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中國的制度設計

精品汉奸卖国作品,文章,艺术
Post Reply
左翼反共人士
Posts: 321
Joined: Sat Oct 16, 2021 4:14 pm

自由中國的制度設計

Post by 左翼反共人士 »

作者 王培富 寫於 二零一三年



  第 1 部分 政治轉型

  第 1 章 中國政治民主化的進路

  推動中國政治轉型或政治民主化的政治力量,壹是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的政府的改革力量,壹是民間社會各個階層參與的民主力量。

  有時政府會同非政府的民間民主力量發生政治沖突,壹九八九年的六四事件是兩種政治力量激烈沖突的歷史事實。

  因此,需要理性,需要合作,需要以開放的思維方式正視社會事實,這樣雙方可以在政治妥協中尋求各個政治利益集團的政治利益的平衡,以便能夠和平、穩步地推動中國的民主化進程。

  采取對抗或敵對的政治立場只是狹隘的政治鬥爭,單純的政治鬥爭只會造成民族或人民利益的損害,不利於推進中國政治民主化的進程。

  因此,有時政府需要妥協,加快政治體制改革的力度,有時民間的民主力量需要妥協,以求社會的和平與穩定。

  既然社會改革存在來自民間的民主力量,政府應該采取妥協和寬容的政治立場尋求兩種政治力量的利益平衡,而不是采取壓制或打擊的方式不容許民間民主力量的存在。

  民間民主力量存在於社會各個階層,是平民階層的民主力量,民間的民主力量不是壹個人,不是壹個黨派,不是壹個社會團體,而是社會各個階層的各派政黨、各個社會團體的民主聯盟。

  1

  0

  03. 28

  1

  0

  壹方面向政府施加政治壓力,促使政府加大政治體制改革的力度,壹方面又需要同政府妥協,以便穩步地推進中國政治民主化進程。

  民主運動的發展過程也是憲政民主的創建過程,政治目標與政治行為不僅是統壹,而且是同步。

  因此民主運動的進程應從憲政民主的基本政治理念出發,第壹步是爭取政治自由,爭取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結社自由、出版自由、思想自由。

  只有民主力量的政治自由,民主與自由思想才能夠在社會中得到傳播,社會成員才能夠認識到憲政民主的民主政治,而且可以認識實現憲政民主的民主政治會給社會成員帶來的政治利益,如此,社會成員才能夠同情或支持民主力量,參與民主運動的政治公共活動來爭取政治自由。

  在爭取言論自由的基礎上,進壹步是爭取自由結社的政治自由。

  壹方面自由結社(如組建工會、農會)和組建政黨是憲政民主政治制度下社會成員享有的政治自由,壹方面是推進中國政治民主化的基本條件。

  同時只有社會成員享有結社自由,民主力量才能組建全國性的政黨來推進中國政治民主化進程。

  民主社會的政黨制度是多黨制或兩黨制,如此,在中國應該有同共產黨進行公開、公平的政治競爭獲取執政地位的反對黨,如果中國不容許政治反對黨的存在,那麽中國憲政民主的創建仍然是美好的願望。

  1

  1

  03. 28

  1

  1

  要實現這個環節依然取決於政治力量的政治妥協,壹方面反對黨(或中國民主黨或民主聯盟)開展政治活動向政府施加政治壓力,迫使政府妥協而承認或允許中國存在反對黨並擁有獨立的政治地位,迫使政府承認或允許社會成員享有自由結社。

  壹方面政府應該理性地面對中國政治活動的現實存在,尋求同反對黨的政治妥協,承認或允許中國反對黨的存在和發展,不是采取壓制或打擊的形式遏制民間的民主力量。

  作為反對黨,民間民主運動的民主力量,在爭取自由結社的政治權力基礎上,在爭取反對黨擁有生存和發展的政治自由的基礎上,第二步是爭取政治平等。

  民主運動的政治目標,第壹步是爭取政治自由,第二步是爭取政治平等。

  既然中國允許或應該存在反對黨,那麽反對黨的政治地位應該是獨立意義。

  任何黨派的政治地位是平等(消除政治壟斷和政治歧視),反對黨同共產黨或其它政黨的政治地位是平等(這是民主社會政黨制度的基本特點),任何政黨可以獨立從事政治活動,不受任何人或黨派的幹預或壓制或打擊。

  既然反對黨同共產黨的政治地位是平等,因此反對黨可以通過公開、公平的政治競爭(公民選舉)獲取執政地位。

  民主運動的政治目標的第三步是爭取政治民主。

  只要反對黨通過公開、公平的政治競爭同共產黨(或其它政黨)競選執政地位,這說明初步創建了中國憲政民主的民主政治框架,這樣通過法律秩序可以運行政治公共活動,政治公共活動秩序基本納入了法治軌道。

  1

  2

  03. 28

  1

  2

  民主運動的進程中,民主力量要堅持理性精神,采取和平,公開、理性方式推進中國政治民主化進程,要溫和、逐步創建中國憲政民主的民主政治框架。

  通過十幾年來的社會事實,政府改革壹直滯後,並無實質性的政治體制的改革,相反民間的政治力量是活躍,但是總是受到政府或執政黨的打壓,就是說,政府或執政黨與民間的民主力量是處於敵對狀態,而不是合作狀態,其實這並不利於中國的民主進路。

  而這主要是執政黨的固執與狹隘,其實不論是什麽主義,主要是有利於民族的進步,是有利於社會的進步,是有利於人民的生活幸福與尊嚴,那麽就可以采取,而不是排斥。

  因此,自由主義並不是中國的敵人,相反,自由主義可以救中國,可以使中國走向自由、和平、繁榮的建設道路,而且人民的生活是尊嚴、自由的幸福生活。

  中國社會轉型成本最低的是政府與民間的良性互動,如果不能實現這種良性互動,由於政治利益的嚴重失衡,由於民怨的積壓,有可能會引發社會革命,這就只是民間的民主力量引發的制度轉型或民主轉型,如果是和平革命,這也是成本最低的社會轉型,只是人民要承受由於社會不能良性改良的痛苦。

  最可怕的是引發暴力革命,這或許是任何人不願看到的,這或許有不同情況,但是至少人民要付出大的代價。

  二〇〇五年三月二十九日初稿 2013-02-16 修改第 2 章 中國道路或中國智慧

  1

  3

  03. 28

  1

  3

  中國確立憲政民主政治秩序的過程,需要用中國人的思想智慧或政治智慧,這樣可以確立中國憲政民主的政治秩序。

  在中國確立中國憲政民主政治秩序的過程中,要明確的兩點,是在學習西方的憲政民主,這是其壹。

  但是,並不是完全要把西方的憲政民主復制到中國,而是以中國人的思想智慧或政治智慧學習,這是其二,這是問題的兩個方面。

  如果中國人在確立中國憲政民主政治秩序的過程中,確立或創建的不是憲政民主,而是其它形式的民主,那麽中國人就是沒有向西方學習西方的憲政民主,所確立的中國憲政民主不是真民主,而是偽民主或假民主。

  如 1+2=3,3 代表憲政民主,中國人確立的中國憲政民主政治秩序應該是 3,而不能是1+2>3,或 1+2<3,如果出現場 1+2>3 或 1+2<3,說明中國人確立的憲政民主不是憲政民主,而是中國化的憲政民主。

  中國要確立中國憲政民主政治秩序,面對的第二個問題是如何學習西方的憲政民主(第壹個問題是中國必須學習西方的憲政民主,而且要學到家)。

  是以中國人的思想智慧或政治智慧學習西方憲政民主的過程,這是中國道路或中國智慧,所以中國確立或創建的中國憲政民主是對人類社會具有獨特的中國經驗,中國經驗是中國人的思想智慧或政治智慧的積累。

  中國道路或中國智慧用公式來表示是,2+1=3,或 1+1+1=3。

  1

  4

  03. 28

  1

  4

  如果西方憲政民主是 1+2=3,3 是憲政民主,1+2 是西方人的思想智慧或政治智慧,是西方道路或西方經驗。

  中國的憲政民主依然是 3,而不是 2 或 4(不是其它形式的民主,不是假民主或不是偽民主),但是中國是 2+1=3,或是 1+1+1=3,2+1=3 或 1+1+1=3,這是中國人的思想智慧或政治智慧,是中國道路或中國經驗,如此,中國的憲政民主具有中國精神。

  因此,中國的憲政制度的制度設計,在借鑒西方的憲政制度的基礎上,可以註入中國思想,這樣可以確定中國思想的憲政制度。

  從壹個角度,對於民主理論,中國的政治理論家要完成民主理論的中國化,中國的民主理論的思想資源或理論基礎肯定是主要以西方的民主理論為最基本的,但是中國人並不是只是復制西方的民主理論,而是要註入中國思想,因此,註入中國思想的民主理論,就可以構建中國的民主理論。

  中國的自由主義的構建也是如此,而且中國的現代思想的構建也是如此,就是中國人要完成自由與民主思想的中國化,這就涉及中國的社會現實、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及中國人的人性特點,只有完成自由與民主思想的中國化,構建中國的自由思想與民主思想,構建中國的現代思想,這樣自由與民主思想才會在中國是生根、開花、結果。

  因為中國沒有自由與民主思想的文化傳統,自由與民主思想是西方的思想價值,因此,中國人需要構建中國的自由與民主思想,這其實就是構建新質的中國現代思想。

  二〇〇五年十月三日星期壹 2013-5-22 修改

  第 3 章 中國人需要的是耐心

  在中國完成政治轉型之後,當中國站在確立中國憲政民主政治秩序的原點時,當中國站在憲政民主的大門口時,中國開始憲政民主的社會實踐的歷史過程。

  中國憲政民主的社會實踐的歷史過程,是中國逐步確立中國憲政民主政治秩序的過程。

  中國人要吸取辛亥革命的歷史經驗或歷史教訓,要明確認識到中國憲政民主的政治秩序的創建要分兩步來實現。

  既然中國憲政民主政治秩序的確立分兩步完成,壹是完成中國的政治轉型,壹是憲政民主的政治實踐。

  要明確中國憲政民主政治秩序的確立,並不是壹步到位(不可能是壹步到位),不是壹步即就,而是艱難的社會實踐的歷史過程。

  只有明確這壹點,可以避免急於求成或急功近利的急躁心態,可以避免由於急功近利而導致在確立中國憲政民主政治秩序過程中不必要的失誤。

  中國人需要的是耐心,需要耐心細致的工作。

  政治轉型是破壞與建設的交錯進行,壹方面是破壞,壹方面是建設,而破壞不僅容易,而且見效快,但是建設不僅艱難,而且是長期工作。

  如蓋房子,拆舊房子是容易,而且很快就可以完成,但是,要蓋新房子是要壹磚壹瓦地完成,需要時間。

  確立中國憲政民主政治秩序,壹是需要中國人的智慧或思想,二是需要中國人的耐心。

  1

  6

  03. 28

  1

  6

  其實就中國社會改革三十年的歷史經驗,在政治體制改革方面也是裹足不前,沒有實質性的重大突破,因此對於舊房子,由於有的人是住得舒服,也是不願改變,因此也是不願拆除舊房子,而且也是不容許有的人在蓋新房子。

  這就是政治沖突,因此需要人的改變,尤其是人的思想的改變,是人的思維方式的改變,只有改變,才會有社會的重大進步,這樣中國人才能住上民主社會的新房子。否則,社會只是壹部分人的,而不是天下人的,因為,只有社會是屬於天下人的,這個社會才是公平的社會,才是壹個好的社會。

  10/5/2005

  第 4 章 中國憲政民主的三步曲

  壹般地說,建造壹座樓房至少需要三個步驟的實施,第壹步建造過程,是建立樓房的基本框架。

  通過打地基、澆鑄、砌墻等建造過程,樓房的基本框架可以構成或確立,但是這時,不能享用(或不能居住)。

  第二步是安裝過程,在樓房的基本框架建成後,需要安裝過程,在樓房內要安裝水暖、電源、上下排水管道,在第二步完成之後,基本可以在樓房內居住,但居住在樓房內是不太舒適。

  第三步是裝修或粉刷,要把居住的樓房美化,通過裝修或粉刷,樓房就是家了,可以在樓房舒適地居住。

  1

  7

  03. 28

  1

  7

  中國憲政民主制度的建構或確立正如建造樓房,依然需要三個步驟(或三步曲)才能完全完成。

  第壹步是建構,是建構憲政民主制度的基本框架,如建造樓房的基本框架。

  如果是社會改良的革命方式,政治轉型不是由普通民眾直接參與政治活動完成,而是由政治精英通過政治行為完成。

  中國政治轉型的政治力量來自兩個方面,壹是政府的改革力量,通過政治體制改革自上而下推進中國的政治民主化進程。

  二是來自民間的政治民主力量,民間的民主力量通過自下而上的政治行為(民主運動)推進中國的政治民主化進程。

  這是不同政治力量的合作,也是中國政治轉型的成本最低的方式,而這需要不同政治利益集團的政治理念的激活,就是要直面中國,直面現實,而且面向未來,而不是固執偏見,這樣可以積極尋求不同政治力量的合作,而不是對抗,不是敵視,這才真正解決中國問題的務實方略。

  因此求真務實,敢於直面問題,而且要有勇氣走出狹隘的小圈子或本位主義,並且要有大胸懷,大氣魄,說到底要有高的思想境界,要真正為民族,要為國家,要為人民的根本利益著想,這是政治家的基本素養,這樣什麽問題都可以通過民主對話協商。因為都是中國人,都是尋求中國的社會進步,因此沒有敵人,需要推到柏林墻,中國人可以合作,可以協商,這如壹家人,可以協商,共同尋求中國社會的進步(民主社會)。

  1

  8

  03. 28

  1

  8

  因此,構建中國的憲政民主的基本框架是最為艱難的壹步,這就是中國的制度轉型的民主進程,也是憲政民主的實現過程。

  當中國憲政民主制度在中國基本確立(如三權分立制度、兩黨制、議會制度等)之後,標誌中國憲政民主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確立,這時中國政治轉型的政治目標已完成。

  第二步是民主制度的鞏固。

  當憲政民主制度在中國建立之後(基本框架),第二步是中國憲政民主的政治實踐過程,如民選總統的實施,兩黨制度的運行,在這個過程,是政治精英依據國家憲法嚴格執行憲政民主制度。

  在鞏固中國憲政民主制度的進程中,需要政治精英的政治智慧或中國思想,需要政治精英做細致耐心的工作,不能有壹絲閃失,否則就會有可能前功盡棄(如中華民國憲政民主制度的建設過程中的兩次失敗)。

  第二步是民主政治度的享用,是民主制度的完善。

  當通過政治精英的政治實踐之後,中國憲政民主制度就會牢牢鞏固,或中國人能夠正常運行民主制度,這時就可以或能夠享用憲政民主,如建造樓房的三步曲,第三步是裝修或美化,是民主制度的完善。

  在享有階段,就可以以中國人的智慧或中國思想(在中國憲政民主制度的建構過程,依然需要中國人的智慧或思想)享有中國憲政民主制度,是中國人進壹步完善中國憲政民主制度的壹個過程。

  1

  9

  03. 28

  1

  9

  中國民主制度的制度設計,壹般是以自由主義民主制度的基本原理可以設計,只有當中國在確定民主制度的基本框架,在能夠正常運行民主制度時,這時可以吸取西方現代民主制度的新理論(二十世紀的民主新理論),完善中國的民主制度,而且可以吸取當代中國民主理論與自由原理的新的思想(中國智慧與中國思想),可以完善中國的民主制度,這樣就是中國特質的民主制度。

  中國的民主制度需要有中國特質,而不是簡單復制西方的民主制度(如美國的民主制度),這是最重要的,因為中國人有中國人的思想與智慧,而且中國有中國人的文化傳統。

  二〇〇六年壹月九日星期壹 2013-5 修改

  第 5 章 在中國政治轉型之後

  當中國完成政治轉型的政治目標之後,在初步建立憲政民主的政治制度之後,在建立憲政民主的政治制度的基本制度之後,並不意味已建立了憲政民主的政治制度。

  只有通過緩進的、漫長的憲政民主的社會實踐之後,才能建立或完善憲政民主的政治秩序或政治制度。民主制度並不是壹成不變,是不斷完善的社會實踐過程,盡管民主制度的基本框架是基本壹致,有相對的穩定性。

  問題是當中國開始憲政民主的社會實踐時,依然存在威脅或危害中國憲政民主的民主政治建設的破壞力量。

  中國社會依然存在某些人想奴役別人,存在某些人要建立政治專制的可能,中國依然存在某些人有可能要建立政治壟斷的危險。

  2

  0

  03. 28

  2

  0

  盡管辛亥革命建立了中華民國,但是並沒有建立憲政民主的政治秩序,導致中國在憲政民主社會實踐中出現兩個問題,壹是忽視了顛覆憲政民主的政治勢力,如果出現政治勢力復辟帝制,是顛覆憲政民主的民主制度,民主勢力不能有效地阻止或防止。

  二是忽視了憲政民主政治秩序的建立需要社會實踐過程,某些人認為只要建立了中華民國,就意味中國憲政民主的政治秩序已建立,正是由於這兩個方面的忽視,因此導致中國憲政民主的政治秩序的確立舉步維艱。

  因此當代中國在完成政治轉型的政治目標之後,需要面對兩個問題,壹是防止或阻止某些人或政治勢力對中國憲政民主的政治制度的顛覆。

  二是明確認識到只有通過中國憲政民主的社會實踐過程,才能建立或逐步完善中國憲政民主的政治秩序,而且中國憲政民主的社會實踐是緩進的、漫長的社會過程,這樣民主制度是在逐步完善與升級,如社會情況的變化,如民主新理論的產生,都需要隨時微調民主制度,這就是民主制度的完善與升級,如西方社會的民主新理論的多元民主與協商民主,都為民主制度註入新的活力,這就是社會制度的不斷演化。

  如此,在中國憲政民主的社會實踐中,各種政治勢力集團或各派政黨要采取和平、理性的對話方式解決政治沖突,不能采取暴力主義或對抗方式。

  壹方面要防止某些人或政治勢力集團對憲政民主的政治制度的顛覆,另壹方面,需要民主制度的自我完善與升級,在民主制度有新的進化。

  民主制度的運行,也是中國人學習民主的過程,因此,中國人可以正常運行民主制度,意味民主制度在中國社會的基本確定,而且當中國人在民主社會,是在享有個人自由時,中2

  1

  03. 28

  2

  1

  國人也會認識到自由與民主的價值與意義,因此,也會是捍衛自由民主,就是人也不會受到邪惡思想的蠱惑。

  況且民主思想或民主制度,也是開放的真理意義的檢驗,就是真金不怕火煉,民主制度也是容許不同思想的多元存在,尤其是反對的,但是對於民主思想也是會經得住檢驗,這才是民主制度的真正的強大意義。

  因此,這也是中國的民主實踐中,人對民主與自由價值的認識的精確,因此,在經歷較長的民主實踐之後,民主制度也是不怕受到顛覆。

  11/14/2005

  第 6 章 尋求我們的中國方式

  對於當代中國人,必須能夠確立中國的憲政民主政治制度,如此,當代中國的政治精英或思想精英才會無愧於民族,無愧於中國人民,否則中國憲政民主政治制度確立的政治使命只能為下壹代中國人承擔,中國憲政民主政治制度確立的道路會更加漫長曲折。

  如果中國的政治精英尋找到最好方式(或最有效方式),能夠實現這個美好而崇高的政治理想,說明中國憲政民主政治制度的確立,如學生做某個數學題,是中國人按部就班或壹步壹步依據數學邏輯(或政治邏輯)在實施。

  中國人最需要的是政治哲學家或自由主義思想家與民主理論家,思想精英要為中國政治精英提供思想支持或智慧支持。

  2

  2

  03. 28

  2

  2

  中國人要實現憲政民主政治制度的確立,不僅需要政治精英的政治行為,需要偉大的政治家,而且需要思想精英,需要偉大的自由主義思想家與民主理論家。

  如果在中國政治精英確立憲政民主政治制度的歷史進程中,思想精英不能提供思想支持或思想智慧,如果政治精英不依賴於思想精英的思想支持,中國憲政民主政治制度的確立只能是艱難行進,中國需要政治精英與思想精英的合作。

  中國的思想精英要為中國的政治精英尋找到政治邏輯,當思想精英尋找到中國確立憲政民主政治制度的政治邏輯之後,那麽政治精英所做的是依據政治邏輯在壹步壹步推演。

  政治精英在依據政治邏輯的推演中,依然需要政治精英的政治智慧,但是推演的過程必須符合民主政治的政治邏輯,如果不符合憲政民主的政治邏輯(如數學邏輯),那麽這道數學題就會有可能出錯,中國憲政民主政治制度的確立就會有可能出錯。

  中國人遵循的政治邏輯,壹是要符合憲政民主政治制度的政治邏輯,是憲政邏輯或民主邏輯。壹是要遵循符合中國社會(或中國文化)的政治邏輯,是中國邏輯(或文化邏輯)或現實邏輯,這就是在中國,中國人如何運行憲政民主,可以是憲政民主的生根、開花、結果,就是說,中國人要把憲政民主運行的好,而且是精到,這就是中國邏輯的意思,因為憲政民主是西方民主制度體系,中國人要學好,的確是需要思考的壹個問題。

  中國人需要采取中國方式,實現中國的憲政民主。

  當然政治活動是變化與復雜,但是尋求理想的道路,從基本原理來說,是遵循民主思想的基本原理,是以民主思想在逐步實施。

  2

  3

  03. 28

  2

  3

  當前社會主義憲政的說法,其實在這只是思想錯亂,就是憲政只能是民主憲政,只能是三權分立的憲政民主,社會主義只是專制制度,在專制社會不可能是有民主或憲政的,這如自由與奴役是水火不容,是根本對立的,不可能是兼容的,同樣民主與專制是對立價值,也是不能兼容的,如果有的人是要兼容,不過是壹廂情願,或是在自欺欺人。

  因此,中國的憲政民主的路子壹定是要走對,只能是西方民主社會的三權分立的憲政民主,這是唯壹正確的憲政民主的道路,除此之外,只是幻想,如社會主義憲政之說,只是非驢非馬的怪物,從本質意義,並不可能實現民主憲政,只能是專制制度的花架子。

  二〇〇六年壹月十壹日 2013-6-10 修改

  第 7 章 把握歷史機遇

  按康有為、梁啟超的政治目標設想,如果維新運動成功,中國在政治上可以實行君主立憲制,如同日本明治維新的政治目標。

  但是戊戌維新運動受到慈禧太後的鎮壓而失敗,不管戊戌維新運動失敗的原因是什麽,客觀上中國失去壹次在政治上創建憲政民主的歷史機遇,因此戊戌維新運動的失敗是中國的失敗,是中國人的失敗。

  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建立了中華民國,其政治目標是在中國實現憲政民主的民主政治,但是由於種種原因,盡管經過壹代中國人的努力奮鬥,在這之後中國並沒有真正建立憲政民主的民主政治。

  2

  4

  03. 28

  2

  4

  中國又壹次失去了讓中國走向憲政民主道路的歷史機遇,中國人又壹次沒有把握住歷史機遇讓中國實現憲政民主的民主政治。

  1949 年中國共產黨建立了國家政權,但是走的是社會主義道路,建立的是共產黨壹黨專制的專制政治,經過幾十年的社會主義實踐,到東歐演變、蘇聯解體標誌著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徹底失敗,標誌著壹黨專制的專制政治的破產。

  如今中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時期,其政治轉型是在中國建立憲政民主的民主政治,中國政治轉型的政治目標是建立憲政民主的民主政治,如何實現這壹政治目標或社會目標,仍然需要壹代中國人,甚至幾代中國人的努力奮鬥。

  最關鍵的壹步是實現新聞自由、言論自由和結社自由。

  因為在憲政民主的民主政治制度實行的多黨制或兩黨制,各派政黨通過公開的公平的政治競爭獲取組建政府,既然是公開的公平的政治競爭,因此要承認各派政黨在政治地位的平等。

  中國要實現憲政民主的民主政治,要創建憲政民主的政治制度,共產黨要承諾憲法規定的公民享有言論自由和結社自由的自由權利。允許反對派政治勢力集團合法存在,並允許反對黨擁有獨立從事政治活動的政治權力。

  中國的社會轉型,是歷史給予中國或中國人的歷史機遇,作為中國人,不論是共產黨,還是民主黨或其它派別的政黨,應該理性地把握歷史機遇。

  中國或中國人需要成功,而且只能成功,擺在中國或中國人面前的只有理性把握歷史機遇,在中國創建憲政民主的民主政治制度。

  2

  5

  03. 28

  2

  5

  因此需要各派政黨通過和平的平等對話方式進行共同合作,拋棄互相對抗或敵對的鬥爭方式,同時需要拋棄暴力、野蠻的政治恐怖主義。

  確定公民合法的政治自由權利,才能確定反對派政治勢力集團或反對黨合法和公開從事政治活動的政治自由。

  第二步是在中國實現各派政黨政治地位的平等,取締共產黨壹黨專制的政治壟斷的政治體制。實行多黨制或兩黨制。

  第三步是各派政黨通過公開的公平的政治競爭獲取組建政府的權力,不論是共產黨,還是民主黨或其它派別政黨都可以通過公開的公平的政治競爭獲取組建政府的政治權力(多黨或兩黨輪流執政),由此創建憲政民主的民主政治。

  盡管憲政民主是中國人的美好理想,但是只要中國人努力奮鬥,勇於開拓,拋棄成見與偏見,各派政治力量可以通過妥協可以達成共識,從而可以創建中國憲政民主的民主政治制度,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不是敵人,因為我們都是華夏子孫,只是為了民族的進步,為了社會的進步,為了人民的自由、幸福與尊嚴,

  2005 年 3 月 4 日

  第 8 章 自由大學的入學資格

  自由社會是人類社會現存的政治制度的壹所大學,而且人類社會已進入自由社會的大學在進壹步深造,在自由社會的大學中,有的國家在攻讀碩士或博士,或許某些國家是以科學家的資格是在自由社會的大學進行科學研究。

  2

  6

  03. 28

  2

  6

  中國人又壹次理性認識到中國要學習西方社會(或西方現代文明),而且要學習西方社會(或西方現代文明)的政治制度。

  中國人又壹次發現了自由社會的大學,在中國面前存在的只有是自由社會的大學(如果中國要發展),除此之外,中國別無選擇。

  中國社會改良的社會目標,只能是在中國確立自由社會,在中國確立自由主義政治制度,在中國確立自由主義市場秩序,在中國確立自由主義道德秩序,從而在中國確立自由主義社會秋序。

  中國人在確立自由主義政治制度之後,要能夠精熟地正常運行自由社會的政治制度(法治社會、憲政民主)與經濟制度(自由主義市場經濟),要能夠鞏固中國的自由主義政治制度與法律制度,如此,中國人不僅可以享有個人自由或政治自由,而且中國的社會發展可以走向自由與繁榮的現代之路。

  如此,中國的強盛或復興,中國人生活質量的提高會成為現實可能,並且中國可以步入自由社會的大學,中國可以步入人類社會的高級意義的社會文明狀態(民主社會、自由文明)。

  當中國人以中國人的智慧(或思想)與意誌,在中國確立(或建立)自由社會的政治制度時,這時中國步入自由社會的大學,中國具有人類社會中自由社會的大學的入學資格。

  只有中國步入自由社會的大學,在自由社會的大學中深造(或前行)時,中國可以為人類社會提供中國經驗或中國智慧,中國經驗或中國智慧的存在,是中國人對人類社會的智慧或思想貢獻,是為人類自由提供的中國智慧或中國思想。

  2

  7

  03. 28

  2

  7

  中國人應該有這種文化自信與智慧自信,只要中國人把聰明才智用於積極意義的文明構建,中國人不僅可以構建中國的自由文明,而且中國人可以用中國思想或中國智慧,創建中國特質的自由文明,從而可以為人類自由提供中國思想。

  在中國社會文明落後的歷史背景下,面對中國的社會現實,或許中國人有點自卑,有人會問中國為什麽會是這樣,但是只要中國人直面現實,勇於進取,中國人是可以迎頭趕上,這如壹個窮人,首先要認識自己是壹個窮人,這樣就會尋求富裕道路,那麽有壹天這個窮人就會成為壹個富人。

  因此問題是壹個人要對自我的生存狀況要有清醒認識,這是當代中國人最需要解決的認識問題,如此人就不會自欺,而是直面現實,而且社會文明並不僅僅只是物質財富的積累,而是社會文明意義的綜合提升,這是最為關鍵的,不然壹個人即使有錢,或許只是壹個暴發戶,因為這個人並無文明意義的精神價值。

  窮不僅是物質的貧窮,而且包含精神意義的貧乏,在當代中國急需解決的問題是精神意義的貧乏,就是要提升中國社會的文明程度,那麽只有向西方現代文明學習,構建中國的自由文明或民主文明。

  2008-10-11

  第 9 章 孤獨中國

  中國的政治轉型不會是壹夜之間可以實現,並不會是壹步即就,而是需要社會進展(或社會推進)的歷史過程,這是其壹。

  2

  8

  03. 28

  2

  8

  其二,即使中國完成政治轉型,即使中國確立自由主義社會制度,中國人需要做的是,要能夠正常運行自由主義社會制度。

  因此,中國人能夠正常運行自由主義社會制度的歷史過程,是中國人鞏固自由主義社會制度的歷史過程,中國仍然需要逐步實施的社會進展(或社會推進)的歷史過程。

  中國人面對中國政治轉型的社會目標,面對中國社會改良的歷史使命,面對中國人需要解決的中國問題,只能依靠中國人的智慧(或思想)與意誌來實現。

  中國在實現中國社會改良的社會目標的歷史過程中,需要能夠穩妥、堅韌、耐心、細致地解決中國問題。

  中國問題的解決只能依靠中國人解決,因此中國人解決中國問題(只能是中國人的孤獨之旅),中國的現代之路是中國人的孤獨之旅,中國的自由之路是中國人的孤獨之旅。

  中國人只能在孤獨中(即耐心細致、穩妥堅韌、全神貫註)解決中國問題。

  中國從社會主義社會制度轉型為自由主義社會制度的歷史過程,是孤獨中國之路,是孤獨中國。

  中國社會的現代之路,從鴉片戰爭之後在中國開始啟動,可見,中國社會的現代之路是過於艱難曲折,因此中國的現代之路是孤獨中國。

  中國自由文明的構建,可謂壹波三折,中華民國的自由主義實踐,由於社會主義革命與實踐而中斷(社會主義運動讓中國現代文明的構建走了彎路),現在中國社會有壹次面對走向現代文明的社會轉型,而且是困難重重,各方認識也是不同,那麽中國人如何達成共識,共同攜手創建中國的自由文明,是中國人面對的國家與民族命運的艱難選擇。

  2

  9

  03. 28

  2

  9

  2008-10-11

  第 10 章 政府與民間的對話

  既然中國的社會改良要進行政治體制的政治改良,壹般而言,對於社會改革成本最低而言,政治體制的政治改良只能以和平、緩進、保守的方式逐步推進。

  盡管政治體制是政治改良的改良進程,但是存在的問題是,政府與民間的民主力量要達成共識。

  政府與民間的政治力量要達成共識,政府只能同民間的政治力量或政治集團,進行平等對話。

  中國要實施政治改良,就會存在政府與民間的平等對話,這本身是政治改良的關鍵壹步。

  政治改良並不是政府單方面可以完成,政治改良要實施,會存在民間政治力量或政治集團對政治改良的參與。

  當政治改良能夠達成政府與民間的平等對話時,壹是不僅政府與民間的政治力量平等對話是民主政治的基本內涵,是民主制度或民主秩序的正常存在,二是可以在政府與民間政治力量的良性互動中推進政治改良。

  通過各個政治集團的平等對話,可以共同把握政治改良的進路,盡管會存在政治沖突,會存在政治對抗,但是可以通過平等對話解決政治沖突。

  3

  0

  03. 28

  3

  0

  通過政治集團的平等對話,壹是解決政治問題是理性、和平的民主方式,政府與民間的民主力量在構建民主制度的政治秩序。不同政治集團的平等對話,是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則。

  中國要實施政治改良,要堅持平等對話的民主原則,二是平等對話可以把政治精英的政治智慧運用政治改良。

  如果政治集團本不能平等對話,就不能集中政治精英的政治智慧,會有可能把某個政治集團的政治智慧排斥在外,這對於政治改良是不利。

  中國的政治轉型,成本最低的方式就是政府與民間民主力量的良性互動,而不是政府或執政黨對民間民主力量的鎮壓或打擊,或是漠視或排斥。如果政府或執政黨只是單邊的政治行為,壹方面是不願推進政治改革,可以說二十幾年的政治改革的裹足不前,正是說明政府或執政黨無視民間的民主力量的呼聲,是無視民眾的呼聲。壹方面政府就會對民間的民主力量是打壓,就不會是平等對話,這樣只會是積壓問題,而不能有效解決問題。

  這如夫妻之間的關系,家庭要生活的和諧、幸福,需要夫妻雙方的平等相處,不僅是關愛,而且是協商。如果丈夫是大男子主義,那麽就會無視妻子,他想怎麽就怎麽,這樣只會積壓問題,如果妻子要維護尊嚴,就會反抗,那麽丈夫是壹意孤行,還是平等與妻子對話,共同營造家庭的美好生活,不言而喻,丈夫的理性選擇只有放棄大男子主義,與妻子平等相處,這也是現代家庭的生活方式。

  在當代中國的政治活動中,民間的民主力量就是尋求中國的民主文明,就是尋求中國的現代文明(自由、民主、尊嚴、權利、平等),政府或執政黨不能無視民間的民治力量的政治訴求,不能壹意孤行,不能只是固執抱著低級的專制制度在自欺欺人,只有直面現實,只3

  1

  03. 28

  3

  1

  有與時俱進,面對社會的發展,面對時代的變化,尤其是面對中國人的思想變化,面對世界文明的變化,調整思維或思路,面對新問題,需要用新的思維來尋求積極意義的合理解決。

  2008-1-9 2013-02-21 修改

  第 11 章 專制強權的終結

  社會主義革命的成功,只是以強權政治在中國奪取國家政權,並不是為中國人尋找到拯救中國的真理。

  共產黨不僅奪取國家政權是強權政治,而且建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是強權政治。

  凡是質疑社會主義的人要受到壓制或迫害,這是強權政治的政治邏輯。

  另壹方面強權政治是共產黨對國家政權的政治壟斷,是共產黨的壹黨專制,在共產黨壹黨專制的政治壟斷的政治體制,只有共產黨是合法存在的唯壹執政黨,其它黨派只是共產黨的奴仆,受到共產黨的領導或專制,

  在和平、理性、持續發展的社會,社會發展需要的是可行的真理意義,需要可行可欲的發展道路,這時壹個政黨會受到社會成員的支持。如果不能尋找到社會發展的發展道路,壹個政黨就不會受到社會成員的支持,因此,政黨的合法性是基於社會成員的自由選擇。

  社會成員選擇什麽政黨,如民主選舉是如此,什麽政黨可以擁有合法的國家權力,什麽政黨可以執政國家政權,如果社會成員不願選擇,某個政黨不能強行奪取國家政權,某個政黨就不能擁有國家權力。

  3

  2

  03. 28

  3

  2

  某個政黨只能尋求社會成員滿意的可行可欲的社會發展之路,只能尋求社會發展的真理意義,爭取社會成員的認同或接納。

  如果社會發展,如廚師(或政治集團)給顧客做飯,在民主社會,社會成員願意吃什麽或想吃什麽,廚師只能做什麽,社會成員願意社會是什麽樣發展,政黨要以什麽樣的道路發展。

  如果廚師做不了顧客要吃的什麽菜,那麽顧客可以選擇另壹個廚師,什麽廚師能夠做顧客要吃的什麽菜,什麽廚師可以做,這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特點。

  社會成員願意中國社會是什麽樣的發展,是自願選擇什麽政黨能夠為中國社會發展提供社會成員願意的社會之路,那麽社會成員在自願選擇某個政黨,如顧客自願選擇廚師。

  但是強權政治不同,強權政治是某個政黨認為中國是什麽樣的發展道路,如共產黨認為社會主義可以是中國走向強大,而且認為中國人這樣認為。

  強權政治是強制或壓迫,共產黨的認為社會主義是中國之路,如家庭主婦認為他只吃面條,強權政治建立國家政權,如廚師或家庭主婦做了什麽菜,共產黨強迫中國人接受社會主義。

  廚師做了什麽菜,他不僅認為這個菜是顧客或家人願意吃,而且他做好之後,他要強制顧客或家人吃。

  因此社會的進步,是人有尊嚴、自由、權利,那麽民主制度可以做到這壹點,但是專制制度做不到,因此在社會的進化中,專制制度會為人民與歷史所拋棄,但是拋棄的方式不同,專制強權是主動退出歷史舞臺,還是在人民的推到之後退出舞臺,這在於社會的事態變化,但是歷史浩浩蕩蕩,民主文明不可阻擋,民主文明總會戰勝專制,成為中國人的美好生活。

  2008-5-27

  第 12 章 自治政府的實現

  如果農民在鄉村自治中,農民的民主精神和自治精神得到加強,民主精神或自治精神深入人心,那麽自治制度的實現可以自下而上逐級展開。

  如果鄉村自治的民主經驗達成成熟,如果農民有農會組織的團結協作,農民會要求鄉自治,農民會要求建立鄉自治政府,這時,自治制度的最基層的自治政府會產生。

  在自治制度,中國的自治政府或自治制度包括三個方面,壹是中央自治政府,二是省級自治政府,三是縣級自治政府。

  鄉級自治制度可以完全實現自治政府或自治制度的各種條件,如果中國人能夠正常運行鄉自治的自治制度,如果農民能夠正常運行鄉級自治制度的民主制度,可以說中國人具有運行自治政府或自治制度的基本能力。

  只有農民在村自治能夠發現自治制度的優越,只有農民具有強烈的自治精神或民主精神時,而且農民要求鄉自治時,如果政府或官方允許農民組織農民協會,如果農民領袖能夠把農民組織起來,中國會有可能出現農民自覺要求縣自治的民主訴求。

  如果中國人在中央建立的自治政府,如果中國政治轉型是自上而下在完成,如果中國政治轉型進展實質意義,那麽縣自治或省自治是自然而然的事。

  3

  4

  03. 28

  3

  4

  如果中國社會能夠實現縣自治,那麽自治政府的最基層的自治政府會產生,而且中國社會的最基層的自治制度會確定,縣自治制度基本是完善的自治政府,具備自治制度的各種條件。

  如果中國人能夠確定縣自治的自治制度,在縣自治的自治制度的民主運行中,可以積累成熟的自治制度的自治經驗或民主經驗,或許是四年的自治運行,完全可在鄉自治的基礎上,能夠積累比較成熟的自治制度的自治經驗。

  省自治水到渠成,如果中國社會能夠完成省自治,可以組建省級自治政府,省自治的自治政府是基本完善的自治制度,省的社會公民可以有能力實行自治。

  在省級自治制度能夠完全確定時,省級自治制度完全能夠正常運行時,中央自治政府或民選政府會自然而然出現,任何人或任何勢力不能阻止自治制度的確立,而且民主精神或自由精神,或平等精神,或自治精神不僅深得人心,而且是中國人最基本的人文精神,因此中國人會自然而然要民主選舉中央政府。

  從理論上可以這樣分析,中國的自治制度或民主制度的確立,壹種可能從下而上可以實現,而且從下而上的實現,在中國社會確立自治制度之後,不論是鄉自治或縣自治,還是省自治,或是民選政府,這時,自治制度是最堅固,是最具有社會基礎或民眾基礎。

  會存在兩種情況,壹是從村自治中農民自發要求鄉自治,需要農民在村自治中的長期的民主試驗,而且只有在民主試驗中才會積累民主經驗或自治經驗。

  中國需要政治領袖,因為政治領袖可以催化自治制度的歷史進程。

  2008-6-16

  3

  5

  03. 28

  3

  5

  第 13 章 個人自由的實現

  首先是爭取思想自由與言論自由(包含新聞自由與出版自由)。

  只有爭取思想自由與言論自由,自由思想才會不受任何壓制在自由傳播,中國人才能精確認識自由(與民主),才會有可能爭取自由。

  另壹方面,中國人享有自由時,可以精確享有自由,有自由能力享有自由。

  因此中國實現自由制度是政治精英的歷史使命,這是其壹。

  其二,只有自由思想受到社會階層的普遍認識,中國人才會有可能訴求自由,才會有可能要求自由的實現,才會同情或支持政治精英的自由運行。

  只有中國人可以享有思想自由與言論自由,才能以中國思想構建中國自由主義思想,為中國的自由社會提供思想支持,才會有可能為政治精英的政治行為提供思想支持。

  第二爭取結社自由,爭取組黨自由,爭取信仰自由。

  壹是自由主義人土組建自由政黨,可以把政治精英匯集在壹起,自由運動是公開合法的政治行為,而不在受到政府鎮壓或迫害,這是其壹。

  其二,自由運動才會有可能形成強勢的自由力量,為爭取個人自由而奮鬥。

  二是熱愛自由、迫求自由的中國人可以結社,尋求支持,中國人在逐步達成自由中國的自由行為。

  3

  6

  03. 28

  3

  6

  第三爭取選舉自由。當自由力量強大時,可以迫使政府妥協修改憲法,承認多黨制或兩黨制。

  自由政黨或民主政黨可以在議會爭取合法的政治地位,可以嘗試議會制度,只要自由政黨同其它政黨在議會達成議會制度,中國人在壹步壹步構建自由中國的議會制度。

  如對政府權力的合理限制,當議會制度比較成熟時,可以舉行民主大選,各派政黨,不論是自由政黨,還是其它政黨,可以公開競選組建中國政府。

  如果中國社會走到這壹步,在大選之後組建民主政府,自由中國的自由制度基本確定。

  當自由制度確定之後,第壹屆民主政府產生之後,可以修改憲法,可以制定自由憲法,完全確定自由制度。

  這可能是采取和平、改良、溫和、理性、漸進方式爭取自由的自由之路。

  2008-6-17

  第 14 章 自由的第壹步

  中國人只能依靠中國智慧爭取個人自由,為了今天的中國人,為了後代的中國人,為了中國社會的持久和平、自由與繁榮,中國人只能尋求可以棲居中國人靈魂的精神家園,中國人爭取自由的第壹步是什麽。

  是中國人爭取思想自由與結社自由的壹種嘗試,如中國民主黨組建是失敗,但是中國人如何走出爭取自由的第壹步,采取什麽方式爭取自由的第壹步。

  3

  7

  03. 28

  3

  7

  問題的關鍵是如何爭取思想自由,采取什麽方式可以迫使政府作出讓步,承認中國人的自由訴求,這是擺在中國人面前的首要問題,是自由主義與民主人士需要解決的問題。

  自由運動或民主運動是和平方式,是非暴力方式,是理性方式,是改良方式,是漸進方式,這同自由原則是壹致,因此爭取自由不能違背自由原則,不能用非自由方式爭取個人自由,而是以自由方式或自由原理爭取個人自由。

