際,還是歐洲通過競選上台執政的第二國際社會民主國際,都有部分共同的目標和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目標就是社會分配不公,無法全民共享社會進步帶來的福利。

  但是各自在實踐過程中都有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

  社會民主國際在實現福利國家,要面臨的不僅僅是提高稅收而實現提供福利給所有人民,而且要建立如何到讓接受福利的公民有自動自發要求接受教育和積極參與社會建設的動力的社會文化體系工作,社會建設不僅包含經濟建設,我們的文明不僅僅是物質,在一部分人力用於物質生產滿足全社會的同時,加強教育和文化科研娛樂等方面,同樣是在為社會發展做貢獻。我們要建立強大文明的社會,不僅僅是機械。

  而共產主義國家,一開始是建立國有企業來生產力最大化滿足社會生產的,但是先天性的革命上台思想沒有在上台執政後理性民主化,造成了經濟建設中的不民主而導致腐敗和獨裁。目前已經失去了造福全世界人民的理念,而僅僅是作為民族主義團結和西方種族主義、科技貿易侵略對抗的一種以和諧團結為基礎的競爭者罷了。

  特朗普的上台是西方文明的倒退,也是中國作為競爭者的機會。但是要是和真正的西方民主黨派執政文明相競爭並且勝利,還是要回到真正的民主的共產主義才有希望,否則我們的國家最終是會被打敗並且同化,在人類的文明建設中處於被動和無關緊要的地位。在幾百年後,再回頭看我們的種族價值的話就是如此。

  社會民主國際在他們的法蘭克福宣言-民主社會主義的目標與任務中,也把建立國家企業,把所有優勢技術全部應用於生產和造福所有人寫為目標。這個與以前的共產主義實踐是一致的。但是由於教育水平和人民的理性選擇,在與保守共和的資產階級政黨競爭中,如何保障社會精英對追求更好的生活的動力,在建立政府企業和為全民提供就業崗位上,政府企業的競爭力並不強。

  這篇文章要討論的就是,如何贏得社會精英,特別是資產階級的認可,願意把先進的生產技術共享給政府企業,由政府領導把先進技術全面轉化成生產力。這不是不可能的,只要我們的社會是民主的,政治民主,經濟民主,這些資產階級和精英通過他們對社會的貢獻,來獲取人民的感恩和敬佩,在獲得榮譽和足夠的金錢獎勵的情況下,被選舉成各級經濟發展的管理人員,對於他們的人生價值,自我實現是有相當大吸引力的。否則他們再多的錢財,只要足夠揮霍,再多也僅僅是數字而已,獲得不了自我認可的快樂。

  我們把政府企業認為是社會保障體系,把私營企業認為是社會發展體系,發展體系不僅提供生產技術,並且還提供社會管理人員給社會保障企業和政府。這樣我們的社會發展就會擺脫權力和金錢的惡性競爭。無論是在政治還是經濟方面,壟斷、腐敗將沒有存在的土壤。在國家與國家方面,各種民族主義,原教旨主義都沒有生存的土壤。否則,在這個願賭服輸的社會,在生存的鞭策下,我們的社會文明只能是低俗化,自私化,叢林化。相信如果這些理想能實現,我們的地球文明將有可能成為星際文明,有資格參與到未來的星際合作而不僅僅是黑暗森林的恐懼中去。

  六、“自由”交換的局限及其不良後果。

  “自由“交換,存在於國家之間,但國土能交換嗎?關系國家生存的行業是否要保護也不能“自由”地交換?甚至國家之間還要通過間諜盜竊,模仿甚至武力逼迫,這就是自由交換的限制條件。

  不要再說什麽自由交換和市場,交換行為是兩個獨立的,或者說敵對的單位之間進行的謹慎互惠行為。在家庭內部,只有統籌生產和分配。在一個國家內部,人民無底線的“自由交換“,仍然將通向土地兼並或經濟危機的奴役屬性。

  所謂自由交換,國家與國家之間還發展軍事力量幹什麽?武裝奪取別人的資源和技術,奴役他人,這就是自由交換仍然存在的可行的潛台詞。否則,我們節省力量不搞軍事建設和研究,更多資源和智力投入民生有何不可?

