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of 1

中國經濟危機發展的過程

Posted: Mon Oct 18, 2021 5:27 am
by 左翼反共人士
作者 王尚一 寫於 二零一八年



大陸經濟已崩潰 港臺須加速隔離



2015



當壹所房子燃起熊熊大火,旁邊的房子應該採取壹切可能措施及時與著火的房子隔離,只有這樣,才能防止自己也跟著火燒連營,從而減少損失。進入2015年,中國大陸經濟已經全面崩潰,就像失火的房子。



大陸經濟可以按照兩個分類衡量:1、官方分類,大陸經濟主要包括三部分:出口、內需和(政府)投資。 2、經濟分類,大陸分為實體經濟(真實經濟)和虛擬經濟(虛假經濟)。現在,無論從哪個類別衡量,大陸經濟都全面崩潰中,並且開始影響國際經濟。 (詳細分析參見本人著作《中國實體經濟走向末日》)



從官方分類的角度,大陸經濟從2012年崩潰。在美聯儲印鈔的支持下,大陸通過犧牲內需和出口,加大政府投資,延緩全面崩潰的進程。 2014年開始大面積崩潰,首先,大陸出口顯著下降,迫使大陸統計部門大量數據造假,粉飾出口數據。其次,內需急劇萎縮,工廠和商業都面臨生產和銷售的急劇萎縮。最重要的是,由於大陸房地產冰凍,銷量急劇下滑,連地方政府都撐不住不得不緊急救市。



進入2015年,大陸經濟崩潰之勢不可擋。出口加速下滑,統計部門甚至無法通過造假掩蓋出口減少的事實,珠三角和長三角的出口工廠真實數字慘不忍睹。在國內市場, 民眾全面節衣縮食,削減壹切不必要開支。在投資上,2015年春節後,各地80-90%的房地產樓盤已停工。上遊的鋼鐵水泥煤炭建材等行業、中遊及下遊裝修家具家電全面剎車。 4月開始,壹直火爆的汽車市場爆出庫存壓頂,銷量顯著下降。同時,地方政府全面破產,迫使中央兩次對地方債務展期。中央和地方制定大規模壹帶壹路的經濟刺激政策,因為各地實際破產,根本無法實施。



從經濟分類角度,製造業從2014的批量倒閉進入2015的倒閉潮。 2008年開始,中國生產企業經歷壹波波倒閉。隨著經濟環境日益惡化,大部分國內企業從有壹定利潤,到微利,再到虧損。進入2014年,連競爭力強、獲利豐厚的外企都難以盈利,各類企業持續裁員以抵消日益高昂的成本。進入2015年,大多數企業面對日益高昂的成本和急劇萎縮的銷售而難以繼續維持。出口生產企業大量出走,或者回歸發達國家,或者搬遷東南亞和南亞等地。國內市場企業無處可去,不堪壓力只好關門。



虛擬經濟的火爆加速實體經濟末日。 2012年開始,政府為了延緩經濟崩潰,加速使用金融手段,推動虛假經濟的繁榮。其中,房地產價格是虛擬經濟的代表,也是政府極力維持的部分。銀行為了規避風險,大量推廣理財產品(大部分流入房地產),誘使儲戶購買。進入2015年,3年期理財產品全面違約,購買者血本無歸。



各地地方政府支持民間高利貸(大部分流入房地產),遍地高利貸席卷民眾的資金,進而發展到大量網上高利貸。 2012年開始高利貸逐步持續爆破,2015年無數民眾損失慘重甚至血本無歸。



2014下半年後,房地產開始崩潰,地方政府只能維持虛假的房價,試圖吸引人們的眼球。與此同時,大陸A股開始啟動,進而瘋狂上漲,引發全民炒股。在股市上漲效應下,最後的實體終於低擋不住誘惑,大量轉移資金進股市。



可以說,虛擬經濟加速民眾的絕對窮困,再無能力消費;同時加速企業主轉向炒股,再無心思生產運營,越來越多企業把工人減到最少,或者乾脆直接關門。



港臺政府和民眾必須盡快採取最堅決的隔離措施,減少大陸經濟火災對港臺的衝擊。在過去20年,港臺與大陸經濟緊密捆綁起來,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大陸經濟。這種情況,如同將港臺的房子與大陸房子搭建在壹起,甚至很多地方相互打通。大陸經濟崩潰意味著,火災全面吞噬大陸的房子。港臺經濟受損不可避免,而且也會被損毀得很嚴重。在此情況下,港臺不能坐以待斃,而是必須積極行動。雖然嚴重損失不可避免,但是如果能堅決與大陸經濟隔離,可以盡可能減少損失。反之,如果港臺繼續甚至期望更多綁定大陸,結果必將是隨著大陸經濟崩潰的火災蔓延,損失更加慘重。



港臺政商聯合欺騙 推港臺人民入火坑



2015



2015年6月,如果做個最簡單的調研:所有港臺在大陸工廠收益如何?港臺房地產商在大陸的在售樓盤中銷售率是多少?港臺商人在大陸開設的服務業還有多少在賺錢?答案是慘不忍睹的。



傾巢之下,焉有完卵。大陸經濟瀕臨全面垮塌,包括官有核心經濟。其中,地方政府已經實際破產,拖欠銀行和供應商的債務完全停止歸還(包括不歸還利息),很多地方借債發工資。壹向財大氣粗的央企資金都極為緊張,開始欠關系單位(領導的私人公司)的錢。港臺商人不是超人,只是依附大陸經濟的壹小部分,當大陸的官有經濟都難以生存,港臺商人有多少還能賺錢? (詳細分析內容參見本人著作《中國實體經濟走向末日之2015外企大潰敗》)



為什麼港臺商人不向港臺人民披露真實信息,提出嚴重預警?港臺商人很多生活在大陸,對大陸的社會狀況壹清二楚,而且港臺商人從事營商活動,對大陸經濟認識更加直接和深入。進入2015年,港臺在大陸的工廠普遍舉步維艱,進退兩難。有的臺商想撤資,但因為需補交巨額社保費用而無法逃離。在各地房地產冰凍80-90%樓盤已經停工的情況下,港臺房地產商的樓盤同樣賣不出去。而且,港臺在大陸的各類服務業都鼓吹小資、個性和高消費,在大陸民眾日益變貧困的背景下,已經完全沒有市場。



各方面的信息都表明,大陸經濟進入全面崩潰的進程,而港臺商人本身俱有港臺身份,有義務向港臺人民預警,使港臺應該盡量與大陸隔離。但是,港臺商人並不這麼做,導致港臺人民不了解大陸的真實經濟狀況。



港臺商人甚至還幫助大陸欺騙港臺人民。很多港臺商人已經部分或者全面撤離大陸,防止自己成為大陸經濟崩潰的陪葬品。例如,很多臺商將工廠向其他地區遷移,同時最大限度壓縮在大陸的人員。香港地產商則低價整體拋售大陸的樓宇,套現離開大陸。



但是,這些商人並沒有向港臺人民說大陸經濟無法持續,而是為了壹己之私,考慮到自己在大陸的投資還沒有撤完,繼續強調大陸經濟規模龐大,港臺人民不要脫離大陸經濟。採用這樣的方式,他們等於通過欺騙港臺人民,支持和推動港臺經濟與大陸的捆綁。



在商人的支持下,港臺政客將人民推入火坑。港臺商人主要是個人企業,不論言論還是決策都主要涉及個人或小群體利益。但是,港臺政客制定決策時,則涉及到港臺全體人民的利益。



不論從經濟上還是輿論上,港臺政客的主要支持者是港臺商人。當港臺商人吹捧大陸經濟,港臺政客有更充分的理由制定相應的政策,加速與大陸經濟的捆綁,讓港臺經濟與大陸經濟捆綁越緊密,這樣的結果導致大多數港臺人民更多依靠大陸經濟而生存。隨著大陸經濟崩潰,更多的港臺民眾做為陪葬品。



可以說,港臺政商不僅沒有增進港臺人民的福祉,反而以謊言欺騙等手段,推動港臺經濟與大陸捆綁,將港臺人民推入火坑。



澳門今天是香港明天



2015



2015年1季度,根據澳門統計暨普查局數據顯示,澳門經濟持續下行,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實質收縮24.5%,跌幅較前壹季(-17.2%)有所擴大。經濟收縮的主要原因是服務出口大幅下跌所致,其中,博彩服務出口按年減幅達39.7%,其他旅遊服務出口亦減少17.7%。



澳門經濟高度依賴大陸,是大陸經濟的真實體現。澳門經濟的90%以上依靠博彩業,而其中主要的資金來源是大陸。當大陸到澳門賭博的人數多、金額大,澳門博彩收入增加,澳門經濟增長;反之,澳門收入減少,經濟下滑。另外,澳門博彩也是大陸資金轉移的通道,博彩業從中抽頭,獲得相當的收益部分。不論大陸人到澳門賭博,還是轉移資金,都是官員和富人的行為。博彩業收益大幅下滑,說明官員和富人的資金急劇萎縮。官員和富人是中國經濟的核心部分,當官員和富人的資金緊張,也反映出中國經濟崩潰的實際情況。



在博彩收入下降的過程中,出現過多種託辭。 2014年6月開始,博彩業收入開始出現4年來的初次下滑,當時歸結於世界杯賭球。隨後,博彩收入連續下滑,而且下滑程度越來越嚴重。在下滑幾個月後,媒體又強調下滑較為健康,有利於澳門博彩業的多元化轉型。 10月的下滑更加嚴重,又將原因歸結為中國大陸反腐敗鬥爭力度不斷加強,旅遊淡季遊客減少和經濟增長放緩。尤其是強調中國近兩年反腐鬥爭成效顯著,導致中國大陸賭客已逐步減少。到2015年5月,澳門博彩業繼續下滑,同比萎縮達到37.1%。這時候,媒體又將原因歸於大陸股市太火爆,人們已經沒興趣到澳門賭博。



由於澳門並不清楚博彩業下滑的真正原因,因此採取錯誤的應對策略。為了應對博彩業收入下滑,澳門開始大量投資升級和轉型。在收入下滑過程中,澳門賭博業加大投資,試圖提升服務檔次、搶奪客戶,以挽回頹勢。例如,某賭場投資1億多港元,購買30輛勞斯萊斯轎車,組成幻影車隊。更大規模的投資在非博彩業,以支持澳門經濟的娛樂化轉型。根據規劃,2015年下半年,澳門將出現容納超過16000個房間的旅遊商業酒店區,其中包括會議廳和歌舞劇院等。澳門方面希望,通過博彩業和非博彩業的相互支持,實現澳門向娛樂化轉型,類似拉斯維加斯的娛樂化轉型。



如果認識大陸經濟崩潰的實質,就會知道澳門升級轉型的巨額投資將打水漂。在中國經濟全面崩潰的背景下,大陸才開始聲勢浩大的反腐運動,以降低體制運作成本,延緩經濟崩潰的速度,希望延長現有體制的統治時間。而絕大多數人只看到反腐,眼界局限在極小的範圍內。因為看不到經濟崩潰,因此才增加娛樂業投資,希望繞過反腐導致的博彩業下滑,增加娛樂業的收入。可以預計,澳門娛樂業開張後,因為大陸經濟崩潰而會很快冷場,巨額投資無法回收,加速澳門經濟的垮臺。



香港高端商業遭遇類似澳門博彩業的打擊。從市場定位角度,香港的高端旅遊和商業面對和澳門博彩相同的客戶群。在博彩業急劇下滑的時候,香港高端旅遊商業也因為這個人群不再消費,經歷類似狀態。與澳門壹樣,香港高端商業、酒店和其它服務業認識不到,因為大陸經濟崩潰導致收入下降。所以,很多人受到媒體引導,認為佔中和反對派造成陸港關系轉差,大陸遊客不願意再到香港旅遊購物。這些人希望香港與大陸修復關系,讓內地遊客重回香港。但是,因為大陸經濟全面崩潰,不論香港人甚麼態度,大陸遊客只會越來越少,不可能再增加,高端商業和旅遊也會更加衰落。



當今高端商業下滑只是開端,未來其他領域也將隨之受到影響。雖然與澳門相比,香港的經濟形態更豐富,獨立性更強。但是,香港總體經濟仍然嚴重依賴大陸。隨著大陸經濟全面崩潰的影響蔓延,香港的明天如澳門的今天,將經歷兩位數的經濟下滑。



日本旅遊熱對香港的啟示



2015



當香港現有的旅遊商業模式走到盡頭時,日本遊開始變得火熱。日本遊熱的作用在於,壹方面證明,媒體宣傳佔中和反政改影響香港旅遊業是謊言,根本問題是香港旅遊業模式走到盡頭;另壹方面給香港旅遊提供榜樣,讓香港旅遊有可以升級發展的發展方向。



2015年春節,中國內地旅客突然熱衷日本遊。日本遊變得極為火熱,也成為媒體反復爆炒的話題。與之相對比,內地到港遊客人數持續減少,而且平均消費持續降低。香港商家和旅遊從業人員收入減少,壓力日益增大。港府和商家都在想出各種辦法,試圖恢復旅遊商業市場,但是收效甚微。大陸媒體趁機宣傳,因為香港佔中和敵視大陸旅客等行為,導致陸港矛盾嚴重激化。在內地的網站上,無數大陸人發聲,表示不願意接受「港獨」行為和香港對內地遊客的歧視行為,所以不再到香港旅遊購物。不少香港旅遊從業人員受到大陸媒體和網民的輿論影響,也認為佔中和反對派的行為影響了他們的生意,對占中和反對派產生反感。隨著香港旅遊商業日漸蕭條,引發香港社會內部越來越大的裂痕。



但實際上,日本旅遊熱表明,佔中等活動並沒有影響香港旅遊業。在大陸,無數人叫囂著反日、與日本開戰,但是當日元貶值、日本旅遊成本降低後,立即形成日本旅遊熱。所以,如果香港旅遊能夠吸引遊客,即使佔中規模再大,因為訪港遊客很少去中環,也不影響內地人到香港旅遊。至於大陸媒體挑動起來的所謂港人歧視內地遊客,同樣不影響真正想到香港旅遊的人。因為,從香港發生的幾件事上,大多數的中等收入以上、學歷較高的內地遊客,也認為屬於大陸遊客的素質問題。而且,低收入跟團旅遊的遊客,能夠到香港旅遊已經很高興,根本不在意所謂的港人歧視內地遊客,因為低收入人群在大陸更加被歧視。



香港旅遊業的核心問題是,現有旅遊模式已經達到產品生命週期的盡頭。從產品特性上,香港地理範圍極小,旅遊產品內容單調,無非是中高檔商品和奢侈品購物,遊覽香港影視劇上提到的不同地名,再到海洋公園和迪斯尼遊覽。除了很少數的富人可以選擇每年到香港購物之外,絕大多數人到香港壹次兩次就已經夠了。而以香港的地理局限性,無法開發新的旅遊景點,所以大陸遊客在多年湧向香港後,自然發生大幅減少的情況。而且,在大陸反腐開始後(大陸經濟崩潰的標誌),官員家屬和富人也顯著減少到港購物旅遊的頻次,引發香港中高檔商品店和旅店業的蕭條。在2015年下半年,隨著中國經濟全面崩潰的幅度加深,大多數官員和富人自身都返貧,到香港進行奢侈品購物的人更加稀少。



香港旅遊業對內地業務從2012年已經開始下滑,只不過整個行業假裝視而不見。從客戶分析的角度,內地遊客以觀光旅遊為主,也就是去那些以前沒有去過的新奇地方。而且,由於大多數人資金有限,哪裏便宜就首先選擇去哪裡。另外,考慮到中國人鑑證較為困難,簽證也成為重要考慮因素。所以,人們根據觀光成本、簽證難易、地點新奇度等因素進行排序,選擇自己的旅遊地。按照旅遊成本從低到高排序,大多數人的選擇順序是港澳、新馬泰、臺灣、歐洲、北美、日本和非洲等地。在2012年前,大多數大陸人沒有出過境,而香港又​​開放自由行,是地點最近、最便宜的地方,所以內地遊客蜂擁到香港旅遊購物。在這個階段,香港是內地遊客觀光旅遊和麵子消費的集中地。在這個階段,香港旅遊商業等於坐地賺錢,很多商店和酒店日進鬥金。不過,從2012年開始,大陸中等收入以上人群大部分已經遊覽過香港,轉向其它地區旅遊。同時,內地中低收入階層開始大量到香港旅遊,表面上香港旅遊更加繁榮,但實際上旺丁不旺財。而香港旅遊業反應遲鈍,沒有意識到深刻危機的到來。旅遊業從業者仍然按照過去的思維,還在坐等人們再到香港,希望大陸遊客重複中高檔消費。但是,隨著時間延續,除了到香港打醬油的深圳周邊人群,內地到香港旅遊的人數反而相對減少。在形勢日趨惡化的情況下,香港旅遊業整體變得恐慌和迷茫。



香港旅遊業與大陸旅遊市場同步。從嚴格意義上,香港在大幅放開自由行之後,實際上已經成為準內地旅遊。從旅遊模式上,香港遊與內地遊類似,都屬於面子消費。大多數人花錢到香港,主要是到圖片上的主要景點壹遊,並且旅遊購物。而香港的高樓大廈與北上廣深的高樓差不多,只不過更高、更密集。香港的商店、賓館、小吃店,也與大陸的感覺差異不大。旅遊者走馬觀花,然後照相,表示自己到過香港。從2012年開始,隨著大陸經濟逐級崩潰,內地旅遊也開始下滑,基本與香港旅遊同步。而且,大陸經濟的逐漸崩潰具有鮮明的特點,首先是中低收入階層開始變得窮困,進而逐級蔓延到中高收入和富人階層(詳細內容參照我的文章「中國之亡道經濟」)。在前期,人們以消費降級的方式旅遊,也就是盡可能跟最便宜的旅遊團。在這個階段,雖然旅遊的人數還非常多,甚至旅遊的人更多,但是在旅遊時盡可能少花錢。隨著時間的推移,有能力旅遊的人顯著減少,越來越多的人更多呆在家裡,不再外出旅遊。另外,大陸國內遊往往過於擁擠、宰客現象嚴重。而且,雖然經濟越來越差,但是景區收費日益提高,宰客現像日益嚴重。



考慮到香港的中間地位,到香港旅遊的內地遊客經歷先增加、後蕭條的情況。在人們對國內遊審美疲勞之後,更多開始出國遊。隨著國內遊市場價格日益昂貴、宰客嚴重,人們更願意選擇價格更便宜、運作更規範的出國遊。所以,出國遊變得更火熱,顯得中國人更有錢。而真實的情況是,出國遊是國內遊客的消費降級行為,並且以國內遊快速蕭條為代價。香港夾在出國遊和國內遊市場中間,成為過渡型旅遊目的地。在最初,國內遊向出國遊轉移的時候,香港承接了壹部分市場,讓香港的旅遊人數屢創新高。但是,隨著內地進壹步向出國遊轉移,香港這個中間市場也開始變得蕭條。另外,出國遊的人們既要選擇觀光遊的新奇,更要考慮旅遊成本。當歐元對美元升值時,到歐洲旅遊的人數急劇降低。而當日元大幅貶值後,快速掀起日本旅遊熱。



日本遊更傾向於裏子消費,與香港的面子消費具有根本的不同。 2014年下半年,隨著日元再度暴跌,人民幣兌日元已經從2012年3季度之前的12日元以下,暴漲到2015年壹季度的19-20日元的水平。由於日本遊變得比較便宜,內地旅客進行計算後,紛紛轉向日本遊,讓日本旅遊顯得非常火爆。在日本遊的過程中,旅客可以到多個城市,感受到不同城市和鄉村的風情。這些遊客在日本購物,也主要以生活用品為主,選擇各種精緻的小件日用品。馬桶蓋和電飯煲因為質量好、價格僅是中國大陸價格幾分之壹,因此成為大多數內地遊客的選擇。日本遊這種大多數人精打細算、到不同城市遊覽、體會不同地區文化、主要購買生活用品的模式,更傾向於裏子消費。與香港遊地域狹小,最初更多是購買中高端服飾或者奢侈品的特點,具有顯著的不同。



更重要的是,日本遊的遊客相對更註重文化。在中國反日情緒高漲的情況下,受政府和媒體控制的群體反日態度堅決,基本不考慮日本遊。另外,隨著中國經濟崩潰的深入,大多數土豪階層快速變窮,而且官員家屬消費受限。這些人是面子消費的主要群體,到日本遊的相對較少。而到日本旅遊的人中,相當壹部分有自己的主見,不受媒體的影響,而是按照自己的觀察,去認識和體會日本風景、社會與文化。這個人群收入較為穩定,知識和學歷較高,受到經濟崩潰的影響也較為靠後,仍有餘錢旅遊。所以,在香港的內地遊客素質越來越低、而且人數衰減的情況下,日本遊的遊客猛增。雖然壹些遊客因為不遵守基本的禮儀,也遭到日本人的反感,但是大多數人在素質上相對較高。而且,遊客普遍對日本印象非常好,並且積極向親戚朋友和其他熟人推薦。他們推薦的理由不僅僅是日本吃住不算貴,或者吃住條件好。而且還有日本乾淨,文化古蹟多,公共秩序好,人與人之間關系感覺好,所以更給這些人留下很好的印象。



簡言之,香港目前的旅遊商業模式已經過時:壹方面是進行面子消費的有錢人急劇減少,而且中低收入旅遊者也同樣減少,香港旅遊和商業不可避免地走向衰敗;另壹方面是,香港旅遊業缺乏對市場的認識,缺乏旅遊產品創新能力,無法吸引更多的人重複到香港旅遊、進行消費,自然對衰退的市場束手無策。而日本遊的火熱不僅僅是日元貶值的結果,更代表旅遊者的裏子消費潮流。到日本旅遊的人群更具有獨立思想、更會精打細算、會享受生活、體會不同文化差異。而且,這個人群在旅遊之後,會向其他類似人群進行推薦,讓日本旅遊業獲得更多的收入和利潤。



所以,對於香港旅遊業來說,強化香港的文化特色,以文化帶動香港旅遊業是唯壹的出路。從這個角度,如果香港歸順大陸,實施壹國壹制,甚至成為深圳市香港區,結果將是香港完全失去文化特色,進而變成大陸極為低劣的共產文化,香港旅遊業也自然走向死亡。



反之,香港堅持佔中、反政改等行動,保持香港的獨立性,隨時會產生各種社會文化事件,吸引全世界的眼球,尤其吸引大陸中有獨立思想和壹定經濟基礎的人到香港旅遊。例如,學生是香港的未來,只要學生採取向佔中這樣和平理性的行動,旅遊業就應當支持學生。而當旅遊業向外傳達信息,支持學生,更表現出香港人民團結壹致,為了共同的未來而奮鬥的文化精神。這樣文化精神的表達,將對強化香港正向文化宣傳,樹立香港獨特文化地位,支持香港旅遊商業的文化營銷起到關鍵作用。



大陸是世界金融黑洞



2015



實體企業是做大餅,賣餅賺錢。做農民都知道,收穫成果相當艱難。農民在適時耕田和插秧後,不僅需要大自然的陽光雨露,還需要按時澆水施肥除蟲。在氣候適宜的情況下,才能夠獲得比較好的收成。如果天氣不好、土地不良、耕種養護技術不到位,都很容易導致歉收,甚至可能絕收。所以,收成能夠達到預期的少,大多數時候都差強人意,甚至讓人失望。在小麥收割後,人們還需要磨面,做餅,是另外壹個費工、費時、費力的過程。等做好了餅之後,才壹個個往外賣,慢慢回籠資金。



金融就是畫大餅,然後用來圈錢。圈錢的人就如同指著壹塊地說,我開始在這塊地上耕種,到年底能夠獲得大豐收,然後做出又大又好的餅。妳們給我錢,我來買地,找人耕種。等大豐收的時候給妳們大餅,或者給妳們分錢。而金融業的人幫助圈錢的人說話,吹捧圈錢的人多麼偉大,必然能夠獲得大豐收。於是,很多人在金融業的引導下,想像到未來的美好收成,紛紛把錢給圈錢的人。圈錢的人獲得大頭,金融業的人獲得傭金和部分提成。



圈錢涉及到本金和利息(利潤)。投錢的人盯淮了圈錢人的利潤(利息),想從未來的大餅中分壹塊。同時,圈錢人謀劃著投錢人的本金,怎麼樣更多地吃掉投錢人的本金。所以,在圈錢人給投錢人畫大餅的時候,他並不是真的想著,為投錢人賺更多的錢;而是只想著怎麼講好故事、畫好餅,把錢弄過來給自己花。所以,壹定要想法把病畫的更誘人,讓投錢人情不自禁地掏更多的本金,購買未來的大餅。這時候,投錢人往往會忽略,如果未來畫餅實現不了怎麼辦。而且,很多投錢人堅信,未來的餅肯定又大又好。



在西方金融市場中,中國大陸經濟是主要的圈錢人。大陸圈錢可以分為三大部分:壹是國家認可的外資流入,從1990年代之後,大陸推行血汗工廠政策,目的就是吸引外資進入中國。外資進入中國後,既能夠幫助政府推動的血汗出口,幫助政府獲得外匯;又能夠加強內部市場的發掘和賺錢,幫政府獲得利潤和稅收。二是吸引國際遊資流入中國,推高房地產和股市價格。這部分中國政府並不承認,但是規模巨大。在推高股市價格後,國企能夠更多地從股市中圈錢,權貴能夠賣掉極低成本獲得的股票而獲得暴利。推高樓市價格則意味著,地方政府獲得豐厚的賣地收入和房地產稅收收入。三是在國際市場上借錢,以獲得更多的資金。



隨著圈錢越來越多,大陸GDP快速膨脹。尤其以美元計數的GDP增長,讓人看到壹個超級大餅。在1992底-1994底的2年間,大陸通過內部通脹和外部人民幣貶值,實施血汗工廠政策,GDP從2.7萬億元人民幣猛增到4.8萬億人民幣,成長1.8倍。不過,如果按照美元計價,1992年人民幣匯率在1美元兌5.5人民幣左右,GDP合5500億美元。按照1994年大幅貶值後1美元兌8.6人民幣的匯率,1994年底的GDP為5600億美元,與1992年幾乎持平。隨後,血汗工廠的迅猛發展,中國GDP增長到2008年底的31萬億人民幣,成長接近6.5倍。按照2008​​年1美元兌7人民幣的匯率匯率,GDP相當於4.5萬億美元,相當於1994年GDP的8倍。在2008年底4萬億經濟刺激出臺後,中國經濟進入更加火爆的增長階段。 2014年,中國GDP總量接近64萬億人民幣。按照6.15的匯率計算,超過10.3萬億美元,是2008年的2倍多,1994年的18倍。



在大餅背後,是國外資金持續進入中國,也意味著中國規模空前的金融負債。在1994年人民幣匯率大貶值之前,雖然中國內部進行各種折騰,但以美元計價的GDP並沒有真正明顯的增長。只有在1994年人民幣大貶值後,大量外資開始進入中國投資設廠,大量進行廉價產品出口,才推動GDP增長,進而推動人民幣匯率升值。另外,隨著國際遊資持續進入中國,成為推動中國股市和樓市上漲的關鍵力量,也促成了中國鐵公基和房地產的火熱發展,進而加速房地產附屬行業汽車業的高速增長。當大餅越來越大的時候,追逐大餅的資金規模也越大,進入中國的資金也越多。根據我們的分析測算,到2014年,鐵公基、房地產和汽車直接和間接佔中國GDP份額,超過80%。而且,不論出口工廠、國內實體經濟、還是樓市,相當部分都由外資所佔據。這些都不是中國人的錢,而是外國人所有。壹旦外資看到中國經濟停滯,大餅不能做得更大,就會開始撤離。



隨著畫大餅的規模越大,就需要更大規模的資金填充。在2011年初,我們分析中國金融市場後,預測中國社會資金鍊即將斷裂;並且在2011年底得出結論,中國社會資金鍊已經斷裂。而且,斷裂的方式將以從“冰崩”的大環節資金鍊斷裂,逐漸到“雪崩”的狀態,也就是全社會、全方位的資金鍊斷裂斷裂。不過,外資並不了解中國內部資金鍊斷裂的情況,而是繼續往中國投資。壹方面,很多大型企業認為中國市場持續擴大,繼續向中國投入巨​​資擴大生產和銷售;另壹方面,在伯南克進行QE3更大規模的印鈔情況下,天量的廉價資金為了追逐更多的利潤,持續將本金投入中國。即使這樣,中國的資金仍然遠遠不夠,迫使以其他方式進行融資。



中國外債急劇增長和境外上市融資額劇增,反映出中國大陸資金匱乏的程度。根據BIS數據(截至2014年6月份)顯示,中國境外銀行債務敞口已經高達1.1萬億美元,債務餘額全球第七位,新興市場第壹位,年均增速全球第壹。而且根據路透數據顯示,銀行貸款方面,單銀團貸款2014年中國內地再創新高至1413.1億美元,比2013年增長20%;全年的新增企業債券發行規模則高達1010億美元,穩佔亞太(除日本)債券發行的第壹位。另外,短期外債急劇上升,說明對於資金的需求已經非常急迫。其中,不少房地產企業發行企業債券時,甚至以超過10%的利息吸引資金。另外,隨著中國大餅越來越被世界所接受,大陸企業紮堆到海外上市圈錢,尤其到2014年更為瘋狂。在美國,京東商城創下大陸企業融資額之最後不久,阿裏巴巴在紐交所上市募資超過200億美元,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IPO募資額。



進入2015年,大陸內部經濟崩潰,資金問題開始有所曝光。年初,佳兆業房地產停止償付債券利息,引發國際金融市場恐慌,對中國房地產企業的放債急劇減少。不過,國際金融市場的措施只能預防未來,無法彌補過去的窟窿。在上半年,中國房地產已經負債累累,導致絕大部分房地產樓盤停工。多數地方政府已經開始借債發工資,地方基建投資急劇減少。不論出口和內需,都面臨市場急劇萎縮,絕大多數企業虧損,大量企業倒閉的情況。另外,汽車銷量也開始減緩,尤其從二季度開始明顯下滑。在整體經濟崩潰的情況下,連壟斷央企的收入都急劇減少。另外,銀行壞賬堆積如山,能夠支付利息的企業已經算是好企業。由於大陸政府壹直在盡力掩蓋,所以絕大多數國外投資者都不了解中國金融黑洞的嚴重程度。很多外資僅僅開始警覺,還沒有意識到整體的黑洞狀況,所以中國黑洞還沒有完全暴露。



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中國金融黑洞將開始全面暴露。從2014年下半年,大陸為了掩蓋經濟崩潰的狀況,支持股市上漲。在2015年春節後,大陸A股持續暴漲,再度引發全民炒股的熱潮。在A股帶動下,相當壹部分資金進入香港股市,大幅推高港股。在A股暴漲的聚光作用下,絕大多數人都忽略大陸經濟和金融全面崩潰的總體情況。不過,A股完全脫離基本面暴漲的情況無法長期維持,將會在2015年下半年(晚到第四季度)暴跌。股市暴跌開始後,中國經濟和金融將快速進入亂局。不論企業黑洞、銀行黑洞、還是外儲黑洞,都將全面曝光。屆時,無數投資和借錢給中國的企業和個人都將損失慘重,或者直接血本無歸。



匯豐終止發布中國經濟的超級警訊



2015



凡事不合常理即為妖。匯豐對中國市場極為重視,但是突然停止公佈著名的匯豐中國PMI,形成明顯的矛盾。匯豐的行動反映出中國經濟崩潰的真實狀況已經無法掩蓋,匯豐本身也面臨巨大風險。



2015年6月26日,匯豐發言人向路透社表示,匯豐已經停止與金融信息公司Markit合作編制中國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過去5年來由匯豐贊助與Markit共同編制發布全球性指數PMI是壹項成功的合作項目,確認目前公司已經終止對於PMI的讚助。



這個消息被廣泛傳播和解讀。有的解讀認為,匯豐面臨利潤下降和裁員,由於贊助PMI的成本過高,砍掉PMI指數也可以理解。還有的評論說,匯豐中國PMI指數,不完全遵從中國官方的PMI指數相悖。匯豐如果繼續單獨制定指數會受到大陸官方的壓力,所以匯豐放棄中國PMI指數也在情理之中。



僅從匯豐個體的角度就事論事思考而不涉及中國的宏觀背景,自然會得出極為膚淺和誤導的結論。從宏觀角度思考才能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認識到匯豐對中國市場的戰略重視程度以及過去匯豐與中國的關系,才能發現問題的核心,匯豐停止中國PMI指數的公佈意味著匯豐開始與中國脫離,需要深入探討的是匯豐為什麼突然與中國脫離,找到動機,也就理解匯豐發布這個消息的嚴重性。



過去十多年,匯豐對中國市場壹直極為重視,深入大陸開展銀行業務,試圖從國際銀行逐漸擴張到全面進入村鎮的銀行,同時匯豐收購內地的金融機構,包括內地銀行與保險公司。金融機構在大陸擴張時,都和中共體制合作,在商務金融方面,匯豐是重要的中間商,幫助大陸官有機構進行金融市場操作;在個人金融方面,內地權貴富人通過匯豐將資金轉移到世界各地。



匯豐不看好歐洲業務,有意將發展重點更集中於亞洲。根據英國《泰晤士報》2015年6月9日報導,匯豐銀行在英國將裁減8000個工作崗位,全球共計裁減2.5萬個工作崗位以提高收益率。匯豐目前在英僱傭了4.8萬名員工,本次裁員將削弱其在英業務。匯豐將重點轉向亞洲新興市場,正考慮將總部遷出英國,很可能遷至香港,新的裁員計劃進壹步創傷英國金融服務業。 2014年,匯豐在亞洲的利潤佔其總利潤的78%,而在歐洲的利潤剛過3%。未來十年,亞洲將成為世界經濟最強的增長動力。匯豐將從那些表現不佳的市場中撤出,並努力擴展其在亞洲的業務。匯豐將削減25%的風險加權資產,約2900億美元的業務,並將這部分資產投入亞洲,表現不佳的投行業務將成為主要的縮減對象之壹,匯豐將採取“亞洲支點”政策,擴大在中國廣東省的業務,並進入亞洲保險市場。匯豐CEO Gulliver表示,未來十年亞洲預計將高速增長,並成為全球貿易中心,匯豐將把握未來增長機遇,為股東創造更多價值。



匯豐中國PMI成為重要的指標。從社會作用上說,金融機構不僅從事營利活動,還提供經濟前景分析、評估和預測等經濟金融信息服務,以更好地為客戶服務。而且,正確的經濟預測不僅對客戶有益,也關系到金融機構的生死存亡。匯豐發布PMI指標的意義在於,顯示出雄厚的實力形象,強化自身的信譽形象。



通過發布中國PMI指標,匯豐成為衡量中國商業活動的關鍵機構。匯豐中國PMI的每月發布,都以客觀、公正、權威的姿態,表明中國社會經濟運行狀況,成為經濟和商業的重要參考指標。在大多數中國大陸經濟為暗箱操作、GDP混亂(各省GDP的增幅明顯超過國家GDP增長)的情況下,PMI甚至經常成為權威數字。匯豐發布中國PMI,表現在中國經濟金融系統中的地位,客戶也更依靠匯豐的服務。



實際上,匯豐中國PMI成為匯豐與中共合作的關鍵方式。



理論上,PMI應該盡可能客觀與準確以支持商業決策的正確,如果PMI出現偏差,會誤導迷信數據的經濟和商業人員,採取相應的錯誤決策,進而造成相應的損失。但實際上,匯豐中國PMI早就失去客觀與準確,變成匯豐投靠中共的關鍵手段。



2011下半年後,中國經濟明顯降速。 2013下半年開始,經濟開始萎縮,下滑速度越來越快。到2014下半年,大陸經濟急劇蕭條,多數企業陷入實際破產境地。進入2015年,中國大陸大多數建築工地停工,大多數出口企業關門或者裁員,中國經濟的主要部分很大程度停滯。



但是,在過去兩年,匯豐中國PMI數據壹直保持表現良好,並沒有反映出明顯的下降趨勢,若有個別月份數據明顯下降,與中國大陸官方公佈的PMI有壹定差別,隨後匯豐中國PMI必然很快反彈以接近大陸官方PMI。這表明,匯豐中國PMI指數實際上成為中共的壹個工具。外界沒人信中國官方PMI,但是相信匯豐中國PMI。中共有能力影響匯豐,讓匯豐中國PMI做出較好的數據,進而影響世界對於中國經濟的認識。匯豐為中共服務,通過扭曲PMI獲得中共的相應回報。



匯豐停止發布中國PMI說明匯豐與大陸的關系開始有裂縫。匯豐可以說是與大陸關系最為緊密的外資大型金融機構,而PMI又直接關系到大陸的實體經濟,所以匯豐中國PMI的停止發布,從兩個層面給外界發出危險信號:



首先,在實體經濟層面,大陸經濟已經惡化到難以掩蓋的程度,匯豐中國PMI謊言無法繼續維繫。如果中國經濟溫和下滑,匯豐中國PMI即使保持在50左右的溫和區域,問題也不大,但是中國經濟實際全面崩潰,真實數據極度偏離50。



總的來說,中國經濟主要被劃分為投資(基建)、出口和內需三部分。在投資上,大多數地區80-90%以上的房地產項目已經停工,大多數地方政府基建項目也停止,直接影響到鋼鐵水泥煤炭建材裝修裝飾家具家電等。煤炭鋼鐵水泥等價格屢創新低而且銷量極差,或者說這個占到中國GDP60%的龐大的產業基本停轉。另外,出口愁雲慘霧,絕大多數企業處於停工和半停工狀態;內需更是急劇下降,連淘寶等網絡商品搜索都急劇下降(多品類降幅超過50%)。



在此背景下,匯豐中國PMI面對兩個問題:



1、還維持在50左右的溫和區域繼續撒謊,但是形勢惡化到掩蓋不住,繼續公佈虛假數字不僅會讓匯豐信譽盡失,甚至可能惹上官司。



2、大幅調低PMI數值,顯示中國經濟急劇惡化。這樣做既得罪中共,也引發外界猜測和追溯。經濟下滑是個曲線過程,先經過逐漸下滑,再達到劇烈下滑,壹旦匯豐毫無徵兆地公佈劇烈下滑的數據,外界會追溯為什麼以前的數據壹直溫和然後突然急降?是不是以前公佈的數據失真?以前的數據為什麼失真?匯豐與中共業務往來極為密切,會不會幫助中共站臺?匯豐宣布不再公佈中國PMI指數,等於這個數據從此消失,上述問題就此掩蓋。



其次,匯豐在大陸圖利的機會急劇減小。匯豐進入大陸肯定希望在大陸持續盈利,獲得更多業務,因此與中共利益交換,持續按照中共的要求公佈虛假的匯豐中國PMI,這要求匯豐必然要和中共政權保持良好關系。但是匯豐突然決定不再發布PMI,說明匯豐已經不在意中共的態度,匯豐內部對大陸的觀念有了重大變化。大陸經濟潛力耗盡,匯豐即使再積極支持中共,最後也將無利可圖。



匯豐在大陸的利益可能嚴重受損。在匯豐和大陸的關系上,有相當多的變化。如果匯豐有足夠既得利益,或者認為中國的未來有利可圖,也會和盡量大陸繼續保持合作,但是銀行是存款機構,壹方面吸收存款,另壹方面投放貸款,大陸已成金融黑洞,吞噬各種進入的資金。而且大多數的大陸經濟單位資金枯竭,支付利息都困難。匯豐不僅給大陸提供大量貸款,還幫助大陸吸引大量資金,隨著經濟黑洞的逐級暴露,匯豐可能也意識到貸款風險,需要盡快與大陸切割。



匯豐終止發布中國PMI的行為是極其危險的信號,壹是關系到中國經濟狀況,二是涉及匯豐的資產安全性。這兩個問題正在全面爆發,不久的將來會對外界形成巨大的衝擊。



大陸面子消費與香港旅遊商業



2015



2011年春節後,我與身家十幾億元人民幣的富人夫婦壹起吃飯。期間談起他們的日本之行,他們說的最多的就是日本東西太貴了。他們沒有談日本的風景建築,沒有談社會文化風俗,只是反復強調各種吃喝和用品的昂貴。最後總結,日本倒是挺好,就是生活成本太高,東西太貴,花錢心疼的感覺溢於言表。



這對夫婦並非捨不得花錢。在他們的車庫裡,停放著總值上千萬元的數輛豪車。他們當時每買壹輛車,就說這個車好在哪裡。談起時尚,說起他們動輒上萬元的單件世界名牌衣服,他們也覺得物有所值。他們即使在飯店請親戚吃飯,壹頓飯動輒上萬元、幾萬元,他們也沒說貴。但是,說到日本那些質量上乘、擺放精美的食物時,他們覺得很貴。



大陸經濟的實質是面子經濟。在過去20年,雖然大陸GDP總量快速增長,獲利的主要為權貴和外資。在整個社會中,權貴揮金如土,外資低調積累資金,民眾打腫臉充胖子。如果刨去外資和500家權貴,大陸絕大多數人並不富裕。但是人們都在打腫臉充胖子,將金錢主要用於面子消費。即使是上面說的富人夫婦,雖然自己白手起家,在金錢上已經變得很富有;但是在內心中,這對夫婦仍然是窮人,日常生活費用稍微貴壹些,就覺得難以承受。



根據不同的財富級別,大陸人進行不同水平的的面子消費。大致上,大陸肥缺部門的實權中層官員(處級到廳局級),消費水平與數億到十幾億元財產的富人相當。這些官員自己往往不用買車,而是需要的時候借用相關富人的豪車。這些人可能會擁有數塊昂貴的手表以及高檔服裝。官員家屬則購買高檔奢侈品,例如數萬以上的手袋,百萬以上的汽車等。當這些官員的家屬到香港購物時,經常以幾萬到幾十萬元計。有時,壹次去香港的消費,會達到上百萬元。當然,她們消費並不都是自己花錢,有人幫她們買單。



壹些身家數千萬到上億元的大陸富人,往往以百萬元以上的豪車為標誌,順帶還有幾套房產。肥缺部門的中低層官員和非肥缺部門的中層官員,與這些富人的消費相當。很多做實業工廠出身的富人,甚至都沒有出國旅遊過。而有的富人到澳洲旅遊,看到合20元人民幣壹斤的茄子,就覺得昂貴到無法忍受。這些人到北美旅遊,對北美具有很高評價。因為,不論房價車價、日常用品和食品,還是奢侈品,北美都相當便宜,讓這些人感到震撼。而這些富人到香港旅遊購物時,可能會花錢購買萬元以上的手表,萬元以上的奢侈手袋、數千元的服裝等。



至於財產和收入更少的群體,則是較低的面子消費水平。壹些中等收入水平(年收入15-50萬元)的大陸遊客到香港、北美、歐洲旅遊購物時,不少人買十幾個名牌包,往往是幾百到上千美元壹件。當地人覺得他們太有錢,背的過來嗎?而如果了解壹下就知道,他們不僅是為了自己買,還幫親戚朋友買,或者買了之後送人。而在大陸,人們在家裡省吃儉用,消費各種廉價的垃圾日用品和有毒食品,攢下錢買點奢侈品充門面。



面子經濟催生出壹群面子消費族。由於中國人都註重面子,因此各類人都需要通過面子消費,表現自己的實力。有的人貸款購買豪車,購買奢侈品手表、手袋、服裝等。這些人面子消費後,可以從銀行、商業合作夥伴以及其他渠道獲得更多的貸款。另外,各種高利貸公司做大後,領導層和中層都購買豪車和奢侈品。外人覺得這些人有實力,更積極往這些高利貸公司存錢。



大陸經濟全面崩潰的實質是面子經濟的崩潰。隨著鐵公基和房地產崩潰,房地產商和建築商面臨全面倒閉,不可能再向官員輸送利益。肥缺部門迅速消失,大多數變成無人問津的部門。而且,煤和焦炭、鐵礦和鋼廠、砂石水泥和建材、建築裝飾和家具等等企業老板面臨全面倒閉和欠債困境。在出口實體經濟領域,大多數企業面臨虧損。隨著實體資金鍊全面斷裂以及高利貸全面爆破,面子消費族人數也驟減。中等收入群體面臨房貸壓力、高通脹壓力、失業風險等,也開始節衣縮食,更減少面子消費。隨著大陸經濟崩潰,所有依靠大陸的面子經濟供應商都將遭受重創。其中,世界主要奢侈品廠商已經受到衝擊,因為中國市場萎縮而導致收入和利潤大幅下降。在未來壹段時間,隨著中國汽車銷量驟降,世界汽車產業也將遭受重創。



面子銷售是香港旅遊商業的主要收入來源。香港開放自由行,主要的目的希望內地遊客在香港過夜,並且中高檔商品消費,而自由行的主要目標客戶群體就是上述面子消費人群。在2012年之前,隨著中國面子經濟的迅猛發展,香港旅遊商業獲得極度繁榮。進入2015年,隨著這些人的經濟崩潰,失去主要收入來源後,也意味著香港旅遊商業必然隨之崩潰。不論港府採取什麼樣的方法,試圖吸引這個正在快速消失的客戶群,都不可能起到任何效果。



粉碎式崩潰的大陸經濟



2015



在現代經濟中,經濟崩潰的主要原因是債務崩潰。債務危機導致金融危機,金融危機傳導到實體經濟領域,造成實體經濟生產消費循環被破壞,也就是經濟崩潰。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蔓延,引發經濟崩潰。部分低收入者過度借債買房,在通脹嚴重和利率提高之後,還不起房貸按揭。在2007年,次貸危機已經發生,但是美國金融壹直在掩蓋。美國政府支持金融機構兼併,掩蓋危機。在2008年9月,雷曼兄弟沒有得到救助,危機突然之間爆發。銀行陷入危機,停止放貸,引發股市暴跌。少數低收入人群沒錢還貸,把房子還給銀行。房地產需求瞬間冰凍,房價暴跌,大多數樓盤停工。汽車市場急劇下滑,通用汽車和克萊斯勒汽車倒閉。美國房地產建築業和汽車業崩潰,導致大量相關產業崩潰,大量從業人員失業。



在2011年初,我們預測中國大陸的社會資金鍊即將斷裂。不久之後,新聞爆出鐵道部萬裏大停工,原因是資金投入不到位,無法支付供應商款項,導致供應商停工。而沒有大規模報導的是,不少地方政府也開始出現債務崩潰,無法償付銀行貸款和供應商的工程款。隨後,國家給鐵道部撥壹部分款,給供應商部分款項,讓供應商重新開工。而銀行開始配合地方政府,以其它方式弄錢,維持地方政府運轉。



在2011年底,我們總結社會資金鍊斷裂,並且認為資金鍊斷裂將從“冰崩”向“雪崩”轉化。冰崩主要指大塊的崩塌,而社會中某些環節中,整體債務危機爆發;而雪崩則表示,社會資金鍊的全面破裂,債務危機將蔓延到整個社會中。這樣的原因很簡單,央企和地方政府在無法還債的情況下,為了維持運轉,必須既不還錢,還能弄到更多的資金。因為這些環節的債務不會自動消失,所以必須通過各種金融的方式,轉嫁到社會中其它環節手中。而轉嫁不可能將債務推給上級的中央政府,所以必然推到社會上,讓民眾承擔政府債務。而這種轉嫁的結果將是,讓大量社會民眾個體承擔債務危機,陷入債務崩潰。當民眾個人之間形成債務崩潰,相互無法借貸或者還債,就形成雪崩式的粉碎性債務崩潰,以及相應的經濟崩潰。



從2012年開始,理財產品突然風靡全國。理財產品的實質是,銀行認為貸款風險過高,對銀行經營造成重大風險;或者貸款過度,導致銀行自身存貸比狀況過於嚴重。但是,銀行又想從中賺錢,套取儲戶的資金。於是,在銀行存儲窗口的旁邊,專門設立壹個櫃檯,銷售理財產品。很多不了解銀行業務的人,以為理財產品和銀行儲蓄壹樣,而且理財產品的表面收益率比銀行利率高1-2%。大量儲戶為了多出來壹點點的蠅頭小利,紛紛購買理財產品。這些理財產品主要是支持房地產和地方政府融資機構,而房地產的資金也主要進入地方政府。而大量民眾購買理財後,以為跟銀行儲蓄壹樣安全。這些儲戶不會想到,大量3年期的理財產品,到了2015年不會被兌付。因為地方政府和房地產從銷售理財產品的時候,就沒準備歸還。通過這樣的方式,地方政府和房地產在壹段時間延緩債務危機的爆發,而債務危機被轉嫁到民眾個人身上。



與此同時,高利貸也在民間盛行,席卷整個中國大陸地區。高利貸也是在地方政府的默許和暗中支持下發展起來,通過民間老鼠會的方式集資。高利貸資金主要進入房地產,而房地產資金又大部分進入地方財政。從2012年開始,高利貸已經在不同地方開始爆破,無數人損失慘重,甚至傾家蕩產。但是,其它地區的人們並不接受教訓,仍然踴躍參與高利貸。在大多數時候,參與高利貸的人看到其它高利貸爆破,不是意識風險、儘早撤離,而是慶幸自己的高利貸還沒破,還有機會賺錢。到2015年,各地高利貸全面爆破,大陸相當壹部分民眾的個人資金被洗劫。很多地區已經出現全城欠債和討債,到處窮困的狀況。其中,鄂爾多斯的情況多次被報導,而大陸大多數中小城市都類似鄂爾多斯。



除了高利貸之外,其它個人負債和個人之間欠債的情況也覆蓋絕大多數中國人口。例如,很多人買房買車,但是自己連首付都湊不齊,即使家人拿出積蓄都湊不齊首付。這些人到處借錢,親戚朋友熟人甚至認識人,能藉的都要藉到,不給借就翻臉。通過這樣的方式,壹個人在負債購買的時候,影響到周圍人數不等的人群。有的人維持生意缺錢,或者需要錢進行所謂的創業,也會向周圍的人群借錢,或者高利貸借錢。不少人在個人銀行貸款和個人借錢達到極限後,開始從信用卡借貸。尤其在股市開始上漲後,更多的人通過信用卡借貸炒股,抵押房子貸款炒股。



債多了不愁。人們欠債越多,越不把錢當錢。地方政府和央企在弄到錢之後,繼續大手筆消費。房地產商雖然已經資不抵債,賣不出房子,但是為了能夠發行理財產品和高利貸,購置豪華汽車和奢侈品。同樣道理,大多數企業資金日益緊張,也習慣通過購買豪車充門面。在高利貸集資的過程中,連20多歲的中層員工,都開寶馬、甚至保時捷卡宴等豪車。而大多數民眾通過貸款和跟其他人借錢買房買車。當人們能夠借到錢的時候,已經不考慮還錢,而是想法購買其它產品,滿足自己的物質欲望。



簡言之,在中國經濟崩潰的過程中,國家通過操控金融指揮棒,將央企和地方政府危機轉嫁到整個社會的大多數人身上。到2015年,不論央企、地方政府、私企和大多數民眾,都已經負債累累。而銀行內部壞賬已經佔大部分比例,不僅地方政府早已經停止付息,甚至還能夠償還利息的企業就算是銀行裏的好企業。國家推動股市暴漲,是吸引民眾參與,將民眾資金進壹步轉移到國企和權貴手中。而這種行為加速個人債務危機的全面爆發,推動中國經濟形成雪崩式的粉碎性崩潰。



港股暴跌



2015



2015年7月6日週壹,在大陸A股號稱暴力救市的同時港股經歷大幅下挫。從基礎上,港股的升跌已經完全被大陸所左右,大陸A股暴漲順帶支持港股大幅上漲。隨著A股股災的蔓延,港股也開啟暴跌的進程。



2014年底,恒指在短暫下探後再度上漲,尤其在2015年3-4月期間突然暴漲,從最低23700左右直漲到最高點28588,漲幅達到20%。稍微了解情況的人都知道,這次暴漲並不是因為基本面,香港股市基本面沒有任何改變,而是因為資金作用,A股暴漲後H股差價過大所導致。尤其是上證指數上4000點後,大陸媒體狂轟濫炸,說大陸股市的大牛市形成,人們認為股市將長期上漲,於是更多資金湧入A股。與大陸A股相對比,香港股市顯得非常便宜,在人們撿便宜—所謂價值投資—的心態下,大量資金湧入港股做多,支持港股上漲。



進入5月,港股開始築頂陰跌。在A股大牛市的宣傳下,最後進入市場的主要是實體企業老板和中小散戶。中小散戶的特點是對股市根本不了解,完全聽信媒體的財富宣傳,只知道股市要上漲跟風買入,根本不理解港股與A股之間的聯繫。同時,真正了解市場的參與者完全不看好股市,開始大規模套現,社保基金、上市公司大小非、關鍵主力資金、外資和其它前期獲利資金都瘋狂出逃。受A股影響,進入港股的資金減少,港股失去上漲動力。在A股大盤見頂並且開始下跌時,港股也開始陰跌。



6月中下旬開始A股進入股災模式。當大陸連大學生、老大媽和很多村民都踴躍進入股市,同時很多人信用卡套現炒股,意味著市場資金已經基本枯竭。而且,本輪A股上漲有個關鍵的動力,就是繖形場外融資和券商融資做支持,很多人通過融資槓桿買股票,將購買力擴大壹倍甚至數倍,但是,隨著購買資金快速枯竭以及高位套現規模過大,股市不可阻擋地快速下跌。在快速下跌過程中,槓桿過高的融資盤被強行平倉,推動股價下跌,觸發新的融資盤強平,引發多殺多的瀑布下跌,很多早期獲利的人抄底被套,不僅消耗掉支持的資金,還導致市場心理恐慌。



6月底的壹周,證監會三天出兩利好政策。面對股災,證監會積極向市場放風,發佈各類利好政策,例如宣傳養老金可能入市、股市IPO速度減緩、降低印花稅等各種措施,但是已經接近多殺多的市場並不領情,除了主力資金利用剩餘的市場人氣,在很多人期待反彈時,突然打起壹波反彈並且套住壹波跟風買盤之外,股市整體保持瀑布式暴跌模式。



到7月3日的周末,股市暴跌完全進入多殺多區域,市場根本無法止住下跌。除了極少數股票保持堅挺和壹部分股票為躲避股災而停牌外,絕大多數股票暴跌,相當多股票跌停。而且,整個股市的實際特點是無量空跌,市場上基本沒有買盤,雖然壹些主力多頭試圖大幅拉高指數以吸引跟風,但是買盤極為匱乏,多頭自然潰敗。



7月4日的周末,股市迎來最重磅的救市消息。李克強在國務院召開會議,佈置各項救市措施。根據非正規消息,國家將安排1.7萬億元資金救市。而且,據說李克強大發雷霆決議暴力救市。另外,根據證監會的消息發布,股市將暫緩IPO,以利於股市穩定。同時,宣傳輿論將股災歸結於外國勢力搞破壞,還有國內勢力試圖砸盤影響社會穩定。而且,證監會查處期​​指做空的大戶,認為這些期指空頭擾亂市場,影響股市心理。從具體措施上,證監會禁止大戶做空期指。在7月6日開盤前,交易所通知空頭準備資金補倉。



7月6日是全國矚目的交易日。在周末的救市消息預熱下,不僅上億戶炒股的股民還有無數不炒股的人也極為關註股市。股市開盤前,期指市場開盤,全線漲停。隨後股市開盤,滬深均高開超過7%,上千股票漲停開盤,無數中小散戶跟風買盤,但是很快大量拋盤湧出,迅速打壓股市。半小時內,股指快速回落,把購買的人氣打散。深圳股市逐步下跌,國家救市資金集中在兩桶油和金融類股,壹直支撐上證指數。到收市,除了少量股票上漲外,大多數股票下跌,大面積跌停。



港股也跟隨A股大幅下挫。在6月底7月初的壹周時間內,隨著A股暴跌,港股也受到明顯影響。港股從前壹周似乎上漲的氣氛中,開始出現壹定程度的跌幅。 7月6日,港股比A股晚半個小時開市,這半個小時意味著A股已經從熱烈做多的氛圍變成高開低走的狀態。港股受到影響,在小幅高開後開始下挫,隨著A股的下跌恒指也大幅下跌。在下午開盤後,隨著A股探底,恒指的跌幅也超過4%。在A股國家隊積極護盤,從指數上收復壹定失地後,港股也有小幅反彈,最後收於跌3.18%的水平。



7月6日可以看作港股暴跌開端的第壹天,可以說A股股災是港股暴跌的開端。從大趨勢上,隨著A股股災的發展,大多數股票持續暴跌,港股也會跟隨A股下跌。更直接的影響是大量套保資金進入香港,做空港股和恒指期貨,這些資金可以看作A股多頭與融資盤,在A股多殺多的情況下無法出貨,因此,很多資金在股指期貨上做空,套保對沖以降低自身風險。但是,在大陸救市政策中,禁止這些資金做空,甚至對不少空倉強平,資金為降低風險必須找新的渠道套保。港股與A股具有很強的聯動性,受大陸股市和經濟的直接影響。



所以,資金盤將開始引發港股暴跌。隨著A股持續下跌,越來越多的資金需要藉助港股做空套保,開始推動恒指的第壹波大幅下跌。壹旦大陸A股形勢迅速惡化,大陸經濟全面崩潰的遮羞布被揭開,港股暴跌將開始向基本面過渡。



大陸股災與港股暴跌的聯動



2015



在A股股災初期,香港並不瞭解股災的實質,多數人仍然對股市充滿信心,仍然有人買股,所以港股初期下跌的時間滯後幅度緩和。不過,少數先知先覺者開始拋售股票,而且拋售力量逐漸加強,由此港股開始第壹輪暴跌。



A股股災的本質是在中國實體經濟全面崩潰,中共政權通過炒作股市完成多個任務。2014年底,我們撰文評論中國股市已進入末日瘋狂階段,股市背離實體經濟的基本面炒作,完全靠資金支援股價上漲,最終將導致全面崩盤,而中共推動股市炒作,自身也是迫不得已。



實體經濟崩潰,房地產冰凍,地方政府實際破產,美元指數暴漲,但中共不敢印鈔救地方政府。民眾換美元的意願強烈,隨時可能爆發搶購美元風潮。把股市炒起來,既能支持地方政府,也能轉移民眾換美元的註意力,消滅民眾手裡的資金,防止民眾換美元逃離。



人們在走向共同毀滅之前首先共同瘋狂。2015年5月後,中國民眾集體瘋狂,媒體天天做股市上漲和造富宣傳轟炸,甚至把退休人員、在校大學生和農民群體吸引進股市。民眾把全部現金投入股市,很多刷信用卡借款炒股,實體老板關掉企業或者拿出所有的流動資金炒股,相當壹部分人以融資杠桿的方式炒股。人們天天只關註股票,討論股票,不論老板、經理還是普通員工,都沒人用心工作,而是共同瘋狂投機。



5月和6月,我們對中國股市多次預警,反復強調中國股市是建在沙土上的房子,是中國人的精神鴉片館。當堅持二十年的實體工廠老板都關門歇業來炒股,加速實體經濟走向末日,意味著股市上漲走到盡頭,興高采烈的股民實際上都在搶死。當後續市場資金枯竭,沙土上的房子將毫無疑義的垮塌。



不過,在中國上億戶炒股和買基金的背景下,我們的分析和預警只有極少數人關註,相信的人更少。即使股市開始下跌,人們也不覺得有問題,而是樂觀的認為國家要求慢牛行情,所以下跌僅僅是回檔,回檔是正常的,未來滬市還要衝擊10000點。



6月底,我們預測A股將出現多殺多的斷崖瀑布下跌行情。基於全民炒股,國家隊、地方政府、企業高管、外資投機資金和早期獲利的炒作資金都在瘋狂套現出貨。據市場傳聞分析,套現出貨的規模達到5-6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僅上半年,公開的高管套現資金就達到5000億左右。



這些資金套現後紛紛立場,沒有後續資金,散戶根本無力支撐局面,股市開始下跌。更為關鍵的是,股市中有數萬億的融資盤,壹旦開始下跌,融資盤將強平砍倉,開始多殺多。而且,如果分析A股財報可以發現,絕大多數公司已經處於隨時破產的境地。而且這些財報還只截止到2015年第壹季度,沒有將第二季度實體經濟加速崩潰的因素計算在內。或者說,在基本面上大多數的股票價值為0,多殺多和基本面相結合,A股必然向0的價值回歸。所以,當國家三次救市,尤其是最後引用李克強的所謂暴力救市後,我們認為救市只是幌子,讓股市炮灰們接盤。



7月4日的所謂暴力救市政策出臺後,股民重新燃起希望,認為國家開始救股市,股市將回到牛市。但是7月6日高開低走,壹些散戶在漲停板抄底結果走到跌停板,收盤後散戶哀鴻遍野,感覺受騙上當,救市只是拉擡兩桶油和金融股指數而已。



7月6日當晚的美盤中概股網路股的股票普遍下跌,等於對A股暴跌的回應。7月7日中國股市的表現更加明顯,股民的心理也相應表現出來。雖然國家隊還在操控兩桶油和金融股,但是其他股票已經基本不跟,深圳表現得相對明顯,無量逐級下跌。創業板作為本輪股市上漲的主導者,在早盤已經基本全線跌停。到收市,滬深兩市總超1700股跌停,另外還有為了躲避跌停的700多股停牌,兩市總共2700多檔股票,上漲僅80多股。大量融資盤爆倉,強平也沒人接盤,到晚上,又有數百家股票申請停牌,兩市在7月8日申請停牌的股票超過1200家,占兩市總股數的40%。



A股股災以天計數,大多數股票將走向0。股災過程中每天都有新的變化。從7月8日起,融資盤在累積式強平,但是無人接盤只能在跌停板上越堆越多。同時隨著股票暴跌,股權質押融資也浮出水面。在A股接近高點時,很多上市公司賣不掉股票,將股權以50%的折扣押給銀行以獲取資金。



A股天天跌停,銀行資金也出現巨大風險,為了回收資金,銀行也必須參與跌停板買股票對沖。各方賣盤的彙集同時又沒有資金接盤,只能天天無量空跌,多數股價走向0。當然,如果按照停牌的發展趨勢,股市沒等跌下去也全面停牌。停牌止跌的好處在於價格還能維持,股市跌的不是太難看。當然,所有股票停牌也意味著交易關門,股民、融資盤和銀行的錢都打水漂。



A股股災將直接推動港股的第壹輪暴跌。在股市中,第壹波下跌往往是先知先覺者逃離而發動,把股票拋給仍然抱有希望的人。資金面上,過去幾個月不少大陸投機者因為A股暴漲港股便宜而購買港股,到7月7日,多數A股股票已經腰斬,而且未來深不見底。他們對A股失去信心,也對港股失去信心,開始從港股撤退,將股票拋給仍然對大陸充滿希望的人。



另外,在7月6日和7日,美盤中概股跟隨A股股災大幅下跌,表明美國股市開始重視A股股災的後續發展。中概股大跌的影響也將快速傳導到香港,推動港股下跌。隨著A股股災延伸,港股受到影響將越來越大,股市下跌也逐漸加速,港股進入第壹輪暴跌。



外企大潰敗 中國外儲踩踏開始上演



2015



2015年7月,三星關閉在中國的大部分組裝生產線,將生產轉到越南。事實上,從2013年,三星就開始在越南大規模投資,到2015年初,三星對越南的規劃投資已達到110億美元。隨著越南新工廠建設和運營,三星快速將產能轉向越南,而三星的眾多配套供應商也追隨三星遷到越南。



單純從用工角度考量,越南並不是組裝工廠的好選擇。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報告,越南的生產效率為馬來西亞的1/5,新加坡的1/15,越南青年不喜歡工廠的長時間單調勞動,很多人離開家鄉到工廠工作難以適應,寧願回歸原有生活。在越南開辦工廠的中國大陸和臺灣企業主普遍認為,越南工人存在懶散、缺乏質量意識、難以管理等問題。



然而依然有大量工廠陸續從中國遷往越南。這類似於中國大陸早期吸引外資的模式,最初是服裝鞋帽等低級加工廠遷往越南,利用越南的低人工成本優勢,例如耐克、阿迪等,隨後壹些電子產品生產線也從中國遷往越南。無論如何,越南正在迎接大規模的外資投資。



越南工廠的擴張反映出中國的組裝加工正快速消失。過去幾年,由於人民幣堅挺、工人的僱傭綜合成本快速提高以及其他成本持續增加,中國的組裝加工成本越來越高,中國的外資組裝加工企業陸續向其他國家和地區遷移。對於質量和技術要求較高的產品,美日歐等外資企業把組裝工廠遷回本土,對需要壹定質量和技術要求的產品,工廠大規模從中國向墨西哥等國遷移。在相對低端的產品上,東南亞和印度等國爭搶原屬中國的訂單,即使社會主義國家越南勞動生產率較低,也仍然承接了相當壹部分訂單。從不同層級的轉移可以看出,中國的生產加工已全方位失去競爭力。隨著外資工廠加速從中國撤離,外企在中國的組裝生產加速消失。



在中國國內市場,外企也面臨營收加速下滑的局面。中國成為世界加工廠後,外資企業積極開拓中國市場,從中國市場獲利,享受中國市場的高速成長碩果。外資企業佔據中國市場的中高端份額,享受市場中的主要利潤份額。隨著中國鐵公基和房地產規模越來越大,供應大型產品和設備等高附加值的外資企業發展更加迅猛,尤其4萬億後,中國人財大氣粗,急劇增加對於外資產品的消費。隨著房地產進壹步擴張以及中國消費文化的改變,中國人大量購買汽車。不過,過度的鐵公基建設意味著政府的負債,而房地產價格超美趕日的背後,是大多數民眾的負債。當政府和民眾的不堪債務重負,不得不消減開支,消費能力大幅下降,外企開始受影響。



進入2015年,外企逐步陷入困境。外企作為中國最具有政治優勢、技術優勢、管理優勢和市場品牌優勢的企業群體,具有相當強的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當中國本土企業在2014年陷入嚴重困境時,外企仍有壹定收益,但是中國市場整體快速萎縮,外企也無法保持增長。



2015年春節後,中國大陸房地產大面積停工,地方政府實質破產。與鐵公基和房地產相關的產品銷售急劇滑坡,相應的外資企業陷入困境。雖然金融和IT等虛擬經濟部分很火爆,成為外資企業銷售的重要支持者,但是大多數中國勞動力陷入減薪、欠薪和失業的窘境,民眾節衣縮食,根本無力消費外資生產的非生活必需品。



中國股災極大加劇外企困境。 2015年之前,中國各地的高利貸爆破,消滅大量民眾積蓄,極大削弱外企的目標市場。 2015年後,中國股市暴漲,吸引上億家庭參與。私營企業主、城市中高收入人群以及所有具壹定積蓄的人,都將資金投到股市,很多人還通過融資槓桿炒股。人們參與炒股時急劇減少非必需品消費,相當壹部分外企銷售陷入困境。不過,由於股市上漲的財富效應,其中壹些人購買汽車或者其他消費,外企的困境暫不明顯。 6月下旬開始,股災發生,民眾投資大幅縮水甚至血本無歸。



根據數據統計,有21萬多個50-500萬元的賬戶、近3萬個500萬元以上的賬戶消失,這個數據部分反映出股市對社會民眾的大清洗作用。至此,中國大部分民眾返貧,包括大中城市中有壹定消費能力的人群也消失。



2015下半年開始,外企將面臨營收急劇降低的局面,汽車企業將面臨大幅度​​的銷售下降和大規模停產。由於外企的綜合運作成本很高,銷售額大幅下降意味著嚴重虧損。



更致命的問題在中國的外儲。過去二十年,數萬億美元的資本通過各個渠道進入中國套利,資本主要分為四類:供出口的組裝加工企業、面對中國市場的企業、進入中國的各類金融資本、借錢給中國的資金。除了借貸資本外,​​其他三類資本在中國獲利和積累都極為豐厚。我在《中國實體經濟走向末日》壹書中有過估算,資本規模在6-10萬億美元甚至更多。



在中國生產成本高昂、市場急劇萎縮、股市股災和國家控盤的背景下,外資生產加工企業、針對中國市場的外資企業以及進入中國的金融資本都無利可圖,將大規模逃離。撤出過程中,把人民幣利潤換成外匯,而實際上,中國可動用的外儲不超過兩萬億美元,隨著外資加速撤離,中國外儲加速減少。當外資撤離到壹定程度,中國外儲消耗壹空。



外企大潰敗的進程已經開始,而且很快劃上句號。外資將以三部分收場:第壹、外儲枯竭前,先逃離的企業可以換到美元保住收益;第二、外儲耗光後,後逃離的企業換不到美元,手​​中的人民幣成廢紙,積累的投資和利潤轉眼成空;3、借債給中國政府和企業的上萬億美元資金,由於大部分期限較長,都將因為外儲耗光而本利盡失。 “十年中國路,就像壹場風花雪月的夢,轉眼變成繁花落盡的壹地淒涼。”



留給外企的時間已經不多。



大陸救市慘敗與港股第二波下跌



2015



前段時間我撰文分析過,港股暴跌的開端是部分先知先覺者拋售股票形成股市的第壹波下跌,隨後雖然港股跟隨A股的暴力救市而反彈,但是港股成交量急劇下降,說明市場參與者急劇減少,承接能力變得非常脆弱。隨著暴力救市慘敗,A股將重新下跌,港股也將開始第二波下跌,由此正式進入暴跌進程。



極短的時間內,A股的暴力救市已經被證明為慘敗。 A股暴跌後,國家實施暴力救市政策,最初三天,A股對國家政策置之不理,眾多機構繼續砸盤,國家隊的大規模資金被吞噬,股市繼續天天暴跌。之後在公安出動、政策禁止做空和國家隊巨額資金的共同推動下,股市用十幾天從低位反彈,很多散戶再次看見希望,但是,壹天暴跌吞掉大部分漲幅。雖然國家隊還在堅持投入,對股市維穩,但是,股市已很難上漲,只能維持弱勢。到7月31日收盤,大部分國家隊的投入被套。



暴力救市慘敗讓市場更加絕望。過去壹段時間裡,國家隊投入超過兩萬億元資金推動股市反彈,但是由於A股本身毫無價值,而且被套的人數眾多,國家隊不敢繼續推高股市。而行情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既然國家隊不敢推高,各路資金就選擇逢高即拋售。每壹波的逢高拋售都極大消耗國家隊的資金,而國家隊資金有限,難以維持長期消耗。更重要的是,國家隊投入越多,反而讓市場參與者更加絕望。不論散戶還是大戶都認識到這樣反反復復的情況不可持續。國家隊則在消耗了巨額資金後,從主動救市變成被動護盤,力量越來越弱,深感絕望和無力。



A股隨時重啟暴跌。在國家暴力救市的過程中,主力救市資金以證金公司帶領券商資金為主,同時其他各路參與者都希望自己被解救,在股市中繼續撈錢。例如,中航工業董事長林左鳴高調接受媒體採訪講述中航救市過程,並稱這輪股災“敵人是衝五星紅旗來的”。但實際上,中航大規模違規減持,成為其股票的主要砸盤者,也就是股災的製造者之壹。中航減持的消息被曝光後,中航只是拋出替罪羊,把總經理撤職以蒙混過關。中航減持套現不可能再回到股市托盤。除了中航這樣的企業大股東之外,地方財政也急迫需要賣股籌錢。同理,個股的主力莊家也需要減持套現獲利。以暴風科技為例,有背景的莊家利用國家隊救市,將大量籌碼拋給國家隊獲利,此外市場中還有大量小非也隨時逢高出貨。雖然救市慘敗,等待上市的IPO已迫不及待,要重啟IPO圈錢。



可以說,面對各路參與者的群狼,國家隊這隻老虎在短短十幾天就被吃掉2萬億以上,隨著國家隊資金枯竭,各路參與者將更急迫地拋貨最後撈壹把,這意味著A股隨時重啟暴跌之旅。



暴力救市加劇對社會資金抽血,加劇實體經濟困境。暴力救市開始後,證金公司和證券公司籌集2萬億以上資金,其中相當部分是從銀行貸款,過去半年股市已經大規模榨取社會中的存量資金,2015年中國80-90%的房地產樓盤停工,大量企業減產或者停產,很多企業資金匱乏到工資都發不出來,工業大宗商品價格暴跌。而暴力救市是在社會資金極度匱乏的背景下,對少許流動資金大部分截流。



這意味著從8月開始,除了基本的糧食硬需求,中國民眾的其他需求將繼續大幅萎縮,尤其是房地產和汽車這兩個主要的大宗消費,面臨斷崖式銷售下降。



A股救市慘敗直接影響港股走勢,推動港股第二波下跌。港股經過第壹波下跌的消耗,市場交易變得清淡,人氣開始渙散,支持能力變弱,雖然A股暴力救市對港股有壹定的提振,但是救市受挫,港股也很快變得疲弱。隨著A股進壹步下跌,進入港股的大陸資金將加速逃離,大陸官方連A股市場都無力支撐,更不可能主動支持港股。另外,整個市場心理已經處於臨界點,隨時會因為壹個敏感的消息出現恐慌拋售行為。壹旦市場發生恐慌,港股將隨A股大幅下跌,速度甚至可能比A股更快。



大陸實體經濟加速走向絕境將直接作用於港股。在過去幾年,大量大陸企業登陸港股,從香港股市圈錢。我去年底撰文《萬達:不出油的油井》,6月底又寫《聯想控股的荒誕大坑》,分析大陸公司在香港上市的實質。隨著實體經濟末日,大陸公司的表現將同漢能壹樣,在某個時間點突然暴跌,然後爆出業務已經實際停頓,然後很快退市。



壹個漢能暴跌和退市引起市場的警覺,五個甚至十個類似漢能的退市將重創港股。同時,香港本地股票與大陸經濟聯繫緊密,業績直接受大陸影響。在未來幾個月,這種影響將更加明顯的表現出來,導致業績顯著下降,進而推動股價下行。更重要的是,港股雖然較前期有壹定下跌,但是仍處於歷史高位,基本面業績下滑後再與市場脆弱的心理共振,港股將隨時被激發暴跌。



簡而言之,A股救市慘敗後,不僅大陸股市難以支撐,而且加速實體經濟走向末日。這種模式也就是我在近壹個月前強調的中國金融危機已經爆發,最近被大陸官媒釋放出來的消息已經確認這點。而港股受到A股和大陸經濟的影響,必將在未來壹段時間開始第二波的迅猛下跌。



中國金融危機爆發



2015



金融危機是高利貸傳銷等旁氏騙局爆破的結果。在國家金融危機爆發之前,中國經濟已經陷入危機,而且各地的金融危機已經爆發。但是,由於中國經濟和金融由政府高度管控,壹直沒有形成整體爆發。而A股股災意味著A股市場旁氏騙局爆破,而國家失去控制能力。隨著A股股災的深入,中國金融危機整體爆發。



當壹個人借錢超出自己的償還能力,無法歸還到期債務的時候,這個人的被追債,就形成個人的金融危機。有的人為了能夠拖延還債,採取各種辦法,其中的主要方式是藉新債還舊債。例如,有的企業老板本來很節儉,但是突然之間花錢很大方,買豪車、很排場地花錢嫁女,突然之間顯得很富有。大多數人看到這樣的情況,就會覺得企業老板很有實力。當這些老板跟金融機構、生意夥伴或者其他人借錢時,其他人也願意借給這樣有實力的人。但是,過壹段時間之後,人們會發現,這個老板本身已經負債到難以維持的程度,通過充闊而藉更多的錢,欠更多的債,以維持現有的狀態。當人們發現真相時,就會紛紛找這個老板要錢,老板的旁氏騙局破裂。結果不僅僅是老板變得窮困,更重要的是周圍借錢給老板的人遭受嚴重損失。很多人還是藉錢給老板,也被老板拖垮,形成連帶的金融危機。



在錢越來越多的情況下,旁氏騙局比比皆是。美國次貸危機的根源是,美國政府推動窮人擁有自住房。政府強令金融機構給沒有支付能力的窮人貸款買房,讓窮人也能夠過上好的生活。而且,發展到後來,很多窮人即使收入極低,也可以通過假造收入證明買房。當借錢超過自己的人多了,壹些銀行就替這些人打掩護,通過發行次貸債券(類似於中國的理財產品),轉移銀行的風險,掩蓋這些人的金融危機。等到了通脹加劇,美國提高利率,這些人無力償付貸款按揭,包括銀行貸款和次貸債券受到巨大損失,導致金融系統崩潰,引發全球金融危機。 08年金融危機後,美聯儲開始大量印鈔,美國政府大量借債花錢,以拯救美國經濟。這個模式的實質是,國家開始介入,通過國家旁氏騙局的方式拯救次貸旁氏騙局。由於美聯儲實際上是世界的央行,也就等於用世界範圍的旁氏騙局掩蓋次貸危機騙局,也就是挖更大的坑埋住小坑。



在次貸危機之後,中國迅速宣布4萬億的刺激計劃,成為世界經濟熱點。大量廉價美元進入中國,支持中國的貨幣擴張。在極為廉價貨幣的支持下, 中國開始大規模的鐵公基和房地產建設。這些建設的特點是,花巨資建設後,產出很少,甚至沒有實質產出,也就是從開始就資不抵債,必然會被追債。在大幹快上2年之後,隨著通脹加劇,以及流入美元減少,中國開始被迫緊縮,債務接近爆破。隨後,美聯儲出臺QE3,美元再次犯濫,大量資金流入中國,支持中國的債務。不過,在中微觀層面,由於央企和地方政府的鐵公基和房地產的規模過大、債務過重,必須大力提高房價和房租、鐵路公路交通、水電油氣、各種稅費等不同費用。這樣的結果是,社會生活和商業成本日益提高,快速壓垮社會中的實體經濟。另外,除了從銀行借款外,地方政府和房地產通過理財產品和高利貸等方式借錢,繼續進行大量的鐵公基和房地產投資,保持中國經濟的熱度。



借債增長的結果是,整個經濟變成旁氏騙局。在國家的鼓吹下,相當壹部分民眾高價買房炒房,將自己的錢送給地方政府和房地產商。而且,由於房價高漲,人們願意以理財產品和高利貸的形勢,把錢借給進行房地產開發商。由於鐵公基和房地產大量過剩,銷售不出去,房地產商換不了錢,高利貸在各地持續爆破。但是,由於信息封鎖和民眾的心理,即使壹個地區的高利貸爆破,也不影響人們參與其它高利貸。由於高利貸在二三線城市以下大面積爆破,消滅大量當地民眾手裡的貨幣。更大的問題在於,美聯儲逐漸緊縮QE,最終結束。在這個過程中,流入中國的美元逐漸減少,迫使中國降低貨幣增長速度。不論地方政府還是央企,都無法繼續借新債還舊債的遊戲。它們壹方面加大對社會和民營企業的壓榨,另壹方面拖欠民營企業的款項,加速實體經濟走向末日。從中微觀層面,不論央企、地方政府、民營企業、個人,大多數人都負債累累,連環債務大量堆積。反映在實體經濟上,就是企業經營極度困難、絕大多數企業裁員或者直接關門。除了大量工人失業之外,相當壹部分沒有失業的人員也面臨降薪和欠薪的困境。但是,由於中國政府高度控盤,掩蓋銀行壞賬和實體經濟崩潰,還在維持經濟的表面運轉。



從2014年下半年,中國開始炒作股市。股市脫離基本面大幅上漲,就如同買豪車和天價嫁女。不理解中國經濟的人還認為,中國仍然有亮點,積極參與股市炒作。在這個期間,我寫多篇文章分析股市上漲的實質,包括《中國經濟的末日亂象》、《打土豪分田地的中國經濟》和《亡道之中國經濟》等。這些文章都說明壹點,中國經濟搜刮已經到了最後階段。而股市是將社會民眾資金進壹步集中,聚攏到極少數權貴和僕從手裡的最後手段。從股市的氛圍可以看出,大部分是經歷各種旁氏騙局爆破的結果後,仍然還有壹定經濟實力的群體,也就是所謂的中產階級。這些人手裡的錢既是其生活基本保障,也是社會消費能力的最後壹大塊資金。而當官媒狂轟濫炸,吸引民眾大量入市,而且大量通過融資槓桿購買股票時,等於讓權貴和外資等資金大規模高位套現,據說套現規模超過5萬億元。 A股股災只是對這些套現的事後確認,告訴人們手裡的錢已經損失殆盡。當A股從5100點向下跌的時候,其市值據說超過70萬億,讓絕大多數股民充滿財富感。但是,股災告訴股民們,泡沫已經破了,這70萬億是假的,可以連跌10個交易日就腰斬。而且,隨著大多數股票停牌,也意味著股票的實際價值為0。



股市旁氏騙局爆破,意味著中國金融危機爆發,實體經濟走向末日。在股市暴跌的頭兩週,中央三天兩救市,進而實施所謂的暴力救市。但實際結果是,僅僅需要3天,國務院主導的暴力救市失敗,表明局勢已經完全失控。股災直接造成整個金融和經濟系統進入危機狀態:1、大多數股民的投資血本無歸,直接影響到人們財富感,導致可動用資金急劇減少;2、數萬億場外和場內融資盤血本無歸,壹方面消滅掉民間的資金,另壹方面直接造成金融系統的大規模壞賬;3、股民消費急劇縮減,買車買房急剎車,而且很多房子賣盤出現,將快速摧垮房地產價格,推動房地產崩潰,進而推動銀行壞賬暴露;4、股民和融資盤中,相當壹部分是實體經濟中抽血出來的資金,這些資金血本無歸,意味著實體資金鍊全面斷裂,也引發商品期貨暴跌; 5、金融系統壞賬加速堆積和爆破,直接的部分包括融資盤和上市公司的股票質押貸款,間接部分包括實體企業倒閉後的壞賬、以及大量中產無力支付按揭。同時,權貴和其它獲利資金看到中國已經無利可圖,將加速換美元離開中國,加速中國外儲枯竭。



在股災面前,中央無力回天,也就意味著中國金融危機已經爆發。雖然官媒以各種方式進行宣傳,號召民眾參與救市。但是,民眾壹方面已經資金枯竭,需要被救;另壹方面已經看透救市的實質,也不會再積極參與。而中央如果救市,唯壹的方式是印鈔救市,等於向股市撒錢。問題在於,如果印鈔量小,無濟於事;如果印鈔量大,結果流動性犯濫,將直接沖垮外匯儲備。我在過去的文章中反復進行過分析,中央必然將外儲留給自己,而不會分給民眾。即使金融危機爆發後,很快發展成為社會危機,中央(權貴)也會換美元離開中國,拿著錢到國外享受,如同1934年的長征。所以,中國金融危機已經爆發,其影響快速向中國其它領域和世界蔓延。



中國金融危機局勢分析



2015



金融危機的意思是錢不夠了欠債無法歸還,金融市場隨之崩潰。金融危機之所以爆發,主要是實體過弱,虛擬經濟過強。虛擬經濟作為上層建築,壓垮實體經濟後自己也難以維持下去。中國金融危機是中共體制經濟缺錢,在過度壓榨實體經濟導致實體經濟走向末日後,通過各種金融手段在社會圈錢,當圈錢到竭澤而漁的極致後,金融系統不可避免地全面崩潰。





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宗產品進口國、奢侈品進口國、關鍵工業設備和工業品零部件進口國,還是世界最大的淨投資引進國(國際負債最大)。所以,當中國發生金融危機,沒錢進口和還債,將直接引發世界金融危機。



中國金融危機的基礎是實體經濟走向末日。 7月初,A股實施暴力救市措施後,我宣布中國金融危機爆發。隨後,我撰寫《中國金融危機爆發》的文章,強調金融危機爆發是經濟旁氏騙局破滅的結果。如果追溯源頭,經濟旁氏騙局主要源於實體經濟走向末日。



從中國股市建立之初就是中共體製做局,通過誘騙的手段從散戶手裏圈錢的場所。在中國股市的25年曆史中,出現過多次崩盤。最典型的是2008年,A股經歷了整體跌幅達到四分之三的崩盤,上證從6100多點跌到1600多點,但是,由於當時實體經濟仍然火熱,出口創彙能力強,持續給中國經濟輸血,所以A股崩盤並沒有造成中國金融危機,反倒是美國次貸危機爆發造成全球金融危機。到上個月,也就是2015年7月,股市比2008年擴容數倍,而實體經濟已經進入末路,沒有能力繼續輸血。



所以,當股票暴跌時,中共的態度也不同。 2008年股市崩盤,中共置之不理,任由股市下跌;到2015年,股市跌幅不大的時候,就氣急敗壞,強調暴力救市,甚至用槍逼著股市上漲。



首先,實體經濟走向末日讓中共體制失去基礎收入來源。



在《中國實體經濟走向末日》中,我們對中國實體經濟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有些人不是實體業主,或者在不算太差的行業中,從個人的狹隘膚淺短視角度出發,不觀察社會整體情況,認為“末日”是危言聳聽。



從宏觀角度可以看出,中共體制發展實體經濟的目的主要是養下金蛋的鵝,為自己提供收入來源,支持自己的奢侈生活。隨著實體經濟衰敗以及體制的消耗不斷增加,體制需要對實體經濟加大壓榨,維持自身消耗,進壹步加劇實體經濟衰敗。在經濟日益困難的情況下,體制不僅收蛋,還要拔鵝毛,進而殺鵝取卵。另外,體制為了延續自身生存,也要減少壹些不必要的開支,例如對公款吃喝消費急剎車,讓外圍依附體制生存的企業垮掉,以便體制經濟的核心能夠繼續擴大開支。



不論實體衰敗、體制加大對實體的壓榨,還是剝離外圍企業,都是以加速度的方式,推動實體經濟走向末日。所以,當我們在2014年初預測,2015下半年實體經濟將絕大多數破產倒閉,都認為是危言聳聽。



今天,2015年8月,實體經濟哀鴻遍野,大多數人面臨實體欠薪減薪,才開始恐懼迷茫。而如果理解《中國實體經濟走向末日》裏分析的內容,就會很清楚,體制比大多數民眾更絕望。因為失去實體經濟的支持,體制失去收入來源,類似蘇聯解體的垮臺危機隨時會爆發。



其次,體制經濟充分挖掘國內金融市場,試圖榨取更多的資金。



金融的特點是本身不創造財富,只是用來轉移財富。也就是壹些人通過開發金融手段,把其他人的錢圈到自己口袋裡。在中共歷史上,運用最嫻熟的就是金融手段,而金融經驗從蘇區就開始積累,也就是我們在《中國實體經濟走向末日》中強調的“金融指揮棒”。



在金融系統中,長期不變的核心主題是印鈔,從蘇區到延安、從舊人民幣到新人民幣,持續地印鈔。不過,在2011年後,中共不敢再大規模印鈔,同時銀行為了自身的安全而卡緊對地方體制的貸款,導致地方體制經濟立即陷入困境。為了擺脫困境,銀行配合地方大力發行理財產品。同時,地方大力支持本地的高利貸。理財和高利貸通過較高的利息,大量從民眾手中吸收資金。通過這些方式,大量民眾的存款向體制聚集,支持房地產和地方體制的經濟運轉,也在後來被體制稱為“挖掘存量”。



從2014下半年開始,隨著高利貸和理財產品的全面爆破,大多數參與者損失慘重,甚至直接返貧。形成“粉碎性崩潰的中國經濟”(參見我的相關文章)。隨後,理財和高利貸規模也急劇萎縮,讓體制失去另外壹個重要收入來源。



第三,體制積極吸引外資,以外資填補資金缺口。



吸引外資是中國經濟的主要國策,長期以來沒有變過。即使中國外儲將近4萬億美元,李克強將外儲視作“負擔”的時候,各地都在想方設法吸引外資。因為,當外資進入中國,壹方面外管局和央行可以根據外資進入的額度進行印鈔,另壹方面可以再配套印鈔,共同支持體制經濟的運轉。



在2011年資金緊張後,中國不僅加大吸引外資的力度,還大舉對外借債。從2011-2015年,中國地方政府和企業在境外借債的額度增加大約1萬億美元。而且,大量中國企業到海外上市,尤其進入香港和美國股市圈錢。



中國企業海外上市不僅獲得境外資金,還促使更多遊資進入中國,試圖在中國淘金。隨著美聯儲減少到停止QE,進入中國的外資逐漸減少。 2015年初,某房地產公司的境外債務違約,導致債務市場對大陸房地產借貸急劇減少。從2014下半年開始,流出的外資逐漸增多。進入2015年後,外流資金規模越來越大。資金外流意味著體制不僅不能獲得收入,還得從自己的口袋裡掏錢應付外資離開,更加劇資金短缺。



第四,支持股市上漲,從股市圈錢。 2014下半年,當上述三個方面圈錢的手段都用盡,國家開始支持股市上漲,試圖通過股市圈錢。尤其在上證指數超過4000點之後,官方宣傳機器大規模啟動,全力鼓吹牛市8000點、上萬點。各地方政府制定大規模的地方國企上市計劃,準備在未來幾年從股市圈錢數十萬億。



但是,除了少數人之外,不論中央體制、準備圈錢的機構還是參與股市的人們都沒有意識到,中國已經進入亡道經濟階段(參看本人文章《亡道之中國經濟》)。大部分人把幾乎所有的家底都拿出來炒股,大量實體企業老板也參與股市投機,而且大規模的銀行資金和民間資金也參與配資,支持股市的槓桿炒作。



幾乎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的是,這種槓桿炒作是金融市場最後的竭澤而漁。當圈錢機構在高位大規模套現,進入資金開始枯竭,就意味著股市已經見頂,而且迅速暴跌。股市暴跌意味著再也沒有資金進入,而過去進入的資金想出逃,想圈錢的企業也無法圈錢,體制失去最後的圈錢機會。



更重要的是,股市暴跌的結果是快速引爆金融危機。在實體經濟走向末日的過程中,幾乎所有老板都把困難藏在心裡,表面保持風光,讓其他人看不出來自己的真實狀況。在做不下去的時候,有壹定底線的老板把欠債還清、工資發放後,縮小規模或者關門;沒有底線的老板則在大量欠債欠薪後跑路或者跳樓。



實體經濟末日不是壹天兩天發生,而是個延續的溫水煮青蛙過程,人們在不知不覺中陷入危機。理財和高利貸都是散戶草民承受損失,然後大家情緒穩定,悄悄回家節衣縮食,獨自品嚐血汗錢打水漂的苦果。大部分外資還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認為中國即使經濟放緩,也有壹定的利潤空間,因此大多數企業都不著急撤。銀行債務問題,也可以通過印鈔和債務以舊換新,盡可能長時間遮蓋。股市暴跌的問題在於,以迅猛之勢將整個中國經濟都卷進去。



股市暴跌引爆所有中國金融危機要素。整體上,中國股市已經形成號稱高達70萬億的市值,讓無數人感覺自己壹夜暴富成為有錢人。但是,股市在短短的十幾天時間內,跌幅超過三分之壹,也就是20萬億的紙上富貴突然消失。大多數股民本來都在賺錢,有更強的財富感,也增強個人消費,刺激壹些領域的實體經濟。而股市暴跌後,人們全面賠錢,立即緊縮幾乎所有消費。不論房子、汽車、旅遊餐飲等銷售,都經歷急劇萎縮。



在股市暴跌開始後,資金開始大規模外逃,不僅影響民眾對於人民幣匯率的預期,而且差點拖垮歐美股市。更重要的是,數萬億的槓桿炒股全面虧損,直接威脅到民間配資和銀行配資的安全。如果股市繼續下跌,民間和銀行配資大幅虧損或者血本無歸,將直接讓壞賬已經堆積如山的銀行資金枯竭,引發銀行大規模倒閉。壹旦銀行面臨倒閉,金融危機就無可挽回,體制經濟也隨著土崩瓦解。



整體局勢上,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枯竭階段,體制經濟進入還債期。由於過去的竭澤而漁,體制經濟處處欠債,如果不希望實體經濟快速垮臺,體制必須大規模減稅降費,但是這樣的情況不可能發生。如果不想讓理財產品(3年期為主)全面違約,體制還需要拿出大量資金償付,這樣的情況也不可能發生。如果不希望外債違約,還得拿錢支付外資離開,並且償付外債,而這件事體制必須做、不得不做。如果不希望股市繼續暴跌,體制必須掏出錢來支持股市。在體制看來,為了能夠拖延危機到來,必須盡全力救市。所以,體制宣稱暴力救市後,組織各方力量,​​拿出錢來支持股市。



所以,對於體制來說,壞債的路線非常清楚:為了維持自身的生存,繼續加大壓榨實體經濟的力度,不必還理財的債;同時對外資守信譽、及​​時償還到期債務、足額兌付離開的美元,並且及時投入主要力量挽救股市、挽救中外對中國經濟的信心。



不過,暴力救市是壹場必輸的賭局。從股市本身的角度,股市的規模過大,即使股災後,仍然有數十萬億的市值;同時,槓桿資金接近爆倉,市場出現大量強制賣出股票的多殺多行情,股票拋售金額巨大。而且,由於市場跌勢過猛,比較聰明的資金不相信國家有能力挽救股市,​​在號稱暴力救市最初幾天,洶湧的賣盤完全打垮國家隊買盤。



萬不得已,國家隊放出消息,公安部派出人馬監督,以槍頂著股市上漲。很多散戶信心恢復以及國家隊投入更大規模資金後,股市終於反彈。不過,在上證指數衝破4100點後(最初各大官媒鼓吹的牛市起點),在國家隊後續資金缺乏(雖然宣傳國家隊有巨額資金準備入場)以及壹些解套盤湧出,市場暴跌2天,股市又接近前期低點。隨後,國家出臺更嚴厲的限售措施,而且繼續增加資金托市。嚴厲措施說明國家隊更加虛弱,只能採取更不正常的手段救市。



而且,國家隊後來再也不說救市,而說股市維​​穩,說明支持力量基本枯竭。這種手段和宣傳讓股市投資者更加清楚形勢,隨時準備逃離。所以,雖然國家隊再次努力支持股市,但是在資金持續逃離股市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再投數萬億巨額資金接盤,所以救市毫無希望。



在體制竭盡全力維持股市的時候,人民幣匯率風雲突變,與股市輪番衝擊市場。當國家隊竭力籌集資金往股市裡填錢時,股市的實際作用已經完全改變。本來,中國體制希望通過股市圈錢,給體制實現輸血,結果卻是不僅沒有達到輸血的目的,體制如果希望維持股市還需要往裡貼更多錢,讓資金已經陷入極大困境的體制雪上加霜。



而且,國家隊投入數萬億資金救市,等於把社會中的流動資金基本抽乾。其結果是,6月底到7月上旬的股災導致股民虧錢,大幅降低整個社會的購買力;而7月中旬到8月中旬的國家隊救市,進壹步因為吸乾社會資金,必然導致社會經濟活動大幅停擺,而且8月下旬後實體消費將陷入極度萎縮(雖然目前還沒有相關數據,但是屬於基本經濟原理)。



而大量股市資金解套後,並不領情,開始加速換美元外逃。由於實業和投機資金共同外逃,實際上已經捉襟見肘的外儲受到極大壓力,被迫突然人民幣大幅貶值。兩天時間裡,人民幣從6.2貶值到6.4,引發國內和國際市場的大恐慌。中國不敢再貶值,只能更多拋售美元以穩定人民幣匯率。



雖然匯率穩住,但體制再也不敢/無力推動股市上漲。上證指數在4000點之下窄幅波動數天後,在8月18日短時向上突破4000點,隨後快速回撤,開始新壹輪暴跌。



中國金融危機正在引發全球金融危機。隨著中國匯市和股市輪番下跌,其他欠發達國家的貨幣貶值趨勢進壹步加速,香港股市也連續下跌,進而帶動發達國家股市下跌。雖然大多數外國人不了解中國金融危機已經爆發,但是看到中國股市的戲劇化場景以及人民幣突然貶值,也感觸到中國形勢不妙,而且有人開始對中國經濟變得極為悲觀。



外圍股市下跌反過來影響中國股市人氣,促使人們更積極拋售股票。國家隊的資金無法有效支撐股市,股市在8月21日週五下跌後,上證指數跌到3500水平,國家隊的數萬億救市資金全線被套。



歐美股市看到中國A股和港股下跌,恐慌情緒加劇,在周五進壹步加速下跌。歐美股市整週的表現,成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緩解後,跌幅最為顯著的壹周,很多人開始擔心全球金融危機卷土重來,這種擔心同樣對中國股市資金形成壓力。而壹旦中國與發達國家股市相互推動,形成螺旋下跌的市場形態,從7月初開始的中國金融危機,將在3個月內傳導到全世界。



中國“股匯雙殺”的全方位危機將隨時形成。壹旦中國與歐美股市的下跌螺旋形成,由於中國實體經濟已經崩潰,中國金融危機將快速經過經濟危機直接演變成社會危機,中共權貴將重演1934年從蘇區逃跑的場景。逃跑之前,中共還會做最後的垂死掙紮,但是已經基本失去操作空間。



如果國家隊想制止下跌螺旋,必須準備巨額資金支持股市,推動股市連續大幅上漲,不過,在這樣行動之前,需要大規模印鈔準備,然後繼續從社會中抽血,才有足夠的資金全方位購買股票。而結果將是,實體經濟完全熄火,讓更多的非權貴資金從容撤離股市,全力換美元出逃,推動匯市快速崩盤。隨後,國家隊​​支撐股市變得毫無意義,股市也壹道崩盤。



反過來,如果國家隊無力大規模救市,只能以少量資金延緩股市的下跌速度,減弱螺旋下跌的速度。這個結果則是,減緩實體走向末日的速度,也相應減緩外資實體資金逃離的速度;同時能從股市出逃的資金減少,外匯也能維持更長時間。但是,即使能維持,時間也非常有限。



不論匯市先崩盤還是股市螺旋下跌到壹定程度,都會形成股市和人民幣匯率共同崩盤的股匯雙殺,這個局面壹旦形成,則無人能救市,全球金融危機亦隨之爆發。



香港樓市三級跳



2015



在過去幾年,我們對中國經濟做了大系統邏輯分析,準確預測中國經濟走勢,並且對中國經濟的關鍵節點進行明確定義。目前所有中國經濟狀況、以及未來的變化方向,都在我們過去的分析中做過總結。與我們方向壹致的經濟決策,能夠獲得財富的保值增值;與我們相悖的決策,不是損失慘重,就是血本無歸。本文結合大陸經濟的未來走勢,以及對香港經濟的影響,分析和預測香港樓市走向。同樣,雖然本文不構成對香港物業的投資/去投資的建議,但是時間將證明我們分析和預測的方向正確性。



香港樓市不是由居住狀況決定,而是由金融市場決定。香港作為​​大陸的金融中轉中心,完全依賴大陸的經濟狀況。隨著中國經濟增長,國際資金​​越來越多湧入香港,再轉入大陸,推動香港樓市節節攀升。當大陸資金瘋狂湧出,香港作為資金停留第壹站,樓價也隨之瘋狂飆升。隨著大陸經濟完全崩潰,資金完全枯竭,香港樓市將經歷自由落體式的崩潰。



根據香港樓市特點,我將香港樓市的下跌定義為三級跳。壹般來說,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樓市都能反映當地經濟,而樓市三級跳往往也是地區經濟崩潰過程的體現。不過,由於香港與大陸經濟的關系,香港樓市三級跳反映的主要是大陸經濟的崩潰,而且表現更加典型和清晰。在2013年的香港經濟中,貿易和物流佔GDP的23.9%、金融業佔16.5%,生產和專業技術服務業佔12.4%,旅遊業佔5%。這樣的經濟結構與大陸經濟變化相結合,就形成具有典型意義的香港樓市下跌三級跳。