  壹是以爭取自由為目標或理想,盡管會存在沖突,但是可以采取適宜方式解決沖突,壹是對抗政府,由於不享有個人自由,因此同專制制度存在對抗。

  如果知識精英向前走壹步,能夠爭取完全或充分的思想自由,會為爭取結社自由或信仰自由鋪平道路。

  爭取思想自由是知識精英承擔的社會責任,只要為中國命運在憂患,只有為中國人的生存在憂患,就會積極尋求改變中國命運的有效途徑。

  知識精英或許可以在學理上找到自由中國的自由之路,但是要爭取充分的思想自由需要向前走壹步。

  如果有壹天中國人的言說,不會有什麽恐懼,不會擔心政治迫害,這是思想自由與言論自由。

  盡管自由道路存在不同路徑,但是壹個方面是政府與執政黨的因素,並不僅僅只是民間的自由訴求,可以說,二十幾年的社會改革,在大的方面並無實質性進展,這樣只會積壓問題,而且會引發社會革命。

  3

  8

  03. 28

  3

  8

  逐步改革只是人的美好願望,如果政治改革不能有效實施,如果社會轉型的成本最低的有效方式不能有效把握,中國社會就會引發極端的傾向,這也誰也不願看到的。

  2008-6-17

  第 15 章 知識精英的責任

  壹方面知識精英為自由中國提供思想資源,而且為自由中國的自由制度的文明構建提供思想資源,這是知識精英的社會責任。

  不僅要防止某種思想(某種勢力)的顛覆,而且要維護自由中國的長久穩定,中國進路的思想資源需要知識精英的智慧勞動,知識精英要確定自由中國的自由主義的政治哲學,要確定現代中國的現代哲學。

  但是壹般地說,知識精英要參與政治活動,在政治上有所作為,知識精英要尋找政治領袖,用知識精英的思想智慧推動政治領袖的政治行為。

  知識精英可以尋找政府內致力於自由中國的政治領袖,如果政府存在致力於自由中國構建的政治領袖,會需要知識精英的思想支持,這樣共同形成民主運動的政治集團,這是知識精英完成中國社會完全轉型的最理想的壹種方式,不需要社會成員的共同參與,不需要政治精英在體制外的艱苦奮鬥。

  壹是知識精英的積極尋求,壹是政府存在政治領袖,兩個方面結合會形成自由運動的政治精英的政治集團。

  3

  9

  03. 28

  3

  9

  這是自由中國的壹個道路,是知識精英的自由進路,要以最好方式,要以最小代價,要以最快捷方式實現自由中國,這是最理想的方式。

  只要存在最強有力的政治集團,而且是政治精英構成的政治集團,而且是具有政治智慧或思想智慧的政治集團,對自由中國的構建是最理想的方式,美國人能夠成功,為什麽中國人不能成功,只有中國人找到最理想的方式,中國人照樣可以成功,這是需要說明的壹點。

  但是通過二十幾年的社會事實,這種自由進路只是美好的願望,在中國並沒有實現,那麽未來會不會實現呢。社會變化是復雜,誰也不能預測,盡管人是尋求好的方式完成中國的社會轉型,但是由於不同政治力量的政治訴求不同,或政治利益的不同,而且又是不能達成妥協,不能達成共識,因此有時社會只會是畸形發展。

  如果不同政治集團只是走單行道,而不是協商,不是對話,那麽中國的社會轉型就不會是共同尋求的大道,這樣只是互不搭界,只會引發沖突,而且有時是大的沖突,社會革命不是不會發生。

  但願社會革命是和平方式,而不是暴力方式。

  2008-6-18

  第 2 部分 社會轉型

  第 1 章 勞工利益與勞工組織

  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已經顯露出西方工業社會發展階段(或社會公共財富積累階段)的弊端,最普遍最突出的問題是對廉價勞動力的掠奪。

  4

  0

  03. 28

  4

  0

  對廉價勞動力掠奪,是普通勞動者付出壹定的勞動之後,得不到同付出勞動相適應的勞動報酬,現在的血汗工廠之說就是事實。

  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不應建立在對廉價勞動力的掠奪上,不應建立在對普通勞動者利益的損害上,而應該維護和保障普通勞動者的利益。

  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要堅持社會公正原則或利益平衡原則,這是中國人的善良思想,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堅持的基本的公正原則。

  要維護和保障普通勞動者利益,只能通過勞動者的聯合組織來實現。

  國家或政府應該允許工人組建工會,在農民可以組建農會,通過工會或農會維護和保障普通勞動者的利益。

  工會或農會只是工人或農民的聯合組織,不是行政單位,不是企業組織,是勞動者自發組織的聯合組織。

  通過工會或農會的協調工作,解決勞資雙方的沖突,解決政府與農民的沖突,達成勞資雙方的利益平衡,達成國家(或政府)與農民的利益平衡,由此有效維護和保障勞動者的利益,可以解決勞動工資、勞動福利、勞動安全、勞動保護等問題。

  而且工會與農會的組建也是現代民主社會的公民社會建設的正當意義,是公民社會的有機組成,中國要完成社會轉型,就是要以現代社會的文明意義可以構建中國的現代社會。

  單邊意義的宰制並不是社會的公正意義,由於勞工缺乏維護勞工利益的工會組織,因此勞工利益只是資方的單邊宰制,因此為了維護社會的公正意義,需要的是利益平衡原則,這4

  1

  03. 28

  4

  1

  就是勞資雙方通過協商,達成勞資的利益平衡,就是最大限度維護勞資雙方的利益,同時又是最小限度損害勞資雙方的利益。

  任何單邊意義的利益尋求都是不合理,是不公正的,就會存在宰制或損害,單純只是維護勞工利益或資方利益,就會存在利益傾斜,就會存在宰制。當下中國需要的維護勞工利益,需要建立能夠維護勞工利益的社會保障與法律保障,就是說,可以通過立法確定工人可以組建工會,農民可以組建農會。

  在農村也是需要農會的協調作用,維護農民的利益,由於農民缺乏有效的組織機構,當農民利益受到損害時,單純只是依靠個人的力量,是非常軟弱,就是說,個人力量是單薄的,是弱小的,只有聯合組織農會,依靠組織的力量可以協調相關關系,能夠有效維護農民的利益。

  社會主義革命發生在社會公共財富積累階段,由於勞資沖突不能合理解決,由於損害普通勞動的利益導致社會主義革命。

  只有社會的長期穩定,才能保證企業的正常發展,保證鄉村經濟的發展,才會有社會的繁榮和進步。只有社會的繁榮和進步,社會成員才能享有幸福安康的生活。

  中國的社會發展,不能滑向資本主義發展與社會主義革命惡性循環的怪圈中,如君主制社會建立壹個王朝,盛極壹時之後走向社會腐敗,社會腐敗導致社會動亂,動亂中又建立壹個王朝,如此陷入壹治壹亂的惡性循環中。

  2005 年 1 月 17 日星期壹

  4

  2

  03. 28

  4

  2

  第 2 章 平民政黨與民間結社

  平民參與社會公共活動,是組建平民政黨代表平民維護平民的政治利益。

  組建平民的勞工組織或社團,如工會、農會等勞工組織。就是說,平民組建工會、農會等勞工組織,可以通過合法途徑或正當途徑維護平民的社會利益。

  工會或農會不受任何人或黨派的領導,是工人或農民自發組織的民間社團,通過農會或工會組織,參與社會公共活動維護農民或工人的政治利益。

  任何人或黨派(包括執政黨)無權取締工會或農會等勞工組織,無權對工會或農會參與社會公共活動進行壓制(或打擊)或幹預。

  在民主社會,任何人都有自由結社的政治自由,各個階層有組建政黨或勞工組織的政治自由。

  社會利益集團有政治自由組建政黨或社團,並且政黨或社團具有獨立的政治地位,不受任何人或黨派的幹預或支配(或領導),組建政黨或社團組織具有合法性。

  中國的社會轉型來自兩方面政治力量的推動。壹方面是政府自上而下的改革力量的推動,處於執政地位的共產黨主動地進行社會改革,壹方面是來自民間的自下而上的平民的政治力量或社會力量的推動。

  當社會變革發展到壹定階段時更要重視民間政治力量自下而上的推動力量。

  政府(或共產黨)對於民間結社應予以支持或鼓勵(是推動社會變革的民間政治力量),政府或共產黨應承認民間結社(組建政黨或組織)的正當,而不是壓制或打擊。

  社會轉型是以和平、理性、溫和方式推進,在社會變革推進的過程中,就是逐步創建憲政民主的民主社會。

  結社自由是政治自由的壹個方面,因此,中國的政治轉型如果是實質意義的制度轉型,那麽就要允許社會公民的結社自由,但是在現在要做到這壹點,需要政府的開放性思維的激進改革。

  另壹方面,在民主社會,公民社會的構建的重要的壹個方面,就是社團組織的自發成立,這樣就是公民自治,通過社團組織,社會公民可以有組織自發做好與自身利益相關的事,而不是在專制社會,壹切是靠政府的解決。

  因此,對於公民社會的構建,民間可以自發結社,通過社團組織解決自身利益的有關問題,這就在於人要有這種認識,這是至關重要的,或需要有的人的組織。現在農村存在好多問題,有些完全可以組織農會來解決,而不是壹切靠政府。

  總之專制制度的堅冰是需要穿透,壹個方面就是公民社會的構建,可以在有限的範圍,完全可以組建社團,就是社會公民要依靠自身力量來解決社會生活中的問題,不要在依靠政府,這樣就可以培養公民的自治能力,這包含民主能力,這樣公民社會就是在擴大,而且社會公民的自治能力在提高,這本身就是社會轉型。

  二〇〇五年三月二十三日初稿 2013-4-11 修改第 3 章 在積極的建設中破壞

  4

  4

  03. 28

  4

  4

  中國處於社會轉型之中,社會轉型是對社會主義體制的解體,同時是自由主義體制的構建過程。

  中國的社會轉型包括三個方面,壹是經濟轉型,壹方面是解體社會主義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壹方面是構建自由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二是政治轉型,壹方面是解體社會主義壹黨專制的政治體制,壹方面是構建自由主義憲政民主的政治制度。三是文化轉型,是構建中國的現代文化。

  在社會轉型過程中,如果經濟體制實行自由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但是政治體制依然保存社會主義壹黨專制的政治制度,就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既不能保證自由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構建,又不能保證中國社會的持續穩定發展,如權貴資本主義就是畸形的經濟怪胎。

  中國在構建自由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主要是由於社會主義壹黨專制的政治體制弊端的制約所形成,如法治社會的不能建立,導致自由主義市場經濟不能受到法律規範,但是有些人責難是自由主義市場秩序本身有問題,其實這是沒有發現問題的實質,難道西方幾百年的自由主義市場秩序的事實經驗是錯的,如果自由主義市場秩序本身有問題,西方人早就拋棄了,難道那麽多諾貝爾獎的經濟學家是白癡。

  自由主義憲政民主的政治制度如壹個舞臺,如法治社會的建立,而自由主義市場經濟如跳舞。

  在社會主義壹黨專制的政治體制建立自由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如是給要跳舞的人的手腳戴上枷鎖。

  4

  5

  03. 28

  4

  5

  如果依然保存社會主義壹黨專制的政治體制,同時又要確立自由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會導致自由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能構建,會導致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混亂,當下中國的市場秩序的存在問題(欺詐、蒙騙、缺失誠信)已經證明這壹點。

  由於社會主義壹黨專制的政治體制弊端的制約,中國的經濟轉型有可能會失敗或走入誤區。

  如果沒有自由主義憲政民主的政治體制保障,中國就不能建立法治社會,如此,中國就不能構建自由主義的市場經濟秩序(市場秩序是依賴法律的規範),這兩個方面是協調的依賴關系,憲政民主的政治體制和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秩序是自由主義的孿生兄弟。

  要想制作出優質的葡萄酒,要有基本前提,水質是優質水,如果沒有優質的水質,不能保證生產優質的葡萄酒。

  要構建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秩序,要依賴於能夠構建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政治制度的保障。

  構建憲政民主的政治體制,壹方面為構建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提供政治保障,壹方面是中國政治轉型的政治目標。

  社會轉型,壹方面是建設或構建自由主義社會秩序(政治秩序、經濟秩序、道德秩序),壹方面是解體社會主義的社會體制。

  既然社會目標是建設,社會轉型只能是在建設中破壞,而不是單純的破壞。

  破壞舊體制,不僅不是社會目標,而且可以容易實施,但要構建新體制或新秩序是艱難過程。

  4

  6

  03. 28

  4

  6

  其實現在舊體制也是不能破壞,尤其是壹黨專制的政治體制依然是陳舊腐朽在維持,因此中國的社會轉型,主要是目標要明確,這主要在於最高當權者能夠認識到,因為壹般民眾即使認識到,也是不能有效改變,除非是和平革命。

  總之中國社會的問題是復雜,由於政治體制改革的滯後,因此法治社會的不能建立,這樣導致自由主義市場秩序的混亂,而且由於政治特權,因此導致社會嚴重不公,民權不能保障,個人自由或個人權利不能受到維護,貧富差距加大,因此只是積壓民怨,這樣就會引發社會革命。

  解決中國的問題說簡單也簡單,主要是要能夠大膽去做,如政治體制的改革實施。

  二〇〇五年六月八日星期三 2013-4-18 修改

  第 4 章 官僚資本、商業資本與個人資本

  中國自 1978 年通過社會變革之後,在目前的中國社會,社會資本或社會財富主要包括兩個部分。

  壹是國家資本,壹是個人資本或私人資本。

  國家通過行政手段(如稅收)掌握或控制壹部分社會資本,是國家資本。個人通過經濟活動(或商業活動)掌握或控制壹部分社會資本,是個人資本。

  個人資本(或個人財富或私人財富)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壹是官僚資本,壹是商業資本,壹是個人資本或職業資本。

  4

  7

  03. 28

  4

  7

  個人資本或私人資本主要掌握或控制在三部分人的手中,壹是官僚階層,壹是商業資本家,壹是職業活動者。

  由於中國的官僚階層擁有各種政治特權,由於政治公共權力不受限制或監督,因此官僚階層可以利用政治公共權力獲取社會資本(非法的灰色收入),從而成為私人資本(或個人財富)的擁有者,這是官僚資本。

  在中國自由主義市場構建中,由於政治體制的滯後,因此在中國形成畸形的市場經濟,這就是權貴資本主義,這也是官僚資本的壹個表現,就是擁有政治權力的人,由於可以控制社會資源,因此形成官僚主義的私人資本,盡管有的也是商業活動,但是並不是健全的自由主義的市場活動的獨立的商業資本,而是帶有官僚主義的商業資本。

  但是在民主社會,由於政治公共權力受到限制或監督,同時擁有政治公共權力的公務員不具有任何政治特權,因此公務員不能利用政治公共權力獲取社會資本或說社會財富,而只是公務員職業活動獲取的個人資本(工資)。

  在民主社會,公務員利用政治公共權力獲取社會資本是非法行為,是法律所不允許或禁止,因此官僚資本在民主社會不會產生。

  要消除官僚資本,壹方面是消除擁有各種政治特權的官僚階層(轉化為公務員),壹方面是公務員的政治公共權力受到限制或監督。

  在民主社會只存在公務員或技術官僚(是社會職業,同其它社會職業在政治地位是平等),而不存在擁有各種政治特權的官僚階層。

  4

  8

  03. 28

  4

  8

  公平和自由競爭是自由主義經濟的基本理念,是自由主義經濟秩序的經濟活動的基本規範,自由主義經濟允許商業資本的合法,商業資本是自由社會存在的正常的社會現象。

  如果建立公平的自由競爭的自由經濟規範秩序,只要通過公平的自由競爭的經濟活動獲取社會資本都是合法,是正當,是自由主義經濟允許的正常的經濟活動或商業活動。

  壹是個人資本或職業資本。

  除了商業活動或經濟活動(獲取的社會資本是商業資本)之外,其它通過職業活動所獲取的社會資本是個人資本或職業資本。

  既然在民主社會不允許官僚資本的存在,因此在民主社會,個人資本或個人財富(或私人資本)主要集中在兩部分人手中,個人資本或個人財富主要包括兩部分,壹是商業資本,壹是個人資本或職業資本。

  壹是商業資本,這是自由主義經濟秩序允許或承認,可以通過公平的自由競爭的經濟活動獲取社會資本,成為私人資本的擁有者,這是合法、正當。

  壹是個人資本或職業資本,是從事職業活動的社會成員通過規範的職業活動,或誠實勞動,獲取社會資本而成為私人資本的擁有者。

  職業活動只要是通過規範的職業活動,獲取社會資本成為私人資本,是合法而且是正當,是民主社會所允許或承認的正常的社會活動。

  二〇〇五年四月二十七日星期三

  第 5 章 自由主義秩序的構建

  4

  9

  03. 28

  4

  9

  在中國社會轉型期間及社會轉型之後,中國人要做兩件事,壹是徹底清除社會主義社會制度,二是確立或構建中國自由主義秩序。

  構建中國自由主義秩序可以分為三個歷史階段,其壹是構建中國自由主義秩序的基本框架,其二是鞏固中國自由主義秩序,其三是正常運行中國自由主義秩序。

  構建中國自由主義秩序,第壹步是要確立或構建中國自由主義秩序的基本框架,中國社會轉型的過程是兩個方面的歷史任務,其壹是徹底清除社會主義,其二是構建中國自由主義秩序的基本框架。

  中國在壹步壹步清除社會主義的進程中,同時是在壹步壹步構建或確立中國自由主義秩序的基本框架。這就是壹是中國的自由主義化,壹是中國的去社會主義化。

  徹底清除社會主義包括兩個方面,壹是徹底清除社會主義思想或理論。

  思想或理論上在中國要徹底清除社會主義的流毒(因為中國深受社會主義之害),其作用在於使社會成員能夠理性認識到社會主義思想的荒謬,因為中國社會經歷過社會主義的社會實踐,中國社會的意識形態存在社會主義思想或理論,因此在中國人的意識中依然存在社會主義的流毒,而且對人是毒害其深,所以需要徹底清除社會主義的流毒。

  中國社會的現實存在,是把中國由社會主義社會轉型為自由主義社會,要構建中國自由主義秩序,其壹就要徹底清除對中國自由主義秩序構成威脅的社會主義思想或理論。

  如中華民國時期會出現復辟帝制壹樣,在中國構建中國自由主義秩序的過程中,在正常運行中國自由主義秩序的過程中,中國要避免社會主義運動的復辟或作亂。

  5

  0

  03. 28

  5

  0

  二是徹底清除社會主義政治秩序、經濟秩序、道德秩序(其實社會主義並不存在道德秩序,現在中國社會的道德秩序已完全崩潰或倒塌)。

  中國通過政治體制改革,壹是徹底清除社會主義政治秩序,壹是構建自由主義政治秩序(憲政民主、地方自治)。

  因此,在中國社會轉型的歷史過程中,清除社會主義秩序是無限小的過程,構建中國自由主義秩序的基本框架是無限大的過程。

  構建中國自由主義秩序的基本框架,是壹步壹步地擴大中國自由主義的過程,是中國自由主義無限擴大的過程,直至確立中國自由主義秩序的基本框架,這樣中國社會轉型的歷史任務可完成。

  當中國確立中國自由主義秩序的基本框架之後,並不是壹勞永逸,並不是壹步到位,要構建中國自由主義秩序,第二步是要鞏固中國自由主義秩序,這是中國真正意義上構建中國自由主義秩序,因此這個任務亦是緩進、艱難的過程。

  建設要比破壞更具有挑戰,在鞏固中國自由主義秩序的過程中,基本任務是要防止某些主義對自由主義的威脅,如要避免在中國發生社會主義復辟,或其它主義對中國自由主義秩序的破壞或威脅。

  其二是中國自由主義的社會實踐。

  只有中國人以中國智慧或中國思想進行中國自由主義的社會實踐,才能鞏固中國自由主義秩序,才能真正意義上構建中國自由主義。這需要中國人具有耐心、細致和堅韌的精神品格。

  5

  1

  03. 28

  5

  1

  不能急於求成,而是要依據自由主義原理或思想,壹環扣壹環逐步鞏固或構建中國自由主義秩序。

  其三是中國或中國人正常運行中國自由主義秩序,在這個社會實踐過程中,就是在正常運行自由主義秩序的過程中,逐步完善自由主義秩序,因為自由主義社會制度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模式,而且自由社會也是在不斷完善與進化,因此在中國確定自由主義社會制度之後,需要以中國思想逐步完善中國的自由主義社會制度,是自由文明的綜合文明的提升,這樣可以形成自由主義的中國制度或中國模式。

  當下中國,由於沒有明確的提出中國的自由主義化,而且由於政治體制改革的滯後,因此中國的自由主義化需要刺破堅冰,但是可以面向未來的夢想,明確提出中國自由主義化的思路。可以說,自由主義中國化在中國是遲早的文明過程,只是時間遲早問題。但是現在提出自由主義中國化,人可以有明確的認識,有明確的方向,至少人可以看見美好的理想目標,這樣就可以調動中國人的智慧向這個目標努力。

  二〇〇五年十二月五日星期壹 2013-4-19 修改第 6 章 警惕滑向極端主義

  當壹個人騎在另壹個人的頭上時,如果被騎的人是處於蒙昧狀態,騎的人可以心安理得騎在另壹個人的頭上,但是,如果被騎的人有壹天從蒙昧中覺醒,被騎的人就不願讓他人騎在自己頭上。

  5

  2

  03. 28

  5

  2

  這時被騎的人會有兩種選擇,其壹,是騎在騎人的人的頭上,不僅不讓妳騎在我的頭上,而且我要騎在妳的頭上。其二,被騎的人不讓他騎在自己頭上,同時自己不願騎在他的頭上。

  如果被騎的人是騎在他的頭上,是騎在騎人的人的頭上,這是極端主義的選擇。

  中國的社會變革正處於危險期,經濟變革是確立自由資本主義市場秩序,因此社會只能允許剝削的存在(不可能完全消滅剝削),如果勞工階層處於受剝削或壓迫的社會地位,如果缺乏最基本的理性精神支持,中國社會依然存在極端主義或激進主義的社會傾向。

  壹方面是資本家對勞工階層或平民的經濟剝削(主要是經濟宰制),壹方面是勞工階層或平民對經濟剝削或政治壓迫的反抗,中國社會就存在兩種極端主義的社會傾向。

  壹是無視勞工階層或平民的政治利益或經濟利益,不能確立維護勞工階層或平民政治利益的社會體制,任其資本家的經濟剝削(經濟宰制)或官僚階層的政治壓迫,並且為其辯護是社會財富或原始資本積累的正常現象。

  二是受剝削或壓迫的勞工階層或平民在政治或經濟利益得不到維護時,如果超出勞工階層或平民承受的最大限度,就會有可能由於情緒化而引發極端主義的傾向。

  中國會有可能進行社會主義二次革命,這樣中國社會就會陷入極端主義循環的怪圈,如有的人希望中國重新發生文化大革命,有的人依然有社會主義的極端思想。

  中國人要理性認識中國存在的基本事實,要從易於情緒化的極端主義泥潭中清醒,采取溫和、和平、漸進方式推動中國的社會發展。

  5

  3

  03. 28

  5

  3

  中國飽受極端主義(如社會主義運動)的危害,中國所要做的是要矯正極端主義的思想學說或社會行為的存在(如清除社會主義思想學說對中國人的愚蒙),如此,中國社會才會有可能能夠步入理性、和平、漸進的發展軌道。

  中國人的理性選擇,壹是,不是被騎的人要騎在騎人的人的頭上,就是我不願他騎在我的頭上,要把騎在我頭上的人請下來,同時我不願騎在他人頭上,這就是中國人對民主與自由制度的理性選擇,就是如何達成自由與民主制度實現的理性道路。

  二是,騎在他的頭上的人要尋求壹種方式從被騎的人的頭上下來,他不願妳騎在他的頭上,如果妳要強行要騎在他的頭上,只是強暴的極端主義,也是強盜與無賴邏輯。

  當他不願妳騎在他的頭上時,如果妳強行騎在他的頭上,只能是極端主義的極端,這不是理性選擇。

  要避免中國滑向極端主義的危險,需要中國人的理性把握,需要中國社會各個階層的共同努力,壹言概之,中國不能重復極端主義的危害或災難,中國需要的是溫和、中庸、理性,需要的是建設、耐心、堅韌。

  6/13/2005 2013-3 修改

  第 7 章 清除平均主義的思想痕跡

  清除社會主義的壹個方面是清除平均主義的大鍋飯的思想流毒。

  5

  4

  03. 28

  5

  4

  平均主義大鍋飯的社會利益分配方式,不是公平競爭的社會機制,不是公平競爭的社會利益分配方式,由於平均主義缺乏或不具有公平競爭的社會機制,因此不能發現人才,人才就不會脫穎而出。

  這樣的社會不僅缺乏生機活力,而且導致工作或勞動效率的低下,由於勞動效率低下,只能導致社會生產水平的低下,因此不利於社會或國家的社會進步。

  既然平均主義大鍋飯的社會利益分配方式是如此,因此幹與不幹是壹樣,幹好與幹不好是壹樣。

  由於中國社會處於社會轉型中,壹種新的社會體制還沒有確立,而舊的社會體制仍存在殘留,依然存在平均主義大鍋飯的流毒殘留。

  只有清除平均主義大鍋飯的勞動報酬的分配方式,才能確立或建立公平、公開的社會競爭體制。

  而且最重要的要清除平均主義的思想流毒,平均主義思想在中國社會是根深蒂固,這在歷代的農民造反中就有表現,社會主義是發揮到極致,通過社會主義的社會實踐可以證明,平均主義只是流氓無產者的原始思想,對社會進化只是阻礙作用。

  其實由於中國的社會主義的社會實踐,因此平均主義思想依然存在有的人的觀念中,在毒害人的心靈,因此中國社會的進步,壹方面是用先進的現代思想來提升人的認識,壹方面是要反駁反動、腐朽、沒落的思想,讓人們不能受其蒙蔽,尤其是文化程度低的人,由於知識理性的局限,有時極易受到極富蠱惑人心的思想的迷惑,或許中國永遠不會忘記社會主義者如何在社會下層在蠱惑民眾,從而導致中國的現代文明(民主文明)之路壹度中斷,而現5

  5

  03. 28

  5

  5

  在的中國人又不得不面對專制制度的冰冷堅冰(中國人已付出不少生命與鮮血),而且不得不用生命與鮮血來爭取自由與民主。

  二〇〇五年十二月十四日

  第 8 章 中國的去社會主義化

  中國要確立民主制度或自由制度,要面臨兩個社會問題,社會轉型需要解決兩個社會問題,壹是中國的去社會主義化,壹是確立憲政民主,確立自由主義政治制度,是中國的自由主義化。

  在中國社會轉型的歷史過程中,在中國社會改良(或政治改良)的歷史過程中,壹方面中國是要確立自由主義政治制度,是確立民主制度,壹方面是在破壞或變更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因此中國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是中國的去社會主義化。

  只有去社會主義化,才能徹底清除社會主義政治制度。

  中國的去社會主義化越徹底,清塗社會主義社會制度是越徹底,社會轉型才會有可能實現其社會目標或社會理想,才會有可能確立自由主義社會制度。

  隨著中國經濟體制或經濟制度改良的逐步深入,隨著中國的去社會主義化的逐步深入,隨著中國確立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深入,隨著中國的自由主義化的逐步深入,中國的社會改良會進入關健時期,會進入最後的沖刺階段。

  在中國社會改良進入最行沖刺的歷史階段時,政治改良是社會改良的重要任務,社會改良會全方位展開,社會改良同經濟制度的改良壹樣,是中國去社會主義化的歷史過程。

  5

  6

  03. 28

  5

  6

  其實中國社會的發展從實質意義已經是在去社會主義化,而且也是在自由主義化,只是程度不同,在市場經濟方面是突出,在公民社會的建設方面是在推進,只是在官方由於不同原因依然是在提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觀念滯後於社會現實。

  按理說,中國的社會改革是觀念先行,而後是社會實踐,這在中國社會改革的早期是這樣,但是現在是觀念在滯後,這裏主要是官方的觀念的滯後,因此,為了推進政治體制的改革,應該明確提出中國的自由主義化,這樣中國的去社會主義化就是自然而然的。

  因此中國需要又壹次的思想解放,這主要是官方或政府的思想解放,只有有明確的社會改革的社會理想,這樣就可以排除壹切幹擾,而且可以是在前進的道路是大膽前進。對於重慶的文革模式,只能說是壹種滑稽,如果不想在出現這種情況,就需要有明確的社會改革的社會理想,這就是構建民主制度或憲政民主。

  由於官方的觀念的滯後,因此在輿論方面也是消極作用,如有的人依然有毛澤東時代的懷舊,有的人是反對市場經濟。因此,社會的大變革,首先是思想的大解放,盡管在知識階層基本有共識,但是中國社會缺乏基本共識,這主要是官方思想的滯後,因此在執政黨內需要有思想解放的最高當政者,這樣就有可能大膽推進改革。

  不論如何,中國的自由主義化,中國的去社會主義化是社會發展的壹個趨勢,也是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經過程,現在提出盡管是有點超前,但是提出也是可以引起人的思考,就是指向未來,指向民主中國。

  2008-10-10

  第 9 章 中國的自由主義化

  5

  7

  03. 28

  5

  7

  既然是中國的自由主義化,既然是要建立自由主義社會制度,因此中國的自由主義化是中國社會的全方位的自由主義化,不僅只是經濟制度的自由主義化,不僅只是思想文化的自由主義化,而且是政治制度的自由主義化。

  中國要建立健全、穩妥的自由主義市場經濟制度,需要中國人的智慧或思想,需要中國人的耐心,需要中國人的信念,需要中國人的意誌,需要中國人的熱情。

  中國的自由主義化並不是壹步到位,並不是壹次全方位的展開(中國社會改良或政治改良的社會實踐說明這壹點),因此中國的自由主義化是持久的歷史過程,需要中國人壹步壹步地穩妥前行。

  中國的自由主義化,是中國建立自由主義社會制度,這是硬件,是自由主義社會存在的硬件。

  但是中國的自由主義化的核心問題是思想問題(或文化問題)。

  盡管中國的自由主義化的歸路是建立自由主義社會制度,但是問題是如何才能建立自由主義社會制度,即使建立了自由主義社會制度,如何正常運行自由主義社會制度,是中國人需要面對的社會問題。

  中國的社會改良的歷史過程,壹是中國的去社會主義化,中國去社會主義化,從思想文化的角度講,是清除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5

  8

  03. 28

  5

  8

  壹是中國的自由主義化,從思想文化的角度講,是中國文化(指中國現存的文化)的自由主義化,中國文化的自由主義化是構建中國的現代文化(不同於民族文化,不同於社會主義文化)。

  中國現代文化的核心或基礎是中國自由主義思想,因此中國的自由主義化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思想文化問題。

  只有明確自由主義思想的基本精神(或基本原理),其壹,才會有可能建立自由主義社會制度,其二,才會有可能能夠正常運行自由主義社會制度。

  如果不明確自由主義的基本原理,就不能建立中國自由主義社會制度,即使建立了中國自由主義社會制度,但不能正常運行自由主義社會制度。

  中國人需要解決兩個問題,壹是硬件,是解決社會制度的問題,是建立自由主義社會制度。壹是軟件,是構建中國的現代文化,其核心是建立中國的自由主義思想。

  中國的自由主義經濟市場在逐步發育,但是由於官方在思想意識方面並無確定意義的定位,就是並沒有明確提出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概念,因此只會受到傳統或社會主義思想的幹擾,這樣並不利於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的正常構建,因此,既然是要建立自由主義市場經濟,那麽官方就明確提出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的概念,這樣也會尋求政治體制的改革,積極尋求中國的自由主義化。

  由於沒有明確的官方的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的概念,因此在人的認識方面就有混亂,如有的人依然反對自由主義市場經濟,這並不有利於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的正常發育,因此既然要實現經濟轉型,那麽就明確提出自由主義化的概念,這樣就可以大膽向前尋求,即使存在問5

  9

  03. 28

  5

  9

  題,也是在尋求解決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發育過程中的存在問題,而不是糾纏在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無聊的論爭上。

  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如政治、文化、教育等,中國的社會轉型就是制度轉型,就是民主轉型,就是自由轉型,就是中國的自由主義化,因此,就要有明確的基本理念或基本思想,因此,直接提出中國的自由主義化,中國的社會轉型就可以大膽向前邁進,而不在受社會主義思想的幹擾。

  因此,方向要明確,這樣就可以向前挺進,而不是倒退,倒退是最可怕的,而且徘徊不前也是不能容忍的,既然選擇了,那麽就大膽向前邁進,這樣就可以積極尋求前進道路上存在的問題,這樣才會完成中國的社會轉型或政治轉型。

  2008-10-10 2013-4-16 修改

  第 10 章 中國人需要謹慎的理性判斷

  思想觀念或社會行為,壹種傾向是建設意義,有利於社會的自由、和平與繁榮,對人類社會的文明進化起到推進或積極作用。

  壹種傾向是破壞存在,是危害社會的自由、和平與穩定,是破壞社會的發展與繁榮,是阻礙社會的文明進化。

  社會要維護社會的自由、和平與繁榮,要在發展中走向高級文明,應該維護或扶持建設力量,要對正義力量或進步力量予以支持,保障建設性力量的生存和發展。

  6

  0

  03. 28

  6

  0

  如此,建設力量才能夠發揮建設力量的作用,當建設力量在社會中起主導作用時,社會才能夠呈現出光明與繁榮的氣象。

  對於破壞力量,應該予以遏制或控制,使破壞力量或反動力量不能構成對社會的自由、和平與繁榮的威脅,從而保障社會的和平與發展,保障社會的自由與繁榮。

  首先要持理性精神對於建設力量和破性力量予以界線。

  但是,有的思想觀念(或社會行為)同樣是出於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出發點是建設意義,是善良或是正義,但是,造成的社會影響未必是建設,不壹定是正義結果,有時候給社會帶來的是災難或苦痛,如社會主義運動。

  如果對於思想觀念的理性判斷失誤,缺乏基本的理性認識,就會阻礙中國社會的發展,會延緩中國社會的社會轉型的歷史進程。

  如自由主義,如民間的民主力量,是建設意義的建設力量,是尋求民族的進步,是尋求社會的文明進化,是尋求人民的自由、尊嚴、幸福的美好生活。

  但是如果政府認為或判斷有的建設意義的思想或社會行為(如自由主義思想)是破壞力量,如果政府對這種建設力量予以壓制或打擊,政府的政治行為就起到的社會影響是負面,是消級的,是破壞的。

  這時,政府的政治行為是破壞力量,而受到壓制或打擊的思想觀念是建設力量。

  組建反對黨,對政治轉型起的作用是建設意義,是積極意義,有利於政治轉型的順利進展,有利於推進政治民主化的進程。

  6

  1

  03. 28

  6

  1

  如果政府的政治立場不予接納或承認,相反予以壓制或打擊,政府的政治行為起的作用是阻礙政治民主化的進程,是阻礙中國的社會轉型。

  其實現在中國,民眾對民主與自由主義已達成共識,是解決中國問題的最有效的良藥,但是在官方,有的人依然頑固不化。

  另壹方面,在當下中國也是思想多元,也是文化多元,但是的確有的思想是反動的,是腐朽的,是沒落的,如中國傳統文化的有的價值在現代社會是腐朽的,而且有的西方文化的有的價值也是消極的,尤其是在專制社會的奴性文化的泛濫,也是在毒害人的精神,尤其是在社會變革的危險時期,會存在極端主義的思想。

  不論如何,需要以現代文化的核心價值,以自由與民主的普世價值為基本尺度,對不同文化與思想作出價值判斷,可以說,在當下中國,盡管需要文化多元,需要思想開放,但是也存在惡俗、庸俗、低俗的文化垃圾,因此需要厘清是非,正如殷海光所說,百年大計是厘清是非,是非不清,壹個社會就會沒有靈魂,不知道什麽是對的,什麽又是錯誤的,這是最基本、也是最基礎的社會根基。

  我們需要樹立最基礎、最基本的價值標準 也是最基本、最基礎的信仰價值,其實這就是以民主與自由為核心價值的普世價值的價值體系。

  其實對於專制主義,最希望看到的是沒有思想的愚民或順民,就是有的人的墮落,有的人的下滑,人是沒有頭腦,人是缺乏理性,人是缺失思想,因為這便於統治。但是作為中國人,只要有良知,那麽就需要象人壹樣活著,要有尊嚴,要有思想,要有信仰,而且要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尋求社會的進步,尋求美好的生活,因此對於有的中國人,需要從精神意義站起來。

  6

  2

  03. 28

  6

  2

  其實有人說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這是謊言,其實中國人是爬下啦,不是站起來啦,中國人要真正站起來,首先是精神意義的站起來,就是要有站起來做有尊嚴的人的政治欲求,這樣就會尋求如何在政治層面站起來。

  因此中國人需要的是知識判斷,什麽是精神毒素在毒害我們的心靈,什麽是精神營養素是有利於我們的心靈。

  2006-3-26

  第 11 章 消除特權階層

  中國去社會主義化,要面對壹個社會問題,是如何消除特權階層,如何把特權階層轉化為平民階層。

  社會改良是消除政治地位的不平等,要消除特權階層與平民階層政治地位的不平等,是要解除國家對特權階層的保護。

  當國家不在保護特權階層時,特權階層不在享有政治特權時,這時特權階層是轉化為平民階層。

  如果社會不在存在受國家保護的特權階層,社會只存在個人尋求自我生存或發展的平民階層。

  在平民社會,所有社會成員的生存條件是相同,所有社會成員的政治地位是平等,機會是平等。就是說,所有社會成員只是平民階層,只是自由公民,並不存在特權階層。

  6

  3

  03. 28

  6

  3

  社會改良的完成,中國社會可以由社會主義社會轉型為自由主義社會,可以由特權社會轉型為平民社會。

  中國社會的社會改良是在清除不公正的社會因素,並力圖確立公正的社會秩序。

  由於特權階層占有社會資源,尤其是法律不能制約政治公共權力,政治特權階層只是利用政治公共權力在謀求私利,因此引起社會利益的嚴重不平衡,因此是引起社會平民階層的嚴重不滿,就是說,特權階層是風光,是得意,但是平民階層是在受苦受難,有時還要受到欺淩與壓迫,因此對於社會的不公平,只能是進行社會變革,只有實質性的社會變革,社會才會有進步。

  因此只有完成政治轉型,消除特權階層,實現人人平等的民主社會或自由社會,這樣任何人的政治地位是平等,任何人的機會是平等,就是社會的大門是向所有人在打開,而不是只是向壹部分人在在打開,而不是壹部分人在壟斷。

  消除特權階層,就是消除等級社會,把等級制度的專制社會轉型為人人平等的民主社會或平民社會。

  2008-10-10

  第 12 章 中國人應成為中國人

  盡管中國在 20 世紀 80 年代前後進行社會改革,中國人開始接觸西方文化,但是由於共產黨控制意識形態,因此中國人並不能享有完全的思想自由與言論自由。

  6

  4

  03. 28

  6

  4

  中國人要以中國人的智慧或思想,理性選擇中國人的存在方式,中國人應該成為中國人,21 世紀中國人應該是中國現代文化或中國現代文明的傳承者與創新者。

  中國在社會改革之後,中國人在向中國人回歸,已從共產黨控制的存在形態回歸中國人的人的正常意義的存在形態,而且由於中西文化的交流,是在傳承人類文明。

  中國人要回歸中國人的文化價值,要回歸人類文明的文化價值,只能脫離社會主義的文化控制,只能從共產黨的文化毒害中蘇醒,這需要通過痛苦的精神煉獄。

  共產黨對中國人的奴役或馴服,使中國人偏離了中國文化,使中國人偏離了人類文明的文明精神,這是專制主義的狹隘、武斷、恐怖,這在中國社會的改革之前表現尤為突出。

  由於專制對人的奴化,由於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對人的馴化,因此人是異化,人是偏離人的正常意義,有時人是缺失人性,人是缺失人類文明的基本價值,人是缺失人的生活信仰,人有時成為怪物,這就是人的異化。

  中國人要回歸人的存在狀態,是正常人的正常的存在方式,這就是回歸人性的正常意義,回歸人類文明的精神意義,回歸人的心靈意義,回歸人類文明的普世價值的普遍意義,這就是個人自由,這就是人的尊嚴,這就是個人權利。

  人是人的存在,人有正常的人性,有正常的精神意義,有正常的心靈意義,有正常的思想意義或信仰意義,而不是他人的工具,而不是由於共產黨的意識形態對人的奴化,不是專制強權對人的奴化,現在中國人已在精神層面在沖破奴化的堅冰,在接受人類意義的普世價值,而且在有限度的自由範圍在學會個人自由,如農民的相對自由的選擇,農民的自主精神在強化,現在最需要的是在政治層面或社會層面回歸人的自由存在,人是社會公民的存在意義,而這需要社會變革或社會革命,實現民主社會。

  6

  5

  03. 28

  6

  5

  現在在民間,人的生存意義基本在回歸人的正常意義,人不在受意識形態的控制,但是由於教育落後,或其它因素,人也只是回歸人性的正常意義,從高的層面,很少有人接受自由與民主為核心的普世價值,人的思想素養與人文素養有待進壹步提高,這也是中國的社會現實,而且由於中國還未建立公民社會,因此人的存在意義也是有限。

  在中國社會,自由與民主思想盡管有壹定影響,但是由於受官方的排斥與壓制,因此也只是在中國在生根與開花,還未形成強有力的思想思潮與社會運動,如果能夠強大到中國人可以轉型為民主社會,那時就是自由與民主思想的開花結果。

  在民主社會,官方思想文化與民間思想文化基本價值是壹致的,這就是自由主義與民主主義,這些思想是是同人的基本人性是相同的,也是關懷與尊重人的生命,同時也是保障個人自由或個人權利,其實那時中國人的生活才是自由的生活,有自由,有尊嚴,也是有自由的幸福。

  2008-5-27

  第 13 章 中國面臨的困境

  只有社會保持持續的建設模式或建設制度,這樣社會就可以保持持續的和平、自由與繁榮。

  社會主義模式並不是建設模式,而是破壞模式。

  社會在向好的方向,在向建設意義的方向發展,這是在和平、自由與繁榮的建設道路的持續發展,因此發展模式是建設模式,而不是破壞模式,自由主義的社會模式就是建設模式。

  社會改良,從社會目標說,中國就是從社會主義的破壞模式向自由主義的建設模式的社會轉型。

  如果壹個社會會處於建設模式,壹個社會就是在建設道路在線性的向前前行,而不是曲折彎曲,也不是惡性循環。

  中國社會從壞的方向向好的方向的轉化,由破壞模式向建設模式的轉型,不僅需要中國智慧或中國思想,而且需要具備優秀的精神品格與思想品格,中國面臨的困境是如此。

  盡管社會改良在發生,但是,要力圖尋求向好的方向發展,就中國社會改良的存在事實分析,在某些方面,不僅不是在好的方向發展的更,相反是在向更壞的方向發展。

  中國社會的社會改良,需要解決兩個問題,壹是徹底解決中國社會從壞的方向向好的方向的轉化,要徹底把破壞模式轉型為建設模式,由社會主義模式轉型為自由主義模式。

  二是要做到扭轉從更壞的方向能夠向好的方向的轉化,要徹底扭轉人文生態的惡性退化,如果不能及時解決更壞的社會問題,更壞的社會問題會向更壞的方向下滑。

  建設模式如蓋樓如修路,如果向好的方向發展,那麽蓋樓修路會是壹磚壹瓦,壹天壹日是在完成。但是如果存在破壞,就會向壞的方向在下滑,盡管壹方面是在蓋樓修路,但是另壹方面,是在挖路或拆除,社會向好的方向的轉換要曲折漫長。

