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of 1

《念奴娇·昆仑》是毛泽东的臆作

Posted: Thu Dec 24, 2020 7:42 am
by 吕柏林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毛泽
东《念奴娇·昆仑》)的雪境告诉,这是作者置身于正在漫天飘雪的昆仑山野的
视觉。看了作者原注“前人所谓‘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说的是
飞雪。这里借用一句,说的是雪山。夏日登岷山远望,群山飞舞,一片皆白”方
知,“飞起玉龙三百万”的雪境是作者在夏日登岷山远望昆仑雪山的视觉。

然而,长征途中的毛泽东根本没有夏日登岷山的机会,证据和理由是:

一,万年历告诉:1935年立秋日是8月8日

二,《维基百科·长征》告诉:1935年7月21日至22日,中共在四川黑
水县召开芦花会议;8月,中共将红军混编为左右两路军,中共中央随右路军行
动。8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四川松潘县的毛儿盖召开毛儿盖会议,决定
占据以岷州为中心的洮河流域,并依据此地区向东发展。随后,红军右路军通过
松潘草地(草原)——松潘草原又称若尔盖草原,前者应是四川人的称呼,后者
应是甘肃人的称呼。

二,《百度百科·红军过草地(红军长征期间重要事件)》告诉:1935年8
月21日,由毛泽东、周恩来、徐向前等率领的右路军从四川松潘县毛儿盖出发
进入若尔盖草地,七天后到达若尔盖县的班佑、巴西、阿西地区。

三,《1935年8月21日红军长征过草地》告诉:由毛泽东、周恩来、徐向
前等率领的右路军于1935年8月21日从松潘县毛儿盖出发后,于同月27
日到达草地尽头的若尔盖县班佑地区。

四,《百度百科·岷山》告诉:岷山是自甘肃省东南岷县南部延伸至四川省北部
的一褶皱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一说西北至东南走向),全长约500公里。
表示岷山山脉由甘南岷山山脉(下称岷山北段)和川北岷山山脉组成。

五,《不走寻常路,甘南行,天险腊子口》告诉:一,1935年9月13日,
毛泽东率领红军离开俄界,沿达拉河来到迭部县旺藏寺地区,途中全是横嵌在百
丈悬崖上的栈道,有的凌空架在河面上,犹如空中飞桥一样,一不小心就会跌落
深涧;二,同月18日,中央红军在攻克天险腊子口后,从腊子口乡朱力村出发
,翻越了最后一座岷山雪山——海拔4000多米的铁尺梁达拉山(红军称大喇
山),向哈达铺进发。表示中央红军最后翻越的达拉山属于岷山北段。

六,《长征路上翻越的雪山知多少(组图)》告诉:中央红军(时已改编为陕甘
支队)于1935年9月15日翻越了娘里宁巴(压浪泥巴)和高日卡两座大山
(腊子口战役纪念馆中展示了这两座大山的照片),接着翻越了达拉山。

虽然由于没有一篇网文介绍娘里宁巴、高日卡两山而不知它俩是否属于岷山北段
,却可根据它紧挨大拉山而推定它俩属于岷山北段,故下称娘里宁巴、高日卡、
大拉山为岷北三山。

七,《维基百科·长征》告诉:毛泽东担任政委的红军陕甘支队,于1935年
9月17日攻克腊子口天险,进入甘肃省岷县哈达铺镇并召开哈达铺会议,于9
月27日到达甘肃省通渭县榜罗镇并召开榜罗镇会议,9月29日继续东进,1
0月7日翻越六盘山,10月19日抵达陕西保安县吴起镇并召开吴起镇会议。
10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宣布红一方面军长征结束。《百度百科·腊子口国
家森林公园》告诉:腊子口是岷山山系北支。《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告诉:
哈达铺镇位于岷山脚下。以上情况告诉:毛泽东到达哈达铺镇后,再无登岷山的
机会。