  “自由”交換所存在的環境仍然是生死競爭,也就是一直鼓吹自由交換和市場經濟的贏者通吃者所反對的,高稅收和高社會保障。

  認為稅收是越低越好,人們的生活保障不應該通過稅收調節,而是通過自由競爭自由交換獲取貨幣,自己對自己進行保障。但是在沒有“公民股權”,對於生產資料和接受教育資源的不平等的情況下,沒有起跑平等的前提下,再來談公平競爭有何益處。況且,即使是真正公平的,生死存亡的競爭比起良性的競爭來說,各種競爭的手段可以是骯臟並且合理存在的,在生死存亡的前提下,沒有正義可言。

  私人占有生產資料,逼迫沒有生產資料的人不得不廉價提供勞動力。而真正民主的生產資料公有制下,每個公民對占有所有生產資料的社會這家大公司是有“公民股權”的。自有產業,不會失業,不必為糊口而廉價出賣自己的勞動力,有條件接受平等系統的教育,能夠享受社會發展的成果比如醫療住房等保障。

  既得利益者們害怕,用高技術產品來獨占社會珍惜資源和換取他人廉價勞動力的環境不存在了。自己不得不也參與到勞作中去,無法享受寄生蟲的生活了。可是既得利益者中的自信自強者也會說,他們有能力在經濟民主的公有制社會中通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獲得高的社會地位和物質分配方面的特殊獎勵。

  生產資料私有制,是政治民主之後,在走向經濟民主的生產資料公有制過程中的批判對象。要不我們就始終無法跨入社會家庭,而永遠停留在叢林式的“自由”競爭的敵對狀態。民主不僅僅是在政治層面,更深入進人與人關系的各個方面,包括經濟、倫理、道德和法律等。

  七、關於公民股權的概念及其意義。

  公民股權其實就是現代版本的均分田地。

  每當土地“自由“兼並到民眾無法生存時,農民起義就會爆發,重新分配田地。其正義性可以是不證自明的。如果一定要較真的話,可以參考清華大學崔之元教授在其文章“經濟民主的兩層含義”中提到的“人民主權”的歷史,以及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士·米德 (James Meade)提出“社會分紅”的概念。

  而在現代社會中,生產已經不局限依賴於田地,包括工業化產品的生產和抽象產品如教育、管理、藝術等服務產品的創造。這些人類知識財富,除了還沒過專利保障期的,可以說這些知識和土地資源及知識和土地內的資源結合成的各種機械和非機械產品,都和原本農耕時代僅有的土地一樣,是屬於所有人的。這是天然正義的。

  這里說的人民包括所有我們願意與其平等和平相處,而不是作為奴役對象的原始國家人民。知識被創造後,逐漸不再只屬於發明者,也不屬於其繼承人,或者發明者所在的民族所有。而是屬於全國,甚至全人類的。而目前的實質,知識和教育屬於一個國家中的少部分人,或者說知識和技術是有國界的,這就是兩種,一種在國家內部不平等存在奴役,另一種在國際之間還存在掠奪和可能的武力逼迫。

  現代的提出的公民股權,就是要聲明知識和所有資源屬於所有人民。甚至在本系列文章隨筆二中提到的,不僅是陳舊的知識,甚至新的知識的全民共享都是應當的,否則結果是社會合作的破裂和戰爭。

  公民股權要求:每個不被排斥在集體外的民族或公民,其天然享有所在集體所擁有的土地資源和知識及兩者的衍生品。因為作為生產資料的擁有者,其享有接受教育和依托這些生產資料進行進行生產或者委托生產的天然權利。沒有人可以因為擁有所有生產資料而逼迫一個成為無產階級的公民廉價出賣勞動力可能。也不會因為技術進步而兼並吞並其他公民的生產資料。

  不要再說統籌生產和分配是回到計劃經濟,沒有民主的共產主義只是騙局,民主的計劃經濟決策權在民眾手里,不在獨裁者,也不在富翁們的手中。而是大數據統籌的訂單生產。

  廠家最怕的沒有訂單,和公民最怕的沒錢買不起生活必需品和服務都將解決,還可以避免浪費。因為每個公民都擁有公民股權,這保證了每個都有工作和收入。這里再回顧隨筆一中關於工作崗位的一點闡述:

  在沒有了失業恐懼的情況下,市場提供給的一些不恰當的工作內容和不恰當收入的工作崗位將被抵制,這些崗位要吸收到雇員,就必須提高工資比如搬磚和掃馬路,或者因為沒有願意從業的人員而不再畸形存在,比如出賣肉體或者詐騙等等。

  八、保障每個人的工作崗位和體面生活的工資

  隨著社會的創新和發展,很多新技術出現,新的產品必然取代老的產品,競爭中失敗的企業的員工必然導致下崗。失業率增高,很多人沒有工作,社會就會不穩定甚至犯罪率提高。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途徑有兩個:

  途徑一,社會不斷創新出新的產品新的服務和新的企業,失業員工被吸收到朝陽產業中,失業問題就解決了。但是社會的創新是一個覆雜緩慢的過程。完全靠市場的進步來消化這些下崗員工是很困難的。這時還有另外一種途徑。

  途徑二:我們假設一家企業就是整個社會,整個社會就是一家大企業,比如農業種植,產品也只有大米一種。實現機械化後,原本一個人耕種 5 畝田地,發展到一個人可以耕種 500 畝。這個時候並沒有其它新的產業比如漁業或者汽車制造行業的出現,沒有新興技術企業吸納剩余的勞動力。我們是眼睜地看追求企業成本最低,利潤最大化地方式,把原有 100 個農民的企業減員到 1 個,99 個人失去工作崗位和工資。而所有產品利益歸屬剩下的 1 個人嗎?不是的,還可以有一種方式就是 100 個人輪流工作 1 天,100 天輪換。

  原來企業的產量不變,每個工人獲得的工資也不變,只是必要勞動時間減少了。社會生產力進步的成果大家共同分享。雖然沒有生產出新的產品,但每個人的必要勞動時間減少了,過得更幸福了。但這在競爭的社會中是不可能的。

  我們只是假設沒有新的其它行業工作崗位的出現,為保障每個人的工作崗位和體面工資提出了一種思路,社會技術進步的成果大家共享,每個人可以減少工作時間,而不是社會技術進步的成果由企業主獨自占有。這種減少工作時間保持工作崗位數量的方法作為社會進步的緩沖器,直到有新的產品,新的行業和崗位出現,這 100人中的 99 個人就會被吸納到這些行業中去。市場會自動進行調節,但是市場並不是萬能的。它甚至會逼迫一些人不得不低薪去從事搬磚、掃馬路甚至出賣自己的肉體來獲得工資。

  而在途徑二的基礎上,新型產業有責任先暫時保持工作崗位數量,減少工作時間,為競爭失敗的企業的下崗人員提供工作崗位。

  在沒有了失業恐懼的情況下,很多人會選擇去要求從事一些已經人滿為患的工作,而一些比如搬磚掃馬路的工作即使有社會需要也沒人去,這是因為在這些崗位的工資太低,而沒有失業恐懼的情況能夠讓我們因為願意從事的人太少,而增加搬磚掃馬路的收入。這是合理的,而如今的一些工作待遇太低反而是事實上很不合理的。所以說,這篇文章要提出的觀點有兩個:

  一、政府要求新興技術企業暫時吸收所有被其淘汰企業的員工,通過減少工作時間,增加工作崗位的措施是合理並且合法的。所有人了共享了社會技術進步成果,不會出現人道主義災難。這只是一個暫時的過程,這些人最終會被吸收到新行業新的工作崗位中去。

  二、在沒有了失業恐懼的情況下,市場提供給的一些不恰當的工作內容和不恰當收入的工作崗位將被抵制,這些崗位要吸收到雇員,就必須提高工資比如搬磚和掃馬路,或者因為沒有願意從業的人員而不再畸形存在,比如出賣肉體或者詐騙等等。

  保障每個公民的工作機會和購買力,其實就是賦予公民對社會生產什麽產品的投票權,這個是經濟民主的基礎,投票權賦予。

  九、天才們,你們要共享技術還是要戰爭。

  是的,我們的目標是針對天才和富翁的財產權。

  是天然正義的還是應該有所爭議的呢?

  你們說,私有財產有不受侵犯的權利,你們會用武力來保衛自己的財產。可是自由交換和贏者通吃的結果是壟斷和奴役。失去工作,失去生活來源,失去受教育機會,被奴役或者被逼男盜女娼的人們,死都不怕,還怕和你進行戰爭嗎?

  創新應該造福社會而不只是造福個人,社會進步不應該給某些人帶來謀生財路被斷的惡果。社會進步不能侵害到無辜的勤勞人群的根本利益。貧富差距會使得人們無法都來共享社會的進步。如果少數人的進步帶來的是大部分人被奴役的結果,那麽技術模仿,盜竊和搶奪將是正義的。

  如果不共享你的發明創造,那麽你就是與社會其他人為敵,互相惡性地進行生死競爭,以奴役和滅絕為目的。就像現在的國家與國家之間一樣,掠奪原材料和廉價勞動力,間諜,貿易保護主義,民族主義和核戰爭。惡性競爭的社會的後果必然是戰爭。