三級跳具體可以分為:第壹級,商業舖租暴跌,隨著大陸實體經濟崩潰,香港商舖租金暴跌。第二級,商業地產和豪宅崩盤,隨著大陸金融崩潰,外資從大陸撤出,回歸本國,香港商業地產全面崩潰,豪宅市場完全失去需求。第三級,住宅需求跳水,香港經濟全面蕭條,失業率急劇升高,住宅樓失去需求後也隨之跳水。



第壹級,商舖是實體經濟的晴雨表,正在以舖租暴跌的方式,開始香港樓市的垮塌。大致上,香港商舖主要可以由高端和社區兩個主要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受大陸實體經濟左右,暴跌過程也跟隨大陸實體經濟崩潰的過程。



整體上,大陸消費支撐起香港高端舖租。 1970-80年代之前,香港商舖大部分供本港民眾消費,壹小部分供遊客採購。由於香港稅收和各方面成本低廉,長期被視作購物天堂。大陸改革開放後,尤其是1990年代後,血汗工廠快速發展,香港工業急劇萎縮,貿易經濟快速發展,商舖的規模也快速擴大,而且越來越高檔。香港的自由行開放之後,香港商舖呈現爆炸成長的態勢。在銅鑼灣等商業中心區,隨著大陸遊客越來越多,商舖也越來越高檔,舖租也跟著水漲船高。 2009年後,美聯儲三次大規模QE和中國的4萬億,使香港的奢侈品商店變成類似大陸搶購白菜的露天大賣場。大陸遊客到香港瘋搶奢侈品,直接推動奢侈品店的銷售,也推高商舖租金。 2013年,香港銅鑼灣擊敗紐約第五大道,成為世界第壹高舖租的商業中心。到2015初,香港銅鑼灣、中環和尖沙咀佔據世界舖租最高商業街的三個。



隨著大陸實體經濟末日來臨,在香港的奢侈品消費急劇萎縮。在過去幾年,我們壹直在持續分析和跟進中國經濟崩潰的進程。而且,在2014年初,我們系統著述,《中國實體經濟走向末日》。如果從實體經濟角度分析,可以清晰看到,大陸公款緊縮和反腐的基礎原因。隨著實體經濟末日,行賄受賄只會急劇減少,公款緊縮加劇、反腐日益嚴厲,導致在香港的奢侈品消費急劇萎縮,最後斷流。當然,香港人只看眼前、只看表面,認識不到大陸遊客減少、消費萎縮的根本原因。所以,大多數奢侈品店仍然在堅持,商舖業主還在繼續進行擴張,增大高端店舖的面積。到2014下半年,大陸遊客快速減少,尤其是高消費遊客減少,奢侈品消費顯著下滑。到2015上半年,大陸的高消費遊客已經極少,壹些商舖開始撤離,推動舖租暴跌。



大陸在香港的奢侈品消費將完全消失。在2014年,隨著大量私營企業倒閉,中國貿易出口大部分依靠外企支撐。從2015下半年開始,外企進入大潰敗階段。外企大潰敗意味著兩點,壹是出口急劇減少,大陸獲取外匯貿易收入的能力急劇降低;二是外企加速撤離大陸,外匯資金大量流出。隨著權貴出逃和外企大潰敗,中國外儲將面臨清空的局面,也意味著大陸人在香港購物的金額將接近0。在大陸消費急劇消失的同時,香港的高端店鋪供應量過大。在供求已經完全不成比例的情況下,即使舖租下降90%,也無法刺激足夠的商家,大部分高端商舖將空鋪。而高端舖租暴跌之後,將擠壓中低端舖租。同時,中端商舖也將受到大陸遊客消費減少的影響,壹部分空鋪。



在過去,住宅區的社區商舖舖租同樣大幅上漲。自由行的早期,雖然大陸遊客持續增加,但是主要集中在商業區。大部分住宅區的社區商舖並沒有受到明顯影響,舖租也保持相對穩定。不過,在2012年後,隨​​著人民幣升值以及大陸持續通脹,陸港生活用品的價格對比超過臨界點。在此之前,大陸的多數商品價格比香港低,很多港人到深圳購買生活日用品。而超過臨界點是指陸港的生活用品價格倒掛,香港的產品既比大陸的質量好,而且還相對越來越低。在價格驅動下,不僅香港人不在北上深圳購物,大陸深圳人開始南下香港購物。



另外,在大陸接二連三發生嬰兒奶粉事件後,大陸人更加抵制大陸銷售的產品質量,增加從香港的採購。除了大陸民眾到香港購買生活用品外,大量水客出現,將香港銷售的產品運到大陸獲利。水客的關鍵作用是,深入到各個生活區購買生活用品,尤其是搶購奶粉等大陸熱銷產品,開始影響到香港民眾的生活。為了滿足水客需求,新藥房紛紛成立,批發零售各種廉價正品。藥房數量增多以及生意興隆,增加對社區商舖的需求,也明顯推高住宅區域內的舖租。水客的頻繁活動和舖租大幅上漲,導致居民區的生活秩序被打亂,致使港人發起反水客行動。



2015下半年開始,社區商舖的舖租也將大幅下降。早在2014年,雖然奢侈品消費已經開始出現驟降,但是大陸的中產消費下降並不非常明顯,仍然踴躍購買來自香港的商品,支持香港藥房的生意。隨著實體經濟走向末日,大陸經濟加速崩潰,裁員潮、減薪潮和欠薪潮已經在2015上半年開始爆發,中產也開始節衣縮食。更重要的是,在2015上半年,A股暴漲之後,吸引了大量實體企業和中產階層資金流入股市。隨著A股股災爆發,無數人突然發現自己被洗劫,緊急縮減開支節衣縮食。大陸消費急劇減少,很快傳導到香港藥房的生意,很多藥房收入和利潤減少。



隨著時間的推移,實體經濟末日和消費緊縮相互作用,結果是大多數中產階層正在快速滑向赤貧階層。大陸對於香港的日用品需求也將變得非常少,進而演變成藥房倒閉,並且推動社區商舖的舖租大幅下降。從香港市民的角度,不論藥房減少、水客減少、還是舖租下降,都是好事。但是,對於商舖業主來說,則是另外的感受。



隨著商舖租金暴跌,商業零售地產也將崩盤。不論高端奢侈品還是日用品,來自大陸的需求已經佔據香港零售的主要或者重要份額。隨著大陸需求全面消失,香港商舖全面過剩,而且是嚴重過剩。即使本港和其他地區遊客按照過去的水平慣性消費,高端商舖都將在舖租暴跌後,出現大量空鋪。商舖業主只能面臨兩個選擇:1、大幅降舖租,最後舖租剛剛抵消各種運營成本,在物業本身無法獲利。 2、空鋪,在“高端壓中端,低端也過剩”的情境下,舖租連運營成本都無法抵消,或者因為基本沒有需求,只能通過空鋪縮減開支。不論陷入哪種情境,商舖投資回報能力將變得極弱,甚至沒有回報能力,也意味著商舖價值變得很低,由於香港商業零售已經急劇萎縮、舖租開始暴跌,稍微聰明點的投資者必然會避開商舖。所以,商舖業主已經很難賣掉手中的物業,未來將面臨損失慘重或者血本無歸。



第二級,商業寫字樓和豪宅市場反映大陸金融狀況。在過去,由於大陸金融業持續擴張,而香港是大陸金融業的橋頭堡,香港金融業也明顯受惠。所以,不論商業寫字樓還是豪宅,都在持續升值。不過,隨著大陸金融危機爆發,天量外匯開始外逃,香港金融業也開始動搖。隨著大陸金融業全面崩潰,香港金融業也隨之崩潰,商業寫字樓和豪宅將經歷完全無人問津的情形,大多數中環寫字樓將熄燈。



隨著貿易和金融業發展,香港寫字樓規模持續擴大、日益豪華高檔。在1950-60年代,香港經濟大部分靠出口加工業支持,與大陸的金融和貿易占據香港經濟的比例小,所以寫字樓少,豪宅數量非常少,大部分是簡易房,房價也非常低。 1990年代後,大部分香港工業轉移到大陸,香港快速發展成為金融、貿易、商業和技術等服務中心。而且,香港的主要服務對像是大陸經濟,其他地區所佔比例極少。在大陸上億血汗奴工為出口而辛勤工作之後,對於出口貿易服務業的需求急劇增加。大量的大陸商品和服務出口需要通過香港。不論香港口岸匯集廣東的商品進行轉口貿易還是服務出口,都需要香港起到關鍵中間人的作用,需要香港的貿易、商業和技術服務業。



隨著香港相關服務業的發展,對於中高端寫字樓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而更重要的是,隨著貿易發展,涉及到大規模的資金運轉,金融業也獲得相應發展。與貿易相比,金融業涉及的單位資金規模更大,單位利潤也越高。金融業需要更高檔的寫字樓,支持自身的形象,顯得更有實力。在金融業的需求下,高檔摩天大樓如雨後春筍,在香港快速聳立起來。 1985年落成的第四代匯豐銀行大廈,是當時世界上最昂貴的建築。 1990年貝聿銘設計的香港中銀大廈,壹度被視作香港的標誌性建築。 2003年底,國際金融中心二期落成,作為全港最高的建築,將中銀大廈變成矮子。



大陸加入WTO之後,香港貿易和金融日益發展。在加入WTO的2001年,中國大陸的進出口貿易額約為5100億美元,佔世界總貿易額的4.4%,是世界第六大出口國。到2014年,中國的貨物進出口貿易額達到4.3萬億美元,是世界第壹大貨物貿易國。而服務貿易達到6000億美元,僅此壹項就超過2001年的貿易總額。不論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都給香港的貿易服務業成長提供很大的發展空間。



與貿易相比,大陸與國際金融業的業務發展更加迅猛。首先,大量外資的500強大企業進入大陸實體投資,支持大陸的實體經濟增長。其次,大量遊資和外資金融企業(以保險為先導)進入中國,支持中國金融業和房地產的發展。第三,大量的大陸央企到海外上市(最初,這些央企準備到紐約上市,但是被可能發生的集體訴訟阻止,轉而到香港上市)。第四,大量中概股企業到美國和香港上市,從國際上吸引資金。尤其2009年後,隨著美聯儲的3輪大規模QE和中國4萬億,經過香港的資金更加龐大。而僅僅從金融業的角度,各種金融類資金往來的規模估計達到10萬億美元之上。 2001年,中國大陸外匯儲備為2100億美元,到2014年第二季度末達到3.9萬多億美元。從資金流出角度,大陸不僅進行大規模資金引進,還持續進行對外投資,而且大量資金還從中國和香港獲利離開。另外,地下錢莊基本以香港為境外基地,雖然毫不起眼,但是經手金額巨大,收益也相當豐厚。



所以,不論貿易資金往來,還是外資進入中國,香港作為中國金融的橋頭堡,都能從金融服務中獲利。所以,不論中資銀行還是外資銀行,都持續在香港擴大業務規模,既進行資金吸儲,還為貿易進行相應的金融服務。



更重要的是,隨著大陸實體經濟快速衰敗,大陸更加依賴金融活動獲得的資金。在WTO之後,中國央企在香港上市,都以極低價格發售股票,主要對外資進行利益轉移。而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由於世界將中國看作世界經濟的拯救者,大陸企業海外上市的模式發生關鍵改變。尤其在2012年後,當中國企業在香港或者赴美上市時​​,因為投資人相信中國的美好發展前景,中概股都會以較高價格發售。例如,阿裏巴巴上市的規模,創出紐交所歷史上最大的IPO融資額。當大量國外投資者看好阿裏巴巴、百度、騰訊、京東這些中概股,並且投入大量資金時,並不了解這些股票實際上在中國經濟崩潰之前,吸引世界眼球的“紅色帝國的落日餘暉”(詳細分析見本人《中國實體經濟走向末日》壹書)。這些高收益股票上市的行為,極大調動香港的金融服務資源。香港金融服務業不僅能獲得中介和服務費用,往往還通過風險投資、戰略投資等方式,分享大陸企業在境外上市後的股票升值收益。



另外,大陸政府和企業大規模在香港發行債券。根據壹些較為正式的數據披露,僅中國銀行業發行海外的美元債券就達到1萬億美元以上。中國其他類國企和房地產等所謂私企,發行的美元債券也達到上萬億美元。香港金融業是這些債券發行的主要承銷商,同樣從中獲得巨大的中介利潤。最後,隨著實體經濟走向末日,中共體制和權貴為了最後的掠奪,製造A股的暴漲和全國民眾的投機狂潮。不僅大量熱錢通過地下渠道進入大陸炒股,而且滬港通和深港通開通,也意味著香港金融業能夠參與其中,從中分得中介業務收益。另外,在A股暴漲後,大陸資金大規模進入香港股市,推動港股的高位暴漲,也對香港金融業形成壹定刺激作用。



金融業極大膨脹,也將香港寫字樓和豪宅推向天價。從2001-2014年,大陸貿易成長將近10倍,給香港帶來大量高附加值的貿易服務業務。業務增長意味著更大的辦公場地,增加對寫字樓的需求,以及更多的從業人員,這些從業人員又形成對住宅的需求。同期,金融業則是幾十倍、上百倍的規模膨脹。其中,相當壹部分金融業務都需要租用高檔寫字樓,推動高檔寫字樓市場的極度繁榮。



根據港府差估署《香港物業報告2015》的數據:2014年甲級寫字樓的使用量大幅增加至116 300平方米,是去年的九倍以上。整體空置量因此大幅下降至455 300平方米,相當於甲級寫字樓總存量的6.4 %。而且,中高端金融業人才培養困難,不可能5-10年就大量培養出來。尤其是各類細分的金融領域都在爆發性成長,香港需要各類金融人才,尤其是精通和了解歐美金融領域規範的人才。所以,進駐香港的各類金融機構為了擴充業務,大量從海外向香港引進中高端人才。這些高端人才進入香港後,租買中高檔公寓,在高檔寫字樓辦公。隨著香港的高端寫字樓和公寓的租住需求日益增加,支持香港高昂的寫字樓和高檔公寓租金,支持寫字樓和豪宅的售價。



從時間差別的角度,在實體經濟衰敗之後,金融業獲得爆發式增長。所以,在2014—2015上半年,商業零售因為大陸實體經濟而急劇下降時,寫字樓需求仍因金融業需求而​​持續增加,空置率屢創新低,支持寫字樓租金和樓價。



更重要的是,當巨額外資湧向大陸時,大陸的權貴和富人瘋狂逃向香港。 2008年後,大陸的主要外匯收入來源已經不再是外貿,而是巨額金融類外資流入中國。雖然中國貿易增長明顯放緩,而且開始在世界瘋狂採購和撒錢,但是外儲仍然大規模增加,根本原因就在於外資流入中國。而且,隨著出口形勢急劇惡化,即使中國外貿保持順差,也主要由外資企業出口支撐,收益和利潤也主要歸於外資企業。同時,由於中國的外匯供應極為充裕,而且權貴和富人日益看淡中國,換匯離開中國的資金規模日益增大。這些人如同沈船時的老鼠,首先發現船將沈沒,加速逃離。從人們的行為模式上,逃離有著顯著的特點。由於大陸的權貴和富人都靠中共體制生存,基本都是土包子,缺乏在歐美國家生存意識和能力,所以,這些人逃離時,首選距離最接近和文化最接近的地區,其次再向更遠的地區擴散。香港與大陸近在咫尺,語言文字極為接近,成為土包子們的首選之地。



大陸富人們在香港的第壹個動作就是購買豪宅。隨著流入大陸的外資越來越多,中共體製手中的外匯資金極為充裕,也改變過去嚴控外彙的做法,對於流出大陸的資金極為放鬆。大陸富人在大陸賺到的人民幣後,也很容易變現成為外匯,通過正規渠道和地下錢莊逃離。而且,香港使用人民幣的比例日高,讓很多人可以直接在香港進行人民幣交易。所以,當越來越多的外資通過香港進入大陸後,再通過大陸富人帶回香港,讓香港保持充裕的資金供應。



根據不同的財富級別,大陸富人在香港購買不同級別的豪宅。大陸富人通過金融手段賺錢,來錢極為容易,因此不在乎樓價,只選貴的,不選對的。在富人不計代價的購樓支持下,香港豪宅價格壹次次被刷新,也刺激人們的眼球。尤其是最近馬雲在香港以15億港元的天價購樓,對人們的心理形成新的衝擊。而馬雲的錢主要來自於阿裏巴巴在美國上市融資,使馬雲的財富感獲得極大的膨脹。如果阿裏巴巴沒有上市,馬雲靠其可憐的利潤和現金分紅,無論如何不會購買15億的豪宅。由於大陸富人在香港購樓,相當多采取現金壹次付款的方式,因此港府採取的辣招對豪宅市場影響很小。



在大陸資金支持下,香港豪宅市場似乎極為穩固。 2008年之前,香港樓價已經高居世界前列,而之後的大陸資金更將樓價推高到世界首位。在樓價暴漲的同時,香港豪宅空置率持續攀升。根據港府差估署《香港物業報告2013》數據,2012年香港100平米以上豪宅的空置率達到10.2%,實用面積1722方遲或以上的大型物業的空置率更升至14.1%(涉3511夥),成為自1985年有紀錄以來的最高紀錄。如果沒有大量資金支持,按照上述空置率,香港豪宅市場早已崩盤。不過,由於大陸資金的買盤踴躍,加上豪宅市場利潤高企,所以豪宅銷售待價而沽,既不受空置率影響,也不受辣招影響,保持堅挺走勢。在2013和2014年,100平米以上豪宅的入住量持續增加,空置率也降低到7.9%。基於香港的天價樓價和租金,購買和租住豪宅的人群,只可能是大陸富人和金融業高端人才。而豪宅空置率降低,進壹步讓很多人相信,香港樓市需求堅挺,樓價不可能大幅下降。



不過,隨著大陸金融危機爆發,形勢迅速發生改變。 A股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啟動,在2015春節後持續上漲,引發第二次全民炒股的風潮。很快,上證指數突破4000點,大陸官媒全面唱多,甚至連大學生都節衣縮食參與炒股。 6月中旬,股市開始下跌,中央政府兩週3救市。在暴跌後,李克強親自主持會議,決定實施“暴力救市”措施。外界不了解中國的情況,所以不知道形勢的緊急。



7月初,我斷定並且強調中國金融危機已經爆發,並且做相應的分析,認為中央根本無力解決危機。而且,結合A股和實體經濟形勢,我當時預測和分析港股第壹波下跌的特點。隨後,我在微博中強調,外企大潰敗已經開始,在不久之後會出現股匯雙殺的無解局面。在8月初,我繼續撰文《A股救市慘敗與港股第二波下跌》,分析了金融危機進壹步延伸的特點。中國金融危機的特點是,無法平穩解決,而且傳導影響非常快。進入8月中旬,人民幣突然連續兩天大幅貶值,引發整個世界的恐慌。 8月中下旬,我再發文《中國金融危機局勢分析》,系統確認金融危機的深入。中國實體經濟從衰退到走向末日,經歷了數年的時間,而金融危機從爆發到傳導到整個經濟,只需要3個月。而且,如果危機無法在3個月內緩解,經濟將在6個月內全面崩盤。中國面臨的問題更大、更嚴重,壹旦掩蓋不住,會在更短的時間內發生我強調的股匯雙殺。



隨後,A股再度大跌,跌破前期低點,引發世界股市動盪。當人民幣貶值和A股暴跌的影響疊加,引發世界股市連續幾天暴跌,世界經濟也變得風雨飄搖。在危急形勢下,國家隊再度出資維穩,制止股市的連續暴跌。更重要的是,國家隊投入越來越多的外匯,維持人民幣匯率。但是,隨著世界對中國經濟的預期快速改變,資金開始加速外逃,外匯交易額屢創新高。國家隊為了維持匯市,拋售的美元金額也在急劇增加。雖然歐美日股市在大跌後,出現2-3天的大幅反彈,但是整個市場已經驚慌失措,隨時會因為中國開始新壹輪大跌。而香港完全依附大陸經濟,受影響也越明顯。港股在短暫反彈後快速回跌,連歐美日股市的大幅反彈都沒有出現,說明香港金融的基本面已經變得相當脆弱。更重要的是,在人民幣貶值之前,港人對大陸的經濟形勢比大陸人更加樂觀,認為大量經濟沒問題。而在股災和匯率共同作用下,很多港人真正開始擔心大陸經濟,所以在港股下跌和擔憂心態的影響下,7月份還相當火熱的香港樓市到8月下旬開始明顯轉冷。另外,我在8月初分析預測,港股第二波下跌將以迅猛的方式展開。而在8月份,雖然港股有壹定跌幅,但是在總體幅度上遠遠不夠。可以預計,在9月和10月,港股還將有顯著的跌幅。在港股下跌後,香港寫字樓和豪宅行情將隨之大幅下挫。



金融危機的關鍵在於匯率和外儲,而中國外儲已經風雨飄搖。在過去幾年,我們反復強調,中共因為對外的美元欠債過多,而且主要是體制經濟部分欠債,所以不敢對人民幣貶值。而8月中旬的貶值,可以說是官方在股災和大量資金外逃背景下,因驚慌失措而採取的政策。沒想到,人民幣貶值引發整個世界的恐慌,引發搶購美元的風潮,中共只能付出更大的代價進維持。 2015初,我在《中國實體經濟走向末日》和相關文章中分析過,中國的美元欠債在數萬億至10萬億美元之間,其中大部分是在大陸的外資企業和遊資的本金和利潤。同時,中共可以動用的高流動性外儲只有1萬多億美元,或者少於1萬億美元。



隨著人們對中國經濟的擔憂加劇,不論中共權貴、大陸的富人和中產,還是外資企業,都開始加速換美元離開的速度。中共雖然在苦苦支撐,但是已經開始拋售美債,說明外匯相當緊張。同時,官媒開始大力報導,公安掃蕩地下錢莊,也說明控制資金外流,成為重要任務。而且,根據不同媒體和禦用經濟學家的發言可以看出,中共內部對於經濟和匯率等問題表現出絕望。各種跡象表明,中共手裡可以動用的外匯已經不多。而隨著外企大潰敗,壹旦外企積累的天量資金開始湧出中國,將快速沖垮中國外儲,人民幣匯率也隨之失效。



壹旦中國外儲見底,香港金融業將突然全面倒閉。香港作為​​世界排名第三的金融中心,交易規模巨大,主要為中國大陸的融資服務。也就是,當外資進入中國,或者中國大陸希望從國際市場獲得更多資金時,通過金融業進行中介和包裝。如果反過來,當外資撤離大陸時,也將從香港撤離,香港金融業不僅得不到多少中介費,而且還得將本金歸還外資。所以,隨著外企開始大潰敗,從中國大量撤資,香港金融業將開始經歷蕭條和裁員。



需要說明的是,在大陸資金出逃時,首先是大陸權貴和富人出逃。這些人的第壹站是香港,將美元大量存在香港,引發香港的美元過度供應。港府面對過多的美元,需要拋售港元維持匯率穩定,進而造成港元供應過剩。由於這些資金主要是權貴資金,基本不進入普通生活領域,而是以買房或者租房的方式進入資產領域,因此還會對豪宅有所支持。不過,這種出逃造成的香港資金過剩,維持時間不會很長。隨著外資不再看好中國,開始大規模從中國撤退,將對中國外儲形成空前壓力。在某天,中國官方外儲拿不出外匯進行兌付時,也意味著中國經濟突然完全破產。隨後,香港金融業也將在壹夜之間全面破產。這種情況比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的規模更大,而且更加迅猛,既讓香港金融業措手不及,也沒人能夠挽救。



緊跟著,香港寫字樓將出現大面積空置,隨後豪宅市場崩盤。金融業破產就如同雷曼兄弟倒閉,晚上發布倒閉消息,第二天早上雷曼兄弟在歐洲的辦公室關門,所有人拿上個人物品回家。即使金融機構還支付當月租金,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這些金融機構和人員都不會再回來了。由於中國大陸的實體經濟走向末日以及欠債過多,所以根本沒有任何償還能力。在未來,即使大陸能賺取少量的貿易收入,也只可能還債,只有資金流出中國,而不可能再有金融資金進入大陸。所以,香港的絕大部分寫字樓將長期空置,進而因為維護和維修成本過高,入不敷出而廢棄。現在到晚上,東方之珠的璀璨燈光匯集起來,照亮天際。而大陸外儲清空後,大部分寫字樓黑燈,中環尖沙咀等地也基本壹片黑暗。



另外,金融業從業者人群的主要特點是揮金如土,大部分人積蓄較少,或者藉貸消費。當金融業倒閉後,壹部分金融業高級經理離開香港,而本港的金融業從業者雖然居留香港,但是無力繼續供樓或者無力租用豪宅。同時,大陸經濟破產後,大陸的土包子暴發戶們同樣失去收入來源,根本支付不起豪宅的地租差餉和維護費用。他們不僅不再買房,還需要賣房來維持生計。結果就是,當金融精英和土包子都不再住豪宅,大部分豪宅將空關,香港豪宅全面崩盤。



第三級,普通住宅樓價隨之崩盤。普通民眾完全不了解宏觀經濟,對經濟變化後知後覺。隨著香港金融業全面倒閉,香港經濟也隨之崩潰。崩潰主要表現在,金融業倒閉引發周邊服務業嚴重萎縮,香港的資金被大陸拖垮,港府無力繼續基建,大多數人失業和陷入貧困,再無力供樓,香港住宅市場崩盤。



首先,香港經濟嚴重依賴大陸經濟。在大陸經濟全面破產後,香港的金融、貿易和技術服務業等多類行業也隨之急劇萎縮,這些行業也將全面裁員。由於這些行業是香港的龍頭行業,而且行業收入高。當這些行業急劇萎縮後,將直接導致為行業進行商務服務,以及為個人提供生活服務的周邊行業。周邊行業的種類更多,而且僱員更多,受到影響後裁員也更多。當不同行業萎縮後,不僅影響這些從業人員的工作收入,還影響到家庭生活消費。而且,香港的外向型工業已經幾乎消失,意味著香港失去對外經濟發展能力。



不論是金融、貿易和技術等中高端服務業、還是周邊的從屬中低端服務業,在這些服務業全面急劇萎縮、服務業行業人員失業後,大部分都找不到其他工作。而由於香港房價昂貴,相當壹部分人背負房貸,另外非公屋的房租也極為昂貴,所以大部分港人根本承受不住失業帶來的經濟打擊。在1997-98金融危機後,香港房價暴跌,那時候無數港人成為負翁。但是,當時香港就業形勢好,大多數港人收入穩定,讓港人得以咬牙還貸。而在未來,大多數人失業,牙咬碎也無力還貸,所以對住宅市場是釜底抽薪。



其次,在大陸外儲清空後,大量香港銀行對大陸的放款成為壞賬,香港儲戶將遭受損失。大陸對外的欠債中,有相當壹部分是對香港的欠債。這些錢是從香港銀行存款中轉移出來,以直接投資的方式進入大陸、在內地發放房貸,或者購買大陸企業的債券。我在《中國實體經濟走向末日》和其他分析文章中,對大陸對外資欠債的金額進行過分析,大陸實際上是巨大的金融黑洞,這個黑洞通過吸引外資和對外借債的方式,吸引了起碼數萬億美元的資金,壹旦黑洞曝光,香港已經投入黑洞的錢也不可能再拿回來,直接成為壞賬。從香港銀行與大陸的資金往來關系上,將來因此爆發的壞賬規模將很大,不僅引發香港的銀行倒閉,也將導致香港銀行儲戶存款的損失。



同時,香港物業總值過高,而銀行貸款按揭在其中佔據重要比例。根據2014年12月《明報》的壹個調查,對比全球幾個大都會的物業總值,發現2014年香港全港物業總市值高達20.6萬億港元,超過三個紐約市的物業總市值,也將近能買下三個新加坡。雖然很多人認為這個數字誇大,但是考慮到香港雄踞全球的樓價,基本能夠反映香港樓市的大致狀況。而在這些物業中,有相當壹部分以按揭貸款的方式購買。按照本文對於商舖、寫字樓和豪宅的分析,當樓市的前兩級跳發生後,不論商舖、寫字樓還是豪宅,都會出現無力償還按揭的情形,大量止贖房都會推給銀行。而銀行也賣不掉這些物業,所以對這些物業的貸款都成為壞賬。如果按照上述物業總市值,只要10%成為壞賬,就和2014年本港GDP的21400多億港元的水平相當。



另外,香港很多人參與股票投資,其中大多數投資香港股市。而根據香港經濟的特點,香港股市主要由大陸公司股票和香港公司股票構成。其中,大陸在香港上市股票,主要以圈錢為目的,想方設法騙。我在《中國實體經濟走向末日》中,系統分析了中國經濟和實體企業的實質。另外,我還專門發文《萬達:不出油的油井》和《聯想控股的荒誕大坑》,具體分析這兩個在香港上市的公司的實質。而聯想控股在6月底以40多港元上市,到8月底的兩個月期間,最低跌到26港元。短短時間如此巨大的跌幅,並不是市場變化的問題,而主要是聯想在財報上做手腳。而香港人認識不到中國經濟和企業的實質,香港富豪按照個人關系買股票,順便也把散戶帶到坑裏。



香港公司股票則主要集中在服務業和房地產,同樣受到大陸經濟的影響。隨著大陸金融危機深入,按照我過去兩個月的預測,香港股市將繼續深幅下跌。隨著股市下跌,港人手中所持股票市值將大幅縮水。另外,類似漢能股份這樣的造假企業也將持續曝光,讓越來越多的持股港人帶來損失。同時,隨著大陸外儲見底,外儲局無力償付外資企業的外匯,大陸經濟全面破產後,所有大陸公司直接倒閉,股票清零。香港大多數公司也將破產,股票清零。大多數港人在股市的投資,也將血本無歸。



簡而言之,當銀行壞賬堆積如山,意味著港人的存款和投資幾乎清零。不論大陸資金黑洞曝光,香港物業大量止贖,還是相當數量的香港企業破產,都會以累加的效應形成香港銀行的呆壞賬,導致銀行破產。而且,在銀行破產之前,從大陸逃出的資金,快速從香港銀行過賬離開,也在最大限度內消耗香港銀行的現金。而香港人的存款主要留在香港銀行,不會像外資那樣離開。所以,在香港銀行破產後,儲戶能得到清償的資金金額很少,而大多數香港人也要遭受沈重的存款損失打擊。另外,很多香港人投資證券市場,也因為各類證券價格暴跌或者清零,而完全失去套現的機會。在大多數人失去工作機會後,銀行存款和投資的損失,等於讓大多數港人沒有了基礎保障。根據金管局2014年數據,香港家庭負債佔本地生產總值(GDP)的比率持續上升,已達到64%的歷史新高。沒有收入,沒有存款,再加上高負債,大多數港人隨時面臨生存危機。



隨著以上崩潰的逐級發生,港府也面臨自身的破產危機。表面上,港府壹直保持財政盈餘,可動用資金很多。所以,港府還在繼續進行基建投資,拉動經濟和帶動就業。但是,壹旦上述因素形成連鎖反應,港府也將陷入困境。因為,不論機場還是港口碼頭,貨物吞吐量急劇減少,營收立即從賬面利潤變為虧損。貿易、金融和技術服務業急劇萎縮,港府的關鍵稅基垮塌。商舖、寫字樓和豪宅大量控制,地租和差餉也驟減。金融業倒閉,港府的積累資金也大部分損失。而港府面臨多重困境,只能停止各項開支,尤其是停止基建,基建停止後,建築業對香港的經濟和就業拉動作用消失,同時產生壹定的負債和壞賬,進壹步導致港人就業減少以及經濟收益降低。在港府自身面臨危機時,難以大規模實施社會福利保障,也讓面臨生存危機的港人處境更加危急。



在多重因素影響下,香港小戶型單位住宅價格也將暴跌,而且空置率急劇增加。住宅本身雖然是民生,但是住宅價格是金融業的體現。當社會中的資金過剩時,房價水漲船高。而在過去,香港的主要特點是民眾收入高而食品等日常生活支出低,再加上地少人多,尤其天量資金通過彈丸之地的香港進入廣闊的大陸,共同推高香港樓價。而隨著大陸經濟破產,民眾因為大量失業而收入急劇降低,甚至難以應付食品和其他日常支出。尤其是資金全面逃離大陸,進而逃離香港,同時金融機構全面破產,也意味著香港資金極度匱乏。當人們極度缺錢,首先需要解決吃飯問題的時候,房價就不再是人們關心的問題。



而且,在過去40多年,香港戶均人口持續減少。根據相關數據,1971年,香港總人口將近394萬人,戶均人口為4.5人,大約為87萬戶。到2011年,香港人口超過700萬,戶均人口降到3人,共有家庭236萬戶。這個數字意味著,在人口增長不到80%的情況下,因為戶均人口下降,導致家庭戶數增長1.7倍,也就是住房需求急劇增加。而隨著香港家庭經濟陷入嚴重困境,人們為了生存,必然會顯著增加戶均人口,從而明顯減少對於小戶型住宅的需求,導緻小戶型住宅空置率急劇增加。大致上,只需要戶均人口重新達到3.3的水平,就可以減少10%的住​​房需求,讓小戶型住宅空置率超過12%。而在小戶型空置率急劇增加,加上資金嚴重匱乏的共同影響下,小戶型住宅單位同樣會崩盤。



對以上贅述的三級跳做個總結,大致勾勒香港樓市崩盤的路徑:中國實體經濟走向末日→香港旅遊商業急劇蕭條→商舖舖租急降→商舖嚴重過剩→商舖失去投資價值→中國金融危機爆發→實體經濟加速末日→引發港股暴跌和世界金融市場大動盪→香港寫字樓和豪宅開始降溫→中國外儲清空→兌付外資違約→中國經濟破產與外企大潰敗→香港金融業全面破產→貿易和技術服務業嚴重萎縮→大量相關服務業人員失業→寫字樓和豪宅空置率急升與嚴重過剩→寫字樓與豪宅失去投資價值→從屬服務業急劇萎縮→大多數香港居民失業→ 香港居民在香港銀行業的存款大部分變成壞賬、香港股市大部分股票清零、機場港口等基礎設施虧損、港府自身難保→大多數港人陷入生存危機→無力支付按揭貸款→小戶型住宅空置率急升→小戶型失去投資價值。在2015初,我對香港進行過簡要綜述,大致總結香港未來危機中面臨的關鍵問題,並且預測香港樓價將下跌95%以上(按照美元計價)。而實際上,未來香港樓價可以輕易下跌99%以上,回到幾十年前。



目前,中國大陸已經從金融危機和影響世界金融市場的階段,快速向外儲清空、外企大潰敗和中國經濟破產過渡。在整個局勢演變的邏輯過程中,目前對於港人來說,已經進入危機應對階段。港人應該盡可能在大陸外儲清空之前,迅速拋掉股票和其他證券、拋售物業,同時多囤積美元現鈔。而在未來某天,當大陸外儲的外儲清空,就意味著所有上述行動都為時已晚,人們需要直接面對後面的嚴峻局勢。如果將外儲清空視作海嘯,那麼在海嘯前多做準備的人,將獲得更多的生機。沒及時做準備的人,將被海嘯淹沒,直接陷入生存危機中。



上述分析在壹定程度上適用新加坡。雖然新加坡房價比香港低,而且新加坡更多是東南亞地區的資源整合領導者,比香港作為大陸經濟的附庸更加具有戰略優勢。但是,新加坡的民族和文化狀況復雜,存在其他方面的危機。所以,當大陸經濟破產時,也會對新加坡經濟形成類似衝擊。



中概股的暗黑未來



2015



中概股是以中國概念為依托、在美國上市的股票,集中反映中國概念的圈錢效應。



中國概念是什麼?表面是壹種心理預期,認為中國經濟將持續發展,參與的人也將獲得豐厚的收益。實質是以中國經濟噱頭的旁氏騙局。



中國概念從哪裡來?是從歐美來。歐美經濟金融界作為中共的海外喉舌,創造中國經濟發展的概念,幫助中共從歐美圈錢,支持中共的旁氏騙局和奢侈無度的花費。



中國概念起到什麼作用?歐美日等企業、基金和個人輕信中國經濟將持續發展,對中國大規模投資,尤其是歐美國家的民眾了解本國經濟嚴重下行,更樂意把資金投到中國。



中國概念的結果是什麼?中國經濟實際上在加速崩潰中,中共權貴和富人都在拼命外逃,只不過中國概念在歐美深入人心,進入中國的大規模資金延緩了中國經濟崩潰的進程,並且讓權貴富人更順利換美元跑路。隨著中國金融危機爆發,旁氏騙局破滅,以及隨後的外儲見底,巨大的中國金融黑洞將曝光,篤信中國概念並且做相應投資的人將損失慘重。



中國概念的規模有多大?中概股雖然火熱,集中代表歐美市場對中國的認知,但是涉及到的總金額並不算大。在過去20年,不同類型的外資進入中國,包括實業投資、房地產等各類投資基金、通過非正式渠道進入中國的各類遊資以及借給中國政府和企業的美元貸款和購買債券,從規模上,這些原始投資和借款本金達到3-5萬億美元或者更多,而這些資金在進入中國後還有積累的利潤以及各類資產增值,與本金合計,總值估計超過10萬億美元(具體評估,參見本人的《中國實體經濟走向末日》壹書中的《2015外企大潰敗》)。



2014年,中國經濟已經進入全面崩潰階段。但是,歐美經濟金融界仍然對歐美民眾宣傳中國經濟將持續發展,當京東和淘寶在美國上市,受到極度追捧。投資者不知道的是,中國經濟已經窮途末路。阿裏巴巴展現出來的輝煌,只是紅色共產帝國的落日餘暉。



2015年7月初,中國金融危機爆發,對中國全面崩潰做出現實確認。中概股以中國經濟為基礎,已經進入暗黑時代。這時候世界才感到恐慌,對中國經濟感到不安。但是,經濟金融業仍然麻痺歐美企業、基金和中小散戶,淡化中國崩潰的規模和程度,讓投資者忽略危機迅猛而來,不能及時採取資產保全行動。隨著金融危機快速演變成外匯危機和人民幣匯率危機,中概股將全軍覆沒,持有中概股的民眾將慘遭血洗。





壹、中概股表現的背後



阿裏巴巴是紐約證交所有史以來最大的IPO。阿裏巴巴的公開募股(IPO)發行價確定為68美元。按照上市計劃發行的3.20億股計算,阿裏巴巴IPO融資額達到218億美元,創出美國IPO融資紀錄。 9月19日上市,股價維持在90美元以上。股價在最初壹段時間盤跌後開始快速上漲,到11月10日達到最高值,股價超過119美元。隨後壹路下跌,2015年8月24日第壹次跌破68美元的發行價,9月1日下穿65美元。



在阿裏巴巴上市後,無數大型基金和中小散戶看好阿裏巴巴的前景,在高位跟風投資,原始股東則在高價持續拋售股票,將高額利潤套現。隨著阿裏巴巴股價不可阻擋的下跌,中小散戶損失慘重。按照2014年11月10日的最高點119美元和現在的價格對比,阿裏巴巴在短短10個月跌幅近半,即使中小散戶以93美元的第壹天價格買入,至今也下跌近三分之壹,即使按照68元的發行價買入,中小散戶也已被套。



阿裏巴巴高價上市的背景是在歐美經濟金融界的引導下,歐美民眾對中國經濟和網絡看好的雙重影響。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美聯儲通過QE印鈔試圖穩定住經濟,但是效果並不明顯。與之相對比,中國4萬億實施後,中國經濟極為火熱。經濟金融界齊聲驚呼,中國經濟更加強勁,中國正在拯救世界。還有著名的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說,美國經濟不如中國經濟的原因是美國政府沒有中國政府的控制力,希望美國政府擁有更大的權力。在經濟和金融界全面支持中共極權專制的背景下,實體企業為了短期收益,大規模將實業投資轉向中國;金融界組織大量金融資本和遊資,進入中國樓市投資;中小投資者也紛紛投資中國或者投資中概股。



當大規模資金、實業生產和工作崗位流向中國,中國經濟變得更熱,美國經濟則更冷。當中國房地產價格暴漲,中國汽車銷量超過美國,中國人在世界揮金如土購買奢侈品,購買天量的大宗原材料和能源,並且把錢撒給俄國、委內瑞拉、非洲等流氓國家和地區時,歐美民眾並不知道,這些錢並不是中國賺到的,而是歐美民眾的血汗投資給中國,然後中國政府和權貴來揮霍。另外,大量資金進入中國後,隨著實體經濟走向末日,房地產價格過高,大量資金湧入互聯網領域,支持了互聯網的極度繁榮。



隨著宣傳的深入,美國股市對於中概股的追捧熱度快速提升,2014年達到頂峰。 2014年5月,京東在納斯達克上市,上市首日的市場總估值超過260億美元。這裡需要指出的是,京東在快速擴張的過程中從來沒有盈利過,而是通過持續的虧損燒錢維持,而且虧損金額隨著擴張規模持續擴大。即使在京東尋求上市的過程中,也沒能實現盈利,最終以虧損業績上市。而在美國市場中,京東這個長期虧損而且虧損規模越來越大的企業,不但能實現上市,還達到260多億美元的市值,本身就是特殊現象。與之相對比,雖然阿裏巴巴在賬面上有較多的盈利,但是僅僅融資規模就接近京東,公司總市值更加可觀。



京東和阿裏巴巴受到追捧的原因很明顯,就是美國市場非常看好中概網絡股的前景。京東和阿裏巴巴上市後,多個中國的垃圾網站甚至即將倒閉的網站,也趕快準備在美國上市。畢竟有華爾街投行幫助忽悠,從美國人手中輕易弄到白來的錢,有光不佔是個笨蛋。這種情況與1998-2000年的美國互聯網泡沫時期的特點極為接近,很多垃圾股票在互聯網的光環下上市,只不過,華爾街追捧的目標由美國網絡股轉向中概網絡股,幫助中國的騙子壹起騙美國投資者的錢。



就在歐美日資金大量湧入中國期間,中國實體經濟逐漸走向末日。鑑於中國的金融機制,進入中國的資金越來越多,實體經濟加快衰敗。早在2010上半年,我們分析中國經濟時預測中國私企走向死路,到2015下半年超過95%的私企將關門。 2010-2013年,世界都認為中國經濟越來越大力發展,實際上中國本土私企正在陷入困境。 2014年初,我們撰寫著作《中國實體經走向末日》,再次強調2010年的預測,系統分析中國實體經濟全面破產的原因和結果,並且概述不同產業形態死亡的方式。



其時,大多數私營業主正苦苦掙紮,對未來形勢越來越迷茫。 2014下半年開始,實體經濟形勢轉變為快速惡化。到2014年底,多數私營實體企業陷入經營虧損和實際破產(資不抵債)的境地。由於私營企業占到中國經濟的大部分份額,僱傭主要的勞動力,私營企業陷入絕境意味著中國實體經濟開始全面崩潰。 2015年春節後,大量地方政府和房地產開發商的資金接近枯竭,大量樓盤停工,相當壹部分鐵公基項目停建,而鐵公基、房地產和上下遊產業佔據中國GDP的比重達到60%,停工意味著中國經濟崩潰已經無法掩蓋。與此同時,實體經濟崩潰在國際市場上也表現了出來,尤其是各類大宗礦產價格暴跌,澳大利亞和加拿大貨幣匯率暴跌。



隨著實體經濟走向末日,網絡經濟快速衰敗。 2015年3月,我撰寫《中國網絡股:紅色帝國的落日餘暉》(收入《中國實體經濟走向末日》壹書中),分析網絡經濟雖然表面繁榮,但是將快速衰落。繁榮的原因在於,過去十幾年經歷迅猛的科技變化,計算機和網絡得到快速發展,尤其在智能手機快速普及後,手機上網成為中國年輕人的生活習慣。另外,由於新壹代的成長,也推動中老年更多使用電腦和網絡,社會經濟文化的快速改變,刺激互聯網經濟的發展。同時,由於中國血汗工廠經濟的背景以及房地產價格和租金暴漲推動商業流通成本急劇上升,催生了京東和淘寶等網絡銷售的生長繁榮。



表面上看,京東和淘寶的急速擴張是中國網絡經濟的具有長遠發展的象徵,但是從整體經濟看,不論網絡經濟多麼繁榮都必須以實體經濟為基礎。短期內,網絡經濟通過大規模替代實體經濟吸引人們的註意力,但是隨著實體經濟走向末日,社會消費能力急劇萎縮,網絡經濟失去擴張驅動力快速下滑。 2014下半年,淘寶的真實銷售已經明顯下行,進入2015年,中國網絡經濟更加快速的沒落。阿裏巴巴作為中概股和網絡股的代表,在(北京時間)2014年11月11日的中國“光棍消費節”時號稱銷售再度猛增。但是從後來的退單的情況看當日銷售業績屬於嚴重虛增。而阿裏巴巴股價在(美國時間)11月10日達到最高點,隨後不斷下跌。在這個階段,美國大眾對中國的真實經濟狀況仍然壹無所知,還對中國互聯網經濟發展抱著殷切的期望,所以中小散戶坐看手中的股票下跌。





二、中國概念的騙局基礎



中小散戶投資中概股虧損,只是中國旁氏騙局的壹個縮影。如果對宏觀經濟有壹定了解,並且了解國際資金流向,就會知道中國玩的是典型的龐氏騙局。雖然對於散戶來說,這個旁氏騙局是黑箱作業,但是對於歐美經濟金融業,中國的旁氏騙局應該顯而易見。



中國的旁氏騙局規模巨大,而歐美經濟金融業是旁氏騙局的基礎。總的來說,歐美企業、基金和個人,對中國的投資和增值的總金額,估計達10萬億美元以上。隨著中國出口創彙能力越來越弱,同時揮霍消耗水平越來越高,造成中國經濟越來越入不敷出。對於中國這個負債累累持續吸血的經濟體,僅靠中國人自己,根本沒有能力做出騙局。在這個時候,歐美經濟金融業在持續努力,支撐中國的旁氏騙局。



按照經濟金融業的專業能力及其掌控的中國信息情況,絕不能以不了解情況、無知或者被騙等藉口解釋,而唯壹合理的解釋是歐美經濟金融界與中共合作、全力支撐中共,幫助中共從歐美日等國家吸血,維持中國經濟和中共政權。更重要的,歐美金融業的支持不是單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大規模的系統支持,在支持力度、支持方式和支持時機上都保持高度的準確性。



經濟金融系統作為壹個龐大的機器,主要在三個層面上支持中國經濟:壹是核心金融機構和監督機構,二是媒體宣傳系統,三是經濟學界的教育機構和個人。



首先,金融核心和監督機構起到決定作用,支持中國經濟。美聯儲作為事實上的世界央行,通過大規模的QE印鈔成為支撐中共的核心金融機構。 2008年之前,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方式是血汗工廠模式。從1990年代開始,中國通過內部的血汗工廠模式以及人民幣對外大幅貶值來吸引外資進入中國,中國加入WTO之後,外資對中國的投資猛增,成為中國出口的主要推動者,幫助中國賺取大量的貿易美元。在這個階段,中國獲取外彙的主要方式是外貿出口,次要方式是外商實業投資。中國政府通過外儲政策,將外商投資美元和貿易美元拿到自己手裡,進行二次消費和投資,支持中國經濟的雙重增長。



美國次貸危機後,美聯儲是為了防止美國經濟迅速崩潰,開動第壹輪QE。中國實施4萬億經濟刺激後,QE資金的主要部分進入中國,之後,和其他資金壹起轉到中共手中,壹部分轉變為外儲,另壹部分支持中國在全世界大肆花錢以顯出拯救世界的姿態。這種大手筆揮霍迷惑了歐美民眾,覺得中國經濟實力超強,但是他們不了解的是,恰恰是他們自己節約開支變成儲蓄和投資,通過投資的方式轉到中國,供中共消費的。而最終結果是,歐美消費日益疲弱,中國消費更強。



從QE2開始,美聯儲越來越明顯地支持中國的旁氏騙局。如果說在第壹輪QE印鈔美聯儲只是考慮拯救美國經濟還沒考慮中國,那麼從QE2開始美聯儲越來越主要支持中國。 2009年後,中國本土工廠的出口能力大幅下降,同時各種消費急劇增加,遠遠超出自身創彙能力。 2010下半年,中國4萬億經濟刺激過後,將流入中國的美元基本花光,迫使中共實施貨幣緊縮。同時,由於各類在建的工程規模過大,在資金緊縮的情況下內部經濟出現崩潰危機。這時候,美聯儲適時第二輪QE,資金再次大量進入中國,進壹步刺激中國經濟。



隨著QE資金越來越多進入中國,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貶值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實業投資最先體會到中國經濟的衰退,並且承受衰退的後果。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的是在中國從事生產組裝的工廠,迫於中國成本快速提高而不得不把生產搬遷到其他國家。中國出口能力持續下降,自身經濟機能急劇萎縮,而中共揮霍規模持續擴大,中國經濟越來越入不敷出。



同時,當前的國際金融系統信息發達、大規模資金流向被各國央行嚴密監控。美聯儲作為世界的中央發鈔機構和金融監管機構,自然可以清楚看到中國的貿易收入持續減少,過度消耗外資後,在國際市場的支出開始減少,中國經濟陷入困境。就是在這個情形下,美聯儲繼續實施QE2,表明美聯儲是有意識支持中國經濟,維護中國的旁氏騙局。



2012年開始的QE3是美聯儲更赤裸裸的為中國旁氏騙局輸血。當時,歐美經濟雖然較為疲弱,但已相對穩定,而中國經濟表面很強,但快速出現危機。如果美聯儲沒有任何動作,中國經濟將在2013年全面崩潰。於是,美聯儲赤膊上陣直接支持中國經濟,開動更大規模的QE3的持續無限量印鈔。可以說,美聯儲通過印鈔的金融指揮棒,將天量資金送給中國,成為支持中共的核心力量。中共持續獲得來自歐美社會的資金,持續大肆揮霍,維持龐氏騙局。同時,中共權貴和富人通過中國金融系統的暗箱操作,換出大量的美元,在歐美國家大量買房置地,炫耀性消費。



歐美的信用評級機構為中國打高分,與美聯儲配合推動資金進入中國。在美聯儲持續印鈔的背景下,如果評級機構對中國提出預警,資金會對中國有所警惕。由於外資企業在中國經濟中佔據重要份額且利潤急劇增加,中國的實際負債以乘數方式日益增加,實際欠債如山,權貴和富人則以各種方式出逃,帶走巨額美元。本來,這些顯而易見的事實只需要最簡單的調研就能得知中國未來根本還不了錢,尤其2011年後,中國企業全力在境外大量借美元債,這是非常危險的標誌,但是歐美的評級機構仍然視而不見,依然給中國高評級。在這些極高信譽評級的支持下,歐美的企業、基金和個人放鬆警惕,繼續進入中國。



其次,歐美媒體的輿論宣傳把謊言重複千遍變成真理。在中國旁氏騙局中,想讓謊言成為真理,關鍵不是說多少遍,更重要是由什麼人來說。如果只是中共自己王婆賣瓜自賣自誇,不會有那麼多人上當,但是當歐美媒體和經濟金融業結合起來幫助中共撒謊,鼓吹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結果就是中國經濟增長變成大多數歐美民眾心中的真理,也就是強有力的中國概念。



中國概念的強化分為幾個層次。最初,當歐美媒體從貌似客觀公正的立場出發,以看似理性的方式傳播,幫助中共宣傳,會有壹部分人信以為真;接著,當歐美經濟金融界以高端、專業、全面的分析文章或者報告發布在歐美的主流媒體上,大部分人都相信這些謊言;最關鍵的是經濟金融界在媒體上壹邊倒地支持中共,長時間幫助中共宣傳謊言,這讓大多數民眾都信以為真,且信任程度持續加深。最後,最初相信謊言的人進入中國後似乎都賺了錢,主流傳媒以此積極擴散傳播,強化這些成功的故事,對歐美民眾形成進壹步影響。



在經濟金融業理論、成功賺錢故事和媒體共同長期宣傳的組合拳下,歐美社會的大多數民眾都堅信中國經濟奇蹟。如果極少數人不信中共謊言、不認為中國經濟是奇蹟,並且還認為中國經濟即將崩潰,必被歸於另類,不是過於偏激,就是有所企圖,甚至腦子有問題。



在具體的宣傳操作上,經濟信息可以分為非數據信息和數據信息。非數據信息主要是壹些日常新聞,包括經濟和非經濟的消息,尤其以非經濟消息為主。壹般來說,非經濟金融類專業的人更多依靠非數據消息做評估。歐美社會中,很多人並不是經濟專業,也不懂所謂的經濟,但是,只要這些人具有基本的常識,天天收聽本地新聞,自然會形成獨立認識,並不依賴於經濟金融業的數據。尤其2009年後,美國官方發布的經濟數據越來越好,失業率也持續下降,經濟金融專業人士在這些數據基礎上發表看好經濟的觀點。



但是,相當壹部分美國人感受到通脹嚴重、中高收入的職位越來越少、真實失業半失業的人越來越多,社會矛盾日益尖銳、生活秩序日益混亂。他們直接判定官方數據造假,而媒體討好經濟金融人士跟著官方壹起欺騙民。不過,歐美民眾考慮中國時,則只能依賴經濟金融業,他們不懂中文,不了解中國社會的真實情況,投資者只能依據英文消息了解中國,並且在經濟金融業提供的專業意見基礎上做相應的投資決策。



在非數據信息方面,英文新聞對投資者形成根本的誤導。在中國大陸的中文媒體上,存在大量的經濟新聞和非經濟新聞,發佈在不起眼的角落。雖然中共官媒盡力鼓吹經濟高速增長,未來前景光輝燦爛,但是地方媒體在無意識中會報導壹些地方新聞,與官媒的主流宣傳相反。全面了解這些信息並且綜合匯總和分析就會發現,各地都在釋放負面信號,說明經濟在持續惡化。



而在英文媒體上,通常聚焦報導大事件,想法吸引全社會的眼球,經濟衰退的負面新聞不引人矚目,不會被翻譯成英文傳播,也就不會為歐美投資者所知。而且各大英文媒體主要都採用中共官媒喉舌的信息,呈現的是中國形勢壹片大好,越來越好。這種積極鼓吹中國經濟發展的姿態,既討好中共政權,又吸引投資者的註意—人們都喜歡發財致富的消息,媒體通過兩頭討好獲得更多廣告收益。



另外,中共還積極出資,控制歐美的中文媒體,通過這些媒體宣傳中國經濟發展的正面信息。



所以,歐美投資者雖然以為自己閱讀到了更加客觀公正的英文媒體,但是這些媒體實際上完全被中共宣傳所操控,比在中國的中文媒體進壹步被洗白,完全成為中共的宣傳工具。所以,歐美投資者根本不了解中國經濟面對的巨大風險,更無法了解風險來源。



在數據信息方面,歐美市場的主要信息來源有兩種,壹種是中共官方提供給外界的經濟數據,二是歐美經濟金融界對中國經濟的數據研究分析。基本職責上,歐美金融界作為經濟的關鍵決策支持機構,應當對中國做全面徹底的獨立經濟調研以及相應的信息分析,以確保數萬億美元巨額資金安全,但實際上,經濟金融界都主要引用中共官方數據,並且做更樂觀的解讀,支持中國經濟向好的宣傳導向。然後,這些解讀大量出現在專業媒體上,成為歐美分析中國的主要指向標。



歐美民眾無法了解關於中國的非經濟信息,只能更加依賴這些所謂的專業數據解讀,而解讀顯示中國經濟很好,這和各種非數據信息顯示的中國經濟向好的信息吻合,至此歐美民眾不得不相信中國經濟將持續向好。而且,在中國投資的很多企業和基金壹直在獲利,更以榜樣的力量讓人們不得不信。



所以,不論非數據信息還是數據化分析,經濟金融界和各種傳媒不僅成為中共的傳聲筒,還是支持中國的主要放大器。例如,《金融時報》和《經濟學人》等媒體,壹度如同《人民日報》的海外財經版,從不同角度吹捧中國經濟的強大,引導投資者走向錯誤的方向。



第三,經濟學界共同支持​​中共。整體上,歐美經濟學家是最看好中國經濟、支持中共政策、讚賞中共極權對中國統治力的壹群人。在各個歐美大學的課堂裡,經濟和金融學教授都表達出自己對中國發展前景的樂觀,即使壹些學生有疑問,他們也以專家的姿態表示中國沒問題。尤其是哈佛這樣的世界頂尖大學,壹直有支持中共的傳統,現實中還接受大量來自於中共的捐款,為中共權貴培養子孫後代,為幫助他們繼續統治中國做準備。在這樣的學校裡,更能體會到中國力量(中共統治力)的強大。學校的管理者和教授們對中國更樂觀,而反對中共的思想和觀點被嚴厲控制。



中共拿著從歐美籌集來的錢,花其中很少的壹部分給壹些著名經濟學家,讓他們到中國給中共站臺,表現出經濟學界對中國經濟前景看好以及對中共的支持。而這些經濟學家作為主要的經濟教育者,對各界的觀點認識形成重要的影響,甚至在很多時候直接影響大企業和大型基金的投資決策。



經濟學界普遍支持中國,中共再通過多種方式政治捐款,對美國政府滲透。當美國政府對中國採取非常軟化的立場時,更讓外界感覺到中國力量日益增長,而美國日益衰敗,自然促使更多的人將資金投向中國概念。





三、騙局基礎的崩潰



中國經濟的消耗規模越來越大日益衰敗。雖然外資對中國的投資規模也日益龐大,但是依然不夠中共大肆揮霍。



美聯儲逐步停止QE3,中國概念失去基礎支柱。 QE3持續印鈔期間,雖然中國經濟持續衰敗,但是受持續進入的美元支持,仍然在表面上保持較強的增長勢頭。 2013年,美國陷入滯漲,而且通脹壓力越來越大,隨時可能出現惡性通脹。美聯儲前主席伯南克下臺,瘋狂印鈔的政策被停止。新任美聯儲主席耶倫很快決定,從2013年四季度開始,逐步縮減QE3。



在縮減的初期,過剩的美元還在持續不斷進入中國,以至於中國總理李克強感嘆外儲是負擔。隨著QE3印鈔規模減小,美元的供需在2014年中達到平衡,隨後出現需求大於供應的狀況。美元指數進入上升通道,反映美元開始回流美國。與之相對應,中國外儲在2014年第二季度末達到接近4萬億美元的頂點,隨後開始下降。在美聯儲停止QE和美指大幅上漲的雙重作用下中國經濟被釜底抽薪。



2014年初,我在《中國實體經濟走向末日》中,對國內市場斷崖和國際市場萎縮的機製做了詳盡分析。由於人民幣與美元匯率捆綁,隨著未來美元升值,只能被迫跟隨升值。在中國國內持續通脹的背景下,資金緊張導致利率上升、人民幣對外升值以及國際市場需求減少,導致中國出口開始加速下滑。出口快速下滑壹方面代表著貿易美元收入減少,另壹方面出口企業日益艱難,出口企業出現新的倒閉潮。越來越多的外企關門後還要帶著美元利潤走,中國外儲更加緊張。而在國內市場方面,壹方面因為銀行利率高企,國內資金鍊斷裂全面加速,國內需求急劇下降;另壹方面出口快速下降,也導致為出口做配套的國內業務大幅減少。兩方面作用下,中國國內市場需求出現斷崖。



2014下半年,中國經濟開始快速崩潰。旁氏騙局的壹個關鍵特徵是債務日益累加,直到最後無法支付利息突然崩盤。中國經濟在長期高速增長的背後是人民幣大量超發,而人民幣增量的實質是對美元的負債。在美元持續流入的支持下,央行通過金融指揮棒的方式,支持經濟運轉(參見《中國實體經濟走向末日》中“金融指揮棒”壹節)。 2014年中開始中國外儲減少,中國央行印鈔能力下降,通過印鈔掩蓋債務的方式已經無法解決問題。



2014年底,中國經濟進入全面崩潰階段。 QE3停止後,世界開始預期美聯儲將加息,而美元指數持續上漲,美元加快從中國回流美國。外貿迅速下行導緻美元收入減少,中國為了粉飾經濟太平在外貿數據上造假。在國內,銀行積累的壞賬堆積如山,銀行只能通過債務展期掩蓋壞賬,但是銀行沒有現金回流,支付成為嚴峻的危機。為了緩解銀行危機,中國央行只能脫離美元實施無錨印鈔,人民幣開始津巴布韋化。



隨後,中共自己製造新聞以維持旁氏騙局。隨著美元指數上漲,各落後國家對美元大幅貶值,新興市場的泡沫快速破裂。中共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只能對外支撐人民幣匯率,同時製造吸引世界眼球的話題。 2015年春節後,亞投行突然火熱,歐洲主要國家積極參與亞投行籌備,壹時間,在各國媒體的報導上,中國似乎要超過美國成為世界領導者。而中國中央政府制定龐大的對外援助計劃,地方政府也積極參與,壹帶壹路掀開新篇章。



不論中國的對外援助還是內部基建計劃,都引發經濟金融界對中國經濟新的快速增長預期。壹些歐洲資金跟隨歐洲各國政府投到中國希望從中獲利。當然,由於資金還在繼續流出中國而中國外儲大部分不能動用,所以實際上基本沒有活錢。因此,亞投行並不是真正向世界撒錢的機構,而是想法圈錢維持旁氏騙局的噱頭。在國內,資金已經緊張到很多地方政府要藉錢發工資,不可能拿出大量資金配合壹帶壹路。結果就是,不論是中國的對外資金投入承諾還是各地方政府制定的龐大規劃,都因為缺乏有效資金很快偃旗息鼓。



亞投行熱點轉冷後,中國A股上漲吸引了全世界。其實,中國官媒早已在壹些文章中明確表示過,A股上漲的目的是挽救國企進而挽救地方政府。所以,A股上漲實質上是吸收私人資金來延緩經濟崩潰的最後措施。



不過,歐美經濟金融界只強調股市上漲的幅度數據,單憑股市上漲的幅度認為中國經濟仍然保持健康狀態。歐美媒體也很快忘記亞投行,聚焦中國A股。可以說,A股上漲如同強心針,支持歐美經濟金融業對中國經濟向好的認識,吸引國際資金進入A股炒作,為中國經濟輸血。在投資者的樂觀情緒支持下,資金大幅推高港股,美國的中概股也隨之反彈。



隨著A股暴漲,中國經濟進入殺雞取卵的階段。從3月份開始,我多次發微博和長文分析中國股市已經榨乾社會資金,推動中國經濟進入亡道階段。多數實體業主放棄主業去炒股,實體加速進入末日;無數民眾推遲買房買車和其他消費,甚至節衣縮食參與炒股;還有無數民眾抵押房子、從親友處借錢甚至信用卡套現去炒股,或進壹步在股市融資炒股。



這些瘋狂行為都說明,股市幾乎吸乾了社會中的資金,壹方面,說明股市上漲到了末期,隨時出現​​股市崩盤,進而加速社會經濟崩塌;另壹方面,大量資金匯集到少數人手中,他們隨時換美元逃離中國。



進入6月,中國媒體大肆宣傳80歲老人也炒股,大學生省錢集體炒股。當實體經濟快速被拋棄,整個社會聚焦於股市,說明中國經濟已經全面崩潰,只不過在用殺雞取卵維持。





四、金融危機與股匯雙殺



A股股災拉開中國金融危機的序幕。中國股市中,上市公司只是圈錢工具,大都沒有真實價值。股市在實體經濟走向末日的背景下逆大勢而上漲,只為圈錢。 5-6月,中國股市榨乾了各方資金,少數人在高位套現多達數萬億的股票。當市場完全沒有後續資金,加上大規模的套現拋盤,股市大幅下跌。大幅下跌觸發大規模融資盤,引發多殺多的斷崖下跌。股市暴跌形成多種連帶效應導致經濟危機爆發。



7月上旬,在中共實施暴力救市措施後,我宣布中國金融危機爆發。中國金融危機的實質是對中國經濟全面崩潰做最後的確認,並且說明中國概念的旁氏騙局整體破產,暴力救市不過是垂死掙紮,螳臂當車。 8月初,我強調A股救市慘敗,預計中國可能出現股匯雙殺,並且隨後分析中國金融危機的局勢。總的來說,我的分析基於顯而易見的中國實體經濟走向末日,再加上對於市場的常識認知,可以清楚看到金融危機形勢已經非常明朗。而且,很多中國民眾都感覺到​​大事不妙,開始換美元。



在中國暴力救市的過程中,歐美各國政府都沈默以對,金融業開始搖擺不定。 A股連續暴跌後,美國出現恐慌暴跌,迫使美國監管機構暫時停止股市交易。如果中國股市無法止跌,歐美股市也開始動盪,引發政府的極度恐慌。另壹方面,在A股暴跌明顯滯後,歐美經濟金融業開始發出看空的聲音,並且擔心中國A股暴跌會引起世界經濟危機。不過,由於金融業與中共的利益緊密捆綁,不能坐視市況惡化。不久,以高盛為代表的金融機構又故技重施,公開宣稱中共能穩住局勢。但是,在A股救市慘敗後,人民幣又突然大幅貶值,隨後A股繼續下跌,造成世界股市的大震盪,壹直宣傳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經濟金融界無法自圓其說。



金融業對中國的態度轉向悲觀,反映出自身的恐懼。在美聯儲停止QE3和中國出口驟減後,資金越來越多從中國離開,中國的旁氏騙局被釜底抽薪。在這樣的背景下,經濟金融業由於與中共的利益捆綁,仍然在輿論上繼續鼓吹中國概念,散佈中國經濟長期向好,部分資金相信輿論再次進入中國,而這些繼續進入中國的資金正好為逃離中國的資金墊背做炮灰。 A股股災、金融危機爆發和暴力救市慘敗後,經濟金融業鼓吹中國向好的強大輿論攻勢等於瞬間破產,而金融業因為自身在中國也有各種相關利益,對中國的觀點轉向悲觀,明顯反映出內在的恐懼,也只有高盛這種與中共利益緊緊捆綁的機構仍然鼓吹中國經濟問題不大。



金融危機對外匯形成壓力。中國政府壹個半月的暴力救市投入數萬億人民幣,結果只是延緩A股跌勢。如此大規模的資金短時間籌集需要多個渠道,包括對民間資金的強平、對銀行融資的置換、擠占實體經濟的資金和額外印鈔等。其中,完全擠占社會資金導致社會需求急劇衰竭,加速實體經濟末日狂奔。額外印鈔加速人民幣的津巴布韋化,人們更擔心金融形勢。實體末日將釋放出大量實業資金,加上無錨印鈔釋放出的資金,越來越多人拋售房產,都去兌換美元。人民幣突然貶值造成動盪,引發更多資金恐慌換購併且從加緊出逃。中共官方為了維持匯率不崩盤,只能在外匯市場拋售美元。



目前中國已進入外匯危機階段。金融危機後,雖然不少金融機構仍然對中國經濟保持所謂的樂觀態度,但是越來越多的人從股市暴跌和人民幣匯率暴跌的數據感到恐慌,不再相信金融業的言論。進入中國的美元急劇減少,而換美元逃離的資金規模越來越大。外儲被迫拋售美元,拋售規模逐月擴大。 6-8月,外儲加速流失。



匯市不同股市,中共無法用槍頂著人不許換美元,更無法像印鈔救股市壹樣,印美元救匯市。中國央行只能不斷消耗外儲來維持人民幣匯率。另外,中共只能通過誘騙中國民眾不要換美元、對個人散戶換匯逃離進行限制等小修小補的管制方式有限地延緩外匯逃離。然而越來越嚴格的外匯規定,明確說明外匯管制日益急迫,外匯危機迫在眉睫。



從金融危機到外匯見底還有壹段時間。外匯危機後,外匯見底提上日程。在外匯見底之前,中共還會採取各種姿勢掙紮,金融業也會力挺中共。絕大多數歐美投資者相信金融業的輿論,未來還有希望。在這個階段,如果及時行動,還有機會趕在多數人行動之前盡可能拋售人民幣資產,然後換美元。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負面消息湧現,即使英文媒體忽悠民眾穩定情緒,也無法繼續掩蓋真實的中國。更重要的是,壹旦外儲見底,真金白銀完全消失,人民幣將壹文不值。即使金融業再支持中國經濟,都擋不住人民幣資產清零。所以,這段時間的認識和相應行動將決定無數投資者的財富。



總之,隨著中國旁氏騙局曝光,歐美經濟金融業和媒體無法繼續幫中國掩蓋真相,大量資金逃離把中國外儲沖垮。而外儲見底後,中國概念不僅壹文不值,人們還將避之不及,中概股依託的中國經濟和中國概念徹底崩塌。所以,中概股沒有明天,只能在暗黑中掙紮,迎接突然死亡的未來。



香港股市的心理崩潰點



2015



2015年7月6日,我曾撰文《A股股災與港股暴跌》分析港股暴跌的起始階段,其中強調,港股的第壹波下跌是以了解大陸經濟實情的人先知先覺從港股撤離開始。 8月2日,我又撰文《A股救市慘敗與港股第二波下跌》,分析預測港股開始進入暴跌階段。 9月2日,我發文《香港樓市三級跳》,分析隨著香港金融系統全面破產香港樓市下跌將深不見底。香港股市與樓市屬於緊密互動的市場,股市下跌推動樓市下跌,反過來再加速股市下跌。



基本面上,香港股市已是空中樓閣。股市依附於經濟生存,香港經濟依附大陸經濟生存,中國經濟就是香港股市的基本面。在我的《中國實體經濟走向末日》中,全面分析和預測中國經濟崩潰的方式、過程和結果。在過去壹年半,大部分內容已經變成現實。而且,中國經濟已經進入粉碎式崩潰階段,也就是全民中的絕大多數個人都已實質破產,即使大陸當局利用各種手段粉飾太平,也無法掩蓋粉碎性崩潰的事實。由於中國經濟基本面的崩潰,香港股市失去價值基礎。



香港股市的未來結果將是全面破產。中國是世界上主要的金融黑洞,吞噬掉數萬至十萬億美元以上的資金,其中包括大量的香港資金。香港政府和金融機構把香港的前途和命運完全壓在中國大陸經濟上,香港社會中的大部分資金也都投入大陸經濟。隨著資本外逃加速,我在《2015外企大潰敗》闡述的潰逃壹旦開始,中國的外儲將快速清空,屆時中國的對外欠債只能違約,中國將直接拖垮香港經濟,同時引發世界經濟大蕭條。我在《香港經濟三級跳》中也有樓市和股市相互影響的闡述,結果將是香港股市面臨全面破產,絕大多數股票清零。



目前,香港民眾信心仍然支撐著香港股市。信心主要來自兩方面:第壹,中國大陸經濟仍然有潛力。雖然中國經濟有所放緩,大陸自由行到香港的購物大幅減少,但是這種放緩和減少屬於較為正常的現象。畢竟大陸經濟增長了30多年,進入中低增長階段正常,而即使大陸經濟增長放緩,也仍有利可圖。所以,完全唱空中國經濟、認為中國經濟完全崩潰的人,不是過於極端就是已經癲狂,甚至居心叵測。第二,即使大陸經濟出問題,香港也能獨立生存。雖然香港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大陸經濟,但是不完全屬於大陸經濟,如果大陸經濟不好,香港能採取措施自救,不至於股市全面崩盤。所以,在這些信心支持下,雖然​​香港股市受大陸A股影響有所下跌,但是恒生指數仍堅守20000點之上,而不是像大陸A股壹樣暴跌。



不過,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快速惡化,香港股市的信心從另壹方面受到打擊。由於大陸經濟屬於粉碎性崩潰,從各方面向世界市場傳導,即使世界市場不再關註中國A股,但也因中國實體經濟崩潰而日益受到嚴重影響。所以,我在9月24日發微博:



目前,各國經濟不是大面積潰爛就是病入膏肓。中國股災和金融危機開始後,雖然各國政府和金融界極力粉飾太平,但是已經難以掩蓋真相。隨著歐美出現新的危機,反過來再推動中國危機加劇,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世界很快將四分五裂。



而香港股市雖然從基礎上依賴中國大陸,但是在心理上更依賴歐美經濟,隨著歐美經濟加速惡化——尤其股市下跌,也將快速削弱香港民眾的信心。



當市場信心失去經濟基本面支持,會持續被削弱。大陸經濟粉碎性崩潰是指基本沒有上市公司在市場中賺錢,只可能越虧越多,最後破產倒閉。但是由於大陸信息不透明,通過貸款延期和數據造假等方式讓企業表面不破產,甚至還能做出所謂的盈利。而很多民眾在信心支持下,把這些假數據當真。所以,很多人繼續持有股票,甚至還繼續購買。另外,港府也從穩定市場心理出發,通過強調大陸的假數據來增加市場信心,堅定人們堅守在股市的意誌。不過,無論經濟數據如何造假,根本的壹個數據不能造假,那就是實體收入現金流。不論市場如何有信心支持股市和樓市的價格,都無法增加實體企業的業務收入現金流。事實上,不論出口還是內需,大陸實體經濟現金流都在急劇減少。反映到香港,旅遊商業壹片蕭條,都說明大陸現金流的急劇萎縮。當人們的現金收入日益減少,信心會逐漸動搖。



市場信心在快速分化。 7月,先知先覺的人離開股市時已經意味著市場信心的分化。 A股救市慘敗後,壹部分人意識到香港股市的風險也離開港股。不過在這個過程中,越是相信中國經濟良好、相信港府宣傳的人,往往持股的信心也越強,而且,還有壹部分人在信心支持下抄底,等待股市反彈。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基本面發生改變。這些人選擇先出場觀望,剩下的人則繼續堅持。另外,歐美市場的持續惡化也引發香港股市的投資者減持,或者說,對股市有信心的群體在持續被消耗,市場信息逐漸變得越來越弱。



隨著出場觀望的人日益增多,股市接近心理崩潰的臨界點。當長線的基本面投資者越來越少,短線抄底的技術買盤越來越多,意味著剩下的堅持者越來越少。另外,由於實體經濟的現金收入減少,能新進入股市的資金也快速減少,所以港股呈現出成交量減少日益疲弱格局。隨著外圍市場下行將打擊技術抄底盤的力量,而且,由於堅持的人越來越少,市場日益脆弱。在剩下的人中,壹旦他們突然發現經濟基本面崩潰會恐慌出逃,結果就是股市大幅下跌,觸發相應的技術賣盤止損。而市場中的基本面買盤已經非常薄弱,心理崩潰意味著股市崩盤,也就是港股出現斷崖式暴跌。



按照壹般情況,香港股市的心理崩潰點將在4個月內出現。由於經濟基本面已經完全失去支持,股市信心消耗的速度非常快,心理崩潰的時間點也不會很長。從具體時間上說,A股股災在7月上旬發生並引發中國金融危,3個月後,如果金融危機得不到解決,將引發中國經濟與社會的雙重危機,並且傳導到全球市場。大陸A股救市慘敗,通過閱兵和中秋十壹長時間休假等手段淡化和拖延金融危機進程,但是收效甚微。更重要的是,8月之後,實體經濟崩盤全面顯性化,外匯危機顯現,都說明金融危機的快速蔓延。所以,考慮到各種掩蓋和拖延手段,大陸金融危機將從10月中旬後的3個月左右全面轉化為經濟和社會的綜合危機。香港人即使後知後覺,也將在未來4個月內開始感受到大陸的強烈衝擊,香港股市的心理崩潰,出現斷崖暴跌行情。



經濟基本面決定香港股市的根本走勢。大陸A股股災後,我反復強調中國面臨「股匯雙殺」局面。在世界對中國股市的反應相對弱化之後,匯市作為最終的中國經濟命門,也是所有市場關註的焦點。隨著中國經濟全面崩塌,資金正越來越快逃離中國,為了維持局面,中國官方從加強外匯管制,從各方面嚴控外匯流出。但是,由於WTO規則和中國對外導向型的經濟基礎,外匯管制的收效壹般,資金出逃規模依然越來越大。



更重要的是,外企大潰敗已經上演,外資加速從中國撤離。壹旦大型外企成批將積累的利潤和本金換匯離開以及國際金融機構大規模回收對中國的貸款,中國外儲將很快見底,各種外債違約。屆時,香港的各類金融機構因為大量借錢給大陸而導致破產,進而引發香港經濟破產,港交所甚至也面臨關門。不論現在香港股市中的民眾信心如何,那時候還留在市場中的投資者將完全絕望。



香港商鋪關店潮在即



2015



夫風生於地,起於青蘋之末。2015年9月初,我發出《香港樓市三級跳》時,大多數人仍看好香港樓市。壹些讀者缺乏對大陸經濟的認識,無法理解大陸經濟崩潰將對香港樓市產生根本摧毀作用,也就是“風生於地”,同時,人們只關註眼前和表面,忽略香港樓市已出現的壹些危險徵兆,即“青萍之末”。所以,不少讀者說我危言聳聽。



進入11月,香港樓市的潰勢已非常明顯。儘管香港媒體壹直在鼓吹樓市火爆,新樓盤推出受到追捧,但10月之後,人們看到市場的成交資料才突然發現,商鋪降租越來越多,二手住宅成交量急劇下降,成交價下跌。另外,香港股市表現疲弱,也對樓市心理造成顯著影響。從整個大環境來說,香港樓市跳水的“大風”正在刮起。雖然很多人扔抱幻想,但潰勢不可阻擋。



其中,商鋪的潰勢表現尤其顯著。通過近期對零售業的全面實地考察,其狀可用慘淡形容。考慮到商鋪的租金、人工和其他各種雜費,大多數零售商已嚴重虧損。目前,支持零售商運營的已經不是零售收入,而是在虧損中堅持的信心。壹旦零售商失去銷售復蘇的信心,將出現大規模關店潮。由於香港商鋪成本極高,即使零售商擁有信心,也難以長期支持虧損。



大致上,香港零售業可以分為四大業態:1、奢侈品類,包括鐘表、黃金珠寶和奢侈服裝箱包等;2、中高級商品類,包括各類中高檔品牌的耐用品、服裝鞋帽、電子電器等產品;3、中低端產品類,包括中低端品牌的產品以及各種生活用品,尤其以藥房為代表;4、餐飲及相關服務業,為產品零售業做服務,屬於零售業的周邊支援行業。





壹 奢侈品類



在興旺期,香港可以稱作世界奢侈品之都。從旺角到尖沙咀,從銅鑼灣到上環,奢侈品零售佔據連片的店鋪。在各個非市中心地鐵綜合體中,奢侈品零售也佔據主要位置,尤其從旺角到尖沙咀的主街底商旺鋪,周大福、周生生、六福珠寶和謝瑞麟等珠寶首飾商店經常首尾相連,氣勢鼎盛。站在旺角的某個街角,200米輻射半徑內有5家周大福,還隨處可見出售各種名牌中高檔手表的鐘表店。另外,在高收入人群集中地區和高端商場,奢侈品牌的服裝箱包等商店也同樣佔據重要位置。



奢侈品佔據香港零售業的關鍵比重,也直接大幅推高鋪租。在世界任何地區,奢侈品銷售都屬於小眾消費,集中在少數商店出售,唯有在香港,奢侈品店鋪大規模鋪展。奢侈品意味著極高的營業額和營業利潤,可以支付高昂的房租,雇傭高收入的服務人員,帶動其他後續的相關消費。而香港成片的奢侈品店鋪壹方面從大陸消費者獲得巨額收益,另壹方面大幅擡高商鋪租金,在大陸遊客的高潮消費期,以周大福為代表的金鋪瘋狂擴張,佔據大量高消費區的底商旺鋪。



也因此,隨著大陸經濟崩潰,奢侈品也受到直接影響。4萬億之後,大陸經濟表面火熱,實際上由於經濟傾斜政策進壹步加大,加速竭澤而漁的經濟進程,財富向官僚、富人和中高級白領迅速集中,這些人到香港旅遊購物,帶動香港的奢侈品銷售。隨著大陸經濟下滑和崩潰,壹部分人將財富轉移到歐美國家,另壹部分人則淪為實質上的窮人,無心或者無力到港消費,直接導致嚴重依賴大陸遊客的奢侈品行業的蕭條。



中高檔鐘表零售受到的打擊最為顯著。鐘表屬於最可有可無的消費品,而且是過剩消費,比如很多大陸官員擁有數塊高檔名表。當大陸經濟下滑和所謂的反腐之後,這些消費幾乎消失。實地考察中看到大量表店幾乎無人出入,如果再按照進店觀賞、選擇、和購買三個程式分批篩選,購買者則更少。表店零售已陷入全面蕭條,能經營持平的表店即使有也不會很多,如果僅靠門店零售,大部分表店應處於虧損或者嚴重虧損狀態。



珠寶首飾店與中高檔鐘表店相比,銷售狀況好壹些,不過總的來說成交仍然清淡,而且銷售狀況不均衡。首先,不同店鋪之間的銷售狀況不均衡。銷售主要向名店傾斜,非知名店鋪生意清淡。名店金價雖然高,但是消費者普遍更相信品牌,而且連鎖店鋪眾多,更容易吸引客流。有的店鋪雖然有名,但是因為定位原因,銷售很清淡。其次,在狀況相對較好的名店,銷售根據大陸遊客多少而差異明顯。在大陸遊客少的平日,大多數珠寶首飾店基本沒人,或者有零星顧客選購;在陸客較少的週末,多數名店有少數顧客選購;在大陸遊客較多的週末,主要名店根據大陸遊客的聚集程度與消費動向,形成數量不等的採購人流。在陸客集中的地區,人流較多,人氣相對較旺。第三,如果仔細觀察,在名店內部,不同櫃檯的交易狀況也相差明顯。其中,名表櫃檯乏人問津,與鐘表店的狀態類似。消費者主要集中在價值較低的金飾櫃檯,而且基本都少量購買。在興旺期和金價高企時,內地土豪和大媽包攬櫃檯內黃金飾品的現象已經完全不復存在。



銷售不均衡意味著珠寶店面臨的關店模式有所不同。大致上,名氣越低的珠寶店,由於總體銷售更加清淡,面臨的壓力越大。有的珠寶店開始打折吸引消費,但是奢侈品與平常商品不同,品牌效應占主要部分。缺乏名氣的珠寶店即使打折,都無法消除人們對於品質的疑慮,難以明顯提升銷售。壹段時間後,絕大部分非知名品牌店鋪將倒閉。周大福作為名店,過度擴張後,已經開始面對客源急劇減少的壓力,不得不關閉壹些店鋪,收縮經營。而大陸消費只會持續減少,名店的店鋪也必將持續萎縮到較少數量。



其他奢侈品交易亦較為清淡。在陸客較少的平日和週末,店鋪之內基本沒有人,銷售也不可能很好。而在陸客較多的週末黃金時段,奢侈品銷售有壹些起色。根據品牌不同,也同樣存在銷售不均衡的狀態。壹些最高端品牌有壹定的固定顧客群體,這個群體受到的經濟影響較小,自身購買力不存在明顯問題。而且,由於品牌定位和品牌忠誠度以及購買目的,銷售成功率相對較高。因此,壹些奢侈品牌在黃金時段有壹定的銷售量。不過,這種銷售水準與2009-2012年的瘋狂完全無法相比。考慮到奢侈品的店租和人工等綜合費用,仍然盈利的店鋪不多。



總體上,大多數奢侈品店鋪的銷售已經相當慘淡,陷入虧損。雖然對奢侈品的銷售考察主要在店外進行,但是由於商店零售狀況透明,相信這樣的觀察基本與店鋪的實際狀況基本相符。其中,大多數店鋪幾乎沒有成交或者成交很少,意味著已經陷入虧損。而在陸客集中遊覽購物的地區,極少數名店在品牌優勢支持下,仍然有壹定的客流和成交;但是,這些店也失去以前的暴利空間。而且,名店成本高昂,即使有壹定的客流,也可能處於虧損狀態。



在銷售清淡的情況下,絕大多數店鋪仍然在維持經營。 店鋪的堅持,分析主要出於兩個原因:1、過去利潤積累,大陸4萬億後,陸客的瘋狂搶購讓奢侈品店鋪在過去幾年獲取暴利,利潤積累豐厚,即使壹段時間虧損仍能維持;2、對未來的信心和希望,中國經濟雖然放緩,但是還會進行新的刺激,加上亞投行和壹帶壹路的大手筆投資,會促進經濟繼續增長,零售商希望,香港作為中國出口的主要門戶,能利用這些機會再度吸引大陸遊客到香港大筆撒錢,迎來新的旺季。



奢侈品店鋪的關店潮即將開始。目前,過夜的自由行陸客總體數量還在減少,短期內銷售不可能大幅回升。而且,聖誕和新年的銷售旺季即將到來,對銷售也形成考驗。如果銷售不能明顯復蘇,表店、非知名的金鋪以及相對受冷落的名店,將出現大面積關店潮。另外,名店的連鎖店也會收縮規模,關閉壹部分虧損的店鋪,集中經營仍然盈利店鋪和主要的形象店。不論是獨立店關店還是名店收縮,結果都將導致相當壹部分店鋪關門,繼而形成關店潮。



經營者的信心狀況決定奢侈品關店潮的程度。即使壹些奢侈品店鋪生意清淡,只要零售商信心仍在,還可以繼續支撐,關店潮的程度將相對較緩;反之,如果大多數零售商失去信心,認為情況不會好轉只可能惡化,關店潮將勢不可擋。如果中國金融危機導致的社會危機爆發(參照我過去發佈的分析文章),香港零售商對大陸經濟完全失去信心,將意味著90%以上的奢侈品店鋪關閉。





二 中高級商品類



與奢侈品相比,中高級商品的商鋪數量更多,面積更大。壹方面,在九龍和港島的主商業區,各大商城和大量底商鋪面,都在經營中高級商品零售;另壹方面,在多數地鐵綜合體裡,中高檔商鋪也佔據主要位置。不論各個底商、商場、或者綜合體,經營品類和品牌都高度相似。據考察,這些中高檔品牌目標市場同樣主要面對大陸遊客。



中高級商品零售更顯蕭條。壹般來說,中高檔銷售的頻率需要明顯高於奢侈品才能維持成本,但是在陸客較少的平日、陸客較少的週末以及陸客較多的週末的不同時間,對旺角到尖沙咀、銅鑼灣到上環以及陸客流量大的地鐵站綜合體、陸客少的地鐵綜合體等眾多區域綜合觀察,大多數中高檔商鋪的客流都相當少,尤其在陸客到港數量多的週末,而且在陸客較多的商業區或者綜合體中,中高檔產品銷售更顯得清淡。雖然商業區或者綜合體的走道上人數很多,熙熙攘攘,但是基本不進店,壹笑而過。不論中高檔服裝鞋帽,還是電子產品,都表現出相同的特點。壹般來說,人們將逛街購物聯繫在壹起,反映出兩者的密切關系。但是對於中高檔商鋪,逛街和購物已經形成很大的區隔。



中高級商品的蕭條,可以從主打產品和相關品牌表現出來。在電子產品領域,蘋果是陸客最集中採購的產品。在過去,每次蘋果發佈新品,香港的相關管道都會出現銷售火爆的局面,而2015年9月蘋果發佈6s手機後,香港銷售不溫不火。隨著時間的推移,蘋果產品的銷售日漸減少,有些蘋果銷售管道門庭冷落。而在服裝飾品類別上,大陸客多追捧無印良品、優衣庫、HM和Zara等品牌,然而在這些品牌的店鋪中,購買者也不多。即使在陸客最集中的時段和地區,買單的隊伍也不長。而這些品牌的主要商業模式,是以模仿中高檔產品的設計,以較低的價格銷售,吸引大多數缺乏支付能力的消費者。當這些中低檔產品的銷售都不是太好的情況下,中高檔品牌銷售自然極為蕭條。



中高檔品牌銷售難以復蘇。中高檔品牌主要針對大陸的所謂中產階級,到香港過夜的自由行遊客,而大陸經濟逐步蕭條主要消滅的就是這個階層。進入2015年,大部分大陸中產只是表面風光,看似有房有車,但是手頭現金很少,經濟壓力大,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消費能力。尤其在本年3季度的A股股災後,大部分中產的現金被洗劫。而且,中產還需要支付房貸車貸、各種生活開支,生活捉襟見肘。不論中國採取什麼樣的刺激政策,中產都很難重新積累起大量資金,更不可能成群結隊到香港採購中高檔產品。



在未來的中短期,中高檔品牌關店潮也將大規模上演。中高檔店鋪的問題在於過去的利潤積累並不雄厚。中高檔店鋪需要大量的銷售才能獲得壹定的利潤,但是大多數店鋪的銷售從2014年開始已明顯下降,到2015年更是陷入虧損,而且虧損越來越嚴重。對於零售商,同時面對虧損問題和信心問題。而且,對未來市場的信心問題是次要問題,實力問題才是主要問題。中高檔零售在過去的利潤積累少,即使零售商再有信心,也難以承受長期虧損,既有資金耗光後只有關門壹條路。壹旦中高檔品牌關店潮開始,就意味著全面關店,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而且,即使80-90%的店鋪關門,剩下的店鋪也並不會有非常顯著的業績提升。





三 中低檔商品類



中低檔店鋪同樣陷入困境。同奢侈品和中高檔店鋪壹樣,中低檔店鋪在過去幾年過度繁榮。在陸客自由行人數持續減少的同時,大量水客出現。大陸的奶粉危機和持續通脹,導致香港質優價廉的生活用品受到追捧。港貨店和淘寶港貨代購在大陸大量出現,也給從香港帶貨品到大陸的水客很大的生存空間。水客運輸大量貨品到大陸,刺激香港中低檔產品零售,大量藥房也因此催生。隨著大陸消費日益萎縮,香港中低檔店鋪也面臨關店潮。



薄利多銷是中低檔店鋪的生存原則。中低檔服裝鞋帽、家居飾品、生活用品、個人用品是中低檔商鋪的主要經營內容。這些店鋪的銷售原則是,以更低(即利潤更薄)售價贏得客戶和現金流,抵消成本、獲得利潤。隨著大陸需求猛增,中低檔店鋪獲得極大發展。尤其是藥房和廉價店,在各種底商和綜合體中見縫插針,數量規模迅猛增加。藥房和廉價店的發展不僅極大滿足大陸對香港廉價產品的需求,也讓香港市民享受到更加廉價的產品。在廉價店的擴張衝擊下,售價較高的屈臣氏和7-11等連鎖店的銷售受到明顯影響。



隨著商鋪大量增加,多銷需要持續增加的市場需求。在商家看到中低端產品銷量大增水客到處採購後,紛紛進入中低端市場,既有的商家大幅擴張門店。從市場的角度,有需求就有供給。而且,當人們都看到藥房和廉價店好做,壹窩蜂開藥房和廉價店。不論在商業街還是居民區,這些中低檔商鋪見縫插針開張。這些商鋪不怕位置偏僻,只要價格夠低,再做好廣告和口碑,自然吸引水客,結果是中低檔產品商鋪數量急劇增加,極大增加市場供應。在這樣的背景下,市場需要更多大陸市場需求,拉動更多的水客從採買。從商業的角度,雖然很多香港居民對於水客騷擾極為反感,而且多次組織行動反水客,但金錢是關鍵的驅動力,只要大陸有需求,就能刺激水客鋌而走險樂此不疲,而賣家則殷切期望水客越來越多。



關鍵在於大陸的需求在急劇萎縮。7月股災引發金融危機後,大陸民眾的消費力進壹步斷崖式下降。早在2014年初我已經預測,2015年中國實體進入倒閉潮,大多數人將失去工作面臨生存危機。2015上半年的股市暴漲和隨後的暴跌又洗劫壹大批人。另外,理財產品、高利貸、供房、養車和各種收費,也在抽走大陸所謂中產的現金,很多人節衣縮食還捉襟見肘,陷入有今天沒明天的困境甚至絕境。更重要的是,隨著2015年底到2016年春節的到來,大部分實體都在裁員、欠薪和倒閉,民眾不是收入急劇減少,就是完全斷掉收入來源,對於港貨的需求也將繼續減少。



從銷售的角度,中低檔產品商鋪的頹勢在加劇。據觀察,在陸客較少的平日和週末,大多數中低檔商鋪的生意都相對清淡,水客的個體數量比過去大幅減少,採買物品的體積數量也相對減小。在陸客較多的週末,雖然壹部分商鋪生意較好或者很好,但是還有相當壹部分店鋪依然冷清。而且,即使壹些生意較好的店鋪,其狀況與2014已不能同年而語。可以說,僧多粥少讓中低檔零售業整體陷入困境。考慮到房租、人工和其他費用,壹部分已陷入虧損,而相對較好的商鋪利潤也被明顯攤薄。由於大陸需求的滯後反映,過去壹段時間的大陸消費萎縮,反映到最近的商鋪銷售下降中。隨著大陸消費萎縮加劇,未來的銷售也將加劇下降。所以,對於中低檔商鋪來說,只需要觀察近期大陸的經濟下降狀況,就可以預見到未來更艱難的局面。



中低檔商鋪也將很快經歷關店潮。薄利多銷的關鍵在於,壹旦銷量下降,商鋪直接陷入虧損。而中低檔商鋪的抗壓能力很弱,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繼續支撐。抗壓能力弱的原因主要在兩個方面:1、很多中低檔商鋪並沒有賺多少利潤,只是小商販維持生計的方式,生意尚可時,能在打平成本後維持員工工資和少量利潤(商人的家庭收入),不可能發大財。2、很多商鋪近期開張,並沒有享受到前幾年銷售大爆炸時期帶來的利潤,資本積累少。因此,中低檔商鋪根本無法承受長期虧損,隨時關店。隨著大陸金融危機的蔓延,需求持續下降,香港供給顯得更加過剩。當水客和大陸遊客繼續減少,中小商鋪看不到希望,只能選擇關門大吉。





四 餐飲和其他服務類



與零售業相比,酒店餐飲等相關服務業受到的影響相對滯後。隨著自由行陸客明顯減少,酒店行業受到的影響最明顯。2015年十壹期間,酒店業大幅漲價迎接過夜遊客,但是頭兩天的慘淡讓酒店業不得不快速降價。同時,餐飲業也受到壹定影響,但暫時不明顯。



酒店業正在從發展走向衰敗。酒店業的收入主要受兩方面影響:房價和入住率。在大陸遊客蜂擁到港旅遊購物時期,香港酒店業輕易爆滿,且房價昂貴,酒店業利潤極高。進入2015年後,自由行遊客數量持續減少,對香港酒店業的收入和利潤造成壹定影響,不過由於訪港旅客來源相對多樣,入住率仍然較高。所以,相對應零售業的快速下滑,酒店業總體仍較樂觀。



商務旅遊是酒店業的壹個重要收入來源。大致上,自由行和商務旅遊活動共同構成酒店業的主要收入份額。自由行顯得人氣高,而商務旅遊的收益更可觀。香港是大陸產品和技術進出口的重要轉口貿易門戶,大陸的各種轉口貿易、貿易洽談和貿易展覽活動都在香港進行。外資投資大陸,很多也通過香港實現。在香港酒店業收入中,相關商務活動佔據相當的比重。自由行旅客減少,但商務旅遊市場相對穩定。而自由行旅客減少,是大陸經濟危機爆發的前兆。進入2015下半年,隨著大陸實體經濟走向末日,引發金融過度投機,隨後金融危機爆發,再加速實體經濟衰敗。出口企業不是陷入困境,就是向國外搬遷,外貿持續萎縮。酒店業受到自由行和商務旅遊減少的雙重影響,日益冷清。



2016年開始,酒店業也將面臨巨大衝擊。從經濟角度,商務活動與自由行相比,存在壹定滯後性。大陸經濟下行時,民眾收益持續減少,自由行的人數和人均消費持續減少。在這個過程中,商務旅遊並不明顯減少,因為企業需要通過商務活動盡可能尋找更多機會。而隨著大陸的大部分企業縮減規模和關門,企業主不再為爭取業務努力,同時大陸的進口也加速萎縮,商務旅遊也必將面臨嚴重萎縮。所以,2016年開始,因為大陸經濟加速惡化,酒店業的收益將急劇下滑,壹些酒店將開始陷入虧損。需要指出的是,這個預測的主要假設是,中國外儲和世界經濟都能維持。如果中國外儲清空、世界經濟發生巨變,很多酒店則將隨時關門。



與零售業和酒店業相比,餐飲業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首先,雖然越來越多的陸客選擇在香港不過夜,但他們在香港逛街,起碼需要消費壹頓午餐或者晚餐。這樣的消費雖然金額不大,但是因為人多、分散,可以支撐很多餐飲店鋪。而且,餐飲業的不僅依靠外來遊客,也為本港的消費者提供服務。所以,除了壹些主要依靠遊客的地區餐飲業萎縮較為明顯之外,多數餐飲業的經營相對平穩。



當零售業開始關店潮,餐飲業也面臨危機。從小環境上,餐飲業的重要客源來自於零售業,尤其在商業區。零售業關店潮開始後,遊客急劇減少;在零售業的從業人員中,不少人就近午餐;零售店鋪關閉後,不論購物者大量減少,還是本地從業人員大量失業,都意味著餐飲業的大量顧客消失,壹部分餐飲店將不得不隨之關門。



總之,不論奢侈品、中高檔產品還是中低檔產品,香港的商鋪關店潮已近在眼前。其中,奢侈品商鋪支撐能力相對較強,名店支撐能力較強,而且也相對願意堅持更長時間。所以,關店潮將從非名店開始,從陸客和水客光顧較少地方的店鋪開始,迅速向周圍蔓延。奢侈品名店也會連續關店戰略收縮。2016春節前,即使人民幣不大幅貶值或者大陸外儲尚未清空,大陸持續萎縮的需求都將加速香港零售萎縮;如果人民幣明顯貶值,大陸對香港的需求則更少;如果外儲自身出問題或者外匯政策出現重大變化,香港80-90%的店鋪都將關門,僅存的店鋪則艱難維持。



香港經濟展望



2016



前言:我始終認為,社會的進步是靠人去推動的,社會不會在沒有任何力的作用下自動滾滾向前,只有大部分人關心社會並且身體力行去推動,我們才有可能享受到社會前進發展的果實,所以,我願意寫下自己思考的成果和大家分享。妳可以說,然而這並沒什麼用,但我想,作為個體我在努力改變些什麼,這就夠了。



2015年香港的關鍵字是財富危局,2016年將是慘烈斷崖式硬著陸。



2015年,香港處於前所未有的財富危局。危局的核心表現是高資產價格,或者說天價資產。其實質是虛殼價格泡沫和高負債的組合:壹方面,高資產價格=匯率x(股市+樓市),高資產價格看起來很輝煌,但只是表面漂亮的肥皂泡;另壹方面,背後是天量負債的極其畸形的經濟,包括過度依賴大陸經濟、生產要素價格奇高、企業經營困難,民眾實際收入萎縮以及天量負債。高資產價格是香港經濟的毒瘤,已經吸乾香港的社會財富。在2015年四季度,隨著股市下跌、樓市冰凍、美聯儲加息,香港高資產價格泡沫開始破裂。



2016年,香港將進入硬著陸階段。世界上所有的經濟泡沫破裂之後都不會有所謂平穩的軟著陸,只可能以硬著陸的經濟崩潰收場。在經濟硬著陸崩潰後,社會往往出現嚴重動盪,甚至產生飢荒和戰爭等後果。 2016年,中國經歷金融危機後進入經濟危機和社會危機階段,加上國際經濟亂局,推動香港的高資產泡沫全面破裂,香港經濟將以慘烈的方式崩潰。



2016年是香港歷史上最主要的下降拐點。從香港開埠起,經歷了長達170多年的長期經濟增長,2015年達到表面輝煌的頂點,但內裡已經處於全面危局。 2016年是香港經濟和社會斷崖式崩潰的主要拐點。我曾經概述過香港的關鍵問題,並且提及長期的黯淡圖景。在2015年,以多篇經濟文章從不同角度分析香港的主要問題,準確預測香港中近期的經濟下滑走勢。 2016年開始的慘烈崩盤,也是我分析的中近期經濟下滑與長期黯淡圖景的銜接。