以上情况告诉:中央红军翻越的岷山是在过了松潘草地后的位于甘南地区的岷北
三山,时间是1935年9月15日—18日四天,节气是当年白露之后、秋分
之前的中秋,而不是当年的夏日。“夏日登岷山远望”是毛泽东捏造的谎言。

可笑的是,很多《念奴娇·昆仑》网文有一个不知何人给的注释写道:昆仑山脉
“南支东延为青海境内的巴颜喀拉山,是黄河的源头。巴颜喀拉山东接四川的岷
山和邛崃山处,是一片海拔六千公尺的雪原,毛泽东在岷山所看到的就是昆仑山
的这片余脉”。下图给出了这个说法可笑的根据:

Image

“巴颜喀拉山东接四川的岷山和邛崃山处,是一片海拔六千公尺的雪原,毛泽东
在岷山所看到的就是昆仑山的这片余脉”的说法说明:

一,写出“巴颜喀拉山东接四川的岷山”的注释者没看过四川北部的地图,也不
知道中央红军过草地的路线与川北岷山走向接近平行的情况,还不知川北岷山和
巴颜喀拉山东端隔着“无边无涯,没个尽头”(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
》)的若尔盖草地的情况,或隔着“远远望去,似一片灰绿色海洋,不见山丘,
不见树木,鸟兽绝迹,人烟荒芜,没有村寨,没有道路,东西南北,茫茫无限”
(《百度百科·红军过草地(红军长征期间重要事件)》的若尔盖草地的情况。

二,注释者没细查过巴颜喀拉山、邛崃山和四川境内的岷山海拔,因为《百度百
科·巴颜喀拉山》告诉:巴颜喀拉山脉海拔5000米左右,其中年宝玉则峰海
拔5369米,巴颜喀拉(藏名勒那冬则)峰海拔5267米,雅拉达泽山峰海
拔5202米(一说5442米);《维基百科·邛崃山》告诉:邛崃山主要山
峰有海拔5551米的霸王山、海拔5072米的巴朗山、海拔4129米的夹
金山,和海拔3437米的二郎山等,主峰是海拔6250米的四姑娘山;《百
度百科·岷山》告诉:岷山主体在四川境内,岷山山脉平均高度2500米,山
脊在4000~4200米以上,主峰雪宝顶(四川松潘县境内)海拔5588
米,表示巴颜喀拉山脉、邛崃山脉和岷山山脉均非“六千公尺的雪原”。

三,无数的知情者居然至今都没指出注释者的错误。

四,无数的读者居然至今都未发现注释者的错误。

毛泽东去世后,尤其是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推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
题的决议》后,《念奴娇·昆仑》注释中的错误是没理由不被无数的“长征”过
来人、长征路线知情者和川北地理知情者发现指出的,更没理由不被党内外仇毛
仇共、恨毛恨共、反毛反共的“长征”过来人、“长征”路线知情者、地理学者
和川北地理知情者发现指出的。《念奴娇·昆仑》注释中的错误理应早被发现指
出又至今没被发现指出的情况,只能说明《念奴娇·昆仑》注释的读者均无自己
的思想之心,都是“万物得一以生”(《道德经》)并“恃之以生而不辞”(《
道德经》)的一形道生化物、“目惟内视而不外视”(《金华宗旨》)的瞎子、
“耳惟内听而不外听”(《金华宗旨》)的聋子、“惟道是从”(《道德经》)
的行尸走肉、“无知无欲”(《道德经》)的收音机、对一形道之声“应之速而
无疑”的传声筒,从而表示人类都是“万物得一以生”并“恃之以生而不辞”的
一形道生化物、“目惟内视而不外视”的瞎子、“耳惟内听而不外听”的聋子、
“惟道是从”的行尸走肉、“无知无欲”的收音机、对“万物得一以生”的一形
道之声“应之速而无疑”的传声筒。