  現在中國社會,不僅不能向好的方向轉化,而且某些方面存在向更壞的方向下滑,由於負面的連鎖反應會導致其它方面向更壞的方向下滑,不能不令人擔憂。

  有人擔心中國會引發社會革命,這也許是社會發展的基本邏輯,物極必反,當壹個社會並不能向好的方向在發展時,相反是在壞的方向的極度下滑,那麽只會引發社會革命,而這有6

  7

  03. 28

  6

  7

  時是人不能有效控制的。如果是和平、人道、非暴力的社會革命,也許是好的社會變革的有效方式,而且如果政治理想是建設意義,如民主社會的實現,這也許是中國的大幸。

  但是如果存在其它暴力傾向,存在其它學說的思想,如社會主義或其它極端主義的思想,這對於中國社會又是危險與可怕。如民粹主義的興起,代表了社會下層的不滿,但是由於社會下層缺乏高級意義的高度理性的知識判斷與思想判斷,因此極易受到極端主義的蠱惑,尤其是消極情緒的極端化傾向,這也是令人擔憂。

  誰能有效把握中國的命運,也許需要社會各個階層的平等對話,而且各種政治力量能夠有效的互相制衡,當下中國的社會改革並無實質性的改革,如果執政黨意識到政治危機,如果能夠加大社會改革力度,如明治維新那樣,徹底完成社會轉型,這也許也是最好的壹個途徑。

  如果政府不能進行實質性改革,就只會引發社會革命,這或許如清王朝末期那樣,如果是民主力量是主流,而且是和平革命的道路,這也許是中國的幸運。

  2008-6-2

  第 3 部分 中國問題

  第 1 章 良心的存在

  中國社會改革之後的三十年,在中國社會轉型的中期,中國社會存在的基本事實是,道德觀念已不存在,道德秩序已不存在,就是說,中國社會的社會基礎在倒塌了,在完全崩潰。

  從五四運動開始反對傳統道德,到文化大革命中傳統道德就已蕩然無存,這時孔子的君子哲學已不存在了,盡管在民間或鄉村依然有君子哲學的遺風,這是其壹。

  6

  8

  03. 28

  6

  8

  其二,中國人又不知道現代道德觀念,現代道德觀念或現代道德秩序在中國還未確立。

  如此,中國的道德秩序處於斷層或無序狀態,盡管道德秩序正處於道德轉型之中,如中國的社會轉型壹樣,但是傳統道德在中國已蕩然無存,而現代道德又處於構建的確立過程中,是在萌芽之中。

  如此,中國人面臨道德問題是道德秩序的重建問題(構建中國的現代道德觀念或現代道德秩序),而這需要社會的完全轉型,就是文化轉型或道德轉型與社會轉型是同步的,沒有社會轉型的完成,就不是有現代意義的道德秩序的重建,盡管中國的文化轉型是在進行之中,而且是先鋒意義。

  因此,在道德斷層的狀態,但是人還是存在,人依然是人,人除了個人利益或欲望之外,人的良心還存在。

  其實在中國的社會現實中,由於中國人把道德踩在腳下,良心也慢慢的被中國人拋棄,在當下社會,有良心的人是在減少。

  只要是人的存在,就要有人的良心,如果把良心都踩在腳下,人是什麽?人什麽也不是,人已經不在是人,而是非人,這就是人的異化,現在人的異化亦是社會問題。

  就是說,如果人連良心都不要,這時的人就不是人,而是非人,這時人不具有人性的基本特性。

  因此良心是做人的最基本的壹個底線,也是人性的最基本的壹個底線,只有良心的存在,這時人才是人的存在,人才具有在社會中存在的基本資格,這時人才有人性的正常意義。

  6

  9

  03. 28

  6

  9

  在現代道德的構建的初期階段,人只有依據良心發現或審判在衡量(或約束)人的社會行為,這是中國人唯壹的道德選擇,否則中國人會退化為非人,而處於非人狀態的人只會給社會帶來危害。

  現代道德的構建也是要以良心的存在為出發點,是以人性的存在為出發點,如果中國人拋棄良心,現代道德的構建也是無源之水。

  其實現代意義的道德價值,同普世價值的人文文化的基本價值是相通的,這也是立足人的生命,是立足人性,而且中國的現代文化也是構建之中,現代意義的道德價值只是其中的壹個方面。就是說,中國的現代社會或民主社會,政治哲學與倫理哲學是壹致的。

  但是這些只是在知識階層,對於壹般民眾,有時並不能認識,但是中國的傳統道德已經蕩然無存(盡管在現代道德價值的構建中,傳統文化或道德價值也是重要的思想支持),因此在中國社會也只是以人的良心與人性在衡量人的社會行為,在把握人的行為。

  在西方的資本主義發展階段,有宗教信仰的支持,而且由於法治社會的確立的法律制約,因此或許存在的問題要少,但是中國社會的自由主義市場的發育,由於政治體制的弊端,由於法治社會的不能確立,加上傳統道德的失卻,因此只會引起多的混亂。

  有人指責是自由主義市場的問題,其實這是天大的誤解,如果自由主義市場有問題,那麽西方社會早就拋棄了,但是現在西方社會是在更加繁榮,人的生活水準也是在不斷提高,就東歐國家現在人的生活水平也是在提高。

  因此,找問題要找到問題的實質,其實中國的問題是政治體制的滯後,形成的是權貴資本主義,如果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完成中國的政治轉型,那麽中國社會就可以建立法治社會,7

  0

  03. 28

  7

  0

  這是與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相壹致的政治制度,這就是民主制度或自由制度,這樣整個社會是協調的發展,是良性的發展,即使存在問題,也是通過合理的有效途徑能夠及時解決。

  所以有的人,尤其是社會下層的民眾,不能受到有的人的蒙蔽,需要有理性的知識判斷。

  二〇〇五年七月二十二日星期五

  第 2 章 中國人需要的是理性判斷

  只有當人具有思想(或智慧)時,人才具有理性判斷(知識判斷或思想判斷)。

  如果在社會公共空間,不具有理性,不具有理性判斷,不具有思想(或智慧),只是生命的原始本能或沖動的自然釋放,社會就不能提升文明程度。

  在中國學習西方文化的文化進程中,中國人可謂是聰明之極,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壹學即會,但是中國人就是學不到西方文化的大智慧,學不到西方文化的理性(或思想),如民主與自由的價值,學不到西方文化的高級的社會文明。

  模仿別人,只是學皮毛,不需要理性,不需要思想,不需要有頭腦。

  因此,中國人要學習西方文化的核心價值,如民主與自由,如普世價值,要學西方文化的大智慧,要學習西方文化的最高意義的思想。

  如果不是模仿西方文化,如果不是學西方文化的皮毛,這就需要中國人具有健全的理性,需要中國人具有思想(或智慧),如此,中國人會有可能提升中國社會的文明程度,如此,中國人才會有可能享有高級文明的福澤。

  7

  1

  03. 28

  7

  1

  這裏主要分析壹般民眾的存在狀況,由於人的教育程度不同,由於人的經歷不同,由於人的認識不同,因此對於思想或學說的判斷,有時會存在差異,這也是正常的,但是對於什麽是真理意義的思想,什麽是謬論的思想,的確需要知識判斷與思想判斷,這是非常重要的壹點,而這需要聽取學者與專家的意見。

  因為任何壹種思想或學說,是判斷它是真理,還是謬論,是需要最高意義的思想論證或辯論,就是需要最發達的頭腦的理性判斷或思想判斷,能夠做到這壹點的是思想家,是學者,因為他們的知識與理性是壹個時代最健全與最發達的,因此對於思想或學說的判斷壹般要準確。

  現在中國民怨極深,而且在社會下層民眾中,人的思想認識也是不同,如現在民粹主義的興起,就引起人的擔憂,這也很正常。如果中國社會引發社會革命,如果是實現民主與自由,這是中國人的大幸。但是如果存在其它極端主義的思想學說,或許對中國社會發展是不利的。如有的人敵視自由與民主,有的人是傾向計劃經濟。

  二〇〇六年壹月五日星期四

  第 3 章 需要構建民主制度或民主秩序

  如果壹個市長利用政治公共權力以權謀私(謀求個人利益),如果壹個市長是腐敗分子,中國人的社會行為是把這個市長趕下臺。

  而且某些人會認為如果自己當了市長,換壹個新市長就能夠清廉為民,就不會發生政治腐敗,這如古代在中國人只是期盼有壹個好皇帝,但是只是失望。

  7

  2

  03. 28

  7

  2

  但是當人們把這個市長趕下臺以後,新任市長依然是以權謀私,依然是腐敗分子,同樣中國人的做法依然是把這個市長趕下臺。

  這樣市長是壹個接壹個更換,市長是壹個接壹個是以權謀私,壹個接壹個是腐敗分子,人們是壹個接壹個把市長趕下臺,這是中國壹黨專制社會中普遍存在基本事實,這是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是中國人對待政治腐敗問題的做法。

  中國人認為會有清廉為民的市長出現(在專制制度,只是幻想),但是事實上中國人看到的只是失望,不僅不會出現清廉為民的市長,而且出現壹個市長比壹個市長更加腐敗,中國人只是在失望中壹個接壹個把市長趕下臺。

  因此,從中國社會存在的基本事實分析,中國人對人性的理性認識不夠全面,這是其壹。

  其二對專制社會制度缺乏基本的理性認識。

  由於人性弱點的存在(自私),在政治公共權力不受到制約或監督的情況,不論是任何人都會有可能利用政治公共權力以權謀私,會出現政治腐敗,這正如名言所說,“權力導致腐敗,更大的權力導致更大的腐敗”,這就是人是不可信的,不論壹個人是什麽樣的人,即使是品格最優秀的人,因此只有制度是可信的,可以說,西方的哲學家與思想家對人性的認識是非常精確的,而且對於社會的認識也是非常深刻,因此他們思考用健全的制度來防範權力的濫用,來制約人性的弱點,如三權分立的權力制衡。

  但是中國人沒有思考如何利用健全的制度防止或根除政治腐敗,如何防止或控制人性的弱點,只是希望為官的人是聖人,其實這是不現實的,即使有聖人,同樣也是人,有自私的壹面,當權力不受制約時,也會謀求個人私利。

  7

  3

  03. 28

  7

  3

  因此,只要確立民主制度,在社會制度就會確立權力制衡的政治制度,就可以防止擁有政治公共權力的人以權謀私,可以防止公務員的政治腐敗,可以防止或控制人性的弱點。

  在權力制衡的民主制度,任何人當市長,市長的政治公共權力會受到限制或制約,市長不能利用政治公共權力以權謀私。

  那麽擺在中國人面前要做的事,就是如何構建民主制度。在專制制度下,其它任何形式的反腐只是壹時,不會是長久,就是說,要從根本上在中國根除腐敗,只有構建民主制度,這是社會的長久治安。

  中國人要把才智或精力用於構建社會制度,用於構建民主制度,只要確立民主制度,不論是省長或總統,還是市長,不論是任何人,只要是公務員,公務員的政治公共權力就會受到民主制度的制約或限制,就不會存在政治腐敗,即使存在個別人的腐敗,也是醜聞,會受到法律制裁,但是只專制制度下,腐敗是普遍現象,是集體犯罪。

  中國人需要理性精神,理性認識人性,理性認識社會制度,理性認識政治腐敗,這樣中國人就會向西方人學習,學習西方人的制度方式來解決中國的社會問題。

  二〇〇五年十壹月七日星期壹

  第 4 章 中國為什麽是這樣,而不是那樣

  戊戌維新運動在中國遭遇到失敗,為什麽會在中國遭遇失敗,需要中國人審慎的理性思考。

  7

  4

  03. 28

  7

  4

  如果戊戌維新運動能夠在中國獲得成功,中國可以確立君主立憲的民主社會,中國同日本的明治維新壹樣可以實現民主與自由。

  辛亥革命之後中國建立了中華民國,民主精英致力於中國民主政治的建設,但是袁世凱倒行逆施在復辟帝制,而後中國陷入軍閥割據,中國民主社會的建構被拋棄在壹邊。

  如果辛亥革命之後,中國在建立中華民國之後,能夠構建民主社會,那麽中國社會不僅會維持自由、和平與穩定的社會環境,而且中國在自由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中會走向繁榮。

  為什麽中國人不致力於自由、和平與繁榮的構建道路(或現代道路),而是陷入復辟帝制或軍閥割據的混亂。

  中國或中國人並沒有握住中國能夠走向自由、和平與繁榮的現代之路的歷史機遇。

  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只不過是虛無飄渺的烏托邦,為什麽中國人會或願意接受虛天飄渺的烏托邦,即使是少數的激進主義接受馬克思主義或社會主義,但是為什麽社會主義運動能夠在中國實現,而且獲取了成功。

  如果中國人不選擇社會主義,中國可以不會陷入社會主義烏托邦的泥潭中,可以尋求務實的中國社會發展的現代道路(如民主社會),能夠保持持續穩定的發展,設想現在的中國要比現實的中國要富裕或繁榮。

  文化大革命是中國的歷史悲劇,但是中國人要理性思考的是,中國為什麽會發生文化大革命。

  7

  5

  03. 28

  7

  5

  為什麽中國人會輕易地陷入個人崇拜的狂熱迷夢中,為什麽中國人會相信某個人的謬論,而且中國人在內鬥中,中國人為什麽會是那樣狂熱,而且在文化大革命中,為什麽文革打頭陣的是無知的青年學生。

  六四事件的發生也是民族或中國的歷史悲劇,為什麽會在中國會發生屠殺,為什麽獨裁者能夠動用軍隊鎮壓學生運動,為什麽政府不能以理性或和平的方式同學生對話,為什麽愛國者會受到強暴的鎮壓或屠殺。

  如果政府與學生能夠和平對話,中國的民主化進程可以在政府與民間的共同推動下和平發展,為中國命運負責的中國人能夠合作共同尋求中國發展的現代道路,而不是某個政治集團的政治獨斷。

  為什麽中國是這樣,而不是那樣。

  這需要反思中國的傳統文化的封閉性與腐朽性,需要反思專制制度的強暴與冷酷,需要反思中國人人性的劣性與弱點,的確中國傳統文化中存在同現代文化或現代文明相沖突的腐朽思想,而且中國人人性中的弱點與劣性也是主要的壹方面,另壹方面就是專制文化(包含奴性文化)對人的精神毒害。

  中國的民主之路的艱難曲折,不能不令人反思中國。

  當人或民族在修改錯誤時,至少他可以向好的方向發展。

  2008-10-11

  第 5 章 中國人為什麽是這樣,而不是那樣

  7

  6

  03. 28

  7

  6

  中國人不僅經歷了社會主義革命的磨難或苦難,而且中國人為社會主義革命的成功付出沈重的代價(錯誤的沈重代價),這是其壹。

  其二,中國進行社會主義實踐,由於社會主義學說的謬誤,因此導致中國社會主義運動同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壹樣,只能是失敗,只能為致命錯誤付出沈重的代價,中國的社會主義實踐只能給中國人帶來苦難或災難。

  中國的社會主義運動只是讓中國人承擔了不必承擔的苦痛或災難,而且使中國失去了走向自由與繁榮(或崛起)的歷史機遇。

  中國人為什麽會選擇社會主義學說,而不會選擇自由主義或民主主義。

  盡管中國人選擇過自由主義或民主主義,如戊戌維新運動,如辛亥革命或中華民國,但是中國人選擇了社會主義,中國人需要理性思考這個歷史問題,中國人必須理性思考這個歷史問題。

  如此,中國人才會有可能不在選擇社會主義,只有中國人從歷史問題中有所反思,才會有可能不在犯錯誤(至少不在犯致命錯誤),並且中國人可以理性把握中國命運。

  為什麽毛澤東會發動文化大革命,而不是以和平或理性的方式尋求解決政治問題,這是其壹。

  其二,為什麽中國人會墮入個人崇拜的迷夢中會輕信或迷信毛澤東,為什麽中國人會參與文化大革命(而且是狂熱的參與),為什麽中國人自己給自己制造內亂。

  7

  7

  03. 28

  7

  7

  而不是中國人拒絕參與,是抵制文化大革命(盡管存在極個別人在抵制),但是中國人大多數參與了文化大革命,這是為什麽。

  六四事件的發生也是如此,為什麽在中國會發生六四事件,而其它國家為什麽不會發生類似的事件。

  中國命運需要中國人把握,任何政治集團擁有政治權力參與國家的政治活動,而且是在合作與妥協中(政治集團的平等合作)共同把握中國命運,而不是某個政治集團獨斷把握中國命運(這樣就會容易走入誤區)。

  這其中的中國問題是什麽,需要找到明確的答案,需要尋求真理。

  如此,才不會犯類似的錯誤,才會有可能學會以理性、和平的方式解決政治沖突,才會有可能學會以對話方式解決政治問題。

  才會有可能理性把握中國的社會現實,才會有可能理性把握中國命運,如此,中國才能走向自由、和平與繁榮的現代之路,中國才能構建現代意義的民主社會(憲政民主),中國才能保持持續的自由、和平與繁榮。

  2008-10-11

  第 6 章 中國人信仰的喪失與重建

  文革是對人性的壓制,這是極端主義的方式,中國人的人性存在處於極端的存在狀態,但是當中國人把政治崇拜推翻之後,中國人的人性並不是回歸到人性的原點,中國人並不是理性把握人性的存在,而是人性的存在陷入另壹種極端。

  7

  8

  03. 28

  7

  8

  如水受到堵截之後,把堵截的壩推倒之後,水猶如洪水壹般在漫延,中國人的人性的存在狀態是如此。

  由於中國人喪失了信仰,由於中國人在人性解放之沒有尋求到新的信仰,中國人的精神狀態如流浪漢。

  中國人沒有了精神家園,中國人的人性存在不能受到理性(或信仰或思想或智慧)的牽引,中國人的存在剩下的只是在人性的極端放任之後的欲望。

  中國社會的政治腐敗的普遍存在,壹方面是中國的政治體制的弊端,壹方面是由於中國人的欲望的不受節制的極端主義的放任。

  既然中國社會存在政治腐敗,而且中國的政治體制又不能有效地限制或禁止,因此政治腐敗只能是在社會漫延。

  中國人的精神狀態已陷入危險或可怕境地,中國人出現了精神危機,這不能不令具有正義感或責任感的中國人的擔憂。

  中國社會是是非顛倒,把正常視為不正常,把不正常視為正常,把社會犯罪視為有能耐,把誠實勞動視為無能,這正是正義與良知的文明價值的失落,如果壹個社會並不存在基本的文明價值,那麽壹個社會就缺乏基本的價值判斷的尺度,可以說,壹個社會就沒有的社會基礎,而且壹個社會就沒有了精神意義的靈魂。

  盡管民主與自由信仰存在社會精英的思想意識中,而且也為中國人在認同或接受,但是自由主義思想(包含普世價值)並不是主流思想,因此不能形成中國社會的最基本的文明價值,而且自由與民主信仰僅僅為社會精英在認同。

  7

  9

  03. 28

  7

  9

  因此中國社會面對的文明價值的重建,而這是以普世價值為基本價值,是以自由主義為基本價值,這就是中國的現代文化的構建,這是中國的價值體系的重建,也是中國的信仰體系的重建。

  正如劉軍寧博士所言,自由主義要走進教育體系,要走向社會的各個層面,這樣人才會正確認識自由主義,而且真正在社會生活中在尋求自由價值,而這或許就是公民社會的基礎建設,也是中國社會轉型的新生力量的萌芽於壯大,直至成為中國社會的主流文化,成為中國社會最基本的文明價值,成為中國社會最基本的信仰價值。

  因此人文文化的重建,也是人的信仰意義的確立,壹個社會只有人是有信仰,壹個社會也才會有壹個基礎,有信仰的人,至少是有道德,這樣壹個社會的基礎是在建立,如此,壹個社會才會穩定,而且壹個社會才會有良好的社會秩序,這樣人生活其中,才會有幸福感、安全感,而且由於人的人文素質的提升,才會提升社會的文明高度。

  2008-10-12 2013-4 修改

  第 7 章 我們該怎麽辦

  21 世紀初的中國社會,中國人要面對兩個社會問題,壹是道德問題,二是社會腐敗問題。

  我們該怎麽辦,中國人該怎麽辦。

  在 20 世紀 90 年代或 21 世紀初,孔子思想在中國己不復存在,孔子的倫理思想只存在於中國的博物館,在中國社會中,孔子的倫理思想已是無影無蹤。

  如果要有文明(或高級)的社會人文生態環境,社會就需要道德秩序。

  中國人只能面對中國可怕的社會現實,道德缺席引發的是人文生態環境的沙漠化,中國的社會人文生態環境不在是文明、可以信賴的人文生態環境,不在是有綠色存在的人文生態環境。

  中國人在惡劣的人文生態環境中,有些人在無恥(不存在道德的社會,人只能是無恥),有些人在掙紮(堅守良心的人)。

  第二個問題是腐敗問題。

  中國是社會腐敗的國家,並且社會腐敗並不是某幾個人的腐敗問題,而是具有普遍性的腐敗問題,中國人是在全民腐放。

  如某些腐敗分子利用政治公共權力謀求個人私利,不僅不感到是在犯罪,不僅不感到羞恥,而是認為是有能耐。

  道德的缺失助長了社會腐敗的擴大,社會腐敗的惡性發展又引發了道德的缺失。

  只要是正直的中國人,只要是善良的中國人,只要是有良心的中國人,難道不正常為大多數人接受就正常了嗎?

  如果說文化大革命是中國人在集體犯罪,難道今天中國人的全民腐敗不是在集體犯罪嗎?

  如果中國人手摸胸口,能對得起什麽人?祖先,子孫後代,還是自己。

  因此,要以中國人的智慧解決中國問題。

  8

  1

  03. 28

  8

  1

  現在中國社會的社會基礎(道德秩序)是倒塌了,政治文化是虛無了,是不存在了,而且是腐化的惡俗(如潛規則),可以說,中國社會是有點可怕,不然為什麽有的人跑到外國了,不想呆在中國了,為什麽有的人要革命了,因為有的人是沒有退路了,是上天無路,是入地無門。

  因此只有直面現實,只有以我們的理性尋求自我拯救,而這需要社會各個階層的共識,而且社會是復雜,人也是復雜,有的人只是打自己的小算盤,如特權階層。不論如何,尋求中國社會進步的中國人,只有面對中國的現實情況,尋求理性意義的自我拯救的有效途徑。

  沒有別的選擇,中國人只能住在中國的土地上,因此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決中國問題,路是有,這就是憲政民主的民主社會,但是路太難,有的人不願走,要阻礙妳,妳想走,有的人要擋路,因此只能在鬥爭中在妥協,壹步壹步走向民主社會。

  道路太難,但是人還是要走,不走民主道路,中國是無出路,中國人是無活路。

  2008-10-12

  第 8 章 拯救中國

  社會腐敗並不是中國社會的合理或正常的社會存在,社會腐敗是不正義或不合理的醜惡,盡管中國人是人人在腐敗,在醜惡。

  因為中國社會已是是非顛倒,黑白混淆,因此有必要厘清有關問題,否則某些人會無恥地把腐敗視為文明。

  腐敗是犯罪,人人在腐敗,只能說明在集體犯罪。

  8

  2

  03. 28

  8

  2

  當中國人在集體腐敗,中國人所要做的是什麽,是承認腐敗的存在,還是不承認腐敗的存在。

  如果中國人並不認為腐敗是中國社會的文明標誌,並不認為腐敗社會是中國人生存的好的社會,那麽只能是拯救中國。

  需要提升中國社會的文明程度,需要為中國人創建文明、正義、公平、合理或正常的社會生活。

  什麽時候能夠從集體犯罪中覺醒,什麽時候能從腐敗中蘇醒,什麽時候中國人才能尋求拯救中國的合理方式,才能尋求清除腐敗的有效方式。

  其實根除政治腐敗的有效途徑是進行政治體制改革,通過政治轉型實現三權分立的憲政民主,這樣可以切除利用政治公共權力謀求個人私利,這是不證自明的真理,就是只有制度防範是最有效的,除此之外任何形式的反腐並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

  但是由於缺乏制度防範,缺乏法治社會的法律約束,或者,由於中國不能構建三權分立的憲政民主,因此不能有效防範腐敗,只會導致腐敗的泛濫。

  因此中國問題的根本解決只有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從根本上解決中國問題,這是最理性最有效解決中國問題的合理道路。

  中國社會是全面崩潰,道德基礎是全面崩潰了,政治文化是全面崩潰了,社會人文生態也是荒漠化,就是現在的舊房子是到處漏雨,也不能避風,人是不能住了,有的人是不想住了,因此是跑到外國去了,但大多數人是不堪忍受了,是住不了。

  8

  3

  03. 28

  8

  3

  因此只有修新房子,而這是現代文化的先行,就是在知識階層已經認識到中國社會只有構建憲政民主,只有構建民主制度,認同自由與民主的中國人也是認同這壹點,因此現代文化的構建也是先鋒意義,這也是民主社會的公民素養的壹個方面,因此問題是如何修建新房子,這是難題,這需要不同政治利益集團的政治博弈。

  這又是非常復雜的社會問題,不論如何中國是令人擔憂,社會是太復雜,人也是太復雜,但是有壹點可以明確,就是如何尋求中國的現代之路,是如何尋求中國的民主之路,就是說,是如何拯救中國,舊房子可以不住,但是中國人需要房子住,人不能不住房子。

  2008-5-25

  第 9 章 中國人的媚俗哲學

  中國人的處世不具有個人獨立的個人思想,只是屈從世俗的多數人,因此屈從世俗觀念,是媚俗哲學。

  媚俗哲學,壹方面是扼制(或壓制)中國人的創造性,中國社會的落後不能不說與中國人的媚俗哲學有關,這是其壹。

  其二媚俗哲學的存在,導致人文生態環境的惡化,媚俗哲學導致中國人不具有獨立的思想品格,導致中國人不具有個人獨立的處世原則,只是屈從或順從世俗觀念,而世俗觀念有的是有積極意義,有的是社會鄙陋,只是對人的碾壓。

  8

  4

  03. 28

  8

  4

  如果社會存在健康或文明的人文生態環境,那麽媚俗哲學或許有點積極意義,但是在事實上,中國人並不屈從人文精神。媚俗哲學並不是屈從人文精神,只是屈從社會的醜惡,如此,中國人不能對政治專制與政治腐敗予以反抗(或抵制)。

  媚俗哲學是專制主義制度的產物,還是由於中國人的人文素質的低下,或是由於中國人人性的鄙陋,這同樣是需要思索的中國問題。

  中國人的人性劣性中存在自我主義,這就是只要對我有利,怎麽都可以,並不在乎他的存在,並不在乎社會規則,因此人並不關心社會,只關心自己,並不遵守社會價值,並不需要有人文價值,只有能夠獲取個人利益就好,這就導致非常庸俗的實用主義與功利主義,所以就是屈從現實,不論現實是什麽,人只是順從或屈從,這就是庸俗的媚俗哲學。

  在自由制度,能夠享有個人自由時,可以培植中國人的獨立的思想品格,可以培植中國人獨立的處世原則。

  中國人可以以另壹種方式存在,可以有人性尊嚴的存在,而不是以奴性存在,而不是以不具有人的尊嚴而存在。

  在專制社會,人要做到真正意義的思想獨立也是不易,這需要人的信仰,需要人的信念,就是說,可以是威武不屈並不易,但是社會需要人的獨立意義,需要人的覺醒,只有這樣人才能認識人的存在的真相。

  這如人在賊窩裏在長大,而且賊是美化自己是正人君子,但是如果人的視野是打開,人的思想是在提升,有壹天人會認識到原來自己是在壹個賊窩,自己原來是壹個賊,這時人是痛苦的,但是人也是有希望的,因為自己可以不再做賊,而是願意做壹個君子。

  8

  5

  03. 28

  8

  5

  人的可悲就是不知道自己是壹個賊,不知道自己是在壹個賊窩。其實在專制社會的人民,本身就是不幸的,即使是那些得勢的人,同樣對於正直的人,對於有良知的人就更是不幸,因為只會遭遇不公(當權者的欺壓或擠壓),而且會受到社會的排斥,因為在賊窩,人會在無意之中,自然而然就會有賊的習氣,不自覺就會成為賊,這就是專制社會對人的奴化,那麽如果出現壹個君子,人自然是不能接受,人就是排斥。

  不論如何,對於有良知的人,是不會與世沈浮,不會做賊,而這需要壹個人付出壹定的代價,這就是人不能逢遇好的社會的人的宿命,因為人別無選擇,要麽做賊,要麽就不能吃到飯,即使如此,但對於有良知的人,依然是獨立前行,做到獨立之精神,做到自由之思想。

  社會需要特立獨行的人,需要堅持真理與正義,需要尋求社會的進步。

  2008-5-16

  第 10 章 有的中國人的愚昧

  由於自己的無知,不僅不能認識自己,而且還要指責別人,向別人投石頭,即使是別人同自己是壹樣。

  當婊子並不認為自己是個婊子時,如果她發現某個良家婦女同某個男人在壹起,那麽她會指責那個良家婦女是婊子,這是愚昧。

  這只說明愚昧或無知,但並不說明無恥。

  婊子知道自己是婊子,但是盡管自己是婊子,但是她並不讓別人認為她是婊子,而是要別人認為她是良家婦女。

  8

  6

  03. 28

  8

  6

  如果她發現另壹個女子是婊子,那麽她會辱罵或毆打別人是婊子,而且是義憤填膺、怒氣沖天。

  她認為她這樣做可以證明自己不是婊子,而別人是婊子,她要用犧牲別人的聲譽或利益來證明自己,不僅證明自己不是婊子,而且證明自己是良家婦女,這不僅是愚昧或無知,而且是無恥。

  如腐敗分子,他認為自己是腐敗分子,或他不知道他是腐敗分子,他在社會面前不會承認自己是腐敗分子,而且他會把某個腐敗分子的局長抓出來,證明他不僅不是腐敗分子,而且他是清官。

  如果他把某個清官局長抓出來,說某個清官局長是腐敗分子,不僅在說明自己是清官,而且是在如婊子把良家婦女抓出來當婊子遊街壹樣,這不僅是無恥,而且是卑鄙的厚顏無恥。

  這正是中國人人性的劣性的壹個方面,如有的人面對社會的醜陋與邪惡是麻木不仁,是不吭不說,但是如果有的人是做正事,是做有意義的個人的事,就會憤憤不平,就是指手畫腳。

  中國人需要的是誠實,而且是理性的誠實,需要的是理性,而且是誠實的理性,如面對人性的弱點或鄙陋。

  的確中國人需要理性認識中國人人性的劣性,並尋求理性意義的思想予以改善,不然只會有負面作用,中國社會的落後,中國文化的落後,從壹個意義,或許同中國人的人性劣性有關,從文化意義,的確中國人性的劣性令人反感。

  8

  7

  03. 28

  8

  7

  或許人只是人,人並不是神,因此人只能直面人性,降服劣性或魔性,向神性邁進,只有這樣人才會有救,否則只會是下滑、墮落。

  理性認識中國人的鄙陋,是在於提升文明程度,在於構建現代文明,在於提升生存質量。

  2008-10-12

  第 11 章 中國的烏托邦

  中國人不僅存在大同世界的政治理想,而且闡釋了大同世界的美好景象,桃花源是中國人的大同世界的文學敘述。

  大同世界只是政治空想或幻想,只是中國人的烏托邦。

  如果把政治空想視為的政治理想,那麽就會墮入政治空想中而不能自拔。

  中國人的認識誤區在於把政治幻想視為政治理想,把可望而不可及的烏托邦視為中國人的政治理想,如此,思想會存在偏差。

  如果在思想層面存在誤區,那麽存在的問題會顯露出來,既然承認大同世界的烏托邦,既然把水中月視為空中月,可怕或危險的是在社會實踐中的舉動,這是幼稚或愚蠢。

  如果從中國文化心理分析,中國人接受社會主義學說的文化根源,就是傳統文化的大同世界的存在,中國傳統文化存在大同世界的政治幻想,未能揭開大同世界的虛幻,這是理性的致命錯誤,中國人歷代是受到大同世界的思想毒害。

  8

  8

  03. 28

  8

  8

  2008-1-12

  第 12 章 精神家園的荒漠

  由於社會腐敗的普遍存在,由於中國社會的集體腐敗,不僅中國人的道德感已不存在,而且由此導致中國社會人文生態的荒漠化,精神家園是荒漠。

  中國人的幸福是什麽,中國人的快樂是什麽。中國人的文明是什麽。

  荒漠的人文生態中生存的中國人只能承擔痛苦,盡管中國人的物質生活有所提高,盡管中國人的臉上帶著笑容,在並不意味中國社會的文明程度在提升,並不意味中國人生活的幸福。

  如果說 20 世紀 80 年代,某個市長是政治腐敗,中國人振振有詞在譴責,但是在 21 世紀初,不僅不會譴責,而且會普遍存在對非法收入的羨慕或認同。

  如果現在的中國人留個後代的只是壹片荒漠,那麽後代的子孫對今天的中國人只是唾罵,他們會認為現在的中國人在幹什麽,

  為什麽會是那樣無恥,為什麽會是那樣可憐,為什麽會那麽無能。

  中國人不僅要改善中國人的生活質量,而且中國人在吃肉時要吃的舒暢,在吃之後要有舒適的社會人文生態,而不是吃的不舒暢,喝的是痛苦。如果在吃了肉之後必要吐出來,這又何苦。

  中國人要改善社會人文生態,要改善中國人的精神家園。

  8

  9

  03. 28

  8

  9

  中國人要為中國人找到可以棲居中國人精神的精神家園。

  中國人的社會存在要有最基本的人文價值,要基本認識什麽公正,什麽是正當競爭,什麽是誠實勞動,什麽是非法收入,什麽是犯罪,什麽是社會公德。

  這就是需要理清是非,而這需要構建中國的現代文化,這就是以自由與民主為核心的普世價值,這樣壹個社會就有了最基本的價值意義,盡管思想是多元,文化是多元,但是壹個社會要有壹個基礎,這個基礎就是普世價值。

  現在中國存在的問題是相關的,政治的,文化的,經濟的,相互的惡性制約形成惡性循環,社會是越來越壞,因此要根本解決中國問題,只有建立法治社會,只有建立憲政民主的民主制度,這樣社會制度就可以實現高級意義的文明精神,就是制度精神是具有文明意義,如自由精神,如民主精神,如社會公正,這樣社會會處於良性循環的發展道路。

  就是民主制度是民主社會的政治基礎,由於是法治社會,因此規範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的有序發展。就是自由市場存在遊戲規則,這是現代文化的構建是精神支持與思想支持,而且可以構建民主社會的社會基礎,如道德秩序的正常存在。

  2008-5-4

  第 13 章 中國人的問題

  100 多年的中國之路,可以發現中國人的強國之路。

  壹是洋務運動,二是戊戌維新運動,三是孫中山的民主革命,四是共產黨的社會主義革命,五是 20 世紀 80 年代之後的社會改良。

  9

  0

  03. 28

  9

  0

  100 多年的中國之路,中國至今沒有確定使中國社會能夠持續發展的社會模式,或建設模式,每代中國人試圖尋求時代社會發展的社會模式,但是由於各種因素,每代中國人的努力是失敗。

  洋務運動是中國人尋求強國之路的努力,盡管對當時的中國社會有重要影響,但是洋務運動並未尋找能夠使中國持續發展社會模式。

  盡管戊戌維新運動尋找到中國社會持續發展的建設模式,是君主立憲的自由主義模式,但是由於不同原因,在中國是遭遇失敗,中國人尋求強國之路的壹次努力又是失敗,這是第二失敗。

  孫中山建立了中華民國,但是國民黨人並未把已確定的社會模式牢固建立起來,由於不同因素,中國社會在動蕩之中。

  共產黨人建立了社會主義政權,認為尋找到中國的強國之路,但是社會主義運動的基本事實,說明社會主義模式只是讓中國走了壹個彎路,並不是促使社會持續發展的建設模式,共產黨人的努力是壹種失敗,這是尋求中國強國之路的又壹次失敗。

  1840 年之後,盡管中國人試圖各種努力,尋求中國出路,但是每代人是失敗。

  為什麽中國人的每次的奮鬥或努力,為什麽中國人的 100 多年的奮鬥,中國社會不僅不能確定持續發展的社會模式,而且中國社會總是處於動蕩不安。

  為什麽中國人不能成功,而是失敗,關鍵在於中國人的問題。

  今天的中國人,同 20 世紀的中國人壹樣,如康有為或孫中山壹樣,找到可以保證中國社會持續發展的社會模式,理性認識在人類社會的社會模式中,盡管並不存在最完善或最好9

  1

  03. 28

  9

  1

  的社會發展的社會模式,但是比較而言,自由制度是人類社會可供實施的社會模式,自由制度是可以持續發展的社會模式。

  中國人靠什麽,只能依靠中國人,只能依靠中國人的思想智慧或政治智慧,依靠中國人的政治思想,依靠中國人的社會能力與理性能力,依靠中國人的社會水平或政治水平。

  如果中國人的人文素質(思想、智慧、能力)高,會有可能中國確定自由制度,而且可以牢固鞏固自由制度,這是其壹。

  其二,如果中國人的人文素質低,會有可能不能確定自由制度。

  退壹步,即使在中國確定自由制度,或許有可能破壞或顛覆自由制度或自由模式,如 20世紀初袁世凱復辟帝制,社會主義革明也是如此。

  2008-6-3

  第 14 章 中國人的思維模式

  思維方式,壹是可以後天習得,在接受人文文化,學習或接受理性的思維方式,理性的思維方式是高級的思維方式。

  壹是先天存在,是天性或本能具有的思維方式,是先天存在的思維方式。

  如果不能接受人類理性的思維方式,如果不能接受人文文化的高級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只能是天性的思維方式,只能是低級的思維方式。

  9

  2

  03. 28

  9

  2

  中國人從來不認為自己會有什麽錯,而且不會反思自己的錯誤,而是把挫折或失敗歸結於外部。把個人失敗或者遷怒他或社會,極端主義傾向是對抗社會,是報復他,這是中國人的天性的思維方式,這是低級的思維方式。

  中國人不會理性反思自身,尋求個人解決問題的途徑,不會從自身出發,尋求個人發展或成功。如此,不會在自我反思中,提升理性水平或綜合能力,如此,只能造成中國人的平庸或無能。

  從理性角度講,如果遭遇挫折時,是反思自己,會提升理性水平或綜合能力,可以以理性避免錯誤,避免挫折或失敗。如此,錯誤會越來越少,遭遇挫折會越來越少,相反獲取成功的可能性會越大。

  2008-6-10

  第 15 章 中國人的內鬥

  從文化層面分析,內鬥只是中國人的人性存在,是原始意義的人性存在。

  意識結構包含三個層面,壹是人性層面,二是精神層面,壹是理性層面,如果缺失精神層面,缺失理性層面,精神結構是殘缺,意識結構是殘缺。

  從完善意義,這是病態,是精神殘缺的精神病態,是理性殘缺的意識病態。

  9

  3

  03. 28

  9

  3

  盡管中國人認識到內鬥之病,但是是否可以根除內鬥,從理性意義,可以從理性層面尋求意義。

  個人主義可以根除內鬥,個人主義不同於自私主義。個人主義,壹方面是尋求個人自治,是尋求個人意義的幸福或成功,是獨立存在,是個人存在,這樣同他拉開距離,同他不是糾纏。

  內鬥,是由於爭鬥,是同他糾纏,是這是最低層面的人的存在。

  但是個人主義是社會化的個人主義,個人主義可以尋求個人獨立,但是在個人獨立時,尋求合作。

  合作是現代價值,不同他的糾纏,是可以從他的爭鬥中超越出來,不糾纏於他的爭鬥,是尋求個人意義。

  中國人缺失什麽,缺失的是人文精神的滋養,缺失的是理性思想的培植。

  或許需要文明制度,需要文明思想。

  2008-6-27

  第 16 章 中國人的人性弱點

  中國人的人性弱點有兩個 ,壹是自私,壹是內鬥。

  9

  4

  03. 28

  9

  4

  中國人的自私不是自利,不是尋求個人自利,不是個人自治,不是個人尋求個人幸福或成功。自私,是原始意義的自私,是希望他為個人做什麽,是要求他為個人要做什麽。

  中國的忠孝文化,是中國人的自私,這種自私培植人的奴性,排斥個人獨立,是壓制獨立意義的個人自治。

  要求個人獨立,要求個人自治,不受他的強制或幹預,這是個人主義的價值意義。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為民,為官要為民,是投合了中國人的自私,由於存在自私,是對他的要求,因此中國人缺失獨立精神,缺失公共精神。

  在個人獨立的前提,尋求社會公共的共同意義,從個人意義,可以尋求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友愛、團結。

  可以為社會做什麽,可以為他做什麽,壹是責任,二是情感,自利並不排斥利他,但是利他是在自利的前提下。

  狹義意義的個人主義會存在極端,會存在陷阱,是對利他的排斥。

  中國文明是綜合文明,盡管以自由文明為核心價值,但是要提升社會文明的綜合文明,利他可以解釋為公共事務,對公共生活的責任。

  尋求好的生活方式,需要尋求好的文明思想,面對鄙陋,需要根除。

  另壹方面是自欺,就是為自己的合理化解釋,就是說,判斷個人或他的行為缺乏價值意義,就是沒有是非觀念,即使壹個人是做錯了,是幹了壞事,壹個人並不承認,而是為其辯解,以合理或有理的方式在辯解,因此對於有的人永遠不會犯錯,永遠是對的,這就是中國9

  5

  03. 28

  9

  5

  人的自欺,是自欺欺人,這就是壹是不誠實,壹是流氓習氣,壹是缺乏勇氣,不願承認錯誤,壹是缺乏理性,就是說,只要是理性的人會認識到,任何人會有可能犯錯。

  另外在中國人的人性劣質中就是自我主義,是把個人的利益看成是高於壹切,因此是為了個人利益是不擇手段,只要對自己有利就行,不管他人的存在,也不管社會公共生活是什麽,就是他人與己無關,只有唯我獨尊。中國歷代的社會改革的阻力就是有的階層的自我主義的思維模式,在當代的特權階層也是如此。

  2008-6-28

  第 17 章 中國人的可信程度

  中國人選擇社會主義,這是致命錯誤,在社會主義運動中,中國發生了文化大革命,在20 世紀 80 年代社會改良之後,中國社會普遍存在的政治腐敗,並由此引發的社會腐敗。

  壹是中國人的理性水平是低下,另壹方面說明,中國人存在缺陷。

  中國人的精神意識是不完善,是不健全,存在精神缺陷,存在理性殘缺。

  由於精神意義的精神生活的貧乏,由於理性意義的個人信仰的缺失,因此中國人不是在提升精神質量,不是以理性智慧尋求生活意義的個人信仰。

  從現實意義,中國人要完成中國社會的現代轉型,從長遠意義,中國人要構建中國文明或中國現代文明。需要最基本的人文條件,是中國人的健全或完善的精神結構。

  9

  6

  03. 28

  9

  6

  提升到中國人的人文素質,提升中國人精神生活的精神質量,在精神層面達成完善存在,達成健全存在,做精神意義的健全的人,理性意義的完善的人。

  中國人的生存狀況,中國人的精神質量,中國人的理性智慧,歸根結底是人的問題,是中國人的問題,究竟中國人缺失什麽,不能不令中國人的反思。

  中國人要走現代文明之路,需要有健全的理性,需要有完善的理性。

  2008-6-28

  第 4 部分 中國現代文明或民主文明的構建

  第 1 章 中國現代文明的壹種解說

  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是創造中國的現代文明或中國文明,中國現代文明應包括三個方面,壹是政治文明的文明程度,壹是物質文明的發達程度,壹是精神意義的文明程度。