如果考察香港的長期歷史,就會發現“2015危局—— 2016 慘烈—— 長期黯淡”局面形成,既有香港從開埠以來的製度和文化缺陷的基本原因,也有過去30年香港錯誤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道路的直接影響。本文主要對過去30年錯誤道路和政策進行概述,進而推導出香港不可避免的全面經濟崩潰以及社會財富的慘重損失。





壹、天價資產



2014年,香港樓市物業總市值達20.6萬億港元,折合2.6萬億美元,可以買下將近2個紐約或3個新加坡。 2015年4月15日,香港股市市值達到5.12萬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三(僅次於美國和大陸股市)。當日,日本股市市值不到5萬億美元,意味著小小的香港股市市值超過大企業林立的日本。另外,香港2013年的GDP總值為2700多億美元,而且增長緩慢。在4月15日,香港股市加樓市的市值達到8萬億美元(考慮到樓價上漲),與當期香港GDP不到3000億美元的數值相比,差不多達27倍。



高資產價格是香港的主要毒瘤。表面上,股市和樓市構成的高資產價格,讓香港經濟顯得非常耀眼。但實際上,高資產價格如同毒瘤,通過吸乾香港的真實財富而發展和維持。資產價格越高,香港的真實財富損失越大。從香港股市和樓市與GDP的比例可以看出,香港經濟已經像癌癥末期病人,毒瘤超級膨脹,病人身體中的營養幾乎被耗光,變得瘦骨嶙峋,只需要最輕微的影響,病人就可能死亡,毒瘤也隨之消亡。



高資產價格的根本原因在於香港放棄製造業轉向貿易和金融。從資金的角度考量,製造業是長期資金緊張。首先,製造業需要大量的初始研發投資(專利等)、固定資產投資和現金流才能開工生產和銷售;其次,製造業在發展和運作過程中,都必須持續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研發和設備投資、運營管理和維護、支付員工和供應商賬款;第三,不論製造業發展規模多大,只要壹直在發展和升級,就必須持續投入資金。



尤其隨著國際競爭日趨激烈,製造業研發投資需求極度膨脹,製造業必然資金緊張,而且是長期緊張,可以動用的資金儲備相當有限。所以,在壹個製造業為主的地區,人們手頭的現金有限,樓市股市等金融資產價格也很低。與之相對比,貿易和金融的固定資產投入少,運營費用低,研發投入更低。當貿易和金融獲得收入後,所得現金流充裕,隨時可以進行大量的資金調配。在製造業少、金融資金充裕的地區,資金的主要投向是樓市和股市等金融資產領域,推動資產價格上漲,因此貿易金融為主的地區,金融資產價格高,尤其是股市樓市價格高。



在製造業流失和貿易金融發展的推動下,香港股市和樓市迅速變得火熱。 1990-1997年,恒指從2000多點升到16000多點,樓價也從1000多元漲到接近10000元,漲幅達5-10倍。如果從製造業資金和貿易金融業資金的對比角度,可以看出香港1997年前的炒房熱和房價暴漲的基本原因。



從1980年代開始,隨著大陸改革開放和深圳的發展,香港製造業開始向大陸轉移,在1990年代急劇加速。隨著香港製造業大量向大陸轉移,香港製造業形態也發生關鍵改變。香港製造業搬到大陸後,各方面運營成本大幅降低,產生的利潤急劇提高,香港製造業不再投入研發資金。同時香港籍高技能員工被大陸低技能員工替代,製造業也不再進行員工高技能培訓投入。在這樣的情況下,本來蓄積在香港製造業大量現金,被充分釋放出來。而且,香港在大陸血汗工廠也獲利豐厚,持續釋放大量現金。



香港的貿易和金融獲得極大發展,行業利潤高,對總體經濟拉動能力強,支持香港經濟繁榮,推動高端市政和建築發展。在香港製造業萎縮而實現大量資金釋放、香港在大陸工廠實現利潤、貿易和金融獲利豐厚的共同作用下,大規模的溢出資金自然流向房地產和股市,從而大幅推高香港房價和股價。地產商則通過高價銷售樓花獲得豐厚的收益,成為巨富。在1990年代前半期的世界財富排行榜上,多個香港地產商位居世界前十位。



1997年後,香港錯過重大的獨立發展機遇。董建華被委任特首之後,實施“8萬5”政策打壓房價,制定極具遠見的戰略規劃,推動香港向數碼港等現代高科技產業升級。但是,董建華為人傲慢,缺乏親和力,而且任人唯親,甚至官商勾結(後來在辭職前自己承認),成為其執政的主要問題。



除了其個人問題外,董建華的規劃還忽略了三個關鍵背景:1、基礎淪陷。中國血汗工廠對香港製造業形成摧毀式打擊。香港的工廠老板們為了眼前的利益,全面將工廠搬到大陸,去享受血汗工廠政策,不再持續投入研發。當製造業停止研發,高科技成果很難轉化,難以實現利潤,無力繼續投資,最終導致高科技發展步履艱難。



2、香港文化缺陷。香港文化的基本問題是只關註眼前利益,不考慮長遠發展。高科技產業發展需要長期努力,而且投入極大,但是,香港社會已經轉入貿易和金融的短期獲利模式,人們天天討論的是股價和樓市,很少有人對高科技這樣的長期投資感興趣。很多製造業老板看到股市和樓市賺錢,也放棄製造業而轉向炒股、炒樓和房地產中介等。



3、房價暴跌。在“8萬5”政策實施後,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同時製造業加速流向大陸,香港失業率急升,房價崩盤。壹部分香港民眾因為高位炒房而成負資產,對“8萬5”怨聲載道,這成為董建華下臺的關鍵原因。



從政策思路上,“8萬5”打壓房價與維護香港製造業和高科技產業經濟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當人們陷入負資產的時候,不是檢討1997前香港樓市過於瘋狂,不是反思自己參與股市和樓市投機炒作的錯誤,不是思考失去製造業後的香港生存基礎,而是將矛頭指向董建華的長遠經濟戰略。當人們都只看自己的眼前利益,誰會關心香港的長遠未來?最後,董建華頂不住香港民眾的輿論和示威壓力,認錯辭職。董辭職後,其曾經推動的富有遠見著實的經濟規劃也被拋棄,香港徹底失去以內在財富增長(製造業+高科技)而獨立發展的未來。



香港製造業的流失加速香港文化的淺薄化。從財富的角度,製造業是積澱知識技術、資金設備、人才管理等各類社會財富的深水池。尤其在1980年代,香港製造業處於關鍵的十字路口:壹部分製造業由於本身技術含量低,缺乏升級轉型的空間,開始遭到淘汰;壹部分製造業的科技含量則越來越高,在國際上形成較明顯的競爭優勢。從長遠的角度,香港社會應當強化第二部分,進行更大的研發投入,推動中高技術製造業的發展,讓香港的綜合財富積累越來越多。但是,香港社會選擇了第壹部分,全面淘汰製造業,將製造業轉向大陸,包括將技術含量較高的製造業也壹起轉移到大陸。



在香港人將製造業的深水池抽乾後,也溢出大量的資金,人們顯得更​​有錢。但是香港人沒有意識到的是,知識技術、設備和維護、人才管理等財富在整個轉移過程中完全流失,成為香港最重大的損失。隨後,人們將財富投入股市和樓市等資產市場。人們從製造業追求技藝精深變成追求資產價格泡沫,意味著香港文化加速淺薄。



隨著資產價格泡沫化,香港貧富懸殊急劇加大。在製造業溢出的資金進入資本市場後,股市樓市很快溢出各種漂亮的資產泡沫。無數港人看到泡沫的表面收益,隨即為之瘋狂。在1996-97年的炒作高峰期,港人茶餘飯後討論的主要壹個主題是樓市,這種討論促使更多人跟風入市。民眾追高炒房大量貸款,等於自己借貸變窮同時把大量資金送給房地產商。房地產商拿著買房者的墊資,再從事房地產開發,壹本萬利。



民眾只關註房價帶來的增值,忽略自己實質上變得越來越窮。因為不論房價漲到多少,只要不賣房,都是虛假的泡沫;當房價過高(核心指標是租售比),不論房價漲多高,都是泡沫或者龐氏騙局。隨後香港房價暴跌,部分房屋成為負資產,這些香港市民淪為負翁。但是人們並不自我反思,而是去埋怨董建華。此時,李嘉誠等地產富豪坐擁巨額資金,在樓市暴跌後抄底。因為,只要香港不再從事製造業,資產泡沫化還會重新出現,房地產富豪在新壹輪資產泡沫產生後,必然再次實現新壹輪財富增值。



隨著大陸經濟增長,失去製造業基礎的香港主要依賴大陸而獲利。在2003年沙士之後,香港經濟明顯好轉,越來越興旺。首先,由於大陸血汗工廠和勞務出口急劇增加,促進香港貿易和技術服務業高速發展。香港作為​​自由港,中西文化薈萃之地,可以比較輕鬆的從這部分獲取豐厚利潤。其次,大陸經濟的融資需求急劇增加,刺激香港金融業極度膨脹。金融業被看作是經濟金字塔尖的行業,社會地位高而且收益豐厚,吸引最聰明的港​​人學習和參與。第三,自由行帶來越來越多的內地權貴遊客,讓旅遊商業變得日漸火爆,給中低技能的港人以增加收入的機會。



在香港人都積極搵錢時忽略了三個重要問題:第壹、依附性。收入來源主要依附大陸經濟,香港基本失去經濟獨立性,壹旦大陸經濟出問題,香港必然受到衝擊。第二、過時性。雖然貿易和金融表面上顯得高端,但實際上都是傳統行業,極大過剩,壹旦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出問題,這兩個過剩的傳統行業將大規模倒閉。但是香港人註重眼前利益,繼續歡迎和積極參與這些業務。第三、淺薄性。貿易、金融和旅遊商業沒有獨立的積累,所有財富都浮於表面,壹旦中國和世界經濟轉差,這些行業立即受到衝擊,沒有任何緩衝餘地,也沒有轉型空間。



2009年以後,香港的依賴型經濟和資產價格泡沫被進壹步強化。在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後,香港經濟也經歷幾個月的短暫困難期。不過,世界各國很快採取行動,通過大規模印鈔和政府負債的方式給經濟打雞血。中國大陸實施4萬億經濟刺激,與各國印鈔合流,制定以房地產為主的經濟增長策略。而香港作為中國大陸和西方的主要中轉金融貿易港,很快得到天量資金的全面支持。國際資金通過香港進入大陸以及大陸大規模到香港股票上市和發行債券,都讓香港金融業極度繁榮。大陸官員和土豪到香港旅遊購物,讓奢侈品銷售極度火熱,香港酒店和商舖賺到手軟。旅遊商業的興旺支持房租大幅上漲,讓包租公獲利大幅增加。另外,大陸資金瘋狂湧入香港樓市,搶購香港豪宅,支持樓價的持續上漲。在新的股市樓市繁榮期,香港地產富豪坐擁大量土地,以飢渴銷售的方式控制市場,保持市場熱度,支持樓價上漲。股價、房租和房價的大幅上漲,使香港地產商實力更強。



港元跟隨美元升值,導致資產泡沫進壹步上升。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資金國際化程度高,資金擁有者普遍進行全球化資產配置,而不​​同國家的貨幣匯率變化對資產價格起到重要作用。隨著美聯儲減少QE以及預期加息,美元指數從2014下半年開始大幅上漲,到2015年基本在95以上。與2011年72的低位相比,美元指數上漲達到30%左右。而港幣作為與美元嚴格掛鉤的貨幣,也跟隨對非美貨幣持續走強。港幣升值和本港股市樓市價格上漲支持了世界第壹的樓價以及世界第三的股市市值,資產價格上漲反過來再支持租金上漲,讓香港經濟的運行成本急劇上升。高昂的運行成本擠垮了大量低利潤行業,也讓香港的國際競爭力顯著下降。由於人民幣持續對外升內貶,香港對內地物品價格相對更便宜。香港經濟希望從對大陸業務中獲利維持自身運營,意味著香港經濟對大陸依賴性日益嚴重。





二、財富危局



天價資產意味著空前的香港財富危局。財富危局的根本是香港成為高端附庸經濟,財富高度集中在少數經濟權貴手中,而權貴為了自身既得利益堅持鼓吹香港資產泡沫,最終將香港置於死地。隨著外部經濟環境發生巨變,香港經濟將隨時發生崩潰,財富也面臨喪失殆盡的風險。



經濟可以分為兩個層面:經濟安全和經濟發展。其中,經濟安全是基礎,決定社會的生死存亡;經濟發展是上層建築,影響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根據自然和人類社會規律,任何經濟模式都會發生崩潰,區別主要在於崩潰的程度不同。當經濟安全得到保證僅是經濟發展層面發生崩潰時,壹些人會陷入生活困境甚至忍飢挨餓,但不會發生全面的社會問題,大部分人的生活還能得到保障;但當經濟安全系統崩潰時,整個社會都無法正常運轉,大部分人無法生存,因此發生動亂、飢荒甚至戰爭,引發大批人口滅損。



香港的唯壹重點是經濟安全。表面上,香港作為國際自由港和特別行政區,似乎有諸多便利和自由度。但如果以嚴肅的態度審視,香港實際上是經濟孤舟。首先,香港人多地少資源匱乏,缺乏資源和戰略縱深,基本糧食和其他必需品無法自給。其次,香港無法完全融入大陸共產政治制度和血汗工廠經濟,只能相對獨立地生存。第三,香港經濟形態過於單壹,缺乏財富蓄水池,難以承受經濟打擊。從這幾個方面,保障香港經濟安全是香港經濟的中心內容,甚至是唯壹重點。在世界經濟仍然增長、大量資金湧入的情況下,香港民眾需要非常努力才能維持香港經濟運轉,而且相當壹部分民眾仍然生存艱難。隨著大陸經濟崩潰和世界經濟惡化,香港壹部分人正在陷入生存危機。



經濟安全包括兩方面:經濟收入和財富存量。經濟收入指當期收入與支出的對比。如果當期收入超過支出,就是正收入。正收入可以轉成儲蓄,也可以用於消費或者投資。如果當期收入少於支出,就是負收入,入不敷出。入不敷出時,必須藉債,減少開支或者減少過去的儲蓄以彌補收支的虧空。與之相對比,財富存量是過去的財富積累的數值。從廣義的角度,財富存量可以包括兩方面:1、自然資源儲備,包括耕地、水源、礦產等;2、社會資源儲備,可以包括製造業、人才、知識和技術和資金儲備等。其中,自然資源是可見的硬件財富,而社會資源儲備是軟件財富。



對於香港來說,首先需要在經濟較好時盡可能增加收入,同時厲行節約,盡可能多積累財富。在積累財富的過程中,同時進行自然資源儲備和社會資源儲備,尤其需要發展以高技術製造業為主導的人才、知識和技術儲備等。



隨著中國經濟崩潰,保障香港的經濟安全更加迫在眉睫。香港作為​​高端附庸經濟,雖然表面繁榮,但是主要集中在貿易、金融和旅遊商業等方面。從經濟競爭力的角度,香港的貿易、金融業和商業運作水平很高,與中國的血汗工廠經濟相比處於高端位置。而香港的主要經濟部分為中國大陸的血汗工廠經濟和共產政治服務,是依附於中國經濟的高端附庸經濟。在經濟環節上,大陸共產政治反映為鐵公基、房地產和官僚經濟。其中,貿易對應血汗工廠經濟、金融對應鐵公基和房地產經濟、而旅遊商業主要面對官僚消費。



在2010-2013年期間,中國的血汗工廠和共產經濟總和達到最大值,也形成香港經濟前所未有的表面繁榮。從2014年開始,隨著大陸實體經濟快速走向末日、官僚與富人消費急劇減少、到2015下半年的鐵公基和房地產開始崩潰,導致香港附庸經濟收入急劇減少,進而開始全面潰退。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因為香港的附庸經濟特點,隨著大陸經濟2014-15年的全面崩潰以及2016年開始的社會危機,香港經濟也將陷入全面危局。



特權階層作為香港經濟的主導者是應對香港危局的主力。在任何壹個社會中,經濟領導階層(特權階層)是整個社會發展的關鍵,決定經濟興衰和社會安危。在香港,經濟特權階層主要包括港府(掌控政治經濟政策)、主要地產商和金融機構(掌控主要資產)以及大學和研究所等學術機構等(掌控知識和輿論)。特權階層的主要特點是:1、決定香港經濟政策,引導香港的經濟收入模式;2、掌握香港主要財富,包括港府擁​​有財政收入和政府基金,房地產商坐擁大量現金、各類房地產和商業分支機構;3、製造和引導財經輿論:通過財經輿論,控制社會民眾的經濟思維和經濟心理,引導民眾的經濟行為;4、享受優越的地位,特權階層消耗著社會的巨額財富,其中的主要人員拿著高薪,享受著優越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地位。由於香港作為高端附庸經濟、貧富極為懸殊以及權力崇拜等文化心理,香港經濟可以說完全由特權階層掌控。



從責任上,特權階層的唯壹責任是維護香港經濟安全。在任何社會中,都應當是權力越大責任越大;而且,責任越大,特權階層的責任意識和相應能力也需要更強。而且,香港是典型的等級社會,不同等級的經濟福利差異極為顯著。特權階層在政治、經濟、社會地位甚至思想上,都享受極為優厚的待遇。而社會階層越低,生活越艱難,越需要勤勞才能生存,尤其是普通技能崗位的工作,如果進入公職部門,比在大多數私營部門,其綜合福利待遇好很多。正是因為等級社會原因,公職系統內部與特權的關系更近,所以社會經濟等級更高,福利待遇更好。在此背景下,特權階層更需要以香港經濟為己任,既維護自己的優厚待遇,又能保護較低社會階層的民眾生活。基於經濟安全是香港唯壹重要的經濟內容,特權階層需要全力維護香港的經濟安全,也可以說是特權階層的唯壹責任。



維護經濟安全的主要工作是防範和應對風險。這個工作主要包括兩個層面的內容:經濟層面和社會層面。第壹經濟層面,權貴階層應當通過制定經濟政策,配置經濟資源,調節經濟收支,積極實施財富儲備,以防範和應對風險。從具體工作上,主要應當包括4個環節的內容:1、預見風險,由於香港的經濟地理位置和產業經濟狀況,隨時監控世界經濟的真實狀況,評估來自世界的各種風險;2、風險管控為主導經濟政策,以風險管控為中心任務,制定嚴密保守的系統經濟政策,引導和規範增收節支和積極儲蓄的經濟行為,保障香港的基礎經濟安全;3、調配資源,調動各類香港經濟資源,建立多重經濟屏障,風險防範與應對措施;4、危機應對:當外部危機到來時,及時採取措施應對危機,在危機過程中逐步解決問題,減少危機對香港的衝擊,保障和支持香港的生存。



第二社會層面,通過風險教育和經濟政策,實施全民經濟風險防範機制。其中,風險教育是全民防範危機的關鍵第壹步,主要在於對民眾進行廣泛宣傳,提醒民眾預防風險。在風險尚未明確時,權貴階層首先要幫助民眾辨別和認識風險,進而強化風險教育,引導民眾保持個體經濟安全。在危機到來時,引導民眾應對危機。尤其是在困難時期,盡可能利用所有的經濟資源,幫助民眾開源節流,進而動用特權階層控制的財富儲備,幫助民眾度過危機。



最嚴重的問題是特權階層不僅不應對風險,反而與風險防範背道而馳,加劇香港危局。根據上述的基本風險策略,特權階層應當時時將經濟風險置於首位,隨時強調各種經濟風險。但實際上,香港權貴的所言所為,與上述風險原則背道而馳。在經濟層面,特權階層不僅不分析和預測風險,反而忽略風險。在很多風險已經發生,演變成對香港產生影響的問題時,特權階層還在轉移註意力,甚至專門掩蓋問題。即使問題影響越來越大,已經影響到香港的經濟收入或者財富積累,特權階層也不採取強有力的行動止損,而是想法進行經濟損失的推諉與轉嫁。



在社會層面,特權階層不僅不對民眾進行經濟風險教育,還通過掌控輿論,反復鼓吹表面的虛假繁榮。從2014底年開始,大陸經濟開始進入崩潰階段,對香港的酒店和商舖等旅遊商業經營產生越來越明顯的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特權階層不僅不考察大陸的真實經濟狀況,對商家進行風險教育,反而繼續鼓吹大陸經濟增長,不斷給市民在精神上打雞血,在心理上灌雞湯,讓商家繼續無意義的堅持,導致虧損日益嚴重。可以說,權貴的行為不僅沒有增強香港的經濟安全,反而將香港經濟進壹步推入火坑。



首先,港府採取自殺式的經濟政策和具體措施。在董建華時代,由於壹國兩制初期的示範,處於困境的大陸經濟需要香港資金和製造業輸血以及董建華個人的強硬性格,港府與中央保持基本對等的關系;但是SARS危機之後,曾蔭權港府為了刺激經濟而開放自由行,表面港府已經倒向經濟規模快速擴大的中國;到梁振英時代,港府已經從特首辦公室變成市委書記兼市長辦公室,不論進京述職還是經濟政策,港府都自認下屬身份。基於眼前利益的考慮,港府採取幾個關鍵的措施,影響香港的未來:



1、引導香港日益依附於大陸經濟。從香港經濟安全角度出發,香港經濟已經成為大陸附庸,過度依賴大陸經濟而生存,只有盡量減少對大陸的依賴,才能提高香港經濟的安全度。所以,港府的首要任務應該是建立與大陸的隔離措施,盡可能提高香港的經濟獨立性,減少對大陸的依賴。但實際上,港府不僅不推動香港經濟獨立,反而從政策姿態上更積極與大陸經濟捆綁,進壹步加強香港經濟的附庸化。即使進入2015年,港府不顧大陸經濟崩潰的現實,仍然強調內地經濟持續發展,香港需要更貼緊大陸。尤其在大陸高調宣揚亞投行和壹帶壹路後,港府立即宣布積極跟進,發揮香港的橋梁中介作用,希望從中分杯羹。其實明白人都知道,這只是大陸政治上吹泡泡,增強民眾的信心而已,沒人關心這個巨大的規劃是否真的實施,而港府卻不識趣,後來多次提起壹帶壹路對香港的經濟支持作用,自己給自己打雞血。



2、過度建設、鋪張浪費。自次貸危機以來,各國印鈔的經濟刺激已經逐漸走到盡頭,世界經濟重新探底的趨勢日益明顯。面對這樣的外部局勢,正確的應對措施是積極縮減開支,盡可能增加政府儲備資金的數量。但是,港府採取完全相反的政策,大量投資基建,消耗政府資金儲備。例如,在廣九直通車(穗港直通車)已經滿足運輸需求的情況下,投巨資重複建設香港高鐵,促使香港經濟更加依賴大陸。而且,高鐵預期2015年8月4日完工,在計劃不周、監管不力、勞工短缺的情況下,工程嚴重超期、費用嚴重超支。 2015年5日底,港鐵預期推遲到2018年開通,預計造價達到853億港元,超過之前預算650億港元的3成,而且高鐵建設很可能爛尾。也就是說,僅僅在高鐵壹個項目的基建上,每位港人在未來的保命基金就減少1萬多港元。



3、在正確的政策態度上軟弱,缺乏建立經濟安全防線的意誌力量。 2012年,港府推出雙辣招打壓香港樓市。隨後,香港樓市成交量急降,樓價明顯下跌,顯示港府政策的作用。從香港經濟安全的角度,雙辣招的政策方向正確而且效果顯著。但是,港府的雙辣招只是孤立的政策,而不是系統的施政思路。其時,國際遊資和大陸資金還在持續進入香港,部分資金繼續進入樓市。而且香港的各類財經評論和民眾輿論都傾向於香港樓價將繼續上漲。所以,樓價在下挫後又逐步企穩回升,而港府面對輿論和樓價走勢缺乏堅決打壓的態度、缺乏後續的打壓政策、也缺乏足夠的風險提示。港府大力鼓吹依靠大陸經濟,希望從大陸獲利,進壹步吸引大陸資金到香港炒樓置業。而且,金融機構提供的房貸融資便利,也支持炒樓資金運作。最後,在港府其他政策、金融機構政策、社會經濟輿論等力量的共同作用下,雙辣招的效用被瓦解。在2014年之後,香港樓價屢創新高,進入最後瘋狂階段。雙辣招的失效,表面港府的施政意誌軟弱,連基本正確的政策都不能堅持,無法建立香港經濟的安全防線。



其次,金融機構和房地產商鼓吹資產泡沫,強化香港的高端附庸經濟,掠奪香港的主要財富。從根本利益的角度,金融機構和房地產商反對經濟安全,致力於鼓吹資產泡沫。因為,如果香港將經濟安全置於首位,首要的任務就是打壓資產泡沫,也就是壓制股市和樓市價格,當市場沒有泡沫,房地產商和金融機構收入都會很低,所以,房地產商和金融機構為了自身利益積極鼓吹泡沫。大致上,鼓吹資產泡沫、掠奪香港財富的方式有幾種:



1、以市場供求的方式推擡房地產價格,不論房地產商還是金融機構都積極支持房地產價格上漲。香港主要地產商擁有大量的土地儲備和商業地產,當市場需求減少房價下跌,地產商共同控制市場,減少樓市供應,支持房地產價格。雙辣招實行後,房地產商減少樓盤供應,而港府又缺乏類似“8萬5”的政策配合,結果等於房地產商控盤房地產市場,支持房地產價格重新走強。對於金融業來說,在香港製造業流失後,房地產是金融業務的主要內容,不論房地產按揭貸款,房企股市融資,還是房地產債券,都給金融業帶來業務和利潤。而且,即使在1997後房價暴跌,很多港人成為負翁還在堅持還房屋貸款。港人的堅韌和誠信態度對金融機構意味著的極高的信譽和安全性,所以金融機構積極支持和發展房貸業務。在房價穩定或者上漲時,更多人願意按揭買房,金融機構業務擴大。在金融信貸擴張推動下,充裕資金推動房價上漲,又刺激更多人買房,支持房價上漲。可以說,在金融機構的融資支持下,香港房價更多由金融屬性構成,其價格遠遠超出香港市民的真實居住需求。



2、加強與大陸的金融聯繫,支持更大的泡沫。香港即使再富裕,自身的資金總量有限,如果僅以自身資金炒作,資產泡沫也相當有限,如果能引入更多的經濟參與者、組織更多的資金、將資產泡沫做的更大,獲利也必將更豐厚。所以,香港房地產和金融機構積極進入大陸,支持大陸的資產泡沫。大陸資產泡沫越大,香港資產泡沫也水漲船高,地產商和金融機構的收益也更多。 2005年後,大陸央企成批在港股上市,香港成為大陸與國際資本對接的關鍵場所。次貸危機、QE和四萬億,更急劇加大外資進入中國以及中國資金流出的規模。香港作為​​主要的橋頭堡,堆積了巨額資金,不論外資金融機構在香港租用寫字樓和高端住宅,還是大陸機構和富豪在香港購置房產,都支持香港房地產價格上漲,支持香港樓價成為世界第壹。另外,金融機構積極支持大陸企業在香港上市,消化進入香港的外資,也支持股市擴容和股價上漲。與近20年前的1997相比,香港的股市和樓市規模都已急劇擴大,股市和樓市價格屢創新高。規模更大、價格更高,資產泡沫更嚴重,而房地產商和金融機構則在更多資金和更嚴重的資產泡沫中,獲得更大的收益。



3、通過股市、債市和樓市等手段掠奪香港民眾的資金。隨著中國實體經濟的衰敗和走向末日,中國經濟日益成為旁氏騙局。旁氏騙局往往需求的資金量日益增大,直到最後突然破敗。我在《中國實體經濟走向末日》和其他經濟分析文章中多次強調,即使在美國3次QE印鈔的資金大規模流入中國後,中國社會資金鍊斷裂情況仍然日益嚴重,需要更多從外部吸血。在2012年後,大陸除了吸引外資到中國、在海外加速企業上市等手段之外,還急劇增加對外借債的規模。尤其是大陸企業的對外借債,到2015年已經達到1.5萬億美元。而且,大陸企業海外上市日益急迫,各類企業造假上市的特徵日益顯著。而且,很多企業造假已經毫不掩飾,在公開財報中就可以隨意捏造數據。各類金融機構為了獲得傭金,幫助企業造假,從香港股市圈錢,從債市承銷債券。隨著美聯儲逐漸縮減和停止QE3,美元資金外流規模持續減少,遠遠無法滿足大陸的圈錢需求。而在金融機構的運作下,大量香港本地的資金被挪用,變成人民幣資產、股票和債券。香港民眾不僅被誘導高價買房、炒股和購買人民幣,其銀行存款在不知不覺中也大量變成對大陸貸款和其他形式債權。



第三,以大學為代表的社會研究機構,不僅不提醒香港經濟風險,反而在加劇經濟風險。在壹個社會中,經濟研究機構應該起到看門狗的作用,捍衛整個社會的主要利益。而在香港,經濟研究機構為了自己的眼前私利,利用香港經濟中存在的漏洞而獲利,同時危害到整個香港的經濟安全。其中,以大學代表的機構,更是消耗香港納稅人的大量金錢、拿著巨額慈善捐款,做著危害香港經濟根基的事情。可以說,大學的自我利益最大化目標,不僅直接嚴重危害香港的經濟安全,更通過毒害學生,直接危害到香港的長遠未來。大致上,經濟研究機構的問題表現在幾個方面:



1、大學不僅沒有承擔社會責任,反而危害香港的未來。從形式上,經濟研究機構包括兩部分,壹部分是特定行業或機構的附屬研究機構,立足於本行業和機構的利益進行研究,以金融機構的經濟研究部門為代表。另壹部分是社會經濟學術研究機構,為整個社會長遠發展而服務,以大學為代表。



社會中最為活躍的研究機構主要以金融機構的附屬部門為主。這些經濟研究部門往往以貌似公允的方式,為了金融機構的利益而研究。他們很自然的淡​​化風險、強化所謂的發展,以鼓吹資產泡沫。由於金融機構大量購買媒體宣傳手段,能在社會中實現廣泛的宣傳覆蓋,也因此,以大學為代表的社會經濟研究機構更需要肩負對整個社會的責任。主要責任包括對社會強化風險意識、監督經濟運行和風險、隨時提出關鍵問題並且尋找解決方案。只要大學等研究機構持續發聲,基於整個社會對大學的信任,能在很大程度上遏制資產泡沫。但是,各大學很少針對香港的現實進行系統研究,更不要說系統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各大學為了學生的眼前就業率,將大學自身看做就業培訓機構,與其他經濟權貴合流,為其輸送專業人才。所以,大學做的主要不是確保香港的經濟安全,而是與其他權貴壹道共同危害香港的未來。



2、大學缺乏對香港經濟獨立與安全的倡導與教育,成為香港全面附庸化的關鍵因素之壹。香港經濟的快速附庸化,不僅有大陸血汗工廠發展的外部因素,更重要的原因在於香港自己放棄獨立的經濟地位。其中,大學作為香港各界極為尊敬和重視的機構,在思想、知識和政策引導上完全缺位,成為香港失去獨立性的關鍵原因。



首先,香港製造業全面遷往大陸時,各大學沒有任何經濟預警和相應對策,港府更不可能篩選和保留,而香港製造業全面外遷導致香港獨立的基礎塌陷。其次,在壹國兩制早期,大陸中央政府壹直避免幹涉香港事務。但是SARS之後,梁振英作為港府代表到北京要政策,全面開放對大陸的自由行,中央政府官員提醒梁振英,如果這個口子開了就很難關上,而港府堅持認為,要刺激香港經濟增長需要開放自由行。自由行這種只顧眼前利益的政策出臺,也沒有大學進行分析和反駁。



更重要的是,在倒董的過程中,香港內部矛盾難以調和,大陸政府被迫介入事件中,要求董建華下臺。在這個時候,大學作為社會中的主要智力機構,如果能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香港仍然能保持高度自治。而在自由行、莊豐源案之後的雙非問題、倒董等事件之後,大陸政府逐漸涉入香港政治,港府和香港富豪與大陸利益全面捆綁。大學自身也逐漸成為附庸部門,反映出香港的全面附庸化。



3、大學對製造業的忽視也導致自身附庸化。從根本上,大學與製造業互為因果互相支持。製造業是城市經濟的財富基礎,也是香港經濟獨立基本保障,製造業作為財富深水池,能隨時通過吸納投資讓城市財富的基礎更加雄厚。而且,現代製造業的知識和技術內涵日益深化,既能吸納大量高收入員工,又能支持相關的高科技產業。尤其以德日為代表的工業4.0發展,意味著製造業更加強大。從製造業和大學的關系上,製造業吸納多門類大學畢業生,從就業和經濟上支持大學;反過來,大學通過創造思想、傳播知識和技術、對員工在職培訓,引導製造業的發展。



如果在1980-1990年代,大學能倡導港府和製造業工廠保住製造業,尤其是保留壹些朝著高精尖新發展的製造業工廠,香港既能保持足夠的製造業財富,又能支持香港的互聯網數字化發展。如果保持香港製造業的基礎,並且通過強化香港的核心製造業,領導和管控大陸的支持型組裝加工業(類似於日本在大陸設工廠的模式),香港才真正強化獨立經濟地位,實現財富的積累和擴張。正確的做法是大學領導製造業、製造業領導香港經濟,真正強化大學對香港經濟的領導,保持香港經濟的獨立性。



製造業流失的結果是大學缺乏真正的社會領導和影響力,變成實質上的職業培訓機構。製造業流失後,香港經濟作為高端附庸經濟,也影響大學的狀態。在附庸化的經濟環境下,不需要社會領導者,只需要跟從服務者。社會領導者意味著追求真理的精神、獨立自強的思想、對於社會的發展的認識以及深入思考和探討的行為模式,跟從服務者則不需要獨立的精神和思想,只需要聽話順從的性格以及特定知識和技術服務能力。在這樣的環境中,大學也不是社會領導者,不需要強調領導者的精神和思想,也缺乏對社會的思想和知識領導能力。



從功能上,大學降格成為職業培訓機構,為貿易金融和相關技術服務業輸送畢業生。從社會關系上,大學與社會民眾幾乎隔絕,成為遠離社會的象牙塔,不擔負對社會民眾教育的責任;向港府和金融機構等權貴靠攏,通過強化與權貴的關系,更好地位附庸經濟服務,實現更好的學生就業;對學生主要採取圈養馴化的手段,壹方面以就業和收入吸引學生,讓學生聚焦於服務型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另壹方面通過圈養學生和塑造學校文化,將學生培訓成為具有較高知識和技能的服務人員。



大學對學生的壓制反映出香港未來的根本風險。大學生上大學,職業的知識技能培訓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奠定長期發展的基礎。長期發展的關鍵在於,大學的教職員工對學生言傳身教,給學生指明發展方向,並且塑造學生的性格和能力。從這個標準衡量,香港的大學不僅沒有這樣的能力,反而壓抑學生的成長。尤其在資產泡沫化的環境中,學生面對的不僅僅是畢業找工作,更重要在於能生活,也就是租房和買房。



面對節節攀升的房價,大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就越來越感到絕望。因為即使畢業後收入不錯,也因為房價和房租過高而生存艱難,更難以買房成家。而大學對學生失控,加上港府的錯誤應對措施,後來演變成“佔中”的尖銳衝突。在佔中之後,港大校方又為了表面就業率,不顧大陸經濟崩潰的真實情況,違反學生的個人意願,強力向港大學生推介到大陸工作。在學生表達不滿後,校方與學生再度發生衝突,而且矛盾日益尖銳。



從教育的角度,學生不論佔中還是與校方衝突都是迷茫無助的表現,因為不知道自己該向哪個方向努力,才會採取無具體指向的對抗行為。大學已經失去對學生的教育能力,無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反而想著強力壓制學生,造成更多的無謂衝突。大學生是香港的未來,當學校以職業培訓機構的定位,教職員工在言傳身教上起反作用,結果只是壓抑學生成長,對香港未來的發展更加不利。



更為嚴重的是,權貴形成強大的整體宣傳攻勢,加速掏空香港的財富。在大學附庸化之後,權貴實現利益上的合流,共同加速香港社會的財富流失。自2012年後,港府的基建項目持續擴大,金融業對大陸的資金輸血日益增多,香港的財富被掏空的越來越快,資產市場在表面上也越繁榮。不論港府、金融機構還是大學,都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盡力維持挖空香港財富的表面繁榮。



從2012年開始,大陸對於資金的需求急劇增大,對外債務積累持續增大,不論港府、金融機構還是大學都不對民眾分析債務背後的風險。 2014年之後,大陸自由行消費快速減少,香港只是強調大陸反腐造成官員購買減少,而不探查其真正原因是大陸實體經濟加速崩潰。 2015年7-8月,股災引發金融危機,進而開始人民幣大震盪,說明大陸實體經濟崩潰已經演變成金融領域的崩潰,但是香港權貴仍然對危機視而不見。當越來越多的香港民眾開始已經切身感受到大陸經濟出了問題,權貴不是幫助民眾認識問題、分析問題、進行相應對策,而是繼續鼓吹大陸經濟增長,香港還會繼續跟隨大陸經濟受益。同時,權貴轉移矛盾,將旅遊商業不景氣的問題很大程度上轉移為“佔中”等事件所導致。



到2015下半年,香港形勢已經相當危急,但是權貴仍然在掩蓋問題,支持股市債市泡沫。例如,壹些金融機構和人員已經認識到中國的問題以及香港面臨的嚴峻狀況,但是各金融機構不關心香港社會的生死,不對社會發布任何風險提示。例如,匯豐與中國大陸已經緊密捆綁,持續與大陸實施緊密合作,相當部分的資產與大陸掛鉤。但是,匯豐銀行在年中採取行動,不再冠名發布中國PMI,實際表態與大陸正式決裂(參見本人的《匯豐終止發布中國PMI的超級警訊》)。隨後,匯豐甚至考慮,可能將總部搬到美國。



這兩個舉動說明,匯豐在對大陸金融業務極大的背景下,對大陸經濟已經產生絕望情緒。但是,仍然沒有壹家金融機構或者大學的研究報告對中國經濟提出質疑,而是強調或者默認中國經濟增長。然後,基於中國經濟增長的假設,積極幫助大陸企業和政府(國企)在港股上市,並且發行美元債券進行融資。在7月大陸金融危機爆發後,港股大幅下跌,更積極幫助大陸在香港市場吸金。而港人聽信金融機構的吹捧,大量投資到估值到天價、各種方式造假或者隨時因為中國經濟崩潰而破產的企業。



同時,金融機構也在輿論上支持樓價。在上半年,香港樓市已經達到極為荒謬的程度,而且大陸和國際經濟環境已經決定香港樓價必然在中短期內發生暴跌,但是各金融機構默不作聲,暗示樓市繼續上漲。在大陸7月金融危機爆發後,樓市將下跌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個別機構為了表明自己的正確性,開始預測房價下跌。不過,只要分析這些預測,就會發現個中玄機。例如,有的相對“大膽”的預測是,香港經過3年時間,樓價將下跌超過20%。



其實,這種表面看空的預測,實際上仍然在變相看多,在某種程度上繼續支持樓市的人氣。因為,只要稍微了解房地產市場就知道樓價走勢的特點是緩升暴跌,壹旦樓市開始暴跌,幅度將很大。例如,美國房價在2002年開始加速上漲,漲了6年,總體漲幅才60-80%。而在次貸危機後,雖然美聯儲瘋狂印鈔挽救樓市,美國樓市也明顯下跌:3個月內,下跌最少地區的跌幅普遍在三分之壹左右;而在跌幅較大的地區,跌幅達到三分之二以上。至於日本樓市和香港97年樓市下跌,都是在大幅上漲之後開始暴跌,跌幅達到75-80%。按照現在的香港市道,比日本和97前的上漲更加瘋狂,所以下跌必然深不見底。但是,金融機構完全忽略忽略房地產市場的這個基本特點,即使在看空市場的時候,預測的跌幅也很小。



這種預測給市民的感覺是即使樓價下跌,跌幅也將有限。反過來,如果機構預測落空,樓價不下跌,未來上漲空間巨大。所以,很多市民湧向樓市,把錢送給開發商,把債務留給自己。



資產泡沫化的實質是虛殼價格泡沫和實質高負債的組合。第壹、虛殼價格是指表面由於價格高昂而顯得很強,但實際的內在價值極低。日本是世界上跨國公司和知名品牌第二強的國家,而香港股市在吸納大陸上市公司後,竟然比日本股市的市值還高。認真考察這些大陸公司就會發現,基本都是紙面上做的好看,實際盈利和資金流創造能力極弱,壹些大陸公司在香港上市後,已經因為造假而退市或者股票暴跌。隨著大陸經濟崩潰的深入,造假的大陸公司也將原形畢露進入全面倒閉,進而拖垮香港股市。同理,與紐約市相比,香港不論貿易、金融和技術服務業的發展程度還是在經濟規模和收益上都不可同日而語,但是香港地產物業總值竟然接近紐約的兩倍,物業價格與經濟規模嚴重不匹配。僅僅從這個角度考量,香港樓價都必將崩盤。



第二、實質高負債意味著在沒有實業利潤支持所有高資產價格的背後由高負債支撐。人們大都看到香港高樓林立,燈火輝煌而且樓價高企,往往被表面的繁榮所迷惑。但實質上,建設這些高樓的資金並不是香港通過自身財富創造而積累起來的,更多是從其他地區流入香港的資金支持。對於香港,這些資金意味著巨額負債。日本在1980-90年代,通過製造業極高的貨值出口獲得高額利潤,以自身積累發展房地產。在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後,由於主要是自身資金,所以日本的經濟仍然相對健康。香港則完全不同,貿易和金融業務發展推動大量負債建設,樓盤越高檔樓價越高,負債金額也越大。



隨著中國經濟崩潰,香港貿易和商業等收入受到越來越明顯的影響,對外收入持續下降。同時,香港建設還在加速,更多的建築,更高檔的裝修,消耗更多的現金,形成更多的負債。負債不僅在企業層面,還包括個人通過按揭貸款買房。很多港人買房,依靠個人存款和當期收入結餘,只夠支付房貸首付,他們需要大量按揭貸款才有能力買房。當銀行發放貸款給個人,個人將錢給房地產商時,個人高負債也就此形成。



高負債開始壓垮香港經濟。由於香港的資產價格已經遠遠超出香港經濟創造利潤的能力,也遠遠超過香港的GDP。隨著資產價格上漲,人們反而更積極地將資金投入虛殼價格上。而且,因為沒有任何實業的利潤比資產泡沫增長的更快,所以當房價和房租快速上漲後,導致各類商業經營成本大幅提高。如果商業收入能持續增加,抵消快速上漲的成本,香港的表面經濟還能持續增長。但是,隨著大陸經濟和社會崩潰,不論通過香港的貿易出口,還是到香港旅遊消費,不僅不快速增長,反而加速下降,香港經濟也受到明顯影響。



在資產泡沫擴大和商業收入減緩的共同作用下,大部分香港市民的個人收入受到越來越明顯的影響。而且,資產泡沫的傳導具有滯後性,向商業和生活的傳導速度不同。隨著大陸消費持續減少,商業集中區的舖租也急降,但是在主要的生活區舖租上漲後,並沒有明顯下降。生活區商舖保持高價,市民生活成本難以降低。除了加速掏空香港財富的金融業興旺之外,其他大多數行業和民眾個人逐漸陷入困境。



很多港人實質上已經陷入赤貧。隨著資產泡沫持續擴大以及權貴支持和鼓吹泡沫,很多港人受到壓力,高價貸款買房做房奴。由於房價和個人收入差距太大,不少港人背上沈重的債務。他們必須努力工作或者過度工作多賺錢,同時極度削減開支,結餘出來的錢才能償還按揭貸款。例如媒體曾報導,壹對80後小夫妻通過按揭貸款成功買房上車。丈夫阿全收入較為固定,以厲行節約的方式攢錢,每頓能只吃壹個麵包就不再吃第二個,堅持多多步行上班,多走壹段路就能省下公交車費。妻子Helen做護士,想法加班多賺加班費,兩人拍拖時幾乎無消費,主要去公園散步和拍照,而約會吃飯也在快餐廳。當然阿全和Helen屬於極端的例子,其他貸款按揭買房的香港市民,很多不像他倆如此節約,但是生活也盡量節省。當然,阿全和Helen看到房價上漲,自己的房屋增值,壹點也不覺得辛苦。不過,如果去除這套房子的價格泡沫,從客觀的角度衡量阿全和Helen的生活,兩人已經屬於​​赤貧狀態。



在12月美聯儲加息後,權貴終於不再強調樂觀情緒,說明香港經濟已經危在旦夕。在A股股災引發大陸金融危機後,港股跟隨下跌。從10月份開始,樓市變冷,成交價下降。股市和樓市下挫,已經說明資產泡沫開始爆破。但是,權貴們仍然表現得相當樂觀,強調香港仍有各種發展機遇。隨著美聯儲加息真正成為現實,權貴才慌了手腳,表現出對經濟的憂慮。但是,權貴仍然在試圖安撫社會,給民眾以虛假的安全感。而實際上,權貴這樣的態度已經說明香港資產泡沫已經開始破裂。而且,權貴無計可施,只能眼睜睜看著問題全面爆發。



另外,大陸自由行遊客日益減少,香港商業也更加蕭條,眾多民眾收入繼續減少,支付能力隨之下降。除了大陸仍然通過金融市場,繼續從香港圈錢而讓金融顯得火熱之外,香港經濟已經沒有亮色。港府實施的規模巨大的基礎設施建設必將因為中國經濟崩潰而爛尾,這筆巨資終將被證明是玩打水漂。





三、2016年的慘烈斷崖



慘烈斷崖包括兩個含義:1、程度:慘烈。慘烈是指香港經濟下降的程度。進入2016年,香港將面臨資產泡沫全面爆破、積存財富被大規模洗劫、眾多企業和商舖關門、相當壹部分人失業的綜合經濟崩潰。而且,由於大陸進入社會崩潰階段以及香港經濟的全面崩潰,經濟下降的程度極大。 2、方式:斷崖。斷崖形容經濟下降的方式。在過去幾年,由於權貴的持續誤導,香港不僅沒有進行經濟隔離和收縮,反而與大陸進壹步深度捆綁,將資產泡沫鼓吹的更大。進入2016年,香港經濟下滑將是沒有任何支持的、恐慌式、斷崖式的自由落體。



從過程來看,慘烈斷崖主要包括兩部分:壹是對過去的未跌部分補跌,二是在未來隨著中國崩潰而續跌。



香港經濟首先需要大幅度補跌,資產泡沫最少擠掉65%。在過去幾年,周邊國家通過貨幣貶值,以國家經濟縮減的方式間接實施資產擠泡沫。而香港壹邊自身積累過度膨脹的資產泡沫,壹邊港幣跟隨美元升值。補跌就是香港資產價格相對過高,需要大幅下跌。如果與其他經濟體相對應,首先按照其他國家的貨幣貶值幅度進行相應的擠泡沫。



面對中國經濟崩潰,中國周邊的相關經濟體已經有所反應,主要反映在貨幣貶值上。 2011年,美元兌日元低於1:77。隨後日元持續貶值,到2015年達到120日元以上,最高超過125日元,美元對日元升值幅度超過55%。 2011年,澳大利亞元兌美元最高接近1:1.10,到2015年,澳元貶值最低時點低於0.7美元,美元對澳元升值幅度50%左右(美元對澳元0.91-1.38)。 2011年,美元兌加元最低低於1:0.95,到2015年末,美元兌加元最高接近1:1.40,美元對加元升值45%左右。



三國的貨幣貶值基於不同的經濟特點。按照《福布斯》雜誌,日本是世界對中國經濟依賴程度排第四的國家。日本最早行動實施安倍經濟學,主動大幅貶值日元。日本貶值日元的目的是降低國內生產成本,增加出口產品競爭力,將經濟危機盡量轉嫁到其他國家。在日元貶值的同時,人民幣還對美元升值。由於人民幣外升內貶,生產成本與日本相差無幾,導致在中國的日資工廠逐步向日本本土回遷或者遷往東南亞。而且,日元貶值後壹個額外的效應出現,大陸旅客到日本旅遊的數量激增。大陸旅客在日本大量購物,主要採購日本生產的產品。



澳洲是對中國經濟最為依賴的國家,因為中國是世界主要的鐵礦石進口國。隨著中國經濟崩潰以及鐵礦石持續擴產,導致鐵礦石價格暴跌,引發澳元大幅貶值。在澳元大幅貶值後,大量中國人到澳大利亞留學和旅遊,積極從澳洲購買各種產品,代購活動極為活躍。



加拿大在表面上受中國的直接影響不大,但實際上受中國經濟主導。因為中國是世界石油的最大進口國,而在世界原油增產和中國需求疲軟的共同作用下,石油價格暴跌,直接影響加元匯率。另外,與澳洲類似,加拿大也吸引大量的中國投資移民和留學生等,這些人在加拿大成為投資房主力,推高溫哥華和多倫多房價。在加幣明顯貶值後,中國人從加拿大進行海外代購的產品也同樣激增。



三國匯率的大幅貶值對香港形成指標對比作用。大致上,美元結束QE3與其後的加息與中國經濟崩潰相對應。壹些國家經濟嚴重依賴中國受到顯著影響,其中,經濟和社會基礎差的阿根廷和巴西等國進入經濟崩潰階段。日本、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發達國家,在中國經濟的影響下貨幣大幅貶值。與三國相比,香港更加依賴大陸經濟,經濟和社會結構更加脆弱。



從優選經濟決策的角度,香港也應當像其他經濟體壹樣,在過去幾年做相應經濟調整。香港與日本壹樣,都是人多地少、資源匱乏的經濟模式(如果只考慮本土經濟),沒有澳洲和加拿大這樣國土廣大、人口較少、資源豐富的天然優勢,而且香港比日本經濟規模更小更缺乏獨立性,所以,香港更需要採取日本模式,根據現實狀況主動實施調整。同時,還需要在民眾中進行廣泛的經濟宣傳教育,香港才能提前壹段時間做足夠準備以應對中國經濟和社會崩潰的嚴峻後果。



香港補跌的關鍵是擠破資產泡沫。根據香港目前的資產泡沫水平,最少應當擠掉65%的資產泡沫。按照2015年4月香港股市超過日本的規模水平,下降65%只是進行補跌。在當時,恒指最高達到28000點,下降65%意味著降到10000點左右。同樣道理,按照2015年中期的高位(比2014年的20萬億港元繼續顯著上漲),樓市即使下降65%,香港物業市值仍然達到紐約的三分之二,高於新加坡。大致上,補跌可以通過兩個方向的措施實施:



1、港元貶值。讓港幣貶值35%以上,也就是美元兌港元升值50%以上。正面看,港幣貶值是最簡單、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如果按照三國貨幣貶值的幅度以及對中國經濟的依賴性,港幣貶值最少要達到35%。在港幣貶值補跌的同時,將股市和樓市保持在現有的港幣計價水平上,能初步實現擠泡沫的目的。負面看,港幣貶值不僅不能促進社會公平,而且導致嚴重的輸入性通脹。香港的主要問題是在權貴的支持和運作下資產泡沫過度膨脹,同時壹些港人超出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炒股和貸款買房,也支持股市和房地產泡沫。如果實施港幣貶值,意味著所有人承受資產價格泡沫帶來的損失,權貴和過度消費買房的人得到好處,也就是損害香港經濟、敗壞社會風氣的人得到鼓勵,而辛勤工作和節儉儲蓄的人群則因為港元貶值而遭到嚴重損失,也就是說那些支持香港經濟、支持香港經濟安全的人受到懲罰,這樣政策的結果只能是人們更積極炒股和買樓,進壹步加劇資產泡沫的比例,讓香港經濟處於更危險的狀態。



另外,港幣貶值35%之後,由於香港大部分生活日用品依靠進口,結果是生活物價大幅上漲,考慮到價格上漲的累加效應,普遍漲幅可能超過50%。香港有很多市民自強不息、自食其力,依靠自己的努力而生存。但是,由於個人能力有限以及資產價格泡沫的經濟侵蝕,這些人生活非常拮據。如果生活物價再大幅上漲,等於摧垮這部分自食其力的人群,使他們陷入生存困境。所以,港幣大幅貶值的負面結果是,節儉儲蓄和自食其力的人受到嚴重打擊,推動更強的投機風潮,因此港元貶值的模式不可取。



2、實施通縮。保持港幣匯率相對穩定,推動經濟通縮,直接擠破資產泡沫,讓股市樓市價格最少下降65%,通過升息、公開市場操作和​​行政措施,直接打壓資產泡沫。考慮到香港的股市和樓市過高的價格,可以通過嚴厲限制港人炒股買房的措施,迫使港人退出股市,並且最少將樓市打壓下降65%。按照香港股市2015年4月超過日本股市的規模水平,下降65%只是補跌式的擠泡沫。恒指最高是28000,下降65%到10000點左右。



同樣道理,按照2015年中期的高位(比2014年的20萬億港元顯著上漲),樓市下降65%後,香港物業市值仍然接近紐約,明顯高於新加坡。另外,通過宣傳大陸經濟真相,促使商業收縮,降低商業地產租金,進而降低整個社會的運作成本。在商業收縮後,利用現有的資源,盡量在大陸還能輸出遊客和資金時,賺取最後壹桶金。在資產價格下跌65%以後,停止壹切擴建工程,同時對公職人員的收入大幅度下調,大幅降低港府的運作成本。在實施經濟通縮和擠破資產泡沫後,非公職人員由市場狀況自然調節。這樣政策的好處是能在刺破資產泡沫的同時,不影響節儉儲蓄和自食其力人群的利益,同時打擊依靠資產泡沫生存的人群。



由於香港社會的階層尖銳對立,上述任何壹個措施都無法實施,所以香港經濟無法主動實施補跌。在香港整體經濟依附大陸的同時,香港社會內部也形成尖銳對立。其中,壹部分人依賴資產泡沫,這個群體包括權貴階層、非權貴的金融和地產從業人員、高價買房的高負債人群、將很多儲蓄投入炒股的人群等;另壹部分人更多因為資產泡沫而受損失,主要指非金融和地產行業中,辛勤工作、節儉生活、積極儲蓄、不進行高房貸買房和炒股金額少的人群。如果實施港幣大幅貶值,會引​​發後壹部分人的強烈反對,本來已經陷入尖銳矛盾的香港將引發更嚴重的社會動盪。主動擠破資產泡沫等於直接威脅到權貴的利益,壹些房奴甚至可能因為負資產而跳樓。港府考慮到大陸和本港權貴的利益,為了不讓房奴跳樓,同樣不可能實施。所以,香港無法主動實施經濟補跌,只能繼續維持港幣強勢,而且盡量維持資產泡沫。



維持現狀的結果是問題越拖越嚴重,最終唯有形成慘烈斷崖。香港只有維持不下去資產泡沫被刺破時才出現下跌,僅從補跌的角度,首先要經歷65%或者更多的資產價格下跌,已經完全可以稱為慘烈,而且,資產泡沫破裂將在很短時間內實現,形成價格的斷崖式暴跌,更重要的是,僅僅過去的補跌就可以達到慘烈斷崖的程度,還沒包括未來的續跌。



進入2016年,香港面對中國社會崩潰和外儲清空的危機,香港資產泡沫必以迅猛的方式全面崩潰。隨著中國巨變,香港的問題也將集中爆發。中國將爆發全面社會危機,大部分貿易公司和旅遊商業倒閉,從根本動搖香港的主要收入來源。更重要的是,壹旦中國外儲清空,幾乎所有金融機構倒閉,香港大部分存量財富已被大陸掏空的真實情況暴露,香港民眾在銀行的存款也將基本消失,大部分港人將不得不面對生存困境。



首先,香港權貴的軟弱表態反映出香港已經進入經濟危機,資產泡沫開始破裂。在2015年,權貴們反復強調香港經濟前景向好,試圖給香港民眾灌心靈雞湯,2016年開局這種情況沒有再現,不少權貴開始公開表現出對未來形勢的擔憂。在外部,壹方面中國經濟崩潰已經傳導到香港,影響香港的經濟狀況,另壹方面,美國在12月首次加息後可能還會繼續加息,如果美國加息,港幣與美元掛鉤,也必須加息。在內部,除了旅遊商業壹片蕭條之外,資產泡沫開始破滅。恒指從28000水平跌到20000點。根據最新行情,港股在2016年開年後,連續4天交易下挫,到1月7日收市為20300點,不久的未來隨時跌穿20000點。樓市從10月份開始冰凍後交易日益清淡,壹些二手房在四季度出現20%的劈價求售。進入2016年,在大陸經濟崩潰、香港商業蕭條、港股下跌的共同作用下,樓市購買意願更弱,價格將持續下行。壹般說來,資產泡沫破裂是經濟危機的開始,經濟危機反過來再加速資產價格下跌。



香港經濟危機的直觀表現是關鋪潮和失業潮,進而推動資產價格下跌。香港旅遊商業在2015年已經轉淡,到第四季度大部分店舖的銷售已經相當差。根據相關數據,2015年香港公司商舖關門倒閉的數量創出08年以來新高。進入2016年,由於大陸經濟崩潰傳導,香港貿易服務業和旅遊商業的經營狀況將更差。大致在春節過後,很多商家因為銷售回暖無望而開始關鋪。考慮到大陸消費急劇下降以及過去商舖開設過多,關鋪潮將非常顯著。



根據11月我對香港商舖的實地綜合考察,即使按照2015年大陸經濟崩潰的狀況,香港商舖都已處於極為嚴重的過剩狀態,即使在2016上半年關鋪數量達到40%,剩餘商業也完全能輕鬆應對剩餘的消費需求。而旅遊商業吸收大量香港就業人口,關店潮意味著大量的人員失業。相當壹部分人員即使不失業,收入也將明顯下降。關鋪潮、裁員潮、減薪潮相疊加,香港陷入嚴重經濟危機。另外,商舖大量降租和空關後,資產收益水平急劇下降。在大量人員失業和減薪之後,本港消費能力亦大幅下降。各種因素相結合,商舖和住宅樓價格重估,價格下跌幅度最少達到三分之二。



其次,大陸進入社會危機階段,將導致香港經濟全面崩潰。大陸社會危機涉及幾個方向,對香港不同行業具有相應的影響。大致上,影響主要包括幾個方面:



1、大陸實體經濟走向末日,絕大部分生產組裝工廠關門。實體經濟末日從2015下半年開始全面上演,生產組裝工廠連片倒閉或者關門,壹些工廠即使表面運營,實際負債累累,隨時準備留下債務跑路。從時機上,2016年1月到2月的春節,將是重要的時間窗口。更多大中型工廠將關門或者跑路,其中包括眾多外資廠。春節後,只有少部分工廠開工生產,同時繼續裁員,維持最低的人力成本。



大陸實體經濟末日將重創香港貿易和技術服務業。在大陸生產出口的過程中,香港出口和轉口貿易商以及技術服務商起到重要作用,也從中獲得較高的利潤,香港也是大陸工廠的小型設備工具、零部件和高價材料的重要採購中轉地,香港銷售商也因此獲利不菲。另外,壹些港人在大陸工廠擔任技術和管理職位,也有較高收入支持香港家庭生活。隨著絕大部分出口工廠關門,中國出口和進口都急劇減少,不再僱傭高薪港人。搬離中國的生產廠分散到世界各地,即使香港仍能得到部分業務,與過去十幾年相比屬於急劇萎縮。



貿易萎縮進壹步打擊香港經濟。貿易是香港經濟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對香港經濟影響廣泛。貿易租用碼頭、倉庫、商業鋪面和寫字樓等物業設施,僱傭較多的相關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壹般服務人員,貿易急劇萎縮後,大量物業設施閒置,大量從業人員減薪或者失業。物業閒置意味著貿易公司、房地產商和物業公司、相關服務公司以及政府相關稅收減少,進壹步打擊股市和商業地產。大量從業人員失業或減薪,直接影響到相關人群的生活,進而打擊住宅樓價。



2、大陸大部分人口失業,社會陷入混亂。在2015年,大多數企業減薪、裁員和欠薪,大量建築工地和工廠採取長期欠薪的策略不支付工人工資。在上半年A股暴漲和7月大陸金融危機爆發後,不僅洗劫相當數量的股市資金,也導致社會資金更加緊張。同時,各種高利貸層出不窮,以超高的利息吸引參與者,然後又很快爆破,參與者血本無歸。在全民創業的口號下,無數人拿出積蓄創業,大都損失慘重。另外,壹部分人買房炒房,投資在理財產品上,整個社會裡絕大多數人現金所剩無幾。



進入2016年,隨著絕大多數企業裁員和關門,大部分人將失去工作以及經濟收入,由於絕大部分人的儲蓄基本被洗劫,沒有工作又沒有積蓄,人們只能鋌而走險維持生存,也就是說,很快將有數量龐大的失業、無積蓄、有家庭負擔的人行為失控。在2015下半年地方治安急劇惡化,進入2016年,社會將快速失序,隨後是社會系統崩潰,也就是社會危機爆發,進入亂世。



香港旅遊市場和商業市場的主要份額都是針對大陸。港幣跟隨美元升值後,到香港旅遊相對較貴,大陸以外的遊客相對減少。根據香港《大公報》2015年8月29日刊文“中國大陸旅遊研究院8月28日發布《大陸出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5》”稱:在(2014年)香港入境旅遊市場份額中,大陸遊客所佔比重高達77.60%,到訪3,466.24萬人次,且保持15.20%的成長趨勢。由於港幣升值和資產泡沫,香港銷售的產品與其他發達國家或者地區相比明顯更貴。所以,非大陸遊客即使到香港旅遊,也很少在香港購物。而大陸各種產品售價很昂貴,香港的產品售價相對便宜,相當多的大陸客到香港旅遊採購各類產品,人均消費金額超出非大陸旅客。另外,相當多產品通過水貨客運輸的方式從香港轉運到大陸,支持了大量批發商和零售商。從這個角度,香港的商業零售主要針對大陸客,其份額遠超過港人消費。



大陸爆發社會危機後,香港旅遊和商業將全面極度蕭條,相關商業地產趨向0價值。在大陸經濟崩潰的過程中,由於社會秩序尚存,部分大陸民眾仍有壹定經濟實力繼續到香港旅遊購物或者經由水客購買來自香港的產品。隨著大陸陷入社會混亂,大部分人不再到香港旅遊購物,也沒錢或者沒辦法購買水貨客產品。如果考慮到大陸社會混亂後,其他國家到港與大陸進行經濟交流的人數也急劇減少,到香港的旅遊人數將預計減少90%(或者更多),那麼現有賓館酒店的90%房間空置。



同樣道理,其他旅遊服務業、商業零售業、批發行業、水貨客運輸銷售行業也全面蕭條,業務減少80%以上(考慮到本港有壹定的消費份額)。香港相當壹部分人都在相關行業就業,壹旦消費銷售,大部分人將失業,直接面臨生存危機。旅遊和商舖等地產也全面空鋪,該類商業地產失去基礎價值。



3、大陸外儲清空,香港金融和資產全面歸零。 2015年7月上旬,A股股災後,我宣布中國經濟危機爆發,並提出“股匯雙殺”的概念,提醒即將出現的股市與匯市聯動造成的根本危機,“如果在4-6個月之內,中共拿不出切實可行的措施,金融危機將轉變成為社會危機”。 8月中旬,人民幣匯率突然暴跌引發世界金融市場動盪。 11月,人民幣開始持續小幅貶值,到12月貶值幅度逐漸增大。進入2016,股匯雙殺即開始,這個概念也迅速進入主流財經媒體。



股匯雙殺的背後是我多次強調的“中國大陸是個巨大的金融黑洞”。中國表面上有3.4萬億外儲,實際上其中大多數為呆壞賬以及質押資金,可動用資金不到1萬億美元(2015年4月計算值)。同時,考慮到外資對中國投資和盈利以及中國的各類對外借債,中國對外負債可能達到6-10萬億美元。 2015下半年開始外企大潰敗,外資持續從中國撤資,加上中國人的外逃資金,可能在短時間耗光1萬億美元的流動資金引爆中國金融黑洞。股匯雙殺是關鍵標誌,意味著流動資金開始緊張,引發社會搶購美元的風潮,金融黑洞即將爆破。 2016年的第壹周股匯雙殺開始,迅速掀起搶購美元潮。中共仍在頑抗,但能堅持的時間不會長。



壹旦大陸外儲清空,將對香港形成致命打擊。香港受到的打擊可以包括幾個方面:1、股市重創,港交所可能關門。香港股市壹部分是大陸上市公司,這些股票直接清零;另壹部分是依賴大陸生存的香港公司,也將破產。與之相對應,恒指將跌到極低的低位,港交所甚至可能關門。 2、銀行壞賬和債券違約,香港民眾財富被吞噬。外儲清空,大陸既還不了債券的本息,也還不了香港銀行的債務。在大陸的欠債中,有相當壹部分是對香港銀行的欠債,也就是香港儲戶的資金被吞噬。 3、外資大規模撤離,抽空香港資金。大陸外儲清空後,外資的第壹反應是迅速撤離香港回到本國。外資撤離速度越快,撤走的資金越多留給香港機構的壞賬也越多。外資抽走後,香港將出現資金極度匱乏的情形。 4、大量金融機構倒閉,中高檔寫字樓全面空置。 5、香港經濟全面崩潰,民眾生活艱辛,甚至面臨生存危機。



隨著大陸外儲清空,香港人將真正認識到經濟安全的意義。隨著股市和樓市基本接近零價格,壹直宣傳鼓吹資產泡沫的權貴階層(除少數先知先覺的富豪)也因為經濟基礎消失而陷入貧困。由於香港沒有建立起獨立運轉的經濟模式,香港積累的財​​富也被洗劫壹空,即使港人欲站起,既沒有資金又沒有製造業還沒有合適的發展平臺,更缺乏具有實用技術的人才,香港在經歷生存困境重新發展的過程中,將充滿各種艱辛和挫折。



中國經濟奇蹟大結局 空中解體



2016



空中解體(俗稱散架),是指飛機(或其他飛行器)由於各種原因,比如氣流、撞擊、爆炸、操作不當、超過最大過載等,機體發生結構性損壞,從而導致機身破裂,由於飛機機艙是增壓的,內部的壓力會將飛機撕裂,然後整個機體就變成碎片,原理就好像氣球爆裂壹樣,就是所謂的空中解體。



中國經濟奇蹟的實質是外資驅動、中資管控進而形成中國獨具的經濟特色,也因此決定即將發生的空中解體。



過去近三十年,中國經濟以血汗工廠出口為開端進入超高速經濟增長階段。中國經濟增長如同火箭升空,最初啟動較為緩慢,到中期令世人矚目,後期成為世界的焦點。不過由於中國經濟的關鍵結構和驅動都來自外資,隨著外儲清空中國經濟將突然全面瓦解。



首先,外資決定中國經濟實質,驅動中國經濟增長。外資的特點決定了中國是完全依附型經濟,只能依靠外資生存,外資決定包括三方面:



1、技術決定:外資進入中國時給中國帶來所有的關鍵的和重要的技術。如果沒有外資進入,中國沒錢購買技術,今天的面貌仍然停留在40年前。今天中國人享受的現代生活都不會存在,沒有高樓大廈,沒有城市規劃,沒有穩定的電力,沒有各種汽車,沒有計算機和互聯網。如果實在想像不出這樣的場景,那就參照北韓。



技術引進主導中國血汗工廠的發展。在1980年代外資帶技術進入中國前,中國出口主要依靠原材料,包括能源、礦產和糧食等。從1990年代開始港臺工廠攜帶大量資金和技術進入大陸,中國的血汗工廠出口才開始起步。隨後,大陸血汗工廠學習模仿港臺工廠技術,生產出基本合格的產品。港臺工廠和大陸民營工廠壹道以廉價低質的銷售模式將產品傾銷到全世界,推動中國經濟增長。隨著外資進入中國日益普及,中國的院校才開始接觸進而學習各類現代技術,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大規模的技術型廉價勞動力。



技術引進成為社會控制的基礎,包括對人員、資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控制。因為有各種技術支持,才有當前中國政府的極權控制能力,監控和決定所有的相關流動系統。信息技術的普及,從電視、報紙和互聯網等多種渠道支持全國性的集權信息宣傳,互聯網的控制技術和控製手段進壹步控制信息傳播模式,讓反對的聲音基本消失。交通運輸技術的引進,包括公路和汽車、鐵路、高鐵、輪船、電力生產和輸送、燃氣輸送管道等,對於人員和物流進行強有力調控,強化中央集權的經濟系統。城市建設技術的應用支持大中小城市的發展,形成完整的中央集權控製網絡系統。城市建設技術包括城市規劃技術、城市交通設施建設技術、城市綜合監控系統、高樓設計建設技術和設備等等。更重要的是,銀行的大規模電子化和互聯網化應用推動全國的資金流整合,貨幣發行和貨幣分配都能輕鬆實現極權化實施和監控。



2、管控決定:外資進入中國給中國帶來關鍵的管理思想和知識。如果沒有外資進入,尤其是外企的管控示範作用,中國人至今不了解美國管理。港臺灣管理人員在外資中國公司的作用以及港臺資企業在中國的發展,形成中國血汗工廠的管控模式,而外企的管控模式蔓延也推動中國經濟政策發生重大變化。



外資進入中國前,中國主要有兩種管理模式:壹方面是國企大家長制的管理模式,將工人看作企業螺絲釘,實施低工資低福利政策,但是國企在壹定程度上實施人性化管理,承諾有限醫療、永久僱傭和退休工資,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優先照顧本企業工人的家人生活和就業。通過這樣的模式,企業上下形成較為忠誠的文化氛圍。另壹方面是鄉鎮企業和民辦工廠,將工人看作短期僱工,利用當地農民的種地沒有任何收益的環境,以極低的工資僱傭農民做工廠工人,沒有任何福利,也沒有長期僱傭意向。這些鄉鎮企業的特點是管理和技術極其低下,生產的產品質量低劣,規模無法發展擴大,只是作為大中型國企零敲碎打的補充。



外企管理成為中國血汗工廠經濟發展的主要基礎。外資進入大陸後,建立起幾千甚至幾萬人的工廠,這些工廠僱傭的人數與大型國企相當。外資廠採取與鄉鎮企業類似的管理模式,低工資、無福利、剋扣工資、隨時解僱。由於外資工廠的管理能力給中國血汗工廠政策提供根本動力,在1990年代初期,體制看到外資工廠的力量,快速實施經濟模式轉向以挽救即將崩潰的中國經濟。隨著多個血汗奴工政策制定和實施,中國的血汗工廠經濟初步成型。隨後外資加快佔領中國,擠垮各類國企,並且通過血汗工廠出口擠垮國際競爭者,推動中國血汗工廠經濟的確立。外資的血汗工廠規模也持續擴大,尤其是壹些臺資工廠,通過半軍事化管理驅使幾十上百萬奴工,成為血汗工廠經濟的主要支柱。



外企管理也成為中資企業的樣板。外資進入中國後,通過兩個渠道推動中國管理變革,壹是在實踐上,外資企業對中國企業人員進行言傳身教,尤其是大量外資工作過的人員,在經過壹段時間的訓練後成為民營企業的主要管理人員的來源;二是在理論上,各個大學極大擴充經濟管理類科目,大規模培訓各類經管人員。由於中國採取的是血汗工廠模式,沒有引入學習日本的管理模式,而是全面學習美國學院派的管理理論,機械化、功能化、冷酷無情。在外資管理的示範作用下,國企同樣進行類似改造,領導者大權獨攬,管理層唯領導者是從,員工全面奴工化。



3、資金決定:外資進入中國,給中國帶來主要的血汗工廠驅動資金,讓中國開始消費升級和實施大規模鐵公基和房地產開發。



在早期,外資給中國註入血汗工廠經濟的驅動資金。外資工廠的建立使中國沿海地區獲得血汗工廠建設的啟動資金。隨著血汗工廠收入迅猛增長以及外資持續投入,中國的外匯收入大幅增加。中國有充足資金後從沿海地區開始進行大規模鐵公基和房地產開發。相關工程便利血汗工廠的運營,吸引更多血汗工廠投資的進入,而且推動血汗工廠的級別提升和收入增長,形成血汗工廠投資和發展→資金增加積累→鐵公基和房地產開發增長→血汗工廠發展的螺旋上升模式。



在中期,外資為鐵公基和房地產提供驅動資金。在中國血汗工廠經濟確立後,外資看到更大的商機,就是中國國內市場迅速擴大。血汗工廠經濟確立和發展後需要龐大的鐵公基和房地產相關系統支持,外資針對該系統主要在兩部分做大規模資金投入:壹是開發投資鐵公基和房地產,包括土地投資和項目投資。土地投資上,港資進入最早投資規模也最大,包括壹些重要的公路基礎設施的買斷投資;大量外資還開發投資房地產,支持各類大型和超大型商業建築和居住小區的開發建設。二是對建築業上遊和附屬行業的產業投資,包括建築機械和設備、建築材料生產、鋼鐵水泥等建築上遊,附屬行業主要指汽車業,隨著鐵公基和房地產的增長而增長,各國汽車廠全面進入中國,在中國生產零部件和整車,形成龐大的汽車產業鏈。



在後期,外資為中國消費提供主要資金。 2008年次貸危機後中國血汗工廠經濟持續萎縮,同時鐵公基和房地產建設加速擴張。在這個階段,鐵公基和房地產已經不是為血汗工廠經濟做配套,而是主導中國經濟進而加速擠垮血汗工廠經濟。中國民眾消費也快速轉型,從工作賺錢和攢錢的模式快速轉向投資賺錢和消費花錢。投資賺錢的基礎來源是房地產價格上漲,不論人們投資股市、樓市、理財、高利貸、P2P,最後都主要匯集到樓市,支持房價上漲,支持建築業投資運行。人們眼看著自己投資增值,錢來的如此容易,也積極高消費和攀比消費,包括購買汽車、各類奢侈品、出國旅遊購物等。



隨著血汗工廠出口急劇減少,中國人的消費急劇增加,收支矛盾凸顯。在血汗工廠經濟中,外資掌控各個環節的主要利潤,中國人僅僅得到微薄的血汗收入,資金積累少。在鐵公基、房地產和汽車產業等各個產業,中國政府控制高價而來的利潤,外資則控制實體運作的高利潤部分。中國消費者在低收入低儲蓄的狀態下買房買車,收入無法抵消開支,只能通過各種借貸的方式維持,中國政府和企業也大肆借貸背負沈重債務。與這些債務相對的是相當壹部分是外企的債權。從外匯儲備的角度,中國雖然表面外儲較多,但是以各種方式背負巨額外債,實際上早已資不抵債。隨著中國出口持續減少消費日益增加進入中國的外資日益減少,國際收支矛盾也凸顯。中國外儲加速下降,資不抵債的形勢日益明顯。



其次,內資主要致力於管控,充分榨取血汗工廠經濟和房地產經濟帶來的利益。內資主要通過分級系統實施不同層面的管控從中獲利。由於中國地大人多成分複雜,內資通過幾個層級管控以實現利潤最大化。



最高級是中央系統。中央系統管控主要包括幾個部分:1、中央政府的政策管控,決定大政方針,包括1990年代的血汗工廠經濟政策、分稅制政策以及教育醫療住房等各類基礎民生的產業化政策等,1999年之後的房地產立國政策,2009年之後的鐵公基和房地產主導政策。 2、貨幣管控,主要指以外匯管制為基礎的印鈔控制,包括1990年代的瘋狂印鈔和人民幣急貶;加入WTO之後,以美元為錨配套和額外印鈔;2009年之後,以印鈔為主配合美元為錨的加印;2013年之後,隨著真實外儲減少脫離美元進行的無錨印鈔。 3、央企管控,央企通過壟斷各種基礎民生和工業產品與服務獲得超額利潤,包括油電煤氣、糧鹽淤酒、銀行電信鐵路航空等。通過相關管控,中央系統掌控中國主要的經濟命脈獲取巨額利潤。



中間級是地方政府系統。在分稅制後,地方政府收入大量被中央掠奪,只好開闢新財源實施相應的管控:1、引​​進各種外來企業,包括血汗加工工廠和各類高汙染企業,獲得企業稅收、個人險金和所得稅收入;2、發展公路和房地產,通過公路收取過路費,通過房地產收取各種相關稅費;3、 地方金融,包括直接從銀行貸款,建立地方融資平臺從銀行套貸,發行理財產品,支持推動高利貸發展等;4、地方企業,支持地方企業以支撐地方政府稅源。



低級是民間的經濟壓力和輿論刺激系統。各級政府通過高度的言論管控和經濟刺激操控民眾的不同階層,形成全面的民間壓力系統。壓力刺激系統主要包括三方面目的,壹方面是促使人們以極廉價的方式供血支持血汗工廠經濟;第二方面是刺激消費,促使人們貸款購買高價房子和車子以及非必須消費品;第三方面是督促人們投資,圍繞股市樓市從事多種形式的投資。為了這三方面的目的,政府和民間經濟體開動大規模宣傳機器,倡導成功學、快速發財欲望以及​​消費欲望等。在宣傳機器的推動下,民間系統從多個渠道對民眾進行刺激:1、企業渠道,企業宣傳鼓吹各種努力貢獻、無私奉獻、積極上進、為國獻身等優秀品質,盡可能多的榨取員工的血汗。 2、家庭渠道,宣傳引導父母和配偶的消費和投資態度,迫使個人賣命工作當房奴、買車購物等;3、親友渠道,支持社會中的收入和消費攀比行為,不論個人血汗的透支程度如何,都不遺餘力的攀比;4、社會渠道,包括讓戀愛和結婚成為物質交易。



第三,在內外資的共同作用下,中國經濟表現出鮮明的中國特色。其中主要的三部分經濟單位具有最顯著的特色,外資、內資和民眾。



外資是中國的金主,控制中國主要的存量資金財富。外資作為中國經濟的主要驅動力,持續對中國投入美元資金以及技術和管理知識。外資對中國投資包括兩部分,壹是實體企業投資,佔領幾乎所有的開放市場領域;二是金融資產投資,主要投資於中國的股市和樓市。外資在中國具有政策優勢、技術優勢、管理優勢、資金優勢、市場優勢等綜合優勢,這意味著在中國開放競爭的市場中,只要有利可圖的中高端市場份額基本都被外資所壟斷。外資持續賺錢和攢錢,持有的資產和資金儲備也隨之膨脹。可以說,如果中國是穩定的市場,只要假以時日,經過足夠的經濟系統循環,中國所有的有價值經濟資源都將通過利潤的形式轉移到外資手中。



中國政府通過持續印鈔稀釋外資的財產。隨著外資壟斷的經濟資源——尤其是貨幣——日益增多,內資擁有的資金量相對越來越少,迫使中國政府持續高速印鈔。在印鈔過程中,擁有存量資金的外資損失相對最大,因為中國政府印鈔後M2持續上升。在中國,由於外匯管制的原因,外資企業以持有人民幣的方式持有積累的利潤。從宏觀上,中國政府印鈔的結果是外企的人民幣資產被稀釋成為最大的受害者。但是外資依然不向外轉移利潤,而是繼續在中國投資擴大業務規模,把收益也留在中國。



為什麼外資企業會如此淡定?外資作為外來戶,並不關心中國經濟的實際狀況,外商和投資者不在中國長期生活,只是賺錢而已。中國M2規模如何通脹狀況怎麼樣,外資都覺得跟自己關系很小。外資主要關註人民幣匯率,只要人民幣匯率不大貶值,不論中國通脹多嚴重,外資都不太在乎,而且隨著中國持續印鈔,不論如何運作都會經過外資控制的各個實體環節讓外資獲利。中國印鈔同樣支持股市和樓市等金融市場,讓進入中國的國際遊資獲得資產的賬面升值。從這個角度,外資也希望中國持續印鈔以便自己從中分羹。對於外資來說,在中國的業務和收益比在本國高得多,很樂意留在中國。



外資佔據中國資金和資產的重要比例。經過中國壹次次印鈔以及持續的經濟循環,外資不斷獲利,在中國的資產和資金越積累越多。根據我們的粗略測算,外資在中國的資金積累——包括直接投資、遊資和利潤積累——估計達到6-10萬億美元(參見《中國實體經濟走向末日》相關內容),佔目前中國150多萬億真實M2的20-40%。另外,僅僅從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壹線城市的巨大房地產規模以及高企的房價,每個城市的房地產總市值都達到數十萬億人民幣,包括商業樓宇、商品住宅樓(大產權房)和小產權房。在巨大的樓市泡沫中,外資也擁有相當部分的大型樓宇和中高檔住宅,坐擁規模巨大的房地產市值。



內資是主要的負債者。中國持續印鈔後,主要通過銀行貸款等方式分配給內資,內資在拿到貸款後持續擴大負債規模。在1990年代末,中國的國企陷入債務鏈死循環,當時被稱為三角債,實際上已經全面破產。中國政府通過銀行系統的實質破產模式,註銷之前的巨額國企債務。加入WTO後,隨著血汗工廠經濟的出口增長,內資企業跟隨分杯羹,債務負擔相對較輕輕。 2005年後,中國的鐵公基和房地產發展規模快速超過血汗工廠出口,國企再次開始大規模負債擴張。 2009年後4萬億出臺,地方政府負債急劇增加,國企債務急劇增加,很多民營企業債務也急劇增加。從2012年開始,隨著債務負擔日益嚴重,大多數企業已經無力償還債務,銀行只能通過借新債還舊債的方式不讓債務爆破。此外,銀行為了降低自身風險向民眾推廣理財產品,還誘使民營企業互相聯保。



內資通過各種管控手段維持中國經濟運轉。 1、外匯管控,通過外儲制度和人民幣匯率制度對外匯實施高度管控。中國的實際M2已經達到150多萬億(名義140多萬億),而官方外儲已低於3萬億美元。根據中國經濟的外資依賴特點,即使按照官方外儲數據,美元兌人民幣也達到1:50的水平。實際上,通過外儲制度,中國將大規模的實際呆壞賬埋在官方數字中,讓表面的官方外儲保持壹定規模。如果考慮到呆壞賬,中國官方可動用的外儲捉襟見肘。同時,通過人民幣匯率管控,匯率維持在6.5水平,讓持有人民幣的人們保持財富虛幻感。同時,通過外儲制度和銀行系統監控,嚴厲限制人民幣換匯逃離中國,試圖減緩外儲減少的速度。



2、債務管控,主要通過大規模印鈔和銀行製度延緩內資債務爆破的速度。整體上,各大央企、地方政府、房地產商和上遊企業等內資早已負債累累資不抵債。中國央行通過大規模印鈔,以藉新還舊支持和縱容各種高利貸騙局(所謂的金融創新),而且支持內資企業欠債不還。也就是通過各種吸金器不斷給內資企業輸血,維持茍延殘喘不至於快速破產倒閉。



3、資產價格管控,主要通過印鈔和政府乾預維持房地產價格。隨著債務規模迅速擴大,政府印鈔的速度日益受到限制,無法跟隨債務規模的擴大。與此同時整個中國成為巨大的建築工地,各類房地產項目拔地而起,形成巨大的房地產新增供應量。在供應巨大資金減少的情況下,房地產價格正常情況是下跌,但是房地產作為中國經濟的中樞價格絕不能跌,所以管控包括兩個層面:A、少數重點城市房價上漲,通過印鈔支持重點城市的重點地區房價上漲,包括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上半年深圳上海房價暴漲,趕超香港房價。 B、​​其他城市禁止房價下跌,除了少數壹些重點城市外,剩下所有城市房屋過剩。但是當地政府禁止房地產商降價,迫使房地產商跑路,也不能降價賣房。即使二手房價格大幅下降,新聞也不淮播報,顯得資產市場壹片祥和。



4、生活必需品物價管控,控製表面通脹率。不論印鈔持續增加內資負債增長,還是資產價格上升,都變成日益嚴重的通脹壓力。由於中國人工作時間長,工資收入低,生活支出佔工資比重大,惡性通脹隨時讓民眾失去生存空間。中國則通過大量進口廉價農產品,壓制中國農民收入,控制生活必需品的價格上漲速度,在住房、交通、教育和醫療等方面也加大壓榨力度。中國民眾處於暫時餓不死但生活成本極為高昂的處境。



第四,中國經濟隨時開啟空中解體模式,解體的關鍵在外儲。



隨著中國印鈔加快和管控加嚴,外資在中國經濟中的表面作用越來越小。從1990年代末到2009年前,中國各級政府的主要任務是吸引外資,不計壹切代價吸引外資,吸引外資的數量成為考核官員政績的主要指標。從2009年開始,中國的重點從吸引外資轉向鐵公基和房地產,官員政績指標也從吸引外資和出口的數額轉變成修的鐵公基和開發房地產數量以及推高房地產價格的幅度。按照官方語言,就是從擴大出口轉向擴大投資和內需。隨著出口停滯和減少,投資和內需不斷擴大,外資作用貌似越來越小。



核心問題在於外儲消耗越來越快。擴大投資和內需,實際上意味著持續加大進口,也就是消耗越來越多的外匯。在2014年底前,由於美聯儲的三輪超大規模的QE印鈔,推動國際遊資持續進入中國,加速外資企業的資產人民幣化,支持中國對於外彙的巨大消耗。從2015年開始,在美聯儲停止QE後,中國外匯消耗顯現出來。雖然外資企業持續增加人民幣資產,但是外儲持續減少。而且外資企業對中國的追加投資越來越少,還有部分外資撤出中國,中國外儲的消耗日益加快。先知先覺的中國權貴和富人越來越快速把境內資產轉移到海外,中國壹部分民眾也加入換購美元的隊伍。雖然中國官方實行越來越嚴厲的外匯管控措施,但無法阻擋急劇加速的外匯逃離。



在中短期內,中國外儲清空已經不可避免。進入2016年,中國惡性通脹完全顯露,出口將進壹步急劇萎縮,外匯貿易收入日益減少。同時由於惡性通脹,中國商品價格遠高於其他發達國家價格,意味著中國將更大規模進口各種產品,包括中國民眾旅遊購物和海外代購。中國資金外逃日益加速,更高的壹線城市房價也置換出更多的權貴和富人資金,外逃速度加快。在2月,中國的外儲會減到3萬億美元以下,考慮到中國外儲中隱藏的各類巨額壞賬以及抵押在美國的資金,中國可動用外儲金額已經很少,壹旦後知後覺的外資開始大規模撤退,外儲將在極短的時間內清空;即使外資仍然堅守,中國人的外逃資金也將在中短期內掏空中國外儲。



外儲清空後,外資將採取相應的對策。外儲光光時外資才如夢初醒,在中國多年苦心經營壹夕成空,痛定思痛,外資將迅速採取最後的保全措施減少損失。這些措施包括,停止壹切對中國的產品出口,盡可能將壹切有價值資產轉移出中國,把本國職員撤出中國,要求本國政府凍結壹切中國在海外資產(在壹定程度上彌補自己在中國的損失)。外資作為中國最大的金主,壹旦實施資產保全措施,就意味著斷絕中國所有的經濟來源。



中國經濟將迅速全面瓦解。壹旦外資停止對中國的出口,中國將產生各方面物資的嚴重匱乏,包括農資和糧食、高科技產品、關鍵產品和零部件、礦產和能源產品等,中國汽車、高鐵全面趴窩,互聯網和計算機大面積停用,生產工廠的設備零部件和原材料基本無法供應。外資將有價值資產轉移出中國,能搬的有價值設備全搬走,有價值零部件、原材料、本產品和產成品全部清空。外資本國職員撤出中國,也就是核心管理人員和關鍵技術人員離開,與中國的物流鍊和信息鏈全面切斷,工廠管理隨之喪失。即使工廠設備不搬走,中國本土人員也無法啟動運營,再加上凍結中國的海外資產,中國經濟快速分崩離析。不論彼時房價多高、有多少汽車和高鐵、廠房和設備、計算機和互聯網(防火牆),都將淪為建築垃圾和廢銅爛鐵。



綜上所述,中國經濟奇蹟是在外資驅動下起飛,越飛越高,其中股市經歷2007和2015兩次爆炒,房價從2003至今上漲20倍。進入2016,在實體經濟進入末日的背景下,體制仍然毫不猶豫選擇繼續瘋狂印鈔,繼2015瘋狂拉升股市後繼續瘋狂拉升樓市,想飛的更久更高,然而外儲在大印鈔中加速流失,中國經濟的驅動力在迅速減弱至消失。確實,“硬著陸的預言都將落空,中國經濟絕不會硬著陸”,而是隨著外儲枯竭直接空中解​​體。



香港經濟正在墜崖



2016



在2016年初發佈的《香港經濟2016展望》壹文裡我說過,2016年香港經濟將是慘烈斷崖式硬著陸,而此時此刻香港經濟正在墜崖。



首先,旅遊和相關商業,其中零售業受衝擊最明顯最直接。藥房食肆顧客大量減少,珠寶店門可羅雀,以往的購物聖地丁財兩不旺,景點遊客稀少,酒店入住率持續下降。其次,貿易和相關技術服務業。貿易量大幅萎縮,服務業閒置蕭條。第三,房地產業。房價自2015年9月高點回落至今,最高跌幅達三成,銀主盤湧現,負資產持續增加。



壹切的根源在於中國實體經濟走向末日。香港自上世紀80年代放棄實體轉而專註地產金融和貿易服務,就註定今天的結局。香港甘與大陸經濟深度捆綁,形成對大陸的嚴重依賴,最終必然壹榮俱榮壹損俱損,而香港體量小經濟結構單壹,沒有緩衝餘地,所以損失更加直接和慘重。



大陸實體經過近三十年發展,於2014開始走向末日,從批量倒閉發展到2015的倒閉潮,進入2016進入失業潮階段。這個過程中,大陸民眾收入持續減少,而既有財富不斷損失。大量民眾參與的高利貸P2P信託基金理財都債務爆破失去本金,2015的股災中很多股民慘遭洗劫,隨後房價暴漲,壹部分資金被誘導入樓市被套牢,與此同時大陸央行持續放水,通脹導致物價節節攀升,2016春節起菜價更是暴漲,生活成本不斷大幅提高。所有這壹切,都導致民眾消費能力嚴重萎縮。相對2008的4萬億井噴後的幾年民眾空前消費,走出國門到全世界買買買,現在大部分大陸民眾捉襟見肘,別說象之前那樣出國旅遊購物,大量壹年沒發工資的工人以及大量失業人員生活都難以為繼,在生存危機邊緣掙紮。



過去幾年,香港經濟空前繁榮得益於大陸經濟和遊客。旅遊相關行業規模急劇膨脹,酒店爆滿,購物城和景點人滿為患;零售業內藥房和金店井噴,食肆也配合遊客大量增加;地產行業,內地資金潮水壹樣湧入,銷量暴增買豪宅如搶白菜;金融業,大陸企業排隊到香港IPO,香港資金也源源不斷輸送到大陸獲利,金融界左右逢源賺到手軟。不過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隨著大陸實體進入末日,倒閉潮到失業潮蔓延,大陸民眾消費能力迅速萎縮,香港繁榮無法繼續。



香港經濟正在迅速墜崖,過去幾年的盲目擴張到了付出代價的時候。首先,實體末日重創貿易和服務和技術服務業,相關就業人員將不得不面對被減薪和裁員,曾經租用的辦公和倉儲等將棄之不用,房東收入亦嚴重受損。



其次,大陸遊客減少重創旅遊相關行業和零售業,酒店空置嚴重入住率更加低下,旅遊景點遊客稀少,相關企業陷入嚴重虧損而不得不減薪裁員,藥房金店食肆等進入關門潮,由此帶來相關人員的失業潮。



第三,金融業。大陸自去年7月股災後爆發金融危機,迄今已經發展到經濟危機,局部已經爆發社會危機。大陸自顧不暇,不但無力支援香港,還要從香港抽血。從前排隊到香港IPO的盛況已然不再,隨著本年二季度大陸經濟空中解體三季度殘骸散落,香港金融機構輸送到大陸的資金將血本無歸,絕大部分機構將破產倒閉,相關人員失業,香港民眾的財富也被洗劫壹空。



第四,房地產。基於大陸富有投資客的返貧和香港經濟蕭條下的民眾減薪裁員和失業潮爆發,資產價格迅速下行,房價繼續無量空跌。在本輪經濟危機中,香港房價將跌去至少九成,2-5年內多家房地商將破產倒閉,TVB劇集裡的各種豪門恩怨將在現實裡上演。



第五,近年配合大陸上馬的大白象工程均將爛尾,大量前期投資打水漂,香港民眾的血汗財富白白損失,壹定程度上影響香港民生問題的解決。最關鍵是這種浪費非常無謂,也算是與大陸深度捆綁的惡果之壹。



需要指出的有兩點:第壹,香港各界對目前的經濟蕭條根源沒有正確認識。權貴引導媒體把原因歸結於占中和港獨,曾從大陸遊客獲益的各行業階層和團體均怨聲載道。事實上,蕭條的真正原因是大陸民眾沒錢消費了,不是不喜歡香港不來旅遊而是即使想也去不了,更不是不去香港而選擇日韓臺,這三國資料都表明大陸遊嚴重萎縮。尤其天真的是港府,竟然把希望寄託到壹帶壹路上,亞投行和壹帶壹路不過大陸花的壹個大餅,港府信以為真可以充饑,最終港府會發現其為壹帶壹路所做的所有努力和投資都將付諸東流,包括沈甸甸的希望。總之,找不到病源,挖不出病根,亂開藥方瞎服藥,只會貽誤病情死的更慘。



第二,香港權貴富豪還抱著幻想,尤其地產界的大佬。這代富豪大都白手起家,毅力和能力過人,跟著香港壹路風雨走過,創造天量財富的同時思維也固化,決策易於刻舟求劍。在香港生活和經商數十年,香港都蕭條多少次了,我們什麼風浪沒見過,97危機就不說了,2003沙士的時候誰想過今天房價會漲成這樣,潮漲潮落,扛過去就是又壹片天。在此,我只能說,過去那幾十年恰好是世界經濟上升期,現在世界經濟走到頭了,隨著中國大陸經濟空中解體和世界大蕭條,完成壹個經濟週期。權貴富豪繼續負隅頑抗是沒有出路的,甚至有些人還逆勢而上,更是找死。



人們在迷茫甚至絕望中期待奇跡,等待柳暗花明,然而接下來是經濟規律發揮終極力量進行糾錯,沒有奇跡,只有末路。香港經濟正在迅速墜崖,下面是萬丈深淵,這顆東方之珠註定要經歷光華盡失數十年蒙塵。



脫歐後的英國經濟展望



2016



英國脫歐意味著脫離歐洲經濟泥潭,重新開始自主發展的經濟之路。



我提前4個月預測英國脫歐。 2016年2月16日我發布新浪微博:“英國脫歐和德銀破產近在眼前,從外部和內部再給歐元區以心理重創。隨著新壹輪中國衝擊波再度襲來,歐洲經濟被打成篩子,不久之後就是歐洲經濟解體、歐元解體、歐盟解體。”



公投前,絕大多數人想像不到英國大多數人會支持脫歐。公投前夕,民調顯示留歐佔比更高,博彩公司的賠率也顯示留歐幾成定局。從心理上,留歐派覺得投票只是走個過場,已經準備慶祝勝利,甚至連脫歐派領導人都覺得自己的努力失敗,提前承認失敗的結果。 6月24日,英國結束舉世矚目的公投後,根據投票結果,英國決定脫離歐盟。



脫歐的投票結果令世界震驚。脫歐重磅消息之下,英鎊和股市暴跌,金融市場壹片恐慌,某些金融機構揚言撤離倫敦,歐洲政壇也大地震,歐盟政客壹片慌亂。隨後蘇格蘭表示要再度脫英留歐,倫敦也和大部分英格蘭人觀點相悖要求留歐,而唯恐天下不亂的政經媒體也不停煽風點火。英國貌似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亂。這些市場表現都說明,世界對英國民眾的認識存在嚴重錯位。



留歐派指責脫歐派不負責任,將英國推向危機。大多數媒體支持留歐派,在不甘心失敗的情況下發表各種文章和評論。媒體的觀點主要包括兩方面,壹是強調投票之前的狀態,脫歐派利用謊言和恐嚇的手段,煽動無知和年老的英國民眾投票脫歐,而大多數高學歷精英和年輕人支持留歐。二是,既然精英比無知民眾更有頭腦和眼光,而且年輕人是未來,所以應該由這些人決定英國前途。很多留歐派希望通過重新投票或者議院法律阻撓的方式,否決這次英國歷史上投票人數最多和參與度最高的民主決策結果,不實施脫歐。



留歐派認為,英國脫離歐洲靠山後將給英國經濟造成致命打擊,造成英國的完全衰落。這些經濟打擊包括:1、眾多金融機構撤離,英國作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會被嚴重削弱;2、大量來自歐洲的移民離開,房地產市場由高漲轉入低迷,進而價格暴跌;3、蘇格蘭和北愛爾蘭會投票脫離聯合王國,英國自身陷入解體; 4、其他行業受到打擊,尤其是英國出口和旅遊業將受重創。



這裡必須指出,留歐派表現出兩個關鍵問題:認識問題和心理問題。雖然留歐派因為自己的學歷高自詡為精英,希望英國按照自己意圖決策,但是學歷高並不等於更有智慧,反而會因為被灌輸各種錯誤觀念加上死啃書本,對世界經濟的認識更狹隘和膚淺,而且精神上更軟弱更有依賴性。英國投票脫歐後,留歐派發出的英國末日論,明顯表現出其認識的狹隘和膚淺以及意誌的軟弱。



從影響範圍的角度,脫歐衝擊波並不像留歐派所說的那麼恐怖。留歐派強調的影響,主要集中在兩個地區,倫敦和蘇格蘭。在經濟影響上,脫歐的影響主要集中在金融和房地產。而眾所周知,金融城倫敦是主要受衝擊的地區,而對大部分英國人沒有多大不良影響。從影響人群上,即使英國金融和地產崩潰,經濟利益受損的也主要留歐派的高學歷精英。在金融和地產衰落後,傳媒也會經歷大衰退和大裁員。所以,從個人利益的角度,不論金融和傳媒行業,都在積極鼓吹脫歐末日論,希望推翻民主投票的結果。



另外,蘇格蘭已經發出退英的威脅,英國看似即將分裂。但是,蘇格蘭的主要目的是留在歐盟,希望從歐盟獲得更多的農業補貼等好處。英國脫歐後,英國對歐盟的經濟進貢完全消失,歐盟無法再從英國賺錢,此時即使蘇格蘭想加入歐盟,歐盟出於利益計算的角度基本也會拒絕。所以,在脫歐後,當蘇格蘭領導人到歐盟總部公關,希望蘇格蘭單獨留在歐盟,而歐盟領導人雖然表面對蘇格蘭領導人態度很好,但依然很明確拒絕蘇格蘭領導人的請求,要​​求蘇格蘭先作為英國的壹部分脫歐。這種明確的拒絕態度,也預示了蘇格蘭被拋棄的結果。而蘇格蘭人必須進行權衡,留在英國內,還能從聯合王國政府得到補貼,如果真的實施退英,也基本不可能被吸收入歐盟,最後淪為孤兒陷入困局。蘇格蘭人敢冒這麼大險嗎?