那么,毛泽东是否能在翻越岷北三山过程中远望到昆仑雪山呢?——重走岷北三
山长征路的当代红军告诉:不可能。因为重走岷北三山长征路的当代红军们重走
岷北三山长征路的过程是旅游观光的过程,是挑好天气重走这段长征路的,是有
充分的时间沿途观光的,他们重走这段长征路是不分季节的,他们很多是背着《
念奴娇·昆仑》进行的,甚至是唱着《念奴娇·昆仑》歌曲进行的,是极渴望像
毛泽东一样“登岷山远望”到昆仑雪山以印证毛泽东“登岷山远望”到昆仑雪山
的,因而是利用一切机会向西遥望的。他们若望到了昆仑雪山,是必定大作文章
的。但是,至今没见到重走岷北三山长征路的当代红军“登岷山远望”到了昆仑
雪山的任何记录。这只能表示,重走岷北三山长征路的当代红军没远望到昆仑雪
山,毛泽东在翻越岷山北段过程中根本不可能远望到昆仑雪山。

然而,别说在岷北三山远望不到离岷山北段最近的昆仑雪山——属于昆仑山系支
脉西倾山山脉的东端,就是在最靠近西倾山山脉东端的甘肃玛曲县城城南4公里
处的玛曲黄河特大桥边上的尼玛镇草原(下称玛曲黄河大桥边草原)都望不到西
倾山山脉东端:

Image

Image

《玛曲县六镇两乡一场》告诉:玛曲“县城所在地尼玛镇,地处县境东北部,西
倾山南麓”。《百度百科·阿尼玛卿山》告诉:阿尼玛卿山系昆仑山脉东段中支
。图3中介于西倾山山脉和阿尼玛卿山山脉之间的海拔4806米的乔木格日山
无疑属于昆仑山系,表示离玛曲县城尼玛镇最近的昆仑山是西倾山山脉东端,离
玛曲县城尼玛镇第二近的昆仑山是乔木格日山。《百度百科·西倾山》告诉:西
倾山主峰哲格拉臣肖峰位于玛曲县尼玛镇境内,海拔髙4510米。然而,在玛
曲县城城南4公里外的玛曲黄河大桥边草原却看不到西倾山山脉东端、哲格拉臣
肖峰和乔木格日山峰,因为《甘肃玛曲:不再孤单的草原治沙人》告诉:“汽车
在坑洼的土路上颠簸,过玛曲黄河大桥,大草原一望无际向两边铺开,一路向西
就是黄河畔欧拉乡欧强行政村的草场了。一望无际的绿洲中突兀的是黄色沙丘,
孤独而刺眼”。《玛曲县玛曲黄河桥》告诉:玛曲黄河公路大桥,位于玛曲县城
南4公里处。汽车“过玛曲黄河大桥,大草原一望无际向两边铺开”的情况告诉
:汽车“过玛曲黄河大桥”后,看不见西倾山山脉东端、哲格拉臣肖峰和乔木格
日山峰。即使站在欧拉乡欧强行政村的草场中也看不到距离更近的西倾山山脉东
端、哲格拉臣肖峰和乔木格日山峰。

《玛曲黄河特大桥建成通车》告诉:玛曲黄河特大桥海拔3410米,哲格拉臣
肖峰比玛曲黄河特大桥高出1100米=4510米-3410米,乔木格日山
峰比玛曲黄河特大桥高出1396米=4806米-3410米。

那么,为什么站在玛曲黄河大桥边草原上看不到位于该草原边上的西倾山山脉东
端、高出该草原1100米的哲格拉臣肖峰和高出该草原1396米的乔木格日
山峰呢?