  物質文明是通過社會公共財富的積累為社會成員提供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中國經濟持續的發展可以促進物質文明的進步。

  中國的經濟發展正處於社會公共財富積累階段,但是,中國的社會公共財富積累應避免西方工業社會或社會公共財富積累階段的弊端。在中國市場經濟的發育中,已經顯示出西方資本主義初期的弊端(如血汗工廠,如宰制、欺詐、蒙騙),因此中國急需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及早建立法治社會,通過法治建立或規範自由主義市場秩序。

  在中國的社會公共財富積累階段應堅持公正的社會原則,平衡各個社會階層的利益分配(如勞資雙方的利益平衡),讓各個社會階層從中受益,讓各個社會階層的利益受到最大限度地維護,而不是為了某個社會階層的利益損害其它社會階層的利益,要做到這壹點,依然需要法治社會的制度保障。

  中國的經濟發展應在同自然環境(或生態環境)的和諧或平衡中發展,而不是破壞自然環境或生態環境,應該不以破壞生態環境或自然環境為代價,現在也引起人的重視。

  政治文明的發展是中國通過社會轉型創建民主社會,確立民主政治,確立憲政民主。

  中國的民主社會是具有中國品格或中國思想的民主社會,是具有現代品格的民主社會,這是中國創建中國民主社會堅持的基本原則,因為中國構建民主社會是在全球化的新的歷史背景下。

  在中國民主社會的實踐(或創建)過程中,是以中國思想創造性地構建中國的民主社會,通過民主社會實踐會有可能形成具有中國品格或中國特質(或現代品格)的民主社會。

  中國的社會發展應堅持人類主義或世界主義立場,在促進人類社會或各個民族或國家的共同自由、繁榮和進步中尋求發展。

  因此人類主義或世界主義的基本立場也是中國品格,也是現代文明社會的現代品格。

  同時在中國社會發展過程中,應通過法律秩序來維護和保障平民利益或各個社會階層的利益,就是建立法治社會,依法治國,其實民主社會就是法治社會。

  9

  8

  03. 28

  9

  8

  社會公正原則或利益平衡原則是現代文明社會的標誌,中國社會發展需要堅持這壹基本原則,這是賦予中國民主社會的現代品格,是賦予中國民主社會的中國品格。

  社會公正原則或利益平衡原則符合中國人善良的願望,符合中國人善良的思想。

  精神文明的發展是為政治文明和物質文明的發展提供思想支持或精神支持,中國的精神文明創建或現代文化建設是中國人鑄造中國精神。

  中國精神文明的核心是中國精神,其實這就是構建中國的現代文化,這是以西方的普世價值為基礎,是以自由與民主為核心價值的自由主義思想體系,而這融入中國思想與中國智慧,可以建立中國自由主義的思想體系,這是中國現代文化的核心價值。

  中國精神包括三個方面;壹是民主精神,壹是現代精神,壹是平民精神,其核心價值是獨立、自由、愛。

  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創建是同步進行,是互相促進、互相推動、互相激活。

  中國民主社會的創建能夠為中國經濟的穩步發展(自由主義市場秩序的建立與運行)和精神文明(中國的現代文化)的創建提供堅實穩定的社會基礎(或政治基礎),如此,中國物質文明的穩步發展和精神文明的自然進化才能夠成為現實可能。

  同時精神文明的創建為政治文明的進化和物質文明的進步可以提供思想支持或精神支持,而物質文明的進步又可以促進政治文明的進化和精神文明的進步,這樣在民主文明的構建中,中國社會會處於線性的良性發展的進程中。

  9

  9

  03. 28

  9

  9

  就中國近三十年的發展,只是經濟有壹定發展,但是由於政治體制改革的滯後,因此政治文明依然是專制制度,是低級意義的政治文明,而文化建設由於政治體制的限制,由於法治社會的不能確立,也是處於荒蕪境地,如整個社會的社會基礎--道德秩序是在崩潰,社會人文生態也是荒漠化,人文素養也是在下降。

  就是說,在現代文明社會,衡量壹個社會的文明程度至少有三個指標,壹是政治文明程度,是政治生活的政治文化的文明程度,這壹點現在中國依然是缺席,就是說,中國沒有通過政治轉型構建可以使人民自由、尊嚴、幸福生活的民主制度,壹是物質生活的質量,就是GDP 的衡量指標,盡管中國的 GDP 在提高,但是中國社會依然是兩極分化,中產階層依然是弱小,就是說,大多數人的生活水準並沒有大幅度的提升。

  壹個是精神意義的文明程度,這就看壹個社會的人文生態環境是好,還是壞,就是說,人民生活是否有安全感,是否有幸福感,並且看壹個社會文化的發達程度,文學藝術、哲學學術有多少經典作品,而且重要的壹點是看壹個社會的公民的人文素質是高,還是低,在這壹方面,中國依然存在差距,而且是很大的差距。

  因此中國的現代文明的構建,中國的民主文明的建設,只是中國人的美好理想,可以說中國人是任重而道遠,需要中國人壹代又壹代人的艱苦卓絕的奮鬥。

  但願有壹天,中國人可以實現中國人的美好理想,在民主社會的道路在前進。

  2005-1-12 初稿

  第 2 章 國民素質的重要意義

  1

  00

  03. 28

  1

  00

  中國人要創建中國的現代文明,需要壹個基本條件,是要有高素質的國民,中國人應是高素質的中國公民。

  只有高素質的國民,中國人才能創建中國的現代文明,才能創建現代中國的政治文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國民人文素質高,社會的精神文明的文明程度要高,相反國家的國民人文素質低下,社會的精神文明的文明程度要低下。

  在中國物質文明有了長足發展之後,而中國人的人文素質在下降,究其原因在於中國忽視了人文素質的提升。

  要提升國民的人文素質,需要全方位或宏觀的實施。

  中國政治文明的文明程度是中國精神文明的文明程度的壹個方面,如此,要提升中國精神文明的文明程度,壹是要確立或創建中國的現代政治文明,在中國要創建社會意義的高級的政治文明,這就是憲政民主。

  中國可以創建憲政民主的政治制度,這是提升中國精神文明的文明程度的根本基礎,是基本保證。

  只有在政治文明是高級文明的社會制度,中國社會才能確立或創建和平、和諧、幸福的社會文明,才能確立或創建自由、公正、尊嚴的社會文明,才能確立和平、和諧、美好的人文生態環境,才能確立自由、公正、尊嚴的人文生態環境。

  只有中國人具有高素質的人文素質,中國人才能夠理性判斷公正、自由、尊嚴,什麽是非正義、專制、邪惡,而不會受到極端思想或邪惡思想的蠱惑。

  1

  01

  03. 28

  1

  01

  提升中國精神文明的文明程度的途徑之二,是提升國民的人文素質。

  即使是中國創建自由、公正、尊嚴的社會制度,盡管中國社會確立的是自由、公正、幸福的人文生態環境,但是在這種社會人文生態環境下要好的生存,需要具有高素質的人文素質。

  住在小別墅裏,如果住的人的人文素質低下,就不知道如何享受小別墅,而且不僅不會享受小別墅,還會有可能把小別墅弄壞。

  高素質的國民素質不僅可以維護自由、公正、和平,不僅可以享樂小別墅的舒適,而且可以優化人文生態環境。

  這是從中國社會的歷史經驗與現實意義的壹點思考,在當代中國,中國人的人文素質有壹定提升(比起民國時代),有人提出中國人的人文素質太低,不適合民主制度,其實這是偏見,就民主社會的經驗說明,在當代中國完全可以實行民主制度,而且在民主社會的民主制度的運行中,公民可以在學習過程中,在提升公民素質。

  這如中國人學習電腦,至少現在的中國人有可以學習電腦的能力,那麽在學習過程中,就可以提升掌握電腦的水平。

  這裏的討論只是說明,國民的素質越高,越有利於民主社會的文明構建。

  2005-12-19

  第 3 章 認識自己

  1

  02

  03. 28

  1

  02

  要認識自我需要基本的理性精神,如果壹個民族缺乏基本的理性精神,壹個民族就會在集體無意識中迷失。

  從認識論的角度出發,自我認識是不斷由表層深入內核的認識過程,需要壹定的歷史過程或認識過程,人才能夠精確地認識自我。

  因為在認識自我的過程中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幹擾,況且人類對自我的認識是無窮無盡的過程。

  這樣壹個民族就會從集體無意識中覺醒,會認識到民族的民族文化的優勢,會認識人性或民族性的弱點或鄙陋,這樣可以避免歷史悲劇的重演,可以避免人性的弱點或民族性的弱點給民族帶來消極作用,這是其壹。

  其二,壹個民族可以明確民族的優勢,知道能夠做。

  只有當壹個民族具備基本的理性精神時,壹個民族的生活或發展才會有可能是理性的清明世界(和平、和諧、繁榮、自由、尊嚴、理性、寬容、幸福),否則,壹個民族的生活或發展只能是集體無意識的原始本能沖動的釋放。

  中國人要開辟理性的清明世界,要開辟高級文明的社會,就要面對中國人的文化心理的弱點,要面對民族文化心理弱點。

  2005-7-13

  第 4 章 保守主義的消極意義

  1

  03

  03. 28

  1

  03

  激進主義(這裏主要之社會主義思潮)對人類社會抱有或持有崇高的理想,並且對人類持有足夠的信心,確信人類的智慧和力量或理性可以改造社會。

  但是人類社會所發生的基本事實可以說明,不論具有多麽美好的願望,多麽崇高的理想,不論如何相信人類的智慧和力量,激進主義的社會實踐所帶來的結果是災難,人類的社會主義運動說明了這壹點。

  激進主義只有善的動機和目標,是惡的結果,激進主義只是想幹好事,但是事實卻幹了壞事。

  激進主義對人類的認識過於自信,對人類的認識是自負的認識,確信或相信人類可以通過人類的智慧和力量或理性使人類社會能夠成為人類所設計的那樣。

  保守主義對人類理性或人類社會持消極認識,對人類或社會的認識持理性精神,而不是激進主義依據浪漫主義幻想來設計人類或社會。

  保守主義是從人類社會存在的基本事實出發,首先回答人類是什麽,人類社會是什麽,然後回答人類應該是什麽,人類社會應該是什麽,而不是激進主義只回答的人類應該是什麽,人類社會應該是什麽。

  站在保守主義立場解釋,人性的自私自利只是人性存在的基本事實,它既不是主觀的唯心想象,也不是預設的設計。

  保守主義對擁有政治公共權力的人采取限制或約束的方式,避免擁有政治公共權力的人利用政治公共權力謀求個人利益,或防止或制約權力導致的腐化。

  1

  04

  03. 28

  1

  04

  保守主義只是以保守立場如何避免人不能幹壞事,這樣可以避免人為所造成的災難。不僅有善的願望,而且有善的結果,不僅有美好的願望,而且有幸福的結果。

  當妳站在現在的位置,思考的是下壹步如何走,保守主義是人類從經驗出發在壹步壹步向前前進。

  保守主義的消極立場給人類帶來的是積極的社會效應,如歐洲從中世紀自然演化到民主政治的社會制度,並且民主政治的社會制度的自然演化過程亦是如此。

  如此,中國人缺乏保守主義的現實的理性精神,因此中國的社會發展時刻要警惕激進主義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危害,要從激進主義的泥潭中走出來,在當代社會思潮中,有人依然堅持極左的社會主義思想,極左的流毒依然存在社會下層。

  中國的激進主義已經使中國人吃盡苦頭(社會主義運動的壹系列災難或危害),不僅要避免重蹈激進主義的覆轍,而且要徹底清除激進主義(社會主義)的陰影,因此應該面對中國社會存在的基本事實,壹步壹步走向前方。

  這裏分析的激進主義是極左的激進主義,是社會主義的激進主義,但是不同的思想存在激進主義,如民主主義也有激進主義,但是不同的激進主義有不同表現,如民主主義的激進主義是務實的激進主義。

  而且社會的進化,有時總會存在激進主義傾向,但是只要是務實或保守的激進主義,壹般是好的意義,如民主主義,在當下中國,民主主義與自由主義也是激進思想(相對專制主1

  05

  03. 28

  1

  05

  義),但是這是人類社會證明的普遍意義的價值體系,並不是人類的激進主義的思想,而是保守主義的基本思想,只是在中國是激進思想。

  這就是自由主義與社會主義是兩種不同的思想體系,也是不同的文化形態,相對自由主義,社會主義是極左的激進主義思想,人類的社會主義運動的失敗證明了社會主義的激進主義是不可行的。其實中國社會的社會改革,中國社會的文化構建,正是中國社會在逐步回歸人類意義的普遍價值的自由主義,就是由極端的社會主義向自由主義在回歸。

  2005-6-27

  第 5 章 中國人向西方學習什麽

  在社會改革之後,中國人經過三十多年的接受西方文化的文化歷程,當歷史之門進入21 世紀之後,中國人對西方文化的接受,可以說是基本上是全盤接受。

  中國人基本是接受了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如生活理念或生存理念)。

  中國人學習西方社會的科學技術,中國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同時中國人的生活質星(或生存質量)有所提高。

  當中國人在向西方文化接受的模仿階段之後,對西方文化的接受就不在是模仿,而是要接受西方文化的文化精神。

  如果中國人在中國能夠確立或建立高級的社會文明(民主文明),對西方文化的接受才具有文化價值或意義,說明中國人是善學的民族。

  1

  06

  03. 28

  1

  06

  中國人接受西方文化的自由精神,接受西方社會的自由文明,在政治層面,在社會層面,現在是接受西方文化所面對的最重要的文化課題或政治問題,是最核心的文化課題或政治問題。

  但是西方文明最核心的文明價值,如自由與民主,如普世價值,依然受到執政黨的排斥,執政黨依然是堅持既存的社會形態,反對民主制度的憲政民主,其實這是固執,如此就會是政治偏見。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思想在進步,人心在變化,因此人的思維方式也是需要改變,這樣才能同時代同步,才能積極尋求社會的進步,如此,也就會同所有尋求社會進步的政治集團或個人,能夠是平等對話,是互相協商,這樣就可以集合天下所有人的智慧與力量,尋求中國社會的進步,因此,對不同的思想價值或政治黨派,就不會是排斥,不會是對抗,不會是敵視。

  直接說,自由主義不是中國人的敵人,憲政民主的三權分立也不是中國人的敵人,相反,是人類社會的現代意義的高級文明,這是人類社會存在的基本事實,中國人需要有勇氣承認這個事實,因此中國做需要學習的就是西方文明的民主制度。

  中國早壹點實現憲政民主,中國人就會早壹點有人的尊嚴,中國社會也會早壹點會步入持續穩步的良性發展的道路,中國也會少走壹些彎路。

  只有中國人在中國確立了自由文明之後,而且能夠自如地享有自由文明,能夠正常運行自由文明,這樣中國人是把西方文化的自由精神學到家,是把西方文明的核心價值學到了手,這如中國人可以學習電腦壹樣,難道最新科技是由於是西方人,中國人就不能學習,文化價值與政治文明也是壹個道理,中國的國情是什麽,就是中國需要有尊嚴的生活,是人壹樣的生活。

  1

  07

  03. 28

  1

  07

  只有中國人把自由文明學到家,就有可能為自由文明提供中國智慧或中國經驗。

  2010-3-17

  第 6 章 民主程序的正常運行

  當中國完成政治轉型之後,當中國通過社會改良確定民主制度時,中國只是站在民主制度的門口,中國只是站在中國現代文明的門口。

  當中國人能夠牢固確定民主制度之後,當中國人可以輕松自如運用民主制度時,這是中國人在基本構建中國的民主制度,是基本在構建中國現代意義的民主社會,中國現代文明的雛形在基本完成。

  中國人正常運行民主制度,是中國人的民主制度的社會實踐,是中國人正常運行民主制度的社會積累。

  如何正常運行民主制度,依然需要中國人的政治智慧,需要中國人的民主思想或自由思想,就是說,需要中國智慧,需要中國思想。

  中國人要運用民主制度,不僅要熟知民主制度的遊戲規則,而且要根除惡習,要破除愚昧的思維方式,要學會運用民主制度的遊戲規則,而不是破壞或輕視民主制度的遊戲規則,就是說,民主制度是法治體系,需要按憲法程序依法運行,法治社會就是需要任何人或政黨遵守國家法律,這就是法治觀念。

  中國人的民主智慧或民主思想水平越高,運行民主制度的政治水平就會越高,運行民主制度的遊戲水平就會越高。

  1

  08

  03. 28

  1

  08

  壹是中國人要正常運行民主制度,就需要中國人正常運行民主制度的遊戲規則,如此,中國會有可能在正常運行民主制度,如踢足球,要運用足球的遊戲規則,這樣是在踢足球,而不是在足球場玩排球,這是其壹。

  其二,既然要踢足球,那麽踢的水平要高,要有獲取世界杯冠軍的願望,那麽這樣玩的水平就會提高。

  既然中國人是在運行民主制度,而且要正常運行民主制度,因此要為民主制度提供中國智慧或中國經驗。

  2008-1-7

  第 7 章 民主社會如何防止內亂

  對於民主社會的持續發展,社會需要維持持久和平、自由與繁榮,只能避免內亂的發生。

  如果社會制度不是維持和平、自由與繁榮,那麽會有可能存在內亂的威脅。

  社會制度如何控制內亂的發生,壹是構建完善的法律制度,通過法律制度的確立,確定完善的社會制度,如政治人物或政府首腦的政治權力要受到法律限制,如果政治人物的政治行為違背和平、自由與繁榮的基本原則,那麽法律能夠防止政治人物的政治行為,這是對政治人物威脅社會的預防,而這只能建立權力制約的三權分立的憲政民主,通過權力制衡制約政治人物的權力擴大。

  其二,防止民間社會力量制造內亂。

  1

  09

  03. 28

  1

  09

  如果民間社會力量的社會行為,是威脅和平、自由與繁榮,法律制度要能夠有效防止或制約。

  社會要防止社會行為存在內亂,壹是社會成員要有審慎的理性判斷,社會行為要受到理性的嚴格制約。

  如果社會行為是維護和平、自由與繁榮,可以實施社會行為,如果思想學說維護和平、自由與繁榮,可以承認思想學說。

  要防止內亂的發生,壹是壹個社會要有理性判斷的知識理性或政治理性,什麽社會行為是維護和平,自由與繁榮,什麽社會行為是威脅和平、自由繁榮,這需要最基本的理性判斷或價值判斷。

  其二,什麽思想學說是維護和平、自由與繁榮,什麽思想學說是破壞和平、自由與繁榮,什麽真理,什麽是謬論,需要知識理性的理性判斷。

  從文化意義講,只能提升社會成員的理性判斷的理性能力,壹方面對真理的認識要審慎,壹方面對行為的實施要謹慎。

  其實在民主社會,由於各個社會階層的社會利益的平衡,而且由於民間信息的暢通,因此,社會可以維護社會各個階層的社會利益,因此壹般也不會存在內亂,英美國家的長久穩定可以證明。但是就中國社會的歷史經驗,如中國民國的顛覆,就是由於民眾受到極端思想學說的蠱惑,另壹方面,如德國的納粹的上臺,也是民眾由於受到極右思想的蠱惑。

  因此民主社會在不同國家也是有不同境遇,中國的民主制度如何保持長久的穩定,也是需要中國人的理性把握。 2008-1-9

  1

  10

  03. 28

  1

  10

  第 8 章 國家由精英管理

  從人類社會的歷史存在的基本事實可以證明,國家要發揮國家的正常功能,只能由精英來管理。

  在專制社會,由於不公平的社會競爭,會使卑劣之人混入管理階層,會使無能之輩或卑劣之徒會混入管理階層.

  由於管理階層為平庸或卑劣之輩把持,那麽庸人或壞人不僅不能幹好事,而且會幹懷事,不僅管理階層不能把國家管理好,不僅不能發揮國家的正常功能,而且管理階層的庸人或壞人會敗壞國家。

  國家管理要由精英管理,為了使精英進入國家管理階層,為了使國家管理階層吸收精英,國家管理形式只能是民主制度或自由制度。

  由於民主制度的公平、公開、公正的社會競爭,國家管理階層可以吸收精英,社會競爭會淘汰無能或卑劣之輩,無能或卑劣之輩不能混入管理階層。

  既然管理階層要由精英來管理,壹是國家形式要有吸收精英進入國家管理階層的社會競爭的社會規則.

  二是在管理階層由精英管理時,壹方面精英能夠正常運行國家的權力,精英可以有效正常發揮國家功能。

  如果國家由精英管理,其壹精英人物只會幹好事,能夠幹好事,而且能夠把好事幹好,國家會是安定、繁榮,社會成員是幸福。

  1

  11

  03. 28

  1

  11

  國家由精英來管理,精英不會幹壞事,不能敗壞國家,至少可以保證國家不會存在壞的危險,社會成員不會承擔災難.

  要保證由精英來管理,壹是要確定能夠吸收精英進入國家管理階層的公平的社會競爭,要確定公平競爭的社會制度。

  二是,要有限制精英行使國家權力的社會制度,依據法律制度要防止精英只能幹好事,而且要把好事幹好,要制約精英把好事幹成壞事。

  2008-1-14

  第 9 章 中國需要的是耐心

  構建中國現代文明,需要采取中庸的文化立場,只能以緩進、平和、穩步的方式推進。

  在中國現代文明的構建中,每壹代中國人要理性認識壹代中國人,只是中國文明構建的壹個環節,而不是壹代中國人可以完成中國現代文明的構建。

  構建中國現代文明,需要中國人的耐心,需要中國人的韌性,每壹代中國人要以最大的耐心做細致工作,每壹代中國人要以最大的耐心完成壹代中國人需要完成的任務。

  建造壹座樓房只能是壹個環節扣壹個環節逐步完成,中國現代文明的構建是如此。

  中國現代文明構建,只要每壹代中國人高質量完成每壹代的任務,那麽下壹代中國人可以完成下壹代人的任務.

  1

  12

  03. 28

  1

  12

  每壹代中國人只要高質量把每壹代中國人需要做的做好,那麽每壹代中國人是在壹環扣壹環構建中國文現代明。

  2008-4-30

  第 10 章 中國現代文明的持續發展

  回首中國社會的現代之路,可謂是曲曲折折、彎彎曲曲,但是現代中國人面對中國的現代之路,至少要有基本的理性認識,要有基本的社會能力能夠做到,要保證現代之路不能受到幹擾或破壞,不能偏離軌道而誤入歧途。

  壹是中國人要理性認識現代之路的持續發展,現代文明的構建是持續推進的文明進程,現代之路不能出現中斷或阻擾。

  二是中國要有理性能力和社會能力,能夠把握中國現代文明的持續發展,這是最重要的方面。

  要保持中國現代文明的持續發展,要維護中國社會的和平、自由與繁榮,中國現代文明構建只能是以和平方式穩步推進。

  中國社會的現代轉型要完成社會目標,需要以和平、溫和、平緩的改良方式推進,不能采取激進、極端、暴力的社會革命方式,盡管社會轉型就是壹次社會革命,但是成本最低的是以社會改良的方式完成社會革命(政府改良的和平革命)。

  並不是說中國不會出現社會革命的可能,尤其現代轉型處於關鍵時期,中國人要理性認識社會轉型中出現的復雜問題。盡管有時革命是不可避免,但是依然需要和平革命。

  1

  13

  03. 28

  1

  13

  確定中國現代文明的基本框架之後,確定中國式的自由文明之後,中國現代文明的構建只是完成壹半,壹半的任務是中國人要正常運行自由文明,要正常享有自由文明,中國人要警惕社會革命的發生。

  中國人要有高的理性能力和社會能力,要有建設能力,要能夠構建中國現代文明,中國人要做不僅有實效,而且具有社會價值。

  2008-5-28

  第 11 章 遊戲規則的存在

  壹是社會要存在遊戲規則,二是社會存在要正常運行遊戲規則,壹個社會的遊戲規則存在價值或意義,社會存在會處於社會文明的存在狀態。

  如何依據遊戲規則,可以從兩個方面說明,壹是社會成員要接受社會文明,要接受遊戲規則。

  二是要依據遊戲規則,不僅是在觀念或知識問題,社會成員要認知遊戲規則,而且要依據法律制度保證遊戲規則的正常運行,社會文明是法律制度在確立。

  只有社會成員遵循遊戲規則,社會存在才會有可能正常存在,從學理意義講,這是社會存在的比較理想的情況。

  遊戲規則包含兩個內容,壹是遊戲正常運行需要遵循遊戲規則,社會正常運行需要遵循法律制度。

  1

  14

  03. 28

  1

  14

  二是對於違規的禁止或限制。

  從中國社會分析,壹是中國人的遊戲規則的觀念或價值淡薄,中國社會不存在遊戲規則的觀念,因此存在違規行為。

  二是遊戲規則要依據法律制度,而且法律制度包含對於違規行為的限制或禁止,對於違規行為的懲罰。

  另壹方面盡管法律制度確定遊戲規則,但是要能夠保證遊戲規則的有效存在,要保證遊戲規則的正常存在,需要法律制度保證遊戲規則的正常存在,法律制度存在如何保證遊戲規則的有效實用。

  遊戲規則的監護或維護只能是依靠司法,司法獨立,可以起到監護或維護遊戲規則的正常運行。

  現在中國市場秩序的混亂,壹個原因就是不存在遊戲規則,這就是法治的不健全,另壹方面是由於司法的不獨立,因此有的人是不遵守遊戲規則,因此要保證市場的正常運行,只有建立法治社會,並且是司法獨立,這樣才能確立遊戲規則,而且可以保證遊戲規則的有效實施。

  在中國社會的其它方面亦是如此,只是多的潛規則,但是沒有遊戲規則,即使有,也不是社會普遍意義的遊戲規則,只是人為隨意指定的遊戲意義,因此中國社會只有建立法治社會,只有通過法律確定壹個社會的文明規則,這樣壹個社會才會存在文明意義的遊戲規則,這樣社會才會正常運行,而不是混亂,而不是潛規則(只是荒謬)。

  1

  15

  03. 28

  1

  15

  說到底,中國只有建立民主社會,只有建立法治社會,這樣社會才會存在高級文明的遊戲規則,而且遊戲規則可以正常實施,並且法律制約違規存在,這才是公開、透明的社會,那麽黑暗中的潛規則就不會存在。

  2008-10-14

  第 12 章 建設道路

  人類社會要能夠保持和平、自由與繁榮的持續發展,需要尋求建設意義的社會模式,尋求建設模式的社會制度。

  建設意義的社會模式,社會只向好的方向發展,只是在持續發展的道路上前進,不會向壞的方向發展,不會出現壞的情況,不會存在破壞或混亂。

  如荒地,建設道路是把荒地變成綠地,如社會由低極文明向高級文明的持續發展,要把荒地變成綠地,要尋求建設模式,在建設模式的建設道路,在荒地可以種草或種樹,而且限制或禁止對草木的破壞。

  如果破壞草木,要受到懲罰。在建設模式,可以在荒地種草,不能破壞草木,不會破壞草木。

  中國要尋求能夠保證社會持續發展的建設模式。建設模式從社會制度講,是尋求能夠保證持續發展的社會制度。

  社會制度的確定要依據法律制度,這是其壹。其二,建設模式是指社會持續發展的社會模式。

  1

  16

  03. 28

  1

  16

  建設模式的尋求首先是思想觀念的改進,要尋求社會的持續發展,最核心問題是要解決觀念或價值問題。

  中國社會的持續發展,面對各種社會困境,需要解決思想觀念的問題。要學會建設,而且要善於建設,這是其壹。

  其二,要清除破壞的觀念。如果學會建設,不會破壞,中國現代文明的構建,中國社會持續發展是現實可能。

  通過英美國家的長期穩定的持續發展的社會經驗,中國社會要尋求社會發展的建設模式,壹是人的思想觀念的轉變,就是人要有建設意義的思維,而不是破壞思維,這樣中國人就會尋問社會的建設意義或建設模式,因此,人就會發現民主制度的建設模式,這樣中國人才會尋求民主制度的構建,擇善而從,擇優而從,這是具有正常理性的人的正常思維。

  可見,中國社會要持續穩定的有效發展,只有構建民主制度,構建能夠保證社會持久和平、自由與繁榮的建設模式。

  2008-5-3

  第 13 章 文明精神與制度精神

  文明精神,壹方面是文化價值或知識價值,是觀念存在,是人文精神。

  文明精神存在於精神世界,而且文明精神通過社會制度來確立。

  1

  17

  03. 28

  1

  17

  如果社會制度能夠確定文明精神,社會制度的制度精神是文明精神,如自由制度確立自由精神,自由制度的制度精神是自由精神,制度精神與文明精神是壹致。

  如果社會制度並不存在文明精神,社會制度與文明精神相悖。

  文明精神只是知識價值,而不是社會存在,如自由精神,如果社會制度是專制社會,但是社會意識會存在自由精神或民主精神,自由精神,只是知識價值,而不是社會制度的制度精神,不是社會存在。

  文明精神要以社會制度確定,制度精神是文明精神,社會存在是文明精神的存在,社會存在與價值觀念是壹致。

  制度精神是文明精神,社會意識與社會存在是壹致,制度精神與文明精神是壹致。

  2008-6-4

  第 14 章 自由文明與中國的現代文明

  中國的自由文明存在中國思想,中國的自由文明存在中國道路。

  但是中國並不是單純的自由文明,有必要明確自由文明與中國現代文明的關系,要尋求中國現代文明的中國思想。

  中國現代文明是以自由文明的核心價值,但並不單純訴求於自由與民主。訴求自由時,是在確定自由文明,是以自由文明為核心價值(民主、自由、平等、權利、尊嚴、理性、寬1

  18

  03. 28

  1

  18

  容),但是在尋求社會文明的綜合文明(公正、幸福、和諧或平衡、誠信、安全、和平),是提升綜合文明的文明程度。

  中國的自由文明要確定自由價值,這是基礎,這是消極意義。

  但是從積極意義,自由價值與其它文明價值是兼容,在訴求自由時,中國要訴求其他的文明價值,如正義、公正,如平等,如和諧、和平,如幸福。

  就是說,尋求社會文明的綜合文明,尋求社會文明的全面發展,提升社會文明的綜合水平,尋求綜合文明的持續發展。

  中國思想或中國現代文明從兩個意義可以解釋,壹是綜合文明,是訴求文明精神的綜合意義,不論是自由,還是正義,或和諧或幸福。

  從消極意義,中國現代文明可以避免或消除自由文明的缺陷。

  從積極意義,尋求社會文明的綜合文明,這有利於社會文明的綜合發展,從長遠意義,可以提升中國現代文明的文明程度。

  尋求社會文明的持續發展,不僅尋求綜合文明,而且要提升綜合文明的文明程度,這是中國思想。

  如果中國人訴求自由文明時,可以訴求中國思想,那麽中國現代文明的中國道路,可以為人類文明提供中國經驗。

  在中國現代文明的構建中,在積累中國智慧,可以完善中國思想,中國思想可以提供思想支持。

  1

  19

  03. 28

  1

  19

  2008-6-28

  第 15 章 中國現代文明的文明意義

  文明演化是自然演化的文明進化,盡管從價值層面,會存在不同的價值訴求,有的價值訴求是可以實現,有的價值取向是在高級文明可以實現。

  自由訴求是可以訴求的壹個文明價值,當中國在確定自由文明之後,從社會文明的文明意義,在中國實現了自由文明,但是自由文明的主要價值訴求是自由與民主,自由是自由文明的核心價值。

  從文明意義,中國人要尋求社會文明的綜合文明,是尋求社會文明的全面進步,這是無可置疑。

  在自由文明的文明構建中,只要中國確立中國文明的中國思想,中國可以逐步實現文明價值的文明訴求。

  生活是尋求自由、幸福、和諧、美好、尊嚴,只能訴求於文明存在,如果社會文明是文明精神的實現,如自由、正義、和平的實現,如和諧、平等、誠信、尊嚴的實現,生活可以達成美好,幸福,和諧、自由、尊嚴。

  從本質意義,文明意義是生活意義,是社會意義。

  如果只是訴求壹個文明價值,如自由,而忽視其他文明價值,如正義或公正,社會文明會存在異常,會存在鄙陋,盡管並不存在完善意義的完善社會。

  1

  20

  03. 28

  1

  20

  在自由文明的構建中,可以從中國現代文明的宏觀意義出發,可以訴求其它的文明價值,可以在自由文明中實現其它文明價值,只要同自由文明不是對抗或沖突,只要同自由文明可以兼容。

  中國現代文明的文明意義,壹是對於中國人的生存意義,是提升生存質量,是提升生活質量。

  二是對於人類文明的文明意義,可以提供中國思想或中國經驗。

  2008-6-28

  第 16 章 中國現代文明與中國道路

  中國現代文明的中國道路,是中國在社會層面,對於中國現代文明的構建。

  中國人要明確中國立場,要有十分明確中國思想,而且中國思想要達成完善、健全的思想意義,能夠為中國現代文明的構建,提供堅實的思想支持,這時是十分重要的問題。

  欲行先要思,想好在做,做才會有意義,做才會成功。

  二是可以明確中國前進的明確目標,可以依據中國思想構建中國現代文明,構建中國特質的自由文明,構建中國思想的民主文明。

  但是,中國思想的完善意義的思想構建,壹方面是政治哲學家與民主理論家的思想構建,另壹方面,中國思想的完善意義,需要中國現代文明的文明構建的社會積累。

  當中國現代文明的構建成為社會意義時,中國踏上中國現代文明的中國道路。

  1

  21

  03. 28

  1

  21

  這是中國道路的文明意義,中國道路是中國思想的社會意義,是中國現代文明的構建的社會意義

  而且是存在中國思想的中國自由文明,這是中國道路,由於存在中國道路,在制度層面,會存在中國制度。

  只要中國道路是成熟之路,如果中國可以為自由文明提供中國文明,壹是中國文明,中國自由文明具有中國思想,具有中國特質,這是中國特質的自由文明,是中國文明的自由文明。

  其二,中國道路需要中國智慧的智慧支持,這是政治精英的政治活動中的創造。

  中國道路是明確構建中國現代文明(中國特質的自由文明),這是中國道路的社會意義。

  中國思想的自信,是來自傳統文化的文化思想的認知,是來自對於中國人的聰明智慧的確信。

  2008-6-28

  第 5 部分 中國制度

  第 1 章 思想與制度

  從思想層面講,壹個思想是壹個文明,壹個文明是壹個社會制度,自由主義思想是人類的現代文明,自由思想就是自由制度。

  1

  22

  03. 28

  1

  22

  中國思想是以自由思想或民主思想為核心價值,中國的自由制度完全可以借鑒西方的自由制度或民主制度,這是中國自由文明的自由制度或民主制度的大框架。

  中國的現代文明存在中國思想,中國思想可以確定中國制度。盡管中國制度是以自由制度或民主制度為核心,同美國制度並無實質意義的差異。

  但是在自由制度的文明制度,中國存在中國制度或中國模式,如自由制度存在美國制度,存在德國制度,並不是完全相同的自由模式,壹個國家存在壹種模式。

  從兩方面可以說明,壹是自由制度的中國模式,同樣是自由制度,中國完全可以依據西方的自由制度的制度設計,如美國的自由制度或民主制度基本是適合中國社會的國情。

  由於中國自由主義思想的存在,因此中國可以尋找中國模式,中國可以確定中國制度,是確定適宜中國國情的自由制度。

  如黑白花奶牛移植在中國之後,是在中國的繁育,是在中國土壤的生存,因此會存在中國的黑白花奶牛,盡管中國的黑白花奶牛依然是黑白花奶牛,而不是其它品種的奶牛。

  這是自由制度的中國模式,這是自由模式的中國制度。

  其二,是中國現代文明的中國制度,中國現代文明盡管是以自由文明為核心價值,但是要尋求社會文明的綜合文明,這個綜合文明是指單純意義的現代意義的文明精神的文明實現,並不泛指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如現代意義的社會正義,如幸福價值,如人道精神等,可以是中國現代文明的文明精神,而且可以通過中國制度能夠實現為制度精神。

  1

  23

  03. 28

  1

  23

  既然是尋求社會文明的綜合文明,但是是在自由制度的制度體系,不能對自由制度構成威脅,不能同自由制度構成沖突。不可欲求的文明精神,需要有理性判斷,不能強加於自由價值。

  文明價值,只有依據社會制度或法律制度的確定為制度精神,文明價值才是文明精神,壹個社會可以實現文明價值。如果中國現代文明的文明精神通過社會制度可以實現,由此構建的社會制度就是中國制度。

  由此思想生成制度,制度實現文明精神。

  2008-6-30

  第 2 章 國家憲法與自由制度

  社會制度是通過國家憲法在確定,國家憲法具有至高無上的法律效力。

  參加足球比賽,首先需要確定遊戲規則,當遊戲規則確定之後,比賽才會存在公正與合理,裁判只是司法意義,是對遊戲規則的公正裁判。

  對於壹個文明的社會制度,是由國家憲法在明文規定,在自由社會,自由制度是通過國家憲法來確定。

  在自由社會,自由是核心價值,同自由相關的文明價值是平等與民主,這是文明精神,這是文明規則,因此自由精神是通過憲法意義的法律制度來確定。

  1

  24

  03. 28

  1

  24

  自由制度的制度精神是自由精神與民主精神,是要確保人可以享有個人自由。享有個人自由是自由制度的核心意義,但是如何保障人可以享有自,需要的是依靠法律制度(自由制度)的堅實保障。

  中國的自由制度,中國的國家憲法,可以直接借鑒西方自由文明的文明意義,但是從中國意義,存在兩個問題,壹是國家憲法的完善意義。

  國家憲法除了自由制度的核心意義,需要對自由制度的實際意義作出明文規定,不僅有大的框架,而且有細的規定。

  二是國家憲法的法律意義。

  國家憲法對於國家憲法的法律地位,要作出明確的規定,壹方面國家憲法在規定自由制度,這是自由制度的社會規則,如民主選舉、如三權分立、如聯邦制、如兩黨制、如總統制等。

  當遊戲規則在規定之後,如何實施遊戲規則,這是其壹,當國家憲法明確規定的自由制度時,那麽自由制度如何實現,這依然是自由制度的法律實現。

  三權分立的權力制衡是壹個方面,另壹方面,根據中國的現實問題需要明確的規定。

  如何保證國家憲法的至高權威,需要實施對任何人的法律制約,包括國家總統,包含對司法的制約,包含對軍隊不幹預政治的制約。

  法律制度是制度制約,制度制約是國家憲法的規定。

  1

  25

  03. 28

  1

  25

  壹方面國家憲法明確規定自由制度,明確規定自由制度的法律制度,另壹方面,國家憲法如何起到至高權威的法律意義,依然是通過法律制衡在實現,或者,權力制衡是通過法律規則在實現。

  通過制度制衡可以保障國家憲法的至高權威,任何人不能違背國家憲法,這是國家憲法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樣是中國的自由制度需要解決的問題。

  盡管西方的自由制度為中國提供可貴經驗,但是中國的國家憲法要做到精細,在制度制衡方面,可以做到精致,可以完全確保據國家憲法的至高權威。

  通過制度制衡,可以維護國家憲法的至高權威,只有國家憲法受到有效維護,自由制度才能受到法律保障。

  國家憲法需要修改,這是需要國家憲法的明確規定,但是如果中國人不會忘記袁世凱的復辟帝制,中國人需要清醒的認識。

  2008-6-30

  第 3 章 文明精神與制度精神

  文明精神,存在永恒意義的文明精神,如和平、正義、幸福、自由、誠信、公正,存在相對意義的文明精神,古典文明有古典意義的文明精神,如勇敢、忠誠,現代文明有現代意義的文明精神,如民主、自由、平等。

  文明精神存在現實的可欲,存在現實的不可欲,存在文明演化中的可欲,存在幻想的不可欲。

  1

  26

  03. 28

  1

  26

  現代文明的法治社會,如果文明精神成為社會存在,要成為可以實現的文明享有,需要制度精神的支撐。

  在意識層面,如果人接受人文精神,而且如果人是在踐行文明精神,人的社會存在會存在文明精神。

  如果文明精神並不能通過制度文明來確定,那麽壹個文明制度並不存在文明精神,這是制度文明與文明精神的直接關聯,這是制度精神與文明精神的意義互生。

  文明精神只有通過制度文明才能實現,如果社會制度實現了文明精神,那麽制度精神是同文明精神是壹致。如此,文明精神才會受到社會成員的普遍認同,這如遊戲規則的權威意義,只有遊戲規則具有權威意義,人才認同或遵循遊戲規則。對文明精神的認同或接納,從消極意義,是通過文明規則的文明教化,人是在接納。

  如果中國現代文明的文明意義,在有十分明確的意義確定之後,中國需要明確中國制度的制度意義,不論中國現代文明的文明精神是什麽,中國制度需要實現文明精神,中國要構建中國的現代文明,只有通過中國制度的制度文明,實現中國現代文明的文明精神,只有在這個意義,中國現代文明才會實現。

  文明精神與制度精神的生成關系,是制度精神生成文明精神。制度文明是通過現代思想在生成,只有通過制度文明確定文明精神,這樣文明精神才是社會存在,才會是可欲可求的存在,才會是可觸可摸的存在,這樣中國的現代文明才是社會現實。

  如果只是依靠人文素質的提升,依靠精英的教化,而不依靠制度文明的確定,文明精神只是意識存在。

  1

  27

  03. 28

  1

  27

  從另壹個意義,這就是人是不可信的,即使是偉人或聖人,如果擁有無限的權力,那麽也會產生腐敗,只有制度是可信的,因為任何人在遵循制度文明時,都不會或不能或不敢濫用權力。

  2008-6-30

  第 4 章 中國思想與中國制度

  尤其在現代社會,制度文明已成為人類共識,是文明可欲可求的最好途徑。只有把思想確定為制度,制度精神實現文明精神,壹個制度是壹個文明,是可欲的制度文明,制度文明是文明的實現。

  既然中國思想的哲學思考,是對中國文明的思想,精確地說,是中國現代文明的中國思想。

  中國思想的實現,是通過制度文明來實現,中國制度是依據中國思想的制度構建。

  中國思想包含兩個內容,壹是中國的自由文明,二是中國現代文明的綜合文明,因此中國制度包含兩個制度構成。

  中國現代文明是以自由文明為核心價值,因此中國制度的制度構成,核心構成是自由制度,對於自由制度,中國完全可以借鑒西方自由制度的成熟的制度構成,如三權分力,如聯邦制,如民主選舉,如總統制,如自治制度。

  另壹方面,中國思想是在自由文明的基礎框架下,是尋求社會文明的綜合文明,中國人對於文明訴求,除了自由訴求之外,中國人有中國人的現代意義的文明訴求。

  1

  28

  03. 28

  1

  28

  綜合文明是實現可欲的文明訴求,如正義或公正,如幸福,這是中國人的生活訴求,這是中國人的現代意義的文明訴求。

  只要是可欲的文明訴求,是現代中國人的生活訴求,從文明意義,從生活意義,現代文明訴求存在核心價值的文明精神。從生活的本質意義,從生活的文明意義,在現代文明訴求中,存在核心價值的文明意義。