  我們要消滅這種走進死胡同的正義。

  你們必須妥協,自由交換和贏者通吃,在合作的社會里將失去原本天然的正義。人也沒有什麽絕對的自由,而是社會合理賦予的每個人的有保障的權利。

  技術進步(這里不再特指什麽資本主義,資本只不過的技術快速進步帶來的財富積累罷了)帶來的生產力快速進步,使得原始的自由交換卻造成貧富差距巨大,生產資料和教育資源被壟斷,出現一個新的階級,無產階級,多數人被少數人勞役的後果。所以我們呼喊:自由交換是不合理的,社會統籌才是合理的選擇。不是贏者通吃,而是適度給予獎勵和榮譽。貢獻出新技術的人,可以得到適度的獎勵以及巨大的榮譽,這種榮譽將使得他們在民主社會的經濟發展決策中更有號召力,獲得人們的敬仰和地位。況且,他們的生活是和每個人一樣有各種保障的。

  社會技術進步的研究,不要局限於少數人,而是多數人都有條件參與,組織者也不必是私人企業或者專制的屬於少數人的而國家,而是民主的眾籌。我們要求共享新技術,要求有工作和休息的保障,在休息時間又更多人能參與科研,社會的進步不要靠生死的競爭和鞭子的鞭策,而是有組織,有興趣地探索。

  我們要讓每個願意勞動的人都有崗位體面地養活自己,而不是因為土地或者教育或者現代生產工具不屬於勞動者自己,無法獲得勞動的機會。如果每個人都對生產資料享有共有權,那麽技術進步帶來的總勞動時間的減少,所減少的不會是勞動崗位的數量,而是每個人的勞動時間。不會有人因此失業,除非有些人為了更高的收入選擇其它工作。當然,現在的生產資料不是簡單的土地和工廠,而是包括各種技術和技能,各種職業技能的學習與培訓,以及各行業“最先進“的技術和設備。

  天才們,貢獻出你們的聰明才智和發明成果吧,獲取適當的物質獎勵和巨大的榮譽和民主社會地位,生活在一個健康良性競爭的政治民主社會,經濟也民主的社會。這將是最大的回報。

  我們要用理性來杜絕戰爭,而不是被動讓自己不得不卷入戰爭。

  十、論建立養懶人的社保制度之合理性

  人類很早就有一個理想,就是讓勞動擺脫奴役和剝削的屬性。

  可是自古以來,分配關系不平等就相當大程度地阻礙人們的勞動積極性,無論是奴隸時代的強迫勞動,還是土地兼並時期的佃農,甚至是現代社會的無產階級雇工。

  分配制度合不合理,對於如何分配,參與討論的各方地位要平等。如果因為談判破裂,馬上自己和一家人就失去生活來源,這種談判必然以不平等的結果告終。而提供養懶人社保,提供足夠購買所有社會能廉價生產的產品,提供維持生活所需的貨幣,“對每個人進行無條件的養懶人的生活保障,將是勞資談判日益公平化的一個堅實基礎。”——這句話是本文的核心觀點。

  而妄圖用壟斷生產資料,壟斷社會能廉價提供的產品的生產渠道而逼迫勞動者不合理地長時間高強度勞動來換取可以廉價生產的生活必須品的行為,在這種社會保障制度下,將不可能實現。這種人才是真正的懶人,剝削其他人而自己享受勞動成果。

  懶惰的人不願意工作是因為勞動報酬不合理而進行的一種消極反抗。每個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性,但這種追求和付出不是盲目的,是要有合理回報的。而維護提供社會保障所需的社會生產,是切實關乎每個勞動者利益的事情,再懶惰的人都會願意參加。這是基於人性的一種判斷。

  養懶人社會保障,保證了每個人都有必要的購買能力,社會生產機器絕對不會因為窮人沒有購買力而不為他們開動生產,這就可以從根本上解決經濟危機產生的根源——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導致社會生產不是因為沒人需要而是大多數人買不起而經濟蕭條。

  每個人都會有追求更好的生活和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願望,有獲得他人的愛與尊重的願望,包括懶惰的人。所以如果建立養懶漢制度,對於整體社會的經濟發展,對於社會能夠良性地為所有人提供更多種類的產品和服務將是一個有力的促進行為。

  如果我們都能認識到建立這種養懶人社會的合理性,就不會再去質疑為社會弱勢群體,比如殘疾人、老人和未成年人提供生活保障、醫療保障和養老保障等社會保障行為。而之所以本文特別針對養懶漢這種社保的正義性必要性進行辯護,是因為這是比後者更基礎的一個重點難點問題,因為如果連家庭支柱的重要勞動者的收入和權益這道難關都可以達成一致的社會共識了,基於人性的慈善給予弱者保障將是水到渠成的事。