原因就在于地球天地的形状,即“天包地如卵里黄”的天地形状,因为“天包地
如卵里黄”的天地形状令平坦的地表上处处都给出“天似盖笠,地法覆槃,天地
各中高外下”(《晋书·志第一·天文上》)的局部天地形象或“天如覆盖,地
如覆盆,地中高而四隤”(《宋书·志第十三》)的局部天地形象,而这样的天
地局部形象就必然同时给出“视距越大,视像越小”的视觉规律和“视距越大,
视像越低”的视觉规律,极大地限制着人类的视野。

那么,“天似盖笠,地法覆槃,天地各中高外下”的天地局部形象或“天如覆盖
,地如覆盆,地中高而四隤”的天地局部形象限制人类视野的程度有多大呢?且
看东汉哲学家王充的试验:“今试使一人把大炬火,夜行于平地,去人十里,火
光灭矣”(《晋书·志第一·天文上》)。已知东汉时期一里的长度是415.
8米(见《百度百科·一里》),表示东汉时期十里的长度只有4158米——
4.158公里。

然而,“火光灭矣”并非“火光灭矣”,而是火光因地表“中高而四隤”而隤下
到地平线下也,表示若“使一人把大炬火,夜行于坡度与平地隤下的曲率相同的
上坡路上”,炬火就必在去人更远的地方可见,故“非灭也,远使然耳”(《晋
书·志第一·天文上》)的解释,是在只知“视距越大,视象越小”的视觉规律
而不知“天似盖笠,地法覆槃,天地各中高外下”的天地局部形象或“天如覆盖
,地如覆盆,地中高而四隤”的天地局部形象给出的“视距越大,视像越低”的
视觉规律情况下的错误解释。

“视距越大,视象越小”的视觉规律和“视距越大,视像越低”的视觉规律合起
来就是透视画法告诉的“近大远小,近高远低”的透视律。透视律源于“目惟内
视而不外视”的视觉,“目惟内视而不外视”的视觉源于心中电影,心中电影源
于⊕中十字架辐射的一形道——三才数据流,三才数据流中的数据流出自道剧光
盘,道剧光盘由⊕人编制,⊕即月球,⊕人即月人,编制道剧光盘的⊕人即神仙
,神仙即“太上”(《道德经》)。这就表示,“目惟内视而不外视”的视觉给
出的“近大远小,近高远低”的透视律包含了“天似盖笠,地法覆槃,天地各中
高外下”的天地局部形象或“天如覆盖,地如覆盆,地中高而四隤”的天地局部
形象给出的“视距越大,视像越低”的视觉规律。

“视距越大,视像越低”的视觉规律告诉:海拔再高的山体都会在一定视距外不
可见,相对高差再大的建筑物都会在一定的视距外不可见。高出玛曲黄河特大桥
1100米的哲格拉臣肖峰和高出玛曲黄河特大桥1396米的乔木格日山峰,
所以在玛曲黄河大桥边草原看不见,都是因为地表“中高而四隤”给出的“视距
越大,视像越低”的视觉规律起了作用。

“站得高,看得远”的视觉规律告诉,在玛曲黄河大桥边草原上看不到距离该草
原最近的西倾山山脉东端和高出该草原1100米的哲格拉臣肖峰,是不是因为
站得不高而看不见呢?是否意味着红军翻越岷北三山的垭口就能看到西倾山东端
或哲格拉臣肖峰呢?——不可能,因为:

一,岷北三山的最高海拔只有3000多米—4000多米:《长征路上翻越的
雪山知多少(组图)》告诉:娘里宁巴和高日卡两山山峰的海拔高度,有的说4
000多米,有的说3000多米;上面告诉,大拉山主峰海拔超过4000米
,红军翻越这三座雪山的最高点是红军翻越过的岷北三山的垭口,这些垭口的最
高海拔应和玛曲黄河特大桥的海拔3410米相近,在玛曲黄河大桥边草原上看
不到的西倾山山脉东端和哲格拉臣肖峰,在红军翻越岷北三山的垭口时离西倾山
山脉东端和哲格拉臣肖峰的直线距离是玛曲黄河大桥边草原至西倾山山脉东端和
哲格拉臣肖峰的直线距离N倍的情况下,更不可能看到西倾山山脉东端和哲格拉
臣肖峰。