  中國現代文明要提升綜合文明的文明程度,需要制度構成。

  中國制度的制度構成,在自由制度的核心構成之外,需要確定中國現代文明的文明意義的制度構成。

  構建中國制度,壹是中國思想的完善意義,中國思想,壹是自由主義的中國化,是中國自由主義思想,在制度構成方面,同西方自由制度的並無實質意義的差異。

  二是社會文明的綜合文明,要確定綜合文明的文明精神,要確定綜合文明的文明精神的核心價值,這是中國思想的完善意義。

  只有中國思想的思想完善,在制度層面,依據中國思想可以設計中國制度,尋求中國制度的完善意義,尋求中國制度的中國特質。

  中國制度是以自由制度為核心價值,其它意義的文明制度只是完善意義,只是健全意義,因此只是自由制度的補充,這是制度構成的基本框架。

  需要確定制度構成,是國家制度的組成部分,具有法律意義的制度構建。

  1

  29

  03. 28

  1

  29

  因此,自由文明的文明精神通過自由文明可以實現自由、民主與平等等價值意義,而且通過中國制度的補充意義的制度構成,可以實現正義或公正、幸福(或愛或人道)等價值意義,就是說,中國的自由文明是具有中國思想的中國特質。

  2008-6-30

  第 5 章 中國思想與中國現代文明

  需要從文明精神中確定核心價值,這是中國制度的制度構成的思想依據。

  生活的最高意義,壹是自由,壹是幸福。幸福並不只是倫理價值,而是生活的本質意義,是生活的最高意義,因此是生活的永恒意義的價值訴求。

  在中國構建中國現代文明時,中國思想的壹個意義是幸福價值,幸福價值可以作為中國精神的文明精神,中國現代文明要包含壹個文明意義,是幸福文明。

  盡管自由價值並不附加幸福價值,但在現代生活,中國思想在觀念意義,並不把幸福價值附加在自由價值,並不把幸福文明附加自由文明。自由文明可以作為獨立意義,從獨立價值可以實現。但是中國思想的自由文明可以是綜合意義的文明尋求,因此在中國自由文明的綜合文明中可以附加幸福價值,可以附加幸福文明。就是說,自由價值本身並不附加幸福價值,但是自由文明的文明尋求可以附加幸福文明,這是中國思想的自由文明的綜合意義。

  幸福文明意味幸福生活,如果人類生活是幸福生活,人類文明就是幸福文明,人類生活的和諧在於幸福生活。

  1

  30

  03. 28

  1

  30

  幸福意義並不是個人生活的幸福意義,而是共同生活的幸福意義,如果在個人生活中是幸福,但是在社會生活是痛苦,這並不是幸福意義的基本內涵。

  現代文明,社會生活是共同生活,只有人的社會生活是幸福意義,只有壹個社會實現社會生活的幸福意義,壹個社會是幸福生活,是幸福文明。

  幸福的生活訴求,是人類生活的基本訴求,是人類生活的最高價值,如社會生活的安全感,在社會生活中不存在恐懼,有安全感,在社會生活中有歸屬感,從本質意義是幸福訴求,中國人的社會訴求中,最重要的壹個意義訴求是社會正義,可以指社會公正,壹個社會要能夠維護正義,正義不僅受到維護,而且正義受到伸張,這樣的社會才會是好的社會,才是文明意義的文明社會。

  中國人有社會正義的社會訴求,這是中國人的思想,因此現代社會的文明意義的壹個核心價值,是社會正義與社會公正。

  社會正義是社會穩定的基石,是生活的安全、幸福的基本保障。

  從社會正義的意義確定,從兩個方面可以說明,壹是社會公正,是尋求不同利益集團的利益平衡。

  自由制度的確定,由於社會的公正、公平、平等、自由、民主價值受到維護,自由社會可以實現社會正義,這是自由制度的正義意義。

  從社會正義的獨立意義,中國現代文明在文明構建中,可以確定正義精神,正義從本質意義,是維護人類的善的本性,是維護人類生活的靈魂家園。

  中國思想的中國意義,可以包含三個基本價值,壹是自由,壹是幸福,壹是正義。

  1

  31

  03. 28

  1

  31

  從本質意義,自由、幸福與正義是關聯,是互相生成,因此中國現代文明的文明意義,壹是自由文明,二是正義文明,三是幸福文明,這就是中國思想的自由文明的綜合文明。

  中國現代文明的中國社會,是自由社會,是正義社會,是幸福社會,是社會文明的綜合意義的文明提升。

  2008-6-30

  第 6 章 中國制度與制度精神

  中國制度包含兩個方面,核心制度是自由制度,是自由文明。

  核心制度是中國制度的大框架或基本框架,如房屋結構的基本結構或核心結構,是樓房建成之後基本框架,這是中國制度的基本構架,是中國制度的核心構成。

  如果說自由制度是樓房的核心框架,那麽中國制度的輔助構成,如樓房的輔助構成。

  中國制度,壹是自由制度,這是核心價值或核心制度。二是文明制度,這是狹義文明的意義,是指自由文明之外的文明意義,這是輔助文明的制度構成。

  中國制度是制度文明的實現,制度精神是文明精神的實現。

  自由文明是中國現代文明的核心價值,自由文明的實現或達成,是通過自由制度的實現,自由制度的制度精神是自由精神與民主精神,這是文明精神與制度精神的關聯。

  中國制度的第二構成是文明制度,這裏需要進壹步說明,綜合文明的文明精神,需要的是制度構成的制度實現,這是中國制度的文明制度的第二構成。

  1

  32

  03. 28

  1

  32

  文明精神,是通過中國制度的文明制度在實現,如自由制度的制度構成,文明制度可以實現文明精神。

  中國思想的文明意義,是通過文明制度來實現,這樣中國制度的制度精神,壹是自由精神或民主精神,是自由與民主的壹種實現,二是現代意義的文明精神,如社會正義、幸福,是正義文明或幸福文明的壹種實現。

  中國制度的制度設計,需要制度學者或專家,需要制度思想家的精心設計。

  通過中國制度的制度設計,要做到完善、健全、精致,能夠把中國思想通過制度設計來實現,這是制度轉換,這是文明轉換,這是思想轉換。

  把中國思想轉換為中國制度,把中國制度轉換為中國的現代文明,這是不同層面的意義轉換。

  中國思想從思想層面講,是理想主義的自由主義思想,是中國的自由主義思想,是中國意義的自由主義,是中國現代文明的文明意義的自由主義。

  中國制度的制度設計,壹方面是初步設計,當中國在構建自由中國時,中國制度要有完善意義的精致設計。另壹方面是通過構建中國現代文明的文明進程,對中國制度在逐步完善。

  文明制度必須是中國制度的制度構成,壹是國家制度,國家憲法有明確規定。二是法律制度,具有法律意義,通過法律制度的制度確定,存在法律效力。

  如實現社會公正,制度設計可以設計協商制度,就是通過法律規定確立協商制度,這樣在社會生活中可以實現協商制度,因此可以維護社會公正,另壹方面社會成員可以是有法可依,從而可以維護社會成員的利益。

  1

  33

  03. 28

  1

  33

  2008-6-30

  第 7 章 中國制度與中國經驗

  如果中國制度是完善意義的制度構成,是自由文明的綜合文明的制度設計,是自由文明的平衡文明的制度框架,那麽,中國在設計中國制度時,要做到完善意義的精致設計。

  當中國人在享有自由文明時,中國是中國意義的自由文明,是中國意義的現代文明,是自由文明的中國制度。

  中國人在構建自由文明時,在享有自由時,中國是在構建自由文明的綜合文明,是在提升自由文明的文明水平。

  自由中國的文明水平,是社會文明的綜合文明的制度實現,其二,是社會文明的文明精神的實現與提升。

  如果可以做到中國制度的實踐成功,如果可以做到中國的現代文明(可以簡稱中國文明)的實踐成功,那麽中國制度會存在中國經驗,中國的現代文明會存在中國經驗,這是自由文明的中國經驗。

  中國經驗,第壹個意義是對中國現代文明的文明意義。中國現代文明的文明構建,是中國社會發展的長遠設想,因此在中國人構建中國的現代文明時,需要用中國人的智慧在構建,需要用中國人的思想在運行自由制度,這樣在社會意義的運行層面,中國會積累中國經驗。

  1

  34

  03. 28

  1

  34

  這個中國經驗,可以解釋為中國思想的壹個方面(另壹個方面是理論層面或哲學層面的中國思想,哲學層面與實踐層面的中國思想通過思想整合就是中國思想),或中國智慧的壹個方面,是中國的自由文明在社會層面的智慧存在或思想存在。

  以中國思想在運行中國制度,以中國智慧在構建中國的現代文明,以中國智慧在運行自由制度,以中國智慧在運行中國制度的文明制度。

  壹是中國經驗是中國人構建中國現代文明的智慧運用,因此可以積累中國經驗。

  中國制度在制度構成之後,中國的現代文明僅僅只是壹個起點,因此必須積累中國經驗,就是說,需要運用中國人的智慧或思想在運行中國制度,在構建中國的現代文明。

  其二,中國經驗的社會層面的思想積累,可以完善哲學層面的中國思想,這樣可以健全中國制度,盡管中國制度可以精心設計,但是第二構成的文明制度,需要社會意義的健全與完善。

  中國經驗的智慧積累,為中國文明的文明推進,提供經驗支持,提供智慧支持,這是必要。

  中國經驗,只能是社會意義的中國智慧,如美國人在民主道路的美國智慧,當中國人踏上中國文明的自由之路之後,中國需要積累中國經驗。

  第二個意義,中國自由文明的中國經驗,對人類具有文明意義,這是中國經驗的壹個意義。

  自由制度或民主制度是不斷健全完善的實踐過程,並不會存在固定不變的壹個模式,中國制度在構建之初,只是最基本的制度框架,基本確定自由制度的制度模式,然後在社會實1

  35

  03. 28

  1

  35

  踐層面在不斷在健全與完善,在這個社會實踐過程中,依然需要哲學意義或理論意義的不斷提升與反思,這就是社會發展的線性發展的基本情況。

  2008-6-30

  第 8 章 中國模式與中國特質

  中國思想設計的中國制度,是自由制度的中國模式。

  中國制度包含兩個內容,就是說,中國制度的制度構成,是由兩個部分構成。壹是自由制度,是中國制度的核心構成,二是文明制度,是中國制度的基本構成。

  中國制度是制度設計,是自由制度的中國設計,是中國思想的自由文明的制度設計,中國制度的自由制度,是中國模式,而且中國制度是完善的健全的自由文明的政治制度與社會制度,是精確設計的國家制度。

  因此,是國家憲法的明文規定,是國家制度或政治制度的制度構成,是法律意義的制度文明。

  制度文明從法治制度的意義解釋,這是法治社會的基本存在,中國制度是法治制度,是法律意義的制度構成。

  自由文明的中國現代文明是中國模式,自由制度的中國制度是中國模式,為什麽會存在中國模式,這是中國思想的自由文明的文明訴求,這是中國思想的制度設計。

  1

  36

  03. 28

  1

  36

  由於是中國制度的中國模式,因此是中國特質,是中國特質的自由文明,是中國特質的自由制度或民主制度。

  為什麽存在中國特質,就是中國制度的制度構成,存在中國思想,是自由文明或自由制度的完善意義與健全意義的文明訴求。

  從中國意義,是中國現代文明的文明構建,而中國現代文明的文明構建,就是中國制度的制度文明,是中國現代文明的文明精神,要通過中國制度的制度設計,從完善意義與健全意義,是設計比較精致的中國制度。

  由於存在中國模式,盡管西方的自由制度存在完善意義與健全意義,但是自由制度在移植中國時,中國可以根據中國思想,精確設計自由文明的中國制度。

  中國制度的制度設計,是完善意義,是健全意義,是精致意義。

  中國制度的中國模式,如樓房的現代設計,在於設計師的設計水平,中國制度的制度設計,需要中國的頂級制度思想家,如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學說的思想設計。

  中國制度不僅是思想設計,而且是制度設計,如果中國可以設計完善與健全的中國制度,那麽中國制度正如中國現代文明的模型,如現代建築的建築模型,這個模型正就是中國模式。

  中國制度需要中國模式,需要中國模型,這是中國制度的制度構成的基本基礎,是自由中國的制度模式。

  在自由中國的制度構建的第壹天,中國需要設計出中國制度,這個中國制度不僅是思想設計,而且是制度意義,而且是制度意義的制度設計。

  1

  37

  03. 28

  1

  37

  如果中國的思想家可以完成這個工作,把中國制度的中國模型,有最高水平的理性設計,那麽自由中國的制度建構,是中國模式的制度構建。

  在社會層面,如果當中國制度的制度構建,是依據中國制度的中國模型在構建時,那麽中國模式是制度文明,是中國制度的制度文明,這是社會意義的中國模式。

  從社會層面,中國構建中國的自由文明,是中國模式,是中國特質,是中國模式的自由文明,是中國特質制的自由文明。

  2008-6-30

  第 9 章 社會公正與協商制度

  社會正義或公正是中國人的社會訴求,在自由制度如何做到兼顧社會公正,需要國家制度的設計。

  自由制度可以實現社會正義,人人有平等的政治地位或社會地位,自由社會是公開、公平、公正的自由競爭,這是自由社會基本的社會正義或公正,任何人並不擁有政治特權。

  從中國社會的現實意義,從中國人的社會公正的社會訴出發求,要尋求社會公平,民主社會需要能夠維護社會公正的國家制度。

  因此,要維護社會公平,需要公正制度的制度制約,中國制度要有確定的協商制度。協商制度與論壇制度壹樣,是獨立意義的國家制度,並不受到政府的幹預,但是受到司法制度的監督。

  1

  38

  03. 28

  1

  38

  主要是企業,要確定協商制度,通過勞資雙方的壹種協商,達成勞資雙方的利益平衡。

  這是協商制度的社會意義。

  在自由制度,並不存在絕對的社會公正,什麽是社會公正,什麽是社會正義,就是各個利益集團之間的利益平衡,就是說,如何維護各個利益集團的利益,只能達成各個利益集團之間的利益平衡,利益平衡就是平衡原理,這是最大化與最小化原則,就是最大限度維護各個利益集團的利益,同時是最小限度損傷各個利益集團的利益。

  要達成利益平衡,只能是各個利益集團坐在圓桌的談判協商,只有在各個利益集團坐在圓桌會議在協商時,各個利益集團就是處於出席地位,這樣在協商中就會有可能達成利益平衡。

  這是協商制度的核心意義,如果不存在協商制度,就不會存在各個利益集團的圓桌談判或協商,因此利益尋求,只能是單方面的宰制,這在中國社會已經是普遍存在,這就政治宰制,這就是經濟宰制。

  協商制度,壹是國家憲法或法律的明確規定,是中國制度的文明制度,具有法律約束的法律意義,是維護社會公正的正義精神的可行實施。

  社會公正的價值意義要轉化為社會制度或法律制度,社會公正的價值意義要轉換為制度精神,社會公正的正義精神要成為現實意義,要成為社會文明與文明精神,就需要確定法律意義的國家制度。

  協商制度是國家制度,是國家法律明文規定的社會制度,任何人依序依法遵循。

  1

  39

  03. 28

  1

  39

  二是協商制度同自由制度是互補,在自由競爭中,會存在空當,這個空白或許會存在社會不公(在中國市場經濟的發育過程以顯露出來),這需要協商制度的維護。

  三是協商制度在法律確定之後,不僅是國家制度,而且是法律制度,國家可以制定法律,明確規定協商制度,可以稱之為中國協商制度。協商制度是中國制度中的文明制度的基本構成。

  中國人有三個社會訴求,

  壹是自由,是自由制度的憲法確定,二是社會正義或公正,是協商制度的法律確定,三是幸福,是文明法典的確定,這是中國的自由文明的中國特質。

  協商制度是獨立意義的國家制度,同中國論壇年會,是為了維護社會公正。

  第壹、協商制度不受政府的幹預,由於是法律制度,因此需要司法機關的法律監督。

  協商制度是高的層面的法律制度,不是壹般意義的法律意義,是國家制度的基本制度,因此在憲法中要有明確規定。

  第二、協商制度,如自由制度的三權分立的規定,要有相同的法律地位。

  壹是中國論壇,二是協商制度,是中國制度的中國特質的基本構成。

  協商制度的制度設計是針對現在中國存在的不公正現象而提出,就是為了消除政治宰制、經濟宰制、社會壓迫,為了維護社會的公正意義,因此在理論層面,從民主制度的制度設計方案構想,通過法律制度確立協商制度,這樣在社會層面就可以保證協商制度的有效實施,從而維護社會的公正意義。

  1

  40

  03. 28

  1

  40

  在民主社會的實踐層面,也可以理解為協商民主的壹個方式,就是通過參與協商,壹是社會公民可以通過法律保障的協商制度能夠維護自身的利益,壹是可以提升社會公民的民主能力與文化心理,如參與社會的主動性,如交流的藝術,如妥協的文化心理。

  2008-7-1

  第 10 章 文明法典與文明法庭

  文明制度是中國制度的基本構成,文明制度是指自由制度的綜合文明的制度構成。

  文明制度可以由兩個部分構成,壹是激勵制度,二是控制制度。中國制度的文明制度,需要制定完善意義的文明法典。

  文明法典具有法律意義,是法律效力的法律制度。

  文明法典不同於民事法典,民事法典是硬性法律的法律意義,文明法典,盡管承認法律意義,但是軟性法律的法律意義。

  文明法典是對民事法典的補充,壹方面是民事法律之外的生活的法律幹預,另壹方面是綜合文明的文明提升的必需。

  壹是激勵制度,激勵制度可以包括兩個塊面,壹是對於精英階層的激勵,如中國可依法制定國家意義的國家獎勵,可以具有諾貝爾獎的權威意義。

  壹是國家意義的國家獎勵,可以涉及各個領域,可以是綜合意義的國家獎勵,可以是壹個領域的國家獎勵。

  二是國家獎勵,可以是官方操作,可以是民間操作,通過國家的文明法典的確定,因此1

  41

  03. 28

  1

  41

  具有權威意義,這是國家獎勵的社會意義,具有公正的權威意義。

  三是國家獎勵,可從兩方面可以解釋,壹方面是國家榮譽,二是物質獎勵。不僅是權威意義的國家榮譽,如諾貝爾獎的權威意義,而且是物質獎金的獎勵。

  二是平民階層的國家獎勵,這同精英人物的獎勵壹樣,壹是國家榮譽,二是國家獎金,如榮譽公務員,如榮譽家庭。

  從兩點可以說明,壹是對於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的文明存在的國家獎勵,不僅是社會生活的各個行業,而且是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包含家庭生活,如榮譽母親。

  壹是國家榮譽,二是權威意義,三是獎金獎勵,四是具有法律意義。

  中國文明的幸福文明的實現,需要通過文明法典的實現。

  幸福文明要成為現實意義,單純依靠人文素質的自覺意義,並不能達成好的效果,只有通過文明法典的法律意義的制度確定,在法律意義,可以促使國民自覺遵循。

  文明法典的另壹塊面是控制制度,在硬性法律之外的生活,在民事法律不能幹預的生活領域,人的生活存在是法律空當,是依靠人文素質的自覺遵循,是靠人的道德自覺。

  最有效的理性方式,是制定文明法典,從法律意義可以幹預生活,把民事法律之外的生活限定在文明法典之內。

  民事法律控制或懲罰的是邪惡,文明法典限定的是醜惡,如對中傷、造謠、侮辱、虐待,民事法律不在幹預之內,這是空當。

  1

  42

  03. 28

  1

  42

  從幸福文明的文明意義,如果中國文明要構建幸福文明,如果中國人要生活的幸福,而且從人類生活的精致生活,從中國社會的現實意義,中國需要文明法典,通過法律制度確立文明法律,而且具有法律效力。

  因此解決方式是法律意義的法律控制,這是文明法典的社會意義,是幹預人類生活的民事法律之外的那壹部分。

  既然是法律制度,因此會存在文明法庭,盡管文明法典的不同意民事法律,但是國家法律,具有法律意義,因此會存在文明法典的文明法庭,控制或懲罰人類生活的非文明生活。

  文明法典是實現中國文明的幸福文明,是把中國人的幸福訴求,通過法律制度成為幸福訴求的制度精神,轉化為制度文明,這樣可以實現幸福文明這樣人類生活會從卑瑣,齷齪、無聊、卑劣的醜惡生活中拯救出來,存在幸福意義,存在文明意義。

  非文明的卑瑣生活,會存在人類生活的痛苦,甚至是苦難,如虐待。

  文明法典是對良心的維護,只有良心的意義存在,社會才會存在幸福家園。

  文明法典的法律落實,通過文明法典的法律機構,因此會存在文明法庭的司法設置,這是文明法典的仲裁機構。

  第 11 章 思想制衡與權力制衡

  中國制度可以采取思想制衡與權力制衡的制度模式,但是需要說明兩點,壹是權力制1

  43

  03. 28

  1

  43

  衡是自由制度或民主制度的基本模式,是獨立的三權分立的權力制衡的制度模式,是國家制度的政治制度的制度體系,是民主制度的國家制度的基本框架,是民主制度的政治制度的主要框架,因此,完全可以借鑒如美國的政治制度的制度體系的制度框架。

  二是思想制衡,是獨立意義的民主制度的社會制度的制度模式,就是說,是獨立的國家制度的政治制度的制度體系之外的制度設計,是民間的思想力量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制衡力量。

  在中國的民主制度的制度體系中,可以設計獨立意義的思想制衡的國家機構,思想制衡的制度機構,是通過國家憲法確定的思想制衡的獨立機構,是民主制度的社會制度的壹部分,盡管是國家機構,但是是民間意義的國家機構,就是通過國家憲法規定的民間意義的國家機構,但是不是民主制度的政治制度的壹部分,不是政府機構(包含立法、司法機構)的國家機構。

  思想制衡的國家機構,是民主社會的社會制度的民間意義的國家機構,為了有效實施思想制衡的社會作用,為了不受到其它因素的幹擾,因此是國家憲法的明文規定的、具有獨立意義的、是國家機構的壹部分的、具有民間意義的國家機構。

  通過國家憲法,在中國的民主制度的社會制度中可以設立思想論壇,思想論壇可以命名為精英論壇,或是中國論壇,或是思想論壇。

  壹是中國論壇是國家制度的制度機構,是民主制度的社會制度的制度構成,盡管不是政治制度(三權分立的憲政制度)的制度體系,但是是民主社會的社會制度的制度體系。二是可以明確規定為年度論壇,壹年可以集會壹次,或是半年可以集會壹次。三是中國論壇是思想論壇,因此人員組成可以是知識精英,可以是社會精英,可以是中國社1

  44

  03. 28

  1

  44

  會各個階層的精英人物。

  人員組成是非政府人員(政府人員包括議會、司法的公職人員),可以邀請政府官員參加中國論壇。

  中國論壇的社會意義,是為中國社會提供思想支持,就中國社會的社會發展,就中國社會的社會現實,在各方面提出國家發展的思想文本,可以是思想層面,可以提出具體設想或政治層面。

  因此,是從國家的宏觀意義,是對中國發展的思考或設想,是對中國社會的社會現實的思考,這是中國論壇的基本意義。中國論壇提出國家發展的報告文件或議案,可以提交政府(或議會或司法)參考討論。

  中國論壇只是中國社會的思想庫,只是中國社會的信息庫,只是為中國社會的發展提出新的思想或智慧,只是匯集社會各個階層的意見或民情,並不具有執行意義的行使權利。

  只能把中國論壇的思想意義或意見,作為國家發展的咨詢報告,作為社會現實的信息報告,呈交政府或議會,為政府或議會提供新的思想,提供新的信息,通過政府或議會的討論或參考,可以轉化為政府的行政權利,可以轉化為議會的議案,可以轉化為社會發展的社會行為。

  從國家意義,這是社會體系的思想制衡,思想制衡並不是直接幹預政府,僅僅只是為政府提出新的思想或意見,僅僅只是國家的思想庫或智慧庫,或信息庫,對國家發展提出新的思想或設想,為社會現實提出新的思考。

  1

  45

  03. 28

  1

  45

  但是中國論壇是通過國家憲法的明確規定,是國家制度的機構構成,具有法律意義,因此不能受到任何人的幹預,是獨立意義的國家的咨詢機構或信息機構。

  從社會發展的意義,社會的良性發展,是社會的思想水平的高度,因此,社會需要集合各個階層的社會成員的思想智慧。

  作為國家制度,壹是可以集合中國社會的各個階層的社會精英,尤其是知識精英,因此中國論壇是多數人的人員構成。二是權威意義,中國論壇真正要做到這兩點。

  由於集合中國社會精英的各個領域,因此不是小範圍的幾個人的小論壇,而是國家論壇,是集合中國社會的各個階層的社會精英,是把中國社會的知識精英匯集在壹起。

  因此具有權威意義,可以起到思想制衡的社會意義,咨詢議案可以引起政府的重視,可以引起社會的各個階層的廣泛重視。

  中國論壇是國家顧問,是社會顧問,是民眾顧問,而不是政府顧問,是國家的思想庫或智慧庫,或信息庫。二是獨立意義的國家機構,不受政府或任何人的幹預,是獨立組織中國論壇的年會。

  憲政民主的權力制衡的制度框架是憲法意義的基本制度,是民主制度的政治制度,這是國家制度的法律意義的制度體系,這是西方民主制度的基本模式,因此中國的民主制度可以借鑒。

  但是根據中國社會的實際情況,可以設置思想制衡的制度模式,但是思想制衡只是民間的思想力量,是民主制度的制度體系之外的補充制度,從整個民主社會的社會制度來講,是民主社會的社會制度的制度體系的壹部分,但是不是民主制度的政治制度的制1

  46

  03. 28

  1

  46

  度體系。

  就是中國的民主制度的政治制度的制度體系,完全可以借鑒西方民主社會的成熟的制度體系,只是從社會制度的制度體系,在中國可以設置思想制衡的制度體系,這樣可以形成中國的民主社會的社會制度的制度體系。

  簡而言之,可以把民主制度的社會制度分成兩個制度體系,壹是民主制度的政治制度,這是憲政民主的三權分立的制度框架,是民主制度的社會制度的主要框架,壹是民主制度的社會制度的壹個補充,是民主制度的社會制度,這是思想制衡的中國論壇的制度這設計。

  中國論壇設為民主制度的國家機構,盡管是民間意義,主要是能夠保證民間信息的及時流暢,可以及時匯集社會各個階層的社會訴求,反映社會民情,因此可以保證社會各個階層的社會利益能夠受到重視或保障。

  如果只是單純的民間機構,有時民間意見會受到忽視或輕視,有時並不能受到政府或社會的高度重視。

  另壹個方面,中國論壇可以及時提供中國思想界的最尖端的思想,為中國社會發展提供新的思想智慧。2008-7-1

  第 6 部分 中國現代文化的構建

  第 1 章 中國精神的壹種闡釋

  1

  47

  03. 28

  1

  47

  中國的社會發展,壹是發展經濟,提高國家的綜合國力和人民的生活質量,二是通過推進政治民主化進程確立中國的憲政民主的民主制度,為社會經濟發展和文化發展提供政治保障(或社會基礎)。三是建設中國的現代文化,為中國社會發展提供思想支持與精神支持。

  中國的社會發展是在全球化的歷史背景下,因此,是在維護人類世界和平與自由,促進人類社會共同進步和繁榮的條件下,在尋求中國社會的全面發展。如此,中國要融入世界,同時讓世界融入中國,中國應該是世界的中國,同時世界應該是有中國的世界。

  中國精神的創造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互動過程,壹方面只有中國人具備中國精神(另壹方面是需要中國思想),這樣才能實現中國社會的發展進步,可以構建中國的現代文明,可以建設中國的民主文明,這就是現代中國,這就是自由中國或民主中國,壹方面在尋求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過程中,中國人表現出來的精神品格創造了中國精神。

  中國精神既是先驗的,又是經驗的。

  從先驗的角度講,中國精神從大的方面,應包括三個塊面,壹是民主意義的民主精神(或自由精神),二是現代意義的現代精神,三是平民意義的平民精神。

  中國政治文明的進步發展,是在中國通過推進政治民主化進程,構建或確立憲政民主的民主制度,因此中國精神的壹個塊面是民主精神,民主精神的基本價值理念是民主、自由、平等,還包含獨立、博愛或寬容、理性、尊嚴、權利,其中自由與民主是民主精神的價值核心。

  只有中國人具有民主精神或自由精神,這樣才能推動中國的政治民主化進程,可以構建中國憲政民主的民主制度,如此,才能建設中國現代意義的政治文明。

  1

  48

  03. 28

  1

  48

  中國的社會發展是在全球化的人類世界的大背景下尋求發展,如此,中國的政治文明的民主建設不同於西方的民主政治建設過程,而是在人類社會進入高度的現代文明的歷史背景下,因此,中國精神的壹個塊面是現代意義的現代精神。

  現代精神的確定可以賦予中國的民主政治具有現代品格,中國的憲政民主是現代意義的民主政治,如此,是可以註入中國思想的現代意義的憲政民主,這樣中國制度的制度設計可以體現現代精神,如實現社會公正的正義或公正精神,如實現人的幸福意義的幸福精神。這也是在西方二三百年民主文明的發展歷程中,逐步完善的價值理念。

  另壹方面,現代精神的基本品格是和平和合作。

  和平是和平主義的立場,和平主義反對任何暴力主義和恐怖主義(這包含政治暴力主義與政治恐怖主義),是采取和平對話的方式解決政治問題或政治沖突。

  合作是各種政治勢力集團之間堅持平等互利的原則,通過平等對話的方式平衡各種政治勢力集團的政治利益,而不是各派政治勢力集團之間的互相對抗或敵對。

  由於民主社會是平民社會,因此中國精神的壹個塊面是平民意義的平民精神。

  平民精神可以解釋為中國傳統文化意義的中華民族精神的優秀品格,其中善良和堅韌最具中國人的精神意義。

  中國人具有善良的天性,善良的天性會產生善良的思想,有善良的天性和善良的思想就能夠創造壹個善良社會,這就是好人社會,這就是好人政府。

  1

  49

  03. 28

  1

  49

  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會幫助人,會關愛人,對人是友善,這就是愛,因此善良的人是有愛心,會愛人,而且只有是愛的社會,人才會有溫暖,人才有安全感,有幸福感,而且人是有人味,有溫情,而不是冰冷,不是冷酷。

  既然中國人具有善良的天性,自然會形成堅忍不拔的精神品格,具有堅忍不拔的精神品格就能夠在失敗中奮進,能夠不屈不撓地向理想目標邁進。

  如果美國精神是獨立、自由、不屈不撓,那麽中國精神可以概括為獨立、自由、愛,獨立與自由是現代中國的基本精神,是現代人的基本價值意義,愛是體現中國人的人性特質的中國精神。

  二○○四年十二月二日

  第 2 章 現代文化運動

  中國的文化轉型是創建中國的現代文化。

  人類社會的向前發展或文明進步,壹般地說是以思想與文化的發展或創建為先鋒,先鋒思想與文化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提供思想支持或精神支持,從而推動人類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全面發展或進步,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發生的歷史事實。

  沒有文化的進步,就沒有社會的進步,沒有精神的進步,就沒有社會的進步,沒有思想的進步,就沒有社會的進步。

  因此要尋求中國社會的全面進步,就需要中國文化的創新或進步,就是需要構建現代文明意義的高級的進步文化。

  1

  50

  03. 28

  1

  50

  既然文化的發展或文化轉型是創建的中國現代文化,是為中國社會轉型提供思想支持或精神支持,因此文化轉型或中國的現代文化創建的過程,應該是中國的現代文化運動。

  中國的現代文化的創建是依靠思想文化界集體力量的努力奮鬥來實現,是思想文化界壹代或幾代人艱苦卓絕的奮鬥所能完成,並且要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才能實現或完成。

  就文化轉型,是要創建中國的現代文化,中國的現代文化的創建不是空來之穴,它只能是吸收人類社會發展歷史中最優秀的文明成果,就是從中國的古典文化和中國的前現代文化(嚴格意義講,中國的現代文化還沒有完全確立,在中國古典文化之後,在現代文化之前只能是前現代文化),以及西方古典文化和現代文化(包含西方的後現代文化)中吸收作優秀的思想精華或文明精華。

  中國的現代文化應該賦予現代的文化內涵或現代的文化品格,因此創建中國的現代文化的核心是對現代文化(或現代思想)所具有的現代內涵或現代品格的意義尋問,因此中國的現代文化的核心價值是以自由與民主為核心的普世價值,就是中國的現代文化要建立以自由與民主為核心的價值體系,這是中國社會轉型過程及社會轉型之後,是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的核心價值。其實這也是民主中國的精英文化的核心價值,也是最基礎或最根本的價值意義。

  對現代思想或現代文化所具有的現代內涵或現代品格的尋問,至少需要壹代或幾代思想精英或文化精英進行艱苦卓絕的努力奮鬥,中國的現代文化的創建只能在現代文化運動的歷史進程來逐步實現或完成。

  在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的現代文化,壹方面為社會提供社會目標,向中國人說明或解釋中國向何處去,中國社會轉型的社會目標是什麽,壹方面可以避免中國社會轉型走入誤區,至少讓中國不會誤入歧途,避免不該走的彎路。

  1

  51

  03. 28

  1

  51

  如果中國的現代文化不能為中國的社會轉型提供強有力的思想支持或精神支持,這將是中國的思想文化的缺失或缺席,是中國文化精英所具有的社會責任的喪失。

  三十年的文化發展,只是自發的現代文化的構建,知識界並未達成共識,現在可以予以反思與總結,其實從中國現代文化構建的意義,這就是現代文化運動。劉軍寧提出中國要來壹次文藝復興,其實也是指中國現代文化的構建。

  現在可以提出現代文化運動的概念,壹方面是反思三十年的現代文化的初步構建,另壹方面如果知識界認同或達成共識,就可以自覺參與,可以自覺行動,這樣就有明確的目標,可以形成這個時代的新文化的最強大的潮流,就是說,從文化層面,我們向何處去,就是要構建中國的現代文化,這是構建民主中國的最基礎的根基,不僅是指向未來,也是指向現在。

  中國要實現民主社會,中國就需要現代文化運動,能夠構建中國的現代文化,中國實現了民主社會,中國的現代文化是民主中國的最基本的社會基礎(這包含道德意義的現代道德)。

  中國的現代文化的構建,壹方面是依托西方自由與民主的核心價值的普世價值,最重要的是要註入中國思想或中國智慧,就是說,中國的文化精英與思想精英,在完成普世價值價值的中國化的文化歷程中,如自由主義中國化,最主要是要有中國思想或中國智慧,這樣就可以創造真正意義的中國的現代文化,而不是半生不熟的西方文化,也不是復制的西方文化,如自由主義不是簡單復制西方的自由主義,因此這是宏大的文化使命,需要壹代或幾代思想精英與文化精英的艱苦卓絕的努力。

  現在可以說可以進入註入中國思想與中國智慧的新的文化歷史階段,我們要做得好,要做的精彩,因為現在已經有壹定的文化積累,而且我們有思想,有智慧,因此可以做的好。

  3/14/2005 2013.3 修改

  1

  52

  03. 28

  1

  52

  第 3 章 中國是什麽 中國人誰

  在中國人向西方文化學習的過程中,中國人要能夠保持中國人的獨立意識,中國人要能夠保持中國人獨立的思想品格。

  中國人要能夠理性地審視中國傳統文化,這樣能夠在學習西方文化的過程中,能夠吸取或開發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化資源。

  在向西方文化學習的過程中,如果中國人不知道中國是什麽,中國人是誰,如果中國人不知道我們是誰,我們是什麽,就會有可能喪失中國人獨立的思想品格,就會有可能拋棄或喪失中國傳統文化,就會有可能失去中國人的本色。

  如果不向西方文化學習,固守中國傳統文化,這種文化選擇的文化立場不可取,但是,如果完全全盤西化,徹底地拋棄中國的傳統文化,這種文化選擇的文化立場也是不可取。

  中國是中國,中國人是中國人。

  中國人學習西方文化,要以中國人的智慧學習,如自由主義在中國依然是自由主義,不是自由主義在中國的復制,而是自由主義的中國化或本土化。

  二〇〇五年七月二十三日星期六

  第 4 章 中國啟蒙運動的反思

  1

  53

  03. 28

  1

  53

  維新運動時的啟蒙運動是政治運動的壹種形式,只是為維新運動服務,這時的啟蒙運動不是單純意義的啟蒙運動,不是獨立意義的啟蒙運動,因此,由於維新運動的失敗,啟蒙運動就中斷。

  辛亥革命是思想啟蒙運動,但是同維護運動壹樣,是啟蒙運動同政治運動結合在壹起,啟蒙運動只是為政治運動服務,如此,當政治目標實現以後,啟蒙運動就宣告結束。

  新文化運動是思想啟蒙運動,盡管是單純的思想運動,是獨立的文化運動,但是新文化運動並沒有持久的持續發展,並沒有完成啟蒙運動需要承擔的文化使命。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國發生了啟蒙運動,發生了八九民主運動,但是,由於六四事件的發生,啟蒙運動的知識精英發生分化,啟蒙運動走入低谷,直到九十年代末自由主義思想在中國的復活,又昭示啟蒙運動的啟動。

  在中國的啟蒙運動中,知識精英並沒有把思想啟蒙定位為獨立的啟蒙運動,並沒有把啟蒙運動定位為獨立的文化運動。獨立的啟蒙運動,只是獨立的文化運動,不是功利主義的啟蒙運動,因此,只承擔文化使命。

  因為中國的啟蒙運動不是獨立的啟蒙運動,因此,知識精英就不能做細致持久的工作,啟蒙運動就不能深入持久的發展,中國的啟蒙運動就不能持續。

  中國只要存在專制主義或蒙昧主義,只要中國不能確立保障自由的政治制度,啟蒙運動就必不可少,中國的啟蒙運動就要持續。

  在啟蒙運動的持續中,中國的知識精英要把啟蒙運動定位為獨立的文化運動,啟蒙運動只承擔啟蒙運動的文化使命,而不直接承擔政治使命。

  1

  54

  03. 28

  1

  54

  即使是中國實現了憲政民主制度,從政治制度保障個人自由,但是啟蒙運動仍然需要持續,依然需要耐心持久地開展。

  建立政治制度(憲政民主)是從法律保障個人自由,僅僅只是建立了保障個人自由的法律秩序,但是要社會成員遵守法律秩序,同時要確立自由主義道德秩序,要運行自由制度或民主制度,需要社會成員對自由與民主理念的認同。

  只有中國確立或鞏固了自由主義秩序,啟蒙運動的文化使命才能完成。

  當中國能夠確立自由主義秩序時,中國人就能夠精確運用自由,可以輕松自如地享有個人自由,這時,不需要知識精英的啟蒙。

  啟蒙運動不僅是中國社會的文化需要,同時啟蒙運動需要耐心持久的持續,因此,知識精英需要進行細致、耐心而持久的啟蒙運動。

  中國的啟蒙運動任重而道遠,啟蒙運動的知識精英任重而道遠。

  從壹個意義,中國的啟蒙運動的核心價值就是要構建中國的現代文化,因此啟蒙運動也是中國的現代文化運動,中國的現代文化就是以自由與民主為核心價值的普世價值,而這需要思想精英與文化精英的艱苦工作,在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下,以現代文化的立場與視角,吸取人類的壹切文化資源(古典主義,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能夠確立中國的現代文化,這是文化使命。

  9/7/2005

  1

  55

  03. 28

  1

  55

  第 5 章 中國現代文化

  文化的現代化就是構建中國的現代文化,中國的現代文化可以解釋為中國文化。

  以鴉片戰爭為界,把中國文化劃分為兩個時期,鴉片戰爭之前是民族文化或中國傳統文化,鴉片戰爭之後是中國文化或中國現代文化。

  中國現代文化的發展是中國人在學習西方文化的文化進程中生成,是西方文化的現代價值(如普世價值,如自由主義)的中國化,這是中國現代文化發展進程中,同中國民族文化或傳統文化發展不同的特點。

  中國現代文化是西方現代文化(主要是西方現代社會的思想價值,但是也包含後現代主義的文化價值)的中國化,是中國人以中國人的智慧或思想學習的西方文化(如自由主義的中國化,如普世價值的中國化)。因此中國文化或中國現代文化是以西方的現代文化為基本主幹或框架,是註入了中國人的智慧或思想的西方現代文化。

  如此,中國文化或中國現代文化可以劃分為幾個時期,中國現代文化的文化進程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

  壹是現代之前,是中國的前現代文化,二是現代時期,是中國的現代文化,三是現代之後,是中國的後現代文化。

  從鴉片戰爭之後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啟蒙運動之前,可以劃分為現代之前,是中國的現代文化之前。

  1

  56

  03. 28

  1

  56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啟蒙運動開始至中國確立民主憲政制度之後的壹個時期,是中國現代文化的現代時期。

  中國文化或中國現代文化的構建,通過現代之前(或前現代文化)的積累,在現代時期,中國人有能力(或智慧)可以構建中國現代文化的基本框架。

  可見,中國文化的構建是文化積累的文化進程,是漫長而艱難的文化進程,在這個文化進程中,壹是中國人需要的是理性精神,二是需要中國人的智慧或思想,三是需要的是耐心細致的艱苦工作。

  因此中國的現代文化的積累其實就是中國的現代文化運動,就是構建中國的現代文化,這是現代中國或自由中國的核心文化或精英文化。中國的現代文化只能是以西方的民主與自由為核心價值的普世價值為基本框架,同時吸收西方的古典文化價值與後現代主義的文化價值,同時吸收中國的古典文化價值與前現代文化價值,這就是文化創新的文化使命,也是文化構建的文化責任,這需要思想精英與文化精英(藝術精英)的文化整合與文化創新,從文化意義,就是要構建中國現代文化的大廈。

  二〇〇六年壹月四日星期三

  第 6 章 現代文化的內涵

  1

  57

  03. 28

  1

  57

  中國現代文化的構建,關鍵在於文化精英對現代意義的文化尋問,而且是針對中國社會現實的現代意義的尋問,就是說,中國的現代文化是解決中國社會的現實問題,從文化意義,就是塑造現代中國人的精神意義。

  現代是文化概念,只有賦予現代的文化內涵,現代中國人的文化創造才會是中國現代文化,是中國文化。

  構建中國現代文化在於提升中國人的人文素質,要賦予中國人的現代品格或現代精神,這是文化精英的文化責任。

  盡管文化精英是現代人,但是如果文化精英並不具有現代精神,如果文化精英並不尋問現代的文化內涵,那麽文化精英的文化創造並不壹定是現代文化。

  中國現代文化的構建,在於文化精英對於現代的文化內涵的尋問,只有文化精英的文化創造賦予現代的文化內涵,文化精英的文化成果會是中國現代文化的壹部分。

  生活於現代社會的中國人,在中國現代文化的文化構建中,什麽是現代文化,什麽是現代精神,什麽是現代品格,什麽是現代的文化內涵,什麽是現代意義,什麽是現代思想,需要文化精英的文化尋問,而且是直面中國的社會現實,尋求中國問題的解決。

  從壹個意義,在現代中國或民主中國,文化價值的核心文化就是中國的現代文化,盡管現代中國是多元文化,但是存在文化意義的核心價值或最高價值,因此中國的現代文化是現代中國的思想大廈或精神支柱,就是現代中國的靈魂,也是現代中國人的靈魂,可以說,如果壹個社會缺失思想價值或文化價值,那麽壹個社會就沒有靈魂,壹個社會的社會成員就沒

  有靈魂。

  1

  58

  03. 28

  1

  58

  只有尋問現代意義的文化內涵,文化精英就有可能觸摸或捕捉現代意義的文化內涵,才會明確現代文化的現代意義。

  文化精英要面對兩個問題,壹是要尋問現代意義的文化內涵,二是尋問現代意義的文化內涵時,能夠捕捉現代意義的文化內涵,這樣可以解決現代意義的文化內涵的文化問題,這就是在構建中國現代文化。