更重要的是,英國的經濟基礎是什麼?是以製造業為中心的實體經濟。當留歐派強調金融受到打擊的時候,完全忽略英國金融業的基礎。英國今天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是依靠歐盟而來,而是恰恰相反,通過獨立自主發展而來。而獨立自主的主要基礎是英國的製造業發展帶動整個實業經濟鏈,並且擴展到整個世界,進而將英語變成世界通用語言。



英國是工業革命的起源國。 18世紀中期已經完成工業化,生產力得到質的飛躍。彼時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在全世界擁有廣闊的殖民地。各殖民地是主要的原材料產地,英國本土則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產地,並將產品輸出到世界各地,也意味著將全世界的錢源源不斷流回英國。英國雖然在地理上屬於歐洲,但是從政治經濟上獨立於歐洲大陸,並且通過自身的獨立地位影響歐洲政治經濟,避免歐洲大陸戰火燃燒到本國。通過這樣的方式英國成為世界財富中心,奠定倫敦作為金融中心的基礎。



二戰後,因為殖民地脫離,美日德等國的競爭以及英國內部的社會主義公有製潮流,英國工業加速衰落。英國經濟開始轉向金融化之後,金融業空前發達,地產價格節節上升。從表面上,英國財富仍然在積累,保持著大英帝國時期的繁華。但是主要受益者是少數富豪、金融機構和炒房客。金融的繁榮結果是反過來加速對英國經濟基礎的工業製造業抽血。而且,隨著金融業繁榮和工業衰落,普通民眾面臨就業機會減少和生活成本不斷上漲的巨大壓力。當英國金融業持續繁榮,地產價格進壹步上漲,做為經濟基礎的工業製造業和大多數民眾的處境也日益艱難。



英國民眾對於現實日益不滿,通過投票自主決定自身命運。隨著歐盟持續擴張,政治權力越來越大,逐漸開始實施對歐洲的集權統治,在歐盟的定位中,英國主要作為金融中心的定位而存在,同時歐盟通過各種措施進壹步壓制英國工業,導致英國工業進壹步衰退。而英國脫歐投票則是大多數民眾對英國作為金融中心定位的不認同,希望自己決定未來的命運。而決定自身命運的重要壹環就是加強工業製造業,圍繞工業製造業建立實體經濟主導的運轉模式。只有增強實體經濟,才能讓更多的人受益於經濟增長,降低生活成本,縮小貧富差距。



事實上,英國脫離歐盟是重整工業的最佳時機。



首先,英鎊暴跌將增強英國產品出口能力。脫歐前,世界各國央行放水大比拼,創造出空前的貨幣量。英國作為歐洲的金融中心,大量資金通過倫敦中轉,資金不斷湧入英國,導致英鎊異常堅挺。虛擬經濟做為主導,扭曲實體經濟的發展,不僅從實體經濟抽取資金,英鎊升值還對外貿出口造成打擊。



脫歐後初期,歐洲金融機構和資金會大量離開,而且中國對英國的投資動力降低,英鎊升值壓力減輕,英鎊可以藉脫歐的時機實施自主貶值,而英鎊暴跌利好英國外貿出口,支持製造業產品的生產。未來,如果英鎊兌美元貶值到1.20以下,英國將開始迎來出口的春天。



其次,地產暴跌利於製造業發展。脫歐前,房地產做為英國的支柱產業之壹,配合英國政府的移民政策,吸引了全世界的富豪和資金競相湧入,地產價格水漲船高,大大提高製造業的租金和相關商務成本。上世紀90年代初,日本進入瘋狂的房地產泡沫階段,導致製造業成本急劇上升,民眾不勞而獲心理急劇加強,製造業受到沈重打擊。最近數年,英國金融和地產的瘋狂狀態,與當時日本地產泡沫情況極其類似。



脫歐後,金融機構和資金大量撤離,未來流入英國資金大量減少,同時移民大量離開,地產價格喪失支撐持續下行,製造業運行成本將持續降低,產品價格競爭力獲得提高。上世紀90年代初,日本央行通過大幅加息,主動刺破房地產泡沫,日本經歷嚴重的通縮和整體經濟衰退,但是日本的資金和人員重新回到製造業,恢復日本工業的競爭實力。這次英國在退脫歐後,也可以通過相關措施,達到日本央行加息的效果。英日的經濟發展和經濟結構有諸多相似之處,脫歐後英國要走的路應當與日本類似,放棄金融和地產,全力支持製造業。



第三,中高端製造業將獲得支持。脫歐前,英國除了湧入大量帶著資金進行金融與地產炒作的富人和完全吃福利以寄生模式存活的穆斯林難民外,還湧入大量東歐等地的移民。這些移民要求的工資低,做同樣的工作拉低社會工資水平,搶占了大量本地工人的工作崗位。需要強調的是,英國工業文化的積累反映在製造業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英國工人的基礎素質。低價工人從個體上降低製造業成本,但是從整體上降低工業生產質量,導致英國工業向較低端的產業發展。



脫歐後,英國將掀起排外潮。不論排外潮是否政治正確,都將不可避免地發生。隨著大量廉價移民主動或者被動離開,支持中低端產業的工人逐漸減少。隨著人工成本上升,即英國本土優質人工的成本逐漸上漲,會迫使製造業進行重組和調整髮展戰略。只有朝著中高端發展,日益高精尖化,英國製造業才能生存下來,在此推動下英國工業的整體水平將不斷提升。



第四,英國中小製造業迎來曙光。脫歐前,歐盟諸多條條框框的規則對英國中小企業非常苛刻,導致大量中小企進退兩難,舉步維艱。脫歐後,這些規則統統失效,擺脫歐盟人為的桎梏,英國中小企將獲得更多生存和發展空間,煥發勃勃生機。而未來英國製造業的複蘇,需要從投資較少消耗較少知識技術密集的中小企開始,以質變帶動量變,再進壹步促進質變。



第五,英國海外製造業回流。脫歐前,歐盟強制英國很多製造業搬遷到英國本土之外,最直接的損失就是造成英國流失大量工作機會。脫歐後,英國不但可以停止製造業外遷,還可以製定政策促使海外製造業回流,為英國提供更多就業崗位,也帶動服務業等相關其他行業的發展,發掘並擴大內需,共同驅動經濟復甦與進壹步發展。



第六,英國製造業負擔減輕,相對競爭力增強。脫歐前,英國每年必須上交巨額會費給歐盟,還要無條件接受歐盟壹些其他安排,造成額外的經濟負擔,這些費用最終都攤派到各企業頭上。脫歐後,英國可以節約出這部分支出,而失去英國的歐盟會把經濟壓力轉嫁給德法意等其他歐盟國家。隨著德法意等國家的實體製造業稅收和福利負擔更重,而同期英國製造業負擔更輕,同等條件下英國製造業競爭力將更強。



第七,英國產品出口歐洲不會受到影響。歐盟官員對英國脫歐惱羞成怒,表現似乎極為強硬,但從經濟依賴性角度,歐洲需要英國都比英國需要歐洲更多,未來英國脫歐談判裡,歐盟會繼續給英國合理的貿易條件,英國對歐洲的出口不會減少,現在在歐盟的市場裡,以後還在,而且因為脫歐後英國製造業競爭力增強,英國產品會搶奪更多歐盟市場份額。壹定說脫歐是場危機的話,那麼是歐盟別國的危,英國的機。



綜上所述,脫歐意味著英國脫離歐盟的桎梏,對英國的製造業是重大利好。而實體經濟才是國家長久發展的基礎。隨著製造業競爭力增強,將為英國人創造更多就業崗位,立足實體的崗位更加穩定,長期穩定的工作能更好促進工人技能的提高,工人技能的提高會進壹步提高產品質量,增強企業競爭力,由此工人和企業壹起進入良性循環。這才是壹個國家謀求長期發展的正確模式,也是壹個國家真正的財富所在。只有這樣,英國作為工業革命發源地,才能發揮出自身的內在強大優勢。



在思想精神層面上,英國人有貴族和騎士情結,榮譽自由和承諾比生命更重要。王子上戰場甚至參加巷戰是英國王室的傳統,這是無上的驕傲值得引以為榮,而騎士精神的現代傳承就是既然決心要脫歐儘管下著暴雨道路成河遊也要遊到投票站把英國投出去,而不是那些所謂的精英投票日的早上壹邊喝著咖啡壹邊看著窗外的大雨真麻煩算了吧我不去了反正別人會去投的。當國家處於十字路口面臨生死抉擇,哪壹個群體更值得託付和信任?亞瑟王只有壹個,最終也沒能阻止央格魯人佔領英國,把大不列顛變成央格魯人的土地,今天的獨立黨帶領央格魯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由自己主宰命運。



接下來的壹段時間,英國會面對越來越艱難的局面,困難程度可能比二戰時遭受的德國空襲更嚴重,但是英國既然能挺過二戰,也必然能挺過脫歐。而留歐派站在錢眼兒裡,用見利忘義去揣測脫歐派英國人的決心和勇氣,可能在將來會徹底失望。而留歐派還在為搖搖欲墜的英國金融業吶喊,忽略了歐盟自身可能更快瓦解。



驕傲的央格魯撒克遜人做出重大的決定,再度為生存和自由而戰。歐盟各級政客和金融機構虛張聲勢,對英國態度強硬,指手畫腳,歐盟還試圖與世界市場對抗,取消英語作為歐洲通用語言的地位,這種瘋狂態度的背後是歐盟政客和金融機構的絕望。因為在英國脫歐後,德銀破產將開始提上日程,歐元區和歐盟崩潰解體的日子也日益臨近。隨著歐盟解體,歐盟政客們和金融機構的高學歷精英將面臨失業,屆時,曾經威脅英國並要求英國留歐的部分資金,還會為避險重返英國。



經濟視角的反美義和團



2016



從經濟視角觀察,當前中國的愛國反美風潮與當年的義和團實質壹樣,這意味著中國進入社會崩潰期。而且由於產業經濟發生關鍵改變,整個進程體制已失​​控,不像當年滿清殺義和團就能解決問題。



2016年7月中旬,國際法庭對南海管轄範圍仲裁以來,中國大陸人民群情激憤,積極要求開戰,用武力解決。其實,如果了解國際法律系統就知道這個法庭是歐洲人意圖在世界上掌控話語權的壹個手段,現在歐洲自身已亂的壹塌糊塗,其裁決結果可以直接扔垃圾桶。但是,中國大陸官方不從法律層面宣布法庭是假冒偽劣,也不敢派艦艇在南海遊弋,而是在國內發動民眾在媒體上叫囂打仗。官方只是煽動,不敢實際發動,而民眾在網上的反應過於熱烈,最終只能通過官媒定調希望和平解決。民眾受官方輿論指揮棒的引導,不再高喊決以死戰,轉而展開轟轟烈烈的反美運動。



本次反美與過去反日明顯不同。過去反日主要是奉旨遊行,在充分醞釀後,由學生和低收入/無業青年為主在官方監控下遊行,順便砸平民的日本車和反日本電子產品。在反日遊行時,對警察使用的日本車選擇無視。另外,整體行動規模較小,官方收放自如。本次反美則如野火燎原,全民瞬間爆發愛國熱情堅決要求壹戰,繼而又怒砸蘋果抵制肯德基。



面對民眾反美感情的迸發,壹些人聯想到義和團。在此之前,不少人擔心中國將回到文革,因為官方採取各種措施,體制內部分已進入文革狀態並且試圖擴大到體制外,不過由於更大部分人並不吃體制飯不買賬,所以文革化為泡影。當全民因南海而行動起來,相互愛國激勵,中國的問題已不是文革,而是更可怕的義和團。



從社會經濟和民眾心理上,當前反美與清末義和團壹脈相承。社會背景、經濟環境和民眾心理等內核部分都與清末極其相似。在清朝結束後的100多年間,世界和中國的經濟形勢都發生重大變化,對民眾的影響深度極高,當前反美社會基礎比義和團更加廣泛,雖然反美無法像義和團壹樣殺洋人和教民,但是民眾心理和後續影響面臨的問題更加嚴重。



大體上,清末社會在太平天國被鎮壓後出現新的社會經濟形勢,形成進程逐漸加快的三個階段,最終促成義和團的爆發。義和團既是社會經濟形勢變化的結果,又促成形勢的進壹步發展變化。從三個階段進行經濟分析,總結髮現義和團的核心特點與當今社會高度吻合,也就是說今天反美愛國的實質是義和團思維。



壹、洋務運動階段:清末社會的總體環境是對內維持統治和對外實施有限經濟開放,主要社會潮流是洋務運動,基督教在內地零星發展。



洋務運動的起點是中英鴉片戰爭之前的清廷閉關鎖國。滿清入關後,通過戰爭征服和屠殺讓漢族屈服為奴,隨後大興文字獄,從思想上進壹步壓制漢人的反抗意識,到乾隆年間,漢人完全奴性化。根據1793年馬嘎爾尼訪華賀乾隆80大壽過程的《馬嘎爾尼訪華錄》記載,當時中國(漢族)民眾極其貧困,居住條件極其惡劣,勞作極其艱辛,同時對官員充滿恐懼惟命是從,正是漢人被殘酷奴役壓榨的閉關鎖國模式,構成了近年被媒體反復歌頌的“康乾盛世”。也正是這次訪華​​,讓西方認識到滿清統治下中國的腐敗實質。幾十年後,英國決定用軍艦大抱撬開中國大門,即發動中英鴉片戰爭。又10年後,太平天國起事,席卷並影響中國多數省區造成空前的災難,也促使清廷興起洋務運動。



在洋務運動時期,清廷雖然力量減弱,但仍試圖實施最強有力的統治。由於無法再實施閉關鎖國的完全專制,清廷採用對內和對外差異政策分而治之的模式。



對內統治主要包括三部分:武力強壓,言論厲控,經濟壓榨。即使到清末,滿清朝廷仍維持強大武力,隨時打擊內部的不滿力量。雖然漢族的江南地方武裝在打擊太平天國的過程中發展起來,但是與滿清朝廷的直系軍隊仍無法相提並論。滿清通過各種弱民措施,瓦解民眾的抵抗意誌,也就是後世所稱的“東亞病夫”。在言論上,清廷僅允許報刊的小範圍發行,限於讀書識字的上流社會議政。在草民文盲的層面,嚴厲控制言論,對清廷不敬的語言隨時引來殺身之禍。經濟壓榨時因為清廷統治和武裝費用日增、大量賠款和清廷試探工業化等需要大量資金,清廷通過徵稅、促進鴉片種植和消費以及以發行銅錢實施通貨膨脹等方式對廣大農村人口實施經濟壓榨。



對外開放實屬被迫。清廷本來把中國大門緊閉,僅留廣州十三行與洋人做交易,但是洋人不聽話,用抱艦打開清廷大門,迫使清廷開放沿海口岸,並且將口岸部分地界租給洋人由洋人控制,洋人以租界為跳板,加強對中國的貿易推廣。鎮壓太平天國後,清廷對太平天國軍隊的洋槍洋抱驚嘆不已,為防止清廷軍隊不敵叛軍的情況再次出現,洋務運動以自強和師夷長技以製夷為口號,增強對民眾控制,實施經濟開放政策。經濟開放主要是發展官辦工廠、購買新式裝備、學習西洋技術、仿造洋槍洋抱、裝備清廷軍隊。隨著洋務運動的發展和興盛,電力電報等西方先進軍民兩用技術也被引進。洋務運動促進歐美對中國的貿易出口,租界區日益興旺,持續加強對中國沿海和長江沿線的經濟滲透。



在對內統治和經濟對外開放之間,基督教快速發展,威脅官府統治。對內統治主要對內地漢人統治,而對外開放又是對租界和周邊的洋人開放,這個空檔中出現壹個特殊的群體——進入內地的洋人基督教傳教士。最初,清廷嚴厲禁止洋人進入內地,經過兩次鴉片戰爭後被迫答應洋教士進入內地。官府以為,基督洋教與佛教道教類似,洋教士如同雲遊的和尚道士,沒想到洋人傳教士屬於定點傳教,往往到窮鄉僻壤的農村地區直接紮根,家人孩子都搬過來準備終老中國,意圖參與整個社會運轉。



洋教士進入內地,發揮巨大的能量。壹個洋教士的活動可以直接威脅官府的統治並對當地社會造成重大影響,完全改變當地的經濟狀態。總的來說,洋教士的活動可以分為三方面:



1、洋教士幫助草民打官司。草民最怕見官,因為見官必須跪拜和按照規矩回答官員問話,否則遭受嚴厲懲罰,碰到官司後,草民目不識丁心存恐懼,必須花錢請人寫訴狀並訴諸公堂,必要時還得給賄賂,結果仍然是窮苦的草民打官司基本必輸。洋教士到內地後,免費幫助草民打官司。對地方官員來說,外來的和尚語言不通人生地不熟,讓洋教士參與官司見識下老爺的威嚴也是件樂事,萬萬沒想到彼時派到中國的傳教士在歐美本國都是知識精英普遍精通律法,他們到中國前學習過中文粗略了解中國狀況,到中國後繼續學習,不少人還精細研讀大清律例,手握金剛鉆才攬瓷器活兒。



打官司直接威脅官府統治。洋教士見官不跪,站著說話不腰疼,他們大多身材高大,不免顯得趾高氣揚。過堂時,洋教士不給官員任何好處,還據大清律例力爭。洋教士在中國小縣城打官司,由於知識水平完全不對等,只要接手案件都能輕鬆打贏。如果官員判決不公,洋教士會反復找官員說理糾纏不休,還可能繼續上告。而官員本身對洋人也心存畏懼,不得不秉公判決,這嚴重危害到官府利益鏈。以前,草民打官司花錢請本地讀書人,案值較大的還行使賄賂,官吏衙役代理人等壹起分贓。洋人出現後,免費打官司消除整個利益鏈。而且,草民不花錢就能看到洋大人與官員平等對話,辯論又佔上風,不賄賂還經常打贏官司。草民不知道什麼大清律例和堂上辯論,也不知道洋人為什麼打贏官司,只是覺得洋大人比官大人更厲害,“壹等洋人二等官三等少民四等漢”的童謠深深印在草民的腦海。洋人對人好跟著洋人不受欺負,沒錢沒權沒勢的下層草民為了依附洋人紛紛入教。沒有洋人的時候,打官司既樹立官府權威又能收受賄賂,還讓草民滿懷畏懼任由官員宰割;洋人壹來,灰色收入大減,官府權威受到極大挑戰,統治基礎簡直被動搖。



2、洋教士開展社會慈善和教育活動威脅當地文化傳統。洋人在傳教過程中看到中國文化中的壹些理念與行為與基督信仰不合,積極說服當地人改變文化傳統。比如,中國人重男輕女在農村非常顯著,農村人在生下女嬰後經常溺死或者丟棄。傳教士向農民宣傳女嬰同樣是寶,但無法改變人們的傳統陋習,於是在有壹定經濟基礎的基督教會設立孤兒院收養被遺棄的女嬰(這種收養行為讓當地人很奇怪也很反感,人們開始傳說洋人是金發碧眼的鬼需要吃嬰兒滋補,所以洋人後來​​又被稱為洋鬼子)。另外,洋教士積極推廣女性教育,宣傳號召女性讀書識字。對於中國儒家傳統強調的女子無才便是德,這種宣傳等於離經叛道。但還壹些女性受到教書識字的吸引,不顧家庭阻攔到教堂跟隨牧師或者專門教師學習,後來學習的女性越來越多。洋教士對女性的基礎文化普及教育,既打破儒家讀書人對基礎知識的壟斷,又讓男性文盲感到恐懼(又有人開始傳說洋人開設女性課堂,亂搞男女關系採陰補陽等)。不過,洋教士宣傳禁毒戒毒,禁賭戒賭,幫助民眾培養衛生習慣,流行病防疫,改善民眾健康狀況等行動,對民眾有直接好處。面對這樣的情況,官府和儒家讀書人強調“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誤導民眾洋人包藏禍心,否定洋人行為。



3、傳教士大力推廣節流和開源,推動當地經濟發展,教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節流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傳教士幫助教民打官司,抵制了官府橫徵暴斂和官員貪贓枉法,教民財產被搶走的情況大大減少,保障了財產穩定性。傳教士對於婦女地位和教育的宣傳,讓教民區域內棄(女)嬰現像大大減少,男女比例狀況改善,女性讀書識字增多,也帶動男性讀書識字。傳教士推動壹夫壹妻制婚姻和自我動手做事,有點兒錢的教民不再花錢買小妾或者丫鬟,節約了大量資金。傳教士宣傳推廣基督教的擇偶標準和婚姻標準,減少婚姻買賣,男方家為了湊齊彩禮買媳婦而傾家蕩產甚至負債累累的現像大為減少。傳教士推廣低成本而熱鬧的教會婚禮,還推動喪事從簡,極大降低農民婚喪嫁娶的成本。傳教士還強調戒賭戒毒,教民中抽大煙和賭博的人數少,與大多數中國底層民眾相比又節約壹筆無必要開支。另外,傳教士宣傳生活常識和知識,提高民眾健康程度。通過各方面的努力,教民節約開支存下壹些錢不再壹貧如洗。



開源支持經濟發展。傳教士向教民傳授先進的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的生產技能,男女都受教育的家庭往往能學的更快更好。教民不吸毒不打牌賭博,節約出來大量時間,用於學習勞動和教育子女。家庭將結餘的錢用來投資生產工具,更好地應用先進技術,提高生產力水平。有的傳教士還在教區內開展生產技能和勞動競賽,激勵人們的勞動熱情,相互傳播更好的勞動技術。家庭婦女在家庭手工業和家務的勞動競賽中獲勝後更有信心,勞動更積極努力。在夫妻共同努力下,教民家庭的經濟產出不斷提升,生活也日漸富裕。教區內大齡無業文盲單身漢大幅減少,當地治安和經濟壓力明顯減小。與周圍地區相比,基督教地區家庭經濟和社會關系改善顯著。更重要的是,教區民眾識字率高,生產工具更先進,工作更努力,同時健康狀況和子女教育更好,意味著內在經濟競爭力的持續提升,同時轉化成下壹代的經濟發展成果。在1929年之後的世界經濟大蕭條期間,中國各地農村因為受大蕭條影響而普遍陷入貧困,壹些基督教農村地區的經濟卻持續增長。



教區的社會變化和經濟發展從根本上威脅官府統治和儒家文化。洋人傳教士深入到民眾生活中,通過實際行動改變人們的觀念和文化,並且指導民眾提高生產和生活水平,教民不再看洋教士是高高在上的洋大人,而是天天跟自己壹起工作生活幫助自己的同類人,逐漸心甘情願跟隨傳教士。傳教士起初改變農民的男女觀念和各種生活習慣時,與民眾產生壹定衝突甚至是尖銳的衝突,但是傳教士在當地生活5年10年15年20年後,傳教士所有的行為都被證明正確,光棍能娶上老婆,老婆還能讀書識字能壹起創造財富生活得更好,這對於以前的窮困地區農民是不可想像的,太震撼了,而且這些傳教士往往只是壹個人或者只帶著家眷到中國落後地區傳教。富起來的教民開始思考:為什麼本地有官府衙役還有讀書人,都沒能改善自己的生活,而僅僅來壹個洋傳教士就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對於大清官府和儒家,最怕的就是人們有知識變富裕之後開始思考,這意味著底層民眾開始不對官府權威恐懼戰栗,開始抗拒經濟壓榨。這樣的態度,實際上意味著官府統治開始瓦解儒家思想控制也被拋棄,意味著官府和儒家的生死存亡受到威脅。



義和團開始醞釀。十九世紀,歐美社會急劇世俗化,大量社會精英不再從事教會事業,轉向世俗領域賺錢。歐美教會知識資源儲備減少,對中國的潛力認識不足,影響派到中國的傳教士的數量。到中國的傳教士大多留在租界和北京等核心城市,能在內地貧困地區獨立傳教的傳教士更少。這部分很少的傳教士雖然做出很大成績並對周圍地區形成很大影響,但始終勢單力薄,在整個中國屬於孤單存在。而且傳教士主要吸引底層民眾,這些民眾依附教會致富,但是缺乏反抗意識,缺乏堅決捍衛教區的意誌和訓練。與之相對應,官府和儒家對洋人和教民恨之入骨,總想置他們於死地。儒家到非教區民眾宣傳,洋人對中國包藏禍心,使用巫術帶領民眾離經叛道走入邪路試圖毀掉中國,而非教區民眾壹方面羨慕妒忌教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生活更好,另壹方面又妒忌恨教區的人生活越來越好而自己過的差沒有生活出路,尤其是教區文化與自身文化衝突,開始仇視教區。壹邊是個體洋人帶著教區發展但力量單薄弱小,另壹邊是官府、儒家和廣大窮困人口的虎視眈眈,兩個群體間形成越來越深刻的矛盾。



義和團的早期模式開始浮現。地方官員和讀書人作為貫徹滿清朝廷旨意、維持地方秩序的群體不能直接針對洋人行動,否則會丟官甚至性命不保,他們只能迂迴行動,不親自出面且私下煽動非教區的民眾,引導和縱容民眾攻擊甚至殺害傳教士,壹些蜚聲國際的教案因此發生。在歐美國家的壓力下,清廷責成地方官員找出兇手迅速鎮壓,這些被煽動起來的民眾也因此做了炮灰。不過,官員和讀書人煽動民眾的模式已經形成,隨著利益矛盾日益激化,為義和團的形成和發展做了堅實鋪墊。



二、甲午戰爭後階段。洋務運動破產,清廷和儒家的信心也破產甚至絕望,同時基督教傳播範圍增大,教區發展的良好效果日趨顯著,儒家開始醞釀反對基督教的暴民運動。



甲午(日清)戰爭以清廷慘敗告終,清廷向日本賠償巨額白銀,洋務運動徹底失敗,經濟狀況急劇惡化,滿清在世界的地位壹落千丈。滿清官員和漢族儒家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危機,農民陷入極大的經濟困境,這成為義和團產生的主要原因。



洋務運動是清廷和儒家寄予極大期望的軍事經濟工程。洋務運動的初衷是通過學習和掌握西方技術增強軍隊力量,就可以實現強國目的,讓滿清重新進入世界強國之林。從這個思維出發,洋務運動首先發展軍工業建立官辦企業發展槍械和造船等。在發展軍工業的同時建設船堅抱利的新軍隊,防範太平天國這樣擁有大量新式武器的叛軍出現。但是由於官辦企業的低效,軍工業入不敷出。洋務派又開始“求富”,發展民用工業籌資,包括煤礦、鐵廠、紡織等行業。洋務派還籌建新式學校,培養軍事、科學和翻譯人才,送壹些人到國外留學,推廣郵政電報,籌備鐵路建設。通過大批國際採購和相關事業的創辦,清廷擁有號稱亞洲第壹的近代海軍,陸軍裝備極大提升,多家重點企業大張旗鼓運營。這些官辦事業和租界經濟相結合,使得被太平天國叛亂重創的滿清經濟得以顯著恢復。



但是,洋務運動先天不足,註定甲午戰爭的失敗命運。清朝是少數滿清人奴役絕大多數漢人的朝代,奴役等級森嚴,嚴厲控制言論,漢人基本不被當人看待。儒家以其倫理教條支持滿清統治,幫助滿清愚化、奴化和弱化漢人。洋務運動舉辦的事業以漢人為主,需要敢言、敢做、敢負責的人員實施,而奴役漢人的統治大環境和需要漢人發揮才智的洋務運動小環境衝突,洋務運動必然需要自我閹割。清廷和儒家對世界發展和科學技術壹無所知,聘請洋人作為主要管理和技術人員,並且聘請洋買辦購置各種設備和武器,雖然洋人參與到企業中,但是基礎企業運行需要相當數量的漢人做支持。而在企業中,等級森嚴的奴役制度起巨大作用,洋人無法按照優化合理方式經營企業,導致企業籌備建設期超時超支,企業運用效率低下,產品成本高昂而質量低劣。更重要的是,任何大企業都需要配套的小企業提供各種配件和服務,小企業更需要企業主積極經營和靈活應變,不可能在嚴酷奴役和苛捐雜稅橫行的滿清轄區內實現。孤零零的官辦企業沒有配套產業鏈,產品投入使用後連維護維修的配件供應都非常困難。而世界近現代海軍的建設和作戰需要所有海軍官兵主動進取、團隊協作和嚴格訓練,滿清的森嚴等級奴役制度與近現代海軍建制格格不入,即使海軍指揮官是成績優秀的留學歸國人員也無用武之地。另外,清廷中的儒家守舊派對新軍建設極為苛刻,加上清廷任意挪用軍費導致軍隊運營支離破碎根本無法相互銜接。在甲午戰爭的考驗中,海軍如“紙糊的老虎(李鴻章語)”,北洋水師快速覆滅,洋務運動也走向終結。



儒家信心遭到毀滅性打擊,對洋教士仇恨加深。洋務運動是儒家的希望,試圖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實現滿清的強兵夢想,沒想到被小小日本的脫亞入歐瞬間打得落花流水春去也。在國內,清朝戰敗後,喪權辱國割地賠款,各地農村貧困落後,與洋教的教民家庭發展和經濟繁榮形成鮮明對比。儒家理論和西洋思想的差距暴露無遺,加之洋教開始在民眾中普及讀書識字,儒家讀書人面臨被淘汰的危機。在儒家內部開始分化為兩派,壹個是改良派,將問題歸於以慈喜太後為首的保守派領導不力,寄望通過制度改變重回強國之林,另壹個屬保守派,出於自身生存危機的恐懼將問題歸於西洋邪術,渴望予以剷除。在相對落後的地區,儒家直接面對洋教的競爭完全無能為力,自身又找不到出路,遂把搶奪自己飯碗的洋教視為首要敵人,這些人被視作儒家保守派。儒家並不敢直接與洋人對話論戰,也不敢出頭要求朝廷限制和驅逐洋教,選擇背後操控,積極發動愚民奴民訴諸暴力手段,試圖以暴民的暴力消滅洋教。



基督教的作用日益顯著,教民家庭經濟穩定繁榮。教民的經濟狀況良好改善與周圍農民生活窮困甚至家徒四壁形成明顯差異,教民不賭博不吸毒夫妻和諧共同勞動致富,日子越來越紅火,極大吸引周圍越來越多人開始信教。在義和拳/大刀會鬧事初期,壹個重要行動就是搶劫教民家庭、綁票索要贖金或者要求教民請戲班子搭臺唱戲,進而要求教民改教。從這些行為可以看出,壹些教民已經是富農以上經濟水平。



內地農民日益貧困化和流民增多,在儒家的引導下變成對洋教和教民產生嫉恨心理。洋務運動後,官辦企業逐漸壯大提升軍隊裝備同時官辦企業落後低效軍事產出成本高,這些負擔均通過稅收和價格轉移等方式轉嫁到內地農民頭上。甲午戰敗後,清廷向日本賠償2.3億兩白銀進壹步轉嫁到農民頭上,農民生計艱難。清廷和官員為了增加收入積極推廣鴉片,底層民眾吸食者眾,不少人傾家蕩產後淪為流氓無產者。貧困的農民不敢怨恨清廷導致自己命運悲慘,以免遭杖責甚至掉腦袋,在儒家的思想引導下,貧困農民和無產流氓將怨恨目標轉向生活相對富裕的教民。



山東成為教案頻發之地,也是義和團起源地。山東是孔府基地,儒家思想的食利者中心。洋教進入中國後,壹般儒家讀書人可以實現自我轉型,尤其在江南洋務運動興盛之地,讀書人積極學習洋人思想和技術,保持知識的先進,變得更加富裕,逐漸出現新興地主和工場主階層。山東作為儒家思想的中心,主要依靠儒家思想食利,無法實現轉型,只能要求清除洋教。山東離北京距離近,是清廷重點統治的地區,也是清廷內保守派的主要地盤,同時山東靠海,屬於傳教士方便進入的地區。 1897年,曹州府壽張縣德國教堂被劫,隨後兩天發生鉅野縣兩位德國神父被殺事件,史稱曹州教案(鉅野教案)。在鉅野教案後,山東巡撫被撤職,德國獲得22萬兩白銀賠償,用於建造三座大教堂。德國與滿清簽訂《膠澳租界條約》,在膠州灣地區開闢租界,即後來的青島市。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親自下令,要將租界建設得比德國本土城市更好,讓青島成為德國的遠東發展樣板。隨著德國投入巨資建設青島,傳教士大幅增加,積極從青島向山東內地傳教,導致儒家和基督教的勢​​力衝突急劇尖銳化。為了抵​​禦傳教士的擴張,儒家更積極宣傳,衝突和教案更加頻繁。



三、戊戌變法後階段。義和團迅速發展,在清廷內部推動和山東直隸天災的共同作用下,快速從殺害傳教士和教民,轉變成清廷與各國列強的戰爭。



洋務運動倒臺後,新的變革勢力開始出現。壹是革命黨,日本曾經崇拜中國,對中國過去的憧景完全幻滅,認為中國已經完全腐朽,需要徹底革新。日本勢力開始支持新出現的革命黨,準備完全推翻滿清統治;二是政體改革派,即變法派。變法派認為“師夷長技以製夷”的技術改革已經失敗,需要學習西方制度,改變政體,重新獲得發展。最初,以孫文為代表的革命黨勢力小,勢單力薄,對中國影響微不足道,而政體改革派則在公車上書後,受到光緒皇帝的重視。 1898年6月,在慈喜太後的監控下,開始製定改革的整體框架,試圖實施變法,也就是戊戌變法。



由於變法政策威脅到滿清對漢人的統治,滿清保守派迅速抓捕變法派,戊戌變法在短時間內失敗。改革派中康有為、梁啟超等漢人以及洋人李提摩太,將世界主要國家改革紀要和整體狀況送光緒帝審閱,光緒帝最終確定以日本明治維新為藍本,制定改革大綱,目標是最終實現君主立憲制。改革大綱涉及範圍極為廣泛,包括教育改革、經濟建設、軍事改革和政治改革,等於對既有利益進行大範圍革除。在改革大綱提交後,遭到滿清保守派的激烈抵制,而且漢族官僚也默不作聲。其中,最關鍵的內容包括在華東建新都、減掉辮子、改穿西式製服。對於滿清統治者,這三點都是對滿清統治的完全否定。如果在華東建新都,意味著依靠西洋列強勢力,東北和直隸的八旗軍事力量無法控制。而辮子是滿清從最初入關時,以留辮不留頭的方式,對漢人進行大屠殺,迫使漢人屈服為奴的關鍵標誌。剪了辮子就等於,漢人不再承認滿清統治。而改穿西服則完全否定滿清設定的等級制度,讓滿清無法再有效進行統治。所以,滿清保守派對漢人和洋人制定的大綱極為憤怒,加上康有為等見到形勢危急,希望通過抓捕囚禁慈喜而實施變法,導致慈喜與保守派囚禁光緒帝,捕殺變法派。戊戌變法還沒真正成型,就快速遭遇失敗,也被稱為百日維新。



變法失敗後,慈喜重新臨政,滿清保守派四面樹敵。變法派失敗後,很多人看到只能以暴力推翻滿清統治,革命派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支持。而光緒帝被囚禁後,形象立即變得正面。市面多次傳聞慈喜準備廢掉光緒帝、謀害光緒帝、甚至光緒帝已死,引發各方反對之聲。西方各國公使專門質詢,為何廢掉光緒,而且各列強明確表示反對。在1900年初,慈喜又以光緒帝名義宣詔,因不能生育,故立立端郡王載漪之子,15歲的溥儁為大阿哥,史稱己亥建儲。消息傳出,各地工商界紛紛反對,列強也因為政局日益不穩而反對。慈喜對列強積怨日深,更依賴保守派勢力,試圖與列強對抗。在這樣的背景下,義和團作為滿清保守派的力量,登上歷史舞臺。



在滿清殘暴官吏毓賢的支持下,義和團在山東迅速發源。 1898年,義和拳出現,提出“扶清滅洋”的口號,攻擊基督教堂,殺死教民,搶劫教堂和教民財物。清廷為利用拳民與洋人抗衡,對拳民的殺人和搶劫財物的行為相當寬容。彼時毓賢任曹州巡撫,將拳民編入鄉團,成為官方認可的武力組織。隨後,神拳突然出現,以降神附體的方式實現金鐘罩和刀槍不入的功能,朱紅燈和心誠和尚成為神拳中的領導人物,後改名義和拳,借用“扶清滅洋”的口號,成為義和團的前身。毓賢是滿洲正黃旗,滿清統治者中最為殘暴的官員,通過大批逮捕、濫用酷刑和大批屠殺的手段對漢人殘酷統治,被稱為官場中的“屠戶”。 1899年,毓賢升山東巡撫後,非但不打擊義和拳的團夥犯罪行為,反而支持義和拳設場收徒招納拳民以壯大力量,後改名義和團,豎起“毓”字黃旗和“保清滅洋”的大旗,大肆搶劫教堂,攻擊教士和教民。



從義和團的發跡可以看出,義和團從壹開始就是清廷統治者用於維護自身統治的工具。



在毓賢的支持下,義和團快速發展擴張。歐美各國擔憂傳教士安危,要求清廷​​盡快恢復當地秩序,清廷撤換毓賢,改派袁世凱任山東巡撫。袁世凱上任後,對義和團降神附體的邪術禁​​止宣傳,查處拳場,防止聚眾滋事。袁世凱通過在山東境內分割管理,防止義和團大批聚集作亂,山東境內義和團被肢解,社會恢復正常秩序。不過,毓賢進京後向滿清保守派諸王大力推薦,強調拳民可用。後又獲淮面見慈喜進言,支持和縱容義和團。由於山東局勢開始穩定,山東義和團大量拳民兵分兩路,進入直隸的滄州和天津,將義和團影響擴大化,毓賢又被清廷重新起用任山西巡撫,後來直隸和山西成為義和團的拳亂主場。



義和團在直隸作亂勢力日增。由於直隸總督裕祿忽略義和團的力量致使義和團快速壯大,在各地襲擊焚燒教堂搶劫綁架教民以獲得錢財。雖然袁世凱建議裕祿積極行動防患於未然,但裕祿並不把義和團放在眼裡,而且更多聽從北京清廷的指示,任由義和團勢力繼續坐大。各國公使對暴民產生警覺,要求清廷​​控制義和團,但是清廷態度含糊。 1900年5月,拳民勢力已經擴散到直隸全境,相互通信與支援。當某地官府因拳民犯罪而捉拿時,其它地方大量拳民立即趕到支援,以眾多人數給官府壓力,迫使官府放人。隨後,由於裕祿仍然放縱拳民,致使地方官府失去對拳民的控制,拳民更加肆無忌憚。



拳民對於洋錢之外的西方事物壹概仇恨。據《天津壹月記》記載:“團中雲,最惡洋貨,如洋燈洋磁杯,見即怒不可遏,必毀而後快。於是閒遊市中,見有售洋貨者,或緊衣窄袖者,或物仿洋式,或上有洋字者,皆毀物殺人,見洋字洋式而不怒者,惟洋錢而已。若紙淤,若小眼鏡,甚至洋傘,洋襪,用者輒置極刑。”可以說,拳民對於文化產品和現代工具的仇視已經達到喪心病狂的程度。六個學生路遇義和團,只因身上攜帶鉛筆壹隻和洋紙壹張,拳民不管造紙由中國人發明而將學生亂刀砍死。義和團還闖入民宅,在壹戶人家中搜出壹根洋火,將全家八口滅門。 5月,拳民在保定高碑店準備買票乘車時與鐵路員工發生衝突,隨即拆毀高碑店鐵路拔掉電線桿。清軍主力仍然按兵不動,拳民也因此更加大膽,與小部分地方官府武裝對抗,隨後拆毀更多的鐵路、車站、橋梁和電報設施。



義和團完全轉變為支持清廷的暴民。義和團迅速發展的壹個重要原因是山東直隸大旱,大量農民生活陷入困境,為了尋找出路,農民紛紛投靠義和團,跟隨義和團搶劫。 1899年秋收後快速爆發,1900年春節期間趨於平靜,春節過後更迅猛發展。 4月初,山東和直隸交接地區下大雨,當地拳民奔走相告可以回家種地了,沒必要再在義和團受苦,當地局勢迅速趨於穩定,但是其他地區旱情持續,農民依然無法種地繼續參與義和團。



不論中國官方民間還是西方公使都看到形勢的嚴峻,由於持續乾旱農民無法種地顆粒無收,飢餓和絕望蔓延在整個地區無法緩解,而清廷並不放糧賑災,流民只能跟著義和團尋活路。而且,義和團不敢反抗清廷,絲毫不提清廷的盤剝,只是強調扶清滅洋。這種底層奴隸為了自我拔高思想境界主動提出扶持奴隸主的口號,反映出奴隸自我極度扭曲的心理,現代術語即為斯德哥爾摩綜合徵。義和團進而將天氣乾旱歸結為洋鬼子施行邪術,所以要殺洋鬼子,並且消滅掉洋鬼子帶來的電線和鐵路等邪術物品。當義和團拳民從結夥求生轉變為殺人和破壞財物,即完全轉變為了暴民。



隨後,義和團進京“奉旨造反”,成為慈喜實施暴民統治的打手以與洋人談判。 1900年6月,義和團受清廷允許進京,義和拳亂(庚子之亂)正式爆發。大批義和團進京後,開始聚眾活動。在慈喜的恩淮和賞賜(口糧)後,開始大肆破壞和屠殺。義和團拆毀和焚燒眾多教堂,對教民實行大屠殺並且以酷刑殺人為樂。義和團還將包括婦孺在內的很多市民誣陷為白蓮教(反清復明)進行屠殺,既表示對清廷的忠心,又在屠殺過程中搶劫財物。除焚燒教堂外,拳民火燒前門大柵欄,後來火勢蔓延,但拳民禁止救火,最後燒毀4000多間商舖,壹帶京城繁華商業毀於壹旦。拳民還破壞焚燒文化設施,導致包括《四庫全書》、《永樂大典》等珍貴典籍悉數被毀。義和團進而進攻西式庫教堂和東交民巷使館區,成為慈喜對十壹國列強宣戰的開端。



山西本沒有義和團,毓賢在調任山西巡撫後,組織和煽動暴民成為義和團。毓賢壹方面調動官方力量屠殺傳教士和教民,另壹方面煽動暴民搶劫焚燒教堂圍剿屠殺教民,將本來平靜安穩的山西也變成血雨腥風之地。在毓賢的帶領下,山西共殺傳教士191人,中國教民(包括家屬子女)1萬多人,焚毀教堂和醫院225所,燒拆房屋2萬餘間,成為各省中遭受破壞最大死人最多的省。在京城,被義和團破壞損耗的財物規模更大,被屠殺的民眾多達十幾萬。



在對列強宣戰前,清廷內部對義和團和列強的態度存在根本分歧。其中,滿清保守派反對變法,希望保持對漢人的殘酷統治和剝削,以四個親王為代表並促使慈喜最終倒向他們。他們極度仇視洋人,重用義和團,支持義和團殺人放火搶劫財富。主和派則希望慈喜先鎮壓義和團,跟洋人和平談判,保持較為良好的溝通。最後,慈喜聽從保守派的意見,決定放手壹搏,試圖通過義和團殺洋人的方式迫使列強低頭,友好對待清廷。在義和團不可收拾後,經歷過英法打進北京、火燒圓明園的慈喜非常恐懼遭洋人報復,希望在義和團瘋狂屠殺洋人的同時與洋人私下交易。不過在義和團大舉進入北京之前,李鴻章已經很愉快地接受兩廣總督的任命,及早抽身離開北京,保守派與洋人的溝通渠道完全斷絕,最後只有通過戰爭解決問題。從這裡可以清楚看出,義和團完全是支持清廷內部保守派,替保守派賣命,執行與洋人敵對,並且殘酷對待廣大漢族民眾的漢奸匪徒群體。



漢人軍閥和新興地主集團違抗清廷命令,實施東南互保(東南自保),盡可能打壓拳民作亂。在義和團拳亂發生後,漢人封疆大吏兩江總督劉坤壹、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閩浙總督許應騤、鐵路大臣盛宣懷和山東巡撫袁世凱,提出不聽從清廷的“矯詔,亂命”,這些漢人官吏在自己控制的地區積極組織自保,壓制義和團拳亂。更重要的是,與列強私下達成和平協定,保護各地安全。他們私下商定,如果清廷被推翻,立即宣布實施共和製度,選舉李鴻章做總統,在互保名單中,各官員以淮軍和湘軍嫡系為主,張之洞作為洋務派代表人物,與湘淮兩軍關系密切,許應騤也與淮軍有歷史友好關系。漢人軍閥和地主集團實施自治,嚴控義和團。另外,陜西巡撫端方和四川巡撫奎俊為滿人,不參與漢人自治的東南互保,僅出於保護本地安寧的目的而壓制義和團在本地的作亂。從多數地方官吏的行為可以看出,義和團屬於破壞地方經濟和治安的匪徒,漢人軍閥打擊義和團與清廷保守派放縱支持義和團形成鮮明的對比,說明義和團的實質是受清廷指示、支持清廷統治的​​漢奸暴民,與中國教科書裡強調的反帝反封建截然相反。



通過東南互保,漢人實現相當程度的自治,清廷的統治大部分瓦解。漢人封疆大吏在打擊義和團保障地方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同時,與洋人建立了很好的溝通機制,並獲得美國的支持。美國強調對東南地區保持現狀,列強不得隨意進攻占領東南地區的重要抱臺和港口等軍民設施。清廷被八國聯軍打敗、義和團被剿滅後,慈喜對於東南互保這種抗旨不尊甚至說慈喜“矯詔、亂命”的行為隻字不提,反而褒獎各封疆大吏“度勢量力,不欲輕構外釁,誠老成謀國之道”,表明滿人對於東南地區的統治實質瓦解,漢人在很大程度上開始自治。清廷支持義和團與東南互保打擊義和團,結果也是鮮明的反差,從而也反映出義和團禍國殃民的實質。



今天的愛國反美風潮,從經濟視角審視,與義和團有著內在的同質性。雖然兩者相差壹個多世紀,但是對義和團進行全面的分析和思考,可以清楚認識當前反美風潮的實質以及中國未來的走向和結局。



愛國反美風潮的基礎背景是大陸從1949年之後長期的社會積澱。其中前30年在各種運動、大饑荒和文革之後,中國大陸民眾的社會狀態與思想精神狀態,與乾隆時期《馬嘎爾尼訪華錄》中記述的狀況極其相似,也就是說中共用30年完成了滿清200年(1644-1840)的歷程。在閉關鎖國維持不下去後,中共最初試圖進行內部的經濟改革,發現靠自身力量無法實現,遂利用美國對中國的好感實施開放,既所謂的“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與洋務運動模式相同。洋務運動的對內統治部分,包括武力強壓、言論厲控、經濟壓榨,改革開放時期的內容與​​此完全相同。武力強壓在198/9年突出使用,後來在1990年代嚴厲打擊走私和21世紀的各種強拆中普遍應用。言論厲控則從1990年代開始持續加強。經濟壓榨部分更加明確,與清朝壹樣,都是對農民的殘酷壓榨。對外開放則是主動吸引外國資本進入中國,與清朝時被迫開放門戶有所不同。而這兩者差異的結果是,改革開放積極引進外資血汗工廠,包括港資、臺資、韓資和美日歐等工廠,另外用國內官營和民營血汗工廠做配套。隨著血汗工廠快速發展,數億農民成為血汗工廠的奴工,壓榨剝削比清朝時更加殘酷血腥。



外資與中共合作,積極進入中國,成為改變中國的重要力量。傳教士進入中國,從經濟利益上衡量完全是賠本買賣。傳教之前,國外家庭和教會提供極高的傳教士培養費用,傳教士到中國後還經常從國外籌資支持在中國的傳教工作。因為是賠本買賣,傳教士與清廷利益分裂,具有相當的獨立性,也才有影響和瓦解清朝和儒家統治根基的問題。而外資企業進入中國目的是賺錢,賺錢就要與中共合作。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企業都要給地方政府或者中共官辦企業50%上下的股份,雙方形成合作關系,讓中共坐收漁利。這樣的合作意味著外企與中共捆綁,外企從經濟上支持中共,中共從政治上支持外企,即共同支持和強化中共的統治。



因為經濟政治捆綁,西方對待中共的態度與對清朝的態度顯著不同,積極支持中共的改革開放。清廷和儒家試圖殺死外國傳教士,危害到西方列強的國民利益。彼時,傳教士在當時西方國家也是精英階層備受尊敬,而西方列強出於保護精英和國家尊嚴的態度,也要積極幹預,確保本國傳教士的安全,所以清廷與西方列強矛盾不斷。而中共積極邀請外資進入中國,在政治經濟上與外資捆綁,共同通過挖掘中國市場獲利,外資獲利後,對於西方國家經濟也有促進。另外,歐美國家已經極度世俗化,甚至自身開始反基督教,不再那麼關心傳教士的生死榮辱。所以,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既然外資選擇與中共捆綁,歐美日等國家也積極支持中共,既支持中國加強對外經濟開放,又幫助中共強化對內統治。在歐美日的支持下,中國改革開放持續進行,不需要擔心因甲午戰爭而導致洋務運動失敗的境況。



然而,新問題的出現​​依然讓改革開放像洋務運動壹樣陷入破產境地。從經濟角度,改革開放的根本是中共利益以及中共與外資捆綁後的外資利益,這種利益關系的根本在於只能利益越做越大,壹旦利益減少,不論中共和外資都要陷入困境甚至可能出現外資撤資。外資撤資過多會導致中共破產,進而引發歐美日各國對中國的再度敵對和封鎖。



危機的出現由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當時中共立即說出“救美國就是救中國”的真心話。隨即,中國以“四萬億”為代表的大規模鐵公基和房地產的建設帶動世界經濟的反彈,讓外資在中國獲取更多利益。最初幾年,中國經濟表現很強勁,受到世界各國的讚賞,西方各國甚至將中國視為拯救世界經濟的“救世主”。隨著房價暴漲和建築業過熱,中國通脹持續加大,導致中國組裝生產的成本急劇上升,加上人民幣不斷升值,血汗工廠利潤持續下降,進而虧損,再到關門倒閉或者外資工廠從中國撤出。血汗工廠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的經濟基礎即收入來源,絕大部分血汗工廠關門或者接近關門標誌著基礎收益急劇降低,與此同時基建規模過大,中共和外資企業仍然希望獲得更多的收入,也決定中國經濟的整體運營成本還在快速提高。兩者此消彼長的結果是改革開放基本破產。



破產意味著大量人口失去生存根基。洋務運動破產後,大量農民陷入極度貧困成為義和團爆發的社會原因。改革開放破產意味著血汗工廠在關門後大量農民工失去收入來源。更重要的是,在中國血汗工廠和大興基建後,大部分良田被佔或者被毀,糧價被壓低到種糧嚴重虧損。數億農民工既難以找到工作做為收入來源,又難以回農村種地,基本陷入兩難絕境。



城市經濟建立在血汗工廠基礎上,當工廠關門、農民工失業後,城市也同樣陷入全面經濟蕭條,城市工作崗位大量流失。不論農村人口還是城市平民,絕大多數已經陷入貧困之中。比清末更嚴峻的壹個問題是,清末人口較少而良田數量多,大部分人能解決基本的溫飽問題。而現代中國,隨著改革開放破產,人們失業後面臨沒有收入來源沒有飯吃的生存危機。



在危機面前,教育和宣傳採取同樣模式,即轉移矛盾視線。洋務運動失敗後,清廷和儒家為了轉移矛盾,強調洋教和洋教士冒犯老天導致各種問題,​​引發民眾對洋教的仇恨。同樣,在中國血汗工廠經濟蓬勃發展的時候,各種文化宣傳都強調中國在國際經濟中的地位日昇,前途壹片光明,在血汗經濟轉差後,陰謀論開始出現,包括所謂的貨幣戰爭和美帝陰謀論。陰謀論雖然從形式上與嫁禍洋教有區別,但是本質上模式相同。在陰謀論大張旗鼓的宣傳下,不論中國的大多數高學歷中產還是農村的文盲老頭老太,都對帝國主義憂心忡忡。陰謀論的效果是直接引發民眾對於帝國主義的仇恨,激發出高度的愛國熱情。



在破產初期,愛國熱情表現不足。改革開放的破產方式與洋務運動的有關鍵不同。洋務運動經歷甲午戰爭,快速出結果,讓世界都目瞪口呆,沒想到中國敗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慘。改革開放的破產則沒有特別的重大事件,而是緩慢經歷數年時間。在這段時間裡,人們壹邊強調中國大國掘起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壹邊開始產生並積攢仇恨情緒。起初,人們大都忙於工作關註自己的小家庭和飯碗,對其他事情關註較少,只有學生和低收入無業遊民關心國家大事,時刻關註中國面對的世界問題。中日釣島之爭實施對日的仇恨宣傳鼓動後,也主要是不工作的人參與奉旨遊街打砸本國人擁有的日貨。隨著破產進程的深入,民眾的愛國熱情普遍日漸提高。



隨著破產的深入,新洋教的問題也日益突出。 21世紀時,雖然官媒全面宣傳大國掘起,民眾骨子裡依然崇洋媚外,新洋教開始興盛。從1990年代開始,少數權貴官員和知識精英開始出國和移民投奔美國,把美帝當作信仰。 2008年後,美國次貸危機爆發,美歐經濟遭受重創,海外人員大量向中國回流,但這些人多數持有外國綠卡或者外國籍,僅在中國賺錢,心裡始終還把外國當作自己家。隨著血汗工廠經濟逐步破產,越來越多人移民、送孩子到國外留學並且轉移財產到國外,形成新時期的洋教。 19世紀時,基督教教民生活富裕是自身勤勞節儉致富,教民還生活在社會中,對周圍的經濟也有支持作用,義和團拳民能直接打劫基督教教堂和教民。而信新洋教的人,把在國內搜刮或者賺到的錢大量轉移到國外,家人也送到國外,自己在國內做裸官或者裸商繼續向外利益輸送,民眾既不敢打倒裸官和富豪,又無力越洋對新洋教信徒實施搶劫和屠殺,眼看著大量資金外流,內心越來越絕望。



2016年,愛國熱情高漲,義和團化基本完成。回顧1900年,山東直隸大旱,貧困農民無事可做,義和團隨之高漲;袁世凱治理山東後,山東農民向直隸流竄,雨水滋潤的地區可以種地需要勞動力,義和團基本消除。同樣道理,2016年春節後,血汗工廠倒閉潮進入高潮,大量實體商舖關門,相關服務業也陷入蕭條,大量人口無事可做。當人們既貧困又無事可做,需要找到新的方向新的感情宣洩口,於是愛國熱情空前高漲。南海仲裁後,人們本來只是對於裁決結果的反對,反對的態度也只有壹個——要求打仗,只有打仗才能快速宣洩壓力,短暫忘記絕望。義和團化就此成型。



義和團化被引導後反美情緒爆發。南海裁決後,人們最初關註的主要是南海的區域範圍,心理還比較正常,隨後有人將摔碎或者坐折的蘋果手機放在網上,號召通過砸爛蘋果而反美。民眾叫囂打仗被官媒否決,民眾激情被壓抑,然而民眾並不敢反駁官媒指出官方太軟弱,反而在官媒的引導下轉向愛國反美。這種心理與義和團拳民完全相同:義和團拳民絕望之時,因恐懼清廷的酷刑和屠殺,不敢與清廷對抗,轉而與清廷合作為清廷提供暴民服務,以謀求自己的生存空間,奉旨做暴民後特別積極,比清廷行動還積極百倍。在官媒推動反美後,大多數中國人也像義和團拳民壹樣,按照官媒的指引在網上開展大規模聲討活動,比官媒要求的更積極百倍,隨後民眾進壹步積極行動,開始抵制蘋果和肯德基。



目前,義和團化反美是遍及全國的普遍行為。中國建立67年的過程中,前20年完全按照義和團模式操作社會運動,即1950-70年出生的人口習慣於義和團思維,對應之下他們的孩子大部分在1970-95年出生,在很大程度上遺傳和遵循他們的思維和行為模式,支持集權和反美仇外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中國目前仍然是大壹統體制,沒有像清末的東南互保造成分割狀態,任何事件都很容易形成全國性熱潮。所以,不論從年齡還是地域,義和團化都極為普遍,再加上大量民眾陷入窮困和無事可做的狀態,壹旦反美號召發出,迅速掀起熱潮。當然,民眾不知道的是,肯德基作為中國的外資企業有大量官方股份,當反美熱情牽扯到肯德基影響官方利益時,官方即刻出手打壓,讓反美熱潮迅速降溫。



反美熱潮的關鍵問題在於經濟破產和大規模失業。鑑於當前中國民眾的特點,大都處於自私羸弱孤立狀態,主要在網上叫囂,不是像拳民那樣快速在現實中組織再快速在地區之間連接成片,很容易操控也很容易打壓,不用擔心像拳匪壹樣大規模作亂。反美熱潮的形成反映全國相當壹部分人已經義和團化,而其中的關鍵是經濟破產和大規模失業,導致貧困、無出路和無事可做,這個問題不解決,很快會演變成現實中的各種社會問題,為了生存鋌而走險,不惜偷盜搶劫殺戮等。如果能解決破產和失業問題,義和團化自然消失。



但是,從經濟視角看,目前的趨勢則是倒閉破產速度更快,失業繼續加劇,民眾更加窮困,越來越多人面臨生存危機。義和團化表現出的網絡暴民特徵正在快速演變為現實中的暴民現象,社會崩潰正全方位蔓延。



荒謬的年代



2016



過去近三十年,經濟全球化造就壹批所謂的新興經濟體,形成全球化權貴階層、投機發財的富豪階層以及依附權力的富裕知識分子階層。隨著特朗普風暴的持續來襲和滔天巨浪席卷世界,這些新興經濟體都將重歸窮困陷入災難,全球化造就的財富階層也將跟隨邪惡勢力壹起覆滅,其中依附權力的知識分子集團的覆滅是人類文明的壹個進步。



簡單的說,知識分子就是時時處處以畢業學校和學歷傲人而自居的人。知識分子自我標榜為精英,成全球化權力階層的代言人。知識分子喜歡強調出身名校強調高學歷,自認是知識的代表,真理和正確的掌控者。同時,知識分子代表強大的權力階層藐視低收入或無收入民眾,把低學歷、低收入人群視作無知愚昧的底層草根,而自己天經地義屬於統治階層。



美國知識分子最活躍



本次美國總統大選進程中,知識分子充當了主角。美國大選本是兩黨之爭,具體本次大選,是共和黨代表特朗普和民主黨代表希拉裏之爭,但是邪惡的知識分子集團越俎代庖,成為狙擊共和黨代表特朗普的先鋒兼主力。知識分子在“團結就是力量(Stronger Together)”的共產主義口號下,聚集到壹起變成強大的機器,對特朗普無情碾壓。



在金融界,以華爾街為代表的各種金融機構,以索羅斯巴菲特為代表的金融個體,除了給希拉裏提供巨額政治獻金外,索羅斯還乾脆親自上陣生產投票機,為大選做假票做足準備。美聯儲想方設法拖延,遲遲不加息,為希拉裏創造有利的競選條件。高潮是在大選投票前夕,全美400名經濟學家寫聯名信抵制特朗普當總統,其中包括所有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在高科技領域,以穀歌和臉書為代表現代網絡媒體,全力為希拉裏造勢,屏蔽和掩蓋希拉裏的負面新聞和郵件門等相關大量醜聞,同時屏蔽特朗普的相關詞條和熱點,放大特朗普的負面新聞。矽谷的高科技精英,為希拉裏量身打造各種競選軟件以及設計各種網站APP,為希拉裏拉人氣,拉選票,募集政治捐款,包括製造水軍。



在教育界,全美高校和高中學校,除極少數學校和教師,絕大部分教授和教師都支持希拉裏和桑德斯,把特朗普描述為自大粗魯的底層流氓代表,他們通過校園和課堂推動學生投票給希拉裏,同時語言和人身攻擊特朗普支持者。優越感十足的金融教授給學生灌輸特朗普是經濟文盲的信息,考試前要復習嗎?隨便,反正妳們都比特朗普懂的多。他們刻意無視特朗普畢業於沃頓商學院修讀過金融專業的經歷,而沃頓商學院多年來低調的位於美國商學院首位。文學院的師生寧願給小說《老人與海》裡屢敗屢戰終無所獲的老漁夫真誠的讚美,卻不願給現實中壹位屢敗屢戰永不言棄最終取得巨大成功的老鬥士壹點點尊重,因為這位老鬥士觸動了他不該觸動的奶酪。統計系為希拉裏設計出遙遙領先的民調,意味著希拉裏登臺在即,感動的連他們自己都信了。



主流媒體是本次大選的主力打手。主流媒體壹開始就忽略競選口號和政策,把特朗普定位成挑戰高貴女神希拉裏的小醜,特朗普的髮色、髮型、嘴巴、雙手到生殖器,無壹不是主流媒體的攻擊目標。每當希拉裏被曝出叛國或嚴重犯罪的醜聞,主流媒體都立即把特朗普拉出來示眾,千方百計找出特朗普語言或行為上的瑕疵大肆宣傳,轉移視線。主流媒體的各種民調都顯示特朗普大幅落後於希拉裏,想贏是癡心妄想,若有人質疑民調真實性,主流媒體立即輕蔑反問,壹個民調可能有問題,難道所有民調都錯?主流電視臺主持人更不用說,下作手段層出不窮,用完全沒有下線的各種黑特朗普來吸引眼球。主流媒體和大學是好夥伴。



還有「女權婊」。女權婊通常也是雙標婊,隨時隨地全自動切換雙標模式。女權婊把希拉裏當做女權的旗幟,同時對希拉裏支持中東那些女人蒙面做性奴的穆斯林國家視而不見,對克林頓玩弄強姦女性視而不見,卻對特朗普的壹段更衣室音頻窮追猛打不依不饒,代表人物Fox主持人梅根•凱利把特朗普稱為性猛獸。女權婊的口號是,是女人就該投票給希拉裏,男人不投希拉裏就是歧視女性。這個僅以性器官差異來判定和劃分世界的群體,完全不存在價值觀和基本邏輯,純粹停留在動物級別,連黑人都不如。



其實很多事根本就是常識,只要有腦子就能做出正確判斷。比如教育界有句名言,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知識分子深以為然,通常認為自身也是子女楷模。然而到特朗普身上就變了,連特朗普的死磕對手希拉裏在全球直播的第二場總統電視辯論上都公然由衷的讚賞特朗普子女非常優秀,知識分子精英卻壹口咬定,這幾個優秀孩子的父親是個「渣男」。



還比如,特朗普全國巡迴演講中,有彭斯、朱利亞尼、Flynn將軍和參議員Sessions等陪同(起初還有Bannon,他是特朗普的競選經理,被民主黨質疑與俄國人有關系,為不影響大局退出競選隊伍,但壹直屬於特朗普核心團隊成員;金裏奇負責運籌帷幄,不參與巡迴演講),這些人都是列根時代傳承下來的寶貴政治遺產,是真正的政治精英,知識豐富、智勇過人、政績突出,加上地方豪強助陣,特朗普集會場面壹向壯觀。



而希拉裏雖然受到知識分子的傾情支持,但沒有哪個知識分子能拿得上檯面,從沒強有力的人物與她共同巡迴演講,地方接待者能力也很弱,集會現場民眾寥寥無幾。在電視臺政治評論中,共和黨評論員和特朗普支持者講話都有理有據,據理力爭;希拉裏陣營則大都是年輕人或女人,尤其不少女權婊,拋棄基本事實和邏輯,反駁完全靠噴,“希拉裏受賄、支持恐怖分子、賣國有什麼所謂,特朗普可是侮辱了女人啊”。



特朗普的集會演講把國家安全和國家利益放在首位,反復講述國家安全和利益受損的嚴重後果;希拉裏的集會則請歌星和球星助陣,把高端嚴肅關乎國家命運前途的政治活動,變成廉價的娛樂項目。這是兩個從品味、格調到操守、能力都天壤之別的團隊,孰優孰劣,壹目了然,然而邪惡的知識分子堅持顛倒黑白。



還有壹些簡單統計對比更說明問題。希拉裏的競選團隊多達萬人,大部分是專職運營競選活動;特朗普競選團隊才數百人,參與核心運作的則不足百人,大部分還是兼職。希拉裏競選資金都是募集,沙特貢獻最多排第壹,其次中國,而且僅中國提供給希拉裏的政治獻金都比特朗普全部競選資金還多;特朗普的競選資金大部分自掏腰包,特朗普和共和黨共同募集的政治獻金被共和黨拿走,完事共和黨建制派還出其不意用音頻門捅特朗普壹刀。希拉裏競選花費逾二十億美金,以失敗告終;特朗普花費競選資金2.7億美金,創下美國總統競選資金差距最懸殊記錄,還取得壓倒性勝利。那麼,誰更配做總統難道不是顯而易見?



中國知識分子最自信



中國知識分子的自信有深刻歷史原因,要從商鞅說起。



春秋戰國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最美好時代,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滿腹經綸誌得意滿的飽學之士們沒有國家簽證的桎梏,像千裏馬壹樣自由奔走,為自己尋找伯樂。商鞅是其中壹員,他成功找到自己的伯樂秦孝公。秦國在商鞅的變法下發展成虎狼之國,後來統壹六國,開啟中國專制統治模式。商鞅是為君王服務的知識分子代表,也是對民眾實施洗腦的鼻祖。商鞅的定位後來成專制制度下知識分子的定位,以為體制服務為宗旨,對民眾進行洗腦和壓榨。壹部道盡專制治國術的《商君書》,做為歷代帝王枕邊書,經過歷朝持續加強鞏固,壹直使用到今天。



民眾在歷代洗腦中,形成對權力和知識的極致崇拜。帝王是世襲的,進入權力階層的知識分子是平民通過科舉上升的渠道,所以知識分子距離民眾的夢想更近,壹旦金榜題名就雞犬升天。知識分子的權力化,讓知識分子贏得愚民的雙重膜拜,知識分子因此獲得極大滿足感和極度自信。這個思維和模式同樣延續到今天,比如學而優則仕,比如各級官員擁有官職的同時,都熱衷於學歷造假,加持博士文憑後光環倍增,儘管那張文憑眾所周知水淋淋的。這些展現的都是知識與權力捆綁起來的魔力,也是中國知識分子極度自信的源泉。



在知識分子為體制服務的過程中,其身份是介於帝王和民眾之間的中間層,壹方面對民眾傳達帝王旨意,壹方面向帝王傳遞民眾心聲。由於帝王和民眾完全割裂,這個中間層成灰色地帶,因而擁有極大的權力尋租空間。知識分子在灰色地帶裡遊刃有餘,在帝王利益和民眾利益之間肆意攫取個人利益,這個模式也延續到今天。



中國兩千多年專制史上,知識分子在朝廷大都舉足輕重,唯在毛澤東時期地位異常低下,或者說最為低下,沒有之壹。原因很簡單,自古以來,開國帝王都是流氓加文盲,馬上建國後,必須馬下治國,對知識分子格外依賴,而毛澤東是唯壹的知識分子開國皇帝,他深知知識分子的德性,治國不僅不依賴知識分子,更不信任知識分子,而且非常鄙視“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毛澤東熟讀《商君書》,屢屢拍案叫絕,他深刻領悟商鞅的洗腦術,並應用到實際鬥爭中,充分發揮最廣大的愚昧農民的力量,最終成功建立紅朝,回歸專制道路。



基於自身經歷,為了自己的成功不被複製,確保江山穩固,建國後毛澤東即展開對知識分子的殘酷鎮壓,無論是壹直待在國內的土鱉,還是解放前夕跑回大陸的無腦海歸,夾邊溝伺候。文革屬於鎮壓後期,更加登峰造極白熱化,從精神上肉體上雙重摧毀知識分子。毛澤東在位近三十年,鎮壓和飢餓貫穿始終,他的最偉大功績就是革了文化的命。有頭腦有能力有良知的知識分子大都被消滅,碩果僅存的壹小撮在1989被徹底碾壓,自私懦弱功利的邪惡知識分子則得以存活,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三十年後,這批卑鄙者帶領他們的學生成為中國主流知識分子群體,把持話語權,幫助專制把壓榨和洗腦進壹步發揚光大。



1970年代末,中國經濟再度崩潰(參考我以前的文章《中國近現代經濟發展史:打土豪分田地的輪迴》),改革開放不得不提上日程。改開需要懂外語的人,需要懂技術的人,曙光照進知識分子的黑暗世界,被毛澤東痛打過的落水狗開始從水深火熱裡爬上岸。 1990年代克林頓上任美國總統開啟全球化模式,21世紀初在克林頓的大力幫助下中國加入WTO,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後,中國實行4萬億刺激,創出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蹟。在此期間,中國經濟發展從進口替代到出口導向再到外資依賴,以經濟學家和大學教授為代表的知識分子地位提升到無以復加,個人財富也如滾雪球不斷壯大,如昨日文革重現,人格越卑鄙,活得越滋潤,形象越光輝。



經濟學家和大學教授都為體制服務(二者身份部分有交叉),前者主力忽悠民眾為體制供血,後者主要負責為民眾洗腦。和歷史上壹樣,他們遊走在灰色地帶,首先媚上,投君王之所好,無視真實經濟狀況,君王喜歡聽什麼他們就說什麼,更有甚者拿著西方財團的錢,直接參與或誤導中國經濟政策的製定,為財團謀利。其次瞞下,利用愚民對知識分子的極致崇拜,充分發揮自己的權力,在專制的支持下任意編造謊言,引導愚民進入各種金融陷阱和騙局進行洗劫。第三,傾軋和陷害同層,對同階層知識分子予以打擊和傾軋,對人傻錢多的富豪階層挖坑陷害,目的均為搶奪對方利益。總而言之,這個群體壹切以個人利益為核心,對君不忠、對民不善、對友不義,披著精英知識分子的人皮外衣,實際是幫助專制吸血食髓的豺狼,順便大肆中飽私囊。



在經濟全球化裏獲得無上地位和大量財富的精英知識分子,對反全球化的特朗普當然恨之入骨。特朗普壹旦上任美國總統,立足美國本土實施地方主義,依附於全球化的知識分子將土崩瓦解,加上中國體制和權貴均與希拉裏利益集團密切相關,所以中國權貴背景的企業和組織、個人為希拉裏提供比特朗普全部競選資金還多的巨額政治獻金的同時,體制還發動知識分子大小五毛傾巢而出,加上野生的公知女權民鬥,帶領億萬愚民腦殘粉,浩浩蕩盪對特朗普和特朗普支持者展開圍剿。



和美國壹樣,中國知識分子也慣於採用雙重標準,扛著他們壹向標榜的“獨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大旗,壹場特朗普的完整集會演講都沒看過,壹篇英文原版的完整新聞都讀不下來,從立場歪到姥姥家的美國知識分子那裡弄點壹知半解的信息,斷章取義,捕風捉影,閉門造車,添油加醋,連篇累牘攻擊特朗普,稱之為“獨立”。至於“自由”,就是只能他們支持希拉裏,不能別人支持特朗普。



我寫《特朗普風暴》,是從客觀立場全面闡述美國大選背景和形勢,分析和預測特朗普從競選到執政的思路,以及特朗普上任總統後壹些主要國家和重要市場受到的衝擊和後果,希望給人們籌劃未來以指導,但我“特朗普必將取得壓倒性勝利”的分析結論被認為何其荒謬,我的希望落空之餘,還給自己招來無數嘲諷和辱罵。這是個荒謬的年代,荒謬才正常,正常是荒謬。



三 歐洲知識分子最猖狂



歐洲知識分子很好解讀。歐洲政治高度精英化,知識分子與權貴融為壹體,知識分子是權貴,權貴就是知識分子,所以歐洲知識分子極其猖狂,簡直肆無忌憚。



整個歐洲都有根深蒂固的貴族情結。二戰後,在美國的保護下,歐洲基督教逐步被邊緣化,政治正確成歐洲的主流價值觀,聖母遍地行走,而基督徒特朗普被美國知識分子黑成無知自大粗魯的野蠻人,竟然參與競選高貴的美國總統,這讓歐洲知識分子貴族情難以堪,怒不可遏。壹個蓋房子賣房子的黃毛,還想登天?果真不知道天高地厚。



另壹個原因是歐洲的白左思想也根深蒂固。 18世紀開始,從伏爾泰到黑格爾再到羅素,飽食終日無所事事整天泡在酒館裡談女人談人生談世界的哲學青年逐漸進階成歐洲白左,並且擴散鞏固,到今天他們已經成歐洲的晚期癌癥,不可救藥。儘管德國科林性侵的傷口還未平復,法國尼斯街頭的鮮血還未風乾,面對特朗普對歐洲政治正確的價值觀的蔑視,白左勇敢的對特朗普予以猛烈痛擊,不求做對,但求捍衛!



縱觀2016美國總統大選整個進程,與其說是特朗普和希拉裏的競爭,不如說是特朗普和以美中歐為代表的邪惡知識分子集團的戰爭,全球化利益集團則充當邪惡知識分子集團的後臺和金主,從幕後操控知識分子在壹線衝鋒陷陣。本次大選中,邪惡知識分子集團的面目暴露無遺,反常識反邏輯反人類,迷信強權迷信金錢迷信洗腦,最後不僅誤導自己,更誤導金主後臺對大選形勢做出無法挽回的誤判,以難以置信的慘敗告終。



在美國國內,知識分子加劇崩潰。美國有世界上最多的大學和研究機構,各類社會基金組織,強大的傳媒系統,深入滲透社會的高科技系統。本來正直而智慧的知識分子應該預見問題,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再通過發達的傳媒警示社會並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借用高科技力量發動民眾,團結起來及時解決問題。但是當今美國的邪惡知識分子作為反美反人類集團,不但不引導民眾解決問題,還為了支持權力集團假裝問題不存在,同時禁止民眾主動解決,還給年輕人洗腦忽略問題的存在。知識分子依靠並迷信權力集團,掩蓋美國社會的真相,推波助瀾作惡,動搖美國的國本,加劇美國社會、經濟、外交和思想的崩潰。



知識分子的反美反人類面目在特朗普競選過程中逐漸暴露。特朗普提出任何包括美國民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的主張,知識分子不是就事論事探討,而是先給特朗普扣上種族主義、反移民、仇外、敵視穆斯林等帽子,讓關乎美國民眾個人和生命財產的議題完全得不到討論和關註,繼續壓制。面對美國經濟全面崩潰的嚴峻形勢,經濟學家不檢視實際經濟狀況,不就特朗普提出的經濟政策研討,而是反對特朗普本人,以達到通過攻擊特朗普個人,來掩蓋希拉裡試圖摧毀美國的壹系列政策,因為他們可以跟著希拉裏的政策獲利。



特朗普和邪惡知識分子集團的核心矛盾是利益矛盾。特朗普的根本執政思想是為美國爭取更多利益,民眾獲得更多工作機會和更高收入,同時政府開支減少,給民眾減輕壓力,讓民眾生活更好。知識分子的根本思想則是,以各種高尚的口號為藉口,慷國家之慨給外國人,慷他人之慨給寄生蟲,政府更多腐敗,對民眾徵收更多更重的稅,以便自己藉機渾水摸魚。如果美國文化轉向堅韌、勤勞和吝嗇,知識分子將失去優越的生活條件,甚至沒飯吃,所以知識分子堅決反對特朗普,力求美國留在自我割肉的文化中。



在中國,由於中國是經濟全球化最大的受惠國,中國體制整個都綁到全球化戰車上,中國權貴借助全球化撈取富可敵國的財富,邪惡知識分子也籍此獲得極高的社會地位和大量財富,他們都積極堅定的擁護全球化抵制特朗普,而無條件崇拜知識分子的腦殘粉自然跟著偶像無條件抵制特朗普。與此同時,希拉裏作為中國公知女權民鬥的金主,這些群體也是不遺餘力為希拉裏搖旗吶喊。這裡要指出壹點,中國公知女權民鬥是中國維穩力量的壹部分,他們屬於改良派,並不反專制體制,所以體制容許他們小打小鬧,並配合他們在國際上做出中國有人權的假象。



既然大家都愛希拉裏,彼此就是朋友,所以在這場空前受中國人矚目的美國總統大選中,中國展現出表面上八竿子打不著甚至有矛盾衝突的各群體卻壹邊倒合力圍攻特朗普的曠世奇觀。



在歐洲,歐洲分兩個層級,統治階級痛恨特朗普顛覆歐洲的政治正確價值觀,擔心顛覆當下的執政政策和路線,導致右翼勢力的強大,顛覆他們的統治地位。普通階層則因為白左成癌,維護政治正確的價值觀之餘,對穆斯林難民充滿愛和憐憫的他們,也無法接受特朗普冷酷無情的反穆斯林政策,不愛就是傷害。所以即使歐洲在壹天天綠化,歐洲白左卻方向壹致集體抵制特朗普。



大選結束後,面對特朗普以絕對優勢勝出的結果,美國知識分子集團如喪考妣,精神崩潰,期望越高失望越沈重,主流媒體主持人和嘉賓目瞪口呆,氣氛如參加葬禮。各大學的眾多教授悲痛到無法上課,學生們則抱成壹團痛哭流涕。痛定思痛後,他們首先埋怨社會,要求給心靈受傷的學生提供心理醫療,然後走上街頭遊行示威打砸發洩不滿。顯然,他們所謂的民主,只是有利於自己的民主,對自己有利就接受,不利就斷然拒絕。大選前,知識分子要求特朗普願賭服輸,要求他承諾接受大選結果,但從來沒人對希拉裏提出這個要求。這清楚的表明,壹是知識分子愚蠢的認為希拉裏勝券在握,二是他們所謂的民主是雙重標準。失敗沒能讓他們悔改,他們執著的選擇邪惡支持邪惡繼續作惡。



在中國,當特朗普勝出的噩耗傳來,兩岸三地的知識分子都陷入震驚和悲痛。他們多年互相口誅筆伐,但在支持希拉裏上卻神奇的走到壹起,同壹個世界同壹個夢想。這個黃色種族的最過人之處就是,在每個歷史轉折點,總能做出最錯誤的選擇。在以本次美國大選為節點世界隨後面臨大動蕩的時刻,兩岸三地的權貴、富豪、知識分子精英集體選擇希拉裏,都押錯寶。



至於歐洲,特朗普當選是如此荒謬,以至於歐洲從上到下都籠罩在震驚和慌亂中。對特朗普的無知,對未來的恐懼,壹切變得無法預測,無力掌控。



歸根結底,史無前例吸引眼球的2016美國總統大選,就是壹場依附於全球化利益集團存活的知識分子集團發動的對特朗普的全球化圍剿,壹切源於特朗普競選提出的反全球化政策。邪惡的知識分子支持全球化利益集團對世界的奴役和洗劫,支持各種犯罪,幫助權力和犯罪集團對民眾洗腦。在全球化經濟擴張過程中,邪惡的知識分子成為重要的食利集團,為了維護權力集團和個人利益,知識分子不遺餘力的戰鬥。隨著特朗普上臺推行壹系列反全球化措施,全球化經濟將迅速全面崩潰,全球邪惡知識分子集團都無法逃脫覆滅的命運。



真正的戰爭從大選結束開始。競選時是宣戰,大選後是開戰,競選時是口頭威脅,大選後是刺刀見紅。腐敗利益集團不會坐以待斃,依附於全球化利益集團的邪惡知識分子集團也將繼續抹黑和攻擊,特朗普將面臨更多艱難更多危機,但這絕不影響特朗普的雄獅團隊勇往直前。特朗普風暴終將顛覆荒謬舊世界,埋葬邪惡,建立新秩序。美國必將再次強大,更加強大,這是神為他堅持正義和真理、無懼與邪惡戰鬥的子民們備好的甘美果實。



經濟層面的空中樓閣



2017



二戰結束至今,香港經歷六次房地產漲跌週期,其中第五次是從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發布開始。也是從這壹次開始,中國大陸體制與香港地產商聯手共築空中樓閣。



香港第四次樓市漲跌週期始於1976年,1981年漲到巔峰,然後隨著世界經濟危機爆發和中英關於香港回歸的談判令港人失去信心,至1982年底房價跌去六成,1983年徹底崩盤。在此期間,華潤做為中國體制駐香港的代表介入香港地產,開發天水圍項目。



華潤開發天水圍項目心有餘力不足,李嘉誠救援。跟體制在各領域心比天高操盤能力卻比紙還薄的表現壹樣,對香港地產開發兩眼壹抹黑的華潤,操作天水圍項目很快陷入絕境。危難之時,李嘉誠慷慨悉數收購其他股東的股份,最終項目合作方只剩長實和華潤,由長實進行實操,華潤吃瓜圍觀。



天水圍項目與其說是房地產項目,不如說是政治項目。時值中英就香港回歸中國拉鋸談判,中國體制為展示治理香港的能力迫切想證明自己,天水圍項目應運而生。李嘉誠的作業完成的很漂亮。天水圍項目開發成功,不僅長實大賺特賺,華潤代表體制也坐收了豐厚的利潤,更重要的是,項目的成功幫中央傳遞出明確的政治信號:中央是有能力和信心保持香港的長期穩定和持續發展的。同時對於大陸,中央也堅定了發展地產經濟的決心。另外,天水圍壹戰,徹底奠定李嘉誠在香港地產界獨占鰲頭的地位,與中央體制的密切默契合作無人能及,有些財富,超越金錢。



中央為解決大陸的政治和經濟雙重危機,引進香港的地產模式發展大陸經濟。 1989年夏天,中國顯性爆發壹場政治危機,雖然事件被迅速暴力平息,但引發政治危機的根源是經濟危機,所以體制必須解決經濟問題。 1990年,體制出臺《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為建立可流轉的房地產和房地產市場的形成奠定基礎。 1991年,國務院又發布《關於全面推進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見》,進壹步深化房改。 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後,中央提出加快房改的步伐。隨後海南做為中國發展房地產的試點進行試水,之後的事眾所周知,海南房地產迅猛無序發展,妖孽橫行,泡沫急劇膨脹,完全失控。 1993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朱鎔基不得不緊急叫停海南房產熱潮,再之後就是海南徒留遍地鬼城爛尾樓。事實上,海南獨立設省的初衷是建立像深圳那樣的經濟大特區,由於先天不足,海南沒做成工業區,蜂擁而入的資金最後只能用於炒樓和走私汽車。跟華潤無力開發天水圍項目壹樣,中國體制無力獨自開發房地產市場,海南地產試驗以失敗告終,中央設立海南省的初衷也全面破產。不過,眾權貴和國企爭霸後壹地雞毛的海南留下壹支奇葩,海航,歷近三十年風雲變幻後的今天,成為與安邦相提並論的巨無霸。



海南試點如火如荼之時,北京也沒閒著。董建華洞察中央在大陸發展地產經濟的決心和無能,從香港北上,既到內地開拓地產市場,又為體制建言獻策,東方廣場項目就此誕生。隨後董建華拉李嘉誠參與項目並主導。李嘉誠複製天水圍項目的成功,東方廣場項目由長實出面實操,其他可說和不可言說的眾股東幕後坐等分蛋糕。越過層層阻撓,頂著重重壓力,1996年東方廣場破土動工,1999年國慶前夕竣工,給新中國建國50週年國慶獻上壹份厚禮。



東方廣場項目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大陸方面,在政策上,東方廣場項目提供多方面的經驗,供體製做為製定地產經濟政策的重要依據,不再像海南開發那樣如同沒頭蒼蠅;在政治上,江借助該項目拆遷引發的壹系列問題打垮北京幫地頭蛇,王寶森自殺,陳希同淪為階下囚,上海幫搶占下北京幫的地盤,勢力大大增強;在經濟上,東方廣場做為長安街上的地標起巨大示範作用,成大陸發展地產經濟的樣板工程。香港方面,董建華如願以償榮任香港回歸後的第壹任特首,李嘉誠與體制的合作從鄧時代進入江時代,地位更加卓越更加穩固,合作領域也更廣泛更深入。



19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波及香港,地產價格暴跌,跌跌不休直到2003年沙士結束。期間,香港地產商離開蕭條的香港市場組團北上,把香港成熟的地產開發和銷售等模式帶到大陸,在體制的支持下進壹步發揚光大,自己賺的盆滿缽滿的同時,也為大陸發展地產經濟做出舉足輕重的貢獻。也是這個時段起,香港地產商的名字在世界財富榜上出現的越來越多,名次也越來越靠前。



地產經濟拯救了中國體制。 1989年的學生運動令體制如坐針氈,1991年老大哥蘇聯解體令體制更加恐懼,政治危機像壹場夢魘驅之不散,都是因為經濟危機令體制泥足深陷。 1992年克林頓上任美國總統,開啟全球化經濟模式,中國開始大量承接臺灣和香港等地的製造業,私營經濟迅速發展,彼時體制已經開始試水地產經濟。 1996年克林頓成功連任,全球化越演越烈,中國血汗工廠越來越發達,私營經濟的進壹步發展為地產經濟打下基礎。到1998年,地產模式基本完善和確立,朱鎔基果斷決策國企大下崗,體制終於甩掉這個沈重的大包袱得以輕裝前行。這裡要指出的是,朱鎔基在任職國務院副總理時就掌握實權,全面負責國務院工作,李鵬的精力集中在三峽,所以朱的實際執政期是1990-2003年,十多年壹直為挽救體制命運而不擇手段。關鍵是,雖然朱在2003卸任,但朱的經濟金融班子保持到現在,這也是為什麼大陸持續推高地價的原因,同壹幫人,始終用的同壹招,但凡遇危機,就印鈔刮地皮。



私營經濟的發展為兩岸地產經濟提供驅動力。在克林頓的全力幫助下,2001年中國加入WTO,正式成為世界工廠。克林頓犧牲美國國家利益,成全全球化利益集團,中國體制搭上順風車成最大的獲益者之壹。此後,港臺製造業進入大躍進時代,貿易出口帶動香港經濟快速復蘇,港臺商人獲利越來越豐厚。 2003年沙士結束後,香港地產經濟長期修復後開始回暖。中國大陸則進入胡溫時代,地產經濟做為執政重點推進,公然開啟房地產立國模式,地產價格迅速飆升。



2008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中國的出口經濟遭受沈重打擊。大陸地產價格進入下行通道,香港則樓市持續升溫,原因很簡單,製造業出口受阻,積累了大量利潤的工廠主轉而投資房產,進而催升樓市。緊接著美聯儲救市,大陸隨之推出4萬億政策,大陸房價快速回升。同時大量資金潮水壹樣湧入香港樓市,助推香港房價繼續上漲。



房地產立國創造壹場中國經濟奇蹟。整個胡溫時代,體製完全貫徹房地產立國的基本國策,發展地產經濟來保體制,地產吸血供給體制就三個字:快準狠。在體制的支持和保護下,陸資房企在大陸攻城略地後又到香港開疆闢土,港資房企也是南征北戰,共同推動兩岸房價同步不斷上漲。房地產的繁榮掩蓋了經濟發展中的壹切致命傷,全國人民的話題都圍繞房子這壹核心,萬眾壹心為樓市添磚加瓦,越建越高。



2013年中國進入習李時代,地產經濟繼續高歌猛進。此時實體經濟走向末日,體制對地產經濟更加倚重。在壹連串經濟新概念不停吹泡泡的背景下,印鈔機日夜轟鳴,兩岸房產脫離居住功能,樓價也脫離大眾購買力,往海市蜃樓發展。



2015年股災後的9月,香港房價迎來拐點。由於香港零售、旅遊、餐飲都持續蕭條,陸資在股災中遭受沈重打擊,香港房價難以為繼。 2016上半年,香港經濟已經硬著陸,舖租暴跌到壹至三成,酒店價格跌回十年前,迪士尼和海洋公園持續虧損,只有股市和樓市捆綁硬撐。房價止不住下跌,元朗、何文田新盤紮推促銷,競爭白熱化。香港地產界壹片愁雲慘霧,地產大佬憂心忡忡。



盟友告急,體制義不容辭。中企受體制之命,化作五彩祥雲托住香港正在墜崖的房價。海航、華潤、萬科、恒大、保利等中資房企正中下懷,資本公然藉機更大量出逃,群雄逐鹿港島,無視成本競投拿地。大陸炒房客跟隨中企,果斷殺入香港樓市。本港炒家也聞風而動,加入炒作大軍。香港房價像超級馬力吃了蘑菇,再次變大彈跳而起。當然體制救市還有壹個重要原因,香港樓價是深圳的參照物,深圳樓價是中國的參照物,香港樓價崩盤會直接影響深圳,進而影響整個大陸,從這個意義上,體制出手也是刻不容緩。



香港樓市再次暴漲衝出天際,要怪中企用力過猛。中企忘記香港市場狹小,依然按照大陸模式操作。大陸是成片開發成片賣,房奴和炒家成群結隊像搶白菜;香港是壹棟壹棟開發,幾套幾十套的賣,哪怕賣壹套也非常有儀式感,董事成員和經紀人鄭重舉牌廣而告之。國字號中企在香港救市,好比幾隻大鱷從海裡跳進後花園的錦鯉池,爪子剛搭進去,池子就滿了,稍微動下爪子,池子裡就驚濤拍岸。財大氣粗的中企壹點小錢兒灑灑水,就刷出香港壹個接壹個地王。



體制和香港地產商聯手把房價升到高空。中國大陸不是人民的,是體制的。香港也不是民眾的,而是地產商的。自1980年代香港開始進入回歸議程,體制和香港地產商就聯手發展地產經濟。彼時大陸是初次嘗試,香港則是第五次。此後三十多年,大陸整體上都屬於上升期,香港經歷1998金融危機後嚴重受挫,但很快站起。在中央體制、兩岸地產商和民眾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把房價推舉到空中。



中國系統性危機



2017



中國系統性危機,簡單的說就是體制系統的所有支持力量全面垮塌,系統無法維持而面臨倒閉。到2017年5月底,中國宏觀形勢已經全面失控,體制面臨全面瓦解。依附體制的各利益群體,也就是體制的各種支持力量,大部分在過去幾年經歷級差式返貧,剩下少部分將在短期內大難臨頭。



中國體制經濟主要包括兩部分,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實體經濟主要指在血汗工廠政策支持下,血汗工廠式的實體生產組裝、商業銷售、服務等相關經濟環節。虛擬經濟則以債、股、樓、匯為主,代表在金融政策和房地產立國政策導向下的中央和地方兩大經濟系統,其中中央經濟系統包括央行、外管局、主要商業銀行、中央各部委和央企等,地方經濟系統主要包括地方金融系統、房地產和地方國企等。



上述分類可以清晰反映中國級差式返貧和體制崩潰的進程。利益關系上,虛擬經濟代表體制利益,實體經濟則是體制的奴僕;操作模式上,體制直接控制虛擬經濟,間接操控實體經濟。基於此,體制面臨經濟困境時形成幾個返貧階段:第壹,犧牲實體經濟利益,造成實體相關環節的崩潰和相關群體返貧。第二,犧牲非核心的虛擬經濟部分,尤其是非戰略重點區域的地方經濟。第三,2016年空中解體後體制系統已化成碎片,體制自身大部分虛擬經濟作為殘骸次第墜毀,只剩房價空轉。第四,2017年3-5月後,銀行資金面臨枯竭,地產經濟無力繼續支撐,體制最終耗盡所有可消耗的資源,不可避免的崩盤。



體制權力表面上似乎日益強大。 1990年代開始,通過分稅制和發展地產經濟,中央極權得到逐步加強。同時,由於中國的文化扭曲、經濟體制的逆淘汰、西方國家和企業的短視和邪惡,加上中國民眾的愚昧,看不到體制潛伏的重重危機。經過數十年逆淘汰,只有少數群體實現發家致富。獲利群體具有壹系列明確的特徵,包括知識貧乏、視野狹窄、目光短淺、小處精明、精通厚黑、媚上欺下、貪婪兇狠、做事無底線。他們依靠體制致富,對體制感恩戴德,更以體制內的態度自居,自以為趙家人,對體制外群體予以譏諷嘲笑和無情打擊。他們全心全意支持體制更加強大,同時引導並強化崇拜體制的社會文化。



體制崇拜在體制瓦解過程中更加強化。近幾年,隨著經濟形勢不斷惡化,體制再度面臨生存危機。為了保護核心權力,體制不斷加大盤剝力度,殺雞取卵,竭澤而漁,致使不同的利益群體淪為犧牲品。根據距離體制核心的遠近關系,利益群體經歷級差式返貧。既有利益群體返貧後,或沈默,或隱匿,漸被遺忘;仍在獲利的群體則繼續積極鼓吹,宣揚個人財富和社會地位,強化體制的無所不能。實際上,返貧的利益群體越多,體制的力量越虛弱。



2016下半年開始,體制的核心經濟系統從內部瓦解,即空中解體。除極少數權貴,幾乎所有擁護體制的利益群體都被關門打狗。不過多數利益群體滿懷僥倖和對體制的信心,依然積極參與體制政策,形成世界經濟史上最瘋狂的投機狂潮——中國式房地產漲價去庫存。 2017年3月開始,面對油幹燈枯的銀行,體制以行政指令方式,實施最嚴厲的住房限購。在中國“財聚人聚、財散人散”的經濟模式下,這種行政指令意味著中國宏觀形勢失控,權力體制正快速瓦解,即最近體制經常提到的“系統性風險”。



在中國系統性危機爆發之際,我對中國級差式返貧過程做個小結,也是從我2014年初寫《中國實體經濟走向末日》以及迄今為止全部微博內容的壹個總結。而這個過程,是體制經濟逐步崩潰的過程,也是中國系統性危機積累的過程。



中國實體經濟走向末日是系統性危機的開端。在級差返貧中,實體經濟是關鍵代表。 1980年代末,中國政治經濟深陷雙重危機,體制採取的措施之壹是血汗工廠政策,催生出龐大的血汗工廠式實體經濟系統。血汗工廠經濟通過殘酷壓榨農業、破壞和汙染自然環境和農田,把大部分農民變成血汗奴工,通過血汗產品的生產和出口換取外匯,成為當前中國經濟的基礎。在整個經濟環節中,實體經濟屬於非體制經濟,但嚴重依賴體制的血汗工廠政策。在《實體末日》中,我對中國實體經濟有過全面分析,這裡不再贅述。



首先,血汗工廠曾是體制的重要支持力量。 2008年之前,血汗工廠老板積極活躍在社會舞臺上。血汗工廠的成長,依託於血汗工廠政策製造出來的奴工群體,包括幾乎沒有成本的農民工以及國企下崗流放出來的廉價技術工人。其時,體制為了通過血汗工廠的出口獲取外匯,通過媒體對血汗工廠進行極度美化的宣傳,甚至達到神話的程度。私企老板揚眉吐氣,對體制感恩戴德,積極表忠心,隨時隨地發表愛國愛黨言論,對中國未來充滿信心,紛紛揚言要做“百年企業”和“世界500強”。 2008年之後,私企老板的聲音快速消失。美國次貸危機後,中國體制為了救美國即救自己,推出4萬億經濟刺激措施。 4萬億強化中國的金融導向,支持鐵公基和房地產的爆發性擴張。在體制壓榨、奴工流失以及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同時惡化的共同作用下,私企實體工廠處境急劇惡化,經歷波浪式倒閉潮。我在《實體末日》裡說過,除了專門製造假冒偽劣的非法企業外,血汗工廠將全面倒閉,仍然維持運轉的大中型實體企業,實質上大部分變身金融套現的殼。最終,除極少數選擇移民離開的,大部分中小私企老板逐步回歸貧困,個別困於債務而自殺。



第二,外企大潰敗。外企進入中國市場攻城掠地,佔據主要的市場利潤,但由於參與的是龐氏騙局,下場註定和所有龐氏騙局受害者沒有區別。在《2015外企大潰敗》中,我對中國的外儲和負債有過詳細分析,中國將無法支付外企在中國市場的投資和利潤,意味著外資多年打拼後財富歸零。 2016年中期開始,中國卡死外資的消息不斷出現。事實上,部分2014年撤資的外企都沒拿到投資和利潤,2015年後的撤資的更沒希望拿到,不斷放出來的消息只是展示外企潰敗的結果,命運在2015年已註定。



第三,實體商業同樣全面潰敗。 《實體末日》結合民眾消費降級、網購迅猛發展、租金不斷上漲等因素對實體商業分析,預測實體商業將大規模蕭條和倒閉。在這個過程中,雖然無數人響應體制“萬眾創業”的號召,開個小店當老板,為之前倒閉的商舖接盤。但由於實體商業環境日益惡劣,接盤俠實力又非常有限,所以很快再度倒閉。尤其是中後期的接盤俠,在虧損十幾萬、幾十萬或者上百萬後,真正理解“創業致貧”的內涵。



第四,商業地產投資者默默品嚐深度套牢的苦果。商業地產直接建立在實體商業基礎上,對實體商業揩油。在血汗工廠經濟增長後,先富起來的壹批人積極加入炒房行列,其中商業地產鋪面是炒房團的優先目標。吃上肉沒幾年的炒房客,對“壹鋪養三代”的洗腦廣告深信不疑。從2012年開始,隨著商業地產的迅猛擴張,加上實體商業的急劇惡化,實體商業開始大規模蕭條而後倒閉。雖然大量“萬眾創業”的接盤俠出現,但也只能支撐少數居民區的商業地產租金,80%以上的商業地產不得不空關。租不出去的商舖既得不到租金,又賣不掉,還得繳納各種費用, “壹鋪養三代”變成笑不出的笑話。



虛擬經濟建立在實體經濟上,通過盤剝實體經濟而生存。當實體經濟逐漸走向末日,虛擬經濟也日益艱難,中央經濟系統和地方經濟系統的協調和運轉失靈。在金融指揮棒和地產立國政策導向下,體制極權醞釀以舉國之力再次打響國運保衛戰。



虛擬經濟的級差式崩潰,以債、股、樓、彙的順序發生。債務危機是體制經濟危機的開頭,也是體制經濟無法擺脫的魔咒。體制不斷試圖以股市和樓市拯救債市,結果是債市和樓市也被拖垮。最後,所有問題都集中到匯市,成為系統性危機的集中爆發點。



首先,體制大規模啟動債市,實施經濟刺激。 2009年,中國4萬億經濟刺激實質就是以負債的方式大規模投資,4萬億隻是壹個代號,代表中央負債,各地制定中央10倍以上的宏偉投資計劃。瘋狂投資的結果是,央企和地方經濟不堪重負。 2011年開始,中央加力收緊資金,導致央企和地方投資難以為繼,比如鐵道部負債超3萬億,壹度萬裏大停工,中央又實施重點扶持支持鐵道部重新開工,任由其負債逾4萬億。地方經濟的負債則達十幾萬億(有數據顯示可能超過20萬億甚至30萬億,巨大的連環債務黑洞使得國務院至今都沒搞清楚地方負債到底有多少),但無法得到中央直接支持,地方經濟只能開通各種渠道,以金融創新的名義籌資。早期的地方融資平臺被限制後,地方政府又以房地產為平臺和渠道,通過銀行理財、高利貸等方式融資。銀行為規避風險,將大量資金轉到表外,以銀行理財的方式誘騙儲戶購買,並且以理財模式發放貸款。



到2014下半年,理財和高利貸走到盡頭。地方的房地產商作為融資渠道大都負債累累,很多房地產公司實質倒閉,壹部分跑路。高利貸大規模倒閉,引發各種社會治安事件,不穩定因素急劇增加。同時理財作為銀行的表外業務,急劇膨脹到極其危險的比例,銀行萬分恐懼。眼看地方經濟走到崩潰邊緣,體制期望通過A股融資讓地方經濟起死回生,於是決定推高股市。



接著,股市成為新的增長點。 2014下半年,股市開始上行。進入2015年,股市上漲加速,主流媒體對股市的宣傳也不斷升溫。隨後巨大的A股牛市形成,以至於中國全民炒股,全民談股。當官媒吹著大喇叭“4000點是牛市起點”,民眾更加瘋狂,在各種配資的支持下持續加槓桿。與此同時,各地的地方國企積極制定股票上市和再融資計劃,期望從股市割韭菜割出40萬億以上。