所以说红军翻越岷北三山时走的是垭口而不是登顶,是因为“红军翻越雪山不是
登顶,走的都是雪山垭口(相对平坦的上山、下山的分界山梁)”(《铁血红军
长征一共翻越了多少座雪山?》),红军翻越雪山所以走的都是雪山垭口,是因
为红军翻越雪山的过程是在国军围追堵截下的突围逃亡过程,红军翻越岷北三山
的过程则是按以张闻天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在俄界会议中采纳毛泽东主张的逃亡
路线——“首先打到甘东北或陕北,经过游击战争,打到苏联边界去,打通国际
联系,得到国际的帮助,整顿休养兵力,扩大队伍,创建根据地,再向东发展”
(《百度百科·俄界会议》)的突围逃亡过程,是经过艰难的过草地跋涉和包座
战役的淘汰而幸存的一支瘦得皮包骨头、衣薄而破又背着行囊、干粮和武器逃亡
的疲惫行伍,为突破国军的围追堵截的突围逃亡过程,是在向导挑出最安全的路
程最短、海拔最低的垭口跟从着向导急急忙忙翻越这三座雪山的。

因此,“当时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毛泽东登上岷
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有感而作”(《百度百科·念奴娇·昆仑
》)的说法(见下图),是全然不知“红军翻越雪山不是登顶,走的都是雪山垭
口”及其原因的胡说,该胡说的字据是:

Image

二,在红军经过的岷北三山各垭口的视野都和在任一群山中的各垭口的视野相似
,都是“天似盖笠地似锅”的视野——天似盖笠的笠和地似锅的锅合成的视野,
地似锅的锅边由所在垭口周围的山岭构成。在“天似盖笠地似锅”的视野中,其
锅口的半径小于平地上的最大水平视距4.158公里,表示在红军经过的岷北
三山各垭口上看到的锅边山岭都在岷山北段内,表示岷北三山垭口上的视野都被
局限在岷山北段的群山中,根本看不到岷山北段以外的山体。

以上两个理由表示,翻越岷北三山的红军和重走红军岷北三山路段的当代红军们
都不可能远望到昆仑雪山,当年随军翻越岷北三山的毛泽东根本望不到昆仑雪山
,《念奴娇·昆仑》既不是毛泽东的即景抒怀之作,也不是毛泽东的忆景抒怀之
作,而是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的臆作,不管它作于1935年10月还是作于1
935年冬天(《念奴娇·昆仑》的两个创作时间见上图——图4)。

然而,《念奴娇·昆仑》又不是毛泽东的臆作,因为,臆通意,意为心音,意基
是心,意基之心即思想之心,但人类只有心脏之心、没有思想之心,而思想之心
即“一切唯心造”(《华严经·夜摩宫中偈赞品》)之心,“一切唯心造”之心
即天心,天心即一形道终端,是以光速飞流成一字形的三才数据流中的每个三才
数据经自动“挫其锐”(《道德经》)作用挫出的拐流点时经“解其纷,和其光
,同其尘”(《道德经》)作用而成的每个三才数据,它不在人类身中而在人类
身外——附在印堂穴外,表示人类终生都没有天心,终生都是“万物得一以生”
的一形道生化物、“目惟内视而不外视”的瞎子、“耳惟内听而不外听”的聋子
、“惟道是从”的行尸走肉、“无知无欲”的收音机、对一形道之声“应之速而
无疑”的传声筒。因此,臆作即一形道之作,《念奴娇·昆仑》不是毛泽东的臆
作,而是生化毛泽东一生的一形道之作。

最能证明《念奴娇·昆仑》是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臆作的当代人是重走岷北三山
长征路的当代红军们,他们能证明又没证明《念奴娇·昆仑》是毛泽东在延安窑
洞里臆作的情况,只能证明他们均无实事求是之心,实事求是之心即所谓的思想
之心,因而证明他们都是一形道生化物、“目惟内视而不外视”的瞎子、“耳惟
内听而不外听”的聋子、“惟道是从”的行尸走肉、“无知无欲”的收音机、对
“万物得一以生”的一形道之声“应之速而无疑”的传声筒。

明月牌收音机吕柏林
2020年12月23日