  如果中國人不具有現代精神,不具有現代品格,中國人就不能構建中國的現代文明,把中國現代文明可以解釋為中國文明。

  需要對現代意義的文化內涵的文化判斷,需要對現代文化品格或現代精神的文化判斷,需要對現代思想的理性判斷。

  因此中國現代文化的構建,是兩個進路,壹是純粹意義的理想意義的構建,是純粹學術意義的構建,但是依然是面對中國社會的現實,就是需要解決中國問題與中國人的精神問題,壹是經驗意義的思想智慧,就是直面中國社會的社會現實,從解決中國社會的現實問題提出新的思想或文化。

  總之,現代中國或民主中國的構建,壹個意義就是中國現代文化的構架,這是現代中國的社會基礎(現代意義的道德價值與人文價值)。

  2008-1-7

  第 7 章 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品格

  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文化品格來自兩個方面,壹是中國傳統文化,二是西方文化。

  1

  59

  03. 28

  1

  59

  現代中國知識分子在構建中國現代文化,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文化品格就是中國現代文化的文化品格,是中國現代文化的精神價值。

  壹是開放的文化品格。

  中國知識分子具有審慎理性的文化立場,善於吸收西方文化,接納或承認人類文化的文明意義,不論是西方文化,還是中國傳統文化。

  由於中國知識分子的文化胸懷是開放的文化品格,中國知識分子不僅接受西方文化,而且善於吸收或創造,因此中國知識分子的文化品格,壹是融合。

  如自由主義傳入中國,並不是全盤西化,並不是把西方自由主義移植在中國,而是融合中西文化,把中西文化的文化精華提煉出來,然後釀造或創造新的意義的思想學說,自由主義通過中國知識分子的文化融合,就會形成中國自由主義思想學說。

  文化融合的文化品格,如牛在吃草之後,在體內轉化為牛乳擠出來。

  人類文化是精神創造,是理性智慧,但是人類文化是為人類社會提供思想意義或文化智慧,人類文化是基於對人類生活的運用,這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文化品格的壹個方面,就是關懷人類生活,關懷生命存在。

  不僅關懷人類社會,而且關懷人類社會的進化或改善,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文化品格。

  中國知識分子具有獨立的思想品格或文化品格,中國知識分子不會屈服於社會壓迫,會堅守獨立的思想品格,堅持獨立思想,堅持自由信念。

  如果說屈原是古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典型,那麽顧準是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典型。

  1

  60

  03. 28

  1

  60

  2008-1-8

  第 8 章 奴隸文化的自私

  中國人總是設想為官者的清廉或愛民,希望為官者能為老百姓做些什麽,這其實是奴隸文化,也是奴隸文化的自私。

  希望他為自己做什麽,這是自私,這種自私並不是人性的自私自利,而是奴隸文化的自私。

  由於奴隸文化的自私心理的根深蒂固,由於中國人從未超越奴隸文化的自私,因此中國人從未思考壹個問題,為什麽要設想為官者要為自己做什麽,為什麽設想他為我做什麽,為什麽我不為我做什麽,為什麽我不是自我負責。

  如果人是自由權利的要求,那麽人就會是自我負責,就是自己為自己做事,這樣就會是人的自治的思考,因此從社會意義,就是民要自主或自治,就是民要為民,這就是自治政府,而不是官為民,這就是人的思想的不同意義。

  如果人是突破官為民的奴隸思想,那麽就會要求是人民主權的思想,社會是有人民自己來管理,這就是人民自治,這就是民主思想,這就是人的思想觀念的轉變。

  直接說,我們為什麽總是要指望有個好皇帝或好領導(其實幾千年中國人總是失望),為什麽總是指望別人,為什麽不指望自己,為什麽自己不站起來,為什麽自己不管理自己,1

  61

  03. 28

  1

  61

  就是說,我們再也不指望他人,而是依靠自己,這就是人民為人民,這就是人民主權的民主思想。

  盡管西方的個人自由或生命尊嚴的個人主義傳入我國有 100 多年的文化歷史,但是中國人並未完全確立的個人自由或生命尊嚴的自由思想。

  如果中國人有生命獨立與個人自由的思想,就不會設想為官者要為自己做什麽,不會希望他要為我做什麽,而是我要為我做什麽,而是要自我負責,而是要自己主宰個人命運,而是人民要自治,這是人的自由權利,這才是人性的自私自利。

  如果不為忠孝文化束縛,那麽人的存在是人性的基本存在,父母對子女的愛是自然,子女對父母的愛是人性的自然。

  2008-10-15

  第 9 章 認識中國人

  在西化的文化歷程中,中國人接受西方文化時,不能不考慮中國人的存在事實,不能不考慮中國文化的傳統文化。

  中國人西化的文化歷程,在接受西方文化時

  1

  62

  03. 28

  1

  62

  因此要以中國人的文化心理接受西方文化,這樣西方文化就會同中國人的文化心理是融合,同中國人的性情、思想和情感是和諧,而不是對抗或沖突。

  要認識中國人的文化心理,要認識中國文化的傳統文化,要認識中國人的性情、情感、思想,這樣就可以構建中國人的現代品格。

  中國人具有現代文化品格,是以中國人的精神氣質具有現代文化品格。

  2008-1-10

  第 10 章 中國現代文化的文化積累

  中國現代文化的構建,是中國人尋求現代中國人的靈魂或精神的放牧之地,是中國人尋求中國人的精神家園。

  現代中國人需要尋求能夠存身現代中國人的存身之所,這是中國的現代文明,是中國現代文明的政治文明,就是民主文明或自由文明。

  中國現代文化是中國精神,中國精神是現代中國人的精神家園。

  現代中國人尋求放牧現代中國人精神的精神之路,是現代中國人的文化苦旅,是現代中國人的文明苦旅,這需要文化精英的文化智慧或文化思想,需要中國文化精英的艱苦的文化苦旅。

  1

  63

  03. 28

  1

  63

  文化精英要承擔文化使命,尋求放牧現代中國人的精神家園,如政治精英要尋求可以存身中國人生存的存身之地,是要構建中國的民主文明,文化精英或思想精英就是要尋求或構建中國的現代文化,這就是現代中國人的精神家園,可以放牧現代中國人的精神或靈魂。

  文化精英的文化苦旅,是中國現代文化的文化積累,就是說,中國現代文化的構建是文化積累的文明之旅。

  中國的現代文明或民主文明,壹個指向是政治意義,這就是民主文明或民主制度,壹個指向是文化意義,這就是中國的現代文化,而且這兩個方面是相關,這就是中國現代文明或民主文明的完善意義(另壹個就是自由經濟),可以說現代中國人就是向這個方向在邁進,這就是構建中國的現代文明或民主文明的宏偉大廈。

  對於文化精英或思想精英或許更有前沿意義,但是壹個指向是中國的現代文化,這是中國現代文明或民主文明的精神與靈魂,因此這需要知識精英有基本共識,我們向何處去,我們就是在向中國的現代文明或民主文明在邁進,那麽我們就是要向這個崇高的理想目標在前進,這樣就會可以排除阻礙,同時需要架設橋梁,通向民主文明的道路就是在構建中國的現代文明或民主文明,同時也是在構建中國的現代文化。

  就是說,中國的現代文明或民主文明的社會基礎是中國現代文化(這包含現代意義的道德價值),而且中國的現代文明或民主文明包含三個意義,壹是政治意義,就是民主憲政制度,壹是經濟意義,是自由主義市場經濟,壹是文化意義,就是中國的現代文化,而且三個方面是關聯,尤其是中國的現代文化是滲透在社會的各個方面,是現代中國或民主中國的社會基礎,是現代中國的精神靈魂。

  1

  64

  03. 28

  1

  64

  因此中國的現代文化的構建就是要矗立壹個文化坐標,不僅在當下可以使中國人看見中國的未來指向,就是我們向民主中國在邁進,而且也是在構建現代中國或民主中國的社會基礎。

  盡管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社會基本是置於西方後現代主義的文化場景,但是面對中國的社會現實,其實中國的現代文化都還沒有建立起來,就是說中國的現代文明只是壹個起步,盡管如此,但是中國的現代文化可以吸取人類文化的壹切資源(包含後現代主義),尤其是西方的現代文化的思想資源,同時文化精英或思想精英可以面對中國的社會現實,有新的思想與智慧或文化,通過文化吸收、整合與創新,真正意義構建中國的現代文化。

  這就是中國的社會現實,中國是後進國家,這需要社會的全面意義的現代意義的進程,從文化意義,在當下中國,並無核心意義的文化價值,如果指向現代中國或民主中國,那麽中國的現代文化就是構建民主中國的核心文化或精英文化的文化價值。

  2008-4-30

  第 11 章 中西文化的沖突與融合

  在中國現代文化構建的前現代階段(19 世紀鴉片戰爭前後到 20 世紀 1949 年),中西文化的沖突比較尖銳,尤其是中國人初期審視西方文化時,即使在中國現代文化構建的現代階段(20 世紀 80 年代之後),由於中國現代文化構建過程的斷裂,因此文化精英又壹次面對 19 世紀或 20 世紀初文化精英面對的文化問題。

  1

  65

  03. 28

  1

  65

  壹是中國人如何審視西方文化,二是在構建中國文化的文化過程中,如何面對中西文化的沖突與融合問題。

  如何審視西方文化,中國文化在經歷前現代之後,文化精英基本解決了這個問題,中國現代文化構建是西方現代文化的中國化,這樣講,只是揭示中國現代文化構建的實質意義,就是說中國現代文化的核心價值就是西方的現代意義的文化價值,就是西方現代社會以自由與民主為核心意義的普世價值。

  盡管是西方現代文化的中國化,但並不是中國人全盤接受西方現代文化,並不是西方現代文化在中國的翻版或復制,

  這是中國人接受西方文化的文化立場,是中國人西化過程中的文化立場,是中國現代文化構建的文化立場。壹方面中國人要接受西方現代文化,但是,另壹方面中國人又不能完全破壞或拋棄中國傳統文化。

  文化精英的文化使命是構建中國的現代文化,因此只能尋問現代文化的文化精神,不論是西方的現代文化(包含西方古典文化與後現代主義),還是中國傳統文化,只有符合中國現代文化的現代精神,就可以接受或認同,這是文化精英的文化立場。

  中西文化的融合,只能是中國傳統文化註入西方的現代文化,而不是西方的現代文化註

  入中國傳統文化,這是基本的文化立場。

  中國傳統文化註入西方現代文化的文化過程,是中國人在融合中西文化,並且可以利用中西文化的壹切資源,並且結合當代思想精英或文化精英的思想或智慧,通過文化吸收、整合與創新,構建中國的現代文化。

  1

  66

  03. 28

  1

  66

  2008-5-2

  第 12 章 文化改良主義

  在中西文化碰撞的初級,中國人存在文化保守主義,如鴉片戰爭之後,文化保守主義是壹種文化立場。

  壹是文化激進主義,主張全盤接受西方現代文化。文化激進主義不僅發生於五四運動前後,同時在 20 世紀 80 年代之後,存在於當代中國人的文化立場中。

  從中西文化融合的角度講,文化激進主義是比較極端的文化立場。

  三是文化改良主義,文化改良主義,壹是承認中國人要接受西方現代文化,承認中國的現代之路是中國的西化之路。

  但是文化改良主義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化立場並不下滑到極端主義,並不全盤否定中國傳統文化。

  盡管中國人要接受西方的現代文化,但是並不是傻瓜式全盤接受西方的現代文化,或者,不是在中國復制西方的現代文化,這是文化改良主義的文化立場,這是其壹。

  其二,改良主義並不是全盤否定中國傳統文化,因此改良主義的文化立場是以西方現代文化改良中國傳統文化。

  文化改良主義是中庸的文化選擇。

  1

  67

  03. 28

  1

  67

  如此,不能誤入極端主義的文化立場,盡管中國傳統文化存在落後的文化因子,但是要承認傳統文化存在可以復活的現代文化的文化因子,這是其壹。

  其二,要構建中國現代文化,理性的文化立場只能是中庸的文化立場,這是文化改良主義。

  即使是文化改良主義的文化立場,依然存在保守的文化改良主義,存在激進的文化改良主義。保守的文化改良主義是把西方的現代文化註入中國傳統文化,新儒學可以說保守的文化改良主義。

  壹種是激進的文化改良主義,是以中國智慧或中國思想在西化,要把西方現代文化結合中國思想轉換為中國現代文化,如儒家自由主義。

  激進的文化改良主義,是理性的文化選擇,激進的文化改良主義是把中國傳統文化註入西方現代文化,在中國西化的文化歷程中,同時可以註入當代中國人的中國智慧或中國思想。

  2008-5-3

  第 13 章 文化毒素的清除

  壹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化存在,在構建中國現代文化的文化歷程中,文化精英不能不面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化資源。

  二是中國經歷社會主義運動,在社會主義社會制度,中國存在社會主義思想文化,這是文化精英需要面對的文化存在。

  1

  68

  03. 28

  1

  68

  但是審視中國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文化時,不能不承認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文化存在精神毒素。

  因此,文化精英審視傳統文化時,需要現代意義的文化判斷,什麽是可以開發的文化資源,什麽文化精神可以轉化為中國現代文化,什麽是文化毒素。

  那些違背人性,那些對抗或阻礙自由,那些束縛或禁錮人的精神的文化毒素,需要文化精英審慎的文化判斷。

  壹是不能完全拋棄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化因子,因為中國文化的發展存在承接或延續。

  二是不能完全西化,西方文化盡管是比較高級的文化精神,但是並不意味西方文化不存在文化毒素。

  中國現代文化的現代構建,需要拋棄或消除文化毒素,不論是中國傳統文化,還是西方文化,只要是文化毒素,就不能接受。

  壹是如何消除或拋棄文化毒素或文化垃圾,壹是如何構建或確定中國現代文化的文化精神或現代品格。

  因此消除文化毒素,壹個方面莫過於對社會主義文化的清除。

  社會主義的文化精神是顛倒的文化形態,是用手行走或爬行的文化形態(專制與奴役),因此社會主義文化對中國現代文化的構建是壹文不值。

  因此中國現代文化的現代構建會存在艱難,文化精英要清除社會主義文化的精神毒素,這是棘手的文化責任。

  1

  69

  03. 28

  1

  69

  中國現代文化的構建,壹是文化精英要為中國人提供用腳站立行走的文化精神或文化品格,為中國人提供正常存在的文化精神。

  二是清除社會主義文化的文化毒素(如集體主義對個性的碾壓,如專制主義對人的奴役),能夠使中國人從精神毒害的中毒狀態蘇醒,文化精英的文化責任就是如何解毒。

  只有從社會主義文化的中毒狀態蘇醒,恢復正常理性,有可能構建中國現代文化。

  2008-5-4

  第 14 章 奴性文化的終結

  中國現代文化是現代中國人的精神家園,在構建中國現代文化的文化歷程中,在現代中國人尋求現代中國人的精神家園時,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化價值不在是現代中國人的精神棲居的文化價值,從積極的文化立場講,中國傳統文化的崩潰說明奴性文化的終結。

  如忠不是雙向的文化價值,只是單向的文化價值,為臣的只能忠於皇帝,但是皇帝不能忠於臣子,可見,忠君是奴性文化。但是在現代意義忠誠依然是高尚的美德,如對愛情的忠誠,如對信仰或理想的忠誠。

  從現代文化的文化立場審視傳統文化,從總體意義講,傳統文化是奴性文化,是在培植人的奴性,人的社會存在只能是順從,而不能具有獨立精神。

  盡管傳統文化在全面崩潰,傳統文化的奴性文化在終結,並不意味傳統文化對於中國現代文化的構建,不具有文化價值。

  1

  70

  03. 28

  1

  70

  中國現代文化的現代構建,可以從傳統文化中有價值的文化價值轉換現代文化,就是說,只有可以轉化為現代價值的傳統文化價值才具有意義,在儒家文化的價值體系中,儒家文化的核心價值基本可以轉換為現代價值,如《論語》,如《中庸》,其中的核心價值同現代文化價值也是相通,如君子哲學的自強不息,同現代人的個人自治也是相通,但是儒家文化的亞文化的文化價值基本是奴性文化,如忠孝的文化價值,如孝文化只是狹隘意義,如果現代人有愛的價值,父母愛子女,子女愛父母,那麽狹義的孝就失去意義,如子女對父母的順從,如狹義的只是對父母的孝。

  奴性文化可以終結,但是文化不能終結,要尋找到現代中國人的精神棲居的精神家園,要構建中國現代文化的文化價值。

  盡管現代中國人可以不要子女順從父母,但是人倫關系的存在,父母與子女之間存在親情,存在愛。

  2008-5-26

  第 15 章 社會主義文化的精神毒素

  社會主義文化是肯定暴力革命或革命戰爭,如此,把暴力革命的正當意義是誇大,文化大革命的造反有理是革命誇大的典型。

  暴力革命是造反,是破壞,是叛逆。

  1

  71

  03. 28

  1

  71

  社會主義文化的破壞者的價值觀念,不僅毒害中國五六十年代的中國人,而且在 21 世紀依然存在社會主義的文化形態。

  由於社會主義的虛幻,因此中國人為虛幻所迷惑。

  其二,社會主義在中國人的價值觀念中,根植虛假的社會形態,社會主義者認為社會主義是最完善的社會形態,而且共產黨是正確。

  文化轉型,要解決的社會問題,壹是清除社會主義,壹是清除社會主義文化的精神毒素。

  清除社會主義的精神毒素,壹是清除社會革命的文化價值,中國社會的現代之路,需要的是社會常態(和平、自由、繁榮),而不是社會革命。

  中國人的文化價值是建設者的文化價值,是社會公民的文化價值,而不是造反者或破壞者的價值意義。

  2008-5-26

  第 16 章 觀念價值的文化存在

  真理知識如同營養素,接受真理知識可以使心靈敞開,可以使人性受到支持或慰籍,真理知識是有益。

  文化知識或文化價值如科學知識,是營養素,認識或接受真理知識,如攝取營養素,是有益身心健康。

  1

  72

  03. 28

  1

  72

  文化知識是真理知識,文化知識如精神家園,精神家園如草地,精神世界如草地是綠色。

  中國現代文化的構建,是為中國人提供綠色的草地。

  文化精英提供的文化知識,需要的是真理知識,因此中國現代文化的構建,對於文化精英,是為中國人的精神存在提供草地,文化知識是精神營養素,不是精神毒素,如此,中國現代文化的構建才具有文化價值,這是其壹。

  其二。中國現代文化會是草地,會是森林,可以綠化中國社會的人文生態的環境,不是荒漠化或沙化。

  如果文化精英提供謬論知識,如在沙化人文生態懷,那麽意味在為中國人提供精神毒素。

  對於真理知識與謬論知識的價值判斷,這需要有高的價值判斷,但是真理知識在人的認識中會顯示真理意義,而謬論知識在人的認識或辯論中會顯示謬論成分。

  因此文化精英的社會責任是要提供精神營養素,這樣可以提升人的人文素養,這就有利於中國社會的進步。

  其實在當下中國有的文化人(如有的作家)只是媚俗,只是迎合有的人的低級趣味,因此只是在制造文化垃圾或精神毒素,其實是在敗壞人的心智,而不是在提升人的精神素養。

  2008-5-28

  第 17 章 中國人的道德存在

  中國傳統的道德觀念是君子道德,君子道德是精英道德。

  1

  73

  03. 28

  1

  73

  傳統文化依然根植於中國人的文化心理中,中國人或多或少遵循的君子道德,但是在 20世紀 60 年代之後,中國傳統文化是蕩然無存。

  社會主義文化形態,中國人並未確定中國人遵循的道德價值,因此中國人不僅失去君子道德,而且失去道德價值,中國人的道德感很微弱。

  另壹方面由於社會主義文化對傳統文化的破壞,中國人的道德價值存在危機。

  其二由於物質主義的流行,由於中西文化的沖突,在 20 世紀 90 年代之後,中國社會存在的道德問題是,君子道德已不存在,孔子已不存在,盡管傳統文化在 20 世紀 80 年代之後在中國人的文化視野中。

  中國社會的現代轉型,從文化意義,是中國文化的現代轉型,從道德價值講,現代轉型是道德價值的現代轉型。

  因此,壹是傳統文化不復存在,壹是中國的現代文化或現代道德在萌芽或弱勢之中,中國的現代文化只是在壹點壹點在積累。

  君子道德在缺失,但是人依然在存在,精英道德在缺失,但是平民生活在存在,只要是人的社會存在,因此人的道德會存在,這是民主社會的精英文化與平民道德的存在,這是道德轉型的切合點。

  盡管當下中國是道德崩潰,是社會基礎在陷塌,但是這只說是壹個舊的時代在崩潰,但同時意味是新生的文化在萌芽或產生,而且這也是中國社會的壹個重建,就是面對壹個新的世界的重建,這就是中國社會轉型的特點。

  1

  74

  03. 28

  1

  74

  中國社會的現代轉型,道德價值的現代轉型,就把精英道德轉型為平民道德,把君子道德轉型為人的道德,把神性道德轉型為人性道德,這只是壹般意義,但是在平民社會或民主社會,依然存在核心價值的精英文化或精英道德,即使是精英文化依然是人的文化意義,只是存在不同的文化層面。

  人的社會存在要確定人的基本資格,要確定社會存在的基本存在,要確定的人的道德價值。

  現代道德價值只是中國現代文化在道德意義的體現,因此中國人面對的壹個指向是中國的現代文明或民主文明,在文化意義就是中國現代文化的構建,只是在當下是處於文化積累的過程,而且不是主流文化,是處於邊緣地帶的先鋒文化,但是隨著中國現代文化的積累與強大,就會有邊緣向中心遷移,會成為中國現代社會的中心文化或核心文化。

  以民主與自由為核心意義的普世價值,現在已為中國人在逐步認同,而且有廣泛的認同人群,其實中國的現代文化依然是以精英文化為核心價值,是現代意義的精英文化,在精英文化的亞文化區域是平民文化,文化存在不同層次,這是文化存在的基本事實,但是在現代中國或民主中國,依然要確定它的社會基礎或文化基礎,而且是要提升人的文化境界或精神境界,而這就是要確定精英文化。

  2008-5-28

  第 18 章 平民文化與平民道德

  1

  75

  03. 28

  1

  75

  文化價值的確定,同道德的價值確定是壹致,文化精英確定中國現代文化的文化價值,從道德意義講,是中國現代道德價值。

  道德價值的現代轉型的切合點是什麽,從社會轉型的視角分析,社會轉型是確定民主社會,中國社會要確定平民社會,從文化價值講,平民社會的文化價值,是平民文化,中國現代文化的主流形態是平民文化。

  平民文化只是相對貴族文化的壹個解釋,而且是寬泛意義的解釋,其實在民主社會,依然存在精英文化,就是平民文化的最高層面是精英文化,平民文化只是壹個基礎,而精英文化是塔的高度。

  而且任何社會會存在精英文化,只是在民主社會或平民社會,是以現代文化的角度,把貴族文化或君子文化轉化為精英文化,同時存在現代意義的精英文化的文化價值。

  平民文化的文化價值可以提升社會成員的人文素質,平民文化的精英價值可以提升平民的精英品質。

  中國傳統的道德價值是君子道德,君子道德的道德價值是貴族道德,是精英道德,中國道德的道德轉型,是以現代文化的視角,把君子道德的現代意義的文化價值轉型為人的道德,是從精英道德轉型為平民道德,平民道德是人的道德,這是中國道德的現代道德的立足點,但是平民道德只是壹般意義,在平民道德的高的層面依然是精英道德。

  壹是平民生活存在形成平民文化的文化價值,二是平民文化的文化價值牽引平民生活,這是平民文化與平民生活的互動關系。

  1

  76

  03. 28

  1

  76

  平民道德的道德價值,是平民生活的生活存在,平民生活的生活存在是人的存在,因此平民道德是人的道德,這是壹般意義。

  平民文化的確定,壹是文化精英在文化價值,對平民文化的文化價值的確認,壹是平民在平民生活和中的生活積累。

  其實平民文化是人的文化,也是最基本的壹個基礎,同時也是高的文化層面,只是剔除貴族文化中虛假的成分,但是對人的意義確定,依然是高的層面,這樣就可以把庸俗、低俗、惡俗文化排除在外,因為“三俗”文化只是垃圾文化,並不是平民文化,這需要嚴格界定。

  就是說,人的文化,人的意義在確定,尤其是人的精神意義與思想意義要確定,而不是把人降到動物的生物層面。

  2008-5-30

  第 19 章 文化價值的重新評估

  中國人經過 30 多年的文化接受,在 21 世紀初,存在的文化問題,是如何吸收人類文化的文化價值,而且需要清除文化垃圾與精神毒素。

  因此需要重新評價人類文化的文化價值,壹方面是理性認識文化精神,那些文化價值對中國社會的文明進步是有益。

  壹方面是要清除文化垃圾或精神毒素,那些文化價值對中國社會的文明進化是有害,是威脅社會的和平、自由與繁榮,是敗壞人的心智或精神。

  1

  77

  03. 28

  1

  77

  需要理性審視文化價值,要從廣闊的文化視角,重新評價文化價值,這是需要解決的文化問題。

  中國需要改善社會人文生態,需要綠化荒漠。

  因此要構建中國現代文化,要營造中國人的精神家園,就需要重新評價文化價值。

  文化價值的重新評價,壹個是面對中國社會的現實,而這壹個問題是面對社會主義文化的評價,壹個是面對中國的古典文化,壹個是面對中國的前現代文化,另壹個方面是面對西方的文化價值。

  其實面對中國社會的社會現實,由於庸俗、低俗、惡俗的現實存在,因此不能不對作出文化價值的重新評價,就是壹方面要確定中國現代文化的核心價值的價值體系,壹方面需要清除“三俗”文化的文化毒素。

  因此中國現代文化的構建,壹是矗立壹個坐標,這就中國現代文化的價值體系,這是新的社會公民建設的文化支持,壹是需要清除文化毒素或精神毒素,就是需要解毒,這是兩個任務,但是主要是中國現代文化的構建,主要是建設意義。

  2008-6-4

  第 20 章 文化的多元存在

  1

  78

  03. 28

  1

  78

  在自由社會,由於是思想自由或文化自由,因此文化是多元存在,如自由主義搭起舞臺,在舞臺上會存在不同跳舞的人。

  文化多元是自由存在,思想多元是自由存在,對中國現代文化,盡管中國現代化的進程,要創建中國現代文化,現代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主流,但是有壹點可以肯定,中國現代文化通道的連接,把中國古典文化與中國現代文化連接起來,把中國現代文化與西方文化連接起來,就是整個文化通道是暢通的,這樣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是多元意義,因此中國的現代文化是多元意義。

  中國現代文化會同古典文化達成和諧,古典文化會為現代文化提供文化資源,這是壹點。

  另壹方面,存在中國古典文化的復活,存在古典文化的復活,自由中國,現代君子是人的存在,君子哲學是文化價值,隨著中國社會的全面發展,需要古典文化的復活。這個復活不是復古,只是以現代文化的視角,把古典文化中有現代意義的文化價值轉換為現代文化,當然有的古典文化的文化價值直接在現代社會具有現代意義,因此只是文化傳承。

  中國現代文化呈現多元存在,因此對中國社會發展可以提供思想支持或精神支持,這是中國現代文化發展的主流形態。中國思想的形成需要中國現代文化的強力支持。

  從文化發展意義,中國現代文化發展,壹是打開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的文化通道,二是打開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通道,中國現代文化的文化積累,壹是在人類文化的文化積累中發展,二是中國現代文化是文化積累的文化進程。

  中國現代文化的核心價值體系,就是中國的思想精英與文化精英把西方現代文化(以民主與自由為核心價值的普世文化)轉化為中國現代文化,這其中融合思想精英與文化精英的1

  79

  03. 28

  1

  79

  思想智慧,就是說如奶牛在吃了草之後,要轉換為牛奶,這是復雜的思想工程與文化工程,因此不能只是簡單的復制西方的現代文化。

  在思想與文化的轉化過程中,有壹點可以肯定,就是要面對中國的社會現實,這包括面對中國的文化資源(古典文化資源與前現代文化資源),面對中國人的人性特質等,就是謀求中國社會的現代文明或民主文明的構建,這是重要的壹點,如自由主義的中國化,如民主理論的中國化。

  面對西方的文化資源,也是面對全球化的文化背景,是面對西方文化的壹切思想資源(西方的古典文化資源,西方的後現代文化資源),而且也是面對當代世界的社會現實。

  這就需要中國的思想精英與文化精英有最高意義的思想與智慧,這不僅是要具有文化吸收與整合能力,而且最重要的是要具有思想與文化創新能力,就是要有中國思想與中國智慧,這就需要中國有多的思想家與文化大師,這是時代的呼喚。

  正如密爾所說沒有思想的進步,就沒有社會的進步,當代中國及未來的中國現代文化的構建,不僅意義重大,而且也是艱難的文化積累的過程。

  中國現代文化可以為人類文化提供中國思想,提供中國智慧。

  2008-6-19

  第 21 章 君子精神的復活

  現代文化只是主流存在,現代文化的文化存在是多元存在,因此古典文化會存在復活意義。

  1

  80

  03. 28

  1

  80

  儒家思想在多元文化的壹元存在,從消極意義,儒家思想是現代文化的重要部分,是現代中國人的道德價值的重要價值。

  現代文化是多元存在,在文化多元的多元存在中,其中壹元是純粹的古典文化的壹元,是儒家思想的純粹存在,是君子精神,當然這需要在現代社會有現代意義的價值意義。

  壹個方面是以現代文化的文化視角,把古典文化中具有現代意義的文化價值轉換為現代文化,這是文化生成,也是文化創新。

  通過臺灣、日本、韓國、新加坡的現代之路的經驗,傳統文化也不是完全被拋棄,依然在現代社會有壹定意義,從社會進步的角度,傳統文化的文化價值在與現代社會的沖突或融合中,有時依然有社會的現實意義。

  儒家思想的核心文化在現代社會基本具有現代價值,如君子哲學的自我修養,盡管或許是指向於人的內心世界,但是這是人在構建人的心靈世界,是在提升人的人文素質,這同現代社會的個人自治是壹個意義。

  另壹方面儒家思想在現代社會的生成中,同現代社會是融合,就會生成新儒家,這就是思想或文化的創新,依然具有現代意義,這也是文化多元的包容意義。

  中國人容易走極端,在中國現代文化的構建中,不能壹句話把古典文化完全拋棄,如有1

  81

  03. 28

  1

  81

  人認為古典文化是奴性文化,這或許有壹點偏激或極端,可以拋棄奴性文化的成分,但是具有現代意義的文化價值是可以傳承的。

  君子精神的復活並不是復古,從現代文化構建的角度,就是轉換為現代文化,這就是現代君子,退壹步講,即使在現代社會,做壹個傳統意義的君子,同時又具有現代文化情懷,難道不是也好嗎,在現代社會,有幾個人是君子呢,就是傳統意義的君子,在現代社會同樣也是受到人的尊敬,因為君子至少有教養,有修養,有氣節,為人處世不是也是很好嗎。

  因此中國現代文化的構建會存在文化融合,文化相容只會是開放、自由的文化演變。

  第 7 部分 自由道路或制度轉型

  第 1 章 A 方案—政府改良

  中國已經經歷三十年的社會改良,這是政府行為,但是只是自由主義市場經濟在逐步發育,可是政治體制改革基本是中斷或停滯不前。從民主政治的文明進程講,民主政治的自由道路,最有效最合理最低成本的是和平道路,政府改良是主要的和平道路。這是政治精英的政治行為,可以避免社會動蕩,可以避免社會革命,即使政治轉型是社會革命,也是和平革命,可以說,中國的政治轉型就是革命意義的民主政治的制度構建。

  政府改良需要壹個條件,是政治精英要有崇高的政治信仰,只有承擔國家命運,忠誠於國家與人民的卓越人物,只有信仰民主與自由的民主精英,才會承擔這個歷史責任。

  1

  82

  03. 28

  1

  82

  中國的社會改良,壹方面是同世界政治的交往,壹方面是中國社會改良的深入。面對中國社會的現實沖突,為了實現中國人的民主與自由的美好願望,只有進行政治改良,這是歷史必然,這是理性選擇。中國除了自由與民主道路,別無選擇。

  政府改良,壹是需要領袖人物,能夠力挽狂瀾,中流砥柱。二是需要政治精英集團。要解決中國問題,需要卓越領袖能夠擔負歷史使命。

  而且需要思想庫,需要偉大的思想支持,從壹個意義講,自由中國需要中國精神,需要精神領袖,需要思想領袖。

  中國出現民主領袖,而且是卓越領袖,中國社會才會有可能推進民主政治,才能夠完成政治轉型,從而構建自由制度或民主制度。

  政府行為的改良實施,可以按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則逐步展開,如承認各個政治黨派的合法地位,如言論自由,這是最基本的自由原則。

  壹是集中政治精英在政府內,即使是在民間的非政府內,只要各派政黨的政治地位的平等,可以通過政治對話推進政治民主進程。

  二是集中天下的精英智慧,集中思想家的思想支持。需要集中天下社會精英的尖端思想,需要集中天下之智慧。

  關鍵是何人可以走這壹步,這是關鍵。中國何時出現民主領袖,而且在政府內,在掌控國家最高權力,而且能夠舉天下之才為國所用,能夠努力構建民主政治,這是人民的期待。

  從政治策略,可以審時度勢,需要平衡不同政治利益集團的政治利益,逐步推進政治民主化進程,而且需要人民的認同與同情,就是說,中國人公民素質要提高,可以接受自由與1

  83

  03. 28

  1

  83

  民主思想,否則會存在改革阻力。可以說,由於教育水平的提高,中產勢力在逐步擴大,而且由於公民社會的雛形在發育,因此民主與自由思想現在基本深入人心。

  最重要的壹個因素,在社會改革的進程中,需要公民素質的逐步提高,這樣在政治轉型及政治轉型之後,中國人可以逐步學會運行自由制度或民主制度,可以享有自由,否則會重覆中華民國的致命挫折。

  中國大多數為農民,如果村民自治可以積累民主經驗,那麽說明中國可以實施民主制度。

  如果實施政治改良,完成政治轉型,民主選舉不會存在大的問題。

  政治改良,必須大刀闊斧,必須經歷痛苦的分娩,這是中國人需要承擔的風險,只有在經歷痛苦的分娩之後,中國人才可以享有高級意義的現代文明的民主文明。

  趙紫陽的下臺,可能說明壹輪的政治改良的中斷,但會有可能出現中國的葉利欽,開始新壹輪的政治改良。

  我對自由道路或民主道路的思考,主要是政府改良的方式,以及政府與民間的民主力量互動的改良方式,因為這是成本最低的社會轉型方式。

  但是在過去的三十年,政府或執政黨並無實質性的政治改革,因此改良道路只是美好的幻想。但在當下中國,執政黨有危機感,民間也是有積怨,即使這種情況,只要政府願意進行政治體制改革也是不遲。關鍵是要有明確的改革方向,就是說,在當代中國基本達成共識,中國的政治轉型是構建憲政民主,是實現民主社會,也就是西方的三權分立的民主制度。但是主要是執政黨的不能認同,或者,是有的特權階層的不能認同。

  1

  84

  03. 28

  1

  84

  正因為如此,政治體制改革是嚴重滯後,這樣只會導致民怨積深引發社會革命,在這種情況下,政府進行實質性的政治體制改革也是不遲。

  現在問題是中國有識之士的認識是明確,而且中國人的大對數是認同民主文明,因此這就需要執政黨的思路轉變,需要理性認識社會現實,認識中國人真實的政治訴求,要直面問題。

  退壹萬步講,就是中國人要實現憲政民主,這是人民的訴求,那麽執政黨如果是為民族利益,是為國家利益,是為人民利益,交出政權有何妨,這會受到人民的尊重,這樣共產黨可以改成社會黨,在憲政民主的民主社會,依然同其它政黨享有平等的政治地位,退壹步,如果社會黨是認同民主制度,只要受到民眾的支持,同樣可以在民主大選中獲取執政地位。

  其實執政黨與民間民主力量的良性互動,共同達成共識與妥協,共同完成政治轉型,這也是成本最低的有效方式,對民族有利,中國可以走向自由與繁榮,對國家有利,可以免受災難或苦難,對人民有利,人民可以有尊嚴地活著。

  法國總統在紀念法國大革命 200 年時說過,大意是,當時處死路易十六是壹個錯誤,他是壹個好人,這是有道理的,的確路易十六是有貴族精神,他說過,只要法國人是幸運的,他死也是無妨。

  其實現在執政黨中有的人是不願放棄特權階層的政治特權,這是主要的壹點,這就需要改變人的思維方式,時代在變,人心在變,社會是在進化。就政治利益而言,是少數特權階層的利益重要,還是民族與國家的利益重要,或是人民的利益重要。讓特權階層放棄政治特權,實現人人平等的民主社會,讓天下的人民是自由、尊嚴、幸福的生活,難道不可以嗎?

  難道天下人民的自由、尊嚴、幸福不能高於現在的特權階層的政治利益嗎?