  最後,聲明支持歐洲的高稅收高福利政策,如果其財政出現問題,我們將共同努力組織更多無產者一起參加必要的社會生產,維護我們自己獲得合理報酬的社會基礎。

  十一、為自由競爭社會的問題根源,為不求上進者的權利說話。

  此文章目標不在於論述要求給底層上進者以通道,要求起點平等,而是要論述一個更離經叛道的的問題,要求我們正視那些不求上進,安於享樂的人的權利。不求上進,安於享樂也是一種權利。

  我們要替那些不願意學習,願意沈迷於電腦遊戲,那些不願意工作,願意做啃老族的宅男腐女,那些不願意每日辛勤工作而沒有時間條件休息娛樂的人說話。社會的進步不能剝奪了競爭失敗者賴以安身立命的工作機會。不求上進也是一種權利,你不能侵犯我們輕松工作和娛樂的生活,我有能力追求自然會去追求更好的生活,可是要是我們的能力不夠而又被剝奪工作機會,社會不給予幫助,活不下去了自然要暴力抗爭。

  社會生產力進步,如果無法建立與之相匹配的分配方式,就會反過來影響到社會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

  我們只有解決了自由競爭失敗者的安身立命的問題,才能更充分享受自由競爭帶來的社會發展的福利。

  自由競爭在目前的實踐中是最優最有效率的社會發展方式,但是這種最優效率的背後會存在一些落後被淘汰的失敗者人群,如何安排他們的生活,是尊重他們生存的權利,還是要求他們願賭服輸,平靜接受被淘汰,面對餓死,病死,無力為父母養老,無法繁衍下一代的結果?

  人人有其特長,並不局限在科學文化藝術知識的學習,太難的學習對於很多人的智商或身體素質來說是折磨,學習也是一種勞動,勞動者有權要求進行力所能及的勞動,要求有充分的休息和娛樂時間。

  學習要有目的性,是為了掌握技能或者解決問題還是發明創造,這些都可以直接換成金錢報酬,否則投入於學習的時間是極其浪費的。何況學習了技能,結果工作崗位減少,無法就業,這學習就等於浪費,而且直接影響到生存。

  術業有專攻,每個人在學習之初應該嘗試瞄準一個社會職位,或者一類或幾類社會職位,以其社會地位、勞動報酬為目標進行專業學習。學習的目的是找到安身立命,正常地勞動生活和休息,而不是以學習為樂,學無止境地一味學習為樂。閱讀本文的成功者社會精英們,你們難道不是同樣喜歡娛樂和放假,喜歡力所能及的輕松應對的工作嗎?成功地獲得財富自由的精英們,你們不喜歡休息和享樂嗎?或者說只有成功精英才有放松和娛樂的權利?不求上進者就沒有休息娛樂的權利?

  自由競爭的結果必然有勝利者和安身立命被剝奪的失敗者,不能苛求失敗者一定有能力找到謀生的另外的方法,社會如果不給予協助,社會犯罪問題就會爆發。

  理想的社會是人人自強自立,自由競爭的社會,失敗者有充分的責任自己去解決失敗的命運嗎?哈耶克(F.A.Hayek)把社會財富的分配不均勻,歸結於命運,而不是發掘其必然規律性。然而社會競爭確實會來帶生死存亡的競爭失敗者無法安身立命。

  十二、為社會動蕩的根源,為競爭失敗者的權利說話

歷來社會問題的發生,都是因為財富分配失衡。有競爭就有勝利者和失敗者,失敗者活不下去了就引發各種社會矛盾。

  如果自由競爭和市場可以配置好一切,那就不會有任何問題和悲慘事情發生。競爭的勝利者只需考慮自己的利益,而作為社會的管理者,就必須關注競爭失敗者包括生存,再學習和就業,贍養老人,撫養小孩,醫療和住房等各種權利,才能保持社會經濟健康發展。

  所以說,社會管理,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解決競爭失敗者的生存等權利的問題。這些需要資金來源,也就是稅收,向競爭勝利者征稅。當然,合理地保障競爭勝利者的財產安全,如何適度地征稅和說明稅收用途,也是重要的事。但是這個問題,競爭勝利者們自然會為自己的利益發言,而社會管理者,必須為競爭失敗者代言,否則社會秩序就會崩潰。

  社會技術進步對社會整體來講是好事,但是具體到個人,社會進步的創造者們自然享受了利益,可是其他人並不是自然而然地收益,而是必須用自己的勞動收入向創造者們換取新的產品。如果是用途創新的產品還好,一旦是價格更低廉的產品,就沖擊到原有產品的生產者的謀生手段,被迫失業。所以國家才需要貿易保護。因此如果做不到失業人群的良好安置,技術進步,事實上完全可以叫做“技術侵略”。

  自由社會要求每個人在競爭失敗後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學習技能再就業。但是這個過程如果沒有社會團體的組織引導,要求所有的人都能夠自己解決再就業問題,從而讓下崗問題不成為問題,是很難的。需要知識,需要資金,需要人力資源有組織性地為下崗者提供服務。

  這篇文章不準備展開講所有方面的問題。只準備講教育和學習的能力,包括義務教育,高等教育和再就業教育中,每個人的資質和天分是不一樣的。世界上最智商最高的人 2 歲半時,自學代數和幾何,11 歲的時候就學會了 20 門語言。可是普通人學習起來難易程度相差也非常遠。我們可以要求自己勤奮好學,在自己的能力範疇內,超出了這個範疇,和要求別人超出自己的能力去學習,只會導致精神問題,導致強迫癥和各種躁郁和發泄。我們應該正視人的智商差距,就像各種動物之間的不一一樣,每個人有自己的擅長領域和相應等級,有些能力或許我們還沒發現其重要性。

  我們應該反對鼓吹勤奮學習,強迫他人做艱難的超出自己能力範圍和興趣的學習。主要是通過自我觀察,交流和引導學習合適的知識和技能。

  生產力進步了,代表供養所有人的必要勞動時間減少了。更多閒暇的人們應該在生活有保障的前提下,嘗試開創性提供各種新的服務,並以此為目標進行研究和教育及學習,而不是用饑餓和死亡鞭促。

  十三、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生產企業體系

十九世紀以來,資本主義發展了巨大的生產力。其代價是排除了絕大多數公民對生產的影響。它把所有權置於人權之上。它創造了一個沒有財產和社會權利的、靠工資生活的新的階級。雖然世界蘊藏的資源足以供每個人過像樣的生活,但是資本主義未能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民主社會主義的目標與任務-法蘭克福宣言節選。

  逆圈地運動的災難性後果是什麽?這是針對於既得利益階級來說的:廉價的環衛工、快遞員、售貨員和按摩小妹等大量服務性行業工作人員將大量減少並且人力價格高昂。因為社會保障生產企業體系為所有人提供了工作崗位和按社會需求調查生產了所有工業、農業和信息產業產品。富足的人不用廉價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也不用擔心失去工作而不得不從事收入與付出時間不匹配的工作。沒人願意浪費自己的生命花時間去賺那些對他們來說已經可以說是多余的錢。

  按需生產從資源、生產技術、管理體系上的探索已經達到臨界點,可以質變性地實現了。我們要建立起一個偉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將人類社會發展的科學技術和管理成果全民共享。我們要將經濟分為社會保障體系和社會發展體系,將共享人類發展成果與探索發現新的科技及其獎勵分開,讓社會生產既和諧又充滿活力。完善的社會保障生產保證了每個人體面生活和合理工作的需求。而惡性的權力競爭在政治中將不再存在,科學技術研究的競爭也將不再壟斷和重覆地進行而大大浪費科研力量。

  按需生產首先是社會需求的統計,包括衣食住行醫療教育和生活服務等方方面面。

  其次是組織生產,按各種產品的現有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安排所有願意參加社會保障生產的人輪流進行生產(也可以選擇不參與,而是全心參與社會發展體系工作,創造和自由競爭)。經過如此安排,你會非常驚訝地發現,我們完成這些社會必要生產所需的人數和勞動時間,非常大地少於每個人都參加工作,一周工作五天每天8 小時。所需要的時間可能僅僅是每個人一年工作兩三個月而已。

  不要驚訝,雖然是估算,但這種社會必要產品和服務生產所需的工時,絕對是超級低的。

  再來是分配,我們按照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給所有產品定價,自產自銷,每個人付出的工作量基本是一樣的,獲得的工分或者說貨幣,可以滿足其用來購買所有各種社會保障產品的要求。

  一年只工作兩三個月,其余的時間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到社會發展經濟,也就是自由競爭,贏者通吃的市場競爭中去。社會保障體系是對市場經濟的一種補充,有了這種補充,市場經濟的競爭將不再那麽血淋淋沒有底線。一年只工作了兩三個月的人們,可以選擇創新勞動,也可以選擇學習科研和娛樂。人類將從勞役中解放出來,每個人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

  十四、為懶惰正名

  偷懶,好吃懶做,在我們的語言和文化中是貶義詞。可是勤勞是為了什麽?為了滿足自己生活所需而不得不進行的勞動而已。在物質匱乏年代,生活艱苦,不勤勞天災是會影響到溫飽生存的問題,提倡勤勞是對的。但是生產力進步的現在,隨著人們文化修養的提高,高收入的富裕人群在享受過奢侈的物質享受之後,逐漸回歸簡約生活,視奢侈為壞的行為。

  我們要求的勤勞往往是要求別人的,而不是要求自己,如果我們自己欲望無窮而且不正當,難得見誰沒有效率地花費大量時間進行勞作以達到自己目標,而是希望通過創造,或者壟斷,用自己高效率的勞動行為來換取別人廉價勞動的果實。這種壟斷生產資料和生產工具,霸占土地資源和文化技術教育資源來奴役其他人的行為,是造成社會財富分配不均而導致犯罪甚至革命的根源。綜上所述,懶惰這個詞匯,大多是用來攻擊別人而不是用來要求自己的。

  人都是聰明的,懂得趨利避害,懂得勞動的付出和回報要有效率,知道什麽事值得去追尋和付出的。世界上沒有傻子,只有強權和洗腦來歧途奴役別人,廉價交換別人時間和勞動果實的行為。

  懶惰的人是聰明的,是願意學習和發明創造的,發明創造也都是節約人力,提高生產效率,是符合懶漢思維的一種行動。但是是出於自身的利益需求和探索未知的興趣所決定的,而不是被社會條件強制約束不得不進行的。

  統治階級或者既得利益團很害怕失去占有生產資源和生產技術,失去不平等交換勞動成果的地位,這也就是所謂美國人優先,或者白種人至上的狹隘民族主義或者法西斯主義的思想根源。

  我們的社會,要創造一種生活文化氛圍,物質生產充足但是僅僅必要簡約,懶惰的人們為了更加自由閒暇地生活,富有興趣地去探索和學習及發明創造,主動地安排時間,對,就是安排通過懶惰而結余下的時間,進行思考,學習,物質和文化創造,這才是我們將來更和諧的文明。

  十五、呼籲建立高水平的社會物質保障和醫療保障。

  生產力進步,整個人類世界生產所有人過上體面生活的物質財富的社會必要時間逐步下降,從 12 小時,到 8 小時 4 小時 2 小時在邏輯上已經是毫無疑問可行的了,請注意這里說的是最低限度的體面生活水平的必要勞動時間。我們完全有能力解決貧困,給所有人提供生活保障福利和醫療保障福利。只工作兩個小時的人們其余的時間就用來偷懶了嗎?不會的,用來學習用來科研和用來提高生活質量地娛樂,為自己為他人提供更好更多的物質享受和精神食糧,不斷創造需求,滿足需求,物質生活水平不斷地提高,然而這種提高是有極限的,物質滿足的人富裕的人們已經開始追求簡約生活,追求精神的滿足。人們在免除了後顧之憂後能爆發出來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創造力將會驚人。少部分的時間用於生產,大部分的時間用於學習科研和生產精神食糧。

  沒有誰會去追求權力,權力只會被認為是負擔和責任,負擔了他人的信任而不得不從事的一項工作而已。人們互相攀比的是誰對社會對他人做出更大的貢獻。

  要讓每個人都能有合理工作的崗位,有體面生活所需要的財富。

  完成這些物質生產,我們的社會生產力完全早就達到這個能力了。

  這也是最初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出現後,人們對分配制度的不滿而提出解決方案。明明社會能夠生產滿足所有人,可是就是無法消滅貧困,就是有人吃不飽,上不起學,沒錢治病。中國如今進入生產力過剩的今天,就是誕生共產主義思想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昨天。

  我們中國人如今有條件有能力再次開始這樣的思考和制度設計了。

  要讓所有人都沒有後顧之憂,要建立社會保障物品的公有制體系,建立全球性的公有制企業,不僅提供社會保障財富的生產,也為所有人提供最基礎的工作崗位保障。只要一個人是勤勞願意學習的,都能在這個體系里工作,甚至可能只需要一天工作兩個小時,一個小時,或者一個禮拜只工作一天。所生產的物質財富就已經足夠滿足所有人的基礎需求了。

  每個人在必須的生活保障勞動之外都會積極努力去工作,為社會創造財富來換取自己學習,科研和更高享受生活的資源。我們要鼓勵和支持每個人敢於想象更美好的生活和努力去追求。但是人與人不同,有不同的物質滿足要求和精神滿足需求。