2015年6月股災是中央體制遭遇的第壹次重大失血事件,但同時被再次看作體制無所不能的象徵。 6月中旬股市突然暴跌,輸紅眼的股民要求國家救市。國家隊迅速暴力行動,總計投入數萬億才勉強維持住股市。而體制資金全面被套難以脫身,救市屬重大失敗。國家隊救市過程中,中小散戶本來有大量逃跑機會,但他們不僅不趁機止損出局,反而把體制的失敗看作成功,更篤信政府萬能。



股市反映中國社會的集體癲狂。 2015年股市暴跌前幾天,我說股市已見頂,後面隨時暴跌,遭到瘋狂股民的嘲笑。股災後,我只能說,“至今仍在股市裡折騰人生的,已經不是智商問題,而是精神出了問題”。表面上,曾經見人即談股的股民,在嚴重虧損後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炒股了,而私下裏,卻仍然持有股票不肯出局繼續做黃粱夢,妄想股市再上萬點,自己回本進而獲利。整個群體都處於精神分裂狀態。



第三,重啟樓市。股市慘敗後,體制不得不重回樓市。 2015年底,中央體制規劃部署房地產去庫存,深圳作為中國地產標兵率先啟動上漲。 2016年,房地產去庫存政策正式啟動,以戰略佈局的方式創造出中國特色的漲價去庫存模式。 2015年的A股暴漲暴跌加速實體經濟衰敗,大量實體資金脫實向虛參與各種投機炒作。在體制策劃下,各類資金匯集,實施重點佈局、以點帶面、逐步推進、輪番炒作式的房地產去庫存。輪炒以深圳房價為開端,支持北上廣樓價快速上漲,進而暴漲。在北上廣樓價上漲過程中,資金進入壹些二線重點城市炒作,包括杭州、南京、合肥、青島、鄭州、成都等。這些二線重點城市既具有轟動效應,又能輻射相應的資金聚集地區,目的是以點帶面,實現相應輻射地區的住宅樓價暴漲。



學區房成為媒體宣傳房價上漲的重點。除了整體戰略佈局外,各地通過學區房炒作,強化房價上漲的預期。各地方政府把學區房與孩子上學嚴密捆綁,家長為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不惜巨資買房,實力支持學區房價格上漲。媒體則炒作學區房的畸形高價,強化房價上漲的趨勢,使炒房者堅信國家對於房價的操控能力,既然國家具有絕對的控盤能力,學區房價格能上天,那麼中國房價只可能繼續上漲,不可能下跌。在這樣的理念支持下,壹波波跟風資金接盤,支持重點地區的房價不斷上漲。



房地產去庫存實質失敗,體制陷入絕境。表面上,體制大規模投放房貸資金,實現壹線城市和二線戰略重點城市房價暴漲,買房炒房者歡呼雀躍房價只漲不跌,但體制真正的意圖並不是推動壹二線城市的房價上漲,而是希望資金進入三四線以下城市和縣鎮去庫存,支持當地體制經濟。結果卻是,壹二線城市房價暴漲後,早期入市的炒房者趁機拋售,吃掉大量房貸資金,而且並沒有按照體制意圖去三四線繼續炒,而是換美元轉移出境。也就是說,體制不僅沒有實現漲價去庫存的初衷,反而導致大量資金外流,對外儲形成嚴重威脅和衝擊。體制被迫又率先從深圳暗中實施緊縮措施,控制壹線城市的房地產交易,減緩資金外流速度。



漲價去庫存是對民眾財富的兇狠挖根。 2015年股災後,全民炒股被狠狠割韭菜,民眾大幅削減消費,社會經濟遭受重創,市場顯著蕭條



。 2016-2017上半年的漲價去庫存,繼續對民眾財富挖根。在人民幣嚴重超發、外匯關門、各種經濟活動萎縮、房價不斷上漲以及對政府萬能的迷信共同作用下,民眾把買房當做唯壹的保值和增值手段,不惜砸鍋賣鐵,花光積蓄的同時,背上二三十年債務包袱。民眾的收入在償還房貸車貸後,基本失去消費能力,而有能力者選擇不在國內消費。市場內爆與通脹加劇結合,加上實體末日引發的大規模失業潮,房價跌幅將深不見底,部分房子價值直接歸零,淪為建築垃圾。



最後的落腳點,匯市。匯市就四個字,空中解體。 2016年壹季度末我在微博說,中國經濟確實不會硬著陸,而是隨著外儲枯竭直接空中解體。自從空中解體這個概念提出來,我被人三天兩頭問候壹年多,我在此重申,維持原判!詳細分析請參考《中國經濟奇蹟大結局:空中解體》壹文,微博被刪除,請自行搜索其他平臺的鏈接。中國金融的基礎是外儲,隨著外匯日益緊張,中國經濟從體制核心開始解體,體制無法照顧整個系統,只能通過外匯管制保住核心環節,任由其他環節自由落體。 2016年壹季度換匯還相對寬鬆,大額資金外流也比較容易找到渠道。二季度開始尤其到四季度,體制採取嚴格措施,卡住換彙和資金外流,尤其是停止支付外資意欲撤離的資金。



關於空中解體我還說過,四季度將出現大通脹。四季度大通脹如期而至:各種藥品價格輪番暴漲,不少低價藥和高端進口藥斷貨,帶動醫院各種費用大幅上漲;各種工業原材料和中間產品價格輪番暴漲,其中以紙漿和紙板價格壹再上漲為代表;各種進口食品價格大幅上漲並且出現斷貨現象;各種電子元器件和關鍵零部件價格暴漲,打破以往價格不斷下跌或者少數漲而大多數跌的常態;教育相關費用也不斷上漲,尤其學區房價格暴漲;服務業價格大幅上漲,尤其是金融收費等體制收費,巧立名目強取豪奪,進而推動私營服務業價格上漲。在醫療、教育、各種服務、各種生產原材料和中間品的全線大通脹面前,部分人壹葉障目只看到基於嚴重產能過剩導致的基礎菜價和雞蛋價格下跌喊通縮,只能說明這些人已被排除在經濟生活之外,智商完全不在線。



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進壹步坐實空中解體。 2016年8月初我開始發布《特朗普風暴》系列文章,明確美國社會的各種問題,並且預測特朗普必然當選,而特朗普當選,意味著美國政治經濟社會全面轉向。特朗普如期當選總統後,美國政治經濟發生重大變化,其中股市屢創新高,反映出資本回流美國的態度。我還強調過,美聯儲作為實質上的政治機構,也將因特朗普上臺而改變立場,隨後美聯儲果然全面轉向鷹派,2016年12月和2017年3月先後加息,而且未來準備繼續加息,同時實施更強硬的縮表(如果世界經濟不出現大崩潰)。特朗普政府則壹手軟壹手硬,軟硬兼施,特朗普總統個人對中國的態度較競選時顯著緩和,給中國以政策緩衝時間,但特朗普內閣經貿班子從未放鬆,密切緊盯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不斷要求中國縮減逆差,以期最終實現貿易平衡。資本回流美國、美聯儲加息縮表以及縮減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都迫使中國的美元必然向美國回歸。外儲作為中國體制經濟的核心基石已接近全面垮塌,即空中解體。



至此,中國系統性危機已經非常明朗。接下來,形勢急轉直下,眼花繚亂。



中國體制孤註壹擲,掀起基建新高潮。 2016年底,中央制定更大規模的戰略措施,實施全國性的房地產去庫存。圍繞去庫存,各地政府規劃出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去庫存基建方案,包括(地)鐵公基、舊城和棚戶區改造、公租房建設、新城建設等。配合這些方案,基建相關系統大肆採購各種建築設備和原材料。 2017年開始,在金融系統大規模放貸的支持下,各地房價不斷上漲(深圳除外,深圳二手房價格在2015股災後即持續下跌,新房2016年10月開始實質下跌),建設如火如荼展開。



2017年3月,體制對經濟完全失控,趕緊急剎車。當各地房價暴漲、成交量大升、各類基建瘋狂建設時,人們忽略經濟的基礎,資金。經濟火爆場面的背後是,僅僅3個月就幾乎耗盡金融機構全年的放貸量。隨著美聯儲持續加息和縮表,體制不敢繼續對壹二線城市放貸,防止套現換匯出境。 3月底體制緊急發文,對壹二線樓市採取行政措施卡死房貸,同時通過輿論炒作和資金配合,把跟風的買房炒房資金趕到三四線樓市,給三四線地方政府施捨點殘羹冷炙。 4月,最後的跟風資金卷入恐慌性購房。



5月樓市開始爆破。進入2017年5月,全國購買力枯竭,樓市急轉直下。北京商住房(佔北京房地產成交量超過50%)完全停貸,商住房炒家驚慌不知所措。各地大量住宅樓的拋盤房源湧現出來,7折、6折甚至5折。只可惜,看房者基本消失,只剩賣房者和中介自娛自樂,甘苦自知。



就在人們爭論體制保樓還是保匯時,股市再次受傷。 4月股市開啟新壹輪下跌,而即使股市快速下跌,新股依然馬不停蹄上市,顯示出體制在股市中收割的決心。壹方面,國家隊通過拉擡成份股,讓A股股指下跌顯得溫和壹些;另壹方面,大量中小盤股的大股東紛紛出逃,導致個股跌穿2015年股災熔斷時的底,中小散戶損失慘重。



在債市,體制再次嚴控金融機構風險,試圖抵禦面臨的金融危機衝擊。以下內容據央行旗下《金融時報》4月18日文章《銀行業風控大幕拉開》:以疾風驟雨來形容半個月以來銀監會的監管動作,的確不為過。 3月28日開始,銀監會陸續對外公佈《關於集中開展銀行業市場亂象整治工作的通知》(簡稱5號文)、《關於開展銀行業“不當創新、不當交易、不當激勵、不當收費”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簡稱53號文)等7個文件,同時配以專項整治,將十五字方針“重服務、防風險、強協調、補短板、治亂象”逐步落實到位。 2017年是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金融業風險防控的關鍵之年。期間,銀監會方面多次強調。對於作為我國金融核心的銀行業來說,壹場風控大幕正在拉開,去槓桿和防風險將貫穿始終。



5月下旬,股市達到新壹輪暴跌的臨界點,進而影響金融機構的貸款安全。從深成指的角度,當指數跌穿9700-9500的區域範圍後,將引發大規模的多殺多行為。因為大量上市公司、基金和大股東為了提前變現把股權質押,從銀行和委託資金渠道獲得貸款。這些委託資金往往也從銀行貸款而來,只是以間接形式規避監管風險。壹旦指數跌穿該區域,即股價跌穿質押價,銀行將要求質押人補充資金,但是質押人早就把資金挪作他用,銀行只好拋售股票套現回籠資金,進而向債務人追索損失。當眾多銀行拋售股票時,市場中沒有新的接盤俠,必然導致股市新壹輪暴跌,銀行將遭受重大損失。面對這樣的危機,國家隊再次進場拉擡股市。而迫在眉睫的是,新股發行還在繼續,大股東越來越多出逃,而且逃跑方式越來越無恥。隨著抽逃資金加劇,當前股市還能挺多長時間,會不會開始新壹輪暴跌,都是問題。



房價之水落下,外儲之石露出。在中國外儲降到低於3萬億美元後,體制緊急控制資金外流,同時加強從國際資本市場借貸,把外儲總額又支撐到3萬億美元以上。進入5月,中央體制實施壹系列公開措施,以最強有力的姿態保外儲。包括外管局召集超大型歐美外資企業開會,要求外資(不要跑)維護中國的金融安全。海關實施更加嚴厲的措施,對個人入關時攜帶的物品收取關稅。央行公佈外匯管制措施,從2017年7月開始,對個人匯往國外的資金實施更嚴格的規定。在穆迪對中國的評級降級後,中國官媒忙不叠解釋三天,並用人民幣離岸匯率的持續升值方式以示中國實力無需堪憂。 5月26日,商業銀行爆料,央行要求上交外匯,央行隨後咬文嚼字式闢謠。



綜上所述顯而易見,體制所有的支持力量都山窮水盡。實體經濟進入末日難以繼續給體制供血,自身不保;被體制各種阻攔的撤資外企逐漸失去耐心可能與體制翻臉,轉而請求特朗普向中國討錢,磨刀霍霍;民眾在股市被反復割韭菜後面對房貸、車貸以及醫療、教育和其他生活品的大通脹,茍延殘喘;股市經歷新壹輪下跌後進入大暴跌的臨界點,再臨深淵;巨資參與商業地產、鬼城、爛尾樓的炒房者,江湖不見;壹二線城市房價和學區房開始暴跌,買盤急劇消失,近期三四線以下和縣鎮的接盤者,也將面對當地壹家幾套房和鋪天蓋地的空房,欲哭無淚;房地產成交凍結,地方政府失去地產經濟收入後將大規模停工基建,瘋​​狂執著的基建參與者,血本無歸;各大央企在失去各地經濟支撐後也失去收入來源,捉襟見肘。



體制各種支持力量的壹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奮鬥過程,也是級差式返貧過程。隨著各群體陸續返貧,支撐體制的力量越來越虛弱終至垮塌,體制也將不可避免的全線垮塌,即中國系統性危機爆發。依附體制的各利益群體,將徹底失去依靠陷入絕境。



中國銀行業資金鍊斷裂



2017



中國銀行業資金鍊已大面積斷裂,中國系統性危機從核心部分爆發,快速向全社會傳導。銀行業在垮塌前貌似堅若磐石,壹旦開始垮塌則迅雷不及掩耳,銀行業做為現代經濟的中樞,其垮塌將直接快速引發經濟和社會崩潰。



銀行業垮塌分三個階段:第壹,大規模壞賬。銀行貸出的大量資金無法回收成為壞賬,銀行實質破產。第二,資金鍊斷裂。壞賬規模過大,銀行回籠資金枯竭無法更多放貸,只能急劇緊縮放貸資金先維持自身費用和儲戶日常取款需求。第三,儲戶擠兌和銀行關門。銀行大規模壞賬無法繼續掩蓋,從隱性實質破產變成現實倒閉。當前處於第二階段。



壞賬滋生的溫床



人們對銀行的信心是壞賬滋生的溫床。人們總是對銀行充滿莫名的信心,賺點兒錢往哪裡放呢,對自己不放心,對家人不放心,對小偷小摸更不放心,只有存銀行才放心。這種放心因何而來?對銀行的極大信任和極強信心。



人們不理解銀行業危機。人們無視銀行業的巨大風險,金融業人員甚至不相信銀行會垮塌。銀行業是資金中樞,也就是錢最多最集中的地方,銀行沒錢(資金鍊斷裂)的狀況非常罕見。說到銀行擠兌和關門,人們覺得那隻是寫在書本裏,尤其金融從業人員,把銀行關門當做無稽之談。



金融業的超級自信緣自三方面:第壹,凱恩斯主義佔據主流後,現代金融教科書主要成為謊言洗腦工具,過度誇大金融業的作用和力量,同時迴避和淡化金融業危機的內容,以至於金融業人員藐視風險甚至對風險壹無所知。第二,二戰後,印鈔成為世界經濟的主要驅動力,金融業人員浸泡在犯濫的資金海洋中,切實感受到金融的巨大力量,他們難以想像資金匱乏的情形,更不認為資金鍊會斷裂。所以壹旦銀行業資金鍊斷裂,金融業人員的震驚通常超過清醒的外行。第三、最重要的,當銀行業發生危機時各國政府往往全力救助。銀行業倒閉和金融業崩潰會直接導致經濟和社會的全面崩潰,政府無法承受,所以總是全力解救銀行業。既然如此,銀行業就為所欲為。



金融業超級自信的態度在美國次貸危機中展露無遺。美國次貸危機在2007年已經開始顯露,周邊行業憂心忡忡,只有金融業信心十足。結果就是雷曼兄弟倒閉時,世界金融業目瞪口呆。第二天各銀行緊急收縮信貸,銀行業資金鍊大規模斷裂,迅速傳導到全世界,成為全球性金融危機,並且迅速轉化為經濟危機。美國政府緊急操作,美聯儲瘋狂印鈔幫助銀行連接起資金鍊。中國、歐洲、日本隨之採取同樣行動,瘋狂印鈔共同刺激世界經濟。



在中國,政府表面可以隨意印鈔給銀行補充資金,銀行業擁有充沛的資金補給。人們普遍抱著政府萬能的信仰,既然政府可以無限印鈔,只要敢印鈔銀行就不可能關門,壹切問題都有解。



1990年代中期起,中國銀行業經歷過資金鍊斷裂、瀕臨關門的危機。朱鎔基立下軍令狀保護共和國長子,在政策支持下,國企不僅實施工人大下崗,還從銀行獲得天量貸款。數年後,不僅國企沒救活,還把銀行拖下水。銀行壞賬堆積如山,資金鍊斷裂,只能通過高息攬儲(部分地區超過15%)獲取資金來勉強維持銀行不關門。



銀行危機傳導到社會,即為經濟與社會危機。如果沒有先前的瘋狂信貸,銀行即使卡緊貸款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有限,人們尚能正常生活。但在1990年代銀行業危機期間,各地三角和多角債如壹團亂麻,銀行陷入壞賬泥潭,無法實施正常信貸和支付功能。除了高息儲戶被黑掉錢,很多地區的正常儲戶取錢也受到極大限制,大額取錢困難重重。國企工人不是大下崗就是大欠薪,生活異常艱難。



創造出銀行危機後再解決危機。朱修改銀行法加強中央集權,實施政府推動下的無限印鈔,全面推行血汗工廠經濟,推動出口創匯。與此同時體制還成立掩蓋壞賬的資產管理公司、讓壹些金融重災區的信用社倒閉以及吞掉高息儲戶資金(宣布高息賬戶作廢,銀行不僅不付息甚至不還本)等方式,銀行業最終走出危機。這種自己創造危機進而解救危機的模式,是典型的中國式從壹個勝利走向另壹個勝利,大大增強民眾對體制的信心。



21世紀銀行業進入新壹輪規模快速增長期。根據中國美元為錨的金融機制,隨著出口創彙和外資進入中國,中國外管局可以增發相應的人民幣給創匯者和外資在中國境內使用,同時中國額外印鈔供體制消耗。在貨幣總量規模的快速增長環境下,1990年代積累的銀行壞賬所佔比例越來越低,銀行業表面進入黃金時代。銀行業對社會的資金供應越來越充足,經濟受到資金支持後也越來越火熱。



2008年底4萬億號令發出後央行瘋狂印鈔,銀行再次大規模放款。彼時中國出口急劇下降,出口企業大量倒閉。在救美國就是救中國的口號下,中國跟隨美聯儲的腳步瘋狂印鈔,而且步子比美聯儲邁的更大。隨著天量貸款的釋放各領域得到充足的資金,尤其央企、地方國企、地方政府和房地產。很多之前從銀行根本貸不到款的私企,也被惠及獲得可觀貸款。在銀行貸款的支持下,神州到處風風火火進行建設和擴張。



民眾對體制掌控銀行解決銀行危機的能力更有信心。 2009年起中國替代美國成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發動機,雖然美國經濟規模比中國大得多,但中國經濟增長更快,對世界其他地區的經濟支持力度更大,因此受到世界各國的追捧。 1990年代的銀行危機甚至危及政權體制都挺了過來,現在中國經濟實力如此雄厚,若銀行業危機再現,完全可以復製過去的成功來扭轉乾坤,輕而易舉。



技術官僚階層興起使銀行業的操控能力大大增強。 1990年代中國金融系統人才匱乏,從上到下都盲人摸象,上層喊口號動員,中下層貫徹執行,既看不到過程,也無法預料結果。進入21世紀,香港、海歸和本土金融人才大量湧入中國銀行業,在快速發展的信息技術支持下,銀行業的操作水平和風險控制能力獲得大幅提升。銀行業在資金、技術和人才的共同作用下顯得很強大,人們也因此堅信,有這樣強大的技術官僚團隊銀行危機不會再現。



壞賬是怎麼煉成的



中國銀行業經過朱的改造後實際成為美元的衍生系統。表面上銀行業可以隨意印刷人民幣,根源上人民幣以美元為錨,中國印鈔的界限是外儲規模。朱大力推動血汗工廠經濟以及全力吸引外資,到2008年積累1.5萬億美元外儲。隨著美元外儲不斷增多,人民幣按比例大量增發。 2008次貸危機後世界看好中國經濟,美聯儲印鈔產生的廉價遊資以萬億美元規模瘋狂湧入中國。



2008年後中國經濟模式從出口導向變成外資依賴,銀行業整體轉向。美國次貸危機後中國出口急劇下滑,中國經濟從血汗出口為主導轉向內部經濟。雖然出口創匯減少,但天量國際遊資不斷湧入支持外儲急劇增加。在外儲支持下,中國4萬億經濟刺激變成40萬億人民幣印鈔如洪水般湧向市場,國企、地方政府和私企都大躍進式擴張。只要美聯儲QE印鈔廉價美元遊資進入中國,央行即可大規模印鈔支持銀行業大規模放貸。



中國銀行業甩包袱的能力和速度快速提升。美聯儲在2010年11月實施QE2後,沈寂近兩年。 2011下半年QE資金效用衰退,進入中國的美元遊資大幅減少,根據與美元掛鉤的原則央行印鈔開始卡緊。銀行業資金鍊相當緊張不得不收緊放貸,但各級擴張正轟轟烈烈展開資金需求量有增無減,這次銀行業的取捨表現出操作技術的長足進步。 1990年代銀行數年大規模放貸,既無目標也無約束,最後被巨額呆壞賬拖入關門邊緣;2010年後央行與各商業銀行認識到貸款和資金風險,及時剎車快速改變大水漫灌模式,卡緊壹切可能增加銀行呆壞賬的風險放貸。



銀行業的技術操作促使其他經濟單位改變。銀行業過度關註自身風險卡緊各類貸款,導致經濟出現第壹次困境。例如卡死對鐵公基的大規模放款,導致鐵道部萬裏大停工,鐵道部被迫改名鐵路總公司,改為國企式資金操作,除要求銀行放貸外還積極尋求地方政府的資金合作,增加債券發放,引誘私企參與鐵路建設,並且大規模拖欠供應商款項。另外,銀行業意識到地方政府的風險,不再對地方政府大規模直接放貸,卡死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運作,直接導致各地房地產市場冷卻,經濟陷入危機。地方政府不得不積極開拓財源,啟動債券、理財和高利貸的多種集資模式。同理,私企擴張缺錢之際尋求各種借貸方式續命。



2012年後銀行業跟隨美聯儲QE3再次大規模印鈔和放貸。 2012年中期,中國經濟陷入危局的消息傳遍全世界,歐美的大眾廣播電臺對中國經濟憂心忡忡。 9月,美聯儲開啟無底線超級印鈔的QE3,大量美元再度湧入中國。中國央行跟隨印鈔,銀行業定向放貸,支持各類鐵公基和房地產的再度火爆。中國權貴和富人手中的資金更加充沛,到全世界採購各種奢侈品,顯得中國經濟風生水起。



銀行業的實操模式出現重大轉變,高度強調資金安全性。美聯儲QE的不確定性導致銀行資金緊張,迫使銀行業轉變重點,高度重視資金安全性。隨著人民幣貨幣總量M2超過100萬億,加上人民幣對美元不斷升值,支持人民幣總量幣值遠超美國,成為遙遙領先的世界第壹大貨幣。 2008年末,中國M2為47萬億,增加1萬億美元的外儲,等於基礎貨幣6.8萬億人民幣,按照5的乘數,即增加34萬億,貨幣總量增加四分之三左右。 2012年末,中國M2增加到97萬億人民幣,同樣增加1萬億美元外儲,等於基礎貨幣6.2萬億人民幣,按照5的乘數,即增加31萬億,貨幣總量增加不到三分之壹。所以即使美聯儲QE3後大量美元流入中國,對中國資金面的影響也日益減弱,資金緊張成為常態。顯然銀行業操作模式改變,以卡緊信貸、強調資金安全性為主。



面對資金鍊緊張狀況,銀行業不斷實施信貸剝離措施,將資金壓力轉嫁給民眾。信貸剝離的措施看似金融創新,各種新名詞和銀行金融產品不斷湧現,見識短淺急功近利的民眾被各種新名詞吸引,積極跟隨銀行的指導購買各種金融創新產品。對銀行業來說,這是通過對民眾銷售各種金融創新產品,不斷把風險轉嫁給民眾。主要的操作手段有以下幾種:



第壹,對私企實施全面的信貸剝離措施是銀行業操作的優先目標。 2008年後,不少私企獲得大量貸款進行投資擴張。但是當投資變成產能後,面對的卻是日益激烈的競爭、不斷上升的成本、不斷下降的銷量、不斷虧損的利潤、越來越難以回收的應收款。壹些銀行密切監控私企的壞賬風險迅速採取措施,不過銀行業針對私企狀況沒有貿然採取行動,以免打草驚蛇。銀行利用私企相互之間的熟人關系以及私企老板缺乏風險意識,推動私企相互擔保,也就說通常說的聯保。如果壹家企業貸款出問題,銀行可以追溯其他有錢的聯保私企,從而保障自身的資金安全。隨著越來越多的私企無法償還貸款,銀行追溯關聯擔保企業,更多私企被拖垮。



第二,銀行通過誘騙的手段對私企不斷抽貸。欺騙式抽貸是指,私企貸款到期後銀行假裝繼續貸款給私企,但需要私企先借過橋貸/高利貸,壹旦私企借錢還給銀行,銀行便不再放貸,私企陷入高利貸漩渦。隨著大量私企的銀行貸款不斷到期,銀行欺騙式抽貸的方式日益普及。 2013年中期某官媒發表文章提及,中國企業債務約65萬億元,佔GDP的125%,比5年前上升近30%。文章說,“企業龐大債務醞釀的風險越來越高,成了政府債務和影子銀行之後又壹大經濟問題,若不及時加以解決,會導致中國經濟全面衰敗。因此,政府、銀行及社會各界應對企業債務予以高度關註,除幫助企業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提高債務自我消化能力外,更應為企業減輕債務負擔創造寬鬆的外部政策環境”。這種文章實際是吹響號角,要求銀行全面對企業卡緊資金。由於銀行業無法完全卡死國企,只能對私企動刀,不僅完全對私企停貸更全面抽貸。中國私企老板普遍狹隘和短視,完全不關註此類信息的意義,直到陷入可怕的甚至致命的債務黑洞。



第三,銀行大量推動金融創新規避自身風險。上述文章中提到影子銀行並將其做為壹個重大風險部分,但實際上在金融監管超級嚴厲的中國,連具有償還能力的私人集資幾億都會被判死刑,影子銀行根本不可能隨便產生。影子銀行的爆發成長,根本就是銀行業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把風險轉嫁給社會。例如,各種傳銷日益猖獗,2012年後各地高利貸瘋狂生長和破裂,銀行直接推銷或欺騙儲戶購買不保本理財項目,帆亞和e租寶等大規模龐氏騙局,P2P等各種新的金融模式,都屬於影子銀行的壹部分。影子銀行不停發展和翻新,資金源源不斷進入地方政府的口袋。龐氏騙局曝光後損失的只是民眾,銀行成功避過風險。另外保險公司也快速發展,替銀行業擔負風險投資功能。



第四,銀行在多方面放貸硬指標下採取各種措施將風險轉嫁到民眾頭上。銀行做為體制的資金中樞,其首要任務是為國企和地方政府等大型體制機構輸血,銀行規避風險的主要措施是把各種資金負擔轉嫁到民眾頭上。貪婪又愚蠢的民眾積極從銀行手中接盤,自身放血支持銀行業。同時民眾又是壹盤散沙,無法承載重大資金供應,所以要集體拉進圈套,人多力量大。帆亞和e租寶套取資金上千億,很多投資人家庭遭受滅頂之災,但對整個國家經濟來說,千億隻是很小的數字,不到壹個大型鋼鐵廠的負債額,更不用說鐵道部負債4-5萬億。大型國企和地方政府運轉尤其以鐵公基、房地產和汽車為代表,都需要銀行大規模融資貸款,而銀行對這些豬隊友責無旁貸。至於民眾,自己鉆的套自己哭著爬出來,就當對深信不疑的萬能政府愛的奉獻吧。



第五,銀行積極推動理財產品銷售,既吸引追求高利率的客戶又轉嫁風險。地方政府大量借貸後,銀行認為地方政府負債過高而緊急叫停地方融資平臺不再放貸,為解決地方政府的巨大資金需求,銀行利用強大的渠道網絡推廣各種理財產品。根據中國社科院陸家嘴研究基地金融產品中心統計,“截止到2011年,全國共發售銀行理財產品20270款,同比增長105%,其中普通類產品為18946款(包括55款開放式產品),同比增長122%;結構類產品為1322款,同比下降2%。發售產品的商業銀行數量由去年的81家上升為今年的97家。飆升的銀行理財產品數量壹方面展示出了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的空前繁榮,另壹方面也反映出商業銀行由於吃緊的資金壓力變相的通過發售銀行理財產品來攬儲的窘境。相較翻番的普通類產品,結構類產品則是在數量激增的理財市場背景下顯得相對冷清。”從這段話可以清楚看出,銀行在資金緊缺時推動理財產品的動力。 2012年12月,中國社科院發布《中國金融發展報告(2013)》(金融藍皮書)預計“,”2012年全年的發售量將不低於3萬款,募集資金規模流量不低於20萬億元;2011年時,共有94家商業銀行發售銀行理財產品20270款,募集資金規模流量不低於16萬億元。從2012年前三季度來看,發售銀行理財產品23858款,就已經遠超2011年的發行總量。而2012年全年發行量有望比2011年增近30%”。



第六,金融系統為減輕硬指標負擔還試圖推動大規模股權操作。股權操作主要通過兩個渠道:A股市場和PPP項目(公私合營項目)。 1、A股市場:2015年的A股大牛市,通過誘騙關註蠅頭小利的民眾加上巨額的外圍槓桿資金支持,最初效果極好,很多地方政府和國企通過上市融資和股價高位減持獲得豐厚收益,各地方政府和國企雄心勃勃的計劃從股市融資數十萬億,如此以來,銀行為國企和地方政府放貸輸血的壓力急劇縮減,銀行運作將非常安全。可惜好景不常A股突然暴跌引發社會震動,體制暴力救市,國家隊動用數萬億操作其中銀行業資金達萬億,大大增加銀行業的資金壓力,意味著A股市場操作目標的最終失敗。 2、PPP項目:體制支持地方政府和國企推動PPP項目,即以體制項目為主導吸引私人資金參與。 PPP項目從2015年正式啟動,到2017年初的規劃規模突破10萬億,遠景目標是超過100萬億。如果該目標實現,私企將為國企和地方政府提供大量資金,銀行業也將很安全。同樣遺憾的是,愚蠢的私企老板在過去幾年多輪大洗牌中已基本被淘汰完畢,生存下來且持有較多現金的精明老板並不輕易上鉤,這部分人還記得1950年代公私合營的歷史,對體製本質也有清醒的認識。所以即使公私合營披上PPP馬甲閃亮登場,也沒有多少老板上當,幾乎所有PPP項目始終處於招商狀態。銀行業減輕資金壓力的意圖沒能實現,只得繼續給國企和地方政府放貸包括支持各種PPP項目。



股權操作失敗後,銀行面對日益沈重的放貸壓力資金壓力不斷增大。對私企收貸後銀行的放貸壓力主要集中在國企和地方政府,表現在三個部分:第壹、規模日益擴大的借新還舊。國企和地方政府的債務日益龐大無力還貸,銀行需要進壹步實施貸款操作,放新貸對舊貸延期。第二、越來越大的新投資規劃。國企和地方政府為維持社會的樂觀情緒,不斷進行新的投資規劃,資金需求越來越大,需要從銀行獲得更多貸款。第三,實體經濟走向末日。國企和地方政府直接依靠實體經濟生存,隨著實體經濟走向末日,國企和地方政府難以搜刮到更多油水收入狀況不斷惡化,需要銀行業更多放貸輸血補充。銀行面對以上三部分貸款吸金器,資金越來越緊張。



銀行業面對困局通過技術操作緩衝。銀行業既要大量放貸以防止系統性崩潰,又要控制信貸資金防止過度超貸;既要保障整體行業運轉,又要對個體企業單獨管控;既要供應貸款,又要各地方政府和國企挖掘自身潛力盡可能去利用民眾資金;既要讓部分經濟單位爆破,又要控制爆破的社會影響。在上述種種條件限制下,銀行既要保障自身的資金安全,又要把限貸影響控制在低級層面,讓民眾感覺不到自身經濟受到威脅。



銀行在鋼鐵行業的操作清晰反映銀行技術操作的模式特點。鋼鐵行業是銀行信貸的壹個大行業,也是典型的混合行業,其資金來自於體制投資和銀行貸款(體制計劃經濟),同時原材料和銷售面對市場(自主市場經濟)。當市場惡化時,鋼鐵行業更需要銀行的信貸支持,維持自身運轉並參與價格競爭。從銀行角度,既要對鋼鐵業控制信貸規模,不能讓各大鋼廠打自殺式價格戰導致銀行貸款全部打水漂;又要不斷貸,以免引發各大型鋼鐵企業直接破產倒閉。基於此,中央體制提出去產能的政策導向給銀行技術操作空間。壹方面,銀行卡斷私營鋼鐵業的信貸,私營鋼鐵業被卡死後減少私企與國企的競爭,各大鋼鐵國企的日子好過些;另壹方面,銀行控制和減少鋼鐵國企的信貸量,減輕銀行業的放貸壓力;同時,銀行迫使國企實施批量去產能措施,分期分批解僱工人。這種方式多方兼顧,沒有大型鋼鐵企業倒閉,不會造成全國性震動,工人化整為零被解僱很難得到社會關註。



基於上述多種銀行的技術操作,絕大部分民眾陷入各類龐氏騙局被輪番割韭菜。 2008年之前,民眾普遍有儲蓄習慣,4萬億之後,民眾把理財掛在嘴上。銀行把儲蓄利率降到極低水平,同時大水漫灌造成持續通膨,民眾眼睜睜看著手中現金快速貶值。媒體推波助瀾強調大通脹,引導民眾在銀行儲蓄存款的意願急劇下降,期望通過投資跑贏通脹獲得更多收益。趁民眾慌亂之際,銀行理財和各種龐氏騙局都與各級政府合謀積極操作套取民眾現金。隨後每壹個騙局的敗露,都意味著壹部分民眾的現金打水漂,各種龐氏騙局大爆破,意味著大量民眾不僅沒有實現資產保值增值,甚至本金也被騙走。



2012年後銀行業集中操作房地產。此前銀行、開發商和地方政府各自為政,相互聯繫並不特別緊密,銀行停止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後,以房貸的方式主導房地產開發和操作,間接支持地方政府。地產商高價從地方政府手中高價拍地後,以地塊做抵押從銀行獲得開發貸款,然後把樓花賣給購買者,購買者交首付並從銀行按揭貸款。地產商拿到購房者首付和按揭貸款資金後,壹部分歸還銀行的開發貸,壹大部分繳納地方政府各項稅收,壹部分償還供應商欠款,壹部分留作企業運營費用和利潤以備後續從地方政府繼續高價買地。



銀行集中貸款推動房價暴漲全力支持地方政府。銀行集中操作前,房貸只是貸款的壹部分,跟隨社會中的資金量增長而增長,房價被動逐漸上漲。集中貸款後,地方政府和地產商迅猛推高房價,創造出房價不斷暴漲的輿論和氛圍,引發民眾搶購。媒體和房產中介興風作浪,壹次次製造房價暴漲和日光盤的噱頭,給民眾造成房地產需求旺盛房價永遠漲的假象。隨著時間推移,媒體、房產中介和炒房者乾脆撕下面紗,直接宣傳銀行大放水人民幣變毛,房價只會上漲不可能下跌。炒房變得越來越普及,各行各業爭相進入房地產。在銀行帶動的整個社會資金推動下,房地產開發規模越來越大,地方政府獲得巨大現金流又去進行更多城市規劃,尤其是規劃大量地鐵線,把房價暴漲往近郊和遠郊延伸,企圖把房價上漲進行到底。



銀行在集中貸款過程中把自身資金風險轉嫁給民眾。銀行直接貸款給地方政府時代,所有地方政府違約的風險都集中在銀行身上,而經過房地產業的集中貸款銀行風險大規模轉移。通過集中貸款,銀行、地方政府、地產商和房地產中介組織起來,聯手引誘民眾貸款買房。買房者最少繳納20%首付,同時背負80%房貸。房價暴漲後,20%首付足夠地產商建築成本,80%的房貸成為各利益方的利潤,其中地方政府獲得大頭,而地方政府在獲得資金的同時不再對銀行負債,購房者則背負高額房貸成為債務接盤俠。



房奴累並快樂著。隨著房價持續上漲,整個中國陷入買房狂潮。但由於房價高企,大部分民眾無力付全款購房,背負沈重房貸後成為房奴,既消耗既有現金,又背負房貸,還搭進去未來二三十年的預期現金流。民眾變身房奴後都努力工作,削減壹切不必要開支,不在乎勞累過度衣衫劣質營養不良,甚至有病也捨不得看能忍就忍,壹切以還房貸為核心。當然房價的不斷上漲,也讓房奴感受到無限成功和喜悅,躋身中產的優越感溢於言表。同樣的房子,當房價從2萬漲到10萬,房奴回家的心情從因擁堵不堪而憤懣變成享受美妙的天堂之旅。房奴給自己定下個小目標,拼命工作提早還貸,攢錢再買幾套。



銀行高枕無憂時新的危機出現。銀行把對地方政府貸款轉換成民眾的房貸,風險大幅降低。中國老百姓是世界上最好的老百姓,即使吃不上飯,也要想方設法還房貸。有這樣的房奴撐著,銀行本可以躺著數錢,萬萬沒想到,隨著房地產貸款迅速擴大,越來越多房貸變得不再安全,房貸斷供出現了。



房貸斷供規模越來越大導致銀行現金流日益緊張。最初商業地產租金收益高售價高高在上深受炒房客追捧,刺激各地商業地產的瘋狂開發。隨著巨量商舖和寫字樓落成供應嚴重過剩,商舖根本租不出去,炒房客不僅收不到租金,還得支付高額房貸和管理費,相當壹部分炒房客棄鋪棄供,銀行難以回收現金。同時各地瘋狂進行住宅項目開發,漫山遍野高樓林立鬼城處處。商業地產和鬼城大量斷供,銀行現金回款大量減少。



地產開發炒作鏈上斷供也越來越普遍。住宅市場過度開發房價不斷上漲,地產商蒐集身份證貸款的比例越來越高,金額急劇增加。在開發商建設和銷售完成後,身份證貸款即擱置。如果這些身份證銷售房能轉售給房奴接盤,銀行還能得到按揭還款,如果銷售不出,身份證貸款斷供,對銀行資金鍊造成很大壓力。 2015下半年大量炒房客、眾籌炒房和中介炒房湧入市場,在壹二線城市操作暴漲式炒作,房價快速上漲50-100%,並且從2016下半年輪番爆炒到三四五線城市。這些炒房只出最低首付,以最大比例貸款,買好就不再還按揭,銀行擔心呆壞賬曝光,不敢大量收繳斷供房。所以,在轟轟烈烈的房地產漲價去庫存背後是銀行的過度放貸,房貸從早期的優質貸款變成讓銀行坐在火山口的劣質貸款。



隨著實體經濟走向末日,曾經竭盡全力還款的房奴也越來越多斷供。在銀行集中操作房地產貸款後,不斷從私企抽離資金供應房地產市場,同時銀行也對難以還貸的大中型國企進行控制。隨著私企和國企實體不斷壓縮生產和銷售,相應企業的員工持續被減薪和裁員。民眾盡最大努力變身房奴後各類消費急劇減少,令實體銷售更加舉步維艱。 2015年股市割韭菜,2016年樓市挖韭菜根,2017年壹季度舉全年全國之力推高房價,窒息各類實體運營為實體末日板上釘釘。以上每個階段都有壹大批房奴陷入經濟困境,失去還款能力被迫斷供。隨著房奴斷供規模越來越大,銀行資金回籠越來越艱難。



銀行業資金鍊斷裂



壞賬堆積如山的銀行資金鍊全面斷裂。包括:1、對央企和地方國企的大規模貸款無法收回,甚至利息都難以收到,通過放新貸還舊貸掩蓋資金困境;2、對地方政府和地產商的大規模貸款無法收回,甚至利息都難以收到,只好通過放新貸還舊貸掩蓋資金困境;3、對私企和紅頂私企的巨額貸款,除了及時從私企抽貸和聯保回款的部分,其他大部分成呆壞賬,尤其紅頂私企直接人去樓空。 4、放貸給終端買房者的巨額貸款,由於遍地空鋪和鬼城,加上實體經濟走向末日,相當壹部分已成為高風險貸款,斷供數量急劇擴大。當銀行放出去的所有貸款連收回收利息和按揭都很困難,就註定銀行資金鍊必然全面斷裂。



銀行業深陷泥潭。在1990年代,雖然國企債務幾乎把銀行拖垮,但國企大規模倒閉後銀行等於得以整體切割,民眾仍有較多儲蓄支持銀行基本運轉。隨著血汗工廠的迅猛出口東南沿海經濟極其火爆,出口創匯高速增長為銀行業註入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央行配套大規模印鈔加倍衍生新現金流,最終支持銀行走出困境。而目前,無論國企、地方政府、實體經濟還是民眾都債臺高築,出口狀況日益惡化,銀行資產中絕大部分都是呆壞賬。而且銀行無法對國企、地方政府和房地產切割還必須繼續註資,否則大量國企和地方政府隨時停轉,但銀行資金鍊正在全面斷裂實際根本無力為別人填窟窿。銀行的困境意味著銀行、國企、地方政府和房地產面臨整體倒閉危機。



國際環境的改變使銀行業走投無路。 2014年10月底美聯儲最終停止QE3,但國際上的廉價美元並沒快速枯竭,歐洲央行從2015年連續不斷QE以及日本超大規模經濟刺激共同增加國際貨幣供應,相當壹部分資金進入中國。但歐洲日本只能延緩中國外儲減少的速度,2015年底美聯儲第壹次加息就對中國銀行業造成地震。 2016年11月,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預示國際環境將發生重大變化。特朗普就職後,雖無暇顧及與中國的貿易爭端,但特朗普強調中國匯率操控的言論讓人民幣不得不止住貶值的步伐。美聯儲的鷹派立場不斷強化,不僅連續加息,還在6月的會議上提出縮表。在人民幣對美元堅挺、美聯儲加息縮表、中國外儲岌岌可危的三方面作用下,中國央行失去大規模印鈔的空間,銀行業無法依靠大規模印鈔獲得資金來源。在資金鍊全面斷裂和大規模印鈔路斷的背景下,銀行進退維谷左右為難。



外資離開中國的意圖越來越明確,進壹步扼住中國銀行業的喉嚨。 2016年3月我在微博說過中國經濟二季度開始空中解體關鍵是外儲,到三季度人們還看不到空中解體的跡象,直到四季度壹些人才從新聞中得知中國早在上半年已經卡住巨額外資不允許結匯出境。中國政府多次召開會議要求外資維護中國的金融安全,即要求外資不離開中國,但這畢竟是權宜之計不可能長久。特朗普政府迫切希望美元回流美國,如果美資企業下決心離開中國請求特朗普總統出面要錢,中國必須放行。我在《2015外企大潰敗》中粗略估算過,中國對外資欠債最少5萬億美元,實際可能超10萬億美元,只要很少壹部分美元回流美國,壞賬如山的中國外儲就會快速清空。外資隨時離開中國,大大減少央行大規模印鈔的可能性。



中國人資金外逃的意願持續增強,尋找壹切可能的機會兌換美元。 2016年中國外儲不斷減少,企業對外投資形成狂潮,安邦、海航和萬達表現格外搶眼,銀行沒想到的是壹線城市炒房團的資金也要逃離。京滬深房價暴漲之際,壹些早期入場的炒房客悄悄拋盤後並沒進入二三四線繼續炒作,而是換美元離境。壹線拋售壹套房可以套現幾百上千萬,兌換百萬計美元,白白跑了體制心疼死。為阻攔中國人換匯離境,體制壹方面嚴查銀行正規渠道,另壹方面嚴厲打擊地下錢莊,不過中國與世界的經濟聯繫早就全方位立體化,只要有壹定的關系網都能找到渠道和方式繼續換。所以卡緊民眾換匯最多延緩外匯流出,並不能完全杜絕,民間換匯離境不斷抵消中國努力騙取外彙的成果。



中國經濟領域的愚昧無知和經濟系統的僵化慣性讓銀行業完全忽略世界環境的驟變。 2016年8月初我開始寫《特朗普風暴》,全面分析特美國政治經濟社會外交局勢,明確特朗普必然當選的原因以及分析特朗普未來政策的方向,而中國體制豢養的各種政治經濟專家對美國真實局勢壹無所知全部選擇支持希拉裏,銀行乾脆閉門造車自顧自操作,繼續加大房貸發放,推高壹二線城市房價後又推動三四五線城市,以實現體制房地產漲價去庫存的神機妙算。 11月,特朗普當選總統後釋放出更加明確的經濟信號,而中國壹方面對外保持沈默,另壹方面內部更加積極放貸,轟轟烈烈高調展開全面去庫存的大躍進運動。 12月美聯儲加息,中國銀行業仍然毫不在乎,繼續埋頭放貸。直到2017年3月美聯儲再次加息,中國經濟界才如夢初醒壹般,緊急推出各種房地產限貸限購措施。 4月初在佛羅裏達兩國元首會面,特朗普政府強力要求縮減美中貿易逆差,中國經濟界才終於感受到些許壓力,不然還壹直坐等笑看特朗普被彈核呢,不知道人家位置穩如磐石。



房價崩盤是銀行業資金鍊斷裂的關鍵表現之壹。銀行資金2017年1季度末已經枯竭,由於信息和銀行操作的滯後性,地產商和民眾3-6個月後才發現資金斷流,市場趨勢明確。 6月中旬,美聯儲加息和縮表的鷹派表態促使京滬樓市氛圍劇變,出現大量拋盤,少數房源價格暴跌甚至腰斬,而5月下旬到6月的房價大幅下跌只是樓市塌方式崩盤的開始。



銀行越後知後覺,災難性後果越嚴重。在銀行內部壞賬如山資金鍊全面斷裂、國內實體經濟走向末日內資和外資逃離意願急劇增強、國外美聯儲加息縮表特朗普政府呼喚美元回流要求貿易平衡的三重經濟背景下,中國銀行業仍瘋狂放貸。瘋狂過後,銀行只能全面收縮貸款,資金鍊斷裂曝光。隨後銀行進壹步限貸,國企、地方政府和房地產失去資金來源大規模癱瘓,反過來進壹步暴露銀行的呆壞賬。銀行業呆壞賬曝光後,即使不直接倒閉,也實質癱瘓,馬上大規模降薪裁員。習慣於在金錢海洋中裸泳的380萬銀行從業人員將突然發現自己溫飽都無法解決,不得不加入房貸斷供大軍。銀行大面積癱瘓後,金融業其他功能將連帶大面積癱瘓,另外400多萬金融從業人員同樣面對大規模減薪和裁員。



以上的系統梳理足以明確銀行業資金鍊斷裂無路可走。 2017下半年開始,銀行業資金鍊斷裂、天量呆壞賬曝光和大面積癱瘓勢不可擋。銀行在不斷甩包袱、割民眾韭菜、推動實體經濟走向末日後,也把自己埋葬。



中國房地產塌方式大崩盤



隨著銀行業資金鍊斷裂,中國系統性危機從核心部分爆發,房地產從上層到底層同時崩盤,中國房地產規模短時間內從宇宙第壹變得壹文不值,即為房地產塌方式大崩盤。塌方的特點是突然、快速、連鎖反應,直到全軍覆沒。



2017年3月22日開始,我多次警示近在眼前的房地產塌方式大崩盤。 3月22日第壹次發微博,“中國政府本輪房地產調控不同於以往為保房價,而是由於資金緊張。去庫存政策被扭曲操作利用導致過度消耗信貸資金,工業品大通脹,美聯儲加息絞索不斷收緊,特朗普政府要求貿易平衡如利劍高懸,這些因素都迫使體制嚴厲收貸。房地產全面崩盤進入尾聲,聰明人拼命出貨,自以為聰明的拼命接盤,各得其所' '。4月4日髮長文《中港如何共築空中樓閣》。6月22日又發微博,“中國樓市進入塌方式大崩盤階段,中國體制三十年地產救國立國就此結束”。7月1日又髮長文《中國銀行業資金鍊斷裂》。



中國房地產結構是典型的金字塔梯級結構,主要包括三層:第壹,金字塔尖和上層。在銀行資金支持下,權貴和地產富豪擁有對房地產的主導權,地方官員和富人擁有大量房產,成為金字塔尖和上層。第二,金字塔中層。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所謂中產,包括實體老板和企業高收入僱員,普遍擁有多套房。第三,金字塔底層。傾三代之力勉強買上房的大量窮人造就的房奴階層,從基礎上強力支持房地產。



房地產塌方式大崩盤的重點是塌方式,因層級不同而表現不同: 第壹,隨著銀行業資金鍊斷裂,離資金最近的金字塔尖和上層先崩。資金鍊斷裂後才發現誰在裸泳,原來大量地產富豪和炒房富人都是負債累累的負豪和負人。第二,實體經濟末日,中產失去獲得收入的機會變身偽中產無力再支撐房地產,中層實體經濟區塊的房地產悄無聲息的迅速塌陷。第三,窮人踴躍負債買房致力實現中產夢,然而生活捉襟見肘更加貧困,隨著銀行業資金鍊斷裂和實體經濟走向末日,房奴還貸壓力山大生存都成問題,金字塔底層全線垮塌。



三個層面代表三個大群體,也決定不同地區的崩盤特點。第壹,資金鍊斷裂以京滬為代表,這些地區信息來源最快,對資金反應最敏感,拋售最果斷,所以崩盤現像明顯,各省會和地區中心城市迅速跟進。第二,實體末日以深廣為代表,包括沿海和內地血汗工廠集中的地區。這個中層群體整體性視野狹隘鼠目寸光思維僵化反應遲鈍,所以該區域崩盤以縮量為主悄無聲息的崩,後知後覺掛盤時才發現根本沒人看房,才知道原來房地產早已崩盤。第三,窮人買盤集中的地區,包括壹二線城市的遠郊以及各N線落後地區,完全成為被人遺忘無人提及的崩盤角落。



房地產崩盤後政府不會救市,最大可能是開徵房產稅。銀行業資金已經斷裂,不會再對無藥可救的房地產放貸,而且銀行即使有錢,也可能放棄房地產貸款通道轉身重啟對地方政府的直接貸款。地方政府為獲得新財源極有可能迅速推出房產稅,甚至回溯性徵收,比如,如果地方政府能生存到2018年,那麼將宣佈在1月1日開徵房產稅,起徵日期則是2017年7月1日。屆時,體制內執法者兇殘如餓狼不會放過任何壹個敲詐來源,而懦弱的債務接盤俠只要有壹分錢都會乖乖還貸並上繳房產稅,繼續給體制供血,這是奴隸的宿命。



銀行業資金鍊斷裂



中國房地產的本質是金融產品,完全靠錢支撐。如果沒有錢,大部分農民連磚瓦房都蓋不起來,還住在茅草棚裡;城市裡,很多家庭六七人擠在30平米的空間中,或者住窩棚和簡易房。到1980年代,很多香港人還住在簡易房中,不少船民無錢上岸只能住船上。



在中國,房地產從最初就是用來炒的,不是用來住的。中國人的命從來不值錢,僅僅是壹些人賺錢的工具。體制採取房地產救國立國,竭力發展地產經濟是為了保政權政治獲利,而民眾買房的根本目的也是為了獲利,骨子裡都是炒房客,房價降壹點點痛苦的夜不能寐,恨不得連夜去砸售樓處,儘管買房時喜歡自我標榜為剛需不在乎房價漲跌。而所謂的人多地少人口不斷湧入房價必然上漲都是忽悠的噱頭,唯壹的真相是,無論中國有多少人,錢在,房地產在,錢走,房地產亡。



房地產的基本規律是在印鈔經濟中資金量隨著印鈔規模逐漸增長。隨著資金增量不斷湧入房地產,支持房價逐漸上漲,更多資金看到房地產收益,積極加入建房和炒房行列,房地產加速上漲。越到房地產上漲後期,社會資金參與越多,價格上漲越快,成交量越大。



銀行資金鍊斷裂突然發生導致房地產暴跌。印鈔經濟都存在壹個突然崩盤點,當資金供應超過崩盤臨界點後,無論大通脹還是被迫中止印鈔,都會導致資金鍊突然斷裂。在此之前,高昂的價格和巨大的成交消耗掉巨額資金,資金鍊斷裂後,無法繼續支撐房地產所需的巨額資金從而引發房地產崩盤。崩盤首先是交易量驟跌,然後價格暴跌,房地產泡沫破裂,市場處處大甩賣處處爛尾樓,即塌方式崩盤。



海南1993年房地產崩盤為中國改革開放後第壹次銀行資金鍊斷裂式崩盤。 1988年,中國大部分農民還住草房,市民住窩棚(所謂的棚戶區)。中央把海南獨立建省並劃為第五個經濟特區,接著製造房地產熱,各大央企和大型地方國企齊聚海南開發高樓和別墅項目,共同推高房價和地價,到1992年,650多萬人口的海南擁有2萬多家地產公司,房價高達10000元/平米。 2010年,海南被定為成為國際旅遊島,酒店價格、房價和物價全面暴漲,大量炒房客瘋狂湧入到海南,複製1988年的口號和模式。



海南房地產開發模式反映中國房地產的兩個重要特點。第壹,房子是用來炒的。 1988年全國大部分地區還不知道房地產為何物,各地民眾更需要資金建築質量較好的房子改善居住條件,但是民眾沒錢買不起房,而資金也並不用於滿足民眾需求而是湧入海南開發高檔樓盤和別墅,清晰反映出中國房地產做為資金炒作的工具功能。第二,中國的炒房主力是跟隨體制發財的暴發戶。時隔二十年,海南受到體制的支持再次以幾乎同樣的口號推動房地產開發,規模比1992年時擴大百倍,炒房客同樣爭先恐後重蹈覆轍。



海南的塌方式崩盤是中國房地產未來的預兆。 1992年開始中國陷入大通脹,到1993年接近失控,迫使政府採取行動。經過近半年的宣傳,6月中央頒布《關於當前經濟情況和加強宏觀調控的意見》,隨後銀行全面收緊銀根,利率大幅提高,海南房地產隨即崩盤,價格從最高萬元跌到200多元。由於壓根沒人接盤,跌幅95%只是名義價格,實際毫無價值,大量爛尾樓被廢棄,99%房地產公司破產。



北京和上海房地產是1992海南模式的代表。上海做為早期的金融中心是吸引外資的中心,是中國加入WTO後的主要資金集散地。上海不僅吸引外資和國內金融資本,還吸引大量長三角資金,進入上海買房和炒房。北京則主要靠體制內印鈔,中央政府和央行、各大部委、各大銀行、各大國企齊聚北京,進而吸引各地政府、各周邊省市的富人,到北京買房炒房。引進外資後,北京大印鈔才逐步啟動,所以北京房價上漲略遲並低於上海。



2008年後中國經濟轉向印鈔主導的內需經濟。 2008美國次貸危機後,中國出口創匯急劇衰退,同時國外遊資大規模進入中國,體制迅速轉向,從出口導向轉為外資依賴。隨著國外遊資大幅增加,中國央行大規模印鈔,然後通過銀行業貸款的金融指揮棒操作,鐵公基和房地產成為經濟主導。房地產大規模開發和房價上漲,吸引更多國外遊資進入中國炒房,形成供銷兩旺的樓市火爆局面。北京做為印鈔放貸和鐵公基龍頭,不僅自身實力雄厚,吸引地方政府跑部錢進,還促使大量外企把重點向北京轉移。北京房價急起直追,不斷縮小與上海的差距,最後成功趕超上海。



重點城市是京滬在各個地區的複製品。除京滬之外,二三線重點城市做為地區中心城市和省會城市,兼具印鈔派發和吸引外資的功能。 2008年後重點城市的周邊地區越來越有錢,大量到重點城市買房炒房,其中沿海地區的重要城市,早期以吸引外資為主,以印鈔派發為輔,資金充裕,炒房歷史悠久,比如杭州。內地的重要城市早期則依靠印鈔,2008年後依靠資源獲利,近年積極引進外資並以外資設廠為噱頭炒房,成為炒房界的後起之秀。這些城市數量眾多,房價暴漲時間不壹,例如房價先期暴漲的太原(煤炭鋼鐵),中期暴漲的鄭州(富士康和交通樞紐),後期暴漲的成都、武漢和重慶等。



印鈔和房地產經濟的背後是大規模負債。房地產做為典型的金融印鈔經濟,與實體經濟最大的不同是收入和規模增長機制差異。實體經濟主要靠銷售收入和利潤生存,只有收入和利潤持續增長才有發展空間,否則必然走向衰退。房地產則主要依靠負債增長,負債越多,房地產發展越快,利潤可以忽略不計或者只是裝裱的工具,尤其在房地產高速發展期,無論賣房的地產商還是購房者,都在高速積累債務。中國房地產高速發展多年,各種富豪榜單上都是房地產商赫然在列,這個現像說明,房地產成為經濟主導,即負債成為中國經濟主導,房地產富豪是巨額負債的負豪,炒房富人是債臺高築的負人。



通過大規模印鈔和債務積累,京滬和重點城市房地產迅猛擴張。在過去20年,京滬和各重點城市依靠自身的印鈔和負債優勢,經過大規模的城市基建,道路和地鐵等交通狀況得到極大改善,市區面積迅速擴大,市郊與市區連接緊密。而且,房地產代表城市擴張,往往先於城市基建的擴張而擴張。多數城市郊區是先發展房地產,政府從房地產獲得高額收入,再進行相應地產項目的基礎設施配套。經過連年不斷發展,京滬大片區域高樓林立連綿不斷,同時空置率極高,以至於官方不敢公佈數據。同理二三線重點城市的房地產和城市基建急劇擴張,空置率同樣驚人。



銀行業資金鍊斷裂後,京滬首先塌方,進而快速波及各地區重點城市。銀行業資金鍊斷裂的重要原因之壹是外資流入枯竭,壹定程度上限制央行印鈔,銀行放貸隨即縮減。京滬做為金融屬性最高的城市,對資金最敏感反應也最快。 2016上半年京滬房價暴漲後,京滬壹小部分人意識到外匯風險,次高位拋盤換美元離境。 2017年壹季度末,銀行業資金鍊開始大面積斷裂,中央不得不改變房地產政策,首先向北京商住房開刀,接著各重點城市相繼推出限購。按照理論上的金融市場傳導時間,銀行業資金鍊斷裂後,3-6個月反映到房地產領域,離銀行業源頭最近的京滬最快動作,各重點城市隨後跟上。



現實發展與理論時間基本吻合。 3月22日我發微博警告房地產全面崩盤進入倒計時。 4月4日髮長文《中港如何共築空中樓閣》再次警告。 5月份京滬房地產市場即有所反應,除交易量大幅下降外,成交價格也明顯下跌。 6月22日我再次發微博提醒,中國樓市進入塌方式大崩盤階段,7月1日發《中國銀行業資金鍊斷裂》分析深層原因。 7月初,京滬開始出現急拋售的腰斬盤,3-4折的也在快速增加。預計進入7月中下旬,隨著二手房拋盤折扣越來越低不斷以更低價格衝擊市場,京滬樓市將表現出塌方式崩盤的各種特徵。



重點城市將步京滬後塵崩盤,滯後時間因資金狀況和民眾的愚昧貪婪程度而長短不壹。銀行業資金鍊斷裂後,雖然銀行大面積停貸,但體制仍嚴控消息假裝壹切正常。銀行讓申請房貸者無限期等待,同時以高利率少量放貸,表面也無異常。地方政府和喉舌媒體則繼續鼓吹房價上漲,地產商壹邊僱人製造日光盤假象,壹邊力求盡快回籠資金,壹手房暗中各種大折扣,對高首付和全款購買者極盡優惠。民眾相對清醒的地區二手盤降價多崩盤速度較快,民眾愚昧程度高的地區還堅持捂盤待漲,降價速度較慢,崩盤速度相對也較慢,而崩盤後更慘,拖的越久失血越多。



實體經濟走向末日



鄂爾多斯是實體經濟末日導致房地產崩盤的典型。煤價高漲後,積極發展羊煤土氣的鄂爾多斯大力發展房地產,規劃建造巨大的新城。煤老板和民眾積極買房炒房,房價壹度達3萬元/平米。可惜好景不長,煤價突然暴跌,鄂爾多斯收入大幅減少,外來人員紛紛離開。新城還未啟用已成鬼城,老城居住率也急劇下降,房價快速跌到2000仍沒人接盤。



實體經濟集中的地區房價上漲更具持續性。實體經濟是房地產的基礎。 1980年代初,上海流行壹句話,“寧要浦西壹張床,不要浦東壹間房”。當時浦西商業經濟發達就業機會多收入高,而浦東是偏遠落後農村,到浦西交通很不便。這句話放在今天的寫照就是,很多人寧願漂在北上廣深做蟻族,也不願回經濟落後的老家住大房。蟻族在壹線城市只要有壹絲買房的機會,都會想方設法置業安家,分享發達地區的資源。



中國實體老板普遍急功近利。血汗工廠經濟建立後,大量剛洗腳上田的文盲半文盲農民,利



用沿海經濟增長的機會以各種無底線行為致富,珠三角主要靠接壤香港出口,浙江以假冒偽劣產品為主導,福建大量坑蒙拐騙,江蘇靠引進外資生產並配套,山西陜西內蒙等地靠挖煤。其中壹些人從實體獲利後早早集資炒房,與地方政府合謀把當地房價快速推高。



2008年後實體經濟開始衰落,房地產得到空前加強。政府和銀行資金支持房地產,支持房價不斷上漲。房價做為通脹的壹個重要手段,對實體大規模收割,實力壓垮實體經濟。很多實體老板在陷入困境後如夢初醒,趕緊參與虛擬經濟去炒股炒房。實體流出的資金通過大量買房支持房價上漲,推動實體經濟加速走向末日。



深圳和廣州是中國實體經濟的代表城市。深圳和廣州是珠三角經濟的領頭羊,是早期中國血汗工廠的集中地。珠三角既有大量港臺韓日歐美的企業投資,又不斷發展本土配套和生產,實體經濟力量非常強大。其中深圳主要面對和承接來自香港和臺灣的生產,進而發展金融業,廣州則主要對內陸地區交易,成為外地人員到粵務工和貿易人員到珠三角的門戶。



其他試圖吸引實體投資的地區仿效珠三角,並搶食珠三角的蛋糕。珠三角經濟發展起來後,長三角即仿效珠三角,企圖拿上海與香港競爭。上海周邊的蘇南地區大力吸引外資,以更低地價、更優惠稅收、更多高校和大量熟練勞動力從珠三角搶奪外商投資,其中以上海郊縣、崑山和蘇州為代表。在浙江地區,本土小作坊迅速大量繁殖,以低價劣質與珠三角相對高價優質的產品爭奪國內和國際市場。隨著珠三角房產價格上漲,地方政府和民眾對實體企業的盤剝日益苛刻,實體投資逐漸轉向內地,以武漢、成都和鄭州為代表。



實體經濟充其量是下蛋母雞,房地產才是地方政府的真正依靠。我在《中國實體經濟走向末日》中用多個章節反復強調,地方政府利用房地產對實體經濟進行收割的模式。最初工業園區的土地幾乎免費送給外資,稅收條件也非常優惠。無論何時何地,免費通常是誘餌,為的是後面釣大魚。隨著外資規模日益增長,實體經濟不斷擴大,地方政府開始經濟收割,連本帶利都拿回來,高利貸般利滾利的拿。收割的主要方式就是房地產經濟模式,地方政府通過房地產經濟獲得豐厚的利潤,政府人員和本地土著成為主要獲利者。隨著政府規模日益擴大,政府人員和土著的欲望目標不斷提升,房地產對實體收割日甚。



實體經濟隨著房價不斷上漲處境日益艱難。早期,地方政府因陋就簡養雞生蛋,保持血汗工廠的低成本,地方政府借貸開發城市設施和中低檔房地產,房價保持在較低水平。中期,地方政府偷雞撿蛋,即不斷推升房地產價格,通過房價、房租和各種費用上漲大規模收割實體經濟的利益,推行騰籠換鳥以便引進利潤更高的實體。到後期,地方政府殺雞取卵。不僅地方政府繼續推高房價和增加各種稅費,當地土著也不斷提高各類租金和服務收費,迫使大量工業園關門倒閉。政府趁機回收土地改變土地用途,開發房地產謀取更高收益。



實體老板和高收入員工後知後覺參與炒房。在市場競爭和房地產壓榨的雙重壓力下,實體老板境況不斷惡化,而他們基於知識和眼界的局限,無法認識宏觀大趨勢,壹廂情願指望熬過艱難迎來柳暗花明,越熬越艱難越迷茫越絕望。 2015年股市暴漲,壹些實體老板參與股市快速獲利,突然之間發現新大陸,原來可以這麼輕鬆賺錢。實體老板之間口耳相傳,積極從工廠抽取資金投入股市。股災後,實體老板和眾多韭菜壹起被收割,但他們已經知道了賺快錢的方式,投機心態令他們無法再踏實做實體。緊接著樓市暴漲,實體老板把這當做新的風口,大幹快上炒房,為房地產火上澆油。



深圳做為實體企業聚集地是實體經濟對房地產起強大支持作用的典型。 2015年實體老板大規模轉型,先是投入股市,深圳股市上漲程度和成交量都超越上海。股災後的2015下半年,深圳樓市率先暴漲價格很快翻倍,在深圳買不起房的實體員工恐慌性到深圳周邊購買,價格上漲很快蔓延到東莞、惠州額與深圳的交界地區。深圳房價壹向是中國房價的標桿,深圳的暴漲為京滬房價翻倍樹立良好榜樣,進而支持2016年其他二三線重點城市房價翻番。



實體老板和員工大都是政府萬能論的忠實信徒,拒絕面對現實。實體老板因為房價暴漲而買房,從此堅信房價不會跌,因為政府不可能讓房價跌,而萬能的政府想不跌就不跌。事實上,房價壹旦開始暴跌,半年內就結束進程,等他們親眼看到房價普跌到2折以下時才痛悔沒及時拋房損失慘重,實體員工則比他們老板更愚昧更遲鈍。



實體經濟的特點決定房地產崩盤前成交量出現較長時間的下降期。在實體經濟主導的地區,當實體全面轉向房地產後,房價不斷上漲並高位長期堅挺。隨著實體經濟收入枯竭,購房者急劇減少,成交不斷萎縮。房價實質下跌時,即使出現大折扣的降價拋盤,也不會引發連鎖反應,如果接盤俠及時出現,降價盤會悄無聲息翻篇,不影響大多數人的房產美夢。比如深圳,2016年10月房價就空中解體從高位開始下行,然而絕大部分人無視本質的人仍固執的認為深圳房價在繼續漲。



高房價推動實體經濟走向末日迫使員工離開。高房價加速實體經濟的倒閉進程,倒閉從人力密集型的血汗工廠蔓延到附加值相對較高的高科技企業,進而消滅大量輔助服務型行業。隨著企業減少,工人和服務業人員紛紛離開。過去幾年大量人口離開珠三角,深圳各鎮工業園區大量空置甚至廢棄,市區人口也逐漸減少,市中心越來越冷清,CoCoPark曾經的盛況恍若壹場遊戲壹場夢。東莞的蕭條可謂觸目驚心,壹度高速上車水馬龍酒店裡燈紅酒綠工業區熙熙攘攘的東莞,2008年後逐漸淪為鬼城,周邊用於出租給外來工的農民房幾乎全部空置,令當地靠血汗工廠食利的土著無比恐慌。不僅珠三角城市人口大幅減少,長三角的上海郊縣、蘇州、無錫、寧波等地人口也在大量流出。



隨著實體經濟地區逐漸殭屍化和鬼城化,房地產市場也殭屍化。實體經濟大發展時,城市充滿活力,廣州深圳市中心的大量餐飲和娛樂場所很晚打烊,有的幹脆通宵營業,晚上比白天還熱鬧。隨著實體走向末日,實體老板和員工不斷把實體資金向股市和樓市轉移,手中的流動資金越來越少,被房子深套後消費能力日益萎縮,市中心的餐飲娛樂場所在高房價導致的高租金和無人消費的壓力下相繼倒閉,盛夏中散發出冬天的寒意。而高高的房價表面兀自挺立,妳來或者不來,我都在這裡,殭屍壹般。



實體經濟地區的房地產悄無聲息的崩盤。實體老板和員工跑步進入樓市後,驀然回首才發現買著容易賣著難,想賣房時發現壓根沒人看房。每個城市的房地產都按照最有錢群體的最高承受能力定價,深圳房價暴漲後壹套房動輒千萬計,小戶型也數百萬,當越來越多人坐上高鐵離開深圳永不回頭,誰還會關心深圳房價?可以說,在人口驟減地區,當賣房的完全找不到人看房,價格已經失去意義,不言不語的崩盤。



窮人買房變房奴



中國城市房地產的發展是通過不斷攤大餅來實現金字塔式的房價梯級系統。只有餅攤的規模足夠大,房地產從市區大規模向郊區和遠郊擴張,才能形成市中心→市區→近郊→遠郊→周邊地區的房價梯級結構,隨著梯級發展,才可能不斷炒高房價。而窮人買房後變作金字塔的底層,成為支持炒房系統的最廣大基礎。



大部分窮人買房後變身房奴。他們掏出自己的全部積蓄,掏空雙方父母的積蓄,再找親友東拼西湊,終於湊齊首付躋身有房階級假裝中產,然後努力工作節衣縮食還房貸。自從有了自己的房子,腿不疼了腰也不酸了吃嘛嘛香,看見房東再也不用小心翼翼,哥也是有房的人了!而所買的房子漲價,是房奴工作的驅動力,也是房奴的精神支柱,更是房奴活著的價值。



房奴的現金持有量很少。 4萬億政策刺激後,房奴壹詞越來越流行。起初房奴是貶義詞,隨著房價不斷上漲,房奴越來越有成就感,房奴壹詞漸變成褒義,地位更低下的是想做房奴而不得的人。有些房奴買房後經濟條件逐漸好轉,看到房價上漲又購買第二套至第N套。事實上,無論這些房奴收入提升多少,他們的日常生活水平都沒有顯著提高,更沒有足夠多的現金,當然他們會說錢在變毛,現金不如房子保值,所以有錢都買房。房價持續上漲讓房奴產生財富增加身價暴漲的幻覺,幸福像花壹樣開放,完全掩蓋了負債感。



房奴佔購房群體的絕大部分。在中國整個購房群體中,房奴佔大多數。雖然中國宣傳中產已經佔較大比例,但壹線大城市中月薪1萬以下的佔絕大部分,到手純收入不低於1萬的更少。他們收入不高,但買房和成為中產的欲望極其強烈,買不起市區就買遠郊,總之自稱剛需,必須買房。



房奴購買的房子佔房地產市場主要份額。雖然在市場中,房子佔有數量極度不均,有人坐擁百套,以單元以棟數計,富人、炒房團和早期高收入買房者都囤積大量房子,但房奴人數上佔絕對數,購房總量上佔市場絕大多數份額。



房奴竭盡全力買房支持房地產市場。在房地產市場中,如果盤子小房價上漲的動力和藉口不足,銀行業放貸支持房地產的意義就不大。只有城市攤大餅,不斷擴大房地產開發麵積,才能不斷吸引新的人口和資金進入。在房地產發展過程中,早期的市中心、市區和近郊的房屋,基本由先富起來的壹部分人低價獲得。當房地產從近郊向遠郊發展時,老壹代房奴湧入市場成為購房主力,基於遠郊的發展,市區房價再升壹級。



新房奴的加入間接促使房地產價格不斷上漲。隨著遠郊房地產漲價,房奴不思考價格是否合理,都踴躍買房。當遠郊房價過高,在城市周邊房地產大規模開發時,新壹代房奴湧入市場。隨著新房奴消化掉周邊地區的房地產,市區房價上漲壹個新臺階。在漲價去庫存的口號下,房奴壓根不思考這樣的政策多麼荒謬,而是在房價暴漲後瘋狂的入市為房地產商的庫存接盤。



窮人回老家買房維持落後地區的房地產大躍進。如果沒有城市務工人員回老家把打工積蓄都用於購買房子,落後地區的房地產不至於過度瘋狂發展,比如隨著所謂高鐵房概念的發展,窮人爭相在老家的高鐵站附近買房。開發商看在眼裡樂在心裡,以為越來越多窮人會回鄉買房,於是在鐵路沿線高鐵站周圍密密麻麻建起房子。在此期間實體經濟走入末日,實體倒閉潮造成失業潮,大量農村在外務工人員失業。建好之後開發商發現購買力已經枯竭,自己只能落得破產跑路。在房地產去庫存中,壹二線城市限購,窮人又湧入房子早就極度過剩的四五線城市和縣鎮,支持房價的最後壹波無理性上漲,又刺激新的樓盤建設。



房奴是經濟最為脆弱的環節。窮人本身經濟能力差,還超出自身的能力買房,但凡有點風吹草動,經濟基礎立刻崩潰,根本無力還按揭。 2008年美國爆發的次貸危機,根本原因就是貸款機構大量放款給無償還能力的窮人。在中國,個體窮人買房的態度更堅決,窮人整體買房的行為更瘋狂,對應的卻是中國窮人的經濟基礎更脆弱。



窮人陷入經濟困境意味著房地產從基礎上大面積垮塌。隨著房奴的增多,借錢的窮人越來越多,相互之間的借貸能力急劇降低。所以銀行業資金鍊斷裂後,買房首付提高,窮人連首付都湊不夠直接失去購買資格。貸款利率不但取消折扣還提高10%,窮人的貸款償還金額明顯提升。窮人買房急劇減少,遠郊和周邊地區成交急劇減少,天量無法消化的庫存不得不降價銷售,成為房地產金字塔崩塌的底部。另外,窮人在四五線城市和縣鎮買房消耗掉最後的現金,這些地區此後的交易將斷崖式下跌,並且像遠郊和周邊地區壹樣房價暴跌,使房地產另壹個基礎部分垮塌。



政府和銀行的對策



面對房地產的塌方式大崩盤,政府和銀行不再救市,而是盡可能採取隔離措施減少自身損失。房價暴跌後,政府更可能雪上加霜徵收房產稅以維持自身運轉。



銀行自身難保不救市。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二手房總市值數百萬億,中國貨幣總量M2才160萬億,呆壞賬已把銀行拖垮。央行雖然仍在印鈔定點滴灌,基礎貨幣M1增幅18%,但實體末日和外資因素導致貨幣乘數下降,貨幣總量增長低於10%,因此導致銀行業大面積資金鍊斷裂。銀行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不可能再拿大資金救助房地產,更無力救助數百萬億二手房市場。關鍵是,當銀行終於認識到房價暴跌不可避免,只會對房地產貸款卡的更緊,並緊急從房地產市場回收資金,包括對房地產商停貸和抽貸,迫使房地產商回購債券等。銀行的壹系列自保動作,客觀上加劇房地產市場困境,推動崩盤進程。



政府更不會救市。對政府來說,救市首先需要錢,錢從哪兒來? 2015年股災後,中央集聚所有力量才拿出來數萬億填補股市窟窿勉強維持住股市,而房地產崩盤時金字塔尖和上層的權貴富人只會火速逃離,政府需要調集數十萬億資金才能接住權貴富人和炒房團的盤,這麼巨虧的生意



政府在暴力救股市時已經做過,不會再犯錯。這裡提醒大家只需要記住壹點,體制絕不做虧錢的買賣,虧不虧指的是體制,不是奴隸,奴隸活著的全部意義就是給體制供血。



更重要的是中央樂見房地產崩盤。鬥轉星移事過境遷,當前中央的第壹要務是外匯,保住寶貴的外儲是重中之重,保外儲才是保政權。在特朗普風暴影響下,中國的外匯壓力日益增大。房地產導致實體經濟末日,2017上半年吸引外資額大幅下降,外匯狀況更加危險。而想保住外匯,房地產必須垮塌,房價房租降下來,降低實體經濟成本,實體出口才可能複蘇,外資生產才可能願意留在中國,並可能吸引更多外資進入。所以對中央來說,房地產經濟救國立國三十年固然功勳彪炳,但此時此刻外匯才是首要,房地產就壽終正寢吧,壹切牛鬼蛇神為保外儲讓路。



房地產崩盤後地方政府必須找新財源謀生,房產稅成第壹選擇。地方政府當然不願意房地產崩盤,但壹方面地方政府得不到銀行的資金支持獨自根本撐不住,另壹方面必須配合中央保外儲。所以地方政府在房地產崩盤前,除盡可能多收點錢外完全別無選擇。房地產崩盤後,地方政府唯壹能做的是為彌補稅收損失啟動徵收房產稅,聊勝於無。



綜上所述,所以房地產壹旦崩盤,銀行、中央、地方政府都將放棄房地產並落井下石,漫山遍野的房子將可以無成本入住,真正實現“房子不是用來炒的,而是用來住的”。



中央政策發生轉變



2017



2017年7月14日,中央金融會議終於召開,明確定調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無論主導思路還是具體條目,都是對現有金融和房地產政策的全面否定和逆轉。



對中央體制來說,美元是中國經濟之錨。 1990年代初,中國血汗工廠的出口導向經濟模式正式確立。在此階段,中國經濟增長以血汗工廠的出口為主,吸引外資為輔。創匯變成外儲後,央行按比例印刷人民幣,進而以金融系統支持經濟發展。隨著經濟增長,鐵公基建設規模不斷擴大,房地產價格也因獲取資金支持而不斷上漲。



2009年後中央的主導政策從出口導向轉向外資依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後,美聯儲以QE的方式瘋狂印鈔,巨額資金沒有留在危機的中心美國,而是流向如火如荼的中國。無論實業資金,還是巨額遊資,都極大擴充中國的外儲。中國不再依靠血汗工廠出口,轉而依賴不斷湧入的外資。中國不再需要支持血汗工廠出口,而是通過印鈔和房貸推動房價上漲,用房地產拉動內需,吸引更多外資進入中國。主導政策的改變成就中國M2貨幣總量世界第壹,遠遠超過美國貨幣總量,房價也從較高位逐步上漲進而暴漲總市值達世界第壹,可以輕易買下美國。



根據經濟規律,外資依賴的模式不可持續,最後必將造成災難性後果。房價不斷上漲,不僅形成巨大的資產泡沫,更對實體經濟造成毀滅性打擊。壹旦外資大規模撤出,房價暴跌,中國經濟必然崩潰。



我在《中國實體經濟走向末日》中論述過幾大問題,金融指揮棒(金融市場作用)、中國血汗工廠出口的實質和模式特點、房地產和國企吸金器(對社會的資金抽血)、地方政府的作用、外企大潰敗等。截止當前,不僅實體末日既成事實,關鍵環節的分析也得到驗證。



第壹、金融指揮棒以印鈔和房貸支持房價上漲,並以各種金融手段製造不同種類的旁氏騙局,從實體經濟抽血,實體無力升級轉型。吃掉民眾手中的錢,社會消費能力不斷降低,擠壓實體生存空間。國內消費斷崖式下跌和國際中產消費下坡路,促使實體生產不斷倒閉。



第二、房地產價格不斷上漲,推動房租工作和各種相關服務價格上漲,即壓垮實體組裝加工製造業,又催生網絡經濟,反過來摧垮實體商業。實體商業中的零售大量由網購取代,只剩下餐飲和直接服務業。而餐飲也大量被非店鋪式生產和外賣訂餐取代,進壹步加劇實體商業蕭條,進而壓垮商業地產。



第三、國企和地方政府利用自身的綜合優勢,實施大規模吸金,拖垮各種實體經濟。



第四、假冒偽劣盛行,在實體生產中,正規生產紛紛關門和轉移海外,只有假冒偽劣等違法生產得以生存,還具有較強的出口能力和壹定利潤空間。



第五、地方政府為了維持自身運轉,對實體經濟和民眾加大盤剝,迫使更多實體倒閉。



第六,外企表面上佔領中國市場優勢,獲得巨額利潤,但無法換美元回國,所有收益是鏡中月水中花,最後將以血本無歸的大潰敗收場。



第七、權貴和富人資金大規模換美元逃離中國。



實體末日直指體制外匯收入。中國人把房子視為財富,體制則把外匯視為命根。體制向來以外彙為導向,為獲得外匯不惜採取任何措施。無論血汗工廠經濟,還是外資依賴經濟,都是基於外匯進行操作。在外資依賴經濟中,外匯不斷大規模流入,以至於某高層壹度把外儲太多當負擔,所以實體經濟出口不再被中央重視,任由各方面盤剝壓榨,直到走向末日。



實體末日後,出口創彙的能力減弱,消耗外彙的速度卻越來越快,只能依靠遊資進入中國而維持。隨著美聯儲印鈔停止,進入中國的資金不斷減少,加上外資不斷流出,中國外儲不斷減少,並隨時斷流。



體制起初並不關心背後的巨大風險。中國人聚焦房子吃喝交配下崽,不操中南海的心,對抽象的國家外儲更是完全無感。地方政府則聚焦賣地建房,想方設法從中央多要錢,通過銀行股市理財等金融手段多套資金。所以,地方政府、人民甚至實體老板,都不關心實體末日。中央體制坐擁巨額外儲而信心滿滿,在國外,中國領導人大把撒錢,全世界都羨慕中國的經濟奇蹟;在國內,銀行拼命印鈔放貸支持人民買房。在金融指揮棒的作用下,房地產膨脹貨幣總量不斷增長,資金日益集中到金融市場,越來越充沛。權貴、富人和中產加大出國消費力度,到全世界買買買。



體制的能力隨著外儲持續減少局限越來越明顯。我在股災前預測過股市將見頂和暴跌,股災後提出“股匯雙殺”概念。暴力救市後,匯市出現大動盪,中央又慌忙救匯市,不料扼殺了人民幣國際化的企圖。 2016年初股市再度暴跌,又壹次引發匯市緊張。在實體末日背景下,中央體制為了挽救股市和匯市,不斷消耗內在力量。我在《中國經濟奇蹟大結局:空中解體》中說過,從二季度開始,中國經濟因為外匯匱乏而從體制中心出現瓦解。雖然體制調集各種力量,使用隱藏的外匯托市的力量越來越薄弱。 2016下半年開始,有關外彙的消息陸續爆出,中國手中的外匯並不像表面上那樣充沛,外資離開中國已經很困難。有日本企業團訪華,問中國討要他們從2014年就被卡住的投資本金和利潤,體制二季度始明確以行政手段卡住大量外資,不讓外資換匯離境。



資金外流趨勢不斷加強。雖然世界對中國霧裡看花越來越強大,但國內企業都越來越清楚中國是強弩之末。房價不斷上漲,實體不可避免走向末日。擁有生產能力的企業無利可圖,有的幹脆關門了之,有的轉移到東南亞等低成本國家。頭腦清醒的少數人認識到,中國如果沒有生產和出口,只剩遊資和炒房,經濟將失去基礎,外匯消耗很快,遂把存款換匯轉移到國外。鑑於中國的外向型經濟模式,中央缺乏有效遏制外匯流出的手段,雖然卡住外資,但無法擋住權貴的腳步,所以中國在2016年的對外投資收購呈現天量。



2017年壹季度末,中國體制終於支撐不住,對房貸資金急剎車。 2016年11月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美國社會氛圍全面轉向(《特朗普風暴》系統分析過)。美國政府和金融系統雙頭並進,特朗普呼籲美國企業把製造業崗位留在本國,美聯儲轉鷹派。中國體制輕視特朗普,無視美聯儲12月加息,心存僥倖繼續炒房,用三個月幾乎耗盡全年信貸量。 3月美聯儲再次加息,體制才慌了手腳,緊急收緊金融資金,對銀行房貸急剎車。為掩蓋資金困境,體制對二十多個城市火速實施限購,並通過輿論支持三四五線城市房價上漲,對民眾資金挖根。



2017年二季度,體制被迫撕下遮羞布嚴打資金外流。房價高漲後,權貴和富人大規模逃離。權貴利用自身優勢,在國內借人民幣,國外用美元併購,成為資金外流的標桿,部分富人高位賣房套現換匯逃離,與此同時進入中國的外資急劇減少。面對外儲即將跌破3萬億的危局,體制組織某些知名企業在國外發債匯回國內。隨後體制嚴打安邦、萬達和復星等外資流出最多的集團,對逃離的權貴殺雞儆猴。



美聯儲6月加息會議對中國體製造成更大打擊。 4月和5月,美國經濟表現疲軟,輿論以為美聯儲6月會議釋放鴿派信息,體制態度遮遮掩掩。 5月底我發文《中國系統性危機》,明確美國政策以及中國經濟內部解體後系統性風險即將爆發。美聯儲6月份會議如我預期表態很鷹派,不僅繼續加息,還預計從9月開始縮表。中國體制對此假裝很鎮定,不正常的鎮定反而意味著格外恐慌。 7月初我相繼發文《中國銀行業資金鍊斷裂》和《中國房地產塌方式大崩盤》,對中國經濟系統的關鍵部分深入詳細分析。



7月中旬中央金融會議召開,正式確定中國宏觀政策180度大逆轉。金融會議的規格之高、參與機構之眾多、發言涉及面之廣泛、內容之務實史無前例。發言內容確認了我過去幾年的系統分析和預測,包括特朗普風暴影響、實體末日、外匯困境和空中解體、系統性危機、銀行資金鍊斷裂和房地產趨勢。會議結果顯示體制已經走投無路,必須實施全面的政策大逆轉,並且必須採取堅決措施對既有體制改組以配合逆轉。



金融會議確立實體經濟的重要地位。中國外儲已經見底,接下來美聯儲還加息和縮表,中國面臨的不是巨額外資流入,而是國際資金流出,更是中國人爭先恐後換匯出境。為維持外儲,必須增加美元收入,卡住美元外流。想增加美元收入,只有重新支持實體經濟,回到從前的出口創匯模式。



最急迫的任務是保障金融安全。所謂保障金融安全,並不是人們想像的保障國內金融安全,而是卡死外匯流出,保障外儲安全。對付外匯流出和國際資金回流,中國可以隨意利用國家政策卡住回流的速度和規模,比較難對付的是中國人換匯逃離。中國人個體的資金規模不壹,流出渠道五花八門,體制雖三令五申並採取各種措施,效果始終非常有限。那麼,卡住外匯流出的最好辦法就是從源頭卡死資金。



打垮房地產是保障金融安全最重要的環節。體制既然無法切斷換美元的渠道,就要以整頓金融系統維護金融安全的名義使人們變得沒錢,口袋空空自然沒法換美元。中國房地產總市值數百萬億,隨便賣掉五十分之壹,就能把真實外儲吃光。所以打垮房地產,凍結房產交易,可以從源頭卡住換匯資金。



體制企圖促進實體經濟恢復和增加出口的當務之急也是打垮房地產。高房價是實體經濟走向末日的直接推手,實體經濟的繁榮和畸形高房價不共戴天。最重要的是,特朗普政府無法容忍中國對美國的千億美元貿易順差,壹直醞釀對中國實施貿易制裁。另外,特朗普自競選就反復強調中國是匯率操控國,雖然特朗普就職總統後對中國態度有所緩和,但匯率操控已成中國的緊箍咒。中國既然無法通過人民幣大幅貶值,來降低產品出口成本,提高全球競爭力,增加對其他國家的出口,降低受到美國貿易制裁的風險,那就只剩壹條路,讓房地產崩盤,全面降低實體運營成本和人工成本。



這裡要說明的是,恢復實體經濟不是喊喊口號壹朝壹夕的事。以沿海為例,1990年代開啟血汗工廠模式至今近三十年,這是長期的循序漸進的慢慢積累過程。期間伴隨房地產的發展,房價壹路高漲,到今天“實業誤國,炒房興邦”已成全社會共識,這也是實體走向末日的現實寫照。殺人莫過於誅心,無論中央現在怎麼喊振興實體經濟,還有多少人相信多少人願意投資實體?



中央採取突發式操作,與地方政府脫鉤。 2015年底中央提出去庫存,同時推動城鎮化的棚戶區改造。隨著房價暴漲,民眾爭先恐後搶房,聰明人趁機高位出貨。 2017年3月美聯儲加息後中央突然急剎車卡緊房貸,放任壹二線樓市下跌。但地方政府並沒有理解中央意圖,繼續以地方銀行貸款方式支持漲價去庫存,以增加地方政府的收入。由於中央與地方的意圖脫節,房地產市場消息極度混亂。



中央親自操刀打壓房地產。 6月美聯儲會議後,中央明確金融和地產政策,加速房地產崩盤,包括全面卡住二手房貸款,推出政府出租房的總體指導方針。京滬深每月二手房銷量跌破1萬套,大概200-400億成交量,合約30-60億美元。與此相對應的是,寶貴的外儲從千瘡百孔裡源源不斷流出,中國人在美國的買房資金量連創新高。體製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中央被迫發出最後的吼聲,打垮房地產勢在必行。



其實時至今日甩掉房地產也是中央的必然利益選擇。當年中央停止徵收農業稅,明確提出的理由並不是為了減少農民負擔,而是農業稅佔國家收入的比重已經很少,而農業稅導致的社會不穩定事件太多,國家投入的維穩費用比收的農業稅高得多,得不償失,不如停止,還送個順水人情給農民,讓農民感恩戴德。房地產現在也壹樣,從大數據可以清楚看出,社會居民總存款量已經很低,而且還集中在1%的富人手裡,普通民眾存款很少,房多早已入套,富人則都是房空,房地產能榨出的油水基本枯竭。更重要的是,如果繼續炒房,實體經濟徹底死絕,體制的基本財源徹底斷掉。所以跟當年面對農業稅壹樣,繼續發展房地產得不償失,不如放棄,還落個主動刺破樓市泡沫的好名聲,壹個勝利走向另壹個勝利。



中央的決策和執行嚴重落後於形勢發展。過去三年我不斷發布分析和預測世界和中國經濟形勢的文章,如果妳都認真閱讀過並真正理解就會清楚,中國經濟積重難返,系統性危機必然全面爆發。只不過危機爆發前,人們都無視各種危機徵兆,以夢為馬堅信大國掘起。直到最近幾個月,體制上層才認識到危機四伏,近壹個月,中央才發現經濟正在全面崩盤,所以金融會議召開時暴力機器也參加。但是中央體制跟不上形勢壹日千裏的惡化速度,僅僅制定出政策的框架原則,沒有製定完整的危機應對措施。地方政府更是只關註眼前利益,甚至意識不到危機已經爆發。



疾風暴雨的局勢近在眼前。到目前為止,中央地方的體制內都反復提及系統性風險,但體制還未全面理解系統性危機的深入和廣泛性,不知道系統性風險出現後局勢如何發展,所以還在猶豫和拖延。隨著時間推移,體制內規劃者很快將發現,系統性危機正疾風暴雨般摧垮體制,而應對辦法只有壹個,中央也疾風暴雨操作對體制快速實施大手術。隨著手術行動,越來越多深層問題會暴露出來,加劇危機爆發的廣度和深度。體制為應對全盤崩潰危機,不得不採取更急迫的措施。也就是說,體制不是主動採取疾風暴雨的大系統措施自救,就是被疾風暴雨的系統性危機摧毀。



根據共產黨的歷史,在歷次疾風暴雨的危機面前,中央必然採取疾風暴雨的措施甩包袱求生。中央的首要和核心任務是保障自身安全,其他都是浮雲。



美國貿易制裁窗口期即將結束



2017



西方發達國家跟中國的做事方式完全不同。中國靠領導拍腦袋和事後手忙腳亂亡羊補牢,發達國家則講究按部就班,層層推進,尤其涉及國家政策,是整個大系統協調運作,頂層設計的每壹步都經過周密論證。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的政策也是如此。



無論特朗普總統個人對中國的態度如何,特朗普政府的後臺運作都從未間斷。特朗普可以今天說中國匯率操縱國,明天說中國很好,後天又說中國很壞,真真假假變化多端高深莫測,後臺操作則始終朝壹個方向前進,那就是縮減美國和中國的貿易逆差。



美國是法治國家,做事靠規章制度。政府出臺任何政策都有系統措施,考慮到各種後果,兼顧到方方面面。中國是人治國家,人們習慣於只看個人只看表面,不真正了解特朗普,更不了解美國大系統,對特朗普政府想當然妄加猜測和評論。



中美窗口期也是特朗普政府的準備期。特朗普2017年1月20日就職總統,4月初在佛羅裏達州會見中國元首,提出百日計劃,計劃截止日期是7月15日。 7月19日,中美會談不歡而散,迄今8月初。此整個期間,明著是特朗普政府給中國時間,其實也是給自己時間,後臺正緊鑼密鼓制定相關政策條文。



中美貿易關系目前仍處窗口期。特朗普表面上東壹榔頭西壹棒槌,沒有專註中國貿易問題,有些人就以為美國不在意貿易逆差了,踩鼻子上臉不把美國當回事,更不把特朗普當回事予以冷嘲熱諷,不知道自己死期將至。



中美窗口期很快結束,特朗普政府準備就緒開始雷霆出擊。



特朗普的戰爭內閣壹旦行動,就是完整的大系統操作,環環相扣,中國根本無力抗拒。差別僅在於,如果制定的政策強硬,中國經濟立刻崩盤;如果政策稍溫和,中國經濟逐級逐步崩潰,極少數人還有壹線逃生機會。



根據慣例,中國政府將企圖再次談判,用拖延戰術為自己爭取時間。美國對中國採取行動後,中國繼續僥倖抱著希望,指望通過談判獲得壹些政策寬限,給自己爭取更多存活時間,因此中國會再次提出雙方進行貿易談判。



然而事實上,中國根本沒有能力跟美國談判。退壹步,即使美中展開談判,也只能將事情變得更糟糕,主要原因如下:



第壹,中國體制對真實的美國基本壹無所知。中國體制內的人,雖然很多從美國歸來,但他們在美國時都呆在大學的象牙塔內,活在自由派地區,接受美國主流媒體的觀點,對美國的真實情況可以說完全不了解。 2016年美國總統競選期間,中國體制的態度完全是美國主流媒體的翻版,中國體制掌握的信息與美國的現狀完全相反。所以中國體制毫不猶豫的選擇站在老朋友希拉裏壹邊,人力財力上都予以傾情支持,對特朗普則發動知識分子公知民鬥女權婊等群體,能多黑就多黑。



第二,中國體制甚至只掌握錯誤的信息部分。中國人是人本主義,判斷取捨都是根據自己的喜好,符合自己期望的令自己愉悅的就接受,不符合的不開心的直接屏蔽。所以,體制接受和掌握的信息都是自己喜歡的,而非現實。中國體制喜歡什麼呢?喜歡美國主流媒體上鼓吹的,“中國大國掘起”,“ 中國很好很強大”,“ 中國威脅到美國世界第壹的位置”,“ 美國將死於中國之手”。中國體制內充滿優越感的精英帶著這些信息,與美帝的真正精英談判,結果可想而知。



第三,中國體制想方設法獲取的內幕信息多半幫倒忙。特朗普上任總統後,寬容為本未對政府換血,大部分官員還是奧巴馬時代的遺留產物,他們留守白宮負責給特朗普添亂。特朗普展開施政措施後,所用之人相互之間存在矛盾,不少人陽奉陰違。中國體製做事,習慣提前打點拉關系打聽小道消息,從白宮不同的人獲取的信息大多是矛盾的。這種混亂,讓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習慣於標準答案的中國人摸不著頭腦,談判無從下嘴。



第四,中國體製完全無力應對特朗普政府的談判代表團。特朗普競選期間就反復指出中國搶走了美國的工作機會,發誓奪回並重建美國製造業。特朗普上任總統後,整個窗口期,貿易團隊都在快馬加鞭論證並製定詳細的貿易政策,全力以赴縮減美國對外的巨額貿易逆差,致力MAGA和America first,其中中國首當其衝。特朗普政府派出的貿易談判代表團將是帝國精英中的精英,亟不可待摩拳擦掌披掛上陣,獅群壹般,地動山搖。反觀中國代表團,壹線談判人員只是提線木偶,不具談判權限,無力做任何決策,不知道進退程度,只會打太極繞圈子。實力完全不對等、信息完全不對稱的談判,註定毫無成果。精心準備的美國代表團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反而被激怒。



壹張桌子擺那裡,被命名為談判桌,但並非坐在桌子兩邊的人就是談判,還可能是壹方對另壹方的碾壓,區別只是,弱勢壹方是坐著求還是跪著求。



特朗普政府不會再給中國太多時間,窗口期馬上結束。無論美國出臺什麼政策措施,與中國談判與否,中國體制都無力抵抗特朗普風暴。中國系統性危機已經爆發,政策大逆轉是中央壹廂情願,美國貿易制裁必將摧枯拉朽。



論地方政府財政的崩潰



2017



中共中央面對當前最迫切的特朗普風暴兵臨城下和外儲見底,放棄並打垮房地產是必須也是必然的選擇。地方政府與房地產深度捆綁,壹榮俱榮壹毀俱毀。隨著房地產垮塌,地方政府自然而然倒掉。



在中國體制中,地方政府是中央的下級單位,對中央負責。地方政府的具體職責是,執行中央的各類法律、政策和法規,把中央政策變成對個體民眾的掌控。中央政策需要的部分,地方政府要不斷加強,中央政策如果不需要,相應的地方政府將被剝離。地方政府以中央馬首是瞻,臣服於中央的強力、中央的決心和中央的行動。



2017年7月中旬中央金融會議的召開是壹個重大標誌事件。會議明確了金融的核心作用,要求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此次會議的規格之高、參與機構之眾多、發言涉及面之廣泛、內容之務實都極其罕見,充分說明當前形勢之嚴峻。事實上,體制經濟已經走投無路,為了自身生存,中央體制不得不實施斷臂斷腿的政策大逆轉。



中央貫徹180度大逆轉政策,突發式操作對中國經濟進行大規模重組。金融會議後,中央的態度從放任房價下跌轉變為推動房地產崩盤。房地產大崩盤僅是開始,中央迅速著手壹系列目不暇接的政策試探,企圖扭轉當前的經濟模式。這壹次中央的操作不是以大規模宣傳為先導,而是先操作再宣傳,充分反映中央的急迫心理,把地方政府甩壹邊親自上陣。



中央被迫實施暴風驟雨的轉向措施。 7月26日,郭臺銘的美國投資儀式在白宮舉行,美國主要權力人物總統、副總統和議長悉數出席。郭臺銘在特朗普上臺僅幾個月就敲定百億美元投資,作為實體來說動作相當神速。特朗普政府的態度使郭臺銘在美投資成為標桿,更多實業投資將跟隨郭臺銘的腳步轉移到美國。形勢急轉直下,中國體制只能加快行動,疾風暴雨甩包袱,輕裝上陣大轉型。



負債累累的地方政府在中央大逆轉政策下被拋棄。中央卡死房貸,主動打壓房地產,地方政府失去主要收入來源。更重要的是,中央通過突發式全盤操作甩開地方,推動房地產塌方式大崩盤,希望重建實體經濟出口模式以維護外儲。問題在於,地方政府多年來依靠房地產生存,不僅債務沈重舉步維艱,而且失去應變能力無法配合中央的迅速行動,甚至跟中央政策相抵觸,所以中央不會再力保地方,而是果斷甩掉。地方政府失去依靠只能倒掉,寄生於地方政府的各種蛀蟲也失去活路。



中央政策大逆轉完全印證我的系統經濟分析和預測。過去幾年,我對中國和世界政治經濟的系統分析預測全面指向體制經濟窮途末路,主要包括中國實體經濟末日、外匯困境和空中解體、特朗普風暴、中國經濟系統性危機等。結合我的分析就能充分認識到本次中央金融會議的絕望。



本文延續我過去的分析,結合中共歷史,在中央政策大逆轉的基礎上,進壹步分析預測中央政策的實施導向和地方政府的必然倒掉。



地方政府的房地產依賴



中國地方政府對民眾具有決定性影響。民眾的工作收入、房價房租、生活物價、治安環衛、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等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由地方政府掌控。



民眾心理上極度依賴地方政府。絕大部分中國人除了吃喝交配下崽和房子,不關心其他任何事情。什麼樣的人民,有什麼樣的政府,地方政府的主要功能因此應運而生,解決人民的吃喝,輔以交配下崽所需的其他設施,鋪天蓋地造房子。有萬能的政府做人民的父母官和飼養員,人民沒有絲毫後顧之憂,過著豬的生活,比豬還自信還快樂。



地方政府極度依賴房地產。 1990年代末,體制正式確定房地產立國後,地方政府竭力增加房地產收入。 2005年後,地方政府的房地產收入模式大規模啟動。 2009年開始,各地政府全面依賴房地產,且依賴程度日益加深。從財政角度,房地產相關收入占到地方政府收入的主要部分,各地方政府的房地產依賴度達60%以上。有了房地產收入,地方政府才能發工資和綜合社保,支持學校醫院和其他基礎設施,大規模開工建設公路地鐵和各種城市建築。那麼顯而易見,如果沒了房地產收入,上述相關建築設施、單位和個人將無法生存。



鐵公基和汽車附屬於房地產,三者相互支持和促進,成為中國經濟主力。與上述時間相對應,鐵公基和汽車在早期主要用於血汗工廠出口,中期為房地產配套的鐵公基和汽車消費啟動,後期越來越以房地產為主導。到當前,如果沒有房地產需求做支撐,鐵公基和汽車將全面停工。反過來,在鐵公基和汽車的支持下,各地房地產宏大規劃,全面向市郊和遠​​郊擴張。房地產、鐵公基和汽車相互作用,成為當今中國經濟的主要部分,相關產業佔中國GDP三分之二以上。



房地產極度依賴信貸資金。中國人民把房子看做財富,做夢都想要更多房子更更多房子,但是如果沒有錢做支撐,想要的欲望只是意淫,有錢支撐的欲望,才是真正的需求。而房地產本身並不直接創造收益,無法以盈利的方式增長,只有通過外部資金介入,以房貸按揭的信貸模式,房地產價格才能不斷上漲,進而快速建設和擴張。沒有信貸資金支持,房地產必然玩不下去。



在信貸消費模式中,不同利益方的關系至關重要。我在《中國銀行業資金鍊斷裂》中分析過,房地產是體制之間利益輸送的工具,房貸利用人民的欲望,從人民身上獲取利益,支持地方政府的運轉。在房貸過程中,人民買房交首付,並從銀行按揭貸款,把錢交給房地產商,房地產商再把大頭(75%)交給地方政府。通過給房地產貸款,中央以實施信貸擴張的方式,給地方政府輸送資金。人民以為自己在買房積累財富,實際是把自己的錢轉移到地方政府手中,再替地方政府背負債務。



信貸資金枯竭引發房地產全面崩盤。我在《中國房地產塌方式大崩盤》中對全國不同地區的房地產崩盤模式進行了綜合分析,有些地區主要依靠體制經濟,房地產幾乎全靠信貸資金,壹旦信貸資金枯竭,房價快速崩盤;有些地區靠實體經濟,實體企業老板和高收入員工大量買房囤房,隨著實體經濟走向末日供血來源枯竭,房地產有價無市也賣不出去;低價房地產靠窮人支持,掏空三代晉身有房階級的房奴在實體末日中減薪或失業,無力再購房。所以隨著銀行業資金鍊斷裂,體制對房地產貸款急剎車,引發全國性的房地產塌方式大崩盤。



中國人民對萬能政府深信不疑。中國人民堅信中國房地產不會崩盤,不管哪國崩,中國都不會崩,因為中國國情不同,政府絕對不允許崩。政府是萬能的,不允許崩,當然就不可能崩,所以人民儘管放心大膽買大膽炒。從另壹個角度,這也恰恰說明中國人民其實充分認識到房地產大崩盤的嚴重後果,所以才堅信不會崩,堅信政府會做出正確選擇,即繼續大規模印鈔放水,拯救房地產就是拯救黨和國家。



儘管我反復確定的說房地產大崩盤,不過對大部分人來說,崩盤or救市依然是疑問。到底是經濟規律不可抗拒房地產必然崩盤,還是中國人民掌握宇宙真理能讓房價衝出銀河系,看法因人而異。所以有人想方設法賣房套現換匯轉移出境,有人砸鍋賣鐵繼續買房囤房用生命押註賭房價永遠漲,各取所需,各奔前程。有的向死而生,有的向生而死。



地方政府的倒掉



極端是中央政策的首要特點,也是中央強有力的主要表現。回顧中共歷史,中央的所有政策都是走自己的路,讓他人無路可走,最後自己也走不下去。從蘇區到文革,從改革開放到國企大下崗,從血汗工廠經濟到房地產立國,中央無壹不是把所有事情做絕。比如先是全力發展國企,然後壹個國企改制,幾千萬國企工人壹夜下崗。壹個血汗工廠出口經濟模式,把數億內地農民驅趕到沿海做奴工,低價劣質產品湧向全世界,最後摧毀西方經濟系統。房地產立國走到最後,房子夠50億人住,GDP的三分之二以上與鐵公基、房地產和汽車掛鉤,呈鐵鎖戰船之勢。



地方政府負責執行中央政策。中央政策並不能自己施行,必須通過地方政府壹級級宣傳和貫徹,才能起效果。更重要的是,中央從自己的利益出發製定各種政策,必然損害到地方利益,這時地方政府就起到重要作用,負責壓制地方民眾,有效貫徹中央政策。當中央對地方利益損害過大,地方政府壹方面進行宣傳和輿論壓制,另壹方面採取強有力的措施壓制地方利益,分化反抗力量,確保中央政策的實施。



地方政府是中央政策的緩沖地帶。中央發布個政策,隨便幾千萬工人下崗幾億農民背井離鄉,數字看著很龐大,但經由地方政府化整為零後,都變成小數字。地方政府通過宣傳動員,從意誌和力量上瓦解多數人,少數人鬧不出什麼動靜。對於中央的極端政策,地方政府分階段逐步實施,溫水煮青蛙,堅持的少數人耗不起,終至無聲無息。當中央政策與地方利益矛盾過於尖銳,地方政府會強壓執行,民眾則認為,地方政府是歪嘴和尚念經,歪曲中央的英明政策,找中央上訪就行。有時地方民眾反抗過於激烈,如某省農民極度不滿農業稅而活埋鄉幹部,中央馬上息事寧人,停納該省農業稅,其他省份不反抗,那就繼續敲骨吸髓。通過種種緩衝方式,中央任意制定政策,交由地方政府實施。



1990年代後,中央和地方合作建立血汗工廠經濟模式。改開前,中國的主要經濟集中在北方和內地,由北方和內地的地方政府,從地方徵收農產品和工業品,上繳中央消耗,東南沿海主要作為戰爭緩衝區,上繳的資源很少。改開後,東南沿海的經濟放開,大力開辦地方集體企業,積極吸引外資,但仍然很少上繳資源。江朱從上海到中央後,實施血汗工廠出口經濟政策,壹方面打散實力較強、技術隊伍完整的國企,讓北方工業發達地區淪陷,另壹方面支持東南沿海大規模建立血汗工廠,用農業稅和計生罰款的經濟高壓,把農民驅趕到東南沿海做奴工,中央和地方政府聯手建立起血汗工廠出口的獲利系統。



中央搖身變成發工資的大老板。在過去,中央通過地方政府從地方盤剝消耗地方資源,中央掌控壹切資源貌似很強大,但在徵繳資源的過程中消耗掉大部分力量,實際非常虛弱,正是中央的外強中乾,促成改革開放以及1980年代的社會開放風氣。血汗工廠經濟建立後,中央制定各種政策鼓勵沿海各地方政府。出口增加後,中央收取外匯,再把人民幣發給地方政府。在此模式下,地方政府是出口創彙的勞工,中央變成掌控血汗工廠經濟給地方發工資的老板。中央在實現角色轉變後,成真正大Boss,用資金掌控的方式,打垮任何反對者,形成對國家的實力掌控。



地方政府急劇分化。東南沿海地區政府幫助中央賺取外匯,受到中央政府的更多政策支持,資金更加充沛,經濟增長更快。當地農民洗腳上田,建立越來越多的血汗工廠快速致富,並吸引更多的內地技術人員和農民奴工打工。內地政府難以吸引外資和出口,賺取外彙的能力弱,獲得資金少,經濟日益蕭條,大量工人失業。內地的地方政府為了生存,只能為沿海地區政府打工,廉價供應血汗奴工、農產品和能源原材料。血汗奴工寄錢回家,或者把廉價農產品和原材料賣錢後,資金再回到內地支持地方政府運轉。



美國次貸危機後,中央和地方關系再次改變。中國產品潮水般湧向全世界,中央和地方政府獲得資金的同時也壓垮了世界經濟,成為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和經濟崩潰進而引發國際金融危機的重要推手。美聯儲QE後,中國隨之轉型。國際投資和遊資瘋狂湧入中國,血汗工廠出口遭重創,中國的外彙來源發生關鍵轉變。中央不再控制生產成本,而是推出4萬億的經濟刺激計劃,全面利用外資,中國火熱的經濟景象吸引更多的外資進入。隨著外儲劇增,中央開動印鈔機大水漫灌。地方政府水漲船高,房地產價格飛速上漲,同時不斷提高通脹。在外資流入和通脹壓力下,血汗工廠不斷倒閉,中央和地方的血汗工廠經濟瓦解。



地方政府也再度轉型,欠債越多越光榮。地方政府積極進京跑部錢進,盡可能多從中央獲得專項資金和貸款,然後展開各類設施,推高房地產價格,刺激樓市,獲得更多收入。沿海地區出口利潤日益微薄,部分實體老板轉型投資到房地產。沿海地區房價日益高昂,工廠要麽關門,要麽把生產搬遷到內地或轉到東南亞。隨著實體倒閉潮和大裁員,沿海地區人口不斷減少,原工廠用地不是改作房地產項目,就是被遺棄。內地政府出於成本優勢接受部分沿海工廠,經濟反而顯得更加活躍。



在債務經濟支持下,各地方政府差距不斷縮小。由於內地大幹快上,農民工在內地也能獲得較高工資,而生活成本大幅降低,離家更近,所以寧願留在內地找工。這迫使富士康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向內地遷移,沿海與內地的差距越來越小。沿海和內地都瘋狂舉債,各種貸款支持房價上漲,沿海和內地極大差距在負債增加和房價上漲的過程中不斷縮小。整體上,各地政府都藉了永遠還不完的債,差別只是理論上100年還是1000年還完,房地產價格也遠遠超出房屋壽命,差別是租售比50年還是100年。



系統性危機最終爆發。中央不斷以印鈔和其他手段,支持地方政府的運營。而地方政府不考慮後果,只要能獲得貸款,就展開大規模基建和開發房地產。地方政府債務快速積累,中央試圖控制地方債務增幅,但地方政府積極開拓新的融資渠道,設法獲得更多非正規渠道資金。我在《中國系統性危機》壹文有過總結,過去數年中央幫助地方政府緩解債務的措施,主要包括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高利貸和理財市場、A股市場以及樓市去庫存。可以說,中央為支持和挽救地方政府也是竭盡全力。但地方政府既要創造GDP,又要解決就業,還要維持自身生存,只能不斷舉債,不斷鋪基建,不斷推高房地產,引鴆止渴越久,債務規模越大,資金需求也越大。 2016年,中央面臨經濟全面失控,即中國經濟空中解體。 2017年3月中旬,中央以房地產限購為開端在金融系統急剎車,意味著系統性危機爆發在即。



在舉債經濟中,地方政府失去對外交往能力,中國人思維也與歐美文化也急劇疏遠。血汗工廠出口時期,沿海地方政府為吸引外資和擴大出口,積極啟用外向型人才,以市場化操作模式,建立與世界各國的交往關系。 2009年之後,地方政府只需要把所有註意力放在中央,利用中央政策獲得更多資金即可,不需要關註外界,外向型人才逐漸被淘汰。 2008次貸危機後,美國超級大國的形象破產,中國掘起則唱響世界,中國人到全世界買買買,讓老外目瞪口呆,中國人自信爆棚,開始藐視老外。很多海外華人和留學生也因祖國掘起而充滿自豪感,巴不得西方列強對中國統統跪拜,完全不理解西方社會和文化。



中央決心不惜壹切代價保外匯,政策急劇大逆轉實屬無奈。當地方政府舉債促經濟增長,中國人民迷信房價永遠漲積極買房時,都忽略了中國外儲接近枯竭。 2014年7月起中國外儲不斷減少,中央啟動無錨印鈔,從當時的M2不到120萬億增加到2017年6月末的163萬億,隨時輕易沖垮名義上3萬億美元實則見底的外儲之堤。中央必須以金融安全的名義對貸款全面急剎車,全力打垮房地產,壓制M2,保住所剩無幾的外儲。同時提出支持實體經濟,企圖重新以勞力賺取外匯。中國迫於特朗普政府定位中國匯率操縱國的壓力,人民幣節節升值,既然不能從人民幣貶值上找到出口優勢,那麼只能盡力壓低內部成本,為達這壹目的,打垮房地產,降低與房地產相關的所有成本,是首要也是必要。因此中央政策的大逆轉是在內外部都極度危機下的無奈之舉,根據慣例,中央的處境越被動,採取的政策也越極端,犧牲的利益群體也越多。



地方政府無法跟上中央的行動。中央政策已經明確,通過金融安全和促進出口兩個階段實施。第壹階段推行金融安全,即全面清理金融市場,打垮房地產,並推動各種債務和龐氏騙局爆破,消滅市場中的存量資金,卡死資金換匯外逃。在這個階段,中央已經甩開地方政府密集推出政策,迫使地方政府跟進,而大部分地方政府落在後面。第二階段重新促進出口,包括吸引外資和支持本土生產出口。中央對此提出明確方向和要求,地方政府並沒熱烈響應,原因前面剛說過,當前各地方政府職能全面支持舉債和房地產,早就失去外向型經濟的能力。



地方政府被中央拋棄後不得不重新回到市場找外匯。金融會議後,中央密集出臺措施表明態度和決心。節流之餘更要開源,體制想生存必須找到新的出口突破口,開創新的創匯渠道,在金融上全面卡緊,把資源集中到吸引外資和出口。也就是說,回到血汗工廠出口時期的政策,能出口創彙的地方才有相應的資金配套,不能創彙的就停止資金供應任由倒閉。只有這樣,才能改變地方政府的導向,促使地方政府把主要精力從房地產轉移到出口創匯。



地方政府必然倒掉。各地方政府在房地產立國中只保留了壹個技能,那就是舉債生存,且已負債累累,壹旦中央卡緊資金,地方政府只能倒掉。同時地方政府功能嚴重內化,失去促進出口創彙的能力,如果重新建立創匯導向,那麼大部分職能部門根本沒用,可以直接裁撤。所以地方政府有兩條路,壹是大多數政府沒有能力創匯或者支持創匯,只能破產倒閉自生自滅,二是少數政府建立起創匯導向,留下少數有用的部門,裁撤大多數廢柴。繼1990年代國企工人從頭再來之後,地方政府也從頭再來。



到此估計很多人想問,中央到底是誰?簡單的說,現在的中央指的是太子黨和技術官僚集團,換句話就是,趙家和趙家的忠犬。技術官僚,顧名思義擅長技術善於操作,同時他們沒有靈魂沒有道德沒有預見,中國的技術官僚尤甚。我很早在微博說過,中國不是個正常國家,只是偽裝成國家的壹部分人的提款機。誰提款?太子黨。誰偽裝?技術官僚。近二十多年,中國人民變成以房子為信仰,就是技術官僚的傑作。主子壹聲令下,技術官僚有的是辦法給民眾洗腦。



也是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沒有國家利益,只有中央利益和地方利益,只有小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所以,當蛋糕越來越小,必須讓中央先吃,其他人就不要吃了。此時此境,地方政府也屬外圍,被踢開理所當然。



特朗普絞索



2017



特朗普風暴席卷中國,變成無聲無息的特朗普絞索,套在中國體制的脖子上。特朗普絞索主要包括四部分:美聯儲加息縮表、匯率操縱國、貿易平衡和招商引資。四個因素疊加發力彼此促進,不斷勒緊。



特朗普絞索剛啟動,中國體制就不得不進行政策大逆轉。特朗普絞索的四股力中,目前只有兩個啟動,實施都還不到壹半。首先,美聯儲剛進入加息週期,距離3%的利率目標尚遠,且預期縮表還未執行;其次,特朗普壹直叫嚷中國是匯率操縱國,迫使人民幣對美元升值,還未對中國進行實際制裁。僅此,中國金融系統已陷入全面危機,體制被迫高喊“守住底線”。



特朗普絞索快速推動中國體制瓦解。過程大概是,特朗普絞索→中國體制面臨絕境→政策大逆轉→守住底線的驚呼→絞索下的各種政策→經濟崩塌→體制內爆→守不住的底線→多米諾骨牌效應。如果特朗普突然發力,那麼上述過程同時發生。



中國體制在特朗普絞索下完全失去掌控權。中央、地方、企業和個人,目前在同壹起跑線上,誰先跑跑的對跑的快,誰就能保住更多利益。中央的技術官僚系統率先啟動自保程序,政策大逆轉,企圖幫中央守住底線;大部分地方政府仍然不知不覺,將在自謀出路求生存的過程中大規模倒掉;企業和個人則嚴重兩極分化,極少數獲得生機,大多數對政府抱著信心耗到最後,成極權體制的陪葬品。



特朗普風暴



特朗普風暴的起點是美國國內利益的大對決。我在《特朗普風暴》中反復說,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是決定世界經濟方向的大選,決定未來各國和個人的命運。在對美國的分析中也多次強調,美國國內的主要矛盾,是美國聯邦大政府與各州的矛盾,特朗普風暴代表的是地方保守勢力,與美國大政府的決戰。美國大政府通過推動全球化,把美國利益轉到國外分肥,美國國內除少數幾個州,大部分州的利益都遭到嚴重損害。特朗普代言的地方保守勢力,發誓要奪回權力,重新穩固各州的利益,即開啟逆全球化的進程。



特朗普的形像被塑造成跳梁小醜。在美國主流媒體的熱炒和帶動下,根本利益的大決戰被掩蓋,大選變成壹出劇情各種狗血的戲,供全世界人民娛樂。在這齣戲裡,女主希拉裏代表掌控世界的美國大政府利益集團,在各種優勢資源支持下躺贏,男主特朗普則是帶領壹小撮跟班,上躥下跳的小醜、瘋子、種族主義者和男權主義者等。中國作為世界的壹員,上下都是吃瓜群眾,圍觀特朗普被吊打。



特朗普最終獲得壓倒性勝利。民意與實際結果的巨大反差,反映出經濟機制的巨大力量。在美國,政治經濟機制起主導作用,民意能影響政經機制但無法決定機制,政經機制則以決定性的主導力量決定民意的方向。我在《特朗普風暴》系列壹開始就從美國政經機制著手,分析美國的政治經濟社會外交的全面崩潰局面,特朗普的競選和當選是拯救美國的最後機會。人們如果能深刻認識到政經機制的作用,就會知道特朗普必然獲勝,如同我從不同角度分析並強調特朗普必勝而且是壓倒性勝利。當然,絕大部分人都拋棄機理不要邏輯不看現實,白癡到只會看數看圖說話,徒然人本主義意淫。



特朗普就職總統後,通過經濟操作推動整個美國政經系統轉型。特朗普不是出色的甚至不是合格的政治家,但絕對是優異的國家級推銷員。特朗普上任後,沒有實施雷厲風行的政治變革,政府裡充斥著奧巴馬的嫡系,分分鐘添亂,而政治家會首先進行大清洗。特朗普更多精力是做生意,延續自己的生意模式,不斷嘗試與各國做各種交易。特朗普取消大量奧巴馬時期反商業的總統令,使美國營商環境變得更友善,尤其是退出奧巴馬非法簽署的全球氣候協議,獲得普遍支持。總的來說,特朗普的交易都不大,取消的每個總統令也都是小事情,但這些小生意和小事情積累起來撬動美國經濟運行,讓經濟系統自身發揮出不可阻擋的力量。



特朗普絞索



特朗普風暴抵達中國後變成特朗普絞索。風暴和絞索的共同點在於,政經機制的力量不可抗拒。無論美國主流媒體如何攻擊特朗普,如何無中生有小題大做博眼球,隨著特朗普經濟運作走上正軌,強大的經濟系統啟動,美國企業都信心爆棚,民眾切實感受到經濟好轉,信心增強。在經濟發展面前,所有主流媒體的反特朗普炒作都變得蒼白無力,越來越被民眾唾棄。特朗普風暴席卷中國,同樣通過底層的經濟運轉機制,鎖住中國經濟的咽喉,形成特朗普絞索,而且越收越緊。



特朗普風暴在中國靜悄悄變成絞索,民眾毫無知覺。在美國,主流媒體每天把特朗普放頭條,各種醜化以吸引眼球,反方則利用發達的自媒體和民眾組織系統的傳播,全力支持特朗普。兩個戰隊攻防之間熱火朝天,以至於關於特朗普的哪怕芝麻小事,都能變成颶風傳遍網絡傳遍全世界。而在中國,除了特朗普對中國示好的消息,除了主流媒體對特朗普的譴責,其他都不存在。中國民眾只看眼前,專註於房價股市的漲跌和生二胎這樣的人生大事,不在乎特朗普的遙遠小事。無論絞索怎麼運作,只要人們還有壹口氣,都會繼續奮鬥。



特朗普絞索的強大力量源於中美的緊密關系。自從克林頓開啟全球化模式,過去20多年,中美利益完全捆綁,只不過經過中國體制各種操作,表面看中國利益與美國無關,甚至美國是中國的敵對勢力所在,中國民眾則乖乖的跟著喉舌轉。而從深層次的經濟運作機制看,美國對中國的主導作用清晰可見。更重要的是,美國的任何重大變化,都會放大後傳導到中國,比如美國感冒,中國很快就發燒。 2008美國次貸危機後中國實行4萬億刺激,當時的中國領導人直白的說,救美國就是救中國。



特朗普競選總統時,既抨擊美國政府的賣國政策,又抨擊中國搶走工作機會。特朗普在競選中,大力抨擊克林頓的北美貿易協定和讓中國加入WTO,批評得不償失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抨擊奧巴馬幾乎所有政策,對美聯儲大印鈔也極其不滿。特朗普的言論其實是重複他過去三十年壹貫制的觀點和主張,只不過因為競選才備受關註。特朗普最終喚醒大部分美國民眾,美國大政府並不維護美國利益,而是出賣美國利益。不過美國民眾還沒意識到,中國是美國大政府系統出賣美國利益的中轉地。特朗普雖然抨擊中國對美國的巨額貿易順差,但沒有涉及中美經濟關系的細節。



實際上,在美國大政府的賣國政策中,中國起關鍵作用。從克林頓到奧巴馬,所有美國主要政經決策,中國都是最大的受益者。中國獲益後,通過金融資本市場,返還美國大政府利益集團。我在《特朗普風暴》中分析美國經濟的內在機制時,簡述過中美利益集團合作分肥歷史。比如,克林頓夫婦大肆收受中國賄賂,取消美國對中國貿易制裁,支持中國加入WTO,賣給中國關鍵高端技術。小布什上臺經歷911恐襲,本來準備壓制中國,後來轉變為出兵伊拉克,美國控制伊拉克後,中國享受主要經濟成果。奧巴馬任上,美聯儲直升機撒錢,奧巴馬簽署各種金融和商業管制法案和總統令,導致中小企業難以生存,結果是,無成本美元主要流入中國,大量美國中小企業也逃離美國進入中國。這些中小企業不僅給中國帶去資金,而且被迫向中國轉移技術,支持中國生產的轉型升級。中國撈的盤滿缽滿,再通過各種金融渠道和手段,把利益返還給美國大政府利益集團。雙方合作愉快。



特朗普本人主觀上想與中國做夥伴。特朗普作為紐約地產商長期賣房子,很多豪宅都賣給了中國富人,他覺得中國遍地黃金。基於思維慣性,特朗普希望與中國搞好關系,中國少從美國賺點兒錢,同時多給美國返點錢。所以,特朗普在大選前後對中國的態度反轉:競選時,特朗普大肆攻擊中國,引發選民的共鳴;當選總統後,依然表現出敵意,希望中國主動示好;就職總統後,對中國示好;4月初弗州會面後,特朗普大贊中國元首和第壹夫人。此後,又把中國元首和普京做對比,讚譽有加。



特朗普的立場和態度完全遵循國家利益至上的金錢導向。特朗普成為美國老板後,所有行為只有壹個目的,把資金吸引回美國,讓美利堅合眾國聯邦集團重新成為資金受益者。可以說,在MAGA和America first上,特朗普沒有個人尊嚴,也沒有明確觀點,金錢決定特朗普的尊嚴和觀點,給美國點利益,特朗普立刻陽光燦爛。 2016美國總統大選期間,眾所周知郭臺銘捐巨資給希拉裏。當郭臺銘決定投資美國時,特朗普根本不計前嫌,直接打電話給威斯康星州長,令其飛到華盛頓參與會談,當面明確對郭臺銘的土地和稅收優惠。在郭臺銘正式宣布投資的新聞發布會上,美國總統、副總統、議長、州長和州官員悉數出席,以前所未有的高規格和規模站臺,熱烈歡迎和支持郭臺銘。特朗普政府的所有人都像服務員壹樣,為郭臺銘到美國投資竭誠服務。



高傲的中國完全不買特朗普的賬。中國曾經全世界大撒幣,委內瑞拉幾百億美元,非洲幾千億美元,壹帶壹路預計幾萬億美元,財大氣粗直衝雲霄。中國有句話,擡手不打笑臉人,何況特朗普以美國總統的身份多次公開盛讚中國元首。按道理,中國起碼要比肩小日本,拿出幾千億美元聊表心意。然而並沒有。中國不僅不拿錢投資美國,還擴大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繼續從美國撈錢。中國元首承諾約束朝鮮,實際也沒約束,反而暗度陳倉實力支持朝鮮。中國更動用官媒發文抨擊特朗普。壹句話,裡子和麵子,中國都壹點不給特朗普。看不到期望的利益,特朗普很快晴轉多雲再轉陰,非常的不滿,越來越不滿。



特朗普風暴的經濟機制是美國經濟地位的重新定位,也導致中國失去經濟基礎。美國過去20多年在大政府的運作下,製造業加速流失,經濟空心化日益嚴重,失去對美國經濟的支撐。如同壹棵大樹,樹幹中段接近被蛀空,即將轟然折斷。也正是基於美國經濟空心化,中國以血汗工廠承接美國訂單,獲得經濟增長的機會。而特朗普的政策導向是吸引資金回流,更新基礎設施,重振製造業,夯實美國經濟的主幹。隨著這壹政策的系統實施,美國重新搶奪資金,重新奪回製造業工作崗位,重新控制各類知識產權,意味著要堵死中國經濟的出路。



特朗普絞索已經形成巨大的力量。從政治角度講,特朗普只是前臺演員,拯救美國的旗幟。無論特朗普說什麼或者做什麼,美國政治經濟系統已完全轉向。特朗普的獨角戲表演,包括對中國態度的反復,僅僅是個人姿態,絲毫不影響大趨勢。美國政治經濟系統在幕後默默運作,對中國形成越來越大的壓力。而且美國盯淮中國的關鍵部位,直打七寸。特朗普風暴在中國沒有轟轟烈烈的聲勢,變成沈默的絞索,時緊時鬆,日益勒緊。



特朗普掌控絞索的節奏。特朗普做交易的特點是先禮後兵,對中國,特朗普禮數已盡,耐心也耗盡。特朗普上臺後,經濟業績突出,企業信心增強,創造大量就業崗位,工時和工資都有所提高,所以特朗普沒有急於對中國動手。壹旦美國狀況惡化,特朗普隨時收緊絞索。



接下來從特朗普絞索的四個主要方面,詳細闡述特朗普絞索如何導致中國經濟陷入絕境。



美聯儲在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轉為鷹派。我反復說過美聯儲是政治機構,是大政府的壹部分,服從大政府的宏觀政策。在競選期間,特朗普多次抨擊美聯儲大印鈔和零利率行為,既得利益集團瘋狂斂財,掠奪美國人民的財富。特朗普當選總統後,美聯儲迫於壓力立即轉向,連續加息。到6月,鷹派立場更加鮮明,宣布很快(預期9月)縮表。



特朗普風暴的重大意義之壹在於,無論從權力還是影響力,特朗普都蓋過美聯儲。從克林頓到奧巴馬時期,美聯儲對經濟金融都起決定作用,其決策權甚至大於總統。尤其在奧巴馬任內,伯南克和耶倫壹言九鼎完全主導,全球化大機器協調穩定運作。進入特朗普時代,美聯儲的態度變成壹切決策必須符合特朗普政府的要求。



中國經濟金融界對美聯儲的錯誤認識,是中央政策大逆轉的導火索。表面上,美聯儲是獨立機構,美聯儲的經濟學家和金融專家通過分析和預測經濟前景,確保美國經濟發展。事實上,美聯儲的獨立是個美麗的謊言。中國的經濟金融界卻堅信這個謊言,因而認不清美聯儲的立場,自然無法預測美聯儲的決策。在特朗普當選總統美聯儲轉為鷹派的情況下,中國決策者不做任何準備。美聯儲加息縮表的立場明確後,中國體制才如夢初醒。



中國金融系統本身已經異常脆弱。如果中國金融系統穩固,即使美聯儲不斷加息縮表,也只影響部分金融環節,整個系統無需擔心。但是中國金融系統很脆弱,美聯儲剛開始加息還沒縮表,系統就受不了了。體制緊急行動,動用所有力量,力求“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中國金融系統的問題不是壹天造成的。過去幾年我多次分析預測中國各領域危機,從實體末日到金融危機。體制壹次次通過政策操控甚至暴力救市來掩蓋危機,掩蓋的唯壹手段就是印鈔。大水漫灌實在太多,最後導致金融系統自身也陷入危機。體制調動各種力量維穩,貌似度過危機,實際上整個系統越來越搖搖欲墜。



美聯儲從建立那天起就是政治機構,徹底的政治化技術官僚機構。美國聯邦政府通過美聯儲更有效的操縱美國經濟,美聯儲的主要決策都反映政府和權貴集團的意誌。更重要的是,美聯儲作為大政府的核心機構,通過各種手段不斷增強政府對社會的集權化掌控。美聯儲從政治出發,並不是確保經濟發展,而是為了政治而犧牲經濟。為達政治目的,美聯儲壹次次製造危機,而且危機規模越來越大。美國控制世界經濟後,把世界經濟也拖入越來越嚴重的危機裡。



伯南克實施沈船行動支持奧巴馬上臺。 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已經非常明顯,甚至小布什總統都提到危機,但美聯儲和各大金融機構都試圖掩蓋危機。 2008年9月,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在黨內打敗希拉裏,但在全國大選中落後於共和黨候選人。美聯儲和各大金融機構主要是民主黨陣營,危機就是民主黨的機會,所以伯南克拒絕救助規模較小的雷曼兄弟,任由其倒閉,從而引發國際金融危機。美國民眾憤怒的把矛頭指向小布什和共和黨,值此良機,民主黨人奧巴馬高喊著Hope and Change,如願以償高票當選。



伯南克無底線印鈔支持中國經濟奇蹟。製造出國際金融危機後,美聯儲和金融業呼籲美國國會通過法案,小布什總統簽署,開啟大規模QE放水模式。奧巴馬上臺後,美聯儲更加自由,伯南克隨時開閘,QE2,QE3。無成本美元進入銀行系統,大部分並沒留在低迷的美國經濟中,而是流向海外,尤其流向中國。無論製造業加大在中國的投資,還是國際遊資尋求更多的投資投機回報,都把中國當做天堂。美元潮水壹樣湧入中國,中國國內展開如火如荼的鐵公基和房地產,國際上大規模投資援助和奢侈消費。中國的鐵公基和房地產規模越大,對外投資援助越多,奢侈品消費越火熱,經濟增長越令世界矚目。中國大國掘起。



中國重蹈美國覆轍。 1980年代後,美元印鈔規模不斷擴大,無成本美元支持美國經濟增長。在蘇聯解體、歐洲日本陷入衰退後,美國成為拉動世界經濟的火車頭。但是無成本美元造成美國的互聯網泡沫、戰爭和次貸危機,重創美國經濟。 2008年次貸危機後,美聯儲更瘋狂印鈔,資金大規模流向中國,中國從出口導向的血汗工廠賺取外匯轉為外資依賴的接受流入無成本美元。中國外資依賴的模式與美國在次貸危機前的模式高度類似,而體制只看眼前,不在乎明天洪水滔天,所以體制瘋狂印鈔匹配外資流入,支持鐵公基和房地產大躍進,推動大通脹,推動實體經濟走向末日。



中國沒有印鈔自主權。美聯儲有美元印鈔權,可以按照美國的需求印鈔,然後通過美元的國際霸主地位,向世界轉嫁危機。中國沒有美元印鈔權,只能從美國接收美元。如果美國由於自身原因減少印刷美元,或者國際資本目的地轉移,不僅美元來源斷流,中國國內的美元也將流失。更重要的是,中國以美元為錨印刷人民幣,海量美元流入,創造出海量人民幣,按照利率比價,中國的貨幣總量遠超美國。中國嘗試仿效美國轉嫁危機,讓人民幣國際化,但人民幣國際接受度實在太差。所以,中國人民幣主要國內消化,壹旦外匯儲備大幅減少,人民幣就直面危局。



耶倫就任美聯儲主席後緩慢緊縮,中國外儲隨之不斷減少。 2012年,伯南克面對奧巴馬的落後選情,瘋狂QE3支持奧巴馬連任。但事後奧巴馬不領情,對伯南克表示不滿,認為美聯儲過度印鈔導緻美國陷入流動性陷阱。伯南克任職期滿後,耶倫接任美聯儲主席,逐步縮減QE3,直至停止。 QE3縮減前,中國賬面外儲接近4萬億美元,不包括隱藏在其他國家或帳目下的資金。中國領導說中國外儲過多成負擔,QE3縮減後,中國外儲不斷減少,負擔越來越輕。



中國國內金融動盪與外儲減少交織,導致兩次重大外匯危機,即兩次股匯雙殺。第壹次,人民幣國際化意圖破產。 2015年股災前夕,我指出股市將出現暴跌,隨後提出股匯雙殺,顯而易見的,股市出逃資金必然換美元離境,衝擊人民幣匯市。不出所料,股災後大量人民幣出逃,拋壓沈重。央行緊急採取措施,人民幣對美元突然貶值,即811匯改。人民幣貶值進壹步導致恐慌,引發外匯危機。外匯危機爆發後,股匯雙殺概念被經濟界廣泛引用,描述金融系統的雙重困境。中國體制在危急形勢下不得不又投入巨額美元救市,最後終於穩住外匯市場,似乎力挽狂瀾。但以香港為主的人民幣離岸市場領跌,迫使中國大手筆從香港購買人民幣,以至於香港的人民幣幾乎被中國央行買光。



中國體製成美元賣家的唯壹對手盤。體制雖然大動幹戈暫時穩住人民幣匯率,但人民幣國際化成泡影。中國央行本想模仿美國,通過人民幣國際化向世界轉移超發的大量人民幣,讓世界幫助消化中國通脹,所以積極推進與國家間貨幣互換協議,多方推廣人民幣。股匯雙殺後,貨幣互換不再推行,香港的人民幣離岸市場基本停頓,體制向外轉嫁人民幣超發的意圖破產。進入中國的國際遊資大幅減少,離開的卻越來越多。中國央行為穩定匯市,只能加大對匯市的幹預,消耗大量美元回購各類人民幣。



第二次股匯雙殺後,中國央行脫錨印鈔。中國外儲開始減少後,中國人民幣M2仍在增長,意味著中國脫離美元印鈔。第壹次股匯雙殺後,人民幣國際化失敗,脫錨印鈔的影響日益明顯,人民幣匯率難以持穩。 2016年初,市場再次股匯雙殺,央行被迫再次救市。兩次救市的措施壹樣,印鈔和匯率相互矛盾的操作。壹方面,面對股市暴跌,中國央行需要印鈔給國家隊救市,另壹方面,面對匯率危機,央行需要用美元購買人民幣,而回收的人民幣需要銷毀,以保持人民幣與美元的穩定匯率。在此階段,中國體制動用大量隱藏在他國的美元外儲,使賬面美元保持相對穩定。



中國開始實施限制資金外流的強制措施。彼時中國還有不少外匯:歐洲大規模無限期QE,大量資金流向中國;中國保持貿易順差,外貿收入繼續流入;央行動​​用隱藏外儲,穩定匯率。不過外匯流出速度越來越快,資金流入根本無法支持流出。體制不得已開始限制外匯流出,尤其是外資的大資金結匯,中國以各種藉口卡住不放行。當時我說,中國從2016年2季度開始,將因外匯匱乏而各種付匯違約,體制經濟從中心瓦解,即經濟空中解體。



中國人壹向越危急越僥倖,體制尤其如此。 2015年底開始,中國體制把資金聚焦到房地產,通過房地產渠道繼續貨幣擴張,也就是漲價去庫存。壹批人高位賣房套現換美元出境,加劇金融系統壓力。中國體制押寶希拉裏,如果希拉裏上臺,美聯儲將重回大印鈔老路,中國金融壓力將得以緩解。然而大獲全勝的是特朗普,美國形勢完全逆轉。但體制不僅沒有及時撤出漲價去庫存,反而加大規模,從壹二線城市擴展到三四五線城市,人民幣信用擴張規模更大,體制心存僥倖的賭:第壹,特朗普會被彈核下臺;第二,美聯儲作為獨立機構不會走鷹派路線。



僥倖的後果是始料未及。 2017年3月,美聯儲二次加息,中國體制驚慌失措,第二天就收緊房貸,並實施壹二線城市限購。隨後體制繼續僥倖的坐等特朗普被彈核,美聯儲轉鴿派,並沒更多行動。結果等來的是,特朗普不管怎麼被打擊就是不下臺,美聯儲6月完全轉鷹派,不僅連續加息,還準備縮表。中國央行假裝鎮定的表示,美聯儲不影響中國,中國不跟隨加息。然而壹個月後金融工作會議上,體制自敲喪鐘。



美聯儲加息縮表只是開始。根據美聯儲的預期,最終將使利率回到“正常水平”,即普遍認為的3%以上。按照這個水平,美聯儲還有巨大的加息空間,可以加到2018年底或2019年。更致命的是,美聯儲還將縮表,即大量減少基礎貨幣,市場上的美元貨幣總量按比例減少。縮表如發射核彈,隨著美元變的稀缺,世界金融將遭到沈重打擊。在6月美聯儲鷹派表態後,歐洲和日本相繼退出大印鈔,準備實施貨幣緊縮政策。加拿大央行為維護房地產泡沫本來硬抗著不加息,7月也只好加息,12月進壹步加息。



隨著全世界貨幣大收縮,人民幣160多萬億的M2被擱在空中。中國體制擔心特朗普政府的貿易制裁,各種站臺放風,“中美合作是唯壹道路”,萬萬沒想到美聯儲竟然釜底抽薪,從基礎上對中國金融系統造成摧毀性打擊。美聯儲政策剛剛開始,歐洲日本也還沒真正行動,中國金融已面臨絕境。未來隨著美聯儲縮表,160多萬億M2完全失去基礎,將如海嘯來襲,把中國經濟拍死在沙灘上。



匯率操縱國



2017



匯率操縱國是指,中國不是市場經濟國家,中國刻意壓低人民幣匯率以獲得出口優勢,從而導緻美國對中國的巨額貿易逆差。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穩定或升值是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的紅線要求,如果人民幣對美元繼續貶值,特朗普將以匯率操縱國的名義對中國實施貿易制裁。



特朗普在競選時極力抨擊中國的不公平貿易系統,首要指控就是匯率操縱。特朗普發誓,要通過對匯率操縱國的懲罰,減少美國對中國的貿易赤字。特朗普對中國的指控獲得美國民眾的廣泛共鳴,不少反特朗普的民主黨政客對此也大力支持。這些民主黨政客的選區,在中國貿易衝擊下遭到沈重打擊,所以在對中國貿易制裁上,他們比特朗普更積極。



匯率操縱國堵死中國體制預備的退路。匯率操縱國表面是人民幣匯率問題,主要影響中國外貿出口,但在中國天量人民幣M2、外儲見底、美聯儲加息縮表的背景下,實際上把體制置於絕境。本來體製備了條退路,即人民幣大貶值,匯率操縱的指控使體制只剩兩條絕路二選壹:第壹,中國內部超級大通脹,沖垮壹切生產和消費;第二,主動消滅大部分人民幣M2,維持最基本的生產和出口。



匯率操縱的起源



匯率操縱國的起源,並不是反對中國貿易的聲音,而是美國知識分子集團支持全球化,讚揚並鼓吹中國掘起的論調。



在衡量經濟的方法中,有壹種是按照名義匯率計算。按照美元兌人民幣匯率1:6.8,中國GDP不斷縮小與美國的差距。 2016年,美國GDP是18.6萬億美元,中國GDP是11.2萬億美元。



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美國專家認為中國真實GDP已超過美國,考慮到中國還壹直宣傳GDP將保持6.9%的增速20年以上,屆時中國GDP將超美國壹倍,成世界第壹。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Joseph Stiglitz在2014年12月發表文章說,中國GDP總量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已經趕上美國,2015年是中國世紀元年。順便說明下,這位諾獎得主可謂美國壹線經濟學家的代表,在克林頓時期曾任克林頓經濟委員會主席,他關於中國的其他主要觀點還有,中國將主導世界新規則,2017年中國已經進入小康社會。



美國企業踴躍到中國投資投機。根據中國GDP的飛速增長,美國專家給美國企業描繪出壹個巨大的美好的中國市場,這個世界上流著奶與蜜的地方,除了迦南地,還有中國,美國企業與其在競爭慘烈的美國市場苦苦掙紮,不如到廣闊的中國市場撈金。美國企業對中國無比嚮往,漂洋過海去發財。



中國政府默認美國專家的中國掘起論。美國專家的測算真切證明中國已經掘起,而且全世界都知道,美國專家是權威、科學、客觀、公正的象徵,美國專家都說中國掘起,那肯定是掘起了。中國政府喜不自勝,謙虛的表示承認美國專家的結論,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不願張揚已經超越美國的事實。



特朗普同樣關註購買力平價測算。美國專家的購買力平價測算,對美國企業主和美國民眾來說都很真實。特朗普是企業主中的壹員,壹方面,企業主之間的交流都在討論中國物價低、市場廣闊、黃金遍地,另壹方面,中國人去美國買特朗普集團開發的豪宅,動輒幾百萬上千萬美元,很多都付現金,壹個個富得流油,給特朗普以切身衝擊。特朗普的市場主要在美國,與眾多中小企業主和民眾壹樣,越來越覺得美國生活成本過高,商業和工作處境艱難,中國搶走美國太多生意。



特朗普在競選中反復說They are killing us。特朗普競選集會時,每到壹個地方都考察壹番。儘管他壹直反對美國的貿易政策,了解貿易政策對美國經濟的損害,但親眼目睹美國各地製造業大衰退的慘狀,還是遠遠超出他的想像而深感震撼,每個廢棄工廠背後都有壹批美國中產失去工作。他在競選中多次說,他開發房地產項目和經營酒店,希望買美國產品,哪怕價格高,但市場上很難找到美國製造。在所有美國流失的製造業中,大部分進入中國。中國不僅搶奪美國人的工作,還佔據美國總貿易逆差的主要份額,賺走美國人的錢,讓美國人變窮。



人民幣停止貶值



特朗普抨擊中國匯率操控,要求人民幣升值,實施公平貿易。按照美國專家的購買力平價測算,美元兌人民幣的實際匯率在4以下,所以中國人民幣應該對應升值到4或者4以下,只有這樣,美國和中國貿易才在壹個起跑線上競爭。但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在美國競選如火如荼之時,人民幣貶值速度反而加快,壹路衝到接近7。根據眾專家預測,人民幣還將繼續貶值到7.8 – 8.0,增強對美國的出口優勢。特朗普對此怒不可遏,要求盡快調查中國匯率操控,如果必要,將對中國實施懲罰性關稅。



人民幣兌美元停止貶值。特朗普就任總統後,中國體制儘管心存僥倖,但還是出於莫名恐懼,停止了人民幣貶值,暫時保持匯率穩定。而且隨著美元指數下跌,人民幣對美元相對升值,但同時對其他貨幣保持穩定。中國體製曲線救國企圖逃避特朗普的匯率操控抨擊,繼續保持對世界的出口。



人民幣對美元穩定升值成不可逾越的紅線。我在絞索壹說過,特朗普眼裡只有美國利益,其態度和行為視錢而定,在對待人民幣匯率上,特朗普的這種態度非常清晰。特朗普把人民幣匯率和對中國巨額貿易逆差,看作關乎美國生死存亡的問題,他的競選承諾中壹部分問題可以妥協折中,但貿易問題絕對不能。



人民幣對美元升值是特朗普需要和期望的。如果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美國貿易對中國貿易逆差會減少,製造業會回流美國,給美國中產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這樣的話特朗普態度就會緩和,不再說中國是匯率操縱國,也有壹定耐心等待貿易赤字減少和工作機會回流美國。人民幣升值幅度越大,特朗普對中國的態度越好,越樂意與中國合作。反過來,如果人民幣對美元回到貶值軌道,特朗普就會再度抨擊中國匯率操控,並且隨時對中國採取緊急制裁。



匯率是國際經濟的基點。特朗普把匯率操縱當成解決中美貿易平衡的關鍵問題,對於中國體制,匯率操縱國的指控遠遠超出外貿範疇,斷掉中國體制的退路,讓體制直面生存危機。



811匯改



2008年後,中國經濟以房地產為主導,鐵公基為支持。隨著大量資金湧入房地產,房地產價格波浪式上漲,壹浪更比壹浪高,越來越多人相信房價永遠漲。



房價永遠漲逐漸形成全社會共識。體製印鈔速度不減,人民幣越來越不值錢。壹部分人換美元做對沖,但當時美元對人民幣升幅有限,加上主流媒體和喉舌經濟學家的引導,多數人認為沒必要換美元,或者根本沒想過換美元,買房保值是首選。在房價的壹輪輪上漲裡,買房炒房的都信心十足,中國房價不可能跌。



中國外儲開始不增反減。當多數人跟隨社會輿論,把資金都用於買房炒房,少數人則順勢賣房賣地,套現人民幣換匯離境;實體經濟在高房價中走向末日,外資開始成規模撤退,也要換匯出境。雙重衝擊下,中國外儲不斷減少。我的新浪註冊就在那個時候,因為單獨用名字王尚壹註冊不通過,當時是2014年,所以順手加上後綴2014,然後註冊成功。 2014年底我開始玩新浪微博,農曆春節時發微博號召換美元,“即使匯率暫時不會有太大問題,不代表平安無事。現階段,平民換美鈔的路上,是與權貴和外資加速度賽跑,跑的快才可以換到手。就像去食堂打飯,小黑板上價格沒變,去早的從容打壹份,去晚了各種擁擠踩踏,去的太遲,飯沒了。最關鍵,錯過這頓再沒下頓。跑快點! ”



811匯改產生。 2015年股災後,大量資金從股市逃頂換匯離開中國,對外儲形成巨大壓力和威脅,即股匯雙殺。面對危機,體制在8月11日實施匯改。體制在瘋狂印鈔救股市的同時任由人民幣貶值,引發金融領域大震盪,導致更多資金恐慌換匯逃離。 811當天我發微博,“今天的人民幣貶值只是開始,未來還將貶值千倍萬倍,而美元是基礎的保值手段。賣房子賣廠子賣股票,換美元,刻不容緩。”。匯改的負面影響遠超預期,體制很快停止匯改,並且犧牲人民幣國際化以維持匯率穩定。接著重回老路,大印鈔,房地產漲價去庫存。房價再度上漲。



811匯改暴露體制的冷酷內質。 1990年後,中國大學系統提供越來越多畢業生,科班出身的經濟金融專業人員不斷充實體制,中國經濟金融技術官僚系統逐漸成形,並不斷完善。這些技術官僚在大學裡學習的是出口導向,即貫徹體制頂層提出的血汗工廠經濟模式,他們的根本特點是,為了經濟增長的所謂偉大目標,可以冷酷的採取任何殘忍甚至毀滅措施。血汗工廠政策導致中國資源環境和農田遭到毀滅性破壞、大量國企解散並轉給私人、幾千萬國企職工下崗、數億農民背井離鄉謀生以致中國基礎的農村家庭模式瓦解,而技術官僚職位不斷升遷,隊伍不斷壯大,集體力量越來越強,冷酷的思維模式越來越固化。與中共早期歷史相比,當前體制更冷酷更血腥,技術操作上有極大提升,摧毀力更強大。



811匯改也反映體制思維模式從未改變。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後,中國由出口導向轉為外資依賴,經濟形態發生根本變化,但體制系統和隊伍並沒有變。所以當外匯面臨危機,體制立即執行811匯改,瞬間回到1994年的模式,實施人民幣貶值來挽救出口,也就是重啟血汗工廠的出口導向模式。



811匯改的嘗試預示體制已備後路,即人民幣大貶值。隨著人民幣M2快速增長,外儲快速消耗,外匯危機日益臨近,隨時爆發。根據中國體制的經濟金融運作模式,811匯改屬於探路,也是未來的預演。表面上,811匯改失敗,還犧牲了人民幣國際化,但是因此看到整個社會的反應,從測試的角度是成功的。在未來,體制如果再遇外匯危機,將復制811匯改模式,並且改為加強升級版。



大貶值路斷



體制的最後手段是人民幣匯率大貶值。按照動態金融測算,160萬億人民幣M2,1萬億美元真實外儲(體制可實際動用資金),體制可直接將人民幣匯率貶值5倍,從當前美元兌人民幣的6-7,貶值到30- 40。當然,這是名義匯率,彼時美元成稀缺品,實際匯率可參考前蘇聯解體後或委內瑞拉的現在。



預備大貶值的模式是,先支持M2增長,再實施匯率貶值。如果匯率是30,1萬億美元外儲等於30萬億人民幣,按照貨幣乘數4-5,M2為120-150萬億。如果匯率是40,那就是40萬億人民幣,M2為160-200萬億。據此,中國體制的印鈔高線大約是200萬億人民幣。如果外匯管制措施嚴厲有效,可以考慮上浮10%,即220萬億。這個估算是想展示,811匯改屬於試探,體製做了匯率大貶值的準備:如果形勢不穩,體制隨時大貶值;如果形勢較穩,M2可以繼續增長,讓房價再飛幾年,等貨幣極限達到220萬億,再突然貶值到40。



人民幣大貶值是中國體制的必然選擇。貶值的根本利益主要有兩個: 第壹,讓所有肉都爛在鍋裡,尤其是阻止外資換匯離境。我2015年初分析外企大潰敗時,保守粗算外資可能擁有5-10萬億美元資金。保守在於應該嚴重低估了外資的資金量,不過已經足以說明,中國外儲根本無力應對外資撤退。如果人民幣匯率貶值到40,外匯償付壓力則大大減輕。



第二,重回血汗工廠出口模式。人民幣不斷超發湧入房地產市場,房地產在壹段時間內能吸收通脹,但長期必然釋放通脹。在房地產釋放的通脹壓力下,中國生產成本不斷上升,大量工廠向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轉移,出口換匯越來越艱難。隨著人民幣接近200萬億,通脹壓力越來越明顯。在生產領域,2016下半年開始,原材料和零部件價格暴漲,全面擠壓企業微薄的利潤空間,尤其電子元器件價格暴漲,令中國的主要創匯產業岌岌可危。體制採取各種措施支持電子行業確保出口,但都無法抵消日益劇烈的通脹。最終體制只有壹條路,大幅貶值人民幣,讓實體生產和出口起死回生。



中國體制匯改嘗試時,不知道特朗普風暴正在形成。特朗普宣布參選後,提出各種政治主張,各地演講都贏得大力支持。在美國政治歷史上,從來沒有壹個政治人物,從競選之初就獲得如此眾多民眾的熱烈追捧。特朗普作為沒有任何政治經驗的參選者,主要競選主張在於貿易、經濟和就業,在共和黨初選中令其他璀璨的政治明星黯然失色。可惜整個世界如同盲人,看不到特朗普當選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中國體制與美國大政府集團緊密合作,迷信美國大政府的宣傳機器,希拉裏必然當選,因而高枕無憂。特朗普當選後,中國體制仍認為特朗普不足為懼。



中國體制在特朗普施政五個月後驚醒。特朗普沒有被彈核下臺,也沒有被刺殺,而是面對民主黨大政府的各方攻擊和重重困難,仍然堅持緩慢兌現自己的競選承諾。更重要的是,中國體制終於意識到,特朗普為了美國利益,可以拋棄任何規則。



特朗普的MAGA和America first ,對中國造成巨大壓力和威脅。特朗普當選總統後,日本首相安倍、企業代表豐田章男、金融投資大亨孫正義,都去拜見特朗普,承諾幾百幾千億美元投資。特朗普龍顏大悅,不僅淡化與日本的貿易逆差,還表示堅決與日本站壹起。特朗普對日本的態度反過來也說明,如果誰損害美國利益,特朗普也立即翻臉不認人。



特朗普堵死了人民幣大貶值的退路。如果人民幣大貶值,中國出口猛增,經濟循環昨日重現,中國體制可以保住生存基礎,只有外資損失最大。特朗普上臺後,很多美國大企業都反對特朗普並向中國示好,壹旦人民幣大貶值,大企業遭受嚴重損失,又必然回頭找特朗普哭求救援。特朗普秉著美國利益至上的原則,根本不計前嫌,會徵繳所有中國在世界各地的資金和資產以彌補美國企業的損失。同時,特朗普會對中國大部分產品徵收百分之幾百的關稅,卡住中國進口。即使少數中國產品能出口到美國,美國也會截留貿易款項,還是用以彌補美國企業的損失。人民幣大貶值變成不可能的選項。



體制的絕路抉擇



中國金融系統是即將崩潰的堰塞湖。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第壹、高達160多萬億的人民幣M2按目前匯率遠超美元總量;第二、中國名義外儲從4萬億降到3萬億美元,除呆壞賬外,實際可動用外儲見底;第三、房地產市值保守估計300萬億人民幣,隨時賣房套現換匯;第四、外資坐擁巨額人民幣現金,保守估計5-10萬億美元,隨時申請換美元離境;第五、中國目前是外向型主導的經濟,需要與國際市場保持全面聯繫。



體制剩下兩條絕路二選壹。第壹條路,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人民幣M2保持在160萬億以上,外儲枯竭,大通脹摧垮生產和生活。



高高在上的樓市隨時令中國外儲崩盤。按照目前的房價和匯率,比如,賣壹套北京上海深圳的房子,平均可得1000萬人民幣,賣70萬套就是7萬億,即1萬億美元,可以把中國真實外儲掏的渣都不剩。



中國體制嚴控外匯流出,但效果甚微。 811匯改後,體制醞釀和出臺各種措施,嚴厲查處和限制換匯離境。但中國目前是外向型經濟,外企和私企要出口,必須與國際保持經濟關系,換匯群體和渠道不可能全部堵死。隨著房價見頂,國內經濟環境持續惡化,越來越多人想方設法套現換匯。



所有貪婪者都在等最後壹刻。無論外企還是中國富人,對中國的信心都越來越脆弱,但貪欲無止境,都想賺最後壹個銅板。他們必須等到某個時刻,被什麼事件刺激,忽然瘋狂逃離,形成慘烈踩踏。我2015年後就強調,換匯進入按強分配模式,踩踏時,讓領導先走,領導的僕從隨後,然後就沒有然後。



大通脹摧毀中國商品生產和民眾生活。自微博開通我說過多次,“把通脹進行到底”,“ 大通脹將令人目瞪口呆”,壹些被排除在中國經濟生活之外的人,坐井觀天盯著幾個肉菜價格喊通縮,完全忽視房價房租、醫療教育、交通運輸、品質食品、各種人工、各種原材料價格都持續大幅上漲的現實。把眼光放長遠些就會發現,從來沒有將來也不會有什麼通縮,在大通脹背景下,肉菜價格下降只會摧毀農業,而摧毀農業的最終後果是更加恐怖的糧食通脹。



2016年二季度我再次明確,大通脹將從四季度爆發。四季度開始,各種原材料和工業零部件價格暴漲,而且隨時隨地繼續上調。終端產品企業為保持市場競爭力,不敢對終端消費品大漲價,在微薄利潤下因大通脹而陷入困境。隨著印鈔效應繼續傳導以及供給側改革,上遊漲價風潮愈演愈烈,波浪式摧毀下遊生產企業,也就是我幾年來反復強調的中國實體經濟末日。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生產企業壹波波倒閉,每波倒閉都意味著供給減少,出於供求關系剩餘企業隨之提價。當越來越多的貨幣,只能購買越來越少的產品,通脹必然進壹步加劇。



中國體制如果堅持保持160萬億以上M2,中國經濟將以小刀割肉的方式瓦解。步驟基本如下:1、實體經濟末日。生產企業大部分關門,剩下寥寥無幾。 2、大通脹和大規模失業。在通脹壓力下,企業倒閉潮引發失業潮,越來越多人陷入生存危機。 3、外儲清空。各路資金爭相逃離中國,形成踩踏。 4、逃離的中國人在國際被追剿。中國拖欠歐美日等國的巨額外匯資金,屆時這些國家必然追繳中國人帶出中國的資產做補償,甚至不惜發起人身傷害行動。



當前中國經濟全面瓦解和外儲清空已到達臨界點。中國系統性危機已經爆發,即使特朗普絞索不收緊,中國體制也難撐過壹年。壹年時間貌似很長,但對於體制和壹個14億人口的國家來說,壹年就是近在眼前,比壹個人的壹天還短暫,眼睛壹閉壹睜壹天就過去了。



第二條路,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內部收縮M2規模與外儲匹配。收縮M2規模是說,比如現在M2為160萬億,對應只有1萬億美元外儲,外儲隨時被清空。反過來,體制可以按照1萬億外儲,即6-7萬億人民幣,再以貨幣乘數5,即M2壓縮到30-35萬億或以下,回到2005年之前。



收縮M2有幾方面好處:1、外企的巨額現金大部分化水。 M2急劇收縮可以消滅社會大部分資金,尤其外資,但M2收縮完全是中國內部事務,西方勢力只能乾瞪眼;2、降低各類成本支持實體經濟,重新促進出口。 M2大收縮後,房價歸零,房租低廉,實體企業的相關成本大幅下降,出口競爭力恢復,生產逐漸復蘇。 3、換匯行為基本停止,較易保外儲。 M2收縮後,民眾現金大部分清零,最多能維持基本生產和生活,沒有餘錢換美元,外儲就安全多了。



體制初步選擇第二條路。 7月中旬中央金融會議召開,會議內容明確中央政策大逆轉,體制初步放風將走第二條路。 10天後的政治局會議也基本確認走第二條路,隨後財經媒體的各種放風。中央和地方的各種政策都在為第二條路做鋪墊。



第二條路還未全面上道。從7月中旬到8月中旬,雖然體制打垮房地產的意圖非常明確,但尚未開始縮減M2,央行仍然在釋放資金以維持經濟局面。結合北戴河會議和19大組織內部重組,體制未來壹兩個月主要還是做鋪墊,短期維穩。考慮到經濟形勢的緊迫性,19大可能提前召開,並明確選擇第二條路。



如果深刻理解特朗普,了解特朗普對中國的匯率操縱國指控,就可以清晰看出中國體制的政策選擇。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升值,不少人歸功於體制的強大操控能力,其實這正是特朗普絞索的威力所致。有些夢做著做著就醒了。



特朗普稅改



2017



減稅是特朗普風暴席卷世界的關鍵壹步。特朗普從競選開始,就在全面改變美國。在美聯儲加息縮表的背景下,特朗普減稅將發揮巨大威力,全面逆轉當今世界的大印鈔、零利率和高稅收經濟模式,世界各地區經濟和產業經濟均將產生劇烈變化,影響幾乎每個人。



具體來說,特朗普減稅能成為關鍵契機,扶持中小企業,推動美國製造業的爆發式成長。特朗普推行的政策,加上減稅,將對中小企業生存和發展,形成強有力的支持。而中小企業將帶動製造業迅猛發展,重塑美國製造業競爭力,逆轉美國經濟空心化狀況,重新夯實美國經濟基礎。



目前,特朗普尚缺乏清晰系統的認識,在管理上有極大的提升空間。特朗普壹次次強調,美國經濟正處在快速成長期,GDP增長連續超過3%,而且可能達到4%,也因此誇耀自己的政績。而從目前特朗普的內政外交和個人行為模式可以看出,特朗普缺乏清晰認識和系統規劃。如果特朗普政府進壹步提高管理水平,建立政府的系統發展平臺,強有力支持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美國經濟增長能從3-4%的水平,提升到5-6%的水平。



減稅的作用很大程度取決於政府的管理水平。特朗普政府提升管理水平,關鍵在於兩個環節:1、經濟增長達到5-6%,需要突出幾個關鍵要素:進口替代、製造業主導、中低端市場以及中小企業發展。 2、建立服務型政府,充分發揮減稅的威力,強有力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積極搶占中低端產品市場。例如,美國在2016年進口超過2.7萬億美元,其中產品進口2.2萬億美元,大部分是中低端產品。如果措施得當,在未來5-10年,美國產品最少能替代80%的產品進口,並且極大減少服務進口(服務外包)。當美國經濟從巨額貿易逆差轉為順差,不僅可以達到年經濟增長5-6%,而且構建起可以自立的經濟系統。



更重要的是,減稅之後,特朗普需要進壹步行動,讓美國經濟增長更加堅實。經濟增長不僅需要以自身衡量,更重要的是實現橫向對比優勢。按照線性預測,世界經濟增長率在未來達到2%,如果美國經濟實現5%的增長,美國的相對經濟增長率為3%。關鍵在於,當全球經濟大崩潰時,經濟增長變為負值。這時候,美國作為全球化經濟的中心,自身不可能實現5%的經濟增長,而且也必然跟世界經濟同樣陷入崩潰。但是,美國經濟可以實現相對增長,比如相對增長5%。假設世界經濟變化值為-30%,美國經濟變化值為-25%,說明美國經濟更堅實。經濟崩潰時更堅實,是最重要的國家經濟競爭力標誌。如果特朗普政府能夯實美國經濟基礎,特朗普將成為美國最具經濟發展能力的總統。



在國際上,減稅讓世界各經濟大國極其震驚。過去壹年,特朗普展現出對經濟的強大影響,令各國政客開始緊張。當參議院版減稅案通過後,意味著特朗普減稅的通過近在眼前,並很快將以極大的威力改變世界經濟。主要經濟大國的政客才真正緊張,並因此做出反應。安倍內閣很快表示,學習美國的經濟操作模式,也將有條件地降低企業所得稅到20%。英法德意西代表歐盟國家,共同反對特朗普減稅,甚至號稱淮備採取行動,阻止美國減稅。中國政府沒有直接表態,而是通過官媒批評美國不負責。



特朗普減稅如同發令槍,重新定義世界競爭格局。如果特朗普大刀闊斧改變政府,提升中小企業發展速度,也將加速美國重新樹立全面的工業優勢。在過去10年,日本已經成為與美國並駕齊驅的工業超級大國。安倍內閣作為強權政府,將採取跟隨政策,在與美國對等的稅收平臺上,充分發揮日本優勢,應對美國競爭。美日競爭將以螺旋上升的方式,不斷激化,重新定義世界經濟模式,全面改變世界經濟格局。



特朗普減稅的作用,需要從兩個主要部分理解:第壹,特朗普風暴為減稅做重要鋪墊。特朗普風暴席卷美國,在很大程度上逆轉美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環境,為減稅提供強大的前期鋪墊,並且急迫呼喚減稅的通過。如果沒有特朗普的前期鋪墊,減稅作用將極其有限。而且,如果特朗普不在未來實施更加系統、積極、果斷的措施,減稅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所以,分析減稅效果,首先要鳥瞰特朗普風暴的關鍵環節和影響力。



第二,減稅風暴極大改變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減稅將大力扶持製造業,核心是支持中小企業,並激發中產階級的工作積極性(金融業、大企業和富豪有各種避稅渠道和手段,不需要減稅,更反對減稅)。隨著中小企業帶動製造業實現爆發式增長,美國經濟潛力得到釋放,極大提升美國製造的競爭力。日本跟隨降稅,從政治上支持特朗普,在經濟上與美國製造更積極競爭。美日競爭相互推動實現螺旋式升級,全面改變世界政經格局。



本文就特朗普減稅風暴的兩部分,解析特朗普稅改對美國的影響,以及美日競爭與升級。



特朗普風暴與減稅



減稅是特朗普的核心競選承諾。在競選時,特朗普號稱自己將成為經濟總統,承諾推動經濟增長,給美國人帶來大規模中高收入的全職就業機會。其中,減稅是核心的部分,整合引導特朗普的所有經濟政策。我將特朗普給美國帶來的顛覆性變革稱為“特朗普風暴”,減稅則是風暴中的風暴,或者說風暴中的最強音。



減稅是特朗普工作的重要裏程碑。減稅必須與綜合措施相配套,才能發揮巨大威力。在過去壹年,特朗普以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巨大的成就。更重要的是,特朗普已經顛覆式地改變整個美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環境,創造出親商的環境。當減稅和特朗普的努力成果相結合,將改變整個世界的經濟運轉模式。



特朗普的突出之處在於製造業導向。製造業是現代經濟的基礎。製造業強盛意味著就業充分、貧富差距小、民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未來經濟發展潛力大。在過去,美國的衰敗根本在於製造業衰敗,即經濟空心化。特朗普減稅方案,只有與製造業導向相結合,才能發揮巨大的潛在效果。



特朗普經濟是裡根經濟學的增強版。我在過去的文章和微博中多次強調,特朗普是裡根2.0。從整體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特朗普基本遵循裡根路線。同時,特朗普突出自己的特色,以不同方式表現個人魅力。



在經濟方面,特朗普的主要特色表現為:1、身先士卒,吸引製造業回流。特朗普鼓舞製造業企業主和工人,增強資方和勞方的合作;2、特朗普積極改善社會環境,為製造業生存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減稅將進壹步推動製造業回流美國;3 、特朗普減稅立即傳導到日本,帶動日本減稅,形成強有力的美日聯動效應。



1、製造業導向



特朗普競選開始就承諾把製造業工作弄回美國。特朗普的製造業導向,在第壹年的執政起到顯著作用,包括經濟快速增長,工作機會不斷增加,工人收入提高,特朗普的政策得到廣泛支持。當特朗普推進減稅,受到製造業企業主和中產階級/工人的雙重支持。如果企業和工人具有更強的發展欲望,能更多合作,減稅對經濟的提振作用也將更強。



在競選期間,特朗普不斷強調經濟,更直指製造業的大量外流,並且發誓要重振美國製造業。特朗普在全國各地進行競選演講,還經常在當地坐車遊覽,有時與當地中小企業主座談。特朗普在全國各地,親眼看到工廠遷走後留下的大片廢墟,感到極其震驚,情況惡化的情況遠遠超出他的想像。因為,壹個工廠搬走後,不僅意味著製造業工作流失,還有周邊服務業就業減少,整個社區陷入貧困,日益荒涼、甚至荒廢。他與企業主座談,壹次次對企業主承諾,他上臺後將採取各種措施,盡全力為企業主服務,支持企業主的生產和發展。



在競選過程中,特朗普壹次次利用經濟綱領重新贏得民心。特朗普作為政治菜鳥,雖然在商場和媒體經驗極其豐富,仍然多次陷入主流媒體、民主黨、以及共和黨建制派的圈套中,看似敗局已定。但是,特朗普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壹次次強調經濟,包括頒布經濟綱領,解釋具體經濟政策思路。其中減稅方案做為重中之重,成為特朗普贏得競選的關鍵基石(我在早期的《特朗普風暴》中,對特朗普的經濟綱領有過分析)。



特朗普勝選後重點放在經濟領域。在勝選後,特朗普以侯任總統身份立即行動,主動給某大企業總裁打電話,請總裁不要將美國的工廠搬到墨西哥。特朗普完全打破過去的傳統,表現出對製造業的重視。奧巴馬諷刺說,特朗普需要有魔法杖,才能把製造業吸引回美國。而且,對於特朗普提出提升美國經濟增長到3.5%,甚至在壹些場合提出4%的說法,奧巴馬嘲諷地說,3%經濟增長已經成為歷史。特朗普不理會奧巴馬如何說,而是各國經濟界進行大量溝通,要求更多投資進入美國,支持美國經濟增長。



就任總統後,特朗普經常每天在白宮工作十幾個小時以上。特朗普會見國內國際各界經濟金融機構代表/投資者,聽取各方意見,要求各方積極投資;不斷簽署總統令,廢止奧巴馬在任時各種阻礙製造業的總統令/行政條例;支持執法機構,強調打擊犯罪,恢復法律與秩序。隨著時間推移,這些小事不斷匯集起來,開始產生巨大的力量,起到給製造業/經濟鬆綁的作用,極大降低企業運作成本,提高經濟增速,鼓舞生產者和消費者信心指數等綜合作用。



自從特朗普競選大勝後,美國股市屢創新高,反映出對特朗普和減稅的態度。眾所周知,美國股市和中國樓市是世界兩大顯性泡沫,在16年下半年美國大選期間已經岌岌可危。而特朗普上臺後,美國股市立即正反饋,在很高估值上還不斷上漲,反映資本市場對特朗普的信心和期望。隨著特朗普政策的實施,美國商業信心指數和消費者信心指數越來越強,美國股市泡沫不斷放大。其中,支持股市的壹個最為顯著的因素是特朗普減稅,因為減稅能大幅提升企業利潤,促進整體經濟擴張。某主流媒體播報假新聞,說Flynn將軍認罪,承認這競選期間與俄國人打交道。消息傳出,幾分鐘導致道指暴跌300多點。假新聞很快被澄清,股市收盤大幅回漲。這個市場波動充分說明,特朗普對於股市的重大支持作用。



美國股市暴漲,讓美國投資者獲得豐厚的賬面收益。股市上漲支持房地產的火爆,共同促進金融市場的繁榮。中產階級是養老金賬戶(401k)投資者,由於金融市場火熱而收益豐厚,因此更加支持特朗普和稅改。



GDP增長是衡量總統業績的壹個主要指標。在競選期間,特朗普提出整體經濟政策,公佈減稅方案,並以此承諾,將支持GDP年增長達到3.5%,並且在未來10年創作2000萬以上的工作崗位。後來,特朗普說,他本來準備承諾4%的經濟增長率,但是被競選團隊阻止。而在特朗普全職就任後的2017年第二和第三季度,GDP增幅均超過3%。即使在海嘯導致德州經濟大損失,第三季度的GDP也達到3.3%。 11月底,紐約聯儲甚至預測美國四季度經濟增幅為3.93%。可以說,在減稅之前,如果消除災難原因,特朗普推動的經濟增長率已經達到3.5%。



在特朗普的努力下,美國就業市場數據日益強勁。除颶風大災的時期,美國實際就業人數不斷超出預估數字。更重要的是,特朗普時期的不少就業崗位,來自於中高收入的製造業全職工作。例如,11月新​​增非農就業人口為22.8萬人,其中36000個職位是製造業的中高收入全職工作。與之相對比,在奧巴馬時期,大量全職製造業中高收入工作流失,增加的只是低收入和半職工作。例如,壹個工人失去中高收入全職工作後,做兩個低收入的半職工作維生,收入大幅減少,失去各種福利和保障。從個人來說,等於陷入實際失業狀態。但是在奧巴馬時期的就業數據中,這不是失去壹個工作,而是淨增加壹個工作。



製造業復甦對美國中低收入群體具有最顯著影響。由於製造業工作的增加,美國工人工資在十幾年來首次出現上升勢頭。根據11月數據,美國黑人的失業率創出17年以來的最低,拉美裔的失業率則創出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最低,美國黑人的房屋擁有比例也創出新高。這些數據反映出,黑人勞動者對未來經濟更具信心。



美聯儲連續加息縮表,讓特朗普的經濟業績更為可觀。在特朗普勝選後,美聯儲即開始連續加息,從17年10月開始縮表。正常情況下,加息縮表都將導致股市下跌,經濟放緩,即給特朗普設置越來越高的障礙。而面對阻力,特朗普治下的美國經濟增速反而越來越快。與之相對比,奧巴馬在任8年,美聯儲實施3輪超大規模印鈔,伯南克用直升機撒錢,並且利率接近0,財政赤字增加壹倍,接近20萬億美元。即使這樣,奧巴馬時期的GDP增長都只是可憐的1.5-2%之間。奧巴馬不是找出問題解決問題,而說低2%的增長是新常態(New Norm),讓美國民眾接受這種新常態。奧巴馬離任時,經濟增長率只有1.9%的水平。特朗普上任後,直接將經濟增長率提升到3%以上,而且連續3季度超過3%。特朗普和奧巴馬之間的巨大GDP增長差距,說明特朗普對美國經濟的強大推動作用。



特朗普的業績讓反特朗普勢力非常震驚。在競選投票前,主流媒體宣傳,如果特朗普當選,美國經濟將遭到摧毀,美國社會將遭到摧毀,世界經濟將遭到摧毀。事實是,特朗普當選壹年沒有通過任何重大法案,政治經濟社會架構基本沒動,甚至奧巴馬的勢力仍然盤踞在華盛頓。對於反特朗普的勢力,這些跡像都表明,特朗普的執政將失敗。但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特朗普鼓動起巨大的美國經濟,讓美國經濟增速比奧巴馬時期高出壹倍。這種巨大的差距,讓崇拜奧巴馬的反特朗普勢力遭到嚴重打擊。每當經濟預測數據之前,這些勢力都預測經濟將下滑或者不理想,但是在美國經濟增長數據公佈後,他們的幻想總是破滅。主流媒體的主持人在談及亮麗的經濟數據時如喪考妣,假裝美國經濟的強勁增長不存在。



特朗普通過正確的決策,帶來超乎絕大多數人預料的經濟景氣,對美國中低收入民眾產生兩個重要心理影響:



A、民眾相信特朗普的經濟政策,特朗普以身為富豪鼓吹自己最善於搞經濟、將是最大的(製造業)就業創造者。特朗普重點向黑人和拉美裔誇口,讓他們能有更多的工作機會,以及更好的收入,改善他們的狀況。在特朗普競選中,支持特朗普的大多數民眾——包括部分黑人和拉美裔,都(部分)相信特朗普的鼓吹。與之相對比,希拉裏/奧巴馬等反復強調,在工業4.0的未來環境下,不可能有更多工作機會,特朗普只是自吹自擂,承諾空頭支票,騙取選票。特朗普上任不到壹年,大政方針還沒有通過,就產生如此巨大的效果,民眾只能相信特朗普,而不信民主黨。



對特朗普經濟政策的認可,從主流媒體的民調也可以表現出來。主流媒體的民調顯示,民眾對特朗普個人的認可率為44%,對特朗普政策的認可為62%。從特朗普競選開始,反特朗普的力量就壹直對特朗普進行人身攻擊,保守派力量則明確強調,我們不是選聖人或教皇,我們在選美國總統,他的政策比他個人問題更重要。這兩個數據反映出,高達18%的特朗普反對者,不得不認可特朗普的經濟政策。



B、民眾相信特朗普的承諾。在競選期間,民眾推舉特朗普的壹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希望滿嘴謊言的職業政客再當總統。在過去幾十年,除肯尼迪和裏根之外,職業政客上臺後,所作所為與競選時的承諾完全不相符,甚至背道而馳。肯尼迪剛開始實施壹部分競選承諾即被刺殺,換上將美國推向社會主義的林登·約翰遜。競選時,特朗普做了無數承諾,說了無數次“相信我”。支持者的主要心態是,特朗普是商人,誠信是其生存基礎,即使承諾不能全部實現,實現壹部分也好,給他壹個機會試試。



特朗普競選大勝後,通過不斷的工作令支持民眾喜出望外。特朗普上任後,雖然在大政方針上遭受各種挫折,但始終在努力兌現承諾,儘管速度很慢。而特朗普無法兌現承諾,跟華盛頓腐敗集團的阻撓有直接關系。如果沒有腐敗集團的阻撓,特朗普可以更順利地及早兌現競選承諾。



民眾越來越支持特朗普。特朗普的承諾如此之多,讓人覺得不可能都實現。但是特朗普上任不到壹年,已經兌現壹部分,民眾能感覺到特朗普的誠意和超強能力。很多民眾希望特朗普能連任總統,用8年徹底改變美國。



對於減稅,主流媒體大肆扭曲和抹黑,說稅改完全傾向富人,加大對中產階級和窮人的盤剝,包括富人(包括特朗普家族)大量減稅、中產和窮人基本沒減稅甚至增稅、保護窮人的社會福利被取消、政府赤字和債務將激增。在參議院通過減稅案後,主流媒體的宣傳攻勢,讓眾多民眾對減稅方案具有明顯的負面認識。



而民眾信任特朗普政策和承諾,對於特朗普推動減稅具有關鍵意義。對於稅改,特朗普親自表態,主流媒體歪曲事實,不提減稅將帶來的企業收益提高、更多就業機會、更高的工人工資、以及中產稅負更低。民眾更關註眼前利益,感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特朗普競選大勝以來,經濟確實越來越強勁,而且民眾也跟著受益。既然特朗普壹次次勝利,難道民眾不該跟著勝利者,而是跟著失敗者?所以,既然減稅案是特朗普從競選時即反復強調的政策,而且特朗普承諾將帶來美國經濟繁榮,民眾就會支持。即使很多人有疑問,甚至極其不滿,畢竟特朗普更懂經濟,知道選擇最好的政策。所以,很多人即使反對,仍然考慮給特朗普機會,看看減稅能否起到相應效果。



2、支持製造業的經濟環境



製造業不能自身獨存,需要強有力的經濟環境支持。特朗普在致力製造業回流美國的同時,致力於打造支持製造業發展的硬件和軟文化環境。



A、 硬件環境



製造業發展首先需要基礎設施。特朗普從不到10歲起即參與工程建設,特朗普的子女也從不到10歲開始在建築工地開鏟車和搬磚。特朗普即使在競選期間,還在監督兒子操作的高爾夫球場和豪華酒店的工程。出於職業習慣,特朗普對於基礎設施極其敏感。特朗普壹邊羨慕中東和中國的豪華機場和寬敞平整的公路,壹邊為美國破舊的機場和公路而痛心。所以,特朗普誓言要用2萬億美元,將美國重新裝修壹遍。但是美國政府早就滿世界撒錢完畢,負債累累無能為力。特朗普任命趙小蘭做運輸部長,以公私合營的方式發展基礎設施。



特朗普對美國基礎設施的宣傳得到大量美國人的共鳴。美國很多地方坑坑窪窪的公路,像是第三世界,對於美國人來說是恥辱。惡劣的道路條件毀車壞胎,增加交通事故的安全風險,增加汽車保費,美國人只希望特朗普盡快行動。公私合營的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規模減稅,讓政府擁有更好的談判條件,降低政府的成本。基礎設施的建設成本降低,也將降低製造業的使用成本,讓製造業保持競爭力。可以說, 哪怕僅從基建的角度,減稅都勢在必行。



根據白宮消息,特朗普將在18年1月,對外宣布振興基建的計劃。從減稅案到基建計劃的時間緊湊程度可以看出,特朗普迫不及待。減稅可以看作吸引私人資本,推動大興基建的關鍵前提。



特朗普政府針對互聯網的政策,將掀起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新浪潮。 17年12月,聯邦通訊委員會(FCC)投票,取消奧巴馬時期“網絡中立條例”。這個條例導致網絡服務供應商(ISP)的收入和利潤渠道被控制,無法實現營收增長,也無力投資到新壹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中。同時,網絡內容供應商可以廉價使用網絡,通過節目賺得盆滿缽滿,而無需承擔網絡的硬件基礎設施建設任務。這樣的結果是,美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停滯,越來越不適應當前信息發展的需要。取消條例後,ISP擁有更大的操作空間,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增加收入和利潤,進而投入大筆資金,推動美國信息基礎設施的升級,支持美國未來的經濟增長。



能源產業也是製造業發展的主要基礎之壹。特朗普在競選中,強調傳統能源的基礎作用,積極支持美國能源工業發展。特朗普批判奧巴馬時期試圖扼殺美國能源工業的狀況,誓言重振美國能源工業。尤其對於奧巴馬希拉裏試圖全面關停美國煤礦,特朗普表示堅決支持煤礦工人,支持煤炭工業的複興。特朗普還支持美國頁巖油氣的的開採,加強美國加拿大能源工業的壹體化合作發展,降低美國能源成本,盡快實現美國能源自給,進壹步支持美國製造業復興。



特朗普上任後,支持美國能源工業擴張。特朗普批淮keystone油管建設,加拿大石油可以直接流到得克薩斯。特朗普取消奧巴馬總統令,給奄奄壹息的煤炭工業鬆綁。美國煤礦重新興旺,不僅保住現有煤礦,還有煤礦重新開工,並實現煤炭出口。特朗普還支持頁巖油氣工業,尤其加大聯邦土地上的頁巖油開採。在特朗普的推動下,美國能源工業快速擴張。預計到18年,美國能源即可實現自給,甚至出現部分能源出口。



為了全面支持能源工業和美國經濟,特朗普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奧巴馬早在上臺前,就積極支持全球變暖的觀點,不顧美國人的利益,推進排放總額和碳排放交易(碳稅)。奧巴馬的觀點非常鮮明,他在競選中說,“在總額和交易系統中,電價必須暴漲,商業必須從新安排他們的運營。 這會很費錢,他們可以將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奧巴馬積極參與巴黎氣候協議,慷美國人之慨,承諾美國出1000億美元給協議。在協議尚未真正開始操作時,奧巴馬就未經國會批淮拿出上百億美元。特朗普上任後,對整個協議進行審查,要求其他發達國家承擔更多責任,但這些國家拒絕,於是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協議。美國不再做冤大頭,可以保持低能源成本,不論能源工業、製造業、商業以及消費者,都能受益,政府稅收也受益。



能源工業呼喚特朗普減稅,進壹步降低能源成本。由於能源工業裝備水平高,煤炭開採已經全面機械化和部分自動化,而頁巖油氣開採日益智能化,裝備對美國能源開採具有關鍵作用,而減稅將有效降低能源開采的裝備成本。而且,減稅將提升能源工業的稅後利潤,支持能源工業的設備更新升級、工人工資提升、增加礦產擁有者的利潤分紅以及更多現金儲備。在競爭激烈時,能支持美國能源工業具有更強的競爭力。所以,能源工業極其歡迎特朗普減稅,減稅後能源工業將更興旺,既自身創造經濟增長,也同時支持製造業發展。



B、 軟文化環境



從15年中宣布競選開始,特朗普即強調“反政治正確”,致力於打垮民主黨主導的文化傳媒氛圍。經過近2年半的戰鬥,特朗普幾乎以壹己之力,打垮民主黨文化宣傳機器。而且,特朗普以眼球經濟吸引製造業的高度關註,引發製造業紛紛考慮投資美國。



從經濟角度,政治正確試圖妖魔化富人,尤其針對實體業主。我在過去的文章中明確,政治正確的實質是政治掌權者正確,即宣傳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理念的另外壹個說法。掌權者通過妖魔化富人,號召窮人和女人共同反對富人,對富人實施高稅收、毀壞富人的財產、甚至威脅富人的人身和家人安全,達到搶劫富人財產的目標。在中國,政治正確就是打土豪分田地。



我在《特朗普風暴》中反復說過,特朗普面對的是美國權貴集團及其僕從。這個集團支持政治正確,主要由三部分組成:1、權貴集團,主要為政治權力集團(包括國會、法院、白宮和各部委)、大企業中高層、美聯儲和華爾街金融集團等;2、文化傳媒系統,包括主流媒體、各大學師生、中小學校教師、好萊塢等;3、窮人和女人,包括大多數黑人和拉美裔、非法移民和難民、強調和追求女權的雙標女人等。



特朗普反政治正確,如孩子指出皇帝沒有穿衣。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的美國人認為,美國的方向錯誤,美國權貴集團淩駕於法律之上,致力於危害美國公民的利益,剝削勤勞工作者而支持寄生蟲,並對民眾進行經濟、言論和思想控制。但是,當權貴代表奧巴馬希拉裏說美國現狀很好的生活,大多數人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如果有人說真話,就面對政治正確集團的勸說、訓誡、警告、謾罵等口頭警告。如果說真話者不閉嘴,政治正確集團將指控說真話者偏激、歧視和仇恨,並且動用個人暴力和國家暴力機器,讓不同的人閉嘴。特朗普競選,首先提出反政治正確,揭開政治正確的虛偽與醜惡,並且強調美國面臨的生死存亡問題。



特朗普再次提出“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的口號,並將政治與經濟緊密聯繫起來。通過這個口號,特朗普鼓舞美國民眾的愛國心,與華盛頓的全球化權貴集團對決。特朗普痛斥克林頓和奧巴馬的各種內政外交政策,給美國製造業的沈重打擊,造成美國工人失業、工資下降、美國人民士氣低沈。特朗普尤其抨擊奧巴馬攪亂中東秩序,放縱ISIS恐怖組織壯大,對北韓古巴等邪惡政權的縱容,對伊朗的軟弱投降,對沙特國王和日本天皇卑躬屈膝,在倫敦和中國受辱而歸。奧巴馬回到美國國內則趾高氣揚,被政治正確群體捧為救世主。奧巴馬不僅打擊製造業,而且鼓勵非法移民和難民進入美國,給美國經濟和治安造成嚴重危害。特朗普在不斷的競選演講中,對經濟問題的闡述日益豐富,也吸引越來越多的美國民眾。民眾意識到,總統競選對國家經濟和個人生活的重大影響,主動行動起來,支持特朗普的競選活動。



MAGA的直接聯繫是,美國如“閃耀的山上之城(Shining City Upon A Hill)”,獨壹無二。美國特殊論不僅激發愛國主義,更影響個人性格塑造。作為美國人就要讓自己更聰明,敢於冒險,更具攻擊性,同時不怕遭受打擊,不怕失敗挫折,堅持到底。特朗普的個人性格和經歷,就反映出這種性格。而這種性格,與奧巴馬代表的群體完全相反。奧巴馬上臺後,否認美國獨壹無二,認為美國與其他國家並無不同。支持奧巴馬的群體,性格上以娘炮為主,也被成為“雪花”。這個群體只能指責他人,只能在溫室中生長。面對激烈衝突、遭遇挫折,立即反應過激,甚至精神崩潰。特朗普的競選過程,就是以本人為榜樣,體現美國獨壹無二的過程,以聰明進取打敗愚蠢懶惰,以大膽堅持打敗娘炮雪花的過程。



特朗普以企業家精神打敗希拉裏和娘炮支持者群體。在兩者的對決中,民調顯示希拉裏的勝率是98%。希拉裏募集到20多億美元,創美國競選集資之最;特朗普包括自己投入的上億美元,募集的總額只有3億多美元。在競選中,主流媒體掌控在希拉裏手中,特朗普不斷與主流媒體尖銳交鋒,抨擊媒體的歪曲報導和虛假報導。最後特朗普打敗花費22億美元競選的希拉裏,體現出美國的冒險精神,以及創造財富的企業家模式。按照特朗普在建築業中經常要求下屬的目標:提前完工和低於預算(ahead of schedule,under budget),而總統競選無法提前完工,特朗普戰鬥到最後壹天,最後壹天演講達到5場;而在低於預算方面,特朗普創出與對手相比的最低預算而獲勝之最。



特朗普支持者與希拉裏支持者的對比相當鮮明。 08年總統大選奧巴馬勝出後,開始壹系列大規模違法支持民主黨和保護權貴集團、同時違法打壓民主黨保守派的行為。當時,民主黨保守派反擊,奧巴馬和支持者宣稱,選舉結果將帶來壹系列後果,讓保守派吞下失敗的苦果。到16年競選,特朗普和保守派支持者懷著必勝的決心,卷土重來,被冠以種族歧視者、性別歧視者、deplorable(可悲可憐者)等各種標籤。而特朗普和支持者堅持戰鬥,甚至明敢於承認自己是希拉裏所說的deplorable。



大選投票之夜,希拉裏知道自己失敗後,甚至不承認失敗,感謝支持者的付出。希拉裏在家痛哭流涕,埋怨奧巴馬和科米導致自己失敗,希拉裏的支持者也哭成壹片,從主流媒體主持人到大學教授和學生,都遭受沈重的精神打擊,很多教授無法上課,老師和學生都需要各種心理治療,進而更加反美和仇視特朗普及支持者。這些師生不再說,選舉將帶來壹系列後果,而是對特朗普及支持者群體更加仇恨。戲劇的是,當記者採訪壹些參與大規模反特朗普遊行對特朗普滿口詛咒精神受到嚴重刺激的學生,他們竟然承認自己壓根沒去投票。時至今天,儘管特朗普推動美國經濟快速增長,雪花不僅不認可特朗普的業績,反而對特朗普的成功更加仇恨,希望特朗普被彈核。



特朗普重視經濟的態度,在競選中明確表現出來。希拉裏的競選經費主要來自金融業、大企業、工會、中國和中東。奧巴馬上臺後,利用經濟大權和國稅局,全面打壓共和黨力量,尤其是壓制堅決反奧巴馬的保守派團體。特朗普上臺後,本來也應該利用總統職權,打擊支持希拉裏力量。但是特朗普並沒有這樣做,甚至不指責金融業和大企業。他多次說,自己做商人時也總被政客討要政治捐款。更重要的是,黑人和拉美裔是民主黨的鐵票倉,共和黨候選人普遍避談這兩個群體。而特朗普主動對這兩個群體喊話,希望獲得他們的支持。特朗普多次承諾,他當上總統,將致力於幫助黑人和拉美裔,給他們提供更好的工作機會,讓他們有機會得到更好的工作,過上更好的生活。



特朗普競選大勝後,繼續採取強烈的親商立場。當特朗普宣布競選美國總統後,眾多美國大企業和富豪即開始抵制特朗普。隨著特朗普在共和黨內的領先位置日益顯著,大企業越來越多抵制特朗普,大量取消在特朗普集團的消費,讓特朗普損失慘重。特朗普勝利後,對特朗普的抵制最初並沒有減少,讓特朗普繼續遭受損失。而特朗普並不從個人利益出發,不利用總統權力打擊壓制這些大企業和富豪,而是不斷對大企業和富豪喊話,希望他們加大在美國的投資,為美國的經濟做出貢獻。



文化成為強有力的談判籌碼,幫助特朗普勸說企業投資美國。特朗普通過MAGA,喚醒美國民眾的愛國熱情,逆轉奧巴馬民主黨反美的政治正確環境。在MAGA口號下,特朗普進壹步提出“買美國產品,僱美國人(Buy American and Hire American)”,簽署相應名稱的總統令,推動愛國主義的製造業經濟指針。在實踐中,特朗普可以忽略大企業對個人利益的損害,但是不會放過企業危害美國經濟的行為。在吸引製造業的過程中,MAGA成為特朗普與大企業談判的重要籌碼。例如,寶馬準備在墨西哥建廠,特朗普聽說後直接與寶馬對話,如果選擇墨西哥建廠,不符合MAGA精神,寶馬品牌將在美國市場遭受重大損失。隨著MAGA口號的貫徹,美國可能對墨西哥產品實施20%的關稅,墨西哥產寶馬將在美國遭受大挫敗;反之,如果在美國建廠,寶馬既能因為支持MAGA獲得美國消費者的青睞,又可以避免關稅問題,將來還受益於大規模減稅措施。壹番權衡後,寶馬選擇在美國建廠。



郭臺銘投資美國的過程,突出反映特朗普的親商立場。在競選過程中,郭臺銘作為外國人,捐巨資給希拉裏。特朗普勝選後不計前嫌,歡迎並全力支持郭臺銘到美國投資,從白宮到威斯康星都為郭臺銘開綠燈。在投資簽字儀式上,美國總統、副總統、議長(來自威斯康星)、州長悉數出席站臺,給郭臺銘以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超國賓禮遇。



從特朗普的角度,對郭臺銘的態度非常明確,既特朗普在競選中多次高呼的“工作、工作、工作”。郭臺銘作為製造業大企業,在中國僱傭超過200萬的勞動力,如此強大的僱傭能力,對特朗普充滿誘惑。郭臺銘投資美國,不僅自身可能投資100-300億美元,創造上萬至數萬美國人的製造業崗位,而且圍繞郭臺銘的工廠,將會有更多的中小型配套企業,形成龐大的產業基地。如果考慮到周邊配套產業,郭臺銘可能帶來超過5萬甚至10萬的美國製造業就業崗位。圍繞製造業,會出現各種配套服務業,支持數十萬人的生活。



郭臺銘所受禮遇起到重要的榜樣作用。在過去,美國聯邦政府長期表現出對製造業投資無所謂的態度,奧巴馬政府甚至實施驅趕製造業的總體政策。美國製造業大量流向東亞,而東亞流向美國的製造業則很少。東亞企業主普遍對美國社會和法律不了解,以為美國工會過於強大,對企業投資者過於苛刻,對投資美國心存畏懼。特朗普不斷對製造業企業的宣傳,特朗普政府對郭臺銘的禮遇、威斯康星州給郭臺銘的優惠,讓不少東亞製造業企業主快速轉變觀念,考慮對美投資並且安排相應考察活動。



特朗普推動的美國文化改變,在傳媒娛樂領域表現得更突出。在競選中,特朗普說,如果沒有主流媒體的歪曲報導,幫助希拉裏通過作弊偷走伯尼·桑德斯的民主黨候選人提名,希拉裏什麼都不是。即使特朗普就職總統後,其主要戰場之壹仍然是針對主流媒體,不斷結露主流媒體的假新聞以及CNN的非常假新聞。特朗普的行動,讓絕大多數美國民眾認識到,主流媒體只是民主黨的反美喉舌。根據某民調顯示,只有6%的人信任主流媒體。即使人們頻繁使用臉書獲取新聞,只有12%的人信任臉書。



好萊塢反特朗普、反美、支持全球化的重要陣營,而且具有極強的國際影響力。好萊塢通過各種方式,包裝和推銷政治正確,將電影娛樂變成政治正確的宣傳灌輸。好萊塢顯得自己如純潔的白蓮花,在搶占道德高地後,可以居高臨下地大肆反特朗普。可惜,好萊塢在反特朗普時,自己連頒獎儀式都搞砸,引發大量民眾對好萊塢組織能力的嘲諷。好萊塢的性侵案暴露後,各種性侵事件連續曝光,波及多個好萊塢最重要的投資人、導演和名演員,讓世界看到真實的好萊塢壹面,即了解情況的人早已熟知的極度腐敗和糜爛。好萊塢的反特朗普、反美和腐敗,引髮美國民眾的反對和反感,拒絕再到電影院觀看電影。好萊塢在美國的票房日益慘淡,2017年的多數大片投資虧損。



更富戲劇性的是美國職業橄欖球聯盟(NFL),美國第壹大體育吸金器。 16年,個別球員在唱國歌時下跪,表達反美立場。到17年,球員反美變得非常普遍,有時甚至整隊在奏國歌時都不出場,表達更強烈的反美立場。隨著球隊球員反美立場日益強硬,NFL的觀眾大量減少。在往年壹票難求的季後賽中,大量已經買年票的球迷,拒絕到球場觀看比賽,現場出現成片的空置座位。可以預計,從18/19賽季開始,NFL曾經的長期忠實球迷將不再購買球場球票,讓空置座位轉化成為NFL的真實損失。廣播電視贊助商也將急劇減少,開始與反美的NFL切割,避免自己的品牌形象和銷售受到損失。



美國文化氛圍的快速改變,給製造業以越來越清晰的親商信號。美國文化傳媒宣傳政治正確,其核心是反美和仇富,試圖實現打土豪分田地的社會主義思維模式。隨著這些文化符號壹個個突然垮臺,美國中產階級民眾日益認識到,反美和仇富的結果是經濟突然崩盤。如果美國社會繼續反美和仇富的趨勢,將很快變成委內瑞拉或者古巴。中產階級對特朗普的支持日增,也意味著美國親商的文化氛圍日益濃厚。製造業企業主感受到這個氛圍,對投資美國的顧慮減少,投資信心不斷增強。



總的來說,從特朗普的競選和執政後的操作模式,特朗普具有明確的思路,即支持製造業發展,增加就業,提高工人工資,以創造經濟增長:



A、以總統身份直接喊話,請製造業留下來,為美國經濟止血。特朗普當選後,對製造業表現出極其友好的態度,首先請準備出國投資的製造業留下來。奧巴馬和主流媒體多次說,船已出海,準備搬走的製造業不會再留下。但是,特朗普相信自己的能力,對製造業軟硬兼施,要求這些製造業停止外遷。而不少製造業確實留下來,保住製造業工人的工作。最初,製造業企業態度猶豫,認為特朗普可能隨時下臺,導致自己的投資遭到損失。不過,隨著時間推移,企業發現特朗普的位置日益穩固,大量外遷計劃暫停。



B、通過改變投資環境,推動製造業回流美國,為經濟增長加上發動機。特朗普在競選中提出的壹系列政策,都在壹步步落實,給製造業越來越明確的信號。美國經濟復甦,意味著美國市場更具開發潛力;基礎設施和能源工業的改變,給製造業帶來全面便利;美國政府積極其製造業服務,極大便利製造業的投資和運作;MAGA和親商文化環境,給美國製造業更多的價值支持;特朗普將繼續推進稅改、社會福利、外貿協定,將不斷降低製造業的政策成本,增強美國製造的競爭力。通過上述壹系列的措施,推動製造業回流美國,增加製造業工作,帶動其他部分經濟增長。



C、保障製造業工人的收入,增加工人工資。郭臺銘說,特朗普每次與他見面,都直接問他給美國工人多少工資,這樣的溝通方式很高效,適合雙方的工作模式。特朗普的交易信息很明確,美國可以為郭臺銘創造各種可能的優惠,包括減稅,希望郭臺銘僱傭更多的美國工人,盡可能給僱員更高工資。



減稅將成為壹個強有力的力量,促使製造業對美國實際投資。在特朗普的上述操作步驟中,減稅將是中間的關鍵壹步。當前,美國政治經濟局勢在全面轉向,製造業躍躍欲試。在執政的第壹年年末,特朗普正準備給製造業更實際的聖誕大禮包。特朗普減稅將以大規模減稅,給製造業實實在在的巨大利益,促使製造業盡快參與到美國未來更火熱的經濟增長中。



特朗普減稅風暴



減稅是特朗普風暴席卷世界的關鍵措施。 12月2日淩晨,美國參議院版本減稅案通過,消息瞬間傳遍全世界。 3天後,日本強權政府安倍內閣放風,準備跟進特朗普減稅,考慮將主動投資和加薪的企業稅降到20%。安倍的聲明從政治上支持特朗普減稅,從經濟上與美國展開競爭。



特朗普減稅法案壹旦通過,日本政府也將快速通過減稅法案。特朗普為了鞏固減稅效果,促進經濟增長,將繼續推進其他政策。日本也將亦步亦趨,跟隨美國競爭的步伐。美日競爭將以螺旋上升的方式升級,主導世界政治經濟格局。隨著競爭效果波及到全世界,世界的舊政治經濟秩序和舊財富格局將快速垮臺,新的財富模式將開始建立。



評估特朗普減稅,與特朗普風暴相結合,需要從兩個層面分析:壹、國內層面,大幅降低美國製造業成本,極大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推動中低端製造業爆發式成長,帶動整體經濟快速增長;二、國際層面,美日競爭日趨激烈,改變整個世界經濟形態。



壹 減稅風暴與振興製造業



特朗普減稅的核心是,振興中小型製造業。對減稅政策,特朗普雖然號稱將讓廣大民眾受益,但其重點並不是民眾,而是以製造業為主導。減稅政策最受益的是中小製造業。



在減稅即將通過時,民主黨主流媒體全面開動宣傳機器,減稅是為幫助富人,不是幫助中產工人階級,他們從來不說的是,民主黨主要由權貴集團資助,90%的美國主流媒體由7大財團控制。金融業、高科技、大企業和富豪,根本不需要減稅,他們有無數的避稅渠道和手段,高稅收根本對他們沒有影響,巴菲特曾厚顏無恥的宣稱他的稅率比秘書的都低。權貴集團支持高稅收和增稅,將社會中的主要稅收負擔由中小企業和中產工人階級承擔。減稅意味著中小企業和中產稅負減少,權貴集團如果不多付出稅收,政府必須減少開支,收縮政府規模,並且砍掉懶漢的免費午餐。



中小企業是地方經濟的主力,也僱傭著絕大多數就業者。在中小企業振興後,將在本地加大投資,並帶動大多數民眾的就業。從政治角度,減稅將增強地方的力量,更強有力支撐特朗普的政策,形成經濟增長與政治鞏固的良性循環。



雖然減稅的具體文本並沒有公佈,但是總綱早在特朗普競選時已反復強調。下面簡析幾個關鍵的減稅數字,說明在特朗普風暴支持下,減稅將對振興製造業起到的總體指導作用。



1、 製造業成本大幅降低:特朗普風暴與企業所得稅20%(由於參眾兩院研討過程中數字壹直在改變,我任取其中的數據,對分析和結論沒有影響)



按照初步估算,特朗普風暴與特朗普減稅結合,在中低端製造業,能降低中小企業大約1/3的成本,讓美國具有極強的國際競爭力,吸引中低端產業大規模回流美國。 17年替代當前每年顯著提高美國工人的全職就業率和工人工資。這裡所說的中低端製造業,主要指過去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近年因為工業4.0的發展而設備升級,大量減少人工使用。



早在競選期間,特朗普強調將企業稅率從35%降到15%,作為其振興美國經濟大綱的關鍵部分。特朗普強調,35%的企業所得稅處於世界級的高位,實質上扼殺美國製造業,迫使製造業紛紛外遷。他若當選,將把稅率從35%降到15%,使之處於世界上很低的水平,以振興美國製造業。



在很長時間,特朗普的減稅計劃基本被忽略。希拉裏避談經濟問題,只是強調免學費和增加就業培訓,達到經濟增長的目標。希拉裏的真實態度很明顯,不僅不淮備減稅,還準備加稅。由於世界都認為希拉裏將贏得大選,所以對特朗普的減稅計劃毫不在意。即使特朗普上臺後,世界輿論都傳播特朗普幹不長、幹不好,仍然忽略特朗普減稅。



預計參眾兩院最終將稅率定為20%。考慮到削減稅率到15%,美國政府收入大幅減稅,赤字急劇增加,美國參眾兩院分別通過的版本,將稅率改到20%。在眾議兩院合議整體稅改時,討論將稅率提到21%,後確定20%。特朗普按照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的商人談判模式,很高興支持20或21%的稅率。



企業所得稅20%的水平,將使美國企業在稅收上處於略有優勢的競爭地位。世界上的主要經濟大國,稅率普遍在23-25%之間。美國企業稅20%的水平,讓美國能與世界主要大國實施較為公平的稅收競爭,而且有少許優勢。



結合特朗普風暴可以看到,20%的企業稅將顯著提高美國製造業的綜合競爭地位:



A、企業所得稅與美國產品降價。舉壹個最簡化的例子,壹家企業生產某產品,廠家的綜合生產銷售成本是80,目標的稅後利潤是10元。按照35%的所得稅,廠家的產品售價需要達到95.38元;在所得稅降到20%後,如果廠家進貨成本不變,廠家的產品售價可以定為92.50元。顯然,所得稅減稅壹項,企業可降價2.88元。假如上遊廠家因為減稅效應,供貨價格下降4.12元,企業可將產品降價7元,即降到88.38元。



需要說明的是,如果企業競爭環境寬鬆,這7元可以變為更多的企業研發投入、企業與員工的利潤分享等部分。反之,如果企業之間打價格戰,這7元可能決定客戶的選擇,即企業的銷售,反過來影響企業產品售價和利潤率。這意味著,在國際市場上,美國產品不再會因這7元的劣勢而失去88元的銷售(GDP),以及相應的各方利益。



B、個人所得稅簡化和減稅,兒童費用的稅收減免。個人和家庭的減稅,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交給政府的稅收減少,等於個人實際工資上漲。減稅部分緩和企業漲薪的壓力,提高人們工作的積極性。



C、 特朗普發展能源工業,降低能源成本。在現代製造業和運輸業,由於機械化、自動化和智能化的不斷升級,製造業需要的人工不斷減少,而需要的能源消耗不斷增加。也就是說,如果能源價格固定,製造業的能源成本不斷提高。特朗普退出巴黎協定,遏制奧巴馬所說的電價暴漲,以及美國給巴黎協定付款1000億美元,每年還需要耗費巨資購買碳排放份額(碳稅)。同時,特朗普大力推進煤炭和頁巖油開採,實現美國的能源自給,將不斷降低美國國內市場的電價和油價。通過這些措施,製造業可以大幅降低能源成本。按照上述例子,在88.38元的產品中,通過能源價格降低,整個產品的產業鏈可以降低能源成本5元。即產品可以降價5元,降到83.38元。



D、MAGA與買美國貨,提升美國產品銷量,幫助美國產品進壹步降價。特朗普不斷推動MAGA,激髮美國人極大的愛國熱情。差不多壹半的美國人開始意識到,購買美國產品對美國經濟和美國人工作的關鍵聯繫。不少人在美國產品和外國產品對比時,盡量多采購美國產品。越來越多的美國製造的產品打上美國國旗,利用愛國的影響力支持銷量。這種方式正在產生兩個效果,壹是美國產品銷量上升,二是降低美國產品的生產銷售成本。兩者相疊加,進壹步降低美國產品的價格。



根據特朗普簽署的“買美國貨和僱美國人總統令”,美國政府形成政策導向,推進買美國貨的方向。參議院版的減稅,對壹些美國公司的國外採購徵收20%的關稅。從白宮和國會兩方面的行動可以看出,特朗普減稅更多的作用是發令槍。特朗普政府為了促進美國經濟,國會為了增加稅源,減少財政赤字,會更多在關稅上做文章,結果都將促使美國經濟中更多采購美國貨,幫助美國製造業的發展。



假設,在買美國號召的支持下,企業3年銷售增加30%,即達到之前的1.3倍。企業可以將目標利潤降到每件產品9美元,而總利潤仍能增加17%,相當於每年利潤增長5%,算是不錯的業績。廠家讓利1美元,考慮到20%的稅率,產品可以降價1.25美元。



在銷售增加30%後,全產業鏈的產能利用率提高,全麵攤薄固定資產折舊和管理費用,顯著降低生產成本。尤其對於中小企業,在擴大生產規模後,生產成本顯著降低。在這裡,假設生產能成本能降低5美元。



美國製造的品牌效應,顯著減少企業的營銷和銷售管理費用。對於中小企業,在特朗普政策支持下,只需要在美國製造的產品上貼美國國旗,就可以明顯提升與中間商的議價能力,降低企業的營銷和銷售成本。假設在營銷和銷售環節,企業降低成本5美元。



以上三者加總,共降價11.25美元。考慮到上述83.38美元的基礎,降價後的產品價格為72.13美元。



E、反政治正確與生產效率提升。在生產管理環節,反政治正確有幾個關鍵部分,壹是反工會,當今美國工會根本就是企業毒瘤,收取員工的人頭費、保護落後、保護邪惡,導致企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惡化。例如,克萊斯勒汽車中,有的員工午餐時間喝醉酒或者吸毒,在工會的保護下仍然還能上班。結果導致克萊斯勒工廠生產不穩定,產品質量極其低劣,售價極低,返修成本高昂。現在眾多紅色州意識到工會的危害,通過“工作權(right to work)”法案,允許工人不參加工會。越來越多工人發現工會只是吸血和破壞,大量投票反對工會進入自己的工廠。在特朗普反政治正確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工廠可以排除工會。例如,曹德旺在美國的工廠最近投票,工人普遍反對工會,工會想進入曹德旺工廠的企圖沒有得逞。



二是反各種扣帽子,在奧巴馬司法部的支持下,民主黨左派打著保護少數族裔弱勢群體消費者的幌子,巧立各種名目,針對企業/獨立執業者發起大量訴訟。企業和執業者需要花錢請律師應對訴訟,牽扯大量時間精力到訴訟案件中,還可能出庭作證。對於中小企業,這種訴訟造成企業的嚴重損失,甚至直接整垮企業。



三是重塑製造業文化,強調頑強精神,不再寬容娘炮雪花。製造業的溝通方式是簡單、直接、明確、甚至粗暴,必要時還需採取高壓政策。只有這樣,工程師工人才能真正成為團隊、緊密合作、通過操作層面的創新,不斷提高效率和質量。特朗普本人作為建築商,其個性反映實體經濟需要的個性。政治正確主要培養娘炮,無法適應製造業實體經濟的高壓環境。反政治正確需要引導年輕人更積極、更勇敢、更頑強。通過社會環境的改變,重塑製造業文化,才能提供較高素質的製造業人員,不斷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質量。尤其在提高質量上,可以通過減少未出廠的次品廢品,以及減少出廠後的次品返修,明顯降低產品成本。



根據日本豐田的精益管理經驗,如果美國能全面反政治正確,重新加強製造業文化,綜合成本能顯著下降。美國企業可以在3年時間內,通過創新、提高效率、提高質量三方面提升,綜合降低產品生產成本較容易的達到15%。



按照上述產品,通過反政治正確提高製造效率,降低9.13元的成本,產品售價可以從73.13元,再降到63元。



上述壹系列計算清晰展現,按照合理方式操作,可以削減30元成本。從93.88元降到63元,成本降幅接近1/3。



F、製造業技術的綜合創新。以技術顛覆和技術壓榨的方式,大幅降低美國製造的產品成本。創新將重新塑造競爭地平線,讓美國製造業短期能在中端製造業獲得競爭優勢,中長期在低端製造業獲得競爭優勢。



製造業的技術創新,主要包括兩方面,壹是整體創新,即技術顛覆。通過全生產線的新設備投資,整體實現整個企業的生產效率提升,整體大幅降低成本。新設備投資意味著,能通過需求拉動,帶動上遊設備製造業的研發創新和發展,實現本生產環節的產品價格大幅下降。二是局部創新,可以成為技術壓榨。在既有的整體生產模式下,通過具體的生產流程和操作技術的創新,持續在既有生產模式下,實現局部的瓶頸式突破,不斷降低生產成本。突破瓶頸,首先需要製造業企業本身的創新精神,包括企業家創新精神和員工的創新精神,並受到管理諮詢和技術諮詢的知識性支持,不斷找到針對瓶頸的解決方案。其次需要上遊設備製造業的支持,針對瓶頸研發生產相應的技術設備,解決企業的瓶頸。



製造業創新帶來顯著的產品成本降低。在當今工業4.0時代,新型自動化和智能化生產線的生產能力不斷提升,大量替代工人的手工操作。對於高工資地區,當工業4.0生產線替代勞動密集型操作,可以大幅降低生產成本。在生產流程和技術操作層面,也能通過管理和技術創新,不斷降低生產成本。對於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如果投資新的產品生產線,可以減少50-80%的操作工人。人工減少意味著美國製造的產品成本大幅降低。



假設,通過整體新生產線設備投資,美國製造可以立即降低20%的生產成本。隨後,通過不斷的局部創新,在5年的半程設備投資期內,再以不斷的技術壓榨,進壹步降低10%的生產成本。



經過技術創新,可以降低30%的生產成本。按照上述價格,降低30%的生產成本,意味著降低16元。 63元的產品售價,再降低16元後,達到47元的售價。



綜上所述,產品售價從93.88元降低到47元,相當於在保持產品純利的同時,降價50%。



在很多領域和企業,遠遠達不到1/3的成本降低。例如,在高精尖新製造業,由於其智力和資本密集型的​​特點,成本降低的空間有限。在大型行業產業鏈中,整個系統行動遲緩,成本降低的空間也相對有限。再比如,通用汽車公司作為大而不倒的公司,官僚氣氛極其濃厚,不同品牌線的管理水平差異明顯。在這樣的大公司,只要官僚的氛圍不改,即使外部環境改善,其成本降​​低、質量提升和利潤提升的空間也有限。即使特朗普創造出有利的環境,按照通用汽車的規模和速度,在3年的時間內能降低15%的綜合成本,算非常出色的業績。



對於中端行業的中小企業,實現1/3的成本降幅並不是難事。如果中小企業在紅色州設立生產,實施堅決果斷、聰明機智的運作模式,在中端行業發展開拓,填補美國製造的空白,不難達到1/3的成本降幅,並且獲得銷量的大幅增長和豐厚的利潤。



對於原勞動密集型的中低端行業,中小型企業可以實現50%的價格降低。如果美國的低端製造降低50%的售價,能形成非常強的國際競爭力。



2、中小型製造業引領的龐大中低端產業發展



如果數萬億美元資金流入美國,全力支持中低端產業的中小企業,美國的中低端產業將獲得爆發式成長,實現美國經濟的整體高速增長。在美國大量進口的眾多中低端產業,中小企業加速擴張。在很多行業或產品市場,中小企業可以獲得年復合增長率100%以上的水平,直到完全替代進口。



未來1-3年,按照特朗普政府的估算,將有3-4萬億資金進入美國。其中,通過對美國公司的海外利潤徵稅,刺激海外資本回流美國。特朗普競選時的減稅方案是,對現金徵稅為10%,非現金資產5%,至目前的版本(17年12月17日)是現金為15.5%。按照特朗普政府估計,刺激利潤回流的措施實施後,可能將有2-3萬億美元海外利潤回流美國。另外,隨著美國經濟爆發式增長,GDP增幅達到4%以上,將會有大量資金湧入美國。考慮到歐洲、日本、中東等國家的資金流行美國,規模可能達到1-2萬億美元之巨。兩者相加,大致有3-4萬億美元將流入美國。



3-4萬億美元資金進入美國,將對美國經濟造成巨大衝擊。資金流向有兩個,形成完全不同的結果:



A、吹大金融泡沫。如果資金主要進入金融市場,將引發所有資產價格上漲,包括股票、債券、房地產等,將現在資產市場的巨大泡沫進壹步吹大,帶動大通脹,進而泡沫破裂,引發更嚴重的經濟崩潰。



B、進入製造業。如果大部分資金進入製造業,部分進入基礎設施,將會很快被吸收。在初期,資金將引發經濟高速增長,形成溫和通脹。隨著製造業的發展,美國製造的產品價格降低,通脹反而會壹點點下降,創造經濟高速-中速增長、中-低通脹、高就業率、工資增加的超級經濟景氣。即使全球經濟崩潰,美國經濟也相對好得多。



在特朗普風暴、減稅、資本回流等多重作用下,中小企業將帶動製造業的爆發性成長。中小企業積極進入擴張狀態,行動比大企業速度快得多。如果特朗普政策繼續推進,中小企業得到適當的資金支持,很快會在美國市場的各個領域,與進口產品展開競爭,並獲得爆發式銷售和利潤成長,帶動美國經濟高速增長。



中小企業帶動的製造業發展,可以根據三大層級,構成不同的發展模式和順序:



A、高端製造業,主要指智力和資本密集型製造業,具有高風險和高回報的特點。在最高端和高端製造業領域,美國擁有強大的優勢。但由於奧巴馬8年的政治正確和摧毀美國的政策導向,導致日本德國等產業不斷追趕,美國優勢已不明顯。對於這部分,減稅的作用並不特別明顯。最重要的是,從軍工領域著手,廢除奧巴馬時期政策,全力清除軍隊裏奧巴馬系腐敗圈,重整軍工供應商,讓優質供應商獲得更多合同,帶動高端民用設備和產品的研發和生產,重新拉開與日德之間的差距。



B、中端製造業是美國中短期經濟的爆發點,也最需要減稅和資金支持。



如果特朗普政府能進壹步行動,積極推出向中小企業傾斜的綜合優惠政策,中小企業將引領整個行業的發展,帶領中端產業的爆發式成長,為美國經濟再次奠定堅實基礎,推動未來3年內美國經濟的高速增長。



中端製造業是世界製造業經濟中,銷量與單價乘數最大的部分,整體利潤也最豐厚。中端製造業大致包括中高檔紡織服裝、鞋帽玩具、家居裝飾、家具家電、中高價建築和裝修材料、各類手動及電動工具、各類中高端機電零配件、中低端汽車和建築機械產業鏈、中端以下大型生產設備和流水線、通訊工具設備耗材、冶金和船舶等。



在過去20多年,美國的中端製造業遭到沈重打擊,有的產業甚至搬遷到墨西哥和中國等地而完全在美國消失。富士康的發展,依靠美國大企業的外包生存,工人最多時超過100萬。在1990-2000年代,主要以超密集勞動力模式,為美國企業組裝電子設備,包括電腦和筆記本電腦等。蘋果興起後,富士康又替蘋果生產系列產品。之後富士康開始生產升級,增加自動化設備機械手的使用,同時開始裁員。進入2010年代,富士康的機械手應用批量增加,形成機器與人共線生產的模式。此時,富士康等於已經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中端製造業不斷升級。



在中國,有大量原勞動密集型生產工廠,因為自動化設備比例提升向中端製造業升級,涵蓋上述中端製造業的眾多領域。而中國這些工廠的出現和升級,主要是美國大企業向中國的工廠外包,或者在中國工廠生產的結果。例如,通用和福特汽車都在中國建立龐大的產業鏈,在中國生產零部件和整車。其中,大量中國生產零部件還供應美國產業鏈,擠占和消滅美國供應商的份額,讓美國中小供應商難以生存。

如果美國製造商能降低1/3的售價,將在中端市場建立顯著的國際競爭優勢。中端市場是質量與價格折中的競爭。與中國和東南亞比,美國產品質量好但價格過高,所以被中間商不斷拋棄。隨著機器成本越來越高,人工成本份額不斷減少,這些國家的人工成本優勢日益縮小,美國產品的價格劣勢已不明顯。如果美國製造商能降低1/3的成本,美國在中端市場的成本和售價競爭力顯著高於中國和東南亞產品。



將競爭優勢快速轉化為市場份額和利潤,需要大筆投資。在美國製造優勢明顯後,會引發很多企業在美國設廠生產。但是,由於中國和東南亞已經形成巨大的產能,製造商不會立即放棄現成的生產設施,搬回美國;而大都先將中國和東南亞的設備折舊完畢後,才陸續回遷。這個自然趨勢,對美國來說速度過於緩慢。美國需要強制式在美國建立新廠,快速在美國投產,搶占市場份額。這個強製過程需要大筆投資,購買大量新設備,進行國際競爭。預估從國外回流和流向美國的巨額資金,可以通過金融系統運轉起來,用於投資中端製造業,實現資本、企業、工人和政府稅收的多贏。



在提高美國經濟競爭力時,不能依靠大企業。美國大企業完全以金錢為導向,並不支持美國經濟發展,而是通過不斷出賣美國利益而獲得更大利潤。從特朗普競選開始,大企業即是反對特朗普的主要力量之壹。特朗普上臺後,壹部分大企業仍然繼續反特朗普,壹部分表面上保持中立,實際上也反。大企業深知特朗普的為人,而且清楚特朗普的經濟政策。特朗普上臺後,越推行美國第壹的政策,他們越反對。因為特朗普America First的政策,與大企業的出賣美國利益完全相反。大企業能做的是,盡可能延緩America First的進程,盡可能在全球化經濟中多獲利。



即使大企業投資到美國中端製造業,其啟動速度也極其緩慢。大型製造企業由於規模大,產業沈沒成本高,投入規模大,需要長時間的規劃與建設才能形成生產能力。例如,郭臺銘宣布投資美國,是在特朗普當選後,在蘋果和軟銀等大公司的知識支持下,經過半年多分析和策劃,才最終決定在美國建廠。儘管特朗普政府和郭臺銘的效率都很高,郭臺銘的生產設施仍然預計在2020年才能建設完成。而且郭臺銘在美國建廠,不是把中國的整個產業鏈搬到美國,僅是新增加的顯示屏業務模塊。即使這樣,從考察開始​​到投產,預計需要3年多。而其他大企業的投資行動,比郭臺銘慢得多。對於當今快速變化的世界和美國經濟局勢,大企業的行動速度過於緩慢。



中小企業將成為主力,引領中端產業爆發式成長。目前,中端生產的自動化基本成熟,可以在美國快速普及。在特朗普的推動下,美國經濟增長加速,創造大量新市場空間。在既有的市場中,降稅能大幅降低美國生產成本,讓美國製造替代國外產品,同樣意味著美國製造的新市場空間。中小企業可以看到機會,迅速組織生產,填補市場空間。而且,如果中小企業能找到合適的市場,其銷售業績可以達到年復合增長率100%,甚至更多。在市場蓬勃發展的情況下,不少小企業只需要3年,即可將生產擴大5-10倍,達到中型企業的規模。



目前,中小企業的積極性高漲,特朗普政府需要更進壹步行動,給中小企業更多、更強有力的支持。特朗普競選期間,以富豪身份鼓吹經濟,給大量美國民眾以希望;特朗普上臺後,通過不斷努力行動給美國民眾以真正的信心;減稅和工作法案通過後,民眾的信心進壹步膨脹,大多數中小企業將更積極實施擴張計劃。面對火熱的形勢,如果特朗普政府能在政策、市場、資金、知識、技術、人才等各方面,以系統化服務方式,給中小企業以更加完善的支持和指導,中小企業將能更快開拓市場,加速銷售和利潤成長,帶動全職就業和工資的更快增長。



特朗普政府如果引導中小企業,開啟中端市場的進口替代競爭模式,美國經濟將出現新壹輪高速增長期。如果不發生世界經濟大崩潰,美國在未來3年的經濟增長可以較容易的達到5%,甚至6%。即便發生世界經濟大崩潰,美國經濟也相對較強。



C、低端製造業:中長期重塑競爭優勢,支持整個社會經濟



低端製造業主要指大規模集群式生產的低價產品,包括中低檔紡織服裝、鞋帽玩具、多類低端建築裝修材料、各類低端零配件等。



在過去20多年,低端製造業基本在美國絕跡,產品全部依賴進口。低端製造業的特點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美國工人工資過高,環保和勞工法律嚴格,根本無法生產低價產品。隨著全球化生產外包的規模日益擴大,美國全面將生產轉移到中國和東南亞等國,幾乎所有低價產品全部進口。



在未來3-5年,隨著美國製造搶占中端市場,生產裝備業將得到迅猛發展。在中小企業佔領中端市場的過程中,將對中端產品的生產設備產生龐大的需求。中端產品的生產設備市場同樣將呈現爆發式成長,研發和生產不斷改良和升級。如果市場增長速度過快,生產裝備將在2-3年內可以升級壹代,3-5年可以升級兩代。



在生產裝備發展後,將支持美國製造進入低價產品市場。對於生產裝備行業,從中端生產向低端生產的設備變化,主要是規模化、功能簡化、低成本、耐用、連續流水線化。美國生產裝備行業得到大發展後,在新技術的支持下,從中端進入低端只是流程設計和設備的改變,沒有技術研發的難度,可以很快形成大規模的低端流水線自動化生產。由於自動化生產僱傭人數很少,只需要少數技術支持和功能支持的人員,可以規避美國高昂人工的缺點,為美國製造鋪平道路。



壹旦美國製造進入低價產品市場,將快速從壹個產業向另外壹個產業蔓延。美國擁有完整的市場、資源和產業優勢。壹旦裝備製造業給低端生產創造條件,支持美國製造的產品售價降低50%,美國將建立明顯的競爭優勢。在競爭優勢支持下,美國製造從某個或幾個產業開始,快速向其他行業蔓延,形成龐大的低端產業製造能力。



當美國製造在低端市場形成規模,將全面降低美國社會運作的綜合成本。不論依靠人工還是機器,低端產業的特點是大規模生產、薄利多銷。從產業本身來看,低端生產創造的利潤有限,適合於傳統行業的保守投資。從民眾的角度,低端產業生產的產品過於基礎和普通,往往會忽略低端產業。從宏觀角度,低端生產將以巨大的產量,支持整個社會經濟運營,分攤社會運轉成本,給社會提供強有力的經濟支持。



面對美國經濟的爆發期,特朗普政府有兩個選擇:



A、放任式鼓勵:當前特朗普政府的措施,主要以放任式鼓勵為主。特朗普發佈各種政策,給美國經濟鬆綁,激發社會的信心和進取心,刺激經濟增長。同時,奧巴馬民主黨勢力仍然盤踞在美國政府內部,試圖顛覆特朗普個人和政策,阻礙美國經濟增長。



B、系統模式支持:特朗普政府進行系統規劃,推動中長期的經濟模式發展。這個模式可以包括幾部分:a、全力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打破大企業與大政府勾結的權貴經濟賣國經濟模式,同時大企業有足夠力量獨立發展,特朗普政府則調動政府掌控的各類資源,為中小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通過中小企業實現僱美國人、買美國貨、美國第壹的導向,實現MAGA的結果;b、全面重組聯邦政府,砍掉各種阻礙中小企業發展的部門和功能,將聯邦政府的自我利益最大化,轉變為中小企業服務導向化。以宏觀政策和方向支持,對中小企業發展提供系統平臺支持。 c、危機防範,美國政府在過去20多年推行的政策,把世界推到各類危機中,包括全球經濟危機、邪惡政權壯大和擴張、核武器在邪惡政權的擴散、恐怖主義橫行黑幫犯濫。在過去,特朗普僅僅以口頭方式提醒和警告,缺乏系統的國際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的綜合分析,更缺乏系統的應對。而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不僅政府需要全面系統評估各種風險,還必須要對中小企業進行教育指導,幫助中小企業了解和防範系統性風險。



特朗普的選擇對美國經濟的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影響。如果特朗普僅僅鼓吹經濟,而在政治層面維持現狀,美國經濟增長會在短期持續。但是,中長期將因政府反作用、中小企業瓶頸、外部經濟急劇惡化等因素,引發經濟崩潰,導致現在的經濟模式夭折。如果特朗普改組聯邦政府,以系統模式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美國將經歷5-10年的經濟高速增長期,並且為未來的美國經濟打下堅實的基礎。當世界經濟崩潰,美國也因堅實的基礎具有相對的經濟優勢,經濟崩潰程度相對較輕。



2、美日競爭與世界大變局



特朗普減稅震驚世界。 12月2日淩晨,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參議院版本的減稅案。消息隨即傳遍世界,引發世界各國政經界的廣泛關註。特朗普減稅急劇升溫,有望在聖誕節前在兩院通過,並且經特朗普簽署生效。從18年初開始,世界經濟競爭將按照新規則操作。

特朗普減稅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強美國製造的國際競爭力。特朗普《減稅和工作法案》的重點不是美國國內,而是面向世界。其路徑非常明確,讓美國製造業重新強大,在世界市場佔據更多份額,獲得更多銷售和利潤。減稅促使美國公司利潤回流,能強有力支持製造業發展,也能從製造業利潤中獲利。只有製造業快速發展,快速爭得更多市場,減稅案才能在稅率下降後反而增加稅收總額,實現美國政府的收支盈餘。如果目的實現,特朗普減稅將是巨大的成功,成為世界經濟史上最典型的減稅成功案例。



減稅與當今世界主流背道而馳。當今世界經濟的主流是印鈔、零利率以及加稅,只有這樣,各經濟大國才能維護權貴利益、應對老齡化、通過國家福利支持不勞而獲的群體。尤其在08年進入危機後,各主要國家印鈔上癮,根本停不下來。 08年後,美國最初是印鈔的主力,三輪QE給世界灌入規模巨大的美元。美國停止QE後,歐洲和日本接力,成國際QE的主角。中國瘋狂印鈔,按照官方匯率,超過美國,成世界貨幣總量最大的國家地區。大規模印鈔之後,政府將實施加稅,繼續向社會轉嫁運轉成本。而特朗普競選勝利後,美聯儲開始連續加息,並且開始縮表,扭轉之前的趨勢,也為特朗普減稅做鋪墊。



世界各國基本不關註特朗普減稅。美國主流媒體向世界壹直傳遞的信息是,特朗普受到美國人民的抵制,隨時會因各種突發的醜聞被彈核。人們在主流媒體上看到的是,特朗普工作非常不力,競選時承諾的天花亂墜,兌現的卻寥寥無幾。尤其在取消奧巴馬醫療、築牆、貿易談判等大政方針上,更是壹事無成。特朗普減稅的日程,在國會兩院似乎遙遙無期。再加上特朗普與共和黨建制派之間的矛盾,特朗普減稅能否通過更是個巨大的問號。所以,世界因輕視特朗普,而認為特朗普減稅之路必定山高水遠崎嶇漫長。



然而特朗普減稅突然來襲。 11月初,共和黨佔絕對優勢的眾議院通過其減稅案。隨後,以工作緩慢著稱的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諾,開始推進參議院版稅改。 11月底,麥康諾突然推動12月1日投票,這才引發世界廣泛關註。 12月2日臨晨,參議院最終表決,以51-49的票數通過參議院版減稅案。由於兩院版本的差異不大,兩院減稅案較容易合併,快速投票通過,特朗普簽字後快速實施。



世界主要經濟大國正處於計劃經濟的增稅模式中。當今各大國都進入程度較高的計劃經濟階段,不僅中國正式製定5年計劃,歐盟也越來越傾向於製定事實上的5年計劃。在計劃經濟中,政府規劃好大致的中期框架,並且按照框架操作執行。尤其在當前的經濟模式下,各大國都必須集中精力,實施印鈔和增稅操作。例如,歐盟計劃好印鈔的規模,既不能造成大通脹,又得照顧各國經濟增長。然後歐盟給予各國額度,各國政府制定財政收支預算,包括經濟預測,需要收多少稅,未來3-5年需要增稅多少等。在每個預算年度接近結束時,還要繼續計算,是否另外對多少避稅的企業罰款,才能補足政府的虧空。每個國家都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執行國家經濟計劃。



特朗普減稅讓各國措手不及。對於主要經濟國家,印鈔和增稅都屬於剛性計劃。從現實的角度出發,由於政府支出不斷上升,政府為了自身利益,必須採取增稅措施。而且事實上,即使政府增稅,各國財政赤字仍在不斷擴大,必須不斷想法繼續增稅。如果停止增稅,政府財政會立即出現現金流斷裂,有的政府部門將會關門。尤其對於歐盟,各國經濟和財政狀況差異巨大,只能採取共同印鈔和增稅計劃。如果採取激進措施,共同停止增稅,有的國家將很快破產,各國之間矛盾衝突加劇,歐盟陷入癱瘓,進而解體。這還僅僅是不再增稅,更不用說大規模減稅。所以,歐盟故意忽略特朗普的經濟大綱,假裝不存在特朗普減稅這件事。當特朗普減稅忽然擺在眼前,各國當時就震驚了。



歐盟五國很快做出反應,警告美國的減稅措施。儘管特朗普上臺近壹年,歐洲政客還執著的活在奧巴馬時代。奧巴馬大印鈔、國內大增稅、世界大撒幣,贏得了歐洲政客的高度讚揚。即使奧巴馬下臺,特朗普全力逆轉奧巴馬政策,歐洲政客仍然對奧巴馬眾星捧月,給奧巴馬高額的出場費用,打賞奧巴馬對歐洲的卓越貢獻。而對於特朗普政策,尤其是減稅案,早已習慣增稅的舊時代腐敗官僚怎麼都無法相信,美國竟然脫離增稅的軌道,突然開倒車。英法德意西五個歐洲大國領導人,無法指責美國的企業稅率大幅降低,只好找到參議院版中關於美國公司採購外國產品徵收20%關稅的條款,與美國提出嚴正交涉,並且威脅可能對美國實施貿易戰。



各國反應的背後是政客們對本國減稅的絕望。特朗普減稅案中,對其他大國,最致命的是20-21%的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佔各大國經濟的相當部分,美國在這壹塊說減就減。各大國政府減稅時,需要從政府財政角度出發,權衡方方面面的因素。如果支持剛性過大,不可能製定出可行的減稅方案。即使權衡後可以壓縮開支,也需要全盤考慮,明確哪些可以縮減甚至完全取消,以此來確定減稅幅度。例如,歐盟是歐洲經濟的國上之國,其財政完全依靠增稅。如果歐洲各國減稅,歐盟則快速瓦解。所以從歐盟的角度,絕不能實施減稅。而且歐洲各大小國家實施高度福利化模式,財政和經濟結構,也不可能實現大幅度減稅,否則這些國家的政府垮臺,福利制度瓦解。



政客絕望的意識到,特朗普減稅將很快摧毀搖搖欲墜的歐洲經濟。 16年總統大選中,歐洲準備歡迎奧巴馬時已經欣喜的等希拉裏躺贏。萬萬沒想到,特朗普大勝,而現在特朗普還要減稅。特朗普減稅案通過之際,歐洲各國還在繼續加稅,嚴查避稅。如此以來,歐洲製造業看到美國的狀況,會停止在歐洲的投資調頭轉而向美國,壹些製造企業甚至立即準備把歐洲的生產搬到美國。當大量資金和製造業向美國轉移,歐洲經濟必然面臨萎縮。歐洲政府只能加稅,以彌補財政虧空,而加稅進壹步導致歐洲製造業轉向美國。現在多個歐洲國家並沒有真正擺脫危機,特朗普減稅將是沈重打擊,導致這些國家很快破產,根本無解。



歐洲政客的絕望更多來自畫皮被揭穿。歐洲政客本身是知識分子集團的代表,以高高在上的精英姿態統治民眾。知識分子集團高喊自由民主平等人權,以極高的道德姿態給政客形象鍍上壹層不可侵犯的金光。問題是,特朗普減稅後,歐洲將如何應對?政客會大幅降低歐洲的綜合稅率嗎?不會。政客能想出其他方法與美國展開新的競爭嗎?不能。政客能像特朗普壹樣,給勞動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提升嗎?不能。政客只會裝模作樣的研究、關註、與美國交涉。政客的交涉能阻止特朗普減稅嗎?不能。現在是歐洲全方位依靠美國生存,美國會害怕歐洲政客的威脅?笑話!歐洲政客把美國的慷慨當作軟弱和愚蠢,反過來咬美國給自己餵食的手。更重要的是,以前政客印鈔加稅,號稱應對經濟危機,算是plan A。現在更大的問題擺在眼前,特朗普減稅,歐洲吃白食的時代即將結束,政客應該啟動plan B吧?民眾發現政客根本沒有plan B。 plan A用完後,各國稅收高昂難以逆轉、負債累累既成事實、資金和製造業準備大量轉往美國,有的國家面臨破產,政客唯壹能做的就是坐以待斃。



日本的態度與歐洲相反,迅速調整自身政策。在參議院版稅改案通過的三天後,日本強權政府安倍內閣放風,準備跟進特朗普減稅,考慮將主動投資和加薪的企業稅降到20%。日本政府不僅準備跟隨特朗普減稅,更表示將檢討過去的經濟政策,以便在新的經濟趨勢中採取合理的操作模式。



安倍內閣的表態有兩個關鍵效果:



1、政治上支持特朗普,擴大特朗普影響力,強化美國權威。安倍內閣從三方面支持特朗普的政治影響力:



A、支持特朗普影響力。安倍內閣準備跟隨減稅,直接將特朗普的影響力擴展到世界,強化特朗普的政策權威性。而且日本表示檢討經濟政策,支持特朗普經濟學的主導地位。



B、扭轉世界經濟導向。日本支持和跟隨特朗普減稅,兩大工業強國形成合力,迅速逆轉當今世界的增稅潮,讓減稅成為未來經濟的大勢。當日本表示跟進減稅,歐洲政客的無能壹覽無餘。日本都能跟進減稅,歐洲為什麼不能?所以,美國領頭、日本跟隨,創造新的經濟趨勢,不能跟隨美日減稅的國家將被甩在大勢之後。



C、強化美日政治和經濟同盟,與特朗普政府保持高效溝通和互動。在特朗普開始逆轉奧巴馬的軟弱政策後,遭到全球化權貴集團的強烈抵制,試圖削弱特朗普和美國的強權。而安倍隨時跟隨特朗普政策,不僅支持美國的強權,也保護日本的安全。



2、增強日本經濟競爭力,與美國展開新壹輪經濟競爭。面對特朗普減稅,日本必須跟隨減稅,以增強經濟競爭力。在減稅環境下的經濟競爭,影響主要有三方面:



A、減稅決定日本興衰存亡。安倍內閣很清楚,特朗普減稅將改變世界經濟。擺在其他國家面前的選擇只有兩個,跟隨減稅,與美國進行經濟競爭;繼續保持高稅率,在世界經濟競爭中被淘汰,進而國家破產。日本不可能選擇在高稅收中衰敗和破產,只有快速跟進減稅參與競爭,在競爭中尋找生路。



B、在實質上,日本減稅模式比特朗普減稅更加激進或者苛刻,以保持本土企業競爭力。特朗普減稅屬雨露均霑,盈利企業都能受惠。而根據日本政府的表述,將對能創造新就業、提高工資的企業減稅到20%,這使日本企業面臨兩難:不增加就業或者提高工資,將面臨不利的競爭條件;增加就業或提高工資,雖然得到稅收優惠,但企業運營成本更高、風險更大。可以說,對於美國競爭,日本給企業更多壓力,迫使企業更積極應對競爭。



C、日本分享美國減稅經濟的好處。日本在美國已經擁有龐大的產業投資。特朗普當選沒幾天,安倍就飛赴美國緊急拜會侯任總統,承諾日本將對美國大規模投資,後來據說承諾金額達到4500億美元。在特朗普減稅政策下,日本對美國投資的投資更不成問題,也將有更豐厚的投資回報預期,從美國經濟增長中分杯羹。



從12年開始,安倍內閣開始強推安倍經濟學。安倍經濟學包括“三支箭”:1、大膽的金融政策,通過無限制的印鈔、日元貶值、零利率等手段,刺激消費和通脹;2、機動的財政政策,即加大政府開支,實施大規模公共投資工程,刺激經濟增長;3、喚起民間投資,促進女性就業,增加民間經濟活力。整體上,安倍經濟學的思想仍然是凱恩斯主義,寄望通過大印鈔和大貶值實現經濟增長。安倍經濟學實施後,日本出口持續增加,日本海外經濟繼續擴張,從根本上支持日本經濟以及日本實力的強大。在日本國內,政府大規模花錢時,民眾反而更加保守更積極攢錢。結果是,政府負債與GDP比率高居世界經濟大國第壹位,民眾財富卻積攢更多。另外,日本就業率不斷降低,基本達到充分就業,幸福感增強。安倍經濟學帶來的好處,讓安倍政府獲得很高的民眾支持率。



安倍內閣宣布跟進降稅,只是日本經濟政策大轉型的第壹個信號。日本央行在多年大印鈔後表示,學習美聯儲加息縮表的經驗,重新評估過去的印鈔和零利率政策,即考慮停止印鈔,並且提高利率。特朗普多次對日本對美國貿易順差表示不滿,那麼日元需要對美元升值,日本減少對美國的順差。日本政府對企業減稅,財政政策必須緊縮,減少對國內的公共投資。安倍內閣和央行幾乎同時表態,反映出日本政界、經濟界和金融界共同的態度,準備全面逆轉日本經濟政策。相信安倍內閣隨後將會出臺壹系列跟進措施,以應對來自美國的競爭。

美日經濟競爭將日趨激烈,不斷升級。美日共同減稅後,在稅收上處於類似的起跑線。美日競爭將是,美國本土強大的綜合經濟優勢,與日本統領龐大的海外資產之間的競爭。競爭過程中,資金將不斷向美日回流,刺激美日製造業的發展和升級,尤其是自動化和智能化的發展。美日製造業競爭將更加激烈,尤其聚焦在成本和質量之間的競爭。美日在政治層面加強合作的同時,在經濟層面將不斷將競爭升級。

特朗普減稅是世界經濟重組的發令槍。在特朗普減稅後,美資開始回流,壹些大國將迅速陷入困境。隨著美資大規模回流和美國​​經濟增長,壹些國家將面臨破產倒閉。隨著美日競爭開始,相當多的國家緊急破產。在美日經濟競爭不斷激化和升級後,大多數國家陷入破產。隨後,美日經濟也將面臨大規模重組。



結束語



減稅是特朗普風暴席卷世界的關鍵壹步。雖然減稅引發世界關註,但是很少有人意識到,減稅將全面打破當前世界的舊經濟系統,重建世界經濟模式。減稅風暴的席卷速度之快,將超出幾乎所有人的想像,其影響經濟的程度之深也將令世界目瞪口呆。仍然沈醉在經濟增長和財富增值幻覺中的大多數國家和富人,很快將破產返貧,只有少部分人能順應歷史潮流,抓住機會創造新的財富。



中國經濟展望



2018



2018年,中國經濟將以迅猛之勢全面爆破。各經濟領域連鎖爆破並相互增強,相關環節包括銀行資金鍊斷裂、房地產塌方式崩盤、地方政府破產、實體經濟末日、央企國企自生自滅以及大通脹等,大勢已定。經濟爆破後,中國面目全非。



首先,銀行系統的破產危機是中國金融危機的核心問題。 2017年5到6月份,我撰寫《中國系統性危機》和《中國銀行業資金鍊斷裂》,分析中國金融系統的破產問題。 7月,中央體制提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試圖保住金融系統,但首鼠兩端的拖延後,金融系統的全面破產已經無法挽回。 2017年底,中央進壹步強調整頓金融系統,再提出“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嚴控各類貸款,打破剛性兌付。但央行繼續滴灌式印鈔,顯然銀行系統慣性無法解決,金融形勢完全失控。



2017年底,多數股份制銀行發現大難臨頭。近年理財產品瘋狂擴張,成為銀行系統貸款轉換的關鍵盈利環節。隨著銀行緊縮,多類銀行理財產品實質違約。由於銀行嚴格控制,相應消息被封鎖,民眾意識不到風險,銀行得以繼續拖延。不過,在中央提出打破剛性兌付後,銀行終於無法承受。地方為主的股份制銀行聯名上書中央,痛陳打破剛兌政策的恐怖,將在2018年將對股份制銀行造成的災難性(破產)後果。面對銀行絕望的挑戰,中央無動於衷。



2018年,伴隨民間借貸的突發性爆破,銀行系統將連鎖式破產。在過去數年,大量銀行存貸款轉為民間借貸,以獲得更高收益。在資金較寬裕時,民間借貸崩盤的影響不大,比如帆亞和e租寶騙局曝光後,未受害民眾繼續豪賭,積極參與其他高利貸項目。當經濟形勢惡化引發民眾心理變化,民間借貸開始呈現連鎖爆破模式。比如12月下旬,南京錢寶借貸平臺崩盤,導致民眾兩天內擠兌南京其他高利貸平臺,引發南京民間借貸平臺全面崩盤,充分說明民間借貸爆破的突然性和全面性。 2018年,隨著民間借貸的連鎖式爆破引發銀行業資金鍊大規模斷裂,反過來再加劇理財和民間借貸爆破,進而導致銀行系統連鎖破產。



銀行業的爆破式破產,更多來自於其他環節的壓力。高利貸爆破像雷管,引爆銀行業自身背負的炸藥包。國企債務接近100萬億,國家要求企業實施債轉股,遭到主要債主銀行的全面抵制。如果銀行不同意債轉股,企業停止支付利息,更不可能還本,銀行資金鍊斷裂;如果銀行通過債轉股,企業虧損,銀行仍然拿不到利息,銀行資金鍊還是斷裂。除此之外,地方政府各種類型貸款、各類直接和變相房貸、上市公司的股票抵押貸款等各種貸款,實質上都是無法償付本息的壞賬。隨著打破剛兌和民間高利貸全面爆破,銀行最後的收入來源枯竭,只能爆破。



其次,房地產塌方式大崩盤。 2017年7月,我在《中國房地產塌方式大崩盤》壹文中,對崩盤的原因和崩盤過程模式有過系統分析,其中崩盤的關鍵原因包括實體經濟末日、金融緊縮以及緊急推出房地產稅。隨著時間推移,這些因素壹壹得到證實。尤其12月份,房地產稅開徵得到確認,框架原則明確,相關部門已經做足準備,隨時開徵。



房地產崩盤的過程完全按照我在《中國房地產塌方式大崩盤》中所分析的演化。房地產崩盤從壹線城市開始,再蔓延到二三四五線城市。京滬處於政治和經濟的中心位置,消息敏感,反應迅速,成為率先下跌的區域,環京和環滬區域經濟基礎脆弱,崩盤效果最為顯著。 11月份,環京區域價格暴跌後二手房成交量僅為400多套,上海巨量二手房拋盤瘋狂湧出而無人理會,而深圳的問題不僅是沒人買房,而是沒人看房,更是壓根沒人,只有貪婪的房多尤其是房東還沈醉在幻想中。



二線城市以南京的戲劇化崩盤表現出來。二線城市中,武漢成都作為落後地區在承接壹線城市的資金和人員後,企圖利用低價優勢激發壹波房地產熱潮,由於地盤過大加上實力不濟,僅能維持表面價格。隨後,武漢成都西安如同深圳壹樣,進入默默崩盤模式。杭州作為實力很強的二線城市,壹度以拆遷迫使房價上漲,但很快偃旗息鼓重回降價通道。南京綜合北上深功能,在二線城市中地位最重要,綜合實力最強,其他二線城市沈寂時,南京爆出上萬人排隊驗資瘋搶3000多套新樓盤的消息,引爆全國房多的信心。可惜好景不長,12月底南京錢寶網平臺壹夕崩盤,並快速引發其他融資平臺崩盤,引出大量二手盤低價拋售,南京戲劇化地實力展示,什麼是金融緊縮後的房地產塌方式崩盤。二三四五線城市中,潛伏著各種民間融資平臺,南京只是個案,未來會有更多城市的融資平臺跟隨起爆,引發房地產塌方式崩盤。人人都把自己當根蔥,看別人是韭菜,其實都是莊家的韭菜。



2018年,房地產稅將以最後壹擊的姿態全面打垮房地產。 12月,關鍵部門發布信息,房地產稅經過攻堅戰勢在必行。由於經濟形勢急劇惡化,地方政府入不敷出,攻堅戰很快會變成共同需要。根據中央的態度,房地產稅可能在1-1.5%之間,由地方靈活掌握,全國各地人民等著喜迎房地產稅。至於妄想把房地產稅轉嫁給租客並且指望房地產稅延遲推出的房多,屆時會深刻體會到什麼叫壹廂情願。



第三,地方政府破產。我在《論地方政府的倒掉》中對地方政府破產有過系統分析。隨著銀行系統資金鍊斷裂,接著房地產崩盤,地方政府破產順理成章。 19大後中央正式關註地方債務,嚴控對地方政府的金融操作。 12月,相關部門和體制經濟學家正式提出,考慮讓地方政府財政破產。這種表態說明,中央決心甩包袱,地方政府破產已經擺上日程。



2018年,地方政府全面破產重組,政府大規模裁員。除《論地方政府的倒掉》所分析的內容之外,地方政府破產著重註意三個要素,破產三要素包括銀行資金鍊斷裂、房地產崩盤和地方政府債務。三要素相互影響,相互加強。資金鍊斷裂是破產的根本原因,房地產和債務是直接原因,房地產和債務反過來加劇資金鍊斷裂,銀行更無力支持地方政府。面對三要素死局,中央通過房地產稅、資源稅和自主發債,給地方政府壹條出路。但這並不是真正的出路,即使地方政府沒有全軍覆沒,也只有極少數突圍成功,剩下的必然破產,必須大量裁員分流,卡緊或者卡斷社保醫保,嚴重依靠地方體制生存的群體將走投無路。



第四,實體經濟末日。實體經濟是龐大的系統,是支持宏觀經濟運轉的基礎。我在《中國實體經濟走向末日》壹書中,全面分析和系統論述實體經濟末日的原因、經過以及結果。在現實中,實體走向末日的過程與我分析和預測的完全吻合。



2017年,隨著實體經濟走向末日,中國經濟開始全面崩盤。實體走向末日主要包括兩方面: 壹方面,金融房地產過度膨脹,不斷壓垮實體企業,誘導實體資金進入股市、房地產、高利貸和虛擬技術投資,也榨乾民眾手中的現金;另壹方面,營改增、供給側和環保風暴等措施的實施,全面打壓私企,給央企國企騰出生存空間。在實體經濟基本被榨乾的背景下,銀行信貸擴張模式難以為繼。隨著美聯儲加息縮表,中國祇能不斷卡緊信貸,進壹步壓縮實體經濟的生存空間,實體掀起最後壹波倒閉潮。



2018年,實體經濟末日終結。在國外,特朗普減稅2018年生效,極大改變世界資金流向和經濟格局。特朗普政府已經做好準備,取消對中國的貿易優惠措施,並開始對中國實施步步緊縮式的全面製裁,以求中美貿易平衡。歐洲各國為自保,也將對中國採取越來越多的貿易制裁。在國內,環保風暴持續加強,企業各類稅負大幅增加,生產成本暴漲,而國內市場需求枯竭。而且,隨著銀行資金鍊斷裂,房地產崩盤和地方政府破產,鐵公基和房地產大規模停工,建築汽車兩大支柱產業遭重創。另外,隨著外企大潰敗,每壹個大型外企停運搬遷都導致其上下遊產業鏈解體,進而波及周邊產業,本土配套企業隨之倒閉。經過外部和內部經濟的雙重淘汰,能生存下來的實體屈指可數。



第五,央企國企自生自滅。面對系統性危機,體制對國企再次甩包袱。 1997年,朱斷然採取措施,實施國企改制和大下崗。 2017年,中國面臨的系統性危機更加嚴重,體制故伎重演。 7月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就包含國企改制。隨後,中央提出對央企進行改制,年底前必須完成。到12月,各央企基本完成改制,由全民所有製單位轉為國有控股的股份制企業。



2018年,央企國企必須獨立生存,大下崗重演。央企職工不知道全民所有製和國有控股是什麼意思,對於改制沒反應。 2017年,鋼鐵和煤炭等行業國企已經裁員180多萬。 2018年,經濟急轉直下,依靠榨取全社會血汗而生存的國企,收入來源枯竭。同時銀行資金鍊斷裂,國企無法再依靠銀行貸款生存,只能厲行開源節流。各壟斷央企必然提高各類產品價格,國企大規模減薪和欠薪,並且實施超大規模的裁員。



第六,大通脹。早在2015年初我發布《把通脹進行到底》,分析大通脹的原因和進程。從2016年四季度開始,基礎產品價格開始第壹波暴漲。



2017年,價格連續暴漲的範圍逐漸擴大,以醫藥原料和廢紙成品紙等品種為代表,價格屢創新高。尤其2017下半年,各類基礎產品價格進壹步全線暴漲,包括各類化工化肥原材料、鋼鐵水泥等建築原材料、醫藥原料藥、電子元器件、廢紙成品紙等。對於任何壹個經濟大國,基礎產品價格全面暴漲都意味著大通脹導致經濟崩潰,只不過,中國人只關註房子,其他都不在乎。



2018年,大通脹將起到全面摧毀的爆破效果。當前基礎產品的大通脹不會停止,只會繼續加劇。過去生產企業壹直努力消化通脹影響,當企業無法消化時,只能傳導到消費品領域,結果就是消費品領域的爆發式大通脹。另外,我在《守不住的底線》中分析過,根據當前的電子印鈔模式,中國通脹將以長期中低通脹,最後突然大通脹的方式收尾。兩個因素結合,2018年通脹將更加迅猛,尤其在各領域無可挽回的情況下,大通脹意味著中國經濟四分五裂。



通脹的最後階段是糧食價格暴漲。 2017年7月,體制召開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當時還有機會通過人民幣大縮表獲得壹線生機,不過體制不僅沒有大縮表,相反還繼續印鈔。進入2018年,人民幣廢紙化完全不可抑制,壓制多年的糧價將不斷暴漲,把當今時代餓肚子當天方夜譚的中國人,將親歷中國史上規模最大最慘烈的飢荒。



在全方位爆破前,體製表現得極其愚笨遲緩。特朗普就職美國總統後,我在分析文章中著重強調,中國體制實際已經失去掌控權力,與民眾站在同壹條起跑線。而且,我分析和預測中國即將發生的壹系列變化以及體制的相應措施,隨後體制所有政策都在我的預測中。更重要的是,體制在失去權力後,內在真實水平暴露出來,愚笨而遲緩。特朗普的政策早已擺在檯面,並曾多次對中國體制善意喊話,給中國體制以多次調整改變的機會。而中國體制先是置若罔聞,再後知後覺地發現特朗普政策措施的威力,緩慢地被動應對。當所有機會都失去,體制也失去對經濟的控制能力,只能高喊“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在意識到危機後,體制仍心存幻想。按道理,體制在提出守住底線後,應當迅速制定系統政策並儘快實施。實際上,體制耗費數月時間,在政策導向上不斷反復,各種關鍵決策相互矛盾。這個過程說明,體制心存僥倖,內部各群體各自打小算盤,利益矛盾難以調和。更重要的是,即使關鍵決策出臺後,仍遲遲按兵不動,期待奇蹟,僥倖至死。當人陷於絕境而束手無策,最愛不切實際的幻想,其實這恰恰是最深層的絕望。



愚笨和幻想意味著爆破來臨的更加迅猛。我在多篇分析文章中說過,中國體制無視特朗普的政策,完全按照自己的需求緩慢決策,在拖延中浪費掉寶貴的時間,加速資源消耗,尤其是基礎資源(美元)的消耗失控。在行動上,拖延本身也是自我麻痺的過程。 2017年,中國不僅是經濟爆破的問題,而是社會開始四分五裂,比如房多和房空的彼此仇視。但是,媒體仍然宣傳大國掘起和中國夢,壹方面讓人們繼續幻想,另壹方面引發國際對中國強大實力的關註。當相關信息傳到美國,引發特朗普政府內部鷹派的更強烈反應。壹旦中國經濟爆破顯性化,更多夢中人覺醒,社會內部矛盾爆發,加上特朗普政府採取更強硬措施,彼時,將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中國的全面瓦解。



在特朗普風暴席卷之下,全面爆破勢不可擋。 2016年中,我預測特朗普當選,並明確特朗普當選是美國和世界歷史轉折點。 2016年8月開始,我以《特朗普風暴》系列文章,預測特朗普將摧毀世界舊勢力和舊秩序。 2017年,特朗普風暴全面改變美國政局,逆轉美國政治經濟文化導向。雖然特朗普還無暇顧及國際經濟,但美聯儲加息縮表和匯率操縱國發揮威力,中國已經接近被壓垮。從2018年開始,特朗普將聚焦於減稅、資金回流和貿易平衡,特朗普風暴席卷世界之終極版,更對中國起到絞殺作用(參考《特朗普絞索》系列)。當特朗普絞索不斷勒緊,中國經濟全面爆破的力度將超乎想像。



爆破之後,剩者為王。全面爆破下,中國權貴和體制是主要輸家。每個領域每個環節爆破,都有相應的權貴垮臺。堅決依附體制和跟隨權貴的人,都是陪葬品,只有極少壹部分人能在新的歷史時期,以贏家的身份啟程,勝者為王。



在全面爆破之際,勝者是跑的最快最靈活的人。當兩個人同時被老虎追趕,個人活命的直接方法不是比老虎跑得快,而是比另外壹個人快。同樣道理,個人生存之道也是跑過別人,更靈活應對爆破。首先,個人需要跑贏體制,利用體制愚笨緩慢的弱點,跑在體制權貴及其僕從集團之前,讓體制扛下爆破的主要後果。其次,在全面爆破的環境中,更認真觀察和應對局勢的變化,盡量保全財產,攜家人走上生路。



2018年中國將經歷經濟的全面爆破,涉及到各個領域,社會地位和財富將大洗牌。全面爆破不僅終結中國掘起的神話,更意味著中國將陷入長期貧困。只有認清大勢,及時採取穩妥完善的措施,才能保全身家。







美資回流與貿易平衡



2018



2017年12月22日,特朗普簽署《減稅與就業法案》,成為特朗普執政的裏程碑,表明特朗普開始掌控美國政治主導權。 2018年開始,特朗普減稅、國家經濟戰略和國家安全戰略三大系統開始起作用。在國際經濟層面,將引發4萬億美元資金回流美國,推動美國外貿平衡。



美資回流將對中國產生巨大衝擊。減稅案通過後,美國企業紛紛制定計劃,積極實施美元回流,特朗普希望其中最少2萬億美元來自中國,不惜代價達到目的。特朗普還將採取貿易措施,強制推進中美貿易平衡。中國將經歷全面衝擊,經濟面臨三大問題:外儲枯竭,美資大規模撤離,本土組裝加工鏈瓦解。



面對特朗普減稅和即將到來的貿易措施,中國體製手足無措。美聯儲加息時,中國體制提出守住底線,進而堅決守住底線。特朗普減稅案通過後,中國喉舌宣傳系統集體沈默。之後,中國體制發布外資稅收優惠和以人民幣結算離境的管理辦法,試圖螳臂擋車抵擋美資回流。



特朗普減稅與大權在握



特朗普執政後似乎始終處於危機中。白宮消息洩露與內鬥,取消和取代奧巴馬醫療法案失敗,塞申斯毫無作為,通俄門經久不息。在主流媒體報導裡,特朗普壹事無成,隔三差五面臨彈核。



特朗普稅改突然通過。凱利將軍任白宮幕僚長後,消息洩露很快停止。特朗普受到參議員Rand Paul 支持和指引,取消奧巴馬醫療中的關鍵幾個條款,悄然為稅改鋪平道路。隨後稅改突然提速,參眾兩院的共和黨盡最大努力合併兩院版本,在民主黨議員全面反對下,用時不足三週在法律上通過聯合稅改案。特朗普趕在聖誕節前簽署減稅法案,送給美國人民壹個開心聖誕大禮包。



從政治層面,稅改表明特朗普開始掌控政權。競選時,特朗普從反建制派的立場出發,壹路過關斬將打垮建制派的抵抗,並且打垮希拉裏掌控的大政府機器成為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時,共和黨內四分五裂,建制派對特朗普充滿敵意。不過,特朗普的戰鬥精神,打垮主流媒體的能力展示,談判與妥協的藝術,加上副總統彭斯的合縱連橫,最終共和黨團結起來。尤其在稅改的衝刺階段,共和黨在參議院中同仇敵愾,說明共和黨已經發生根本變化,特朗普已經確立起自己在共和黨內的領袖地位。



減稅法案投票通過後的慶祝會上,歡樂的共和黨議員對特朗普眾星捧月。本來,奧巴馬執政8年,共和黨內的失敗主義情緒越來越濃厚。特朗普上臺後,共和黨仍然謹小慎微按照舊模式操作,完全沒有執政黨的氣魄。特朗普的壹次次大膽舉動,不斷鼓舞共和黨內的士氣。在稅改法案接近通過時,壹度失敗主義明顯的議長瑞恩都信心十足,甚至盛氣淩人。減稅法案通過後,共和黨議員們沈浸在打了壹場翻身仗的興奮中,慶祝會上參眾兩院議員盛讚特朗普的強有力領導。



稅改案通過只是開始,特朗普的政治掌控力量越來越強。特朗普上臺後,民主黨大政府左媒不斷製造事端,試圖打擊特朗普迫使其下臺。但這些行動壹次次失敗,民主黨的力量不斷減弱。尤其關於通俄門調查,隨著案情進展日益深入,人們發現通俄門文件似乎是希拉裏民主黨與俄國人勾結炮製,然後通過FBI購買通俄門文件,對特朗普團隊捏造罪名。如果情況屬實,真正通俄的司法部FBI、希拉裏團隊和民主黨的勢力,都將遭受重創。在《火與怒—特朗普的白宮之內》壹書發布後,背後捅刀子的班農遭到所有共和黨的唾棄,共和黨各派均發表聲明支持特朗普。這本書的發布,不僅沒有起到分化特朗普陣營的目的,反而促使特朗普的地位更加穩固。



2018年,特朗普的力量將在經濟領域發揮重大作用。特朗普壹向善用強者,特朗普任職總統後,為強者團隊搭建好施展其能力的舞臺。搞經濟是特朗普的強項,特朗普在經濟領域的識人用人能力尤為突出。 2018年,特朗普匯集的強者將逐漸閃亮登場,採取各種政策措施,在經濟領域展現出強大的力量,不斷推進特朗普的經濟政策。



特朗普只要不在非法移民和築牆等關鍵問題上犯根本性錯誤,就將擁有越來越強的政治地位,推動政綱的實施。



美國安全戰略與經濟戰略



特朗普將國家經濟戰略與國際安全戰略交織。 2017年12月,特朗普發布《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定義經濟安全即國家安全,將經濟置於僅次於國土安全的地位。這個戰略導向意味著,特朗普經濟戰略將成為國家安全戰略的重要環節,國家安全戰略反過來支持國家經濟戰略。兩者相互交織相互影響,作為特朗普宏觀戰略的支柱。



特朗普國家安全戰略可能是美國未來數十年的主導思想。特朗普提出“美國優先”和“讓美國再次偉大”等口號,並在特朗普執政第壹年很好貫徹,獲得美國廣大民眾越來越強烈的支持。同時,特朗普與民主黨大政府主流媒體好萊塢等政治正確的群體不斷鬥爭,挫敗壹系列狙擊。特朗普幾乎以壹己之力打垮主流媒體和好萊塢,為美國文化的轉向做出重大貢獻。與此同時,特朗普還不斷貫徹國家安全戰略,讓美國第壹的安全戰略思想重新佔據社會主導地位。



在國際角度,特朗普國家安全戰略支持各國的獨立自主與和平發展。特朗普明確反對全球化集團對各國的操控,倡導並支持各國擺脫全球化集團的控制。特朗普增強軍事建設,以“強勢和平(Peace through Strength)”的姿態壓制全球化集團支持的流氓國家、恐怖組織和犯罪集團。通過打擊恐怖和犯罪組織,壓制流氓國家,加速全球化集團的瓦解。全球化集團的力量基礎來自於美國,包括美國大政府支持的政治經濟文化系統。特朗普增強對政權的控制,即增強打擊全球化集團的力量。比如在2009年,奧巴馬支持伊朗政權對不滿民眾的壓制,受到歐美主流媒體的支持;2017年,特朗普政府則鮮明表態支持伊朗民眾,與支持伊朗政權的歐美主流媒體針鋒相對。



2018年,特朗普的國家經濟戰略也將逐漸浮出水面。 2017年,特朗普雖然沒有明確提出國家經濟戰略,但是實際已經進行國家經濟戰略的研討和製定。 2018年,隨著特朗普周圍的強者不斷湧現,特朗普的國家經濟戰略將越來越清晰,人們更加清晰的認識到特朗普執政的巨大作用。我的《解析特朗普稅改》壹文,部分涉及到經濟戰略的表面現象,分析特朗普經濟政策和減稅對製造業的影響,並將引發的世界經濟重組。實際上,特朗普的國家經濟戰略的深度和廣度,遠遠超出《解析》所述。正因為特朗普經濟戰略的系統和深入,我分析中小企業能降低成本達1/3,甚至超過1/3,這個數字對於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簡直不可思議。在國際經濟戰略支持下,美國擁有如此成本優勢,世界經濟將重新回到美國獨大的格局。



在特朗普政府的規劃中,重振美國可以總結為五大步驟:特朗普減稅減負→增強美國競爭力(國家經濟戰略)→美國工商業發展→美國經濟重新繁榮→美國的國家安全強盛,五個步驟環環相扣缺壹不可。當經濟戰略上升為國家安全戰略,特朗普減稅變得至關重要,成特朗普施政的壹個裏程碑。如果了解特朗普的經濟戰略,並與國家安全戰略結合,即可理解稅改在其中起到的關鍵作用。特朗普以減稅為主導,做了大量減負的基礎工作。而且,特朗普已經從各方面規劃,逐漸形成系統的國家經濟戰略,以增強美國競爭力,為美國工商業提供更好的競爭平臺。 2018年開始,特朗普經濟戰略將不斷發展完善,並得到系統實施,美國競爭力不斷增強,給美國工商業以越來越多的支持。



在特朗普經濟戰略方向上,美國工商業必須積極投資和發展,壯大美國經濟。特朗普給美國工商業創造更好的平臺是為了美國經濟的繁榮,美國工商業得到好處就要積極發展和投資,創造更多利潤,給美國工人更多的工作機會和更高的工資。執政以來,特朗普最喜歡自誇的成績,就是美​​國工人又獲得多少工資,收入增加多少,退休基金增加多少。特朗普以超國賓待遇歡迎富士康在美國投資,同時開門見山問郭臺銘給美國工人發多少工資,是特朗普經濟戰略的最典型表現。美國工人提高收入後,提高消費能力,支持工商業發展,實現整個美國的經濟繁榮。



在具體操作上,特朗普通過以三大方面政策,用胡蘿蔔加大棒的綜合手段,促使美國工商業支持美國經濟。從系統角度,特朗普的經濟政策主要包括三部分:減稅與減負、國家經濟戰略、國家安全戰略。



第壹,減稅與減負。主要涉及到胡蘿蔔,給美國工商業甜頭。特朗普減稅只是眾所周知的部分,給工商業以數字激勵,更多的環節在於給美國工商業減負。減稅雖然以特朗普競選減稅承諾為基準,但大部分工作由國會完成。 2017年,特朗普最主要的工作在於給工商業減負,給企業減少各類有價和無形負擔。



對於不配合特朗普經濟的大企業,特朗普擁有強大的政治和法律武器。 2017年,很多大企業仍然抵制特朗普,試圖將特朗普趕下臺,而民主黨和主流媒體是這些大企業的打手和喉舌。由於特朗普的親商姿態,他不會直接對這些企業動手。減稅案通過後,給特朗普相當大的操縱空間。如果大企業不按照特朗普的要求將資金匯回美國支持美國經濟發展,特朗普可以隨時利用政治和法律武器對其予以懲罰。



第二,國家經濟戰略。進入2018年,特朗普的國家經濟戰略逐漸浮出水面。隨著經濟戰略的漸次實施,特朗普將不斷完善工商業運營的經濟、社會和資源平臺。在國家經濟戰略導向下,積極投資跟進經濟戰略的企業將獲得巨大發展空間,反之將被拋在後面,甚至被淘汰。隨著美國經濟戰略的實施,美國將重塑新的世界經濟趨勢。



特朗普的新國家經濟戰略將對每個國家和大企業產生決定性影響。二戰後,所有不斷壯大的美國大企業都迎合美國國家經濟戰略發展,與美國國家戰略逆勢的企業不是衰敗就是滅亡。同理,當今所有經濟發達國家都順應美國經濟戰略而發展,與美國經濟戰略對抗的國家不是衰落內亂就是解體。



美國大企業都清楚,美國經濟戰略對於自身生存的決定意義。減稅案通過後,多家大企業立即宣布對企業員工發放獎金,以示對特朗普的支持。反對特朗普的企業,對特朗普的抵抗力越來越弱,甚至開始附和特朗普的經濟戰略。比如蘋果,表面壹直反對特朗普,但在富士康投資美國的過程中蘋果起到說服作用,以實際行動支持特朗普政策。特朗普減稅案通過後,蘋果明確表示將把2000多億海外美元匯回美國,希望在美國的未來經濟增長中分杯羹。



第三,國家安全戰略。名義上,國家安全戰略只是總統發布的指導性綱領建議,表面上看對經濟影響並不大,但是國家安全戰略定義美國的生死存亡,明確美國的根本生存基礎,也從根本上決定世界政治、經濟和安全格局。能與國際安全戰略長期掛鉤的企業,享受著高利潤,比如軍工業的代表企業洛克希德—馬丁。



當經濟戰略與安全戰略相結合,經濟對國家安全的作用更明顯,安全對經濟意義更重大。在安全戰略中,美國政府將起兩個層面的作用: 第壹,指導意見與建議,主要指非強制錯誤,給經濟操作以方向上的指引,政府將支持什麼或者反對什麼,主導權仍掌控在經濟單位手中。當安全戰略深入到經濟中,政府的建議和意見作用更主動力量更強。第二,決定與法令,國家直接決定壹些特定經濟活動的命運,可以全面否決、部分禁止、部分支持和全面支持。國家將更積極參與經濟,影響經濟活動,進而影響結果。



中國是美國的戰略競爭者



在國家安全戰略中,特朗普把中國定義為戰略競爭者。這個定義包括三方面大扭轉,美國國際戰略觀念扭轉、特朗普政府態度反復以及美國國內政治經濟形勢扭轉。戰略競爭者的定義,預示著特朗普將對中國啟動強有力的資金回流措施和貿易平衡措施。



第壹,美國的國際戰略完全轉向。在克林頓時代,中國共產體制接近垮臺。克林頓大力鼓吹,以經濟促使中國健康發展並轉型為親西方的國家,受到美國政界和大企業的極力支持。二十多年過去,中國在經濟上變得很強大,但並沒有像克林頓宣稱的那樣親西方,而是從軍事、經濟和國際政治等各方面公然與美國對抗。 2017年,三胖不斷試驗核彈和發射火箭,引發國際震驚。三胖取得的進展,既有克林頓和奧巴馬對二胖三胖的經濟和技術支持,更有中國的鼎力支持,這讓美國政客真正感到恐懼,從而支持特朗普的戰略轉向。



在戰略轉向中,政客轉向起到關鍵作用。特朗普競選總統前,僅有少部分政客意識到中國對美國經濟的威脅,對中國持鷹派立場。特朗普在從競選到獲勝的壹年半時間中,既通過競選綱領和演講教育了民眾,也影響了很多政客。不少民主黨議員看到本區經濟雕落和民主黨支持者改變立場支持特朗普,也隨之轉變立場,要求對中國實施強硬措施。在特朗普上臺後,民主黨和共和黨內的強硬派合流,要求特朗普對中國實施貿易制裁。特朗普遲遲不動手,讓這些政客非常不耐煩,對特朗普施加巨大壓力。特朗普發布國際安全戰略,將中俄定位為戰略競爭者,獲得兩黨共同的高度支持,非常罕見。



第二,特朗普對中國的態度幾經反復後,發生對中國政策模式的關鍵轉變。在競選期間,特朗普不斷抨擊中國,說中國搶走美國製造業,以血汗工廠和匯率操控的方式讓大量美國工人失業。特朗普承諾,上臺後將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45%的關稅。特朗普的強硬表態,得到美國工人的廣泛支持,對拿下五大湖區的鋼鐵生鏽帶選票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特朗普上臺後卻不斷對中國示好。特朗普從最初對中國完全不理會,到與中國接觸,進而表現出對中國的積極態度,甚至不斷稱讚中國最高領導人。中國最初對特朗普強調,合作才是唯壹出路,進而表現熱烈歡迎,特朗普要求中國自覺減少對美國的巨大貿易順差。另外在三胖問題上,特朗普試圖通過對中國友好以達到讓中國約束三胖的目的。 2017年11月特朗普訪華時,中國不僅在紫禁城接待,還承諾2000多億美元的大單。



隨著時間推移,特朗普越來越表現出被中國耍弄的狀態。雖然特朗普內閣多次提出,要求中國自動減少貿易順差,但中國絲毫不理會特朗普的表態,更積極向美國出口,導緻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屢創新高,占美國貿易逆差的壹半。美國提出美國第壹的反全球化政策導向後,歐洲和日韓更積極與中國接近,妄想繞過美國建立新的全球化系統。美國要求中國約束三胖,結果卻發現中國以各種方式繞過聯合國製裁繼續支持三胖。中國還繼續在南海加強島嶼建設,威脅到美國在東南亞的戰略佈局。臨近2017年末,雖然美國國內經濟表現和減稅通過讓特朗普取得顯著政績,但涉及中國,無論左右都批評特朗普軟弱。特朗普嘴硬,說繼續對中國的逆差是因為要中國配合對三胖的製裁,但人們都清楚,中國並沒有也根本沒打算幫特朗普做任何事,特朗普完全被中國耍了。



特朗普將中國定義為戰略競爭者,說明特朗普下定決心採取行動。無論美國眼前經濟多興旺,只要對外貿易赤字不斷增加和積累,都會拖垮美國經濟。特朗普憑藉空喊口號就坐等成果,只是自我愚弄。隨著美國國內經濟戰略制定和實施,中國根本無法繞過。如果特朗普真的想增強美國經濟實力,推動者製造業回流,就必然與中國發生正面衝突。而國家安全戰略不僅給美國明確方向,更促使特朗普政府必須果斷行動,全面貫徹經濟戰略,保護美國安全和經濟利益。



戰略競爭者的定位提出後,中國領導人的講話讓特朗普更加無法後退。在2018新年致辭中,中國最高領導人明確表示,要在新世界秩序中擔任領導者。這個姿態讓美國政界非常警惕,也給特朗普帶來更大壓力。如果特朗普只說不做,美國在世界的影響力衰退,特朗普將很快遭到各方唾棄,尤其在當前國際矛盾和美國國內矛盾日益尖銳的背景下,軟弱意味著隨時可能成為獨腳總統,過往政績壹概被忽略,過去的盟友很快梳理被取代。特朗普以身家性命為賭註競選總統,還想做偉大總統,註定只能背水壹戰,與中國正面交鋒。



第三,美國國內的政治經濟形勢,直接受到中美關系影響。可以說,美國反特朗普的勢力主要是親中勢力,如果任由中國做大,親中勢力也日益增強,將導致特朗普的政治地位不斷被削弱。特朗普為自身生存必須打垮國內的反特朗普勢力,還是免不了與中國交鋒。



好萊塢是反特朗普和支持中國的代表。過去十幾年,中國電影市場規模越來越大,成世界票房市場的主要貢獻者,越來越受到好萊塢的重視。隨著萬達收購多家美國院線,好萊塢從重視中國市場變成跪舔中國。特朗普上臺後,好萊塢是反特朗普最活躍的部分,甚至明確反美。好萊塢的政治正確、反特朗普和反美態度,也表現在電影中,導致大量美國人開始拋棄好萊塢。好萊塢則依靠中國市場獲得不菲收入,繼續反特朗普和反美。

主流媒體以相對隱蔽的方式倒向或跪舔中國。好萊塢主要由缺乏知識和教育的影星代言,很難隱藏反美和親中立場。主流媒體則更多被知識分子操控,操作手段隱蔽,模式狡猾。全美超過90%的主流媒體掌控在數家大企業手中,這些大企業授權知識分子操作,在反特朗普的同時,通過各種隱晦的方式支持中國,企業則在躲在背後與中國做交易,其中掌控臉書的紮克伯格最年輕也最缺乏深度。在美國,臉書是宣傳恐怖活動反美反特朗普的主要平臺,對保守派則隨時禁言。同時,紮克伯格壹次次跑到中國跪舔中國領導人。



美國金融機構和大企業則以全局操控的方式反美和支持中國。過去數十年,美國金融機構和大企業是主要的賣國賊。大企業通過操控政治、經濟、金融、文化等環節,損害美國利益而中飽私囊。在美國製造產業鏈搬遷到中國的過程中,大企業起到根本作用。社會層面上,也有相當部分美國人反特朗普,反對美國優先的政策,貌似與大企業無關,但實際上這些反對者的背後是大企業的操控。比如,金融危機後美國茶黨運動興起,然後很快沒落,其失敗與大企業收買部分茶黨議員有直接關系。到後來,任何有利於美國民眾的法案都難以通過,而危害美國利益的各種政策措施可以隨時施行。



特朗普的政治立場,讓大企業又有機可乘,給中國繼續占美國便宜的機會。特朗普以經濟為主導,受到選民支持而入主白宮,大企業以拉攏加打擊的雙重手段將特朗普吸納進大企業系統中。對特朗普來說,推動美國經濟發展需要大企業的支持,但大企業主要持反美立場,尤其反美國民眾,大企業的態度讓特朗普進退兩難。在第壹年執政中,特朗普對中國態度的反復,尤其是後來的讚揚和容忍,不能說與金融業和大企業對特朗普的影響無關。



特朗普只有把中國定位為戰略競爭者才能實施後續的經濟計劃。特朗普由於前期的努力工作支持美國經濟增長,有壹定的搖擺空間和時間。隨著局勢發展,特朗普的投機空間越來越小。只有全力支持美國第壹的經濟,盡量為美國爭取最大利益,才有美國的國家安全。基於此立場,特朗普必須把中國定位為戰略競爭者。從國家安全戰略高度提出,讓好萊塢、主流媒體、金融機構和大企業,都無法抗拒。



美國減稅與美資回流



減稅是特朗普經濟戰略的關鍵環節。過去數十年中,美國製造業不斷關門或搬遷,美國經濟不斷失血。雖然美國工人的高工資和高福利佔重要比重,但更重要的是美國不合理的稅收和管制條例。特朗普減稅的主要目的是,在保持美國工人的收入同時,促進美國製造業和建築業的複蘇和發展,實現美國經濟繁榮。



減稅的首要作用在於吸引巨額資金進入製造業。特朗普在美國製造業不斷外流的背景下當選,不僅要急劇扭轉製造業失血,更要吸引製造業回到美國。資金是複甦的前提,沒有資金流入,壹切都是無源之水。更重要的是,美國製造業不可能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只能以技術和資本密集型為主導,製造業復甦和發展必須投入巨資。



如果沒有巨資投入,特朗普減稅可能面臨根本失敗。假設美國經濟不變,減稅意味著美國政府收入大規模減少。政府剛性支出過多,減稅意味著巨大的政府赤字,隨即引發政府經濟崩潰,進而導緻美國經濟崩潰。特朗普需要通過增加巨資投入擴大經濟循環,加速美國整體經濟增長,同時削減政府支持,這樣才能實現減稅時的政府財政平衡。



更重要的是,巨額資金需要首先到位再逐步回收成本,而不是滾動發展逐漸積累資金。這種方式是技術和資本密集型產業的特點。壹旦開始建設和運營,就不是單壹工廠,而是整體產業鏈,或者部分產業鏈。在產業鏈中,不僅需要綜合的生產設施建設,更需要大規模的高投入研發和生產設備。投入生產後,產業鍊為應對市場競爭,還需要不斷實施自我更新和升級,根據市場變化而轉型。



比如,郭臺銘對特朗普承諾準備投資100億美元。如果發展順利,其潛在投資將達300億美元。特朗普欣喜若狂,給郭臺銘以超國賓待遇。特朗普知道,郭臺銘到美國投資不是他個人單獨建廠,而是壹群臺商跟隨他進入美國,形成上下遊產業鏈。如果郭臺銘投資100億美元,配套產業鏈可能投資50-100億美元,這種產業集聚區通常能吸引類似競爭者來紮堆,創造出壹個配套和競合產業集群。



企業的投資和政府的支持最終實現共贏。郭臺銘首先投資100億美元到基建廠房和設備運營中,然後才有後續的生產和銷售。在生產和銷售之後,聯邦和州政府的各種稅收優惠補貼才能起作用,逐步攤銷到後期的運營中,降低郭臺銘的綜合成本。通過這種方式,美國政府和企業達到共贏,政府先承諾對企業少收稅,白白得到企業投資,然後從相關經濟活動中獲得收入;製造業產業鏈冒險投資,獲得幾乎免費的土地和高額稅收補貼,降低長期的綜合投資和生產成本;工人進入工廠工作,領到不錯的薪水給政府交稅;當地服務商為企業服務,獲得收入也給政府交稅。



在技​​術和資本密集型產業中,製造業自身創造的工作崗位並不多。根據郭臺銘的規劃,其計劃投資為100億美元,創造1.2萬個工作崗位。郭臺銘還考慮最終投資達300億美元,按照規模效益,總共創造3萬人就業。為了配合郭臺銘的生產線,產業鏈上其他企業的配套投資額不少於郭臺銘的300億美元,假設能創造另外3萬人就業。當整個600億美元的項目建成後,整個產業鏈創造的就業人數為6萬。考慮到製造業周邊的服務業人員,按照1.5位服務業人員匹配1位製造業人員,創造就業的總數大致在15萬。照這樣計算,平均40萬美元增加壹個全職就業崗位。



特朗普要達到經濟目標需要籌集8萬億美元。特朗普在競選中承諾,將在未來10年增加2000萬以上的就業崗位。從經濟展望的角度,只有創造這個規模的工作,才能支持美國經濟3.5%以上的增幅,特朗普才能算成功總統。按照靜態模式,增加壹個就業崗位需要40萬美元,2000萬就業崗位需要8萬億美元,籌集這份巨額資金是極其艱鉅的任務。



更重要的是,8萬億美元的相當部分需要在前期提前投入。從郭臺銘的投資模式可以看出,投入100億美元後到2020年才能完成建設實現生產,300億美元總投資可能需要8年完成。在工業4.0時代,大多數投資者都像郭臺銘壹樣,需要先期投入廠房和設備,後面才能生產和獲利,所以8萬億美元中的相當部分要在前期投入。另外,特朗普還需要2萬億美元搞基建,這2萬億美元的大部分同樣是前期投入。



特朗普所需的8萬億美元資金要通過資金回流美國來實現。儘管特朗普壹直在渲染未來的美好藍圖,美國真實的經濟形勢已經極為惡化。過去8年的奧巴馬時代,美國政府赤字居高不下,奧巴馬通過各種手段對工商業和民眾加稅和​​加負,都無法達到預算平衡。美國政府債務從10萬多億增加到近20萬億,民間債務同步增加,中產真實收入連年下降,工商業紛紛破產搬遷,真實通脹不斷加劇,經濟越來越難以承受債務之重。需要強調的是,奧巴馬政策的來源是美聯儲3次大規模印鈔,以及中國、歐洲和日本跟進印鈔。當廉價紙幣淹沒整個世界,奧巴馬經濟才能得以維持。如果沒有瘋狂印鈔,奧巴馬政府早已倒閉,美國經濟也全面崩潰。與之相對比,特朗普當選總統後,美聯儲不僅停止印鈔,還啟動加息縮表,帶動歐洲日本被迫跟進貨幣緊縮。特朗普必須藉助美聯儲的政策,促使資金從世界各地回流美國。



特朗普期望4萬億美元以上的資金回流美國。減稅法案在國會通過後,共和黨議員集體到白宮參加慶祝儀式。特朗普發言,將推動4萬億美元的資金從世界各地回流。這個數字與我在《解析特朗普稅改》的分析相符,即特朗普政府期望3-4萬億美元資金回流。這些資金將為美國經濟增加新動力,起碼能在未來2-3年支持美國經濟增長。



特朗普減稅快速通過,意圖就是促使美資回流,與其他國家爭搶資金和稅收。根據壹份報告,2015年“財富500強”公司中有3/4採取避稅措施,轉移高達2.42萬美元的利潤。其中蘋果作為世界最賺錢的公司,留存在海外的利潤最多,超過2000億美元。世界各國政府日趨增加稅收,避稅公司成各國政府眼中的肥肉,都虎視眈眈準備撕咬壹大口。比如歐盟指控蘋果“非法”在愛爾蘭避稅,要求蘋果繳納上百億美元的欠稅,蘋果最終被迫承諾補繳稅款。可以預見,隨著歐盟資金日益緊張,會持續對蘋果這類公司徵收嚴苛的稅費。



在特朗普的推動下,美國大企業紛​​紛準備回流。特朗普減稅案的通過,給大企業壹個出路,在美國繳納所得稅海外利潤回流稅,避免在國際上遭到越來越多的補稅和罰稅。蘋果到2016年底的海外利潤總量接近2200億美元,特朗普減稅後很快宣布2000億美元的資金回流,基本將所有海外利潤都匯回美國。蘋果的資金回流算是表率,引領美國大企業的資金回流。同時美國壓低美元指數,給美資回流創造便利條件,更有利可圖。而且,特朗普隨時運用多種手段,打擊抵制資本回流的公司,迫使各大公司加速資本回流。



2萬億美元流出中國



特朗普政府希望在中國的美資回流2萬億美元以上。我在《解析特朗普稅改》裡從多個角度分析過特朗普政府期望3-4萬億美元回流,特朗普後來的發言對此予以確認。從這個數字延伸分析,我估計特朗普政府期望2萬億美元以上的資金來自中國,即4萬億美元回流資金的最少壹半。

特朗普長期強調中國人非常有錢。競選期間,特朗普反復說中國人買特朗普大廈的豪宅,隨便就能掏出幾百萬美元甚至上千萬美元。財大氣粗的中國人,令無數美國人折腰。所以,特朗普壹邊號稱要製裁中國,壹邊稱讚中國人有錢,他喜歡中國。這種矛盾蘊含的是,特朗普希望通過與中國人做生意,賺更多錢。



特朗普無比羨慕中國的超3萬億美元外儲。特朗普的口頭禪是美國很窮,美國欠債20萬億,無力支付各種賬單,所以我各種省錢,而中國有3萬億外儲,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特朗普獲選總統後,安倍立即到紐約與特朗普會面,宣布將投資4500億美元到美國,加強日美關系。特朗普希望大國掘起的中國,也做類似表態並且行動起來,因此在2017年不斷向中國示好。



美國企業在中國的投資占美國海外投資的相當大比例。根據官方數據,以歷史成本法的計算方式,美國在世界範圍的總直接投資頭寸從2000年的1.32萬億達到2016年的5.33萬億美元。在相應的計算中,美國投入中國直接投資的頭寸從2000年的111億美元增長到2016年的925億美元。而同期,美國對歐洲的投資頭寸從0.69萬億美元增長3.16萬億美元,其中最大的被投資國是荷蘭,接近850億美元。以上數據對比明顯可以看出:第壹,美國在中國的直接投資增長速度極快;第二,官方數據無法反映真實的經濟狀況,包括美國公司在中國掌控相當大的經濟份額,以及美資控制的巨額人民幣資產,按照官方匯率換算成的美元資產總額。



根據官方數據,中國從2000年到2016年,經濟總量(GDP)增加近10倍。 2000年,中國的GDP接近1.2萬億美元,居世界第六;2016年,中國GDP超過11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二。到2017年底,中國貨幣總量M2達到167萬億人民幣,按照官方匯率6.5,接近25.7萬億美元,居世界第壹。中國的資產市場獲得極大擴張,僅房地產市場的估價即達到300-400萬億人民幣,即45-60萬億美元,遠超美國資產價格總額,成為世界遙遙領先的第壹。與之相對比,荷蘭2016年的GDP是7700美元,佔中國GDP總量的十五分之壹強。這個數據反映,美國在中國的直接投資頭寸925億美元完全可以忽略。



但實際上,美國製造業企業在中國投資巨大且利潤豐厚,是中國經濟的基礎動力。中國加入WTO後,美國公司最初以外包的形式在中國生產,出口返銷美國和歐日等市場,挽救了當時瀕臨崩潰的中國經濟。隨後美國公司不斷進入中國投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幾乎所有美國大公司都進入了中國,在中國的中高端市場佔據壹席之地。隨著中國經濟快速增長,中國市場接近美國,讓美國公司獲得巨額利潤。不少公司甚至認為中國市場將超過美國市場規模,並把中國看作其主要市場。這些公司在中國獲得巨大利潤後,積累大量存款。



美國金融資本也不斷進入中國,成為推動中國資產市場膨脹的主要力量。中國加入WTO前,已經有不少金融資本進入中國,推動中國資本市場擴張。沒有美資的投入,中國大陸的房地產市場和股市無法形成2008年之前的兩個大牛市。美資在中國大陸股市和樓市暴漲中獲取巨額利潤,根據公開數據,美資主力僅在香港股市投資了結後即獲利數千億美元。



2009年後,美國金融資本瘋狂進入中國,成為進入中國的外資主體。 2009-2016年,數以萬億計的美元遊資以各種渠道進入中國,搖身而為中國外儲,給中國貨幣系統註入新的動力,不斷推高中國樓市和股市。沒有美國金融資本的註入,中國不可能出現4萬億後的持續貨幣擴張,中國體制高層說外儲太多是個負擔,之後推動2014-15年的股市牛市、以及到2016-17年的房地產漲價去庫存。可以說,美國金融資本是中國資產膨脹的主要支持力量,也在金融資產膨脹中獲得超級豐厚的賬面回報。



2015年初,我在《外企大潰敗》中,按照最保守的方式估算,外資的資產達到5-10萬億美元。雖然外資操作極其分散,中國相關數據極不透明,但是從整體經濟分析,還是可以歸納出大致的經濟數據。過去三年,經過我進壹步分析和修正,結合中國經濟模式的重要變化,估計外資在2017年底持有現金規模超過10萬億美元。



特朗普政府估計期望2萬億美元從中國流回美國。考慮到中國是美資的主要目的地,特朗普政府應當較為了解美資在中國的投資規模,並且對收益有壹定的估算。如果按照投資和收益,特朗普政府應當預期4萬億美元資金回流,其中從中國的回流份額應該占到壹半,即2萬億美元左右。中國外儲高達3萬億美元,中國對美國2017年的貿易順差創歷史新高,都讓特朗普確信,應當推動美資從中國回流2萬億美元以上,支持美國國內的基建和製造業發展。



特朗普迫使人民幣升值,支持美資更順利回流。特朗普利用匯率操縱國大棒後,美元指數累計下跌10%。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也從6.9下跌到6.4,整體跌幅達7%。在匯率操縱國的壓力下,人民幣無法對美元貶值,只能為美資企業換匯離開中國提供便利條件。



中美資金爭奪戰



中國無法滿足美資回流的需求,企圖阻止美資回流,或者以人民幣抵數。特朗普將被迫採取最強硬的措施,迫使中國償付美資。中美資金爭奪戰爆發,局勢急轉直下。



中國體制給撤出外資以人民幣結算已經構成實質違約。在中國的外儲規定中,外資合法登記的直接投資,都算作中國外儲對這些外資的負債。外資合法經營後,如果結業,可以在繳納法定稅費後,與外管局換匯結算,拿外匯離開中國。但是從2014年起,中國即卡住數十家日本企業的換匯要求,直到2016年日本企業集體到中國談判索要外匯,中國的外儲緊張狀況才逐漸曝光。隨後越來越多的外資曝出,很難從中國結匯。到2017年底,特朗普減稅後,中國專門出臺新的外資結算規則,外資繳納應計稅收後,中國不再承諾給外匯,而是允許外資將人民幣帶離中國。這個新規則說明,中國在國際結算中違約。



人民幣結算的方式只能對付歐日韓等國家。歐日韓長期在美國的武力庇護下,依賴美國的信用生存,成為典型的投機分子。特朗普上臺後,他們看到特朗普美國利益優先,不再主動給他們供血,紛紛與美國疏離。同時,中國經濟不斷增長,對這些國家的產品需求日增,所以他們積極加強與中國的關系,把中國當帶頭大哥。當中國推行人民幣國際化並以人民幣結算時,歐日韓將無可奈何。美國也不會再為他們出頭,任其自食苦果。這裡要指出的是,日本是想兩頭得利,壹方面給美國投資,積極支持特朗普的經濟計劃,另壹方面討好中國,希望從中國獲得更多利益。



美國企業不會接受人民幣結算。美國企業作為美國政府的納稅人,既是美國經濟金融體系的壹部分,也是美國超強軍力的供養者。雖然美國大企業積極反對特朗普並對中國諂媚,但美國政府仍然有義務為這些美國企業服務。美國企業資金回流,本身也支持特朗普的政策,受到特朗普政府的支持和保護。受到強大美國的保護,美資企業撤離中國時,有足夠底氣只要美元,不接受人民幣。



特朗普更無法接受中國不支付美元。特朗普自詡為經濟和就業總統,執政壹年的業績主要集中在經濟上。特朗普施政第二年,將大展宏圖,推動美國經濟更快增長,也需要更大規模的資金。只有資金回流美國,特朗普即將推動的基礎設施建設才能兌現。如果中國不付美元,美資無法順利回流美國,基礎設施無法展開,製造業無法預期加速建設,特朗普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美國民眾也無法接受。在特朗普施政第壹年,對於大多數民眾來說,最重要的壹個成就是,進壹步吹大股票泡沫。在奧巴馬時代,依靠美聯儲大規模印鈔,股票泡沫已經很大,特朗普多次批判股票泡沫。特朗普上任後,股市不斷上漲,甚至加速上漲,特朗普不再說股票泡沫,而是將股票上漲歸於自己的政績。相當數量的美國民眾,以養老基金持股獲得豐厚收益,更加支持特朗普經濟措施。這裡需要明確,美國股市上漲的基礎是,預計到減稅帶來的美國資金回流、大興基建、製造業發展和利潤提升。如果資金無法從中國回流美國,所有計劃落空,股市泡沫大規模破裂,養老基金大縮水,大量美國民眾將遭受嚴重損失。



特朗普的身家性命受到根本威脅,必將對中國採取最嚴厲的措施。我在《特朗普風暴》中反復強調,大政府民主黨壹直想把特朗普置之死地,甚至對其家族不利,特朗普執政必須成功,必須打垮大政府。成功的基礎是經濟成功,才有其他跟進措施。如果中國阻止美資回流,特朗普的經濟計劃落空,美國股市崩盤,進而引發經濟危機,等於把特朗普推入絕境。特朗普哪怕只為自救,也必然要求中國必須籌措美元支付給美資。如果中國做不到,特朗普必然對中國採取最嚴厲的製裁措施。主流媒體壹直宣稱特朗普精神不穩定,抹黑或者企圖彈核特朗普,只有當特朗普陷入絕境時,人們才會發現,特朗普將會以多麼兇狠的手段進行報復。



特朗普將充分調動美國民眾的憤怒制裁中國的違約行為。美國中產階級已經壓抑了二十多年,在這二十多年裡,大多數中產階級不能再忽略經濟惡化,天天看著製造業不斷搬走,失業的人越來越多,物價不斷上漲,各種稅費大幅增加,學費醫療養老成本暴漲,到了精神崩潰的邊緣。特朗普獲選當日,美國民眾的情緒高漲,經濟活動直接加速。很多中小企業在2017年業務大增,製造業工作崗位增加,員工工資停止下降開始回升,尤其是減稅通過後,很多公司宣布發額外獎金,提高工資,並且計劃在2018年制定更多的績效獎金計劃,鼓勵員工多勞多得。股市樓市上漲,不僅增加民眾的賬面財富,更增強民眾的信心。如果中國阻止美資回流,導緻美國經濟建設無法順利開展,美國股市暴跌,必將引髮美國民眾的憤怒,要求和支持特朗普對中國採取制裁措施。



特朗普嚴厲制裁中國會得到全美支持。在目前的中美關系中,大多數美國民眾已經認識到中國的威脅,要求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支持中國的只有少數金融機構和大企業,利用好萊塢和主流媒體為中國歌功頌德。壹旦中國違約不付美元,則直接危害大企業利益。金融機構和大企業為了保護利益,也會請求特朗普採取措施制裁中國。好萊塢和主流媒體看到中國無利可圖,會翻臉比翻書還快,馬上抨擊中國。當所有力量合流,美國將對中國採取全面經濟制裁,徵繳中國資產,以抵償中國對美資的欠債。

特朗普壹旦啟動對中國製裁,歐日韓等國馬上跟風。歐日韓作為見風使舵的國家,隨時會為利益反水。他們投靠中國,被中國坑了,敢怒不敢言。壹旦看到美國製裁中國,立即依附美國報復中國。他們雖然拿不到錢,但是會重申所有與中國的交易,沒收中國出口的貨物,並要求中國高價付美元現金才發貨,否則斷絕所有與中國的交易。



美中貿易平衡



2017年美中貿易數據發布,給特朗普當頭壹棒。特朗普必須加緊行動,大幅削減對中國貿易逆差,甚至強行推動貿易平衡,否則將面臨執政的嚴峻困境。



根據中國海關的數據,2017年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擴大了10%,至2,758億美元,是有史以來最大的貿易逆差。去年,中國對美出口擴大了11.5%,自美進口上升了14.5%,進口總額較上年攀升15.9%。此數據刷新了2015年2,610億美元的前歷史新高。



根據美國統計口徑,對中國的商品貿易逆差占到美國總逆差的47%。 2017年1月至11月,美國對中國的商品貿易逆差達到3444億美元,與2016和2014年總逆差相當。即使按照較為保守的數據預估12月逆差300億美元,總逆差也達到3740億美元,超過當時創紀錄的2015年對華貿易逆差3,670億美元。而且,美國對外商品貿易總逆差為7374億美元,對中國逆差佔了將近壹半。



貿易平衡可以說是特朗普在競選期間的第壹承諾。特朗普不斷抨擊克林頓到奧巴馬的外貿政策,從北美貿易協定到允許中國加入WTO,美國貿易赤字不斷加大,大量製造業從美國遷往墨西哥和中國。美國人在購買中國墨西哥的廉價產品同時,失去高收入的製造業工作,生活日益艱難。奧巴馬執政期間,簽訂與韓國的自由貿易協定,導致韓國產品對美國出口驟增,美國經濟遭受嚴重損失。奧巴馬還推動TPP協議,不僅不能有效解決美國的貿易逆差,未來還將導緻美國對環太平洋地區國家的貿易逆差更加龐大。



在執政第壹年,特朗普缺乏足夠強有力的立場,沒有真正有效貫徹其競選期間的貿易主張。雖然特朗普在上任第壹天即簽字退出TPP,消除美國潛在的貿易危機,算是壹個政績,但在需要進行強有力談判的現有貿易關系上,特朗普缺乏強硬的鷹派態度。由於特朗普示弱,美國貿易代表在與墨西哥和加拿大的NAFTA談判中,並沒有鮮明的解決問題立場,反而遭到墨加咄咄逼人的反擊。在談判陷入僵局後,特朗普也沒有明確在2017年12月31日中止NAFTA,而是順延3個月。順延後,NAFTA仍然進展困難,無法達到美國的目標,反而引發加拿大到WTO提出多項申訴。另外,美國面對德國日本韓國等國的重大貿易逆差,未見到任何有效的行動。



在對中國貿易立場上,更表現出特朗普的軟弱。競選期間,特朗普壹直把主要的貿易矛頭指向中國,宣稱要以匯率操縱國和不平等貿易等名義,對中國實施45%的進口關稅。但特朗普上臺後,對中國的態度不斷軟化,希望中國自動削減貿易逆差。特朗普的友好態度並沒有得到尊重,而是被中國視作軟弱。中國趁機加大對美國出口,導緻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不斷擴大。特朗普要求中國開放農產品市場,中國僅僅進口幾百噸高價牛肉應付了事。在特朗普訪華期間,中國雖然與特朗普簽訂高達2500億美元的採購協議,特朗普回國自誇獲得巨大成績,但如果深入研究採購協議內容,不是正在實施的採購項目,就是毫無意義的遠期空頭支票。



特朗普面對越來越大的壓力。為了保住面子,特朗普強調自己對中國友好的原因。在特朗普的所有競選承諾中,對中國的強硬貿易措施得到美國大面積的支持。在美國的內鬥中,幾乎所有的問題都面臨兩黨分裂的對抗,只有對中國貿易問題得到跨黨派的強有力支持。特朗普上任後,兩黨都有議員不斷督促特朗普,對中國拿出強有力的貿易措施。特朗普向中國示好,遭到兩黨的共同批評,尤其遭到不少民主黨議員的激烈反對。而且,無論共和黨的保守派,還是大多數民主黨議員,都提出特朗普女兒伊萬卡的裙帶關系,導致特朗普對中國立場軟化。特朗普面對越來越大的壓力,強調對中國示好,是因為需要中國約束北韓。



現實給特朗普以響亮的耳光。在北韓問題上,雖然特朗普要求中國配合,但近壹年過去,北韓態度仍然非常囂張。美國間諜衛星拍照走私油品的新聞,明確展現中國對聯合國協議陽奉陰違。美國對中國商品貿易不斷創出新高,又說明特朗普不僅沒有減少貿易逆差,反而促使中國更積極向美國出口,爭奪美國的資金和工作崗位。可以說,大多數美國人都認為,特朗普對中國的友好政策整體慘敗。



特朗普必須馬上採取行動,大力縮減對中國貿易逆差,強有力推動貿易平衡。特朗普深知對外貿易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削減貿易逆差必然從中國開始。如果不對中國採取強有力的行動,特朗普將會受到來自民眾、國會和內閣的三重壓力,巨額貿易逆差很快導緻美國經濟崩潰,讓特朗普成為失敗的總統。所以,特朗普在對中國緩和壹年後,將採取堅決強硬的立場,減少貿易逆差。



特朗普減少貿易逆差,大體上主要通過四方面實現:



第壹,國家安全戰略。特朗普政府出臺國家安全戰略後,直接影響市場。隨著安全戰略的貫徹,將會出現越來越詳細的禁止產品和限制產品清單。禁止產品可以歸為,命令美國政府與大企業不得購買中國產品,防止危害國家安全。限制產品則限制產品用途,盡可能不使用中國產品。



對於禁止產品,特朗普政府將出臺明確規定,不得採購中國產品,即使採購中國產品的,也將去除,其中信息產品和電子產品成為重中之重,比如AT&T中止與華為產品的預期合作,導致華為無法以入網方式打開美國手機市場。另外,在過去8年的奧巴馬執政期間,美軍大量採購中國零部件,很多零部件都是假冒偽劣產品,用在軍事裝備上,造成對美軍官兵的極大潛在危害。最近美國海軍爆出重大腐敗案,反映出美軍存在的嚴重腐敗行為。特朗普政府也會禁止所有軍用零部件從中國採購,並且消除軍隊的腐敗。



限制產品更像指導品類的低端邊緣低科技產品,首先要求美國政府和大企業購買美國產品,在盟國不生產的情況下,才從中國購買。



第二,迫使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特朗普在提出匯率操作國後,並沒有真正執行,在人民幣有限升值後,立即表示人民幣不存在匯率操控,想以個人談判得到解決。面對中國外貿逆差不斷增大後,特朗普重提匯率操縱國,在壓低美元指數的同時也壓迫人民幣對美元升值。



第三,全面提高對中國產品的關稅,比如對中國產品普徵20-45%的關稅。在減稅方案的提交過程中,議長瑞恩曾經提出,通過普遍提高關稅,彌補減少所得稅帶來的財政損失。不過,在大量以自由貿易為由的反對聲中,這個提議最終沒有出現在減稅案中。但實際上,以美國建國之父們的態度,壹直就把關稅作為保護本土企業並且確保政府稅收的主要手段。按照美國開國時的關稅思想,特朗普在競選時提出對中國45%的關稅,完全屬於合理合法。



2017年,特朗普政府已經為提高關稅做好準備。特朗普政府宣布,不承認中國為市場經濟國家。隨後,歐洲國家同樣否認中國的市場經濟,支持特朗普政府的宣言。而且,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展開各項調查,包括盜取美國知識產權等。基於這些宣布和調查,特朗普政府可以在符合WTO規則的情況下,對中國採取全面製裁措施。另外,美國對中國作為欠發達國家的最低稅收承諾,也在2017年底過期。 2018年,如果美國對中國全面實施高關稅,比如20-45%,並不違反WTO多邊協議和中美雙邊協議。



第四,建立貿易制裁清單,按照清單實施貿易制裁措施。隨著制裁清單的推進,美國貿易逆差不斷減少,得到大幅縮減,甚至達到貿易平衡。制裁清單的操作模式,主要根據美國的需要,逐步按照品類模式推進。制裁的方式主要按照產品類型,可以包括特別稅收、配額限制、條例裁定等多種模式。



我在《美國貿易制裁窗口期即將結束》壹文中,分析過美國貿易操作的系統模式。由於美國貿易涉及到整個美國經濟,需要壹定的準備時間才正式啟動。特朗普要求內閣開始調查後,壹直與中國溝通,期望避免貿易制裁。不過中國反而加緊對美國出口,持續增加美國貿易逆差,狠狠打臉特朗普。特朗普在授權啟動貿易制裁後,將以不可阻擋之勢,壓垮中國對美國的出口。



在上述四個方面操作中,美國已經開始第壹和第二方面操作。第三和第四方面的政策,是相互排斥的冗餘系統。如果實施第三方面操作,就不需要第四方面,反之亦然。特朗普雖然在競選時宣傳第三方面措施,但特朗普政府在實際操作中,更傾向於採取第四方面操作,否則不會進行時間漫長、耗資巨大的貿易調查。經過調查後,特朗普政府可以製定靈活、穩妥的政策,可以根據現實狀態,包括中國的反應,隨時調整美國製裁措施。

從個人角度,特朗普需要採取強有力的措施,以大幅減少美國對中國逆差。中國在與特朗普打交道的過程中,總想通過欺騙和收買特朗普,達到保持對美國順差的目的。中國的這種操作,在2017年內的短期時間內起到很好的效果,但從2018年開始的中長期,將遭受更加嚴厲的懲罰。特朗普痛恨被欺騙,更痛恨被打臉,必然報復。特朗普內閣中的強硬派被證明正確,佔據上風,特朗普將主要依賴強硬派。特朗普內閣制定國家戰略報告,得到特朗普的高度肯定,戰略上把中國當作戰略競爭對手,貿易制裁手段將召之即來。



從政治鬥爭角度,民主黨大政府也在推動特朗普對中國採取果斷措施。特朗普上臺後,很多民主黨議員不斷提議特朗普對中國採取強硬的貿易立場。同時,民主黨大政府不斷找茬特朗普,不停醞釀彈核。在通俄門調查看似失敗時,大政府盯上特朗普的女兒和女婿。主流媒體傳出消息,FBI警告庫什納,他們可能被中國特工鄧文迪利用,推動中國對美國政府的影響,危害美國利益。這說明,隨著通俄門陷害特朗普計謀垮臺,大政府仍然不死心,改成攻擊特朗普的女兒女婿,作為打垮特朗普的突破口。指出鄧文迪的特殊身份,調查伊萬卡與鄧文迪的關系,進而調查庫什納在中國的投資移民生意,挖掘特朗普為了女兒女婿的利益而出賣美國利益給中國。如果大政府直接攻擊特朗普,美國民眾會堅決支持特朗普,大政府的陰謀不可能得逞,但如果大政府從伊萬卡入手打擊庫什納夫婦,民眾會漠然置之。特朗普必須儘早對中國動手,表明庫什納夫婦沒受中國影響,讓大政府無法下嘴。



最重要還在宏觀經濟層面,特朗普必須盡快給外貿止血。 2007年,美國經濟熱的發燙,外貿卻嚴重失血。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是外貿失血的重要原因之壹。 2017年,美國外貿再次嚴重失血。雖然美國股市幾乎以壹條直線的方式連創新高,但美國經濟基礎相當薄弱,隨時因外貿失血而經濟崩潰。如果經濟崩潰,特朗普所有努力都前功盡棄,作為失敗的總統被民眾拋棄。特朗普政府必須背水壹戰,採取強有力的措施,大幅縮減對中國的貿易逆差,直至達到貿易平衡。



2018年1月16日,特朗普與中國最高領導人通電話,抱怨貿易失衡。從消息字面顯示看,特朗普仍不放棄幻想,希望通過領導人溝通緩和貿易問題。特朗普的表現,依然被中國視為軟弱,中國也不可能改變。這種無效溝通,只能到最後以超乎人們想像的場面結束。



對中國經濟的直接影響



特朗普推動資金回流和貿易平衡,對中國經濟的直接影響有三方面:外儲枯竭、外企撤離、中國私企大規模倒閉。



第壹,外儲枯竭。中國外儲已經見底,根本拿不出2萬億美元。隨著特朗普推動美資回流和貿易平衡,中國外儲隨時枯竭。



過去幾年,我在《中國實體經濟走向末日》以及其他多篇分析文章中,反復對中國外儲進行分析,壹個趨勢很明確,中國的可動用外儲日益減少。

為了減緩外儲枯竭的速度,中國採取各種措施限制資金外流。需要說明的是,2017年之前,雖然美聯儲停止印鈔,但是歐洲和日本大規模QE,給中國註入大量遊資,支持中國外儲。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不斷擴大,也獲得可觀外匯。即便如此,中國依然無法填補越來越大的外匯資金黑洞,只好通過各種管制措施,包括拖延付給外資的款項,盡量維持外儲的表面存量。



2017年,中國外儲壹直處於危險中。我在最近的《守不住的底線(中)》有分析,中國實際外儲不僅基本見底,還瘋狂從外部借債維持,更把香港外儲拉下水。目前,中港的外儲淨頭寸都很緊張,同時還有大量外債接近到期。即使港府敢完全賣港,把所有外儲餘額都交付大陸,大陸也難以應對日益增長的外匯壓力。



進入2018年,中國外儲難以為繼。美聯儲不斷加息縮表,從世界各地吸收美元回流。日本從2017年12月開始縮表,資金外流趨勢逆轉,同樣變成資金回流的國家。歐洲央行也放風,不再說分階段減少QE,而是可以壹次性停止QE,說明歐洲緊縮也將啟程。那麼,中國不僅得不到流入的遊資,到國際市場發債也很困難,同時要償還越來越多的外匯債務。



中國外儲無法承受美資回流和外貿平衡政策,很快被清空。特朗普政府預期2萬億美元從中國回流,還得盡快回流,中國根本付不出來。加上外貿平衡,中國全面失去資金進項。當外儲只有大量流出而沒有流入,歐日韓再落井下石,外儲將快速清空。



第二,外企撤離。隨著中國外儲枯竭,外企離開中國,意味著資金、管理、技術全面離開。我在《外企大潰敗》分析過,耗到最後的外企將以損失慘重或血本無歸的結局離開中國,“十年中國路,就像壹場風花雪月的夢,轉眼變成繁華落盡的壹地淒涼”。特朗普推動美資回流和貿易平衡,將直接導致外企的整體大潰敗。



中國的外企主要包括兩類:壹類是在中國生產,出口到國際市場,即傳統意義上的血汗工廠;壹類是把中國當市場,在中國建設研發、生產、銷售等系統產業鏈,主要滿足中國的市場需求。



血汗工廠型的外企早已舉步維艱,美資回流和貿易平衡對其是致命打擊,無力再為中國創匯。我在《中國實體經濟走向末日》壹書中系統分析過,中國生產成本不斷上漲,人民幣對美元不斷升值,雙重擠壓導致血汗工廠不斷倒閉或者搬遷到其他國家地區。 2016下半年開始,基礎原材料和零部件價格暴漲,同時稅收加重,引發新壹波倒閉潮和搬遷潮。 2018年開始,特朗普強壓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並實施貿易制裁,將全面打垮外資血汗工廠。



主打中國市場的外企竹籃打水壹場空。在中國金融政策的刺激下,大量血汗工廠型外企搬遷和倒閉的同時,以中國為主要市場的外企,不僅沒有倒閉或萎縮,相反還獲得更多利潤,其中部分外企想賺更多,繼續追加在中國的投資。但是,利潤再多,都是人民幣,只要人民幣無法兌換成美元,多少利潤都沒有意義。未來,除美資企業能通過特朗普要到壹些美元外,其他國外資大都多年心血白費。



美資企業撤退,中國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將急劇減少。特朗普政府鄭重其事提出,中國大規模侵犯美國企業的知識產權,導致不公平貿易,讓美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難以生存。這裡要明確的是,大部分知識產權侵權,都是美國大企業為了進入中國市場,與中國政府配合,掠奪美國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送給中國企業模仿複製。美國大企業反對特朗普提出的美國優先,根本上是為了繼續通過打壓中小企業盜取其知識產權來獲得自身利益。當美企撤退,自然不需要再出賣盜取本國中小企知識產權,中國獲得知識產權的數量會急劇減少。



外企撤退意味著管理知識和經驗全面流失。 1990年代中國實施血汗工廠經濟政策後,大量國企倒閉,中國低文化低素質的私企老板獲得發展,大陸企業的管理水平發生根本性倒退。大陸人連血汗工廠都管理不好,大型血汗工廠都需要港臺人管理才能高效運營。比如給歐美日韓電子企業代工的大型血汗工廠,基本都由臺資和臺灣管理人員負責。壹旦這些企業的管理人員撤退,即使廠房機器設備全部留下,大陸人也無法保持順暢運營,必然發生質量大幅下降、運營成本大幅提升的致命問題。



多數外資企業的關門或撤退最終導致外資企業全面關門。外資企業的存在,需要整個經濟生態圈,或者說集群效應。當大部分企業關門倒閉後,少數利潤尚可的企業搬遷到其他國家和地區。



第三,中國私企大規模倒閉。從根本上,絕大多數中國私企主要靠兩種方式生存,壹是出口創匯,二是在國內依靠外資。當外資關門和撤離,又遭遇貿易制裁,這兩類企業都失去生存基礎。



目前,出口創彙的私企主要包括兩類:壹是低技術類型的血汗工廠,在近期成本暴漲、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以及貿易制裁後,將完全失去生存空間,成鍊和成片倒閉。二是有壹定科技附加值的企業,但大部分存在侵犯國外企業知識產權或涉及到信息安全的問題。壹旦美國實施綜合製裁措施,歐日等國跟進,同樣失去市場而倒閉。



還有壹些在國內給外資做配套的企業,離開外資無法獨活。外資撤離後,他們要麽跟隨外資搬遷,要麽直接關門,要麽轉向國內市場,在同行競價競次的廝殺中同歸於盡。



還有少數完全面對中國市場的私企,假冒偽劣為主,就地取材,內產內銷,外資撤離後生存空間也消失。中國經濟根本上由外資驅動,內需也依附於外資。當外資撤離後,大量民眾失業,失去基本的消費能力,再低劣的產品也難以找到市場。



結束語



特朗普已經掌控美國政治主導權,通過了減稅案,制定了美國經濟戰略和國家安全戰略。 2018年,特朗普多位強有力的助手將逐漸走上前臺,有效推動和貫徹特朗普的戰略意圖。特朗普時代的美國,不是壹頭獅子帶領羊群前進,而是壹群獅子。



特朗普依然面對生死存亡的危機。特朗普必須強有力促使美資回流和貿易平衡,主要目標是中國,首要解決美資從中國回流以及推動中美貿易平衡,特朗普只有不惜代價的實現目標,才能推動美國經濟發展,避免個人和家族的生存危機。



特朗普推動美資回流和貿易平衡,將直接引發中國外儲枯竭、外企關門撤離和私企大規模倒閉。



守不住的底線



2018



壹個工廠,昨天白天還在擴大生產,貌似生機勃勃,到晚上突然聽說老板跑路。今天早上,大債主找關系到銀行,把工廠賬戶的錢凍結,甚至劃轉到自己賬上,小債主和員工則湧進工廠哄搶成品、原材料、生產設備和辦公設備等。



消息很快傳出,工廠早已資不抵債,欠薪數月。老板再也藉不到錢,無法償債,不是工廠沒有訂單,而是生產利潤無法償還債務本息。工廠實際資不抵債,老板跑路。在過去幾年中國實體經濟走向末日的過程中,跑路的老板比比皆是,人們很容易理解什麼叫作資不抵債。



資不抵債同樣可以發生在國家經濟層面。當國家經濟資不抵債,稱為國家破產。不過,國家可以換個高端神秘美好的名字,叫作“系統性金融風險”。最近中國體制反復強調,要“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翻譯成人們能理解的話,就是不能讓國家破產。



根據體制的特點,當反復強調什麼的時候,說明現實情況相反。當反復要求守住底線的時候,意味著不僅守不住底線,而且底線正在全面被打破,即國家破產正在全面暴露。任何壹個工廠老板都不希望自己的廠子倒閉,但是大量老板跑路。同樣道理,體制也不希望國家破產,但已束手無策。



需要強調的是,“守住底線”是體制經濟的核心。如果國家破產坐實,體制也隨之被埋葬。所以,雖然幾乎所有人都不知道“守住底線”的真正內涵,頂層設計的技術官僚已經開始對體制實施大手術,進行破產前的最後掙紮。體制更在祈求出現奇蹟,避免破產的命運。



本文將解析“守住底線”的內涵,說明體制守不住底線,而且當前底線在全面打破。內容主要包括:壹、“守住底線”意味著什麼,即國家經濟必然破產,而核心是金融系統倒閉;二、金融系統的分層概要分析,進壹步確認金融系統必然倒閉,而且可能很快發生。分層包括國際金融層面、國內金融層面、金融與實體關系層面。



“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意味著什麼



這句話的真實含義是,國家經濟即將破產,而且是壹夜之間。體制束手無策,只能坐以待斃。



這句話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包括多層含義,內容跨度很大,幾乎沒人能理解其實質,甚至可以說,連提出這個說法的體制內技術官僚,都只是在潛意識裡感到恐懼,並沒深刻意識到危機的嚴重性,所以才壹而再再而三的呼籲。我把這句話解析為:壹、底線和守住底線;二、國家經濟底線與國家破產;三、系統性金融風險與分類。



壹、底線



底線最初是軍事術語,主要指最後壹道防線。底線被攻破,意味著全軍覆滅或國家滅亡。



當軍隊壹路進攻不斷取得勝利,後方卻突然緊急命令軍隊“守住底線”,說明國家危在旦夕。此時軍隊在前方取得多少戰果都沒意義,因為後方隨時會淪陷。在形勢不是最糟糕的情況下,“守住底線”大致分為四個階段:



第壹階段,兵敗如山倒。軍隊在前方攻城掠地高歌猛進,後方突然傳來消息,都城被敵軍圍困,要求大軍緊急撤回,以守衛最後壹道防線。軍隊從進攻狀態迅速轉為防守,完全失去戰略重心,往往自亂陣腳。為以最快速度馳援後方,軍隊必須放棄所有輜重,甚至不惜丟盔棄甲。除非精銳之師,壹般大軍都是兵敗如山倒。



第二階段,四面楚歌。從前線退下來的官兵緊急建立起來的防線,往往形同虛設。更重要的是,面對大軍壓境,守城軍隊軍備匱乏、組織散亂、士氣低迷。軍事戰爭意味著爭奪土地、人口、金錢等。本來軍隊已經通過戰爭獲得巨大成果,壹句“守住底線”就得放棄壹切,形成巨大心理落差。打仗是為了什麼? “守住底線”有什麼用?於是軍心渙散,悲觀絕望,四面楚歌。



第三階段,垂死掙紮。敵軍兵臨城下,進攻的號角已經吹響,防線瀕臨失守。守城將領聲嘶力竭“頂住,給我頂住!!”。此時此刻,這不是堅守奮戰,而是垂死掙紮。



第四階段,陷落滅亡。通常防守比進攻更艱難,防守需要顧及到每壹點,進攻只需要攻破其中任意壹點。壹旦壹個點被突破,防線會被迅速撕開壹個大口子,進而導致防線全面瓦解,都城淪陷,王朝覆滅。



上述過程看上去急切緊迫,但其實並不是最糟糕的情況。因為畢竟分為四個進程,有壹定時間操作。如果軍事領袖具有超強的領導力,軍隊具有超乎尋常的戰鬥力,再或者萬壹發生奇蹟,那麼王朝就還有壹線生機。



最糟糕的是,後勤供給枯竭。古人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後勤保障是戰爭的生命線。軍隊沒有武器彈藥,就不能稱之為軍隊,防線根本無法形成。任誰怎麼高喊“守住底線”,都只能是嘴炮。所以當後勤枯竭,王朝只能坐以待斃,直面滅亡。



進壹步說,打仗的根本在於打錢,資金枯竭是後勤枯竭的主要原因。如果有足夠的錢,王朝就能採購到足夠的後勤供給,反過來王朝已經沒錢,而且借都藉不到,後勤供給必然快速枯竭。所以,此時的“守住底線”代表形勢極其危急,沒有絲毫轉機。



二、國家經濟底線



商場如戰場,經濟即戰爭。經濟是軍事戰爭的目的,軍事戰爭是經濟的關鍵手段。在運作模式上,經濟與戰爭內涵相同,操作手法類似,相互交織對應。經濟提出“守住底線”,說明經濟危機已經爆發,國家經濟即將破產,進而形成不同程度的後果。



經濟是很複雜的專業領域,超出幾乎所有人的理解能力,包括幾乎所有經濟學家。經濟高速增長時,很多人都能假裝成經濟學家;隨著經濟危機爆發,這些人都會暴露,只是人雲亦雲,高級的成為喉舌,為各自的利益集團代言。



經濟最致命的問題是,底線在哪裡?軍事戰爭中,當接到“守住底線”的命令時,官兵很清楚底線在哪裡,關鍵在於是否能守住。人們在經濟領域面對的形勢則完全不同,當經濟開始探底,人們首先面臨的並不是守住底線,而是尋找底線。連底線在哪裡都不知道,守住底線自然無從談起。



中國體制突然強調“守住底線”,表明體制不知道底線在哪裡。體制經濟學家和技術官僚長期習慣摸石頭過河,鼓吹長期經濟增長,並製定經濟增長政策。隨著經濟危機爆發,未來經濟危機走向何方,經濟危機的底在哪裡,體制毫無頭緒。不知道底在哪裡,就不知道如何制定相應政策。所以在中央政策大逆轉後,體制仍然保持摸石頭的慣性,相繼出臺的壹系列政策主導思想明確,但相互矛盾,且雜亂無章。



按照體制的慣例,“守住底線”的政策將按照壹個固定流程實施,這個流程與軍事上守住底線的階段過程基本相同:



1、鼓勵炮灰探路。主流媒體按照體制的核心政策,繼續積極鼓吹和宣傳各種生財之道,包括買房發財、炒股發財、賣煎餅果子發財、收廢品發財、種糧發財等。讓財迷心竅者積極為國家甩出的包袱接盤,進入深水區探路。這個招數長期反複使用,比如雙創、15年股市暴漲、16-17年房地產漲價去庫存,雖然很老套,但屢試不爽,常用常新。



2、大規模裁撤體制邊緣的利益群體。在經濟增長階段,所有人都有機會喝湯,當經濟下行,首先卡住體制邊緣群體。體制根據不同部門的狀況,密集出臺各種政策,最具代表性的是供給側改革和環保大停產。通過這些政策,卡死私企生產,保護國企銷售和利潤。在供給側的去產能過程中,首先對臨時工合同工裁員,進而對正式工裁員。按照中國官方信息,到2017年底將有180萬國企鋼鐵煤礦工人被裁,這個數字必然不包括被關停的大量私人煤礦鋼廠,也不包括國企臨時工。



以上兩部分代表兵敗如山倒。無論炮灰的主動獻身,還是邊緣利益群體的被動裁撤,都意味著大部分人被體制拋棄。在體制緊急撤退扔掉輜重的過程中,他們只能自尋出路,自生自滅。



3、大規模裁撤地方體制的重要利益群體。最具代表性的三個群體,壹是砍掉房地產利益鏈,卡死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渠道。二是地方國企改制,加快股票上市和以PPP等公私合營的模式改制,由股民和私企幫助承擔國企的虧損。三是教育醫療養老等事業單位,這些單位既支持房地產價格上漲,又給政府特定部門和個人帶來豐厚收益,隨著房地產被砍而改制為自負盈虧。



在經濟快速增長過程中,教育醫療養老等事業單位是巨大的利潤機器,同時肩負關鍵的洗腦維穩作用。在1990年代,體制確立房地產立國和教育醫療養老產業化。醫療教育既是體制單位,更是利潤機構。甚至可以說,事業單位是地方政府的真正群體代表。沒有事業單位的支持,地方政府根本無法運作,並因為失去宣傳而內部瓦解。



但是隨著經濟探底,教育醫療養老面臨的形勢逆轉。在兵敗如山倒後,大部分民眾面臨降薪裁員,收入急劇降低。兒童數量急劇減少,社保繳費人數急劇減少,公費醫療撥款也將急劇減少。為減輕地方體制負擔,地方將很快取消醫療教育的事業編制,讓學校和醫院自負盈虧,老師和醫生去市場中打拼養活自己。由於兒童數量急劇減少,眾多老師爭搶很少生源,大部分家長也停止給孩子補課。公費醫療資金急劇收縮,到醫院就診的自費病人也急劇減少,醫院收入將急劇下降。教育醫療系統人員將很快陷入貧困,甚至生存困境。



更重要的是政府主要收入來源。中共19大再次確認,房子是住的,不是炒的,即放棄房地產。地方政府失去大部分的房地產收入,如果不能找到新的稅源填補缺口將隨時倒閉。當前唯壹可能的手段,就是全面徵收房地產稅。以當前價格的評估值,按照1-1.5%的稅率徵收房地產稅,足夠支持地方政府運作。但收繳房地產稅是壹廂情願的方案。房奴和炒房者早已負債累累,除按揭貸款和管理稅費外,根本不願也無力繳納更多費用, 同時體制外群體、體制邊緣群體大量降薪和失業,已經進入規模性斷供。教育和醫療系統人員是持有大量房地產的群體,在陷入貧困後也將全面斷供。所以,地方政府不僅收不上來多少房地產稅,還打垮房價,加速全面斷供。



各地政府大張旗鼓,推出動輒上千億的ppp項目,希望能夠吸引私人資金,給地方政府在資金上解困。但是,能夠活到現在還有錢的私人企業,早已經百煉成精。地方政府想套這些人的錢,可能性微乎其微。



拋棄地方政府,如同四面楚歌。隨著地方體制大面積倒閉,大部分土地、人口、資源和財富失控,中央只能集中資源以求自保。



4、對央企動刀。這個情況在上世紀大下崗時代都沒發生,充分展示體制對危急形勢的認識。



1990年代中期,中共體制面臨生存危機,朱著手大改制、大下崗。其時,體制鼓勵炮灰、裁撤體制邊緣群體(大下崗)、拋棄地方政府,導致除東南沿海地區外,各地政府陷入嚴重困境,實質破產。同時,朱極大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其中壹個重要步驟就是通過對央企整合,增強央企的行政化特點和央企對各類基礎資源的控制,極大強化央企的地位。國資委地位大大加強,國資委主任掌控央企,宣稱央企是“共和國長子”。



2008年“四萬億”經濟刺激出臺,央企成為刺激政策的主要承接者。其中鐵道部作為央企中的最大部門之壹,轟轟烈烈展開高鐵大躍進,成為四萬億的代表。此外,電力系統、石油系統、通訊系統等央企,都獲得金額巨大的投資和信貸,各自實施建設大躍進。央企大躍進帶動整個鐵公基的投資和建設,進而支持地方房地產和基建。漫山遍野的高鐵房,就是央企直接帶動房地產的代表。



在“守住底線”的行動中,體制把央企推向市場。 19大後的壹個月內,鐵道部下屬的18個鐵路局,有14個已變身為集團公司,局長變董事長,鐵路集團公司在經營範圍中增加房地產開發的內容。以上舉動表明,體制極大削弱央企的權力,即將大幅減少對央企的資金輸血,促使央企自己到市場找飯吃。



對央企動刀,可以看作垂死掙紮。



5、全力防止經濟完全破產。體制推出壹系列政策根本是為了甩包袱,保住體制的核心利益。



本次“守住底線”和1990年代最根本的不同在於,經​​濟已經沒有新的增長領域。 1990年代,體制拼盡全力引進外資和增加出口,無論引進外資,還是增加出口,都給中國經濟帶來額外的收入來源,最終當時規模很小的中國體制經濟,不僅成功實現突圍續命,還支持經濟的快速增長。而本次“守住底線”,是撤退、潰敗和垂死掙紮,結果必然是失敗。



綜上所述,對比軍事的守住底線的過程,就可以看出守住經濟底線的過程。各種炮灰已接近全軍覆沒,邊緣利益群體也正經歷超大規模的減薪裁員,兵敗如山倒默默進行中。在未來3個月到半年時間,具體的房地產稅政策將出臺,表面上給地方體制以出路,但房地產稅出臺前,房地產已從壹線開始塌方式崩盤,收稅是泡影。各地方政府在半年到壹年內實質破產,地方體制大部分功能癱瘓。央企隨之收入驟減,也進入實質破產。



各個層級破產匯集起來,大多數地區、行業和人群都陷入破產,國家自然整體破產。各部分實質破產時間在1年到1年半之內,所以國家破產時間不超過1年半。



對中央體制來說,破產過程並不是最糟糕的,因為1年半的時間內萬壹發生奇蹟了呢。真正糟糕的是,如同軍事上壹樣,金融系統倒閉。貨幣是經濟的血液,是支持經濟運轉的必要媒介。如果金融能繼續給經濟供血,體制還有時間操作。如果金融系統自身面臨倒閉,隨時斷掉對經濟的支持,則意味著所有過程同時發生,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空間。



金融系統倒閉,往往從壹個小點突然爆發,迅速引發金融危機,進而引發經濟危機和經濟破產。比如雷曼兄弟淩晨宣布倒閉,第二天傳遍全世界,壹周內世界即陷入金融危機,隨即誘發通用和克萊斯勒倒閉,世界旋即陷入經濟危機。



中央體制能認識到,金融系統對經濟的關鍵作用,明確定位“金融是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也能意識到,金融系統是最薄弱的壹環。中國金融系統已經陷入危機中,要力保金融,所以體制反復強調“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



三、系統性金融風險



系統性金融風險就是金融系統全面倒閉。系統性指全面,風險是對危機的淡化,危機則是對破產倒閉的淡化,所以系統性風險的實質意思即全面倒閉。



在國家經濟中,金融系統主要包括兩部分:壹是基礎手段——印鈔,在當今世界,印鈔是推動經濟增長、決定經濟規模的最基礎手段;二是技術手段——融資,包括直接融資/股權、信貸、債券、保險和租賃等多種方式。印鈔和融資相結合形成金融系統,成為國家經濟的直接推動力量。



中國經濟奇蹟由印鈔推動。從1990年到2016年末的26年裡,中國經濟總量GDP從1.87萬億增長到74.4萬億元,增長接近40倍,成為世界經濟GDP第二的國家,創造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蹟。同期,中國貨幣總量M2從1.53萬億人民幣,增長到155萬億,印鈔總量超過100倍。按照美元兌人民幣6.6的水平,中國成為M2規模最大的國家。這些數據清晰反映出,中國的經濟增長完全建立在印鈔基礎上。沒有印鈔機,就沒有中國經濟奇蹟。



印鈔存在三個主要問題:1、印鈔對經濟拉動的效果日益減弱,泡沫經濟難以維持。在1990年末,M2與GDP的比值不到0.82。也就是說,壹元的貨幣每年在經濟中的循環換手率達到1.25倍,即0.82元的M2創造出1元的GDP。到2016年,M2與GDP的比值接近2.1,即2.1元的M2才能創造1元的GDP。即使繼續印鈔,也無法有效拉動經濟快速增長。



把印鈔規模與M2/GDP比率結合起來看,顯然,中國經濟已經高度泡沫化,甚至接近完全泡沫化。 26年貨幣總量增長100倍,即理論通脹100倍,泡沫值也達到100倍。考慮到過去26年血汗工廠和鐵公基政策對中國基礎資源環境的毀滅性破壞,基礎資源環境接近枯竭,真實通脹率大到難以想像,中國經濟已經完全空心化。而M2/GDP比值從0.82增加到2.1,也充分說明,幾乎所有經濟活動都靠瘋狂印鈔來拉動,即經濟幾乎完全泡沫化。



2、印鈔經濟意味著負債經濟。會計的基本原則是資產負債平衡表,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當大規模鈔票被印刷出來投放到市場,意味著有人手裡有了更多的錢,同時還有人背負更多的債。在電子化貨幣印刷系統中,貨幣發行的壹端增加壹個數字,欄目的另壹端必然出現相應的負債數字,而經濟高度甚至完全泡沫化,本質是經濟全面負債化,也就是經濟運轉和增長,依靠負債的增加而實現。



在負債經濟中,絕大部分新鈔都用來填補舊窟窿。以2016年為例,中國的M2總量從139萬億人民幣增加到155萬億,增加將近15萬億人民幣。與此同時,當年GDP從67.7萬億增加到74.4萬億,增幅只有6.7萬億人民幣。理論上,如果經濟正常運行,15萬億增加到經濟中,應該產生15萬億新的GDP。然而實際上,GDP只增加了6.7萬億,那麼另外8萬多億印鈔產生的GDP去哪兒了?很簡單,用來填補舊窟窿了。



如果想保持負債經濟,防止泡沫經濟全面破裂,只有不斷增大印鈔規模。 2016年,15萬億印鈔的作用,不僅是填了8萬億舊債的窟窿,更重要的是,讓大量負債經濟部門可以還舊債借新債,維持負債經濟的基本運轉。如果沒有這15萬億,負債經濟將無法維持。在某個負債率最高、短債最多的經濟環節,發生債務違約。這個環節的債務違約,如同泡沫被刺破的點,迅速傳導至其他經濟環節,導致泡沫經濟的全面破裂。所以,為了維持負債經濟,就必須不斷印鈔,還要不斷增大印鈔規模,才能堵住不斷擴大的窟窿。



3、印鈔經濟的根本問題是,在某個轉折點,發生不可遏制的顯性大通脹。印鈔引發的大通脹,在1949年成為葬送中華民國的直接原因,也是1991年蘇聯解體的基礎原因。津巴布韋在印鈔過程中,不斷在紙幣上加零,也成為壹種象徵。津巴布韋最後被迫放棄本幣,直接使用美元作為基礎貨幣,才讓完全崩潰的經濟恢復基礎運轉。



在紙幣時代,通脹以線性方式發展。隨著印鈔的增加,通脹持續上升。每當新壹批紙幣印刷出來,生活必需品的物價都隨之上漲。當紙幣上加個零,物價可能升10倍。當紙幣上不斷加零,下午的物價可能比上午的物價翻倍,甚至翻好幾倍。越到後來,由於人們的通脹預期加劇,無論生產商、商家還是個人,都盡可能儲存實物,令通脹進壹步加劇。



在電子貨幣時代,印鈔引發的大通脹可能以突然的方式爆發。在電子貨幣時代,印鈔變成比喻。實際的貨幣增加只需要在電子系統裡調壹個數字,並不從紙幣的視覺和觸覺給人衝擊。大多數人仍然按照過去的物價概念生存,而大多數貨幣只是在電子系統裡積累,釋放到經濟中的時間相對滯後。所以貨幣增加後,不會直接造成相對應的生活品物價上漲幅度,而是通過貨幣提升資本品價格而得以實現。例如,貨幣增加10倍後,房價也上漲10倍,而房租上漲5倍。這5倍的房租轉化成相應的比例,計入通脹之中,並沒有達到10倍的通脹。但是,當電子貨幣達到臨界點,會在突然之間爆發超級大通脹。通脹的結果,可能不是貨幣持續線性貶值,而是貨幣信用瞬間被完全摧毀,根本沒人再要這種貨幣。



為了降低生活品價格上漲,國家可能會大量進口基礎資源產品,即農產品和礦產品。對整體經濟來說,生活品價格是通脹率的主要衡量指標。更重要的是,壹旦生活品價格大幅上漲,說明通脹顯性化。壹旦通脹顯性化,將會引發民眾搶購生活品,直接導致金融危機,進而刺破泡沫經濟。所以,國家在印鈔的同時,還可能需要大量進口農礦產品,以壓制生活品價格。中國低價進口天量的轉基因大豆,進口天量的鐵礦石和石油,即是打壓生活品價格的關鍵手段。有了進口糧食和礦產,中國農民只能賤價賣糧,長期將生活品價格壓制在低位。



印鈔、經濟和進口等環節相互銜接,清晰展現出印鈔已經走到盡頭。為了防止大通脹的發生,中國必須擁有足夠的美元儲備,而且人民幣必須與美元保持較為穩定的匯率。如果中國沒有美元,或者人民幣對美元大幅貶值,會導致中國無力購買所需的天量基礎資源產品,直接引發超級大通脹,人民幣瞬間壹文不值。按照當前比值,人民幣M2已遠超美元M2,成為世界第壹大貨幣。如果央行繼續印鈔,隨時會發生人民幣換美元離境的狂潮,導緻美元外儲徹底清空。所以,中國已經失去對人民幣繼續印鈔的空間。



隨著印鈔走到盡頭,無法填補金融系統的舊窟窿,金融系統危機隨時爆發。由於金融系統的相互關聯作用,以及金融系統與泡沫經濟的關系,當壹個金融窟窿無法彌補,會引發相對應的泡沫經濟部分崩潰;泡沫經濟崩盤,反過來導致更多的金融窟窿暴露,再引發金融系統的整體倒閉。



目前,中國經濟已經無路可走。我在5月底和7月初先後發出《中國系統性危機》和《中國銀行業資金鍊斷裂》兩篇文章,隨後中國金融會議召開,正式確立“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標誌著中央政策即將大逆轉。中央政策與我的分析相呼應,試圖防止我所分析的金融和經濟危機的爆發。



外儲枯竭 金融核心崩解



中國金融系統是外匯主導、體制管控、內外半通的模式,管控整個整個經濟。中國金融系統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對外金融(外匯/外儲)是基礎部分,國內金融(債股樓)決定經濟模式,金融與實體經濟是具體操作部分,涉及到經濟的方方面面。



外儲系統是中國經濟金融的基礎和核心部分。中國經濟所有的運作,都可以歸結到金融系統對中國經濟的掌控,所有金融最終歸結為外匯,中國外匯都歸結為中國的外儲制度。



中國外儲制度是中國獨有的大國管制經濟模式,也是中國經濟的核心。沒有外儲制度,中國的外匯早已跑光。失去外匯,中國整體將陷入飢餓,高鐵、汽車、工業生產設備、家電、電腦手機等各種產品,基本癱瘓或者消失。



在根本功能上,外儲系統在美歐日權貴集團的支持下,由中國權貴操刀,把中國經濟改造成洗錢和提款機,對各國權貴集團進行大規模利益輸送。中國經濟奇蹟只是在外儲制度下,權貴主導支持的超級泡沫,提高洗錢和提款速度,加速實現對權貴集團的大規模利益轉移。



特朗普上任後,美國權貴集團的利益系統被打破,對中國的支持停滯,並反過來要求中國支持美國,導致中國外匯加速枯竭。中國體制後知後覺,提出“守住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做垂死掙紮。但是由於外儲根本由美國決定,甚至直接由特朗普決定,中國體制無論怎樣掙紮,都擋不住外儲加速流失。



外儲功能與中國奇蹟



外儲制度是內在自我矛盾的製度。外儲制度主要包括兩個關鍵要素:外彙和管制。外匯代表對外,以國際市場經濟為導向;管制對內,支持國內計劃經濟。



美國權貴是外儲制度的基本支持力量。作為大國經濟的基本製度,由於外彙和管制兩個部分本身水火不容,意味著外儲制度無法獨立維持。只有更大的外部力量支持,與中國體制裡應外合,才能維持系統的存在和運轉。中國外儲制度能存在,根基上由美國權貴階層支持,具體操作上由中國權貴階層實施。



通過裡應外合,中國外儲制度在過去二十多年得以良好運行,並且創造了前所未有的中國經濟奇蹟。外儲制度的作用是,把規模巨大的經濟增長,轉換為規模巨大金融利益。在轉換操作的過程中,美國和中國權貴階層實施超大規模的資金收割。歐洲日韓等國家的權貴,也為其貢獻力量,並從中分利。



外儲制度的內在矛盾性,又是權貴進行經濟和金融轉換的根本著力點。



判斷外儲制度的內在矛盾性,只需要看兩個簡單數字,3萬億美元,165萬億人民幣。當前,中國名義外儲是3萬億美元,人民幣M2是165萬億。按照美元對人民幣匯率6.6計,165萬億人民幣合25萬億美元。



這兩個數字反映出中國外儲制度的根本作用,以及對權貴的必要性:



1、如果中國經濟採取完全市場經濟模式,即實施自由換匯,權貴得不到換彙的特權,對權貴沒有任何存在的意義。美國權貴不會大力支持中國經濟,巨大的資金也不會流入中國。



尤其當前面臨很少外儲和巨大人民幣總量的矛盾,意味著外儲能快速清空。人民幣總量折合25萬億美元,只需要其中不到八分之壹,即可換光外儲。或者說,只需要20萬億人民幣,就可以換光所有外儲。



目前,已經不少人意識到中國外儲接近枯竭,迫切把手中的人民幣換成美元。壹旦人民幣與美元可以自由兌換,按照資金逃離中國的迫切性,少則壹天,多則壹個月,中國所有名義外儲都將被換光。緊接著,中國經濟破產,幾乎所有經濟活動癱瘓。



為了應對擠兌,外管局會對人民幣實施大規模緊急貶值。考慮到當前的外儲只是名義外儲,真正外匯現金所剩無幾,外管局不會向市場投放美元,而由民間相互兌換。如果這樣的情況實行,人民幣將急劇貶值,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的第壹個目標將輕易超過1:100。



無論出現擠兌,還是人民幣大規模貶值,權貴利益都受損最大。因為權貴利益巨大,船大難掉頭。在自由市場經濟中,壹旦出現風吹草動,中小散戶會瘋狂行動,搶在權貴之前,在人民幣還有壹點價值時,把大部分甚至所有外匯換光,權貴手裡剩餘的人民幣淪為廢紙。



2、如果中國採取與外界隔離的完全外匯管制模式,人民幣兌美元則壹文不值 。如果外匯完全管制,等於中國與世界經濟完全隔離,孤立於世界經濟之外。世界會直接否認中國經濟的真實性,外資也不會進入中國。沒有外部企業參與,沒有民眾投入到中國,就不可能形成洗錢系統,國際權貴集團也不可能參與。在沒有國際參與的情況下,中國朝著原始經濟的方向退化,人民幣毫無價值。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祇有來自蘇聯的老舊落後工廠在運營,超過90%的人口生活在農業經濟/自然小手工經濟狀態,即是中國管制經濟的真實經濟模式。如果中國被迫再度閉關鎖國,連落後的自然經濟都無法維持。



從這兩個模式分析可以看出,採取任何單壹模式,即使按照最理想的靜態計算方式,在人民幣貶值後,中國經濟奇蹟也將瞬間破滅。 15年,中國GDP為近75萬億元人民幣。按照美元兌人民幣為6.6,中國GDP折合美元超過11萬億美元,是世界GDP排名第二的國家。壹旦人民幣貶值,當美元兌人民幣達到100,中國總GDP降至不到0.75萬億美元,排在2.58億人口的落後國家印尼之後,1700萬人口的荷蘭之前。當14億人口的GDP只與不到中國人口1.5%的荷蘭GDP相當,只能說中國經濟奇蹟破滅。



只有通過外儲制度,中國才能維持當前的“經濟奇蹟”。在外儲制度下,中國對外宣稱自己是市場經濟,通過3萬億美元的外儲擺出大財主的姿態。世界都看到中國有錢,相信中國的實力,不關註中國超乎現實的人民幣M2,以及規模超大的真實外債。實際情況是,中國對內卡住各類資金換匯行為,防止資金大規模外流,以維持住外儲規模。投資到中國的企業和基金,想把資金退出中國困難到幾乎不可能,等於中國事實賴賬。只有通過外儲制度的賴賬方法,才能防止中國壹夜之間從大財主變成破產戶。



稍微有點金融常識的人,根本不需要親歷無法換匯離境的困局,就能輕易判定中國外儲問題。對比3萬億美元外儲和165萬億人民幣M2,即了然中國金融的巨大泡沫,即事實上的龐氏騙局騙局。外儲制度不能改變這個現實,只能掩蓋現實,盡可能多從外部吸納資金,拖延龐氏騙局騙局敗露的時間。對於稍微有點金融常識和生活常識的人,絕不能等到龐氏騙局騙局敗露後才考慮逃離,必須提前行動,儘早跳船。



西方政府和學術機構,哪怕有壹點點對本國經濟負責的意識,都會積極提醒本國國民,中國經濟金融的龐氏騙局問題。西方政府尤其應該提醒本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停止到中國投資。更重要的是,應該趁中國仍有外匯,積極從中國撤資。西方政府還應該通過金融監管的方式,強制防止金融業為了眼前利益和中介利益,把本國民眾的血汗錢投入到中國的龐氏騙局騙局中,以避免在龐氏騙局騙局破滅後,本國經濟金融遭受重大損失。



事實表明,沒有壹個西方大國政府、金融系統、學術機構明確指出中國的外儲問題,中國經濟金融的龐氏騙局現狀。反之,美歐各大國政府、金融機構、教育學術機構到主流媒體,都積極宣揚中國經濟增長,國力日益強大,支持中國泡沫吹得更大。



歐美日權貴階層的態度,決定西方對中國的態度。西方應有態度和實際態度的反差,說明外儲制度的存在很受美歐日權貴階層支持。如此簡單的問題,明顯不是歐美日權貴知識不足,不明真相,而是恰恰相反,美歐權貴很清楚,只是他們不戳破,因為於他們有利。



現實世界可以證實上述猜測。根據歷史進程,美歐日權貴置本國經濟利益而不顧,積極支持中國泡沫,進而演化為龐氏騙局。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國體制經濟面臨生死存亡,美國權貴支持中國體制起死回生。其時,中國給克林頓夫婦大筆的非法政治獻金,克林頓聯絡兩黨權貴,操作取消對中國的製裁,支持中國加入WTO,冠冕堂皇的理由是,通過支持中國經濟增長,讓中國從獨裁國家,轉變為符合世界潮流的民主國家。那麼今天,眾所周知,克林頓開啟的全球化模式,是後來美國製造業陷入衰敗的罪魁禍首,而中國在此期間血汗工廠發展迅速。



進入21世紀,在中國金融改革後,美國權貴開始全面支持中國。中國金融改革的壹個重要部分是央企在香港上市。上市過程中,美國金融機構佔大量份額,之後從中獲利數千億美元。自此美國權貴不再提改革中國,而是強調中國經濟增長論,進而鼓吹中國經濟奇蹟論,08年美國次貸危機後進壹步提出中國稱霸論。這些論調不斷加強,逐漸成為世界輿論的主流,西方對中國的投資翻倍增長。美國權貴集團開始利用中國的外儲制度,進行大規模金融洗劫,把財富集中到自己手裡。



美國權貴從中國獲利越多,對中國的支持力度越強。 08年美國次貸危機,世界看到美國的沒落,中國的掘起​​。奧巴馬上任後,美聯儲瘋狂印鈔,奧巴馬通過各種法律和總統令,把更多製造業趕出美國。金融和實業資金在流出美國後,大部分進入中國。中國作為中轉站,以金融業權錢交換的洗錢模式,換手為美國權貴的收益。美國權貴將資金留在中國,或者轉到加勒比等逃避監管的資金天堂。中國金融系統的泡沫越大,美國權貴的金融收益越豐厚,美國權貴集團更加賣力鼓吹中國奇蹟。



德日權貴則通過實體經濟從中國市場漁利。德國大眾作為德國權貴的代表,從1980年代開始即與中國體制結盟,獲得豐厚的利益。 BBA在中國市場的瘋狂增長,代表德國權貴開拓中國市場,進而依賴中國市場的狀態。日韓大企業除了開拓中國市場直接漁利外,還在中國直接設廠生產,進而出口到美國,實現日本長期倡導的“雁行經濟”模式,壓低日韓對美國的真實順差。中國人在世界範圍瘋狂採購奢侈品,實現對歐洲權貴的巨大利益輸送。得到中國的利益輸送後,美歐日權貴操控巨大的金融、教育和傳媒機器,不斷鼓吹中國奇蹟,中國是全世界最充滿希望的國家。



權貴的利益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通過金融系統的洗錢機制轉移而來。進入中國的資金,絕大部分是各國人民的儲蓄資金,以及中小企業的資金。經過中國經濟的洗錢機制,變成各國權貴的收益。當權貴通過外儲機制,將大量美元換走後,留給各國中小企業和民眾的,都只是表面上漂亮的外儲數字,僅僅數字而已。



隨著中國金融泡沫日益龐大,越來越多人看到風險。其中最直接的風險是,進入中國的資金日益減少,越來越多資金不斷換購美元離開中國。這個趨勢從14下半年開始,中國外儲不斷減少。在中國維持大量名義外貿盈餘的情況下,外儲從14年中期的接近4萬億美元,不斷降低到現在的約3萬億美元。如果中國是自由兌換制度,只要出現這樣的苗頭,會有很多資金選擇離開,迅速形成羊群效應,中國外儲被快速清空,在兩三年前。



15年我曾提出,隨著外匯日趨緊張,外匯將以“按強分配”的方式,讓領導先走。外儲制度作為外匯管制方式,主要保障權貴利益。隨著外匯加速出逃,中國體制對民間換彙的打擊日益嚴厲。當較大規模資金想離開中國時,必須跟中國外管局申請,由外管局決定能否兌換。在外儲機制下,大多數民眾和中小企業的資金即使申請也換不到。其中,政治力量最弱、進入中國最深入的港資和臺資,最難將資金轉移出境。外匯日益緊缺,日本和德國企業也越來越難。同時,美國權貴直接掌控中國經濟命運,提款權得到充分保障。美國金融機構不斷通過金融市場操作,持續大規模獲利和兌現利潤。



中國外匯越緊張,美國權貴越鼓吹中國經濟奇蹟,以掘得最後壹桶金。由於美國權貴利益過於龐大,無法快速出清所有利益,需要鼓動更多資金進入中國接盤。 08年次貸危機總爆發前,各金融機構和評級機構異口同聲強調並大張旗鼓宣傳,次級貸款極其安全。不是他們自己相信次貸安全,而是希望別人相信,這樣才好為金融機構手裡規模巨大的次貸接盤。同樣道理,隨著中國外儲日益減少,美國權貴越極力操控金融機構、教育機構以及主流媒體,更積極鼓吹中國經濟增長和奇蹟,引誘民眾進場接盤。



特朗普絞索與外儲制度破產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並上臺執政,美國權貴集團瀕臨瓦解。特朗普上任後,美國成為世界經濟熱點,受到世界資金的追捧,開始創造經濟奇蹟。中國被快速遺忘,經濟潰勢無法掩蓋。隨著特朗普絞索逐步收緊,中國外儲日益枯竭,外儲制度也接近破產。



16年美國總統大選,特朗普橫空出世,成美國政治版圖中最大的變數。在共和黨內的初選階段,特朗普通過個人攻擊,輕易把共和黨內的權貴代表傑布·布什淘汰。進入大選階段,希拉裏代表美國權貴階層——包括共和黨權貴,調動整個美國大政府機器打壓特朗普。特朗普團隊則代表地方主義,代表中小企業和廣大中產階級的



利益。特朗普團隊雖然在綜合資源上處於絕對劣勢,但靠著重振美國的口號、智慧的競選策略、鍥而不捨的積極行動,最終大選結果完全如我預測,特朗普取得壓倒性勝利。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是對美國權貴集團的沈重打擊。我在《特朗普風暴》系列開篇,即從各方面分析希拉裏所代表的美國權貴集團的勢力。雖然希拉裏以高貴女神的形象示人,高喊民主自由人權女權口號,獲得無腦民眾的廣泛支持,但希拉裏作為美國權貴集團的核心部分,實際上壹直竊國叛國賣國,進而試圖摧毀美國。隨著特朗普與希拉裏競選進入白熱化,希拉裏的各種醜惡罪惡行徑逐漸曝光。美國民眾這才睜開眼睛,認識到美國的政治經濟環境如此惡劣,紛紛倒向特朗普。特朗普當選總統,是美國民眾行動起來,對權貴集團顯示力量,讓權貴集團無法為所欲為。



特朗普的根本政治力量,是與權貴集團對抗的保守派民眾。由於相當部分美國民眾壹邊擁槍,壹邊捧聖經,美國權貴集團不敢明目張膽賣國和摧毀美國。權貴主要採取兩方面措施,壹方面在明處,高喊民主平等自由人權,調動烏合之眾的力量,從根基上瓦解聖經和美國憲法,剝奪民眾的擁槍權;另壹方面在暗處,權貴以金融操控為中心,通過經濟領域的隱秘操作,實現統治利益。不過權貴尚未實現其系統意圖時,特朗普已當選。面對慘敗,權貴措手不及,實在不甘心放棄權力。鑑於特朗普基本盤的威懾力量,權貴不敢直接奪取特朗普的權力,只能試圖以“通俄門”等政治手段,針對特朗普的政治弱點予以攻擊。



特朗普就職後,權貴集團從核心開始瓦解。在特朗普當選總統後,美國大部分經濟金融機構見風使舵,倒向特朗普,美聯儲作為經濟中樞,首先倒戈。特朗普在競選中,攻擊美聯儲大規模印鈔,讓權貴輕易獲利,讓美國民眾遭受通脹之苦,要求恢復金融正常化。特朗普就職後,美聯儲立即轉變為鷹派立場,開啟不斷加息的進程,後來更制定雄心勃勃的加息和縮表計劃。特朗普提名的新聯儲主席,則準備執行特朗普政策的意圖,在美聯儲與金融機構層面,部分或全面取消奧巴馬時期《Dodd-Flank》金融監管法案。取消監管的重大意義在於,打破大型金融機構對金融領域的壟斷,全面壓縮權貴集團的生存空間。權貴集團不斷失去根本利益來源,無法豢養規模龐大的僕從系統,風雨飄搖。



特朗普自詡為經濟總統,其主要手段是吸引資金回流美國。總體上,特朗普對美國內政外交的策略性操作缺乏興趣,並不在意權貴集團對具體部門的控制,所以特朗普上任近壹年,基本沒有觸動美國大政府系統,各部門基本仍由奧巴馬的班底操控。但在主導思想上,特朗普做出關鍵改變,即從奧巴馬時期向世界大撒幣,轉向從世界各國收費。除了去耶路撒冷,特朗普和彭斯的主要出訪,核心詞都是收錢。特朗普上任後,壹改競選時批判中國的策略,轉而對中國示好,高度稱讚中國領導人,根本不提中國的政治經濟制度問題。



為了美國經濟,特朗普支持中國的政治經濟制度,尤其是外儲制度。特朗普對中國的核心關註點,是中國的3萬億美元外儲。特朗普推行的稅改,只有從中國拿到2-3萬億美元資金,加上其他國家的資金匯入,其經濟預算才不會出現巨額虧損。特朗普作為權貴集團的圈外人,並不清楚中國外儲接近見底的真相,更不理解中國外儲制度的作用。當然了,即使中國資金匱乏,只要中國通過外儲制度,停止對港臺資金、對德日資金、對其他國家的付款,把資金集中供應給美國,特朗普就會熱烈歡迎。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實際在強制中國執行外儲制度。我在《特朗普絞索》中,對匯率操縱國的問題進行過詳細分析。從外儲制度的角度,特朗普不反對中國匯率操縱,而是反對中國操縱的人民幣匯率貶值。或者直接說,特朗普只是反對人民幣貶值。即使自由兌換機制下,特朗普也要求人民幣匯率不得貶值。從這個角度,人民幣如果想保持匯率穩定,必需實施外儲制度。



中國體制深知外儲制度危機,試圖與特朗普對抗。在體制要求守住底線後,不久又放風,將在未來兩三年後實現人民幣自由兌換。有人解讀為,人民幣自由兌換意味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速,中國日益強大。其實,不是傻子的都知道,就中國那點可憐的外儲,即使現在實行自由兌換,也分分鐘被換光,更別說兩三年後。但人們不理解,體制放風人民幣自由兌換的目的是什麼。實際上,如果了解上述機制就可以明白,體制放風主要是喊話給特朗普聽。中國要在未來實施自由兌換,即人民幣可以自由貶值,中國不受匯率操縱國的約束。



特朗普的目標是人民幣升值,中國的小算盤毫無效果。特朗普根本不在意經濟教條,而在乎實效。德日作為貨幣自由兌換國家,對美國存在巨大的貿易順差,特朗普政府也將德日置於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占美國貿易總逆差的壹半以上,所以特朗普要求人民幣必須穩定升值,以縮減美國對中國的逆差。為了縮減美國逆差,即使當前中國是自由兌換機制,特朗普也會支持中國實施外匯管制制度,以支持人民幣升值。特朗普這個要求,傳承於裏根經濟學,仿效在《廣場協議》中,美國要求日本實施日元升值,以縮減美國對日本的巨額貿易逆差。



特朗普在支持中國外儲制度本身的同時,從根本上摧垮外儲系統。中國外儲制度是個威力巨大的工具,支持過去二十多年的中國經濟奇蹟,這個工具運用的前提是中國有外匯可以儲備。在過去二十多年,美國權貴操控世界經濟,給中國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實現外儲制度操控下洗錢和提款的目的。特朗普從經濟上瓦解美國權貴,供應中國的資金枯竭。同時特朗普還希望通過中國的外儲制度,讓中國給特朗普的各種政策輸血,實現特朗普做偉大總統的夢想。外儲系統失去資金輸入,還必須保障輸出,資金必然快速枯竭。沒有資金,外儲系統只是廢品站。



特朗普當選總統第三天,即以侯任總統身份展開工作,推動資金回流美國。特朗普的第壹個動作,是主動打電話勸說某美國企業,把生產線和1000多個工作崗位留在美國。當時,奧巴馬嘲諷特朗普說,船已出海,這個企業已經決定搬遷到墨西哥,不可能再呆在美國,特朗普完全是無用功。但是特朗普在打電話後,美國企業決定留在美國。這種以總統身份,為了1000多個工作崗位就打電話給人家總裁,可以說是史無前例,對美國工商界和中產階級帶來極大震撼。在富士康投資美國的簽約儀式上,美國總統、副總統、議長、州長悉數出席,再次以美國史無前例的陣勢,給臺灣商人郭臺銘以眾星捧月的歡迎,向國際企業界展現美國政府的親商姿態。



特朗普每壹天的新聞,都在影響世界經濟,吸引資金大規模回流美國。 3月初,特朗普上任不久,我在《特朗普的眼球經濟》壹文中強調過,我對“全世界的美元很快將像潮水壹樣回流美國”的預測,並對特朗普的眼球經濟機制有過概述。我還明確,當特朗普創造出巨大的眼球經濟吸引世界工商業的註意力後,人們將不再關註中國,中國的經濟奇蹟將很快被遺忘和拋棄。



今天,眼球經濟成為現實,特朗普風暴效應日益增強。特朗普上任後,在推動主要政策上屢屢受挫,但特朗普在轉變美國導向上起到的重大作用,民眾最終認識到,特朗普是打垮權貴集團的唯壹人選,整體對特朗普的支持越來越強,也給工商業更強的信心。隨著大量資金回流美國,美股屢創新高,進壹步吸引資金回流,而中國A股投資者看著中國股市唉聲嘆氣。美國房地產日益火爆,越來越燙手,七八月份甚至出現無房可賣的盛況。與之相對應,中國房地產從京滬開始進入塌方式大崩盤。美中股市和樓市的對比,無法讓人再相信中國經濟奇蹟,或者說顧不上中國奇蹟,投資者急於跑步進入美國,參與到轟轟烈烈的特朗普風暴中。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絞索不斷收緊,以榨取中國外儲的剩餘資金。美聯儲加息縮表以及匯率操縱國問題,導致外儲無法再獲得低成本的資金,同時加速資金流出中國。這些行動是為特朗普稅改做準備。壹旦稅改通過,尤其是資本回流稅大幅降低,特朗普預期的大資本付諸行動,把海外利潤匯回美國。中國是美國的主要資金目的地,也是利潤回流的主要來源地。特朗普預期2-3萬億美元的利潤回流,主要來自中國的3萬億美元外儲。所以特朗普必然對中國提出要求,讓中國提供壹切可能的措施,支持配合美資回流。特朗普不關心中國什麼制度政策,也不關心中國怎麼弄到錢,只關心中國怎麼交錢給美國。



資本回流美國,是特朗普經濟學的重中之重,是特朗普目標偉大總統的最核心部分,絕不能有絲毫折扣和妥協。特朗普作為商人,具有明確的底線,即基礎目標值。為達到底線,特朗普可以說任何好聽的話,配合各種表演,暫緩各種敵對行動。特朗普的基礎目標值,就是美資在中國的2萬億美元投資收益回到美國。如果中國不配合特朗普的資金回流政策,甚至阻礙美資從中國撤出,特朗普會立刻翻臉。



當特朗普的底線和中國體制的底線抵觸,只能是中國體制底線被打垮。壹方面,中國體制即使掏空所有家底,也拿不出2萬億美元給美資回流,根本無法配合特朗普政策,只能起阻礙作用。另壹方面,中國拿不出錢導致特朗普稅改失敗,威脅到特朗普的執政地位,以及偉大總統的夢想破滅,特朗普絕不容忍。屆時,特朗普將全面解決中美貿易失衡問題,包括重新動用匯率操縱國,並且實施貿易制裁措施。匯率操縱國是整體貿易制裁措施,貿易制裁主要指具體領域的製裁措施。通過解決貿易失衡,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將快速消失,中國的日常外彙來源全面斷絕,中國外儲瞬時崩盤。



守住底線是體制的最後掙紮



在特朗普風暴改變世界潮流時,中國人仍然固守舊模式,以小聰明應對大趨勢,走向絕境。美國大選中,中國體制錯過最後壹個自救機會。特朗普上任後,體制還想像過去壹樣,耍點小聰明,用點小賄賂,收買特朗普,並壹度以為小手段奏效。體制忽略特朗普絞索不斷收緊的大勢,拖拖拉拉中把家底輸光。作為絕命掙紮,中國體制大舉擡高香港股市樓市,消耗香港外匯基金,讓香港做大陸體制的陪葬品。



只有寥寥無幾的人知道,中國金融系統是以外儲制度為基點,幫助美歐權貴洗錢的機制。當美歐媒體與中國媒體壹道鼓吹中國掘起論,幾乎所有人信以為真。無論新掌權的紅二代,還是技術官僚,都只看到經濟增長、巨額外儲和世界追捧,意識不到經濟金融的根本危機。



隨著經濟金融危機爆發,體制日益依賴印鈔解決問題,加速外儲消耗。從14年下半年開始,隨著資本流入中國減少和實體經濟走向末日,外儲持續減少,危機已經出現苗頭。 15年股災後,國內金融危機爆發,而印鈔是體制的萬能解決方式。印鈔加速消耗外儲,逐漸壓垮外儲機制。



沈浸在盛世中的中國人,不理解危機的內涵,更不了解危機的嚴重性,甚至認識不到危機,更感覺不到危機的存在。認識不到危機,就沒有改變的欲望。缺乏對危機嚴重性的認識,就沒有動力徹底變革。



特朗普風暴刮起時,中國體制高枕無憂,遙望太平洋對岸的政經大戲,以嘲諷和看笑話的態度對待特朗普。中國體制的看客態度,讓自己失去最後的自救機會。



我在《特朗普風暴》開頭全面分析美國形勢,明確特朗普競選的背景以及特朗普對於拯救美國的意義。希拉裏代表權貴與僕從集團,包括政府、經濟金融、文化教育、高科技、傳媒等龐大的系統。這個系統極力美化希拉裏,同時極力醜化特朗普。權貴集團以為控制著擁有長期政治經驗的希拉裏,依靠世界範圍內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憑藉大選初期兩位數以上的優勢,可以輕易碾壓政治菜鳥特朗普。特朗普則代表保守派和中產階級民眾,與權貴集團展開對決。



中國上下都認為希拉裏躺贏,把特朗普當小醜。無論中國的體制內權貴,體制邊緣的富商,還是體制外的公知,都以為美國保守派民眾,像中國奴隸壹樣貪婪愚蠢懦弱,需要權貴領導和公知代言才能生存。中國體製冷靜的通過企業和其他機構,為希拉裏提供巨額政治獻金,繼續維護20多年來的親密合作關系。體制外的中國公知則上竄下跳,與CNN等民主黨喉舌壹起戰鬥。作為捍衛自己的回報,希拉裏給中國公知發放各種補貼和活動經費。



希拉裏的資金優勢增強中國人的信心。中國人壹向堅信有錢能使鬼推磨,雖然羨慕美國的民主自由和選舉制度,但真正落實到具體事件上,中國人還是相信錢能解決壹切。希拉裏處處大手筆,競選整體花費高達20億美元,還不包括媒體壹邊倒式報導的隱含成本,創造了美國史上最昂貴的競選紀錄。反觀特朗普陣營,處處節儉能省就省,後期由於遭到共和黨建制派的暗算,競選資金接近枯竭,差點創造美國首個總統競選破產的紀錄。單從資金對比上,希拉裏就穩坐釣魚臺。



體制的過度自信導致錯過最後的自救機會。如果中國體制能意識到,中國經濟金



融已經陷入根本危機,必須進行根本的堅決改革才能保住外儲;如果體制能理解美國社會的內在狀況,特朗普所代表的力量必然打敗權貴集團,特朗普必然當選,重新考慮在美國大選中的立場,不至於在決定美國未來的世紀大選中站錯隊。



中國體制的正確選擇應該是,站在特朗普壹邊,幫助特朗普打垮希拉裏。 16年9月中至10月初,特朗普看似面臨絕境時,中國可以突然採取人民幣大貶值的舉措,例如把美元兌人民幣從6.9貶到50以下。這樣壹來,中國國內經濟崩潰,同時消滅絕大部分外債,保住壹部分外儲。在外部,美國經濟金融跟隨崩盤,民主黨垮塌,特朗普輕鬆當選,中國間接支持特朗普競選獲勝。特朗普是愛憎非常分明的人,以後必給中國壹條生路。



中國體制錯誤站隊斷掉未來。在美國大選中,即使希拉裏上任掌控權力,重啟大規模印鈔,支持中國外儲,但中國內部危機已深入骨髓,全面崩盤只是早幾年晚幾年的事。殘酷的現實是,特朗普取得壓倒性勝利時,中國已經滿盤皆輸,死路壹條。



特朗普當選後,中國仍心存僥倖。特朗普當選後,中國仍然保持與民主黨相同立場,壹邊警告特朗普合作才是唯壹出路,壹邊希望民主黨奧巴馬阻止特朗普上任。特朗普順利上任後,中國又寄望特朗普被彈核。直到中國看到特朗普勢不可擋,才無奈回到老路子,找關系送賄賂,妄想像買通克林頓夫婦壹樣收買特朗普。中國體制從伊萬卡夫婦身上打開突破口,成功實現破冰,萌發新的希望。



中國以為找到機會,並不理解特朗普的真實心理。特朗普作為政治菜鳥,以為政治與經商類似,上任後面對權貴集團政治狙擊,直接找不到北。我在《特朗普風暴》中對特朗普的政治幼稚病有過詳細分析。這種情況下,特朗普很自然的轉向在競選中立下汗馬功勞的寶貝女兒伊萬卡。當中國試圖給伊萬卡進行利益輸送,特朗普從不希望女婿庫什納破產的角度,對中國的態度有所好轉,給了中國更多時間。但是,特朗普準備做美國總統已經數十年,還想做偉大總統,特朗普絕不會為任何人——包括心肝兒伊萬卡,違背自己的政治承諾。隨著執政時間推移,特朗普快速成長,將對中國的友好與朝鮮問題捆綁,自然彌補過去的政策缺陷,對中國的容忍值也越來越低。



我反復強調,特朗普風暴是美國大勢逆轉的象徵。我在《特朗普絞索》中明確,特朗普絞索將在匯率操縱國、美聯儲加息縮表、資金回流美國和中美貿易平衡四大方面,卡緊中國的外匯資金來源,並耗光中國外儲。美聯儲加息縮表,在特朗普競選大勝後,金融業倒向特朗普,已經積極實施。特朗普上任後,並沒有積極使用匯率操縱國手段,沒有直接卡斷中國經濟來源,只是將其作為被動選項,堵住人民幣貶值的後路。美國股市樓市日益火熱,大量資金流入美國。隨著特朗普的政治力量日益增強,促使共和黨建制派加快速度,分別通過各自的稅改法案,預期將有數萬億美元回流。特朗普與中國打交道近壹年後耐心耗盡,對中國人的空頭支票越來越不耐煩。在兩院合併稅改法案並提交特朗普簽署後,特朗普將重點針對美國貿易逆差,尤其是對中國的貿易逆差。特朗普近日否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意味著動手的時間臨近。美國貿易制裁工具箱裡有大量工具,可以根據美國經濟需求進行相應的貿易制裁,以達到中美貿易平衡的終極目的。



中國人滿腦子投機取巧,不斷消耗寶貴的時間,被動應對美國大勢。體制找關系在庫什納夫婦身上下功夫,依稀看到進展,僥倖心理日益濃厚。特朗普大選獲勝後,中國體制堅持繼續大印鈔,支持房地產漲價去庫存,對美聯儲12月加息不管不顧不在乎。進入17年,美聯儲3月加息,體制被迫對壹二線城市的房地產限購,同時刺激三線城市以下房地產銷售;6月加息,體制在7月被迫提出守住底線,加大對房地產控制,但仍支持股市上漲;10月開始,美聯儲連續縮表,體制在19大後全面卡住房貸、各種消費現金貸,並提出應對金融危機的措施。美聯儲12月也將加息,稅改法案通過和實施日近。在目前形勢下,體制除了開啟大規模銀行破產倒閉之外,其他措施都難以有效應對。



時間之所以如此寶貴,是因為外儲分分鐘消耗。外儲從14年下半年開始減少,到16年初人民幣離岸市場激戰,已經出現非常危險的信號,說明人民幣大幅貶值的時機成熟。此時,中國體制需要考慮保住外儲,金融急剎車,讓市場資金枯竭,外匯難以離開中國。更重要的是,16年初特朗普即初現勝相,上任必對中國開刀。但中國體制無論對內還是對外,都毫無知覺,不及時卡緊外匯,導致16年是權貴對外投資、外匯出逃最瘋狂的壹年。特朗普在11月競選大勝後,體制仍然大規模印鈔。即使美聯儲強硬地壹步步加息縮表,體制也只是逐漸減少印鈔,不捨得下狠手。每壹天每小時每分鐘的被動和拖延,都在創造更多的時間,支持更多的資金逃離中國,加速消耗外儲。



外儲陷入危機,體制壓制結彙和拼命借美元債,掩蓋外儲接近枯竭的真相。 08年起,巨額外資進入中國,中國坐享外匯紅利。 12年後,主動進入中國的資金無法滿足中國的需求,中國積極擴大吸收外彙的手段,壹方面,以阿裏巴巴為代表的企業加速在美國上市的步伐,在美國金融市場更多圈錢;另壹方面,房地產公司在香港發債的規模日益擴大,從香港市場圈錢。中國還大力推行人民幣國際化,以吸引更多交換資金,擴大人民幣在國際市場的流通量。 16年初,大量資金從香港撤退,甩賣離岸人民幣導致人民幣貶值。為了維持人民幣匯率,央行拋售巨額美元,把離岸人民幣幾乎買光,人民幣國際化就此夭折。自此,外儲中的資本項目真實赤字不斷擴大,即使算入經常項目的數千億美元順差,也難以平衡。為保外儲,中國體制死死卡住外資企業資金換匯出境的需求。國際上,中國在亞非拉大撒幣的行為急劇減少,壹帶壹路久不見實質大動作,與此同時,卻不斷增加股票在美國和香港上市規模,並持續增加在國際市場的借債規模。



隨著美聯儲加息和縮表升級,中國借債難度日益增大,迫使國家親自出來借錢。 17年10月27日,美聯儲開始縮表當日,中國發行20億美元的主權債——中國手握3萬億美元外儲,發行區區20億美元的債券,明顯不符合GDP第二大國的身份。 20億美元暢銷後,國開行立即升級,擬發行300億美元的類主權債。當中國體制大財主不惜親自出馬借小錢兒,可以從壹個側面反映出外儲的真實狀況。華為作為紅頂企業,主要依靠體制對外援助款項收益,也破紀錄發十幾億美元的債券。阿裏巴巴不斷在美國和香港上市圈錢,11月也計劃發行70億美元債券。根據彭博社,17年上半年,中資發行美元債1682億美元,比2016年同期翻了三倍。中國急劇卡斷權貴對外投資,並以主權債和代表企業債從國際市場借錢,表明中國體制在針對外儲采取最後措施。



中國為應對外儲危機,把香港卷入中國經濟金融系統。香港作為特別行政區,本來屬於經濟獨立區,是中國與世界金融對接的主要中轉站,香港也有自身的外匯基金(外儲)。香港由製造業加貿易港,向金融貿易港轉型後,在經濟上日益依賴大陸。尤其在近年,香港經濟幾乎完全依靠大陸,基本失去金融獨立性。更重要的是,香港行政首腦越來越投靠大陸,香港體制日益向大陸轉型,使香港金融隔離帶形同虛設。大陸體制通過掌控香港金融機構的控制權,把香港金融系統變成大陸的實質提款機。大陸在香港發行的股票和債券,大都由香港資金消化,即香港的資金為大陸大量的黑洞填坑。



香港的債務隨大陸在香港融資規模增加而大幅攀升,陷入實際破產。在香港向金融港轉型為大陸服務後,外債不斷上升。 04年,香港外債剛突破4000億美元,到17年6月,香港外債接近1.5萬億美元。按照香港16年GDP 321億美元,債務與GDP比值達到467%,位居世界前列。到17年10月,香港外匯基金4萬億港元,接近5130億美元。外債與外匯基金的差額近1萬億美元。按照香港17年中統計人口約740萬,人均擔負債務13.5萬美元,以美元兌港幣匯率7.81計,人均百萬港元。



這裡必須說明的是,香港債務增長趨勢,與大陸在香港融資規模緊密相關。 04年開始的香港債務大幅增長,與當時國企加速在香港上市走勢相同,隨後香港外債爬山式上升。其中香港債務增長停滯或縮減的08-09年、11-12年,15-16年,都與大陸股災的時間相吻合。 08年大陸股市崩盤,上證指數跌幅約為四分之三,香港債務則出現時間長、幅度明顯的停滯和總債務下降走勢。這可以解釋為,當大陸股市暴跌,大陸股票對香港市場吸引力下降,股票上市和借債都陷入低谷,香港不必借債買大陸股票和債券,因此出現債務增長停滯甚至下降。



香港債務增長的數字說明,大陸能維持外儲,與從香港大規模借貸,快速增加香港外債有直接關系。 16-17年中,香港債務陡峭上升,不到壹年半增加近3000億美元。這意味著,大陸維持外匯最後底線的方式,是以犧牲香港金融的最後安全為代價。



香港股市樓市暴漲,香港金融危在旦夕。特朗普大選獲勝後,美股開始新壹輪大牛市走勢。幾乎相同時間,大陸資金大量湧入香港,大舉推高港股和香港樓市。推高股市樓市的動機可能有兩個,壹是中國樓市和股市無法推高,只好推高香港股市,形成與美股和美房相匹配的漲幅,吸引資金駐留,減少資金大規模流向美國的欲望,防止香港因為資金大量流失而突然破產;二是大陸資金極力推高股市樓市,為規避大陸外匯管制,進壹步洗錢逃離香港,其中內房股瘋漲意圖最明顯。不管哪種動機,在股市樓市高漲後,壹些樓市和股市的持倉開始大舉套現,包括李嘉誠400億港元出售中環商廈,摩根大通出售平安H股套現100多億港元。這種高位套現是兇猛收割香港財富,進壹步加劇香港危機。



資金離港潮隨時爆發,將引發香港股市樓市暴跌,以及港幣大幅貶值。對香港來說,股市樓市的市值,與港幣匯率相互矛盾,不可能高股價高樓價和穩定匯率並存。本次股市和樓市暴漲的結果,不僅僅是股市樓市重新暴跌,更會帶動港元大貶值。隨著美國加息和特朗普稅改接近實施,無論是早已在香港股市樓市的投資,還是大陸洗錢套現的資金,都會加速套現,然後大規模離港。由於大陸進入香港的資金接近枯竭,香港失去新的資金註入。壹旦大規模套現開始,股市和樓市將完全失去支撐,從暴漲變成暴跌。套現資金換美元離港,香港金管局大出血。金管局的外匯基金中,在股市樓市債市中有部分投資頭寸,本身將因為市場暴跌而遭受損失,財政司司長還表態,將留壹部分作為保命錢。因此金管局可供兌換的外匯數量很少,當大量資金要求離港時,港元對美元必然大幅貶值。



香港金融系統塌方後,大陸外儲也面臨絕境。香港是大陸金融的橋頭堡,是中國外儲的真正的最後的底線,大陸體制對香港金融不保將無能為力。如果保香港金融,必須股市樓市匯市壹起保,最低限度也得歸還香港的欠賬。即使香港債務縮水壹半,也要5000億美元。中國外儲本來靠香港的資金支持才挺到現在,香港自身不保已經是對中國外儲的沈重打擊,再讓中國外儲拿出5000億美元支援香港,無疑於癡人說夢。當香港金融失守,資金不會再進入香港,更不會再進入大陸。而且,香港資金外逃,會帶動大陸資金恐慌外逃。外彙來源已枯竭,逃離資金再瘋狂流出,中國外儲將瞬間清零。



外儲危機爆發後,中國將面對來自特朗普的致命壓力。美國企業無法換匯,必然會尋求特朗普總統的幫助,特朗普絕不會袖手旁觀。中國體制對特朗普的態度,先是無視,再是敵視,現是欺騙,特朗普只會以極其強硬的態度要求中國付款。或者說,特朗普可以為補償美國人在中國的投資虧損,對中國不擇手段。



中國體制走到今天,壹錯再錯,山窮水盡。隨著特朗普不斷收緊絞索,中國體制很快會看到中國的外儲清空,外儲制度瓦解,核心金融底線支離破碎。



中國體制正在崩解,後果遠超前蘇聯加委內瑞拉,全世界將目瞪口呆。



金融系統是體制生存的基礎,也是體制崩解的核心環節。中國體制通過金融系統,打垮國內經濟,加速外儲消耗,最後走上絕路。隨著特朗普風暴席卷世界,體制後知後覺提出守住底線,但顯然守不住,加上體制製造的能源危機,推動體制快速崩解。



崩解主要分以下幾部分:壹、實體經濟末日,社會長期收入的基礎被摧垮;二、民眾儲蓄被鯨吞,如存糧被劫;三、外匯加速流失,中國經濟四面楚歌;四、守住底線與政策大逆轉,體制垂死掙紮;五、金融系統全面垮塌,即國家破產。



實體經濟走向末日



實體經濟走向末日,假冒偽劣肆虐。真實經濟的基礎不復存在,中國經濟從根上崩潰。



我在《中國實體經濟走向末日》中通過金融指揮棒、吸金器和國際金融等三個部分,分析實體經濟走向末日的主要力量。在金融的強大力量作用下,實體經濟末日已經成功實現。



在金融指揮棒方面,通過匯率、人民幣超發、貸款導向、支持房價暴漲等手段,斷掉實體經濟的金融支持,並且不斷壓榨實體經濟的利潤,讓實體經濟從盈利走向虧損。在吸金器環節,體制通過地方政府、國企和金融創新等手段,導致實體企業提供產品和服務後血本無歸。



在國際金融方面,美聯儲帶頭,主要國家貨幣超發,發達國家中產階級迅速減少,貧富分化嚴重,導致對中國產品的需求不斷減少。同時,由於中國生產成本不斷提高,人民幣對美元升值,進壹步壓縮國際需求,中國外貿持續走下坡路。



隨著實體末日,假冒偽劣橫行。我在《實體末日》中有分析,只有假冒偽劣才能獲得生存空間,包括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仿冒國際品牌、盜用國外技術、違反專利等。



實體末日意味著真實經濟的基礎崩潰。今天的中國人,用假錢買假貨過假面人生,假裝現世安穩,共同吟唱忠誠的讚歌。實際上,實體末日說明體制經濟正從根上崩解。



貪婪的民眾被榨乾



體制通過金融創新,鯨吞民眾儲蓄。中國經濟兵敗如山倒,金融系統失去生存基礎。



我在過去的多篇文章中,多角度分析過中國體制設置的金融騙局,想方設法誘導貪婪的愚民進套。體制大規模推出各種金融創新工具,大力支持各種民間創新。體制的金融創新涵蓋各個層面,支持全社會無死角的金融操作。最終,貪婪的民眾資金被榨乾,金融系統也自作孽不可活。



在地方體制層面,通過銀行理財、民間高利貸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等手段侵吞民眾儲蓄。在地方體制負債累累的背景下,銀行為降低自身風險積極推出理財產品,引導民眾把儲蓄存款轉為理財,民眾的儲蓄被銀行和地方政府合作鯨吞。地方體制還單獨操作,主持或支持民間高利貸,支持各種傳銷活動,從中獲得巨額收益。比如帆亞和e租寶,就是地方政府主導,主要資金直接流入地方政府。南京錢寶網等高利貸以及各類互聯網金融,也都是地方政府支持縱容,相當壹部分資金通過房地產等渠道間接流入地方政府。



在民間層面,體制鋪天蓋地宣傳創業創新。在實體經濟走向末日的過程中,體制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尤其是支持大學生創業。由於實體艱難,大量經驗豐富的實體業主離場,體制必須鼓動既有錢又無知的群體進入實體,既支持經濟運轉維持高房價和高房租,又創造就業,充滿幻想和盲目自信的大學生無疑是最好的接盤俠。掏出僅有的資金甚至東拼西湊,虧光壹波,倒掉壹波,再來壹波,民眾在創新創業裡前赴後繼,生命不息,追夢不止。



在國家層面,體制以股市大牛市規模化割韭菜。 2015年中國股市大牛市,吸引上億投資者,以及上萬億配套槓桿資金,共同火爆炒作。無數在艱難實體中掙紮的老板,毅然縮減或者乾脆關掉工廠,投身股市。股災後,壹地雞毛。



體制又操作樓市挖韭菜根。 2015股災後,體制以漲價去庫存掀起樓市新高潮。漲價去庫存從壹線城市開始,逐漸蔓延到二三四五線城市,並且深入到縣鎮。私企老板、中產人群、以及稍有實力的農民,掏出全部儲蓄,再挖空心思借貸,爭先恐後搶抓最後的接盤機會。



中國經濟兵敗如山倒。實體經濟像戰爭中的正規軍,以組織化成建制的方式作戰,攻下更多地盤或者堅守陣地。隨著實體經濟末日,正規軍被打垮。創新創業則如散兵遊勇,自帶乾糧推著小車上前線。當成建制的部隊被打殘進而消滅,遊擊隊必然快速消亡。股市和樓市的啟動如核彈發射,核平絕大多數剩餘實體。



實體經濟是被體制消滅。中國實體經濟不是被國外競爭打倒,也未遭國外政府圍剿,而是被體制通過金融系統加上各種稅費暗中打垮。體制再發動各種金融創新,大量消滅居民存款,降低民眾消費能力,讓負隅頑抗的實體更加困難。股市和樓市把居民消費和企業壹起消滅,最終創造出新的赤貧社會。



金融系統失去生存基礎。實體經濟末日讓金融系統失去大量且穩定的現金流來源,對金融系統造成嚴重打擊。民眾儲蓄被挖空且高負債,金融系統的資產基礎崩潰,金融系統面臨生存危機。



留不住的外匯



隨著外匯加速流失,中國官方承認體制崩潰,隨後陷入特朗普製造的四面楚歌。



外債是中國的死亡線。 1990年代後,中國經濟增長主要依賴外資。外資不斷進入中國,支持外貿增長,支持中國就業和印鈔,中國體制才得以生存。中國通過外儲系統操作,顯得外儲越來越多,貌似越來越富,但外儲資產的背後是不斷增長的真實外債,且負債規模越來越龐大。壹旦無法支付外債,中國立即財政破產。



對美負債是外債紅線。中國體制對內對外都是高負債,外部對美歐日韓等發達國家欠下巨債,內部對各類私營經濟體欠下巨債。中國體制可以用改變規則的方法消滅大部分外債和內債,只有對美國的欠債不敢壹筆勾銷。中國欠美國的錢最多,而且還在不斷增加。

外匯加速流失。隨著體制加強金融操作,實體經濟走向末日,中國的外匯收入不斷減少,而流出不斷增加。 2014上半年,中國從外匯流入國變成外匯流出國。體制以多得成負擔的外儲為槓桿,竭盡全力印鈔和放貸,股市和樓市先後大躍進式炒作,加劇外匯流失。



體制面對外匯危機反應遲鈍。 2016年是外匯出逃年,權貴、大戶和中小散戶集體行動,體制年底決定自2​​017年初收緊外匯。 2016年12月,美聯儲加息。 2017年3月,美聯儲繼續加息。美國經濟快速恢復活力,股市和樓市受到支持不斷上漲,進壹步刺激資金回流美國。中國體制在美聯儲3月加息後推出房地產新政,收緊外匯出逃。



體制被迫提出守住底線。 2017年6月美聯儲再度加息,美國經濟形勢越來越好,大企業不斷宣布對美國大規模投資,股市不斷上漲,樓市甚至賣斷貨,美國對資金的吸引力越來越強。反觀中國,實體經濟沒有最差只有更差,股災和暴力救市後股市半死不活,3月樓市新政後樓市塌方式崩盤,京滬率先下跌,幸運的出逃者把資金轉移出境參與火熱的美國經濟。體制終於認識到生存危機,在7月召開的金融工作會議上,提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守住底線就是明確不讓外匯跑光。體制內的技術官僚清楚,外匯不僅是中國金融的基礎,更是實體經濟的基礎,最重要是糧食和石油的基礎。所以危急時刻,中央通過金融操作阻止資金外流,保護外儲。在國內金融方面,中央嚴厲卡斷房貸,進而對資金外流採取超級嚴厲的打擊措施。在國際金融的外匯層面,體制採取幾個措施:1、要求在境外投資的權貴公司甩賣國外資產,資金匯回國內;2、利用中概股公司在美國股市圈錢、債市借錢,資金匯回國內;3、增加香港債務,為大陸外儲輸血。



沒人意識到,2017年7月是體制崩潰的第壹步。在此之前,中國體制在政治外交和經濟金融上都高歌猛進,突然提出守住底線,意味著經濟金融大潰敗,只能收縮。而體制在政治上仍然堅信大國掘起,中國將趕超美國成為未來的世界領袖,所以體制在外交上,壹方面與歐日等發達國家聯合,試圖與特朗普風暴對抗孤立美國,另壹方面中國加強與亞非拉等落後國家的關系,以獲得石油和其他原材料的保障。 2018年元旦,中國最高領導人重申,中國將成為世界新秩序的領導者。中國經濟金融的大潰敗與政治外交的高調擴張,造成體制內部的深度割裂,是體制整體崩解的第壹步。

體制整體崩潰表現在金融系統無法支持體制運轉。從古典經濟學開始,壹直都是政治經濟學,即政治與經濟密不可分。馬克思進壹步強調,經濟是基礎,政治是上層建築,經濟基礎決定政治上層建築,政治再製約經濟。隨著經濟發展,金融業成核心環節,維繫經濟與政治。在過去,中國金融不斷通過操作給政治和外交的擴張提供支持,包括中國體制日益強大,對外的金錢外交和未來的壹帶壹路。突然之間,金融提出守住底線,即面臨系統崩盤,金融崩盤的根本原因是實體經濟走向末日。金融系統崩盤,把大國掘起的政治體制掛成空中樓閣,更把世界領袖式外交幻化成海市蜃樓。



更嚴重的是,特朗普政府把中國定位為戰略競爭者。特朗普就任總統後,對中國的態度壹度友好,這個姿態讓中國體制產生錯覺,為體制對特朗普的威脅兼欺騙戰術取得成功而沾沾自喜。稅改實現重大突破後,特朗普很快發布國家安全戰略,把中國視作戰略競爭者。特朗普在國際和國內場合都把中國視作競爭對手,壹是中國在經濟上嚴重威脅美國利益,包括偷盜知識產權、不誠信和設立大量貿易壁壘以及政府提供不合理補貼等,二是中國野心勃勃要做世界領導者,威脅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美國除了保持無與倫比的軍事力量外,還必須以強硬的政治、經濟和金融手段,保持全球領導者身份。



特朗普絞索快速收緊。美聯儲不斷加息縮表,美國資金不僅不再大量外流,還大量回流美國。稅改通過後,特朗普的官方立場明確,開始收緊絞索。特朗普政府首先推動美元貶值。 2018年1月,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到6.3,當月升幅超過3.5%,比最低時接近7的水平升值10%。中國出口商壹片哀嚎,外貿型企業大規模停產,而美資從中國回流獲利更多。特朗普還正式實施貿易制裁措施,並強調將採取針對中國的大規模貿易制裁。

特朗普絞索與四面楚歌異曲同工。垓下之圍,漢軍四面遊走,說著親切楚言,唱著哀傷楚歌,呼喚楚軍官兵回家,母親妻子等著妳們。特朗普絞索則深情呼喚美元回家,美國人民等著妳們。



美資回流是中國經濟的奪命索。中國外匯已然危急,遊資繼續從中國流出,實體企業出口創匯被壓制,境外融資能力急劇降低,中國體制只能採取日益嚴厲的外匯流出管制。但外匯流出畢竟不能卡死,中國外儲必然見底,無法還錢給美國,屆時美國對中國將全面封鎖制裁,歐日韓跟上,中國經濟不可避免地破產。



政策大逆轉



體制雖然提出守住底線,但茫然無措。幾個月的醞釀和整合後,體制決定依然採用自己熟悉的方式操作,刻舟求劍。



體制提出空泛的守住底線後,並沒有相應的政策措施,系統性金融風險和底線都沒有清晰定義。具體操作上,除緊縮房貸外,其他都是空泛的指導性意見。這表明,中央體制意識到形勢變了,但不知道變到什麼程度。各部委和地方體制仍熱火朝天地慣性操作,絲毫不看中央的眼色。



幾個月後體制內兩個主要派系共同製定出可執行政策。體制內由兩個主要派系製定政策,壹是中共傳統派,二是技術官僚。傳統派生長於1976年前,即思想知識和物質都極其匱乏的時代,中國歷史上最黑暗最愚昧的時代之壹。傳統派最熟悉的模式是各種運動,比如全民大煉鋼,上山下鄉。技術官僚則擅長1990年代後的血汗工廠模式。血汗工廠依賴低智和兇殘,對自然環境和奴工殘酷壓榨,走斷子絕孫路,賺斷子絕孫錢。面臨危機時,壹方面砍掉非體制核心群體,另壹方面加大對血汗工廠的壓榨。兩個派系的力量組合起來,守住底線的政策初步形成。



政策主要包括幾部分:第壹,對外交,中國既反對美國,又要美國支持中國。傳統派說,中國將趕超美國,奪取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搶占美國的勢力範圍。技術官僚說,中國經濟需要美國,離不開美國的支持。傳統派對美國壹無所知,爭取美國支持的動作由技術官僚執行。技術官僚延續克林頓時代的做法,去美國找華爾街和大企業,並想方設法找門路給特朗普個人輸送好處,妄想特朗普支持中國。



第二、對外資,中國既要壓榨外企,又要對外資流出關門,還要熱烈歡迎外資來中國。中國經濟狀況日益惡化,體制不斷對外資採取措施,從油水充足的外資身上榨取更多稅費。當外資想離開,中國就採取外匯管制,後來聲稱以人民幣結算。與此同時,體制宣布對外資更大程度開放,歡迎來到市場廣闊的大中國。



第三、對整體經濟,既要宣傳市場經濟,號召民眾的自主創業,又要強化計劃經濟比例,增強體制壟斷的剪刀差。隨著經濟形勢持續惡化,體制能剪的羊毛和能割的韭菜越來越少,通過各種計劃壟斷方式打壓私企和外資,支持體制單位低價買進高價賣出,以保障體制利益。



第四、對實體經濟,既要大力宣傳營改增給企業減稅,又要對實體暗中增加各種稅費。在特朗普稅改吸引製造業回流美國之際,體制既提出高質量發展,又鼓勵假冒偽劣,把山寨當創新。



第五、對體制內,既要對體制單位甩包袱減輕負擔,又要提高內部計劃經濟比例,保持體制對經濟和社會的控制。尤其在國內金融行業、基礎原材料、流通和出口生產等領域,體制試圖提高控制能力,斷胳膊斷腿求生。



第六、對體制外,既要民眾下鄉創業,又要建立合作社系統。城市經濟已經無法維持,強壓農民回鄉,從事更低附加值的勞動,包括把血汗工廠轉移到落後地區,鼓勵農業生產,向半小農經濟回歸。在縣域和農村建立合作社系統,強化體制對縣域和農村經濟的控制。



政策看起來很美,但存在致命問題,那就是體製過於壹廂情願。在政治上,中國體制正在崩潰的路上狂奔,拿什麼與美國爭霸?體制以為可以收買到特朗普,全然忘記特朗普不是克林頓。在經濟上,體制加強對外資的壓榨,阻斷信息渠道,並對外資關門打狗,還期望外資流入中國。在民意上,絕大部分篤信體制的人已被榨乾,少數持有較多現金的清醒富人正絞盡腦汁換匯,對體制描繪的美好藍圖無感,不進圈套。



政策對觸動體制利益隔靴搔癢。守住底線意味著對體制徹底肢解、縮減和重組,才可能有壹線生機,而上述政策中體制把便宜佔盡,比如想讓美國、外資和民資都為中國體制服務,唯獨不想對自己動大手術。中央缺乏大刀闊斧的意願和意誌,權貴希望砍掉別人保住自己,中下層體制則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守住底線。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體制的既要又要還要,根本不可能實現。



體制全面崩解



中國金融系統正在快速塌方,體制正在全面崩解。



大多數人不能理解金融系統性崩潰,但若有心,輕易就能看到金融系統各環節的爆破。比如,海航的流動資金枯竭,上萬億貸款理財股票基金等資金風險全面暴露,長期號稱零不良貸款的浦發銀行成都分行曝出775億黑洞,南京錢寶網高利貸爆破引發南京和周邊地區千億以上的民間高利貸倒閉,互聯網金融大量跑路,大量理財和債券到期產品違約,銀行全面抵制大規模債轉股,股市頻現閃崩跌停,大量股票接近甚至低於抵押貸款線威脅到銀行資金安全……以上只是冰山之角,但足以反映金融系統多領域和多層次的連環崩潰。



國內金融系統全面快速垮臺。金融系統各領域連環崩潰,金融危機已經爆發,只不過體制通過限制媒體報導和系統分析淡化金融危機。在金融危機中,如果實體經濟健康發展,能很大程度上承受衝擊。但在中國,體制是通過金融系統,以各種手段和方式推動實體經濟走向末日,然後爆發的金融危機。而且,中國的金融危機不是少數領域的危機,而是各層級、各領域、各環節集體爆發危機。在實體末日的背景下,處處爆發的金融危機,即是整個金融系統垮臺。



體制無力阻止大勢。 2017年12月,體制採取更加嚴厲的資金措施穩定金融系統。 2018年1月,體制進行超大規模的貸款(傳聞2.7萬億),但除了通脹加劇股市指標股上漲之外,並沒明顯效果。與此同時,美聯儲加碼縮表,美元對人民幣大幅貶值,特朗普開始對中國具體採取貿易制裁行動。體制被迫急剎車,隨即A股開始暴跌。在其他金融環節,收緊貸款也產生直接影響,金融系統完全失去自我運轉能力,大勢已去。



隨著金融系統垮臺,體制隨之土崩瓦解。每個體制單位都對應相關金融環節,接受相應金融部門的資金支持。當金融系統各部門各環節連鎖爆破,各體制單位即失去相應資金來源。由於大多數體制部門都債務壓頂,沒有資金來源馬上癱瘓。如果中央不及時救援,各單位將不聽中央指揮,鋌而走險以求自保。各單位各自為政,必然爆發嚴重利益衝突,進而發展成不可調和的敵我利益矛盾。至此,體制內部完全失控,分崩離析。



必須再強調的是,實體末日意味著經濟上山窮水盡。如果實體經濟能健康運轉,甚至部分健康運轉,體制內部的敵我矛盾即使非常尖銳,還可通過壓榨實體延長壽命。然而實體已死,特朗普政府又促使美資回流,體製家底吃盡當光,還欠下巨債。沒有實體經濟,體制無可壓榨,只能等死。



能源危機使形勢雪上加霜。體制終於正視中國的環境危機,2017年推進環保風暴。從整體的合理性角度,環保風暴首先應該關閉資源消耗和汙染嚴重的國企,但體制為了自身利益,假裝看不見胡作非為的國企,只整治私企和民眾,關閉私企和煤改氣成主要手段。 2017年,華北地區實施大規模突擊式改造,壓縮取暖煤生產和消費。由於煤改氣的推廣規模過大過快,脫離中國多煤少氣的國情,以至於燃氣嚴重供應不足。進入取暖季後,出現更嚴重的氣荒。西南、東南甚至廣東等地,犧牲當地的工業生產,減少各種燃氣消耗,以支持北方。



小冰河期加劇能源危機。地球進入小冰河期,冬天變得極其寒冷。 2018年1月寒流多次南下,全國氣溫驟降,用氣用電需求大增。燃氣和煤的低庫存推高價格,創出歷史最高價。如果小冰河期趨勢過強,寒冷時間將延長,氣荒煤荒將迫使更多燃氣和燃煤鍋爐停轉。屆時,不僅工業生產大範圍停工,居民生活也受很大影響。能源危機進壹步提高社會成本,加速體制崩解。



中國體制崩解的後果將遠超前蘇聯解體和委內瑞拉。前蘇聯解體的主要原因是各加盟共和國無法從中央得到利益而和平分手,中國體製表面上大壹統,內部卻矛盾叢生且尖銳,遠超前蘇聯,關鍵前蘇聯沒有對歐美負債。前蘇聯解體後,美國給予前蘇聯國家大量援助,俄羅斯繼續給歐洲供應能源,有來有往。而中國不僅自身走到窮途末路,還對美歐日等國企業欠下巨債,屆時這些國家將對中國落井下石嚴厲收債,而不會伸出援手。委內瑞拉是天主教國家,土地肥沃資源豐富,中國的自然資源和環境為發展經濟早已破壞殆盡,社會狀況和自然環境都遠比委內瑞拉惡劣。隨著體制崩解,中國社會毫無自組織能力,民眾互害更加慘烈,局面更加混亂。



中國體制崩解令世界目瞪口呆。中國是世界人口第壹和GDP第二的國家,也是世界最大的淨投資引進國。 2008年後,中國被視作世界經濟的主要發動機,被普遍認為將趕超美國。中國出現的各種問題,都被世界解讀為發展中的正常現象,中國體制具有超強動員能力,能解決西方國家都無法解決的問題。所以,壹旦中國體制崩解,將震撼整個世界,不僅是心理上的驚訝,更涉及到巨大的實際利益。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投資瞬間化為烏有,與中國聯繫緊密甚至嚴重依賴中國市場的國家和企業,將遭受重創甚至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