  1

  85

  03. 28

  1

  85

  舉壹個例子說明,壹個人騎在他的頭上,手裏拿著手槍與鞭子,這時他是被迫被壹個人騎在他的頭上,但是有壹天,他覺醒了,他不堪忍受了,他就說,請妳下來,但我也不會騎在妳的頭上,這是理性的訴求,這時如果壹個人是理性,是認識到騎在他的頭上的確是不人道,是不正義,是不合理,那麽壹個人會下來,這時大家會是平等的,會壹起生活。

  但是如果壹個人並不理性,並不能認識其中的道理,依然固執要騎在他的頭上,這時,他肯定不願讓妳騎,他會反抗,這時如果壹個人有所醒悟,就會下來,大家是握手言和。但是如果壹個人是固執己見,是用鞭子與手槍威脅或壓迫他,這時問題就復雜了,也許他會掀翻壹個人,如果這時壹個人妥協,也會是平息沖突。但是如果壹個人依然是用手槍的暴力壓迫,這時他或許走極端,也是暴力反抗,這時就是災難了。

  可以分析那種選擇是明智的,不論人是在那個立場,只要是理性的人,都會選擇最好或最明智的方式,因為這對誰都是有利的。

  只要是中國人,誰也不會忘記自 1840 年之後中國在現代之路上,中國人經歷的災難與苦痛,戊戌維新的傷與痛,義和團的悲劇,辛亥革命的血與淚,北伐戰爭的血與火,國共兩黨爭奪國家統治權的戰亂災難,六四事件的血與痛,這其中有多少中國人的血與淚。

  因此中國人不能不反思中國傳統文化中那些腐朽、沒落的東西,不能不反思中國人人性中那些劣性的雜質,不能不反思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因此西方文化從壹個意義可以改變中國人的思想方式,現在中國最需要的是人的思想,是人的智慧,不論壹個人是哪個階層,尤其是特權階層,的確需要動腦子,要有高的思想意識,尋求好的方式,尋求於國於己於民都有利的解決問題的方式,而不是只是自我主義的唯我獨尊。

  1

  86

  03. 28

  1

  86

  在中國的政治轉型沒有完成之前,只要執政黨在執政,那麽政府的政治體制改革在什麽時候也不遲(盡管政治體制改革是嚴重滯後,有人認為是錯過了良好時機),因此只要是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就會對政治轉型是有效的。

  就目前的情況,政府要改革就需要是實質性的大刀闊斧的政治制度的改革,這才是最有效的,也是理性的,因此需要修改憲法,需要改變中國的政治格局。

  2010-08-18

  第 2 章 B 方案—議會道路

  廣卅人大 2008 年會議,列席農民工,列席華商,這是議會道路的壹個創舉。自由道路的和平道路的壹個途徑是議會道路,在議會可以承認政治或社會利益集團或政黨的平等地位,而且逐步可以形成或建立議會制度。

  議會要分配不同政治或社會利益集團的席位。議會道路有兩個途經,壹個途徑是同政治改良同時展開,議會承認各個政黨的合法席位,中國的議會可以實行兩院制,壹院是各個政黨的席位,壹院是各個省的名額分配。

  在中國,社會利益集團在議會的合法席位,是平民民主的嘗試,可以把各個社會利益集團與各省的席位融合起來。議會道路的和平演變,可以逐步展開,但是各個社會利益集團在議會是出席地位,就是說要承認各個社會利益集團的合法席位,而且這需要逐步建立議會制度,就是說在議會如何分配席位。

  1

  87

  03. 28

  1

  87

  因此,可以遵循民主原則的制度設計,壹是國家議會,壹是地方議會,是省或縣議會。

  壹是參議院,壹是眾議院。

  參議院是精英政治的政治平臺,是上議院,可以分配各個政治集團或政黨的合法席位。

  實行兩黨制是有效方式。西方民主的成功經驗,如美國,兩黨制在中國是可行道路。

  眾議院是下院,是平民政治的政治平臺,可以分配各省的名額,可以兼顧各個社會利益集團的合法席位,如農民階層、工人階層。

  議會道路可以分兩個過程,壹是在自由中國的自由制度構建之前,可以逐步實現議會政治,壹是自由制度的制度構建,通過政治改革之後,可以建立議會政治。第壹條道路是壹步壹步在構建議會制度,可以把人大逐步通過改革,壹步壹步演化為議會,從而壹步壹步構建議會制度,這在於政治改良的分步實施。

  議會道路可以用政治改良同步,但可以單向展開。

  議會要承認各個政黨的平等地位,要承認各個社會利益集團的平等地位,名個政黨在議會是出席地位,這是議會道路的關鍵的壹步。

  如果議會可以出席各個政黨,這樣會逐步走向議會政治的內閣政治,通過議會選舉中的大黨可以組閣或組織政府,這是民主政治的議會道路。

  從民主政治的完善意義,總統制適合於中國,但是議會制度的邁進,是民主政治的基本構建,在議會政治構建之後,可以實行總統制。

  人大向議會的演變過程中,可以構建議會政治,各個政黨通過議會平臺,構建自由中國的民主文明。

  1

  88

  03. 28

  1

  88

  這是和平演變,具體實施在於各個政黨,包括非政府或民間政黨的艱苦奮鬥。能夠實現議會中各個政黨的平等地位,就可以把人大演化為議會,只要議會政治能夠確立,這樣通過議會平臺可以推進民主進程。各個政黨可以尋求平等對話,可以共同把握中國命運。

  議會道路的可行,壹方面在於政府行為,當下執政的政府要承認各個政治利益集團或政黨的合法席位,這是關鍵的壹步。另壹方面,是政治利益集團的奮鬥。各個社會利益集團要維護各個社會利益集團的利益,需要尋求議會出席的平等地位,這在於民眾的覺醒。如果在議會是缺席地位,那麽有的社會利益集團只是受他人宰制的政治處境,如果要維護自身的社會利益,必須尋求合理方式,尋求在議會出席的合法地位,因此只有尋求議會的合法出席,這是向議會政治的邁進。

  這在於中國人民的覺醒,在於中國人民的政治素質,這是重要方面。同時在政治精英中,存在謀求天下之福,尋求自由民主的政治領袖。另外在於執政黨能夠推行民主改革。

  當中國人的理性水平在提升,當中國人在尋求自由時,如果遵循理性意義,中國人是以和平、理性方式尋求文明的進展。

  在受他人宰制時,中國人是奴隸式的忍受,但在忍無可忍時,又是極端主義的本能反抗,如義和團的消極存在,這並不可取,這在當下中國也是需要警惕的,可以說在中國社會潛伏社會革命的危機。

  議會道路的和平演變,在於政府與非政府或民間的良性互動,因此需要重要的精英人物,需要領袖人物。另壹方面,是民眾的支持,是民眾的參與,這是兩個方面的積極互動。

  從實質意義,中國的社會改革只是當代的洋務運動,因為並無實質意義的制度轉型,只是在現行制度下有限度的社會改革,這些改良路線也是希望在中國能出現當代的戊戌維新,1

  89

  03. 28

  1

  89

  但是二十幾年過去,這只是壹種幻想,而不是壹種理想。當下中國有人擔心會出現社會革命,有人也是提出中國要告別社會革命,但是這需要壹個前提,這就是可以通過政府改良能夠完成制度轉型,如果做不到這壹點只會引發社會革命。

  如果政府的政治改革是嚴重滯後,那麽在中國出現和平意義的社會革命也是合理的,如類似東歐的和平革命,完成社會轉型與制度轉型,這也是好事,對國家與民族有利。對人民有利,這樣可以避免由於社會改革不能實質性的制度改革而形成的畸形社會給人民帶來的不必要的傷痛。

  中國的普通民眾生活是太艱難了,由於社會的畸形變化,由於貧富差距的極大反差,由於沒有個人權利的保障,因此在社會生活中處處是困境,買房難,看病難,上學難,步步是難,什麽時候中國的大多數民眾可以有舒心的生活。

  只有進行制度轉型,建立憲政民主的民主制度,建立社會協調發展的社會制度(民主政治,自由主義經濟,多元而創新的文化),從大的方面,實現個人自由,消除特權階層,建立法治社會,社會財富集中在大多數人的手中(提高絕大數人的生活水準),這樣中國人可以是有尊嚴、有個人權利保障、有幸福的生活。

  2010-08-19

  第 3 章 C 方案—和平革命

  民主道路,壹是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或政府改革,二是自下而上的非政府或民間力量的民主運動,兩者存在互動,是互為激活。民間的民主運動,可以積極尋求,六四運動是壹次1

  90

  03. 28

  1

  90

  努力,中國民主黨的成立是壹次努力,劉曉波的零八憲章也是壹個努力,但是民主運動要做的是民主運動的獲取成功。

  成功之路是什麽,如果民主人士流亡海外,或許是壹事無成,至少在中國國內,中國需要瓦文薩式的民主領袖,波蘭經驗是民主中國的壹個借鑒。

  中國從何尋求出路,壹是罷工,二是示威,需要民主領袖的領導,二是需要民眾的積極參與,如此,需要民主精英的組織工作。在中國,民主運動是持續,是壹次又壹次向前推進,中國不可能壹次完成,壹次完成或許並不現實。

  罷工,只能是工人罷工,需要工人領袖,但是中國的工人領袖如果受到監禁,路如何走,在專制制度,民主運動會受到壓制,因此,有組織、有計劃是長遠謀求。需要工會組織,需要工人的積極參與,而且工人要有民主意識,要有民主信仰,可以積極尋求民主進程。

  遊行示威,任何人可以參與,民主運動需要民眾的積極參與,需要民眾的支持。在中國出現的自發罷工或示威,只是維護某個集團利益,並不指向民主運動,如果予以引導,予以領袖,可以指向民主運動。

  需要民眾的政治覺醒,需要喚醒民眾,喚醒民在眾的政治熱情,啟導民眾的民主思想,這是文化問題,又是政治問題。

  組建工會,組建農會,組建民主政黨,這是可行之路,這是必經之路,但需要做的壹步是承認工會的合法地位,是承認民主政黨的合法地位。非政府的民主力量可以從不同方式,尋求民主進程。

  1

  91

  03. 28

  1

  91

  壹是民主政黨的組建,這是政治意義的有效方式,但是需要爭取合法地位,這是艱難壹步。如果民主政黨獲取合法地位,民主進程要易於推進,如與議會道路、政府改良可以良性互動。

  中國民主黨成立的失敗,只是打出民主黨的民主旗號,盡管具有政治意義,但是如何爭取民主政黨的合法地位,需要采取可行道路,罷工,遊行示威是壹種途經,能夠受到國際社會的人道支持也是壹個方面,但是關鍵在於民主政黨能夠爭取合法地位,如何穿透專制的堅冰。

  民主運動在任何時候,需要民眾的積極參與與支持,這不同於政府改良,政治精英可以完成,民主政黨的民主進程,民眾參與需要民眾的政治信念。

  通過工會或農會把工人或農民組織起來,在參與政治中認同民主意義,這是民主社會的基本意義。

  問題是政府不予承認,而且是壓制,這是問題所在,如何沖破這塊堅冰,需要不斷撞擊。

  如果中國社會存在廣泛的民眾的民主信念,民間與政府可以達成共識,民主力量可以達成共識,互相支持,共同推進中國的民主運動。

  民主政黨要有明確的政治綱領,爭取民主與自由,尋求公正,但是民主運動需要政治妥協,需要平等對話,需要和平道路。

  和平道路是民主運動的基本原則,中國不能滑向暴力主義,不能滑向極端主義,不能內亂,不能互相敵視與對抗。專制制度如堅冰,只能消融,以和平方式,以人道方式爭取自由,爭取民主。

  1

  92

  03. 28

  1

  92

  政治合作是基本原則,不要暴力,不要沖突,不要對抗,需要合作,需要對話,需要妥協。

  民間的民主力量的積極推動,可以使政府予以妥協,這樣是政府與民間的民主力量的良性互動,其實這也是完成制度轉型的有效方式,成本也是最低的。中國社會的民主進程或制度轉型,是各種政治力量或政治集團的互動過程,而且由於不同政治集團的政治利益不同,因此政治路徑也是不同,因此也是在不斷變化中,誰也不能預測。

  中國的社會轉型就是壹次社會革命,但是應該是和平革命的方式,因此中國的政治民主化需要各種政治利益集團或政黨之間的政治博弈,這就是民主與專制的鬥爭,如果執政黨只是無視民眾的呼聲,只是無視歷史的潮流,對新生的民主力量只是打擊與壓制,也不是明智之舉,因此有時需要民間的民主力量的強大,迫使政府妥協,只有這樣,才會推進中國社會的民主化進程。

  中國的社會轉型或政治轉型,從實質意義,就是制度轉型,制度轉型更能說明中國社會轉型的實質意義,也是更確切壹些,這樣中國社會轉型的目標就更加明確。就是說,中國的社會轉型或政治轉型,從實質意義,就是從社會主義的社會制度或制度結構,或制度體系或制度模式,轉型為自由主義的社會制度或制度結構,而且社會轉型是全方位的全面轉型,自由主義的社或制度包含憲政民主的民主政治,自由主義市場經濟,多元而創新的現代文化,而且這是社會良性發展的制度模式,是壹個完整而協調制度體系。

  2010-08-21

  第 4 章 D 方案--激進變革

  1

  93

  03. 28

  1

  93

  中國民主政治的文明構建,政府行為存在兩種方式,壹是政治改良,是緩進的和平的演變方式,壹是政治變革,是激進的和平的變革方式。

  政治改良是政府行為的逐步推進,是壹步壹步演化為民主政治,這是溫和方式,這取決於政府內的改革力量。

  不論是和平演變,還是激進變革,在民主政治的大門口,需要壹次完成,如蘇聯的解體,在關鍵時刻,是精英領袖的力挽狂瀾,可以以和平方式完成政治轉型,這是政治轉型面對的問題,或許中國問題要復雜。

  激進方式,或許是和平改良的某個時期會發生,或許是民主領袖在支掌國家權力之後的壹次完成。

  激進方式有利有弊,有利壹點至少可以避免和平演變中的政治沖突,可以避免溫和方式的步步艱難。弊端或許缺乏民眾的政治認同,另壹方面,在變革之初會存在社會動蕩,這也是不可避免。

  激進變革,要做到兩點,壹是和平方式,激進變革是壹次完成,但是和平方式,而不是暴力,盡可能要避免暴力沖突。

  二是領袖人物要能夠控制局勢,在壹次完成之後,要步入民主政治的正道,不能出現社會動蕩,不能引起社會沖突,盡管沖突是不可避免。

  激進變革的風險要大,精英領袖要有十分周密的實施方案,況且是激進方式,因此需要政治精英的集團支持,個人不能成就自由中國,小集團不能成就民主中國,不論精英領袖是多麽偉大,政治精英是多麽智慧,盡管精英領袖是關鍵人物。

  1

  94

  03. 28

  1

  94

  和平改良,由於民主思想的廣泛傳播,易於受到民眾認同,而且有廣泛的政治基礎,至少在政府官員中存在民主派。但是激進變革,面對的是保守勢力的對抗,或者,面對的是缺乏民主思想的政治基礎,因此存在風險,如此,精英領袖需要鐵腕人物。

  蘇聯解體的民主變革,可以為中國提供壹個經驗。

  在政治精英中要有民主思想的激進人物,敢於承擔歷史使命,有政治智慧,完成社會責任。

  中國只能成功,民主只能成功,中國經歷幾次失敗的經驗教訓,中國人民承擔了不必要的風險。

  激進變革在政府行為中,是政府出現民主領袖,因此會存在和平改良的鋪墊,和平改良的溫和方式推進民主政治,在關鍵時刻,壹次完成民主轉型。

  激進變革只是相對意義,壹次完成政治變革,存在難度。在中國,如果軍隊保持中立,如果受到民眾支持,如果有精英集團的精誠合作,會有可能完成。

  即使這樣,會存在過渡的民主轉型。只有在條件成熟,方可全民選舉,在時機不成熟時,需要鐵腕人物的民主方式的強力控制,用鐵腕方式推進民主政治,這是必需。

  關鍵時刻需要鐵腕,重要時期需要強硬,中國要實現民主政治需要兩個原則,壹是鐵腕民主,壹是強硬民主,這是成就民主中國的基本策略,因為中國問題需要鐵腕,需要強硬。

  激進變革如手術,可以免除艱難推進的苦難。民眾承擔的社會風險,壹次向民眾展開,而不是壹步壹步在承擔。民主政治的分娩陣痛,是不可避免,問題是在分娩陣痛時,並不是所有中國人會認知,不明事理的人會大喊,會大叫,因此需要疏導,需要勸戒,需要承擔。

  1

  95

  03. 28

  1

  95

  人性弱點是如此,只願享有幸福或自由,但是不願為承擔幸福或自由所需要承擔的痛苦或風險,只願享成,不願付出。但是社會進化,從長遠利益,在自由之前有陣痛,在幸福到來之前有痛苦,在分娩之前有陣痛,這是不可避免。如果民眾可以認知,中國人可以同情或支持民主政治,因此,這是民主變革面對的問題。

  只要看見分娩之後的自由孩子,中國人必須如母親那樣,在微笑,在迎接,在欣慰,而不是痛苦,不是怨恨,不是逃避。

  激進變革,分娩的陣痛要痛,需要理性意義的啟導。

  壹方面是強硬與鐵腕,壹方面是人道與溫和,兩者兼顧,可以度過難關,度過子夜,走向光明,迎接自由。

  由於政治體制改革的嚴重滯後,因此法治社會不能有效建立,這樣自由主義市場秩序就不能有效構建(而是處於混亂),另外由於特權階層獨占社會資源,加上貧富差距的擴大,因此中國社會出現嚴重的社會不公,這樣只會引起民眾的強烈不滿,有的人就是有恨,就是會敵視,這也是有道理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民粹主義的興起是有深層原因。

  那麽面對社會的實際情況,政府有危機感,這就需要進行政治體制的實質性改革,就是要走制度轉型的大的方向,完成中國社會的社會轉型,這樣可以消除特權階層,可以實現社會公平,可以實現中國社會能夠良性發展的民主社會,壹個方面就是可以緩解民憤,可以消除極端主義社會革命的危險。

  另壹方面對於普通民眾,盡管有怨恨,但是不能只是仇恨的發泄,不能由於仇恨引發極端主義的社會行為,而是要有高的層面的社會認識,是要尋求理性的、建設意義的積極尋求,1

  96

  03. 28

  1

  96

  就是要在中國要實現民主與自由,是要構建憲政民主的民主社會,可以說,只有民主可以救中國,只有自由可以救中國,這對於國家是有利,是對人民是有利。

  中國社會是復雜的,在中國社會轉型的關鍵時刻,需要社會各方力量的共識,也需要政治利益集團的妥協與協作,而不是對抗與敵視,這樣可以集中所有社會力量的智慧或思想,能夠把中國引向理性、健康、和平的社會轉型的軌道,這樣才是天下是大幸,是國家與人民之大幸。

  2010-08-22

  第 5 章 E 方案—自治道路

  如果農民在村民自治中逐步成熟,熟知民主程序,認知民主意義,在民主經驗積累達到成熟時,或許農民會要求鄉自治,這是民間的民主進程,這是民眾的覺醒。

  另壹方面是政府行為,如果政府在政治改良中實施激進措施,可以確立鄉自治的自治制度。

  不論是民間訴求,還是政府改良,如果在村自治的基礎,尋求自治制度的制度確立,中國可以循序漸進由村自治過渡到鄉自治,由鄉自治過渡到縣自治,由縣自治過渡到省自治,由省自治可以確立中國的自治制度,可以確立中國的民主制度。

  從理論講,自治道路可以由村、鄉、縣、省逐步推進,而且實行自由制度,是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則。但是在具體實施時,村自治與縣自治的過渡時間要長,鄉自治的過渡時間可以短,每壹個階段的過渡時間,這要看自治制度或民主制度的社會實踐,只要達成省自治,中1

  97

  03. 28

  1

  97

  央政府不在幹預地方地府,可以履行民主政府的政府權力。如果中國達成省自治,自治制度在中國就可以完成,中國會步入民主制度。

  不論自由中國的民主道路,從那個方向在尋求,推進民主道路,或是民間運動,或是政府改良,或是民間與政府的互動推進,這在於民主思想對中國人的影響,在於政治改良的民主進程,在於非政府的民主力量的民主推動,並不是那個人就可以設計,並不是那個人可以確立,而是自然演化的推進,在於中國人的理性思想或智慧的推進。

  在於民主主義的自覺,社會或民眾能夠自覺尋求民主進程。

  在於中國人的思想觀念,中國人要熱愛民主,崇尚自由,這是思想觀念問題,只有在這個前提下,中國人才會有民主訴求,有自由訴求,並且尋求民主進程,尋求享有自由的民主社會。

  中國問題的合理解決,比較復雜,主要是人的思想觀念,尤其是政府內的當權者。中國人過於勢利,過於務實,只要利於個人或某個集團利益,並不尋求社會公共意義,並不關註

  公共社會,並不從民族與民眾的角度思考中國社會的進步。

  如果中國人尋求民主中國,只要中國人有民主訴求,自治道路是可行的民主進程,完全可以從村自治過渡到省自治的自治制度。

  自治制度的民主推進,最重要的壹個問題,是對自治原理,是對民主原則的基本認知,盡管中國人可以註入中國智慧,但不能違背民主原則,這是最重要的壹個方面,這樣可以積累民主經驗,可以積累中國思想。

  1

  98

  03. 28

  1

  98

  不僅要有民主思想,而且要有民主熱情,中國人需要的是對民主社會的信念,是對民主文明的熱情,是對民主自由的信仰,是對公共社會的關註。

  對於民主原則的認知,在於民主思想的傳播,在於公民素質的提升,在於自治制度的經驗積累。

  只要中國人把聰明發揮在正常意義,中國人會有所作為,因此對於自治道路的尋求,壹方面是遵循民主否則,二是要避免消極存在。

  民主制度的政治運行,存在民主制度的缺陷,要防止鉆空子的流氓習性,這是壹方面。

  另壹方面,是限制卑劣行為,非民主或非自由的社會行為,要受到限制或禁止。

  因此,要尋求民主,要以民主制度的政治遊戲要尋求民主文明,而不是為了個人私利,如為了竟選成功,采取不正當的手段,這是民主制度需要限制,政治醜聞要受到限制,要受到懲罰。

  這在於中國智慧或中國思想,這在於自治制度的積累。

  政府要有銳於改革的領袖人物,非政府或民間要有民主領袖。

  中國的民主道路,或者,中國社會的政治改良或政治轉型,可以從不同進路展開,就是說,這裏討論只是從壹個進路在討論,但是政治變革,可以是幾個進路同時展開,社會可以是全方位的立體式的變革方式,並不是只是從壹個進路,只是從壹個方向在政治變革。

  如議會道路可以與自治道路同時展開,從不同進路尋求政治變革的整體意義的壹種變革。

  1

  99

  03. 28

  1

  99

  前面所論基本是社會改良的路子,其實通過 1989 年 6.4 之後的二十幾年可以證明,改良的路子在中國是行不通,因為政府或執政黨並不願意政治改良,因此在中國只有是和平革命的路子,這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未來政府是否願意進行政治體制改革也是未知數,但是關註中國命運的人,熱愛自由與民主的人,希望政府能夠進行實質性的社會改革,尤其是政治體制的改革,而且願意與民間的民主力量合作,共同推進中國社會的制度轉型。

  這裏主要是由於特權階層的利益問題,同時也是執政黨的思想觀念問題,這就需要執政黨要直面現實,要直面中國人的政治訴求,就是說,原來或現在中國人吃的是稀飯,但是現在中國人發現面包好吃,想吃面包,妳不能說吃面包會有錯,因為人的欲求是在不斷升級,就是人的生活質量是在不斷提升,這樣社會才會進步。

  因此,執政黨必須面對中國人想吃面包的政治訴求,就是說,執政黨要直面中國人要求自由與民主的政治訴求的基本事實,不能無視這個基本事實,更就不能壓制中國人的政治訴求,有的仁人誌士在尋求中國人可以吃面包的有效途徑,妳不能打擊他,不能壓制他,不能把他關在監獄裏。如果是壓制或打擊,就顯的很無理,也很霸道。不能因為特權階層的壹點區區小利,而要犧牲天下人民的自由、尊嚴、幸福。如果只是固執己見,就是不進行實質意義的政治改革,就是要維護自己的政治特權,這樣做是不是太自私,太狹隘,太不近人情,太不識大局,太不懂道理,這只有是小孩子可以這樣做的。

  需要思想,需要動腦子,需要有國家與人民的觀念。

  需要直面現實,需要勇敢承擔。

  2

  00

  03. 28

  2

  00

  我們都是中國人,是同胞,不是敵人,自由與民主不是中國的敵人,相反只有自由與民主才能救中國。

  2010-08-25

  第 8 部分 中國精神

  第 1 章 和諧精神或平衡精神

  從現代文化意義,中國傳統意義的和諧精神可以解釋為現代意義的平衡精神,可以把平衡解釋為存在平衡,可以把平衡意義解釋為平衡原理。

  如果社會存在能夠以平衡原理尋求平衡狀態,那麽可以在不平衡中能夠保持平衡狀態,如社會利益分配的平衡,人文生態的平衡,自然生態環境的平衡,人的生命狀態的平衡。

  壹個社會處於平衡狀態,就會維持社會的和諧、公正,合理的存在狀態,壹個社會才會是穩定,人的生活才會是安全、和諧、幸福。

  因此,壹個社會要維護平衡的存在狀態,要維護社會的持久和平、自由與繁榮,就需要堅持和諧精神,需要堅守平衡精神。

  和諧精神或平衡精神可以解釋為中國精神,和諧精神或平衡原則在中國現代社會具有現代意義的思想價值與文化價值。

  如果出現不平衡,就會出現極端存在,如社會利益分配的失衡,就會由於社會利益分配的不公,那麽就會潛伏社會危機。

  2

  01

  03. 28

  2

  01

  因此平衡精神的現代意義,可以避免極端主義,因為極端只會導致失衡,這是危險的。

  如中國在現代化的進程中,可以避免西方社會在現代化進程之初的血汗工廠的利益失衡,可以尋求勞資雙方的利益平衡,就是勞資雙方的利益可以最大化,而利益損害可以是最小化。

  通過中國三十年的發展歷程,損害勞工利益的情況也是存在,現在也引起人的重視。

  不論是社會意義,還是個人意義,保持平衡可以保持穩定,如人的生命意義的平衡,如理性與非理性的平衡狀態,人可以避免極端存在。

  在改革進程中,有時由於利益失衡,有的人由於精神意義或心理的失衡,有時存在極端行為,這在中國也是存在的,因此從大的方面,社會改革的過程,就是要平衡不同利益集團的社會利益,這樣也不會引起人的心理失衡,這對於社會的穩定與和諧是非常重要的。

  從個人意義,保持人的精神意義或心理的平衡,人不會有極端行為,同時這樣可以尋求個人生活的幸福意義。

  2008-6-14

  第 2 章 中庸精神

  中國社會要謀求進步,中國社會要完成現代社會的文明構建,不能采取極端主義的社會行為或思想學說,從中國社會的前現代社會或現代社會存在的基本事實可以以驗證,極端主義社會行為只會有害。

  可以從兩個方面說明中庸精神,中庸主義,壹是至少可以避免誤入極端主義,至少不會選擇極端主義的社會行為或思想,可以避免極端主義對中國社會的危害。

  2

  02

  03. 28

  2

  02

  二是要尋求中國社會的文明進化,要解決中國問題,需要中庸方式,中國社會的文明發展需要的是溫和,穩健。

  英國文化的中道思想,的確也是值得中國借鑒,在英國基本是平穩的自然演化的社會發展,盡管中國儒家文化提倡中庸價值,但是通過中國社會的近現代社會的發展事實,可以分析中國人容易走極端,壹方面是極端的固執保守,不思改變,這就引發平另壹種極端是激進的社會革命,在當代的中國社會轉型,其實成本最低的是社會改良,這需要各種政治勢力集團的政治沖和,在沖突與妥協中去求變革,共同尋求中國社會的進步,而不是站在壹個立場上,固執或頑固不化,這是最可怕的,這本身就是極端主義。

  儒家對中庸文化價值的提出,或許壹方面是經驗意義,壹方面主要是理性意義,就是針對人容易走極端的固執特點予以防範。

  當代中國社會的轉型,如果任何政治勢力集團是從民族與人民利益的角度思考問題,是謀求中國社會的進步,那麽中國問題就會好解決,而這其實需要人要有高的思想境界,要走出自我主義(只是註重壹個政治集團的利益)的狹隘立場,需要為天下立心,謀求中國社會的進步,其實英國貴族文化有很高的思想境界,就是謀求社會的整體進步,是從民族與人民的利益出發,如密爾的思想學說,不是為某個集團在辯護,而是尋求整個社會的進步,因此這需要中國的政治家,尤其是實權人物,要有最高的思想境界,這樣視野才會開闊,思想才會活躍。

  對中國文化的梳理,從兩個方面,壹是確定中國文化的文化精神,可以確定在中國現代進程中的中國精神,或是現代中國或民主中國的中國精神,中國社會踏向現代之路之後(從1840 年之後),經過 100 多年的現代之路,有必要從文化價值的視角,梳理中國社會的現代精神。

  2

  03

  03. 28

  2

  03

  二是通過文化梳理,從古典文化與西方現代文化(這是構建中國現代文化的主要思想資源)的文化價值中,那些可以轉化為中國人的人文精神,可以轉化為現代中國的現代精神。

  2008-6-14

  第 3 章 善良精神

  從兩個方面可以說明,其壹人的自然本性存在善良天性,因此人類會存在善良精神與善良思想。其二當把人類生命中的善良天性在肯定之後,善良是文化價值。

  由於人性存在惡性,如果善良精神缺失,善會受到擠壓,惡會釋放出來。

  善良會尋求善良的美好存在,會尋求人類生活的和平、幸福、愛、安寧、尊嚴、美好,善良會抗衡惡,善良會遏制惡。

  不論是善的思想,還是善良的社會制度,或是善良的道德規則,壹是肯定善良的價值意義,壹是以善在遏制或控制惡,而且把惡限定在某個範圍內,而不致於危害人類或社會。

  因此可以把善良精神確定為中國人的中國精神,中國人所說的好人社會,西方人所說的好人政府,就是人類的善良思想。

  善良的人會存在善的思想,善良的思想可以確定善良的社會制度,可以確定好的社會制度,好人政府是如此,好人社會也是如此。

  壹個社會的制度精神存在善良精神(如和平、公正、幸福、自由、尊嚴、權利等思想價值),善良精神才是真正意義的善良精神。

  2

  04

  03. 28

  2

  04

  善良不僅是中國人的中國精神,最重要的是中國人要以中國人的善良確定或生成善良思想,它不僅限於善良思想,而且有擴展到社會存在。

  只有中國人確定善良思想,才會有可能把善良思想轉化為社會形態,可以以社會制度確定善良思想,壹是確定善良的價值,如和平、自由、幸福、尊嚴、公正、權利。壹是善良不會受到惡的威脅,如此,惡(如暴力、恐怖、奴役、腐敗、壟斷或宰制等)才會有可能受到有效遏制。

  如此,才會有可能真正確定好的社會,好的社會是善良社會,不僅有好的社會,而且有好的政府,有好的生活。

  因此,要尋求持久和平、幸福、安寧、自由、尊嚴的社會,就需要確定善良社會,需要確定善良制度。只有善良社會,才會是和諧社會,才會是善良天性可以棲居的棲居地,否則,善只會是流浪者。

  因此善良也是西方文化價值的人道意義,善良社會就是具有人道意義的社會,就現在人類社會的文明意義,民主社會是可以實現善良意義的人道社會。

  2008-6-16

  第 4 章 忍耐精神或克制精神

  盡管人的存在會存在情緒、激情、欲望、本能等非理性因素,但是,如果非理性不受到理性的控制,非理性存在會存在極端,即使是好的意義或積極意義的非理性存在,如美好的激情,如尋求幸福的欲求,依然需要人的理性意義的牽引,對於消極存在的非理性存在,如2

  05

  03. 28

  2

  05

  消極情緒,如消極本能,這就需要人的理性的消化或化解,需要理性意義的控制,有時需要人的克制。

  個人自由是理性存在,只要是理性存在,就會存在的個人行為的理性支配,如此,忍耐或克制就會存在。

  人的行為要是有效、建設、有意義的社會行為,就需要以理性剔除無效、破壞、無價值的行為。要是人的行為只會是善行,只是智行,只是好的意義,就需要剔除惡行,或愚行,或壞的存在。

  如果人的行為是愚行或惡行或醜行,就需要克制。只要克制,就需要學會忍耐。

  中國人善於忍耐,只要轉化為積極意義,這並不是什麽劣性或奴性,而是完善的人格精神或道德精神。是要做優秀的人,要做好人所需要的文化價值。

  在當下中國,可以說存在人的消極意義的存在,如人的消極情緒的發泄,如罵人,其實這並不是正常的人的意義,這只是人的生物本能,是缺失人文教養的表現,即使人有多麽的不公,有消極情緒,但是人可以尋求建設意義的尋求,而不僅僅是向社會或他人發泄(這只是人的愚蠢與無能),而且只有克制或消除消極情緒或消極本能,這樣人才會在高的層面,會尋求積極意義,如尋求社會意義的合理。

  忍耐或克制只是在面對人的消極存在時,是人的壹種理性能力,只是個人修養的能力,並不是說人面對壹切不公或屈辱的消極忍耐,盡管有時需要人的忍耐,但是有時需要人的反抗,如對暴政的反抗,即使反抗,人也是需要尋求積極方式,而不是消極方式。

  2

  06

  03. 28

  2

  06

  在民主社會,人的心理素質要求壹個方面就是容忍或寬容,或是克制,因此克制或容忍可以是中國人的人文素養的壹個方面。

  2008-6-16

  第 5 章 和平精神

  如果社會制度實現和平精神,可以避免社會動亂或戰亂,可以避免暴力與恐怖,尤其是可以避免政府的政治暴力或政治恐怖。

  和平精神不僅是人文精神,而且是社會形態的社會存在,這時,和平是真正意義的和平。

  另壹方面社會制度要消除社會暴力。

  如果社會制度不能把和平精神轉化為制度文明或和平文明,那麽由於社會制度的弊端,就會存在政府的暴力主義或恐怖主義。

  不能存在政府的暴力主義,不能存在集體的暴力主義,不能存在政治或社團的暴力主義,如果社會制度能夠把和平制度確定為制度文明,那麽壹般地說不能存在政府或集體暴力主義或社會暴力。

  和平主義是理性方式,中國人要以和平方式尋求中國問題的解決,要以和平方式實現中國社會的社會轉型。

  2

  07

  03. 28

  2

  07

  由於中國社會處於關鍵時期,這是對中國人的挑戰,面對挑戰,要確定中國文化的文化價值,不能由於激憤而沖動,而是要理性思索,不能以暴力主義解決問題或沖突,如八九民運就是政府以暴力主義或恐怖主義解決政治沖突(六四事件)。

  中國社會要真正實現和平意義的社會轉型,就需要不同政治集團以和平方式解決政治沖突,這就需要政治協商與政治妥協,需要政治合作,而不是敵對。可以說,中國沒有敵人,中國人沒有敵人,任何中國人不論政治信仰是什麽,都是尋求中國社會的進步,都是為了人民的利益(自由、尊嚴、權利、幸福),因此中國人必須拋棄固執與偏見,必須推倒柏林墻,這主要是執政黨或政府,必須同壹切謀求中國社會進步的政治集團平等合作與對話,這是解決政治沖突的思想方式。

  就是說,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或思想方式要改變,這主要是那些固執與偏見的人,尤其是執政黨,不要把中國人視為敵人,不要把自由與民主視為敵人,要直面中國社會的現實,要直面人類社會的社會經驗,走出狹隘的小集團的利益圈子,以中國命運為最高利益,以人民利益為最高利益,通過各種政治集團的合作,和平實現中國的社會轉型。

  2008-6-16

  第 6 章 堅韌精神

  在儒家學說中君子品德之壹是弘毅,毅是堅韌的解釋,堅韌是不屈不撓,在古典社會,君子的美德是弘毅,是堅韌。

  2

  08

  03. 28

  2

  08

  中國人要構建中國的現代文明,要構建中國的現代社會,需要確定中國人的精神品格,即使具備構建現代文明的社會能力,如知識素養,如思想水準,如社會能力,但是從中國人的精神品格的精神意義,至少中國人的精神品格要有堅韌不拔的精神。

  構建中國的現代文明,不僅面臨中國問題需要解決,而且會存在困境,會存在挫折,會存在危機,盡管需要智慧與能力,但需要意誌,只有在堅韌不拔的奮鬥中,只有在不屈不撓的奮鬥中,才不會偏離前進的目標或理想,這是其壹。

  其二,可以牽引中國人向理想目標挺進,只有向理想目標挺進,才會有可能用中國人的智慧解決面對的中國問題。

  堅韌精神,壹是經驗意義,壹是古典文化存在堅韌的文化精神,二是在中國社會的現代進程中,中國人具有堅忍不拔的奮鬥精神.

  二是先驗意義,可以先驗確定中國人要具備堅忍不拔的精神品格,可以把堅韌精神確定為中國精神。

  當中國人的現代文明的理想目標明確之後,當中國人明確中國的現代文明是民主文明之後,需要的是中國人的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壹步壹步走向理想目標。自由與民主可以使中國人享有人的權利、尊嚴、幸福,但是美好的理想需要中國人的共同奮鬥,這就需要不屈不撓的堅強意誌。

  2008-6-16

  第 7 章 愛的精神

  2

  09

  03. 28

  2

  09

  盡管儒家學說對人性的認識是基於對人性之善的認識,但是當善的哲學(君子哲學)確定之後,善的哲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文化,中國人是在遵循善的哲學,善的哲學是人的行為指南。

  但是在中國社會進入 21 世紀前後,人性之惡在膨脹,從社會意義,由於存在人性之惡,導致社會人文生態在沙化,因此社會要尋求控制或限制人性之惡的有效方式。

  要控制人性之惡,是基於人的善良本性,因此在惡是泛濫時,人要堅守善良本性,這樣才會尋求如何控制惡,而且可以把惡降至最低限度,而且這樣由於善的堅守,才能尋求構建壹個善的社會,尋求好的意義。

  好的社會是善良社會,好人是善良的人,如果倫理從社會生活中剝離,只會把人類引入壹個誤區,社會存在的基本事實可以說明,由於中國人對倫理價值的背離,才會出現社會人文生態的沙化。

  如果社會人文生態不在存在善良精神,那麽社會人文生態只會沙化,而且會下滑為壞的社會,而不是好的社會。

  中國人在現代之路中,要營造好的社會,就要從善良本性出發,需要堅守善良精神,如此,在善良思想的牽引下,可以營造善良社會,可以營造好的社會,可以組建好人政府。如此,社會會是壹個好人社會,政府會是壹個好人政府。

  因此只有人堅守善的精神,才會有可能營造善良社會,善良社會才會是好的社會,這樣人類生活才會是幸福、安寧、快樂、自由、舒暢、和諧、尊嚴,因此善良社會是全體社會成員生活的好,而不是只是某些人生活的好,而大多數人生活的不好。

  2

  10

  03. 28

  2

  10

  只要絕大多數人的社會生活有幸福感,安寧感,舒暢感,歸屬感,認同感,壹個社會才會是善良社會,是好的社會,是好人社會。

  中國人有善良的天性,由於人的善良,因此人有同情心,會幫助他人,其實善良從現代文化的意義解釋就是愛,人存在善良,人才會有愛心,會愛人。愛可以從不同層面解釋,壹是對壹切生命的關懷,可以解釋為關懷社會,關懷人類,關懷世界,這是人道主義的精神,因此,西方文化的人道主義就是中國人的善良,就是人要有良心,人要有良知,對人要有同情心,善於幫助人,善於關愛人。

  其實在中國的鄉村現在人依然保持這種純樸的善良的天性,人與人之間的互相關愛,互相幫助。那麽在現代社會,其實依然需要這種人的善良之心,就是說,只要是人,只要是中國人,在任何社會,需要保持人的善良,需要堅守人的善良,只有這樣,人才會尋求更高意義的文明價值,如自由、公正、幸福、和諧、尊嚴、美好。

  壹個缺失善良的社會,壹個缺失愛的社會,只會是壹個冰冷的社會,人的生活不會有幸福感。

  因此可以把愛的精神解釋為中國精神,就是說,在現代文明的中國社會,應該是壹個充滿愛的社會,人與人之間是關愛,人是愛人,在有愛的社會,可以想象是多麽美好的壹個世界,人在愛他人,個人是受到他人的愛,人與人之間充滿溫暖,充滿溫情,那麽人的生活是多麽幸福。

  因此可以把中國精神簡化為三個基本價值,獨立、自由、愛。美國精神是獨立、自由、不屈不撓,那麽根據中國現代社會的價值核心,根據中國人的人性特質,可以確定中國現代社會的中國精神。

  2

  11

  03. 28

  2

  11

  2008-6-18

  第 8 章 愛國精神

  在全球化的世界背景下,全球意識的人類主義或世界主義是人類的共同價值,但是由於國家的歷史存在,因此愛國精神依然是壹個國家的文化精神,如果愛國主義走出狹義的民族主義,愛國精神是壹個社會的社會公民的基本精神。

  愛國精神可以解釋為狹義的愛國思想,是指社會公民擔負為國家和社會的社會責任。

  盡管現代文明是自由文明,是民主文明,自由社會為享有個人自由提供自由空間,但是自由主義不是原子化的自由主義,而是社會化的自由主義。

  因此在可以享有個人自由時,不僅要享有個人自由,而且需要承擔社會公民的社會責任。

  只有人人在關心社會,在關心國家,在承擔社會責任,這樣才能把人類共同存在的生活家園,共同營造的幸福、文明、美好。

  壹方面,是享有個人自由的獨立的自由人,另壹方面,是公共生活存在的社會公民。

  社會公共生活是人類的共同生活,愛國思想在現代社會,可以從寬泛的思想意義解釋,愛人類,愛社會,愛生命是現代觀念,公民意識,公共意識,社會意識是現代價值。

  在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下,愛國主義同尋求人類的共同文明是壹致,並不沖突,並不會對抗,因此,中國的愛國思想是高的層面的愛國思想。愛國,不僅是愛中國,而且是愛人類或愛世界。

  2

  12

  03. 28

  2

  12

  中國人只有存在愛國思想,才會承擔社會公民的社會責任,這樣才能尋求中國文明的進化,才能尋求中國社會的自由進步。

  而且只有人人關註中國,承擔壹個公民的社會責任,才會尋求解決中國問題。

  在任何時候,中國人需要熱愛腳下的土地,需要熱愛中國人生活的大地,這是我們的生活家園,只有中國人具有愛國精神,人才會關懷社會,關懷民眾,這樣才會尋求如何把生活家園建設的美好(自由、尊嚴、幸福).

  其實愛國主義在當下中國已經失落,這是不正常,愛國主義在任何時代都是需要中國人樹立的價值思想,尤其在當下中國,更需要樹立愛國主義的旗幟,喚醒中國人的愛國精神,這樣人就會積極參與社會,投身時代的大潮,尋求中國的民主文明的構建。

  2008-6-25

  第 9 章 獨立精神

  獨立精神是個人主義的基本價值,是自由主義的基本價值,當中國人接受西方文化時,獨立精神成為中國現代文化的文化價值。

  中國人要構建中國的現代文明,要享有個人自由,中國人需要獨立精神,因此從先驗意義,可以把獨立精神確定為中國精神。

  從自由意義,中國人要享有個人自由,中國要實行自治,不論是個人自治,還是社會自治,或政府自治,自治意味獨立,自由意味獨立。

  2

  13

  03. 28

  2

  13

  自由的人,是獨立的人。只有尋求自由的人,才會擁有獨立,只有尋求自治的人,才會擁有獨立。

  因此獨立精神是先驗意義的文化定位,把獨立精神定位為中國精神,是構建中國現代文明的基本必需。

  獨立從社會意義與精神意義兩個方面可以解釋,從社會意義,獨立是自由,獨立是自治。

  在現代社會,在自由社會,當人不在受到強制或奴役時,人在社會中是獨立個體,是個人自治,是自由人,是以個人思想或個人意誌在自由行動或自由選擇,這是獨立存在,這是自治存在。

  這是社會意義的獨立存在,獨立意味自由。

  獨立同合作並不沖突,獨立並不意味是原子化,並不意味同社會是分離,相反,獨立意味協作,獨立是社會化的個人獨立,獨立意味協作,這是獨立的完善存在。

  獨立是思想獨立,是精神獨立,有個人的獨立思想,有個人的獨立精神,有個人的個人信仰,有獨立意義的精神存在。

  只有社會意義的獨立存在,才會有精神意義的獨立存在,思想獨立與精神獨立,是思想自由,是精神自由。

  獨立與自由是互相生成,自由生成獨立,獨立生成自由,自由精神生成獨立意義,獨立精神生成自由意義。

  完善意義的獨立,不僅是社會獨立,而且是思想獨立或精神獨立。

  2

  14

  03. 28

  2

  14

  社會獨立與思想獨立,缺其壹,不是完善意義的獨立存在,不是健全意義的獨立存在,不是自由意義的獨立存在。

  只有完善意義的獨立的人,才會是完善的人,是健全的人,是正常的人。

  2008-6-25

  第 10 章 自由精神

  自由精神是自由文明的文明精神,是自由文明的核心價值,因此自由精神可以確定為中國精神,是中國現代文明的文明精神,是現代中國人的核心價值。

  自由精神意味自由思想,意味自由信仰,意味自由價值,意味自由文明,意味自由制度,意味自由理性,這是完善意義對自由的解釋。

  自由精神是自由價值,是自由觀念。

  自由精神意味捍衛自由,意味尋求自由。

  當個人自由成為現實意義,成為人的存在意義,而且是人的理性存在,是人的社會存在時,自由存在的精神意義是自由精神。

  如果自由文明或民主文明是中國的現代文明,那麽自由精神是中國人的現代精神,因此在現代社會,在自由中國,自由精神是中國精神。

  在構建中國現代文明或民主文明的道路上,自由精神是中國人的思想價值,只有中國人具有自由精神,中國人才會尋求自由,才會爭取自由,而且會不屈不撓向理想目標挺進。

  2

  15

  03. 28

  2

  15

  由於自由價值是中國現代文化的核心價值,因此,在構建中國現代文明或民主文明的進程中,不僅可以激勵中國爭取自由,而且在自由社會,可以促使中國人捍衛自由,能夠在自由文明的道路上前進,而會是顛覆自由文明,這樣中國的民主文明才會建設的有中國特質。

  2008-6-26

  第 11 章 自治精神

  中國人在文化層面需要確定中國精神,在思想層面需要確定中國現代思想的核心價值,不僅是承傳中國傳統文化,而且是承傳西方的文明精神,因此,中國人在理性層面,可以先驗確定中國精神,中國精神意味中國現代思想,意味中國現代文明的文明精神。

  中國精神是中國現代文明的文明精神的核心思想,是中國思想的核心價值。

  盡管中國現代文明的文明核心是自由文明,但是中國現代文明是完善意義的綜合文明,是以自由文明為核心,是尋求中國社會的社會文明的綜合進步,是提升中國社會的社會文明的文明程度,這是完善意義的綜合文明。

  構建中國的自由文明,從本質意義,是構建中國的自由制度,是中國人正常運行自由制度,是中國人理性享有個人自由。

  自由意味獨立,自由意味自治。自由制度意味自治制度,是村自治,是鄉自治,是縣自治,是省自治,是國家自治。

  要享有個人自由,需要有自治能力,可以達成個人自治,可以達成村自治,可以達成縣自治,或省自治,國家或社會可以達成社會自治,可以達成政府自治。

  2

  16

  03. 28

  2

  16

  自由意味自由理性,自由意味自由能力。

  自由與自治,不僅是精神層面的精神意義,而且是思想層面的思想意義,要精確認知自治,最重要的是社會層面的社會意義,要達成個人自治或社會自治,把自治實現為存在,這是自治精神的核心意義。

  2008-6-26

  第 12 章 理性精神

  在享有個人自由時,要有高的人文素質,人在做什麽,會存在意義,會存在社會價值,這時,人的做是在享有個人自由,人的存在是自由存在,是文明存在,人的做是在做好事,是在做正事,而不是在做壞事,不是在威脅自由。

  從社會意義,在享有自由時,是在運行自由制度。自治制度與自由制度是自由文明,自由文明是現代文明,是現代思想,是現代制度,那麽如何才能正常運行自由制度,如何才能正常運行自治制度,這就需要人的理性。

  盡管可以擁有激情,但時,只能是美好激情的理性存在,對於消極情緒,要有以合理方式的釋放,而不能是壞,如果人的理性缺失,消極存在會是壞。

  自由文明是溫和,自由情感是溫情,極端主義只是消極存在的破壞釋放。

  2

  17

  03. 28

  2

  17

  個人自由享有在培植人的理性,當人在享有個人自由時,人的理性會趨於健全,會趨於完善,會趨於正常。

  人在受到奴役和強制時,由於理性受到壓制,不僅存在精神壓抑,而且人的理性是殘缺,這兩個方面,對於人的自由存在是可怕。

  理性殘缺,人在享有自由時,會易於沖動,會是本能存在,會是放任,會是消極存在,並不利於個人自由的享有。

  要真正意義做到完善意義的理性存在,做到健全意義的理性存在,做到積極意義的理性存在,並不容易。要理性控制消極本能,或沖動,或消極情緒。

  孔子思想所述的自我修身的君子哲學,對於培植人的理性精神是必需的個人修養。

  中國人要構建中國的現代文明,要運行自由制度,需要中國人運用中國思想或中國智慧在創造性的運行,而不是傻瓜式的模仿操作,這是技術層面與智慧層面的區別。

  因此,在中國的自由社會,需要中國人的智慧存在,如果缺失中國智慧,缺失中國思想,那麽中國人運行自由制度,中國人就不會積累中國經驗,如此,就不能為世界提供中國思想與中國經驗。