  市場經濟是好東西,但是不能因為收入分配造成人為貧困,因為收入少而不得選擇生產成本過於地下,價廉質量差,對身體安全沒有好處的產品,造成各種激素食品大量生產和市場化大量被民眾接受選擇。計劃經濟如果是民主的由每個公民根據自己的需要和社會能提供的產品進行選擇的話,已經不等同於不民主的計劃化經濟,而是更好的新市場經濟,或者說物質極大豐富,按需生產了。

  十六、向四小時工作制、兩小時工作制進軍

  ——分配制度跟上生產力的進步,工作擺脫勞役的屬性如今社會生產力比起幾百年前,進步何其多,不是簡單的幾倍,而是幾十幾百倍的進步。美國的機械化農業,只需 300 萬的農業人口生產出了讓世界目瞪口呆數量的糧食。中國制造業發展到現在,輕工業生活必需品方面已經到了生產力嚴重過剩的地步。可是歐美,中國、俄羅斯和非洲等地都還有幾千萬幾億的貧困人口。數據上只需要 4 倍的進步,我們的八小時工作制就可以輕松減少到兩個小時了。這兩個小時從事的是技術上暫時無法克服的的依舊的枯燥重覆性生產勞動,剩余下來的時間就可以根據愛好進行娛樂,創造,教育,科研探索一類的工作,讓人真正成為人,而不是奴隸或者機器。

  跟動物相比,一只動物一天又有多少時間用於進食呢,人不要活得比動物還不如。不能用很容易生產出來的農業,工業產品和藥物,鞭策少數人不得不高強度長時間勞作。

  “公元前 323 年某一天,亞歷山大大帝在巴比倫英年早逝,年僅三十三歲。同一天,第歐根尼(約公元前 412-323)在科林斯壽終正寢,享年九十。這兩人何其不同:一個是武功赫赫的世界征服者,行宮遍布歐亞,被萬眾呼為神;另一個是靠乞討為生的窮哲學家,寄身在一只木桶里,被市民稱作狗。相同的是,他們都名聲遠揚,是當年希臘世界最有名的兩個人。

  在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提起第歐根尼,人們仍會想到亞歷山大,則是因為一個膾炙人口的故事。亞歷山大巡遊某地,遇見正躺著曬太陽的第歐根尼,這位世界之王上前自我介紹:“我是大帝亞歷山大。”哲學家依然躺著,也自報家門:“我是狗兒第歐根尼。”大帝肅然起敬,問:“我有什麽可以為先生效勞的嗎?”哲學家的回答是:“有的,就是——不要擋住我的陽光。”據說亞歷山大事後感嘆道:“如果我不是亞歷山大,我就願意做第歐根尼。”

  在社會保障下,不存在勞役,每個願意合理勞動的勤勞公民,可以選擇休閒娛樂和科學探索創造,藝術文化文學遊戲和科學研究沒有高下之分。

  共享社會發展成果。半天工作,半天學習,全民學習,全民科研,全民娛樂。從四小時工作制開始,到人類自願勞動解除工作勞役。從機械化工農業解放大量勞動力進入服務,文學,藝術,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編程,遊戲行業,我們必須計算解放了多少勞動力。

  我們用於農業生產,需要多少勞動力,用於衣食住行產品,必不可少的人工服務有多少,這些人所需要的知識需要經過多少培訓。

  甚至整個零售行業都可以被替代網上購物和物流配送所取消,但是正如同中國農業人口居高不下一樣,如何讓空閒出來的農業人口有個工作,所以寧可人力浪費,也不搞機械化大農業。

  按需生產,各取所需的共產主義理想實現的生產力技術條件已經達到,缺乏的是分配制度的完善和立法。科學研究的成果擺脫了利潤和利益歸屬,會最快速地造福所有人,而不是利益壟斷在少數人手中。

  社會基礎生產的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中,需要由他們揮霍才有創造工作機會讓貧民獲得購買生存所需的收入,那整個社會的生產就不民主,是純粹的獨裁,造成巨大浪費。不應該有籠屋和別墅之分,不應該有環球浪漫旅行和一個月休息兩天的工作制之分。

  人類擺脫人為的制度性剝削勞役,需要對分配制度進行改革,但這觸及很多既得利益者利益,會很艱難,需要很多的有正義感,博愛的理想主義者共同不斷宣傳和爭取民眾支持。中國沒有真正的工會,需要公共知識分子(已經被誣為公痔)引導民眾起來抗議,甚至支持這樣理念的政黨上台立法。希望這些不僅在歐洲看得到,在我們中國也能看到,畢竟我們是有共產主義,按需生產,各取所需理念的國家。中國人不要看輕自己的國家,管理者更不要作踐自己的同胞。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