  2008-6-26

  第 13 章 幸福精神

  2

  18

  03. 28

  2

  18

  幸福是生活價值,任何時候,任何社會,人類是在尋求生活的幸福,盡管幸福境界存在不同的層面,但是幸福生活是生活意義的核心價值。

  如物質生活的水平提升,從終極意義,從生活意義,是人類生活的幸福生活,如果人類生活並不存在幸福意義,那麽什麽樣的人類生活,就會失去基本的生活意義。

  如果壹個社會形態,人類生活的普遍生活是苦難,是辛酸,是痛苦,而不是幸福,壹個社會形態就不是好的社會形態,而是壞的社會形態。

  因此,人類在尋求好的的社會形態,在尋求人類生活的普遍存在的幸福意義,社會形態的文明演化,不能不說同幸福價值相關。

  不論在尋求什麽樣的文明價值,如正義、自由、和平,同幸福價值是相通,從終極意義是尋求人類的幸福生活。

  幸福是人類生活的社會意義,幸福有大的幸福,有小的幸福,大的幸福是普遍意義的人類幸福,就是壹個社會的普遍意義是幸福生活,小的幸福是個人生活的生活幸福。

  幸福意義的尋求,人會在苦難中在超越,從苦難中超越出來,會達成幸福意義。

  在構建中國現代文明時,中國的現代文明的壹個文明價值是幸福價值,壹個文明精神是幸福精神,如此,中國現代文明的文明精神要附加幸福價值。而且自由文明的中國制度要實現或保障幸福意義,如自由、和平、尊嚴、個人權利、正義、善良等美好的文明精神,是實現幸福生活的基本價值或文明精神,需要社會制度的制度實現。

  人類社會的文明意義,是完善、健全的文明意義,是社會全面的綜合文明,是文明精神的綜合實現。

  2

  19

  03. 28

  2

  19

  這同中國人的善良本性相關,善良的人,尋求的是生活的幸福意義,善良意義同幸福意義是相同。

  2008-6-26

  第 14 章 開放精神

  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化價值存在開放價值,中國文化對外來文化的吸收與融合,說明了中國文化的開放品格,說明了中國人的開放的文化胸懷。

  從社會意義,在現代社會,中國在走向世界,是中國置於全球化的文化背景,這是開放胸懷。

  在現代社會,當中國人在認識中國落後於西方社會時,中國人又壹次在學習西方,又壹次是以開放胸懷在面對世界,從洋務運動到戊戌維新,到辛亥革命,直至 20 世紀 80 年代以後的中國社會改良。

  封閉會趨於狹隘,不願走出狹小的自我的立場,因此,對世界或他是排斥,是對抗,是敵視。

  開放可以從兩個方面解釋,壹是我走向世界,是中國走向世界,是中國置於全球化的歷史背景。

  是我參與世界或他之中,這是開放。世界或他的開放,在承認或接納我,當我以開放胸懷在走向世界或他時,我可以承認或接納他。

  2

  20

  03. 28

  2

  20

  壹方面,是我對世界或他的開放,當世界或他在走向我時,我可以接納世界或他。開放是雙向的互動過程,並不是單純意義的只是我或世界的開放。

  當我在開放時,壹方面我要參與世界,另壹方面世界可以走向我,我在接納世界。

  什麽是開放,是把我置於世界之中,是我走向開放世界,這是其壹。其二,世界可以走向我,是我在接納世界,這是我對世界的開放。

  中國要承接現代文明,中國人要確定開放精神。

  只有確定完善意義的開放精神,中國人可以構建中國的現代文明,重要的是中國在走向世界時,中國人可以合理處理中國與世界的國際關系,這樣,中國可以真正意義走向世界。

  國家之間的關系,不僅只是利益關系,而且涉及人類社會的共同道義。

  開放精神體現了人類或世界的公共價值,體現了人類立場,體現了世界立場,體現了全球立場,是尋求人類社會的公共價值,因此,是尋求人類社會的共同進步,是尋求人類社會的共同意義的自由、和平與繁榮,這是開放精神的核心意義。

  因此開放精神是中國現代文化的文化精神,也是中國走向世界,需要堅持的文明價值。

  同時,中國社會是由封閉社會在走向開放社會,因此開放的壹個意義是中國社會要構建現代意義的開放社會,這就需要構建自由社會或民主社會,而這也是中國社會由封閉社會逐步過渡到開放社會,因此,開放精神是中國人的現代意義的文化精神,這樣在處理政治利益集團之間的關系時,在處理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時,就會以開放的思維方式或文化胸懷,接受可以促進社會進步的新的思想與文化,而不是排斥,不是敵視,不是打擊。

  2008-6-26

  2

  21

  03. 28

  2

  21

  第 15 章 協作精神

  協作是合作,是團結,可以解釋為是團體精神。

  當中國步入現代文明時,中國人要構建中國的現代文明,從現實意義,協作是中國人的文化價值的稀缺價值,因此,中國人需要協作精神,要學會合作,要學會協作。

  如果說把電腦比喻為現代文明的文明精神,如果把中國的算盤比喻為中國古典文明的文明精神,那麽中國的理性選擇什麽,肯定是世界意義的現代文明的文明精神。

  協作精神是現代文明的文明精神,這種協作是社會意義的共同協作,是普遍意義的共同協作,是團體精神,是合作意義,是群體意義,是社會意義,是公共意義,並不是狹義的小集團的自私主義。

  協作意味社會協作,協作意味共同存在,是社會的普遍意義,是社會的共同意義。

  在協作中尋求合作各方的利益的最大化,同時是各方利益的最小化的損害。

  自私,並不是個人自利,並不是個人自治,是指原子化的個人意義的自我主義,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狹義存在。

  協作也可以解釋人與人之間的團結精神,從社會意義,這就是公共意識,就是作為壹個社會公民,有責任把我們生活的公共空間營造的好,這就是尋求公共生活的價值意義,如自由、尊嚴、個人權利,壹句話,就是大家想辦法,把我們的公共社會建設的美好,尋求美好的價值意義,這也是人的協作精神,這是大的意義的團體精神,其實就是社群主義,也是愛國主義。

  2

  22

  03. 28

  2

  22

  在中國存在嚴重的自我主義,其實這是人的原始人性,在現代社會,需要的是人的協作,只有人的協作,只有人的團結,只有人的聯合,才能尋求社會意義的進步,因此,協作精神是現代精神,這是中國人需要建立的現代意義的文明精神。

  2008-6-27

  第 16 章 創造精神

  如人吃食物,當營養食物是健全和完善時,可以補充生命需要的各種營養素時,這時不需要補充什麽。

  如果是完善意義,健全意義的精神存在,這是人的精神的健全、完善的存在,並不存在精神殘缺。

  在社會生活也是如此,從思想意義,從精神意義,需要精神健全,需要理性完善,在精神結構中,健全的精神結構,完善的理性意義,需要存在文明精神,需要有人的思想或智慧。

  如果缺失文明精神,如果缺失思想或智慧,精神世界會存在精神殘缺,如營養素缺乏癥,是精神殘缺,是精神貧血,是理性殘缺,是理性缺鈣。

  從精神意義,中國人的文明價值缺失兩個,壹是協作精神,二是創造精神。

  從精神意義,精神殘缺如缺鐵,是精神貧血,需要補鐵,理性殘缺如缺鈣,是理性骨質疏松,需要補鈣,這個鈣是什麽,是文明思想,是理性智慧,是思想智慧,這是中國人需要面對的中國問題。

  2

  23

  03. 28

  2

  23

  中國要構建中國的現代文明,中國人要提升中國文明的文明程度,要提升中國文明的綜合文明,中國人需要的是健全的理性。

  當中國人的理性在健全培植時,當中國人的理性是健全存在時,這時人的創造精神會受到培植,只有理性健全的人,才會存在創造精神。

  只有人的創造力在激發出來,才會促進壹個社會的科技、文化、藝術、思想的進步,如密爾所說,沒有精神的進步,就沒有社會的進步,同樣,沒有思想的進步,就不會有社會的進步,因此,中國最需要的是思想與精神的創新,這就是需要構建中國的現代文化,而且新的思想能夠及時為社會發展提供思想支持,受到社會的承認與接納,尤其是受到官方的承認。

  在精神意義,新的文化精神可以塑造現代意義的人的精神世界,可以造就社會公民的公民素質,這樣才會有可能構建中國的現代文明,可以構建中國的公民社會,可以建設我們美好的生活家園。

  中國精神的提出,是尋求中國人的精神意義的健全存在,完善存在,正常存在,是尋求中國人的理性意識的健全意義,完善意義。

  壹個人的精神健全,只是壹個人的健康和幸福,壹個民族的精神健全,是壹個民族的繁榮與幸福。

  2008-6-27

  第 17 章 民主精神

  2

  24

  03. 28

  2

  24

  中國要構建中國的現代文明,要構建中國的民主文明或自由文明,就需要確定現代意義的文明精神,因此民主精神是中國人需要樹立的最基本的現代精神,也是社會公民最基本的人文素養的文明價值。

  中國社會處於社會轉型之中,理想目標就是民主社會,就是憲政民主,因此中國人在向民主社會的邁進時,中國人要明確民主的含義,要明確自由的價值,要明確平等的意義,要明確民主文明核心意義的公共價值或文明價值,如自由、民主、平等、理性、寬容、尊嚴、個人權利、愛,這樣中國人不僅認識到民主社會的高級意義,而且在向民主社會的邁進中,會以民主價值在積極構建,這樣才會有可能完成民主社會的確立。

  在中國完成民主轉型之後,這時只是站在民主文明的原點,中國要運行民主制度,就更需要中國人有較高的民主知識與人文素養,這樣就可以正常運行民主制度,而且中國人是以中國思想與中國智慧在運行,這樣就可以積累中國經驗,而且就會逐步完善或提升民主文明的中國制度。

  從消極意義,中國人具有民主精神,就會維護民主制度,而不會破壞或顛覆民主制度,不會受到野心家或極端主義思想學說的蠱惑,中國人不會忘記中華民國的顛覆的歷史教訓。

  因此民主精神是現代中國人的文明精神,只有中國人具有民主精神,才能最有力保證民主文明的實現與維護或提升。

  2013-01-29

  第 18 章 平等精神

  2

  25

  03. 28

  2

  25

  民主社會是平民社會,任何政治集團的政治地位是平等意義,可以公開參與政治公共活動,可以公平競選。而且任何人的政治地位是平等,任何人沒有政治特權,任何人也不能或不會受到政治宰制或政治壓迫,因此平等是存在於民主社會的公共生活中,而且平等是人的最基本的人文價值或人文精神。

  因此中國在構建民主文明的歷史進程中,平等價值也會為人所接受,而且也是人的基本素養,任何人是平等的,不僅生命意義是平等的,不僅人格意義是平等的,而且社會意義是平等的,任何生命要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懷與尊重,不能存在宰制,不能存在欺壓或歧視。

  在中國社會的社會轉型中,民主文明的核心價值為中國人所接受,如自由、民主、平等、理性、寬容,這有利於指導中國的社會轉型,就是把專制社會中不合理的轉型為合理,如消除奴役,建立個人自由,如瓦解專制,實現民主,如消除等級特權,實現平等。

  從公民社會的建設意義,由於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的發育,因此公民社會在擴大,這就需要公民確定現代意義的文明精神,這樣公民社會才會有可能正常發育,而且民主文明的文明價值可以改變民情,可以改變民風,有利於公民社會的健康構建。

  但是中國社會的基本事實,市場發育並不正常,宰制、欺壓、蒙騙也是普遍,壹方面是由於法治的不健全,壹方面是由於人文價值的缺失。

  因此對於中國社會,不僅思想啟蒙意義重大,而且公民社會的建設也是非常重要,壹方面是健全法治社會,另壹方面是公民自覺遵守現代意義的文明精神。

  這壹部分是中國精神的文化梳理,就是確定中國現代文明的文明精神,是中國人構建民主文明的歷史進程中,中國人需要具備的最基本的現代意義的文明素養,也是公民的最基本的人文素養。

  2

  26

  03. 28

  2

  26

  中國精神的核心價值是獨立、自由與愛。

  2013-01-30

  第 9 部分 其它言說

  第 1 章 民主社會的政治平等

  維護王權統治的是專制主義,維護民權權利的是民主主義。

  在民主社會,由於平民政治地位的平等,在社會公共生活中,平民不在是受政治歧視的弱勢群體,平民利益受到最大限度地維護。

  如此,不存在政治歧視和政治壟斷,體現社會的公正、公平,這是民主社會的基本標誌,是社會文明的標誌。

  在民主社會,由於三權分立制度對政治公共權力進行限制和制約,可以防止個人獨裁和政治腐敗。

  政黨制度實行的是兩黨制(或多黨制),政治利益集團或政黨在政治地位上是平等,政治利益集團可以在公開、公平、公正的政治公共生活環境進行政治活動,從而消除壹黨專制的政治壟斷。

  執政黨和反對黨在政治地位是平等。

  黨派或政治利益集團在尋求政治利益集團的利益平衡中,最大限度的維護政治利益。

  2

  27

  03. 28

  2

  27

  2004 年 11 月 16 日星期二

  第 2 章 認識人權

  人的各種基本權利或生命的基本權利,包括生命權、生存權、教育權、勞動權、社會保障權、財產權、政治自由權等。

  生命權的尊重和保障依賴於法律制度,在法治國家,生命權普遍受到尊重和保障。

  暴力主義是威脅生命權的隱患,需要社會盡最大可能消除暴力主義。

  生存權受到最基本的尊重和保障,人才能享有其它的各種權利。因此對人權尊重和保障的首要前提是對生存權的尊重和保障。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的生存質量逐步提高,因此對生存權的尊重和保障主要表現為提高生存質量。

  對於生存權的尊重和保障,依賴於社會制度為社會成員提供平等機會,這樣社會成員在機會平等條件可以通過誠實勞動提高生存質量。

  教育權是享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在社會生活中要從事勞動(或工作),要參與政治公共活動,必須具備壹定的知識和能力條件。

  如果教育權得不到普遍地尊重和保障,實際上是在剝奪某些人的其它權利(勞動權、參與公共活動的權利),這是社會發展對教育程度的普遍要求。

  2

  28

  03. 28

  2

  28

  在勞動權普遍受到尊重和保障的條件下,可以通過誠實勞動獲取壹定的社會財富,具備壹定的經濟條件,這時候除了維護生存權之外,可以去享有教育權,因此教育權受勞動權的制約。

  教育權的尊重和保障,應該是社會群體中的絕大數人的教育權受到普遍尊重和保障,社會大多數人的教育程度越高,說明這個社會的社會文明程度越高。

  勞動權是應該享有勞動的權利,在社會生活中人只有享有勞動權才能獲取社會財富,只有擁有壹定的社會財富,才能維護生存權、教育權和財產權,因此社會應該最大限度地尊重和保障人的勞動權。

  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和保障勞動權,依賴於社會給社會成員提供平等機會,只有在機會平等的條件,社會成員才能把握機遇通過誠實勞動獲取社會財富。

  要尊重和保障勞動能夠勞有所獲的基本價值,要尊重和保障在付出勞動之後能夠獲取壹定的勞動報酬,應依賴於法律制度的保障。

  勞動權的尊重和保障是社會對人權尊重和保障的出發點,只有勞動權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和保障,尊重和保障生存權和教育權才能成為現實可能。

  社會保障權是享有醫療保障、失業救助、社會救濟、養老保障等方面的權利。

  醫療保障權是對生命的保障,壹方面社會醫療衛生水平是醫療保障權的最有效地保障,社會經濟越發達,社會醫療衛生條件越好,享有的醫療保障權也越完善。

  另壹方面經濟收入水平是保障醫療保障權的基本條件,經濟收入水平高有利於保障人的醫療保障權。

  2

  29

  03. 28

  2

  29

  失業救助、社會救濟、養老保障等是對社會保障權的尊重和保障,社會應最大限度地尊重和保障養老保障的權利,最大限度地尊重和保障某些人應該享有的失業救助和社會救濟的基本權利。

  財產權是尊重和保障個人私有財產不受到侵犯和損害,只有個人私有財產受到尊重和保障,個人才能占有社會財富,只有個人擁有社會財富,尊重和保障生存權、教育權、社會保障權才能成為現實可能。

  社會應該最大限度地尊重和保障個人的自由權利,個人擁有財產權是個人最基本的自由權利。

  尊重和保障個人財產權,有基本前提是社會為社會成員提供平等機會,社會成員通過誠實勞動獲取社會財富,尊重和保障個人財產權是有意義。

  政治自由是應該享有的政治權利,是參與政治公共活動的基本權利,包括言論自由、結社自由、新聞自由、出版自由、思想自由、公民的選舉權等。

  政治自由是人權的核心,只有當政治自由權受到普遍地尊重和保障,其它權利才能受到最大限度地尊重和保障。

  尊重和保障各種基本權利,是在維護人性尊嚴或生命尊嚴,只有享有人性尊嚴或生命尊嚴,作為人類社會的成員才具有做人的資格,作為人才具有人的價值。

  2004 年 11 月 20 日星期六

  第 3 章 走向世界

  2

  30

  03. 28

  2

  30

  衡量國家的發達程度,不僅要看國家的經濟發達程度,或經濟發展水平,而且還要看國家的精神創造力的發達程度。

  國家對人類社會貢獻的世界級頂尖人物越多,說明國家的精神創造力越發達,說明國家是發達的或強盛的國家。

  中國要發展中國的經濟,中國只有參與世界或走向世界,在尋求人類社會共同發展的進程中尋求中國經濟的發展。

  如果中國人沒有走向世界的理性自覺,根本談不上中國人走向世界,因此中國要走向世界,首先中國人要有走向世界的理性自覺。中國的文學界有人想獲取諾貝爾文學獎,說明中國人想走向世界的願望。

  科學或文化(藝術)成就是人創造,那麽又是如何才能取得人類社會前所未有的科學或文化(藝術)成就呢?

  壹方面取決於個人的素質,個人素質除了先天素質外,關鍵取決於個人的精神品質或精神品格。壹方面是社會環境的造就。

  人生活在社會環境,要取得舉世矚目的科學或文化成就,除了個人素質或個人努力之外,還要取決於社會環境的影響或造就。

  社會環境條件包括兩個方面,壹是社會的客觀條件,壹是社會生活的人文生態條件,是社會生活的人文氛圍環境。

  2

  31

  03. 28

  2

  31

  對於自由社會,為培植世界級或大師級的思想家、科學家、哲學家、發明家、詩人、作家、藝術家等提供了自由創造或發現的社會環境(科學成就的取得還依賴於社會的經濟發展水平)。

  因此中國或中國人要走向世界,首先要改善中國社會環境或生存環境,中國的社會制度應該是自由社會。

  社會人文氛圍或社會人文環境取決於國家的國民素質.

  國民素質高的國家能夠培植世界級或大師級的頂尖人物,而國民素質低的國家只能是對頂尖人物的壓制或打擊。

  4/5/2005 10:38:28 AM

  第 4 章 中國人需要享有人性的尊嚴

  只有享有人的自由,才能享有人性尊嚴或生命尊嚴,才能享有人的尊嚴。

  在任何物質生活條件下,都有享有生命自由的自由權力,都有要求享有生命自由的政治訴求。

  在自由制度,社會成員免受奴役或強制,因此能夠享有自由。

  難道只有西方人可以享有生命自由或自由,享有人性尊嚴,而中國人就不能享有自由,就不能享有人性尊嚴。

  2

  32

  03. 28

  2

  32

  如此,中國人有享有生命自由的政治訴求,中國人有建立保障自由的憲政民主制度的自由權力。

  二〇〇五年九月五日星期壹

  第 5 章 社會正義原則的維護

  社會應該維護社會正義原則,社會的文明程度體現在社會是否維護社會正義原則。

  要維護社會正義原則,就要有維護社會正義原則的社會制度,社會正義原則的維護不能依賴於社會成員的道德水平,而是依賴於社會制度的文明程度。

  君主社會的社會正義原則的維護只是依賴於社會成員的道德水平,而君主制社會的社會制度不是維護社會正義原則。

  在政治壟斷社會亦是如此,由於存在政治壟斷階層,政治壟斷社會的社會制度維護的只是政治壟斷階層的政治利益,如此,政治壟斷的社會制度不能體現社會正義原則,這是其壹。

  另壹方面,由於存在政治壟斷階層,政治壟斷階層擁有政治特權,因此政治壟斷社會存在不可避免的社會弊端是政治腐敗。

  當社會出現社會腐敗時,社會既不能保持社會的穩定,同時又不能體現社會正義原則。

  社會正義原則的維護,壹方面要依賴於社會制度的維護,壹方面依賴於社會成員的善行。

  制度正義是可靠、可信、可實現的社會正義,只有實現制度正義,社會才會是正義的社會。

  2

  33

  03. 28

  2

  33

  二〇〇五年五月二十三日星期壹

  第 6 章 六四事件的反思

  現代政治解決政治沖突的方式,是采取和平、理性、平等的對話方式解決政治沖突,不是采取暴力主義的極端主義方式。

  如果政府只是單純地依靠暴力方式解決政治沖突,並不是在解決政治沖突,而只是依靠暴力(如軍隊)把政治沖突的壹方鎮壓下去,這是專橫、霸道、殘暴的政治行為。

  因此,現代社會的遊戲規則,如果某壹方(政府)采取暴力方式鎮壓(或打擊)政治沖突的壹方,不僅是極端主義的方式,而且是暴力主義或恐怖主義的方式,同時是不理性、不人道的方式。

  就學生運動(或民主運動),是走向了激進主義的胡同,民主運動夢想壹舉在中國獲取民主運動的徹底成功,夢想壹夜之間或壹天之內在中國要實現民主政治。

  如果學生運動做出必要的政治妥協,如果學生運動采取理性的政治行為,政府能夠做出必要的政治妥協。

  六四事件中政治沖突的雙方采取了極端主義方式,政府以極端主義方式動用軍隊要鎮壓學生運動,而學生運是以激進主義方式要推倒專制主義制度。

  2

  34

  03. 28

  2

  34

  政治沖突的雙方要采取和平、理性、平等的對話方式,尋求政治妥協,尋求政治利益的平衡。

  中國需要和平,需要自由,需要繁榮,需要和諧,需要文明,需要進步。

  二〇〇五年十二月七日星期三

  第 7 章 中國社會主義的反思

  中國發生過社會主義革命,而且發生過社會主義實踐,社會主義學說在中國的某個歷史階段能夠存在,為什麽社會主義會受到中國社會中下層民眾的同情或支持,究其原因主要是兩個方面:

  壹是社會主義學說的烏托邦,社會主義學說的幻想同中下層民眾的文化心理是相符合,尤其是社會主義學說中的平均主義思想符合中下層民眾的平均主義思想。

  就文化心理來說,其壹是中國傳統文化存在烏托邦的幻想,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大同社會是幻想,是虛無縹緲的夢想,是狂熱的激進主義的夢想。

  其二是平均主義符合了中下層民眾的文化心理。

  中國中下層民眾具有平均主義思想的文化傳統,具有平均主義的傳統文化心理,。

  二是中下層民眾缺乏理性判斷,即便是狂熱的社會主義者可以蠱惑中下層民眾,但是,如果中下層民眾具有理性判斷,就不會相信社會主義者的蠱惑或宣傳。

  2

  35

  03. 28

  2

  35

  知識分子掌握知識資源或思想資源,因此能夠理性判斷出社會主義只是幻想,只是不可能的夢想,不可能在人類社會實現,所以,知識分子或中上層民眾不會輕易地受到社會主義者的蠱惑。

  中國人可以能夠對於社會主義有清醒的認識,可以有利於中國社會的進步。

  二〇〇五年十二月十二日星期壹

  第 8 章 理性自覺與人性

  只有堅持理性精神,才能反思人類歷史發在的基本事實,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從成功中總結經驗。

  只有理性精神,才能看到社會的理想目標,激勵奮鬥精神,推動社會的前進。

  壹方面依據理性思想,壹方面又依據社會經驗,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是引導社會前進的基本依據。

  理性精神還可以避免情緒化的極端主義行為的發生,可以避免情緒化的思想左右中國人的社會行為。

  盡管理性精神產生各種思想或觀念,但是思想應該促使人性的自由解放,而不是壓制和扼殺或摧殘人性,因此理性和人性應該是和諧,理性促使人性的自由解放,而人性的自由解放又促使產生人性的思想。

  2

  36

  03. 28

  2

  36

  思想應該是人性的思想,是從人性本質出發的思想,這樣,思想才是誠實思想,是善良思想。

  社會的文明在於享有人性的尊嚴,只有當人性受到自由解放,只有當善性受到尊重和發展,才享有人性尊嚴。

  2004 年 12 月 6 日星期壹

  第 9 章 社會的良性發展

  社會要持續,穩定的良性發展,要有基本前提,是社會要保持持續的和平和自由。

  對自由和繁榮最大的威脅,其壹是戰爭,其二是社會革命或社會動亂。

  人類社會要避免社會革命或社會動亂,基本前提是要保持社會的穩定狀態,如此,就要采取合理的社會利益分配方式。

  社會利益的分配方式是公正,社會利益的分配要平衡社會利益集團之間的社會利益,如此,社會才會有可能持續、穩定的良性發展。

  中國專制社會出現壹治壹亂的惡性循環,是由於社會利益集團之間社會利益分配的不平衡,處於治世時(皇帝的英明),這時統治階層(官吏廉明)能夠兼顧中下層社會成員的社會利益。

  2

  37

  03. 28

  2

  37

  當處於亂世時(皇帝的昏庸),這時統治階層的官吏由於政治腐敗而壓迫中下層社會成員,社會利益分配處於不平衡狀態,當社會利益受到損害的某些社會利益集團不能承受社會利益分配的最大不平衡時,就會引發農民起義,社會就會處於社會動亂之中。

  同樣在政治壟斷的專制社會,由於處於政治壟斷地位的社會利益集團的政治壟斷,獨占社會利益,因此就會產生社會利益集團之間社會利益分配的不平衡,社會利益受到損害的某個或某些社會利益集團會處於不穩定的社會存在。

  當社會利益分配的不平衡達到最大限度,對某些社會利益集團的損害達到不能承受的最大限度時,就會有可能引發社會革命。

  消除政治壟斷,社會利益集團可以通過公開、平等的政治公共活動平衡社會利益,可以使社會利益集團之間社會利益的分配達成平衡。

  只有各個社會利益集團政治地位的平等,才能從社會制度或政治制度上保證各個社會利益集團能夠公開、平等地參與政治公共活動。

  但是,要保證各個社會利益集團政治地位的平等,只有消除政治壟斷,實行自由制度。

  民主制度是保證社會持續、穩定的良性發展的可行的社會制度。

  二〇〇五年五月十八日星期三

  第 10 章 中國榮譽

  2

  38

  03. 28

  2

  38

  某些政府官員在中國斂取國家財富或國人的財富之後,定居在國外享受在中國斂取的灰色財富。

  這些中國人在國外盡管可以盡情享受灰色財富,但是不知道西方人是贊賞他們,還是鄙視他們。

  這些中國人在西方人的心目中,既無人格存在,也無國格存在,只不過是在給中國人丟臉而已,這只不過在損害中國人的榮譽或中國榮譽。

  中國人要具有中國人的高尚的(或基本的)人格,從保守立場講,中國人起碼要具有人的最基本的人格,才會受到人類社會的普遍尊重。

  中國人參與人類社會,這是中國社會未來發展的基本特點,因此中國人在參與人類社會時,要註重中國人的形象,要在人類社會中樹立中國人的精神品格。

  中國人在人類社會有國格,珍愛中國人的人格,是中國榮譽。

  因此珍重人格,是珍愛榮譽,珍重國格,是珍愛中國榮譽,是維護中國榮譽。

  2008-10-17

  第 11 章 崛起之後的中國

  盡管中國是發展中國家,但是中國在發展中在崛起,中國在發展中走向強大。

  中國人希望中國社會的高度發展,因為中國人可以在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可以享受優越的物質生活,這是其壹。

  2

  39

  03. 28

  2

  39

  其二因為中國人經歷過由於落後帶來的屈辱,中國人為了不在承受落後帶來的屈辱,中國人希望中國強大。

  但是西方的某些人對中國的強大存在憂慮或偏見,所謂中國威協論是西方人對中國的憂慮或偏見。

  西方人存在的憂慮或偏見,是由於意識形態的分歧,但是如果不考慮意識形態,僅從中國文化的角度認識中國,那麽西方人的憂慮或偏見是多余。

  中國人有中國人的思想,中國人在中國的強大之後,在中國的崛起之後,並不是西方人所憂慮的會存在中國對人類社會的威協。

  如果尋求中國的崛起,不僅不會威脅人類社會的和平、自由與繁榮,而且以中國人的智慧同人類社會共同維護和平、自由與繁榮,難道人類社會不需要中國人的智慧。

  中國人在做好事時,會以中國人的思想或智慧能夠把好事做好,會把好事做成好事,而不會把好事做成壞事。

  2008-10-1

  7

  第 12 章 革命的破壞性

  社會改良的變革方式是緩慢、和平、穩定、溫和、保守的方式,社會改良的破壞存在要小的多。

  2

  40

  03. 28

  2

  40

  社會改良的變革方式,人類付出的代價要小,社會革命需要人類付出的代價要大。

  社會革命是激進、急變、暴力、極端、動蕩的方式,人類為社會革命要付出沈重或很多代價,如社會主義革命。

  如果把社會革命的社會價值過於誇大,就會熱衷於社會革命,願意采取社會革命的變革方式實現政治目標,這對於社會的和平、穩定是危險,會墮入社會革命的怪圈而不能自拔,在社會主義的思潮中就是誇大社會革命的作用,而且是誇大暴力革命的意義,因此這對於人的思想是不利的或消極的影響。

  其實社會革命有兩種方式,壹是和平革命,壹是暴力革命,上面分析的是暴力革命的破壞作用。當人類進入 21 世界,人類社會的變革方式,壹般采取和平革命,而拋棄暴力革命。

  對於中國社會也是如此,中國社會處於大變革時代,從宏觀意義,中國的社會變革就是社會革命,因為需要社會制度的制度變革,就是要從社會主義的專制制度轉型為自由主義的社會制度。

  但是采取的路徑是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析,但是壹般來說是需要和平革命的方式,因為和平革命的代價是最小的。

  2008-1-8

  第 13 章 中國社會主義的教訓

  中國人選擇社會主義,壹是為社會主義的空想所迷惑,輕信了社會主義的空想,為什麽中國人會輕信社會主義的幻想,不能不說同中國人的知識理性有關。

  2

  41

  03. 28

  2

  41

  在對某種思想在理性選擇時,壹是要理性判斷,理性判斷需要具有高度的知識理性與思想理性,這樣可以鑒別什麽主義或思想是真理,什麽思想或主義是謬論。另壹方面,理性判斷同人的懷疑精神有關。

  在面對壹個思想或主義時,要具有懷疑精神,並不能由於某種思想或主義說的是天花亂墜,能夠迷惑人,人就可以輕信或相信。

  二是可以運用知識理性作出理性判斷,什麽思想是真理,什麽思想是謬論。

  中國人錯誤把社會主義判斷為可食的食物,而錯誤把自由主義判斷為不可食的毒物。

  中國社會主義運動另壹個教訓,是中國人的有輕信或迷信的缺陷,中國人是輕信與迷信社會主義,中國人為什麽輕信與迷信社會主義,這與中國人的知識理性與文化心理有關。

  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大同世界的烏托邦,因為同社會主義是不謀而合,因此中國人輕信社會主義同中國人的文化心理有關。

  在中國社會,的確人的教育程度是不高,即使是當下中國,盡管人的教育程度有所提高,但是畢竟還是低的,這是基本事實,中國大多數是農民與工人階層。因此就當下中國,也是思想多元,可以說是不同思想的交鋒,尤其是自由主義與社會主義的交鋒,盡管自由與民主思想基本也是受到認同,但是由於中國存在過社會主義運動,而且當下也還是社會主義的壹黨專制,因此社會主義思想依然有壹定市場,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人的自由選擇。

  但是問題是中國是飽受社會主義運動的災難或苦難,因此社會主義思想只能是個別人的個人選擇,但是不能形成大的社會運動,尤其是不能引發社會主義的二次革命,因為這只能是倒退,對於中國,只能是災難,因此中國人依然需要對社會主義思想要有高度理性的思想2

  42

  03. 28

  2

  42

  判斷,同時對自由主義思想也要有清醒的理性認識,這樣人就會真正意義認識究竟是社會主義是中國的福音,還是自由主義是中國人的福音。

  其實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經驗已經證明,社會主義只是烏托邦,社會主義運動的失敗已經證明了這壹點,而自由主義的自由民主在發達國家發展了幾百年也證明,盡管不是最好的社會制度,但也是人類可以接受的最不壞的社會制度,至少人是有尊嚴的自由的生活,這要比社會主義制度下的人在受到奴役要好的多,況且自由主義可以保證壹個社會的持久和平、自由與繁榮。

  當下的左派或毛派攻擊憲政,依然是站在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立場,是執迷不悟,作為壹個理論,可以在學術意義討論。但是當下左派攻擊憲政是混淆視聽,是攪混水,是阻礙中國社會的改革,因此,對於有理性的中國人,的確需要有理性判斷,不能受到蠱惑。

  中國人飽受社會主義之苦,因此中國及早走出社會主義的泥潭,及早完成制度轉型,構建自由、民主與平的等的民主社會,是中國人的大幸2008-1-11 2013-6-6 修改

  第 14 章 流氓無產階者

  其壹是無產者者,盡管社會存在無產者,並不是無產者是流氓無產者。

  其二是流氓,在無產者中存在具有流氓性質的無產者,流氓無產者不是憑借個人誠實勞動的社會公民,不是遵守社會公共價值的勞動者,而是采取流氓方式存在的社會渣滓。

  2

  43

  03. 28

  2

  43

  流氓無產者是采取不正當手段謀求生存的人,是以損害他人或危害人獲取生活的人,這是無產者與流氓無產者的區別,這是從社會意義界定的流氓無產者者。

  二是從文化意義,只要是以不正當手段獲取個人利益的人是流氓,只要是損害他或危害人類獲取個人利益的人是流氓,在無產者中會存在流氓無產者,但是在有產者也存在流氓。

  社會意義的流氓無產者是文化意義的流氓無產者,但是文化意義的流氓無產者並不壹定只是社會意義的流氓無產者。

  對於和平、自由與繁榮的社會,社會要維護和平、自由與繁榮,需要的是個人誠實勞動的勞動者,不論是無產者者,還是有產者,或是中產者,需要的是社會公共價值或文明規範的社會公民。

  社會要維護以個人誠實勞動獲取個人利益的社會規範,壹是需要社會制度的保障。社會是以個人誠實勞動獲取個人利益的社會秩序,人的存在是社會公民的社會存在,人類存在是遵循社會公共價值的自由公民。

  二是社會規範規範不正當的競爭的存在,要限制或禁止損害他或危害人類的社會行為。

  流氓無產者不是以個人誠實勞動改善個人生活,個人不願付出勞動改善個人生活,而是要把他人財富通過不正當手段掠奪或占有,流氓某無產者會存在對他人財富的瓜分。

  瓜分社會財富的形式不同,有壹種方式是通過社會暴動瓜分他的社會財富,這是對人類社會的和平、自由與繁榮的威脅。

  當中國入在步入自由與繁榮的現代道路時,要剔除流氓無產者的存在,即使是不可避免會存在,但是可以把中國社會的流氓無產者降至最低水平。

  2

  44

  03. 28

  2

  44

  中國要實現自由與繁榮得持續發展,要構建和平、祥和、安寧的人文生態,要幸福生活,要剔除無產者的流氓文化。

  2008-1-14

  第 15 章 教化主義的批判

  由於貴族擁有文化權力,擁有文化資源,因此貴族是人文文化的代言人,平民不擁有文化資源,不擁有文化權利,因此平民只能是蒙昧與愚昧。

  因此教化主義就會存在,擁有文化資源的貴族要教化蒙昧或愚昧的平民。

  但是,當人類社會進入民主社會之後,當人類社會進入現代社會之後,文化資源或文化權力擴散於社會中的平民。

  盡管平民社會存在文化精英,文化精英擁有多的文化資源,享有優越的文化權力,但是平民擁有少的文化資源,享有某種程度的文化權力。

  在平民社會,文化精英不在是人文文化的代言人,平民不在是人文文化的受教化者,文化精英不具有人文教化的文化權力,平民不存在要接受文化精英人文教化的社會地位。

  在平民社會,文化精英的文化地位只是擔負人文文化的傳播,文化精英的文化地位只是人文化文化的創造者,但是文化精英不在享有人文教化的社會地位。

  2

  45

  03. 28

  2

  45

  在平民社會,不存在人文文化的教化者,人的存在,人的人文教化,只是自我教化,是人的自我完善。

  在平民社會,由於人享有個人自由或思想自由,可以享有精神自由,因此社會成員是尋找個人精神的棲居地,因此文化是多元意義,人的生活意義也是多元意義。

  文化精英不享有文化特權,教化主義在平民社會只是文化霸權,平民社會不承認文化霸權的存在。

  2008-5-3

  第 16 章 消極革命的荒謬

  幾個孩子在玩遊戲時(不論是什麽形式的遊戲),如果大家認同遊戲規則,孩子的遊戲可以繼續。

  但是遊戲規則並不是壹成不變,如果有幾個小孩對遊戲規則產生質疑,如果有小孩要變更遊戲規則,要玩其他遊戲會存在兩種情況。

  壹種情況,幾個孩子基本認同遊戲規則的變更,因此孩子的遊戲可以持續。這是和平、溫和方式,是有效、理性方式,這是變更遊戲規則代價最小的方式。

  另壹種情況,是其他小孩不認同遊戲規則,如果提出變更遊戲規則的小孩妥協,這幾個小孩只能同其他小孩遊戲下去。

  2

  46

  03. 28

  2

  46

  如果提出變更遊戲規則的小孩固執己見,非要其他小孩認同變成遊戲規則,會存在兩種情況。

  壹是其它幾個小孩接受變更的遊戲規則,幾個小孩在新的遊戲規則持續遊戲,認同變更遊戲規則,幾個小孩認為合理或正當。

  壹是,如果其它幾個小孩不認同變更遊戲規則,但是提出變更遊戲規則的幾個小孩固執己見,壹方是不認同,而且是毫不妥協,另壹方是固執己見,毫不退讓。如果幾個小孩的遊戲要持續,因出現沖突,沖突中各方各持己見,互不相讓,其結果或許會存在暴力沖突或打架。

  在和平、溫和、理性方式不能解決時,這要看誰的力量,看誰能武力征服誰,如果說暴力沖突發生,只能是力量強的小孩獲勝。

  這並不意味獲勝的幾個小孩會擁有真理,不論是堅持不變動遊戲規則,還是堅持變更遊戲規則。

  社會主義的社會革命的存在是如此,社會革命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確定人類社會的遊戲規則或社會制度,這裏是對中國社會主義革命的壹種分析,也是對於國共兩黨的主義之爭或政權之爭的分析。

  人類變更社會規則可以采取不同方式。壹種是和平、溫和、理性方式,是社會改良或社會變革方式,這是代價最小的方式。壹種是暴力、激進、極端方式,是社會革命,這是代價最大的方式。

  2

  47

  03. 28

  2

  47

  社會革命者過於誇大社會革命的作用或意義,但是忽視社會革命的危害,從社會革命的本質分析,社會革命如幾個小孩在打架,革命者欲以武力征服革命的反對者。

  從社會規則變更方式講,尋求的是在代價最小的方式,而且是理性方式,是和平方式,是溫和方式。

  如果社會革命的社會目標,並不是比較好的社會規則,在群體打架之後,變更後的社會規則不如從前,比以前更糟糕,變更後的社會規則的生活並不幸福,並不富裕或舒適,社會革命不僅本身是荒謬,而且社會革命的社會目標是荒謬,這時社會革命是罪惡。

  有時,革命是必需,只有革命可以解決實質問題。

  革命從革命的結果分析,革命有兩種存在,壹是積極的革命,壹是消極的革命,積極的革命,革命結果是積極意義,是好的結果,如英國的光榮革命,美國的獨立戰爭,消極的革命,革命的結果是消極意義,是社會的倒退,是人類的退步,而不是人類的進化,不是社會的進步,如社會主義革命。

  2008-5-27

  第 17 章 同壹與差異

  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是求同,是尋求共同的存在,盡管人類存在共同意義,如果只是尋求共同,而忽視差異,會存在鄙陋。

  問題是中國人的求同,並不承認差異存在,甚至排斥差異存在。

  2

  48

  03. 28

  2

  48

  人類存在的差異存在,這是特質,如果不承認差異,只尋求共同,特質會受到壓制,受到淹沒。

  天才是差異存在,是特質存在,同共同存在是沖突。

  壹方面是尋求共同,尋求共同可以寬泛解釋,如共同生活,如共同精神,如共同價值,這是人的存在的需要。

  但是在尋求共同時,要尋求個人的差異,尋求個人的特質。

  獨立存在,是獨立意義的尋求,如果是自由人,人的差異特質會表現出來,人的差異存在是正常存在,人的特質存在合理存在。

  人的特質存在,人的差異存在,是培植獨立精神,是培植創造精神。

  同壹性只會尋求單壹,認同於壹個模式,把人的特質會消磨,這是認同共同的鄙陋,如果只認同共同,排斥差異,這是壓制、狹隘、專橫。

  如,大家做君子,求同可以做君子,但是大家做婊子,求同是做婊子,這是求同的獨立精神的缺失,是奴性的表現。

  中國人的求同是媚俗,而不是求同,真正意義的求同是尋求共同存在,而且是文明存在。

  求同與差異的互相生成,壹方面是求同,壹方面是承認差異,承認差異是承認人的特質,這是寬容,這是多元。

  差異存在是個人特質,是個人意義,如果承認自由存在,如果承認獨立存在,差異存在是普遍意義。

  2

  49

  03. 28

  2

  49

  在尋求個人意義時,個人特質會表現出來,不僅是精神特質,而且是生活特質。

  2008-10-18

  第 18 章 文明教化

  自由文明是制度,是文明精神,在自由文明的社會生活,需要接納自由精神,這是普遍意義。

  要享有自由,要正常運行自由制度,需要接納自由文明,對自由文明的文明精神的接納,是自由文明對人類的文明馴化。

  從中國文明的現實意義,中國人要構建中國文明,要運行自由制度,需要最基本的前提,是對於自由文明的接受,是對自由精神的普遍認同,自由是信仰。

  為什麽說是文明馴化,是指在文明素質較差的時代,在文明精神受到拋棄的時代,當人的存在只是生命意義的生命存在,而精神意義的精神生活是蒼白,是精神貧血,從理性層面,壹個時代的人不存在信仰,不存在思想,是理性軟骨。

  需要的是什麽,是文明精神的文明馴化。

  只有文明馴化,精神層面提升精神質量,理性層面在確定信仰,會達成精神健全,會達成理性完善。

  生活才會是理性生活,只有理性意義的人類生活,生活才會存在和諧、自由、幸福,才會存在快樂。

  2

  50

  03. 28

  2

  50

  生活的荒誕,是精神殘缺,是理性殘缺,是精神貧血,是理性缺鈣或軟骨。

  2008-6